收藏 分享(赏)

2016届人教版新课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ppt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682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PPTX 页数:26 大小:93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人教版新课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6届人教版新课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6届人教版新课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6届人教版新课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6届人教版新课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2016届人教版新课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2016届人教版新课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2016届人教版新课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2016届人教版新课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2016届人教版新课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2016届人教版新课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2016届人教版新课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ppt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2016届人教版新课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ppt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2016届人教版新课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ppt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2016届人教版新课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ppt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2016届人教版新课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ppt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2016届人教版新课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ppt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2016届人教版新课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ppt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2016届人教版新课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ppt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2016届人教版新课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ppt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2016届人教版新课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pptx_第21页
第21页 / 共26页
2016届人教版新课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pptx_第22页
第22页 / 共26页
2016届人教版新课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pptx_第23页
第23页 / 共26页
2016届人教版新课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pptx_第24页
第24页 / 共26页
2016届人教版新课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pptx_第25页
第25页 / 共26页
2016届人教版新课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pptx_第26页
第26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材研读 重难突破 栏目索引 课标版历史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材研读 重难突破 栏目索引 教材研读 题组一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武帝为削弱相权,让身边的侍臣、秘书参与军国机要,组成中朝。2.汉初在地方上实行 郡国并行制,结果引发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 推恩令,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同时设刺史负责监察地方高官。3.汉武帝时期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主要选官标准是孝廉。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为 九品中正制,主要标准为门第和家世。4.唐代完善 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之间分工明确,互相牵制,从而削弱了相权,并提高了行政效率。5.唐中期,政府在边地设 节度使,后来节度

2、使权力膨胀,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威胁中央政权。教材研读 重难突破 栏目索引 6.唐代的选官制度为 科举制,其积极影响主要有: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中央政府控制了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消极影响有:科举考试的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不利于选拔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7.宋代以 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同时设枢密使、参知政事、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8.宋代管理地方的措施有:军事上,收地方将领的兵权归中央,抽调地方精兵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并设通判加以监督;财政上,设 转运使管理地

3、方财政,赋税大部分都上缴中央。9.元朝在中央设 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并统领全国宗教事务。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行省制是中国省制的开端。10.元朝中央设置中书省,其职能与唐朝三省制的中书省职权相同。()教材研读 重难突破 栏目索引 题组二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明太祖废除 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君主专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2.明成祖正式设立 内阁,但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3.清初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该会议做出的决策,皇帝也无权改变;康熙帝设立

4、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4.清雍正帝为处理西北军务设立 军机处,后来演变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5.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主要官员为 军机大臣,其职权主要是“跪受笔录”,承旨遵办。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行政效率,使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强化。6.明清内阁制是前代宰相制的延续,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机构。()教材研读 重难突破 栏目索引 题组一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资治通鉴记载了唐代宰相刘祎之的名言:“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天子之命)。”这体现了唐代()A.政治制度的民主进步性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C.统治中

5、枢的分权制衡性 D.皇权独尊地位有所削弱 答案C 唐代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材料信息的意思是没有经过正常的流程,即使是天子的命令也不是正规的诏命,这体现了统治中枢的分权制衡,故选C项。A项“民主进步性”说法明显错误;材料信息体现了相权对皇权的制约,但无法体现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故B项不正确;D项与史实不符。教材研读 重难突破 栏目索引 2.宋代在各州郡设置通判,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宋统治者的这种做法()A.削弱了地方割据的军事基础B.加强了地方行政长官的权力C.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行政控制 答案D 从材料可知,通判具有监察职能,不

6、涉及军政和财政,故A、C两项错误;加强中央集权实际上是削弱了地方行政长官的权力,故B项错误;设置通判是为了监察地方,分割地方长官的权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教材研读 重难突破 栏目索引 3.“天下之士群趋而奔向之。上意所向,风俗随之,人才之高下、士风之醇漓,率由是出。”材料描述的制度是()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 答案D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都是靠地方官员举荐,选官权在地方,不可能出现“天下之士群趋而奔向之”“上意所向,风俗随之,人才之高下率由是出”等现象,故A、B两项错误;三省六部制是中央行政制度,与人才的选拔无关,故C项错误;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

