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3 ,大小:487.50KB ,
资源ID:266597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6659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云南省玉溪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云南省玉溪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1、玉溪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语文学科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智慧停车,这一概念试图通过技术支持,实现在线查询和泊位预订,并支持诱导停车、反向寻车、智能支付。发展智慧停车,首要目的就是解决停车信息不对称问题。2015年中国城市智慧停车指数报告有过这样一组数据:北上广深停车位平均缺口率达763,而停车场泊位平均空置率却高达446。车位绝对缺口与相对利用不足并存的状况足够说明:加强停车位的供给固然关键,但盘活车位资源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近两年来,智慧停车已经迎来了一轮大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超过200

2、家企业研发了各种智慧停车APP。然而诸多实践也表明,技术固然是化解难题的手段,真正的推广却离不开“兼容”。因为企业分头行动,城市内部“山头林立”、数据彼此独立,用户不方便,城市管理也难以升级,停车也就难以真正“智慧”。在拥有千万级人口、超160万辆乘用车,不亚于京沪拥堵程度的情况下,哈尔滨城投集团通过联合优先科技股份公司,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地磁传感、近场支付等技术,搭建了一个实时化、可视化的城市级智慧停车平台,为国内解决停车难问题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创新样本。停车问题一头直通动态交通,一头扎进社区,甚至路内路外的管理方式都不尽相同。智能停车面临各种权利关系的界定与处理,涉及一个城市的综合治理

3、问题。具体而言,泊位的普查与认证最为关键,没有完备的基础数据,后续管理无从谈起;管理短板也必须补上,只有避免“路面归交警、小区不要紧”的治理空白,才不会涌现“见缝插针”式的乱停放。再比如,有学者提出可以利用社区白天闲置车位实现车位共享,但增收的停车费如何共享,却有赖于更完善的业主委员会治理。这一系列问题都表明:解决停车难,仅有一个城市级的智慧交通基础架构还不够,关键要有一个政府、企业、社会、个人相调适的智慧治理架构。智慧停车系统的目标,绝不止于方便停车,更在于有效调节车流,这便需要人们直面一个烧脑的思考题:停车管理到底是公益还是生意?从2015年底国家发改委推行“不同区域、不同位置、不同车型、

4、不同时段停车服务差别收费”来看,停车费尤其是民营资本独资的停车场收费已经放开;然而因为担心乱收费,各地对停车费的事实价格管制依然存在。智慧停车,能否实现明码标价之下的价格浮动。助推各地突破价格管理的矛盾心态?这可能是影响停车智慧程度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该说,加快发展智慧停车已经成为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子课题,考验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更检验着城市运用互联网+交通管理的现代化治理能力。如果每一个城市都能落实城市级的智慧停车方案,不仅有助于化解停车不便带来的心塞,也有望纾解城市交通拥堵,让城市多点从容。 (摘编自何鼎鼎智慧停车,让城市更从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智慧停

5、车,离不开技术支持,但真正的推广却离不开“兼容”,建立一个城市级智慧停车系统有利于解决停车难问题。B. 发展智慧停车,首要目的就是解决停车信息不对称问题,盘活车位资源远比加强停车位的供给更重要。C. 解决停车难,仅有一个城市级的智慧交通基础架构还不够,关键还要有一个政府交通部门的智慧治理架构。D. 实现明码标价之下的价格浮动,助推各地突破价格管理的矛盾心态,是影响停车智慧程度的重要环节。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二段通过哈尔滨搭建城市级智慧停车平台这一例证,论述实现智慧停车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证明建立城市级智慧停车系统的可行性。B. 第三段通过列举泊位普查认证、管理

6、短板、停车收费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归纳推理出智慧停车所要面临的关键所在。C. 第四段对智慧停车系统目标的定位,旨在论证智慧停车目的在于有效调节车流,从而使论述走向了深入。D. 文章先阐释智慧停车的内涵,然后从建立城市级智慧停车系统和智慧治理架构以及停车收费管理等方面,多层次论述了智慧停车这一创新管理手段。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智慧停车,其智慧不只体现在对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运用上,还体现在智慧化综合管理上。B. 如果拥有更加完善的业主委员会治理,解决好增收的停车费共享问题,社区白天闲置的车位实现共享的设想就有可能变为现实。C. 城市级的智慧停车方案如果得到落实,有望解决停

7、车难的问题,也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让城市多一份从容。D. 发展智慧停车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方面,它检验着城市运用互联网+交通管理的现代化治理能力。【答案】1. A 2. C 3. C【解析】【1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B项,曲解文意,“盘活车位资源远比加强停车位的供给

8、更重要”不符合原文,原文只提到“加强停车位的供给固然关键,但盘活车位资源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C项,“政府交通部门的智慧治理架构”表述不对,原文说的是“关键要有一个政府、企业、社会、个人相调适的智慧治理架构”,D项,“是影响停车智慧程度的重要环节”说法绝对,原文说的是“可能是”。故选A项。【2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对论述类文本的论据论证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文章采取了什么论证思路,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C项,“对智慧停车系统目标的定位”理解有误。“智慧停车目的在于有效调节车流”与原

