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45分钟单元综合训练卷(八)考查范围:第八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C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D进化改变的仅是个体2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A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B产生了地理隔离C形成了生殖隔离D改变了基因频率3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基本内容B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C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D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4下列哪些现象,属于“物
2、种多样性”的描述()榕树上的麻雀与绿绣眼等鸟类争食榕籽蓝细菌及真菌共生形成地衣,附着于墙角上 垃圾掩埋场中,蟑螂、苍蝇及老鼠各自觅食分布于榕树下、草坪上与池塘中的生物 班上同学们的身高、体重、肤色等不同特征A. B. C. D. 5.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A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环境中B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C冬季来临时植物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是为了更好地防止冻害,是定向变异D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6下列叙述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相符合的是()A进化地位越高等的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B生物体所发生的变异都可为进化提供原
3、材料C喷洒农药可使害虫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提高,从而使害虫的抗药性逐代增强D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物种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7. 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经过连续n代自交,获得的子代中,Aa的频率为(1/2)n,AA和aa的频率均为(1/2)1(1/2)n。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肯定该种群在这些年中()发生了隔离发生了基因突变发生了自然选择发生了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没有发生生物进化A. BC D8. 关于生物进化的观点很多,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建立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基础上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对于一个处于地理隔离的小种群来说,当种群进
4、一步减少时,其根本的潜在危险是丧失遗传多样性B生物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也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C种群中如果某种性状的隐性个体都不育,则一定导致该隐性基因绝灭D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选择种群的有利基因,也决定了新基因的产生9有关物种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种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B野生物种灭绝后会使本物种的基因的多样性降低C一个区域的物种数量增加一定会导致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D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选择种群的有利基因,决定了新基因的产生10. 有关生物进化及新物种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落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B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从而形成
5、新的物种C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D细菌进化的原材料可来自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11有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在没有迁移等条件下,20年内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变化如下表,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该种群在20年内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年AA(%)Aa(%)aa(%)12472420364816A.该种群将朝着Aa增多的方向进化B该种群没有表现出生物进化C该种群的生活环境有较大变化D该种群生物已形成与原来不同的新物种12基因型为AA、Aa、aa的一个种群后代,在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是AAAaaa,则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不正确的是()A这对等位基因中A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BA的基因
6、频率将逐渐增加,而a的基因频率将逐渐下降C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D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13(12分)某地区从1964年开始使用杀虫剂杀灭蚊子幼虫,至1969年中期停用。图Z81是五年间蚊子幼虫基因型频率变化曲线。R表示杀虫剂抗性基因,S表示野生敏感型基因。图Z81据图回答:(1)R基因的出现是_的结果。(2)在RR基因型频率达到峰值时,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和1%,此时R基因的频率为_。(3)1969年中期RR基因型几近消失,表明在_的环境条件下,RR基因型幼虫比SS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_。(4)该地区从此不再
7、使用杀虫剂。预测未来种群中,最终频率最高的基因型是_,原因是_。14(14分)华南虎(又称中国虎)是我国特有的亚种,全球只剩下不到100只,在野外生存的华南虎可能只有10到30只。影响它们数量的首要原因是人虎冲突。近代,人口迅速增长,导致华南虎的栖息地碎裂化、岛屿化,很难满足华南虎的生存和繁殖的要求。第二个原因就是华南虎的很多食物是人类的经济动物,当人们的猎杀使这些动物的种群密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华南虎已经很难生存。(1)华南虎和东北虎均为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们属于一个物种的两个不同亚种。从进化的角度看,其差异的实质是种群_不同。 (2)如图Z82是能量流经华南虎种群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华
8、南虎的摄入量。那么,B、D依次表示华南虎的_、_。而要确保华南虎的能量需求,其生存领地的相关植物所固定的能量至少应达到B的_倍。图Z82(3)如何解释当栖息地碎裂化、岛屿化时,华南虎的生存和繁殖就变得异常困难?_;_。15(14分)蚱蜢属于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蝗科,危害禾本科植物,多分散在田边、草丛中活动。生活在绿草丛中的蚱蜢多为绿色,生活在干草丛中的蚱蜢多为黄褐色。为证实两种体色的蚱蜢因环境不同而数量比例不同,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探究方案。(1)假设:_。(2)实验步骤:选择绿草丛区A和_区B。收集蚱蜢,并在翅下用有色颜料分别标记绿色蚱蜢和黄褐色蚱蜢若干。_。一段时间后捕捉蚱蜢