7、制度,可以吸引很多人才参加,选官权在中央,故D项正确。教材研读 重难突破 栏目索引 题组二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4.明末冯元飙说:“(阁臣)夫中外之责,孰大于票拟?有汉、唐宰相之名而更代天言柄用专且重者莫如今日。”反映出明末内阁()A.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 B.上升为法定的行政中枢C.权力和地位日益提高 D.阁臣专权超过汉唐宰相 答案C 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故A、B两项与史实不符。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故D项与史实不符。从材料信息看,内阁权力提高,地位也日益重要。故选C项

8、。教材研读 重难突破 栏目索引 5.清代军机处“值日章京凡本日所奉谕旨,所递片单,均钞钉成册,按日递添,月一换,谓之清档。凡发交之折片,由内阁等处交还及汇存本处者,每日为一束,每半月为一包均责成章京检覆无讹,按季清档,月折及各种存贮要件,收入柜中,值日者亲手题封,谓之封柜也”。这说明军机处实质上()A.防止了大臣专权 B.强化了君主专制C.取代了内阁 D.扩大了统治基础 答案B 材料信息反映了清代军机处实行严格的保密制度,这种保密制度实质上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故选B。教材研读 重难突破 栏目索引 6.明史职官志载,“(自景泰后)六部承奉旨意,靡所不领,而阁权益重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

9、上”。六部由原来的政府最高职能部门,而沦为内阁属曹。这一变化反映了()A.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B.六部职能的衰退C.内阁成为最高权力机关D.宰相权力的反弹 答案A 明太祖时已废除丞相制度,D明显错误。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其权力受皇权制约,排除C。六部地位下降,职能没有变化,依然是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排除B。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内阁地位的上升,折射出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故选A。教材研读 重难突破 栏目索引 7.钱穆认为:“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

10、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答案D 根据题干中的“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宰相为政府领袖”可知,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明清,因为明清时期宰相制度被废除,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与题干观点相反。教材研读 重难突破 栏目索引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两对基本矛盾重难突破 重难点一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表现趋势皇权与相权(1)秦朝设立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位高权重,对皇权构成威胁(2)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三分相权,加强皇权(3)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皇权进一步加强(4)明朝废除丞相,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直至被废除

11、教材研读 重难突破 栏目索引 中央与地方(1)秦朝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2)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3)唐朝中后期出现藩镇割据局面(4)北宋实行军政分离、财政与行政分离、派文臣做知州并以通判相牵制的管理方式,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5)元朝创立行省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教材研读 重难突破 栏目索引 二、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进(1)演进历程(2)演进趋势:选官制度的主要标准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标准逐步趋向公开、公平、客观。选官方式由地方评议推荐演变为考试,方式渐趋严密科学。人才

12、选拔逐渐制度化,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封建社会后期,选官制度逐渐模式化,明清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束缚人才。时期选官方式选拔标准夏商周世官制出身西汉察举制品德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门第隋至清科举制才学教材研读 重难突破 栏目索引 命题视角 本考点内容跨越多个朝代,涉及的重要政治制度及历史概念非常多,近年来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区域。主要命题角度有:(1)考查重要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行省制等。(2)将科举制与前代的选官制度相比较,考查其进步性及对西方文官制度和当今中国公务员选拔制度的影响。(3)隐性介入时政热点,考查古代监察机构的职能及对今天廉政建设的借鉴意义。教材研

13、读 重难突破 栏目索引 典例1(2014山东文综,14,4分)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教材研读 重难突破 栏目索引 命题立意 本题以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化设置问题情境,考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化趋势,同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解题关键 理解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化的基本趋势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增强。解析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设置的级数不断增多,说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增强,故B项正确。A项中的“中枢权

14、力”与“行政区划”这一主题不符,C、D两项属于经济方面的内容,亦与题干的主旨无关,故均可排除。答案B教材研读 重难突破 栏目索引 1-1 宋代官制分官、职、差遣三种,只有得到“差遣”了才能掌握实权,南宋史尧弼描绘道:“无其事虚设其官,无其功而空食其禄。”这种现象使得宋代()A.中央政府的权力削弱 B.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C.地方势力得到增强 D.官僚队伍膨胀及滥政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宋代通过分权来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积贫积弱是由冗官、冗兵和冗费共同造成的,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官职增多就是为了削弱地方的权力,故C项错误;宋代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分化事权”的措施,“无其事虚设其官,无