9、文不符,原文说的是“绝不止于方便停车,更在于有效调节车流”。故选C项。【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C项,“有望解决停车难的问题,也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理解有误,原文是“”,是“有助于”“有望纡解”。故选C项。【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涉及的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

10、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隐瞒石磊中午时分,忽然,一辆宝马名车停在我的铺门口,下来一位四十多岁的贵妇人。这人我认识,住在我的楼上,叫尚海英。海英一进来就对我说:“老王,我想为我妈镶一口牙,好的牙多少钱?差的又是多少?”“海英,好的牙有五千多,也有六千多的,那差的一两百元。”我回答海英说。“老王,你看这样行吗?我想给我妈镶一两百元的,你当她的面说是五千多元的。”海英对我说。我看了看海英,非常不解地问:“海英,你家有的是钱,干吗这样做?”“老王,

11、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妈已六十多岁,镶那么好的牙干吗?说不定,镶上不几天她就”海英后面的话没有说出来,但我知道她后面想说的是什么话。我用有点鄙视的眼光看了她一眼,很不情愿地说:“好好吧!”“老王,就这么说,咱们是好邻居,你可得替我隐瞒。下午,我带她来做牙模。”海英说完就走了。海英走了不久,住在我楼下的夏玉莹骑着一辆单车来了。玉莹笑着问我说:“王医生,我想为我妈镶一口牙。我妈这人真是的,怎么叫她,她都不来。好的牙多少钱?最差的又多少钱?”我看了看玉莹心想,你也和海英一样?但我转念一想,玉莹一家不容易,夫妻都是小学教师,两个儿子都在读大学。于是,我还是很和气地说:“夏老师,好的有五千多元,差的有一百来

12、元。”“王医生,妈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每次看到她吃东西,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你帮我镶一口最好的牙给她吧,我妈很心疼钱,但你得跟她说是一百来元的,要不,她肯定不镶。”玉莹十分认真地对我说。我听到玉莹这话,内心很是感动,但故意用海英的话对她说:“夏老师,你妈不都七十多岁了吗,镶那么好的干吗?说不定,镶上不几天她就”玉莹用惊讶的目光看着我,不满地说:“王医生,你怎么说这话?”我知道我说错了,歉意地对她说:“夏老师,我是跟你开玩笑的。”玉莹走时,又郑重对我说:“王医生,这事就拜托你了,千万别让我妈知道。她要是知道了,她是不会来的。”真是无巧不成书。几天后,尚海英带着妈妈来了,夏玉莹也带着妈妈来了。我把

13、尚海英的妈妈叫尚妈妈,夏玉莹的妈妈叫夏妈妈。因为是同一栋楼,彼此都认识。尚妈妈问夏妈妈:“大姐,你镶多少钱的牙?”“我我我本来不想镶牙,都七十多了,还镶什么牙,可玉莹就是不肯。”夏妈妈回答说。“我是问你镶多少钱的?”尚妈妈又问了她一句。“一一百多块的就行了,都这把年纪了。”夏妈妈有点不好意思地回答说,她不是钱少不好意思,是怕媳妇在他们的面前没有面子。“什么?一百多块的?一百多块的还不跟纸糊的一样,我的儿媳妇就给我镶五千多的!”尚妈妈颇为得意地说。海英有点用质问的口气,对玉莹说:“夏老师,你怎么给夏妈妈镶这种牙,你要是没钱,跟我说一声。老王,你说是不是?”海英的话,我装着没有听见。玉莹理了理刘海

14、,有点尴尬地说:“将将就一下吧。”我自言自语说了一句:“真作假时假作真。”海英婆媳走了,夏妈妈却安慰儿媳说:“莹,她们的话,你别往心里去。她家有的是钱,咱们一百元要相当她们的五十万元。”我想了很久,也不知道对她们婆媳说什么好。我精神十分集中,想把这口牙镶好,不然,我就对不起玉莹的那份孝心。一个星期后的中午,天下着雨,我在房里休息。尚妈妈和夏妈妈到我家来跟我的妈妈聊天。聊来聊去,她们聊起了牙。尚妈妈问夏妈妈说:“大姐,你的牙好使吗?”“哎呀,我的牙好得很,跟年轻时的牙齿一样。”夏妈妈喜形于色地说。“这就怪了,你一百多块的牙那么好,我五千多元的牙却差得很。会不会给小王搞错了?”尚妈妈有点怀疑地说。

15、“让我给你看一看就知道了。”妈妈对尚妈妈说。妈妈一看到尚妈妈那口牙,就肯定地说:“错了,这牙是便宜的牙。”妈妈说完又对夏妈妈说:“你的牙,我也看一下吧。”妈妈一看到夏妈妈的牙又说:“你这口牙可是好牙,搞错了,搞错了。”妈妈走进我的房里,把我叫了出来,当着她们的面质问我:“她们的牙是怎么回事,会不会搞错了?”我本想为她们继续隐瞒,现在看来,不说出实情不行了。于是,我只好把真相告诉她们。三位老人听后,都十分吃惊(选自北京文学)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以朴实的语言叙述了两个儿媳妇各为自己的婆婆镶牙的故事,但只有玉莹的做法真正体现了孝心。B. 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