9、,记录、统计结果。(3)实验结果如下表。根据表内数据绘制A、B两区域不同体色蚱蜢回收率的柱形图。区域项目黄褐色蚱蜢绿色蚱蜢绿草丛区A释放数400500回收数52150干草丛区A释放数500600回收数6030(4)结论:_。(5)分析与评论:由于季节的变化,使绿草丛区变为干草丛区,从这个角度解释上述实验结果:_。已知蚱蜢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进一步探究蚱蜢的绿色与黄褐色的显隐性关系,有人将一对绿色蚱蜢与黄褐色蚱蜢杂交。F1中绿色蚱蜢与黄褐色蚱蜢的数量比为11。请利用F1的蚱蜢,在此基础上设计遗传实验完成探究。a实验步骤:_。b结果与分析:_。45分钟单元综合训练卷(八)1B解
10、析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错;变异是不定向的,因此变异个体不一定适应环境,C错;种群进化改变的是群体,而不是个体。2C解析 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即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是生物的繁殖、遗传和进化的单位;同种生物地理隔离消失后可以进行基因交流;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形成了生殖隔离;生物进化的标志是基因频率的改变。3C解析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没有种群多样性的概念;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大,物种多样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遗传多样性较高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4A解析 “物种多样性”
11、是一定时间一定空间中全部生物或某一生物类群的物种数目与各个物种的个体分布特点。不是一定空间,指的是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物种多样性。5D解析 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要能够适应自然环境的条件,便可以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A项错误。生物进化的方向是定向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基因突变的方向是不定向的,因此两者方向并不一致,B项错误。冬季植物体内可溶性糖含量升高能有效地抵御冻害,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是长期进化的结果,并非生物的定向变异。D项中抗药性强的个体具有对农药更强的抵抗力,因此这样的个体更容易在农药环境中存活下来,其抗药性基因也将遗传给后代。6C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
12、次。自然选择下的各种生物,各有不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生物体所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才可为进化提供原料。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但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7D解析 此题考查的基因频率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属于考纲分析推断层次。豌豆在连续n代自交的过程中,基因型频率在不断改变,但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各为百分之五十。根据题干只能得出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说明生物没有进化的结论。8A解析 对于一个较小的种群,随着其数量的减少,若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时,有可能由于不适应环境而灭绝;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种群中如果某种性状的隐性个体都不育,由于存在杂合子,该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下降,但不会灭绝。
13、9B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属于考纲中理解层次的考查。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基因频率改变,不一定产生新的物种,A错误;野生物种灭绝后,其所特有的基因会因为没有进行基因交流而从自然界消失,降低了基因的多样性,B正确;物种数量的增加有可能因物种入侵而使生物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C错误;自然选择不能决定新基因的产生,新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D错误。10C解析 考查了有关生物进化及物种的知识, 考纲理解层次。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故A错。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故B错。细菌无细胞核无染色体故D错。11B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基因频率
14、与生物进化的相关问题,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第一年中A的基因频率是24%72%/260%,a40%,20年时 A的基因频率是36%48%/260%,a40%,A和a的基因频率不变,说明生物没有发生进化。12D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生物现代进化理论的有关知识,属于考纲分析推断层次。由题干信息中种群中生存能力是AAAaaa,说明这对等位基因中A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长期的选择过程中,A的基因频率将逐渐增加,而a的基因频率将逐渐下降;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13(1)基因突变(2)97%(3)不再使用杀虫剂低(4)SS在不使用杀虫剂的环境下,持
15、续的选择作用使R基因频率越来越低解析 (1)R基因是新产生的基因,只有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2)RR的基因型频率为95%,所以R基因的频率为(9524)/200100%97%。(3)1969年时,RR的个体明显减少,说明在不使用杀虫剂的时候,RR基因型幼虫比SS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低。(4)根据曲线的变化可以看出,在不使用杀虫剂后,RR个体越来越少,R的基因频率越来越低,SS个体越来越多,S的基因频率越来越高。14. (1)基因库(2)同化量细胞呼吸散失的能量25(3)生存领地缩小,使华南虎难以获得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造成地理隔离,阻碍了雌雄个体之间的交配解析 (1)根据题意可知,华南
16、虎和东北虎由于地理隔离而不能进行交配,导致基因库不同,没有产生生殖隔离,只是形成了两个亚种。(2)图中A表示华南虎的摄入量,则B表示同化量,D表示细胞呼吸散失的能量。植物所固定的能量先流入初级消费者,再到华南虎体内,能量传递效率最高为20%,所以其生存领地的相关植物所固定的能量至少应达到B的120%20%25倍。(3)当栖息地碎裂化、岛屿化时,一方面,华南虎的生存空间缩小,得到的食物减少,生存困难;另一方面,造成地理隔离,阻碍了雌雄个体之间的交配。15(1)在绿草丛区,绿色蚱蜢数量占优势;在干草丛区,黄褐色蚱蜢数量占优势(2)干草丛将标记的不同体色的蚱蜢分别释放到上述两地区中(3)如图(4)在
17、绿草丛区,绿色蚱蜢数量占优势;在干草丛区,黄褐色蚱蜢数量占优势(5)绿草丛区和干草丛区的草颜色不同,使生活在其中的不同体色的蚱蜢被鸟类捕食的概率不同,导致它们的存活率不同a.选择F1的雌雄绿色蚱蜢杂交,观察、记录后代的体色 b若后代出现黄褐色蚱蜢,则绿色为显性性状;若后代全部是绿色蚱蜢,则绿色为隐性性状 解析 本题主要是通过生物进化理论知识考查实验设计与实验分析能力。(1)本实验研究两种体色的蚱蜢因环境不同而数量比例不同。(2)实验应该选择绿草丛区与干草丛区进行对比,收集绿色蚱蜢和黄褐色蚱蜢标记并释放到相应的所选区域。(3)根据表格所给数据,绘制柱形图即可,注意要有图例说明。(4)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在绿草丛区绿色蚱蜢数量较多,在干草丛区黄褐色蚱蜢数量较多。(5)绿草丛区、干草丛区的草颜色不同,生活在其中的蚱蜢,体色与周围环境一致的不易被捕食,存活数量较多。选取多对绿色蚱蜢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观察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若发生性状分离,则绿色为显性性状;若不发生性状分离,则绿色为隐性性状;也可选多对黄褐色蚱蜢雌雄个体进行交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