15、其功而空食其禄”,官僚队伍膨胀,行政效率低下,故D项正确。教材研读 重难突破 栏目索引 1-2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中央政府的首脑为宰相,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由此判断在唐宋时期()A.虚君实相,实行君主立宪制B.宰相成为国家的实际决策者C.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缺一不可D.皇权和相权的矛盾较为突出 答案D 解析 君主立宪制是近代的资产阶级民主政体,与中国唐宋时期的专制政治体制不符,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能体现出宰相的权力很大,但宰相不是国家的实际决策者,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出中央集权的内

16、容,故C项错误;在君主专制体制下皇帝是国家的实际决策者,但题干体现出宰相的权力很大,可以得出其反映的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故D项正确。教材研读 重难突破 栏目索引 三、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1)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制度,既继承了前朝的一些制度和做法,又在此基础上实行了新的举措。(2)内容详尽而全面。其制度和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监察、司法、思想文化和暴力手段等各个方面。(3)以强化君权为核心,程度空前。主要体现在废除丞相、军机处的设置和“文字狱”的严酷等方面。(4)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17、重难点二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材研读 重难突破 栏目索引 2.影响(1)积极影响:有利于防止割据,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促进民族融合起了积极作用,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从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兴建大型工程。(2)消极影响:绝对的君主专制,难免出现失误;助长了官场因循守旧之风,同时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地方人浮于事,没有相应的自主权,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实行文化专制主义,钳制思想,摧残了文化;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命题视角 本考点主要涉及两个重要机构内阁与军机处,近年高考主要围绕这两大机构命题,具体

18、角度有:(1)引用新材料或设置新情境,考查明代内阁的职能、特点及演变历程。(2)考查军机处设置的原因、产生的影响及军机大臣的职责。教材研读 重难突破 栏目索引 内阁制与宰相制的不同宰相制内阁制地位“百官之首”,地位巩固仅是顾问侍从,权力源于皇帝个人信任职权总领行政,参与决策,有属官侍从咨询,无决策权,无属官性质国家法定中央机构始终不是中央正式行政机构影响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对皇权无约束力教材研读 重难突破 栏目索引 典例2(2014课标,27,4分)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C

19、.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命题立意 本题为历史情境类选择题,考查明朝君主专制演化的基本趋势,同时考查学生调运和运用知识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解题关键 理解明朝内阁成员与皇帝之间的关系及内阁的权力来源。教材研读 重难突破 栏目索引 答案B解析 明朝内阁是内侍机构,属于皇帝增设的体制外机构,用以加强皇权,明朝中后期内阁首辅能够操纵体制内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体现,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表明内阁首辅操纵朝政而非内阁取代六部,C项错误;虽然内阁首辅操纵朝政,但是其权力源于皇帝,不能理解为首辅权力失控,D项错误。教材研读 重难突破 栏目索引 2-1 明史职官志记载:“内阁之票拟,不得不决于内监

20、之批红,而相权转归寺人。于是朝廷之纪纲,贤士大夫之进退,悉颠倒于其手。”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A.内阁不能统率六部百司B.皇帝设内阁与司礼监互相牵制C.宦官控制阁权,政治黑暗D.明代相权实际控制在宦官手中 答案C 解析“内阁不能统率六部百司”符合史实,但是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皇帝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因此,“皇帝设内阁与司礼监互相牵制”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内阁之票拟,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寺人”“朝廷之纪纲,贤士大夫之进退,悉颠倒于其手”,并结合所学可知,明代宦官控制阁权,政治黑暗,故C项正确;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明代相权实际控制在宦官手中”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教材研读 重难突破 栏目索引 2-2 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朝廷规定:自王以下满、汉文武大臣,都不准到军机处找军机大臣谈话,“违者重处不赦”。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A.防止军机泄露 B.维护君主权威C.提高行政效率 D.减少决策失误 答案B 解析 军机处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的产物,军机大臣参与军国大计,但是皇帝掌握决策权,朝廷做出这样的规定,直接目的是防止军机泄露,但根本目的是维护君主权威,即维护专制皇权,故A项错误,B项正确;C、D两项显然与这样的规定无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