16、印证了真是无巧不成书这句话,文中的几次巧合,增加了小说情节的真实性,使故事情节顺理成章。C. 小说善于通过人物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虽然海英和玉莹的言语有些地方是相似的,但表达的内心情感却完全不同。D. 面对海英和玉莹的做法,“我”发出了“真作假时假作真”的感慨,包含着“我”对海英的强烈不满和对玉莹的无限同情。5. 小说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找出并简要分析。6. 小说以“隐瞒”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案】4. D 5. 海英和玉莹出场的对比。海英是开着宝马来的,玉莹是骑着单车来的,说明两人经济实力悬殊。海英和玉莹做法的对比。海英有钱而给婆婆镶便宜的牙,玉莹没钱却给婆婆镶贵的

17、牙,说明两人内心情感不同。海英和玉莹心灵的对比。海英让我帮忙隐瞒真相是想骗婆婆高兴,是自私的表现;而玉莹让我帮忙隐瞒真相是想让婆婆愿意镶牙,是孝心的表现。 6. 设置悬念,能吸引读者去追问隐瞒什么,从而引起阅读的兴趣。小说主要是通过海英和玉莹对婆婆镶牙真相的“隐瞒”,展示了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小说的戏剧性和主旨都体现在“隐瞒”这一情节上,不仅展示了二人对待老人不同的内心世界,且表现了对老人要有孝心,要真诚对待的主题。【解析】【4题详解】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品主旨,小说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细心和耐心,结合选项具体分析

18、。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D项,“对玉莹的无限同情”分析不当。从文中看,“我”对玉莹是赞赏的而非无限同情。故选D项。【5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对文学类文本的表达技巧掌握情况。答题前,先通读小说,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理解把握人物形象特点,了解主要的写作手法,领悟小说的主旨。本题要求分析小说中多处对比手法手法。考生先找出其中的对比,简要概述,然后分析对比的作用。文中写海英和玉莹出场时的情形进行了对比。两人一富一穷。海英来时,开着宝马,而莹是骑自行车。海英有钱却给婆婆镶最便宜的牙,不舍得花钱;玉莹没钱却给婆婆镶最贵的牙中

19、,真心疼爱婆婆。海英自私,她给婆婆镶一二百元的牙,却让我隐瞒真相,只是想骗婆婆高兴;而玉莹对婆婆有孝心,给婆婆镶最贵的牙,也让我帮忙隐瞒真相,因为怕婆婆心疼钱不舍得。【6题详解】小说标题的作用很多,具体作用要结合文本内容来理解,大致可以从题目反映的内容、人物、情节(线索或在文中推动情节的发展等方面)、主题和题目本身的表达效果等角度来考虑。本题要求分析小说以“隐瞒”为题的作用。本文以“隐瞒”为题,从题目本身的表达效果看,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谁要隐瞒,隐瞒什么。文中海英的自私和玉莹的有孝心正是通过她们给婆婆镶牙又各自隐瞒的事情表现出来的。通过“隐瞒”镶牙的钱这件事,来表达要真诚对待老人这一主题。

20、【点睛】对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可以从下几方面去分析:表达方式。一般涉及到描写的角度,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叙述顺序的安排手法的运用及作用。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人物形象或内容更加充实丰满,与上文或下文对比照应;人物前后变化的对比照应。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

21、,对下文做某些交代。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描写的特点白描、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的作用。白描: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以小见大,寥寥几笔勾勒出画面,表现了性格、主题。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特别注意,如果是对景物的描写,要注意:A抓住事物的特点来描写;B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描写角度;C常见技巧的

22、使用。表现手法角度。看是否运用了象征法、对比法、衬托法、先抑后扬法、托物言志法、借景抒情法等手法,以及用它们塑造形象所起的作用;从结构安排角度。看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是否结构严谨,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等。(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2018年1月17日,中国银联发布2017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调查报告。这是中国银联连续第十年跟踪消费者支付习惯及风险偏好的变化情况。手机闪付成为2017年市场份额增速最快的移动支付产品,6成受访者表示使用,较2016年增长1倍。主要原因在于手机闪付无需解锁、只需指纹验证,更加便

23、捷,并具有金融芯片级安全防护,获得苹果、三星等国际知名手机品牌及华为、魅族、小米、中兴等国产手机主流厂商的高度认可。同时,使用人群结构变化更为明显,从中高端人群走向社会大众。随着手机厂商的大力支持及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手机闪付的普及程度或向扫码支付看齐。数据显示,传统密码验证方式的使用比例较2016年下降25%;动态验证码的使用比例连续两年下滑,2017年再次下降20%。与此同时,以指纹识别为代表的生物识别认证因安全与便捷的独有优势获得青睐。本次被调查者中使用指纹识别方式的比例为48%,呈现出逐步替代传统密码的趋势。(摘编自中国银联发布2017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调查报告,有删改)材料二:调查显

24、示,5成以上的消费者通过手机支付完成线下购买实物、信用卡还款、外卖、打车及充值缴费等日常支付。其中,打车、叫外卖是90后、80后常用场景;买电影票、发红包是70后常用场景,资金转账则成为60后的首选。值得注意的是,外卖消费场景崛起迅速,移动支付比例超过6成,而80、90后男性群体对其增长贡献最大。报告显示,70后、80后是网络消费主力军,其中男性月均网上消费额超过5000元的比例(23%)首次超越女性(15%)8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事,调查显示,90后收入情况虽不及其他年龄段人群,但每月网上消费金额高于5000元以上的比例(23%)却高于其他所有年龄段人群,年轻群体在移动支付领域的消费具有巨大

25、潜力。(摘编自经济日报,2018年1月,有删改)材料三: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调查报告代际特征一览表(摘编自“搜狐网”,2018年1月18日,有删改)材料四:90后人群在使用移动支付时,往往看中便捷性,对安全性有所忽略,如泄露注册金融账号并透露银行卡号等重要信息,在Wi-Fi网络下输入移动支付密码等。70后、80后中仍有超过一半人群并未购买账户安全险,对于账户安全险的重视度不够,存有侥幸心理,认为被盗刷的可能性低,没有必要办理。60后人群容易受优惠信息的吸引,对于不明二维码防范意识差,对于任何渠道有优惠的促销的二维码都会去扫一扫。调查显示,相比2016年,自行承担所有损失的消费者占比下降12%,其

26、中商业保险、风险赔付、欺诈资金与货物拦截等产业风险保障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遭遇诈骗后,及时联系银行挂失卡片可帮助减少损失。受访者中,拨打银行客服挂失卡片,遭遇诈骗但未蒙受损失的比例为47%,而通过第三方挂失等其他方式止损,该比例仅为30%左右。(摘编自“搜狐网”,2018年1月18日,有删改)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无需解锁、只需指纹验证,更加便捷,并具有金融芯片级安全防护,手机闪付获得国内外手机生产商的高度认可,是手机闪付成为增速最快的移动支付产品的主要原因。B. 以指纹识别为代表的生物识别认证因安全与便捷的独有优势获得青睐,呈现出逐步替代传统密码的趋势。C.

27、80后和90后这两个群体的消费习惯的改变,使得外卖消费移动支付场景崛起迅速,比例占总消费的9成左右。D. 手机支付改变着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不同年龄群体常用的消费场景各有不同:如90后和80后习惯打车、叫外卖,70后买电影票、发红包,60后资金转账。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材料一分析了手机闪付比例迅速上升的原因,便捷性与安全性是其不断普及的主要原因。B. 材料二概括分析了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性别在移动支付比例上升中的贡献及原因,其中年轻群体在移动支付领域的消费具有巨大潜力。C. 材料三显示,50岁以上人群中发生损失后,采取及时补救措施的比例低于其他年龄段,因而,5

28、0岁以上的人群一旦遭骗后,遭受的损失可能相对较大。D. 由于商业保险、风险赔付、欺诈资金与货物拦截等产业风险保障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2017年遭遇诈骗后自行承担所有损失的消费者占比,相较2016年有所下降。9. 根据材料内容,简要分析移动支付时,如何规避风险,减少损失。【答案】7. C 8. B 9. 在安全的网络下使用移动支付,设置安全的支付密码,不要泄露自己的金融账号及银行卡号。增强防范意识,不贪占小便宜,不随意扫描二维码,为自己的支付账户购买安全险。遭受诈骗后,及时联系银行和第三方挂失,将损失几率降到最低。【解析】【7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9、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C项,“80后和90后这两个群体的消费习惯的改变”分析有误,范围扩大了,应该是80后和90后这两个群体中的男性消费群体,9成也错误。文中是说“值得注意的是,外卖消费场景崛起迅速,移动支付比例超过6成,而80、90后男性群体对其增长贡献最大。”故选C项。【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

30、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B项,“材料二概括分析了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性别在移动支付比例上升中的贡献及原因”分析有误。无中生有,材料二没有分析原因。故选B项。【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归纳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本题要求分析移动支付时,如何规避风险,减少损失。材料四中“90后人群在使用移动支付时,往往看中便捷性,对

31、安全性有所忽略,如泄露注册金融账号并透露银行卡号等重要信息,在Wi-Fi网络下输入移动支付密码等。”能总结出,要在安全的网络下使用移动支付,设置安全的支付密码,不要泄露自己的金融账号及银行卡号。材料四第三节中“60后人群容易受优惠信息的吸引,对于不明二维码防范意识差,对于任何渠道有优惠的促销的二维码都会去扫一扫。”能总结出,要增强防范意识,不贪占小便宜,不随意扫描二维码,为自己的支付账户购买安全险。材料四中,“在遭遇诈骗后,及时联系银行挂失卡片可帮助减少损失。”可以总结出遭受诈骗后,要及时联系银行和第三方挂失,将损失几率降到最低。【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涉及的对象及

32、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卢贲,字子徵,涿郡范阳人也。贲略涉书记,颇解钟律。时高祖为大司武贲知高祖为非常人深自推结及高祖初被顾托群情未一乃引贲置于左右高祖将之东第,百官皆不知所去。高祖潜令贲部伍仗卫,因召公卿而谓曰:“欲求富贵者,当相随来。”往往偶语,欲有去就。贲严兵而至,众

33、莫敢动。高祖至东宫,门者拒不内。贲谕之,不去,瞋目叱之,门者遂却。后承问进说曰:“周历已尽,天人之望,实归明公,愿早应天顺民也。天与不取,反受其咎。”高祖甚然之。及受禅,命贲清宫,因典宿卫。高颎、苏威共掌朝政,贲甚不平之,谋黜颎、威。谋泄,上穷治其事。以龙潜之旧,不忍加诛,除名为民。岁余,贲复爵位,检校太常卿。贲上表曰:“臣闻五帝不相沿乐,三王不相袭礼,此盖随时改制,而不失雅正者也。”上竟从之,即改七悬八,以黄钟为宫。诏贲与仪同杨庆和删定周、齐音律。后迁怀州刺史,决沁水东注,名曰利民渠。又派入温县,名曰温润渠,以溉舄卤,民赖其利。后数年,转齐州刺史。民饥,谷米踊贵,闭人粜而自粜之。坐是除名为民

34、。后从幸洛阳,上从容谓贲曰:“我始为大司马时,卿以布腹心于我。卿若无过者,位与高颎齐。坐与凶人交构,由是废黜。何乃不思报效,以至于此!吾不忍杀卿,是屈法申私耳。”贲俯伏陈谢,诏复本官。后数日,对诏失旨,又自叙功绩,有怨言。上大怒。苏威进曰:“汉光武欲全功臣,皆以列侯奉朝请。至尊仁育,复用此道以安之。”上曰:“然。”遂废于家。是岁卒,年五十四。(节选自隋书卢贲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时高祖为大司武/贲知高祖/为非常/人深自推结/及高祖初/被顾托群/情未一/乃引贲置于左右B. 时高祖为大司武/贲知高祖为非常人/深自推结/及高祖初/被顾托/群情未一/乃引贲置于左右

35、C. 时高祖为大司武/贲知高祖为非常/人深自推结/及高祖初被顾托/群情未一/乃引贲置于左右D. 时高祖为大司武/贲知高祖为非常人/深自推结/及高祖初被顾托/群情未一/乃引贲置于左右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黄钟”是古代打击乐器,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多为庙堂所用。后以“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B. “受禅”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即部落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文中指王朝换代,新皇帝接受旧皇帝禅让的帝位。C. “字子徵”中的“字”即“表字”,旧时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意义的名字。平辈之间不能称字

36、,否则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表现。D. “俯伏”即俯首伏地,就是跪下后头趴在地上,身体向下接近地面,手前伸或者环于头前,多表示恐惧屈服或极端崇敬,是古代礼仪之一。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卢贲博览群书,精通音律。他在担任相关职务时,上表皇帝,修订音律,将黄钟定为宫音,后来又受皇帝诏命与人删定周齐的音律。B. 卢贲慧眼识人,助力高祖称帝。他在了解到高祖的不同寻常后,就与其深交,在高祖登基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深受信任。C. 卢贲兴修水利,造福一方百姓。他被提拔任怀州刺史时,兴修了利民渠和温润渠,引沁河水东流,灌溉盐碱土地,百姓因此而受益。D. 卢贲追求名利,终遭皇帝废

37、弃。因为追求权力利益,他多次犯错,虽然皇帝对他给以宽宥,但他自恃有功而心怀怨愤,被皇帝弃之不用。13.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闻五帝不相沿乐,三王不相袭礼,此盖随时改制,而不失雅正者也。(2)卿若无过者,位与高颎齐。坐与凶人交构,由是废黜。【答案】10. D 11. C 12. A 13. (1)我听说五帝不相互沿用旧乐,三王不相互沿袭旧礼,这大概是因为要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革制度,使之不失雅正之道。(2)你若没有过错,地位当与高颎相同。因你与坏人勾结,因此被免去官职。【解析】【10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

38、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对“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要特别注意。“贲”是所在句子的主语,前面要断开;“深自推结”前面省略的主语是卢贲,前面要断开;“及高祖初被顾托”是后面句子前面的时间状语,该状语前后都要断开;“乃引贲置于左右”前面省略的主语是高祖,前面要断开。故选D项。【11题详解】该题考查考察古代文化常识,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

39、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C项,“平辈之间不能称字,否则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表现”错误,平辈之间,相互称字,是礼貌的表现。故选C项。【12题详解】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

40、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A项,“博览群书”错,“略涉书记”即大略读了点书。故选A项。【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该题第一句中,相,相互;沿,沿用;袭,沿袭;盖,大概;随时,随着时代。第二句中,卿,你;过,过错;位,地位;坐,因为;凶人,坏人;交构,勾结;由是,因此;废黜,被免去官职。这些词语都是句中关键词,要用心翻译。翻译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流畅。【点睛】断句首先牢记一个前提领会大意。要通读全文文段,领会基本意思,

41、在此基础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断句的常用方法主要有:(1)善用标志性词语断句,比如句首发语词、句尾语气,对话标志词(如曰、云、语、言、道、白、对、谓等字),抓住了它们,也就抓住了一些捷径或诀窍。(2)结合章法结构断句,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而“分承”或“分说”部分,又多用对称句式,形成并列、排比。(3)了解固定结构断句,固定结构是文言运用中逐渐形成的凝固的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关系,每一种固定结构都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围,熟悉每种固定结构的常规形式,有助于其前后句子的断开。这些特点,均有益于断句。参考译文:卢贲,字子徵,是涿郡范阳人

42、。卢贲大略读了点书,对音律颇为了解。当时隋高祖为大司武,卢贲知道高祖是个不同寻常的人物,与他深深地交结。等到高祖刚被宣帝托付为顾命大臣时,大臣们的意见还不一致。高祖就把卢贲叫到自己身边。高祖将到东宫去,文武百官都不知道该往哪里去。高祖悄悄地让卢贲部署人马,然后召来百官,对他们说:“想求富贵的,就跟我来。”大臣们相聚议论,有的想跟着去,有的想离开。卢贲带着全副武装的士兵赶到,大臣们都不敢动。高祖到了东宫,守门的卫士不让进去。卢贲晓谕他们,仍不行,卢贲张目呵斥,卫士才退却。后来在回答高祖的询问时说:“周朝的气数已经完了,上天和人民都已向着明公您,望您早点顺应上天和百姓的愿望。天给您,您不要,反而会

43、受到惩罚。”高祖深以为然。等到高祖受禅,命令卢贲肃清宫中,主管守卫。当时高颎、苏威共同执掌朝政,卢贲心里很不服气,谋划罢黜高颎、苏威。计谋泄露,皇上穷究此事。因为卢贲是创业登基前的朋友,不忍心杀他,把他削职为民。一年多后,卢贲恢复爵位,任检校太常卿。卢贲上表说:“我听说五帝不相互沿用旧乐,三王不相互沿袭旧礼,这大概是因为要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革制度,使之不失雅正之道。”皇上最后听从了他的建议,就把悬挂七钟改为悬挂八钟,把黄钟作为宫音。下诏让卢贲与仪同杨庆和删定北周、北齐音律。后迁任怀州刺史,挖沁水向东引流,名叫“利民渠”。又引入温县,名叫“温润渠”,用它灌溉盐碱地,百姓靠渠得利。几年后,转任齐州

44、刺史。百姓闹饥荒,粮价猛涨。(卢贲)不让别人卖粮,自己却卖,因此被削职为民,后来,卢贲随皇上到东都洛阳。皇上语气和缓地对卢贲说:“我刚当大司马的时候,你对我推心置腹。你若没有过错,地位当与高颎相同。因你与坏人勾结,因此被免去官职。你怎么不思报效到了这种地步!我不忍心杀你,这是枉法徇私啊。”卢贲俯首伏地谢罪,皇上下诏恢复他的官职。几天后,他与皇上交谈时有违皇上旨意,又夸耀自己的功劳,口出怨言。皇上大怒。苏威进言说:“汉光武帝想要保全功臣,都让他们以列侯的身份入朝。皇上仁爱,再用此法来安顿他们吧。”皇上说:“行。”于是废黜卢贲,让他回家。卢贲这年去世,时年五十四岁。(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

45、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早寒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注】当时作者漫游在长江下游一带。襄水,古属楚国。论语微子有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两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讥笑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孔子的一番慨叹。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运用起“兴”的手法,以乐景写哀情,作者面对眼前景物,思乡之情,不免油然而生。B. 第二联只是透露一些思乡的消息,带有含蓄的意味,而又未点明;第三联,作者想象家人遥望天际的归舟,盼望自己的回家,点明了浓浓的乡思。C. “迷津欲有问”,化用

46、典故,借孔子与隐士间关于从政与隐居的冲突,表达了自己隐居与从政难以抉择的矛盾心理。D. “平海夕漫漫”写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色,烘托出作者迷茫的心情。15. 请结合诗句分析首联中“寒”字的作用。【答案】14. A 15. 内容上写明“寒”为寒冷之意,点明季节,通过深秋的典型景物,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来明确;作者以“北风”呼啸来渲染,自然使人感觉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 北风呼啸,天气寒冷,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以哀景称哀情,为下文作者写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做感情铺垫。(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4题详解】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

47、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A项,“以乐景写哀情”分析有误。首联选取“落木”“归雁”“北风”等清冷形象,实为哀景衬哀情。故选A项。【15题详解】该题考查鉴赏诗歌的炼字能力。答题时基本思路是:如果该词含义特别,则要单独解释一下;然后考虑其中是否使用某种表达技巧,如有,则点出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如果没有,则把该词放在句中解释内容,最后分析其表达效果及作用。是否生动形象表现了某人某事某物某现象的特点,是否能烘托某种

48、气氛,是否能传情达意。该题考查学生分析首联中“寒”字的作用。“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这联的意思是,树叶飘落大雁飞向南方,北风萧瑟江上分外寒冷。“寒”是寒冷的意思,交代时令季节。以呼啸的“北风”来渲染寒冷,点出题目中的“早寒”;北风呼啸,天气寒冷,以哀景称哀情,为后面表达思乡之情做铺垫。【点睛】诗歌的练字,即赏析某字的妙处。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解答该题,首先读懂该句诗写的内容,细细揣摩该字用来表现的对象是什么,该字能表现其什么特点,有什么效果。答题步骤:第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

49、、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意境;第三、点出该字有无修辞,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第四、点明效果。(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庄子逍遥游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 ”。(2)王勃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 ”。(3)曹刿论战中,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解释自己判断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_,_ ”。【答案】 (1). 风之积也不厚 (2).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3). 潦水尽而寒潭清 (4). 烟光凝而暮山紫 (5). 吾视其

50、辙乱 (6). 望其旗靡【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如负、翼、潦、辙、旗、靡等词,都要格外留意。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凭阑观潮起,逐浪扬风帆。黄海之滨,浮山湾畔。( );海纳百川,见证着开放包容的广阔襟怀。应约而至, 。一架架飞机降落在青岛机场,上合组织领导人齐聚岛城,共商合作发展大计。齐鲁

51、大地、孔孟之乡,人文气息扑面而来。和而不同、世界大同,是“和合”思想的时代思辨,是中国理念同“上海精神”的 ;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会场内的亭台楼阁元素、地方特色的节目表演一个个细节更凸显出中华文化底蕴。而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日益折射出的东方大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诚挚友好的仪态、沉稳大气的姿态、从容自信的心态。9日晚,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宴会厅在灯光的映照下 ,犹如海浪中的风帆,蓄势待发;背景墙上的巨幅工笔画花开盛世 ,恰若辉煌锦绣,尽显雍容华贵;宴会厅内,灯火通明,各方嘉宾静静聆听习近平主席的讲话。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折射出了东方大国日益走向

52、世界舞台中央的诚挚友好的仪态、沉稳大气的姿态、从容自信的心态。B. 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折射出了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东方大国诚挚友好的姿态、沉稳大气的仪态、从容自信的心态。C. 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日益折射出了东方大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诚挚友好的心态、沉稳大气的姿态、从容自信的仪态。D. 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日益折射出的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东方大国诚挚友好的姿态、沉稳大气的心态、从容自信的仪态。18. 下列在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乐奏万方,响彻在寥廓丰饶的齐鲁大地B. 心存一处,演绎着美美与共的大同世界C. 风送千帆,奔涌着合作共赢的澎湃力量D. 文承一脉,彰显着融通相生的文明之邦1

53、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风云变幻 肝胆相照 巧夺天工 赏心悦目B. 风云际会 相得益彰 美轮美奂 赏心悦目C. 风云变幻 相得益彰 美轮美奂 叹为观止D. 风云际会 肝胆相照 巧夺天工 叹为观止【答案】17. D 18. C 19. B【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外交礼宾细节之变,日益折射出的东方大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诚挚友好的仪态、沉稳大气的姿态、从容自信的心态”,这是一个单句,首先采取压缩的方式,提炼句子的主干,发

54、现这个句子缺少谓语,应该把“折射出的”改为“折射出了”;语序不当,“日益”不是修饰“折射”,而是修饰后面的“走向”,应改为“日益走向”;搭配不当,诚挚友好是姿态,沉稳大气是仪态,从容自信是心态。A项,“诚挚友好的仪态、沉稳大气的姿态”搭配不当;B项,“折射出的”导致句子成分残缺,缺少谓语;“沉稳大气的心态、从容自信的仪态”搭配不当;C项,“诚挚友好的心态、沉稳大气的姿态、从容自信的仪态”搭配不当。所以综合看来,故选D项。【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

55、,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括号后面是分号,这说明前后句子在内容上应该是并列式的关系,句式上应该对称,后面说“海纳百川,见证着开放包容的广阔襟怀”,“海纳百川”是主谓宾的结构形式,“见证着开放包容的广阔襟怀”是动宾结构,且其中“开放包容”是并列式的结构,“广阔胸襟”是偏正结构,故从形式上看,A项,“乐奏万方”是动补短语,和“海纳百川”的主谓结构不对称;B项,后半句中的“美美与共”与“开放包容”结构不对称;D项,“文明之邦”中“邦”与“广阔胸襟”的“胸襟”不对称。从内容上看,A、D两项的内容不太符合会议的宗旨。故选C项。【19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

56、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风云际会”,比喻有才华、有作为的人在难得的好时机聚合。“风云变幻”,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根据语境,第一个空的前后语境是“应约而至一架架飞机降落在青岛机场。上合组织领导人齐聚岛城”,可见应是形容人,应填“风云际会”,这样就排除A、C两项。“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肝胆相照”,比喻真心诚意、以真心相见、互相坦诚交往共事。不能形容精神和理念。第二空,是说“是中国理念同上海精神的”,从使用对象的角度来看,不能使用“肝胆相照”,所以排除A、D两项。“巧夺天工”,专指精巧的人工

57、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美轮美奂”,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或装饰华美。第三空,根据语境这里强调的不是技艺,而是富丽堂皇,所以排除A、D两项。“叹为观止”,指数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赏心悦目”,指因看到美好的情景而心情欢畅。但是“叹为观止”在使用时如果句子主语是观赏的对象(人或事物),要在“叹为观止”的前面加上“令人” “使人”“让人”。所以排除C、D两项。故选B项。【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

58、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

59、,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20.下面是一封自主招生的自荐信,其中有五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北京大学招生办:我是华清学校高三(六)班学生王梓。鄙人学习成绩优秀,综合素质突出,喜好文学,酷爱写作,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文学刊物上,现惠赠文章一篇,盼望能得到你校文学院的垂怜。华清中学 王梓2019年1月20日【答案】鄙人本人;大作作品;你校贵校;惠赠随寄;垂怜垂青/垂爱。【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能力。答题时注意题干信息,比如本题,“

60、自主招生的自荐信”“四处语言表达不得体”“找出并加以修改”,通读这封自荐信,信中“鄙人”用语不得体,改为“本人”,“大作”“你校”属于谦敬误用,“垂怜”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怜爱或同情。用于此处不得体,此处是希望自己能得到大学文学院的爱护重视。可改为“垂青”、“垂爱”、“青睐”。【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1.阅读下面甲、乙两图,请写一段话简要说明消费者在不同消费链路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字。【答案】在传统消费链路中,从产品研发到销售,消费者都缺少参与,影响力有限;而在消费者导向消费链路

61、中,消费者参与产品从研发到销售的所有环节,起主导作用。【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甲图是传统消费链路,图中,“研发”“制造”“加工”“仓储”“销售”“消费者”依次用箭头连接,“消费者”是最后一环,表明在新产品研发到销售的过程中,消费者都没有参与,影响力有限。乙图是消费者导向消费链路,图中,“消费者”居中,“研发”“制造”“加工”“仓储”“销售”呈圆形依次围绕在“消费者”周围,分别用箭头与“消费者”连接在一起,表明消费者参与到了所有环节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四、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

62、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 选自必由之路兴国之魂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准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答案】文化传承碧艾香满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长眠于大地的诗人啊,你是否也预料到现今端午的荒凉呢?“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卧独醒。”的屈原,已不再是那样光耀后世,他的清高不愿与世皆浊的精神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湮没了,不少人开始不断追求物质

63、的享受,生活的刺激,在灯红酒绿中浪费青春,在纸醉金迷中虚度年华,又有多少人解离骚之苦,又有多少人会屈原之意?端午节的背后成了是人们玩乐的假期,其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承早已消弥殆尽,有的只不过是闲余饭后的谈资罢了。在漫漫华夏几千年文化中,中国文化的传承竟也会断流,是文化的缺失吗?没错,先是端午节被韩国申遗,主权受辱;接着清明时节议纷纷,国人庸俗,难道还要让中国的文化从此消失吗?虽说早将传统节日定为国假,但对其重视程度却仅仅停留在物质之上,文化的缺失尤为重要。清明节iphone的接踵不正是人们庸俗的体现吗?亲人在世时无暇多尽孝心,天人相隔后,花费无谓的钱财,对逝者价值何在?掩藏背后的不正是拜金主义、

64、攀比之风吗?更让人心痛的是,造别墅,造名车后有掀起了纸糊苹果成祭品的潮流,这些都折射出了社会的病态,难道不正与屈原正直的精神背道而驰,难道还想再上演一次悲剧吗?文化的传承早已刻不容缓,对文化的关心与重视不能只是在表面上,要有意地去创新,去培育。当然,创新是以文化内涵为基础,像纸糊苹果成祭品,这种行为万万不可取,这种所谓的创新更要严厉地打击。其实韩国能够成功申报江陵端午节成联合国无形文化遗产,其背后也对它进行了很多地创造性发挥,将它所包含的精神不断地拓展,为国人所吸收接纳,相比之下的我们难道不该惭愧吗?自己明明不去好好地珍惜爱护自己的文化,当他人成功申遗时再去争执,一切又有何意义,难道不觉得羞愧

65、吗?难道我们不该好好地反思自己的文化缺失吗?难道还要让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都被他国抢去吗?不!对自己的文化我们要去继承,但同样我们也要创新,将与现代文化中的多元融入其中,把文化中的意义传承下去,这才能有效地保护我们的文化。我相信,不,我坚信,中国的文化不断地传承与创新中,定会在历史的苍穹中绽放光辉,睡在水中的屈原也会会心一笑吧!【解析】【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本次作文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前,先通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白材料蕴含的道理。然后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立意构思。本则材料是观点型材料,围绕“文化”,给了三段话。第一段

66、,强调文化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是其精神家园。第二段,强调文化对国家的重要性,文化是否繁荣,关乎一个国家的繁荣兴盛。第三段强调文化是国之魂。参考立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谈文化,如,文化对国家重要,对民族的重要,可以谈文化自信,谈文化与国运之间的关系。写作时,可以先以生活现象来分析文化是什么,有哪些具体表现,然后强调文化的重要性。如何重要,然后可以谈应如何对待我们的文化。如写议论文,要做到观点鲜明准确,论据典型,论证要有力,要有层次性,能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进行论证。论证方法不能单一。如写记叙文,则要写清人和事,注重细节描写,以情动人。【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