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省玉溪市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654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玉溪市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云南省玉溪市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春秋战国时期学术观点异彩纷呈。下表为诸子的部分政见,据此可知诸子()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季氏使天下两天子,天下不可理也管子霸言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庄子天下隆一而治,二而乱荀子致士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扬权A主张君权至上 B倡导家国一体 C推崇权力一元 D强调政治伦理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

2、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全国上下制度法令统一 D依据才干任免官吏3在君位继承方面,商朝曾经实行过兄终弟及;西周则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秦汉以来,在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基本原则下,选择“贤能”的皇子而非嫡长子继承皇位的现象逐渐增加。上述变化()A受民本思想影响 B主要着眼于政权稳固C强化皇权的需要 D践行了选贤任能主张4董仲舒说:“王者未作乐之时,乃用先王之乐宜于世者,而以深入教化于民。教化之情不得,雅颂之乐不成,故王者功成作乐,乐其德也”。由此可见,董仲舒()A强调教化要宣扬君王权威 B继承了儒家传统的治国观C认为君王是道德的评判者 D主张固守先王的礼乐制度5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

3、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A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B推动儒学独尊局面出现C打破世族对政权的垄断 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6唐高祖命人制定武德律,唐太宗采纳魏征“专尚仁义,慎刑恤典”的建议,重新修订颁布贞观律,高宗时修订颁布永徽律及律疏,后世称之为唐律疏议。这说明唐朝()A法律完备有法必依 B中华法系臻于成熟 C开始出现以礼入法 D政府重视法律建设7依据下表能够推断出()有关唐朝文化政策的部分史料记述出处唐武德年间,颁布先老后释诏:“老教、孔教,此土先宗,释教后兴。”全唐文唐贞观十一年,颁布令

4、道士在僧前诏:“朕之本系,起自柱下其道士女冠,可在僧尼之前尊祖之风,贻诸万叶。”唐太宗诏集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年),颁布释教在道法之上制:“自今已后,释教宜在道法之上,缁服处黄冠之前。”全唐文唐开元年间,颁布禁创造寺观诏:“天下寺观,屋宇先成。自今已后,更不得创造。”“道释二门皆为圣教,义归弘济,理在尊崇。”全唐文A武则天时佛教成为主流文化 B佛道正统地位之争最为激烈C唐始终推行三教并行的政策 D中枢政治力影响文化的发展8北宋时,大量“行市”在东京汴河两岸兴起,这种商业模式渐渐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官府为了盈收,也参与到商业竞争中,如开设果子行、面行、肉行等。这说明北宋()A打破坊市时空限制 B

5、城市经济功能增强C政府财政危机严重 D朝廷打压私营商业9宋代“事亲孝,为兄友,处族义,与乡和”被认为是为人处世的天理。一些地方开始实行乡约制度,制定规约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以求扬善惩恶;各地方家族也纷纷制定族规家训,建家祠修族谱,规范族人言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理学的世俗化趋势 B家族控制地方权力C新兴市民阶层崛起 D宗法制度重新建立10元世祖时期,先后挖通了北京到通县的通惠河、山东临清到东平的会通河、东平到济宁的济州河。元朝把运河改成直线后,比隋代京杭运河缩短了900多千米,还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这主要是由于当时()A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 B政治中心开始东移C运河

6、沿岸工商业的发展 D造船航海技术进步11中国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地方管理。以下材料反映的地方管理措施,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事,军谓兵,州谓民政焉”“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ABCD12传统相权可分为“决策”和“执行”。明中期之后,内阁通过“票拟”参与国家重大决策,但不能控制法定最高执行机构六部。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在内阁之下设立六科给事中,以此监察六部行政,间接获取执行权。据此可知,张居正改革()A使得内阁有效制衡皇权 B有利于中央行政效率提高C让首辅实质上掌握相

7、权 D推动了君主专制达到顶峰13明代嘉靖年间推行“一条鞭法”,即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及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清代雍正年间又全面推行“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由此可知,明清时期的赋税改革()A利于新的生产关系产生 B加剧了土地兼并的现象C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D推动了经济政策的改变14.下表反映的是清代湖北部分县农业的生产情况。据此可知,这些地区()地区概况松滋县田内冬春季种麦或豆,夏秋季产棉或稻英山县田中先种水稻,秋季以后则种大麦、芸苔或小麦,地中则以棉花、蕃芋、豆菽,芝麻、芦粟等与小麦轮种石首县棉花、黄豆、绿豆、高粱、芝麻、黍粟与菜麦轮作A粮食生产开始出现精耕细作 B农产

8、品商品化的倾向较突出C农业专业化生产的程度较高 D轮作技术打破南北农业格局15下图为清咸丰元年的一份户籍凭证。这份“凭证”()A是研究当时基层治理的一手史料 B反映了宗法血缘关系的强化C是研究当时人身束缚加强的实证 D体现了小农经济模式的加强16玉米作为旱田作物,1531年传入广西。据建始县志记载,“居民倍增,稻谷不给,则于山上种苞谷、洋芋或蕨薯之类,深林幽谷,开辟无遗”;到康熙39年,玉米种植已遍及辽宁、山西等二十省。据此分析,玉米的传入和种植()A促进了区域经济分工 B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C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D标志着农耕文明达到新高度17明清之际的一些进步思想家,把学术研究范围从儒家

9、经典扩大到自然、社会和思想文化领域,或以复兴古学(经学)为已任;或独辟蹊径,开诸子学研究新风气;或探究“切用于世”的学问;或会通西学,倾心于“质测之学”的研究。他们的研究()A批判和否定了孔孟儒学 B促使正统思想发生改变C推动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D抨击了理学的空疏之弊18下面是同治时期(18621874年)财政征收趋势图。这说明当时中国()同治时田赋、关税、厘金(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贸易征税制度之一)的变动趋势图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关税主权遭到破坏C卷入世界经济市场 D经济的近代化转型19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迎新,清明节踏青,端午节挂艾草,中秋节赏月,重阳节登高。这体现了

10、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是()A天人感应 B天人合一 C敬天保民 D厚德载物20中国通商银行于1897年在上海成立,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该行创办时的主要投资者多是封建地主官僚、买办和商人;经营上借重外才,第一任大班是曾在汇丰银行任职数十年的英国人美德伦。据此可知,该银行的创办和经营()A有利于洋务企业转型和发展 B采用了新的商业经营形式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便利了外国资本经济侵略21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中等学堂如下课程、课时。从中可以看出清末教育()课程修身读经讲经中学文学外语历史地理课时54519361111课程几何代数植物动物理化图画法制理财体操课时2

11、0884310A旨在培养维新变法人才 B新旧交替的发展特征C西学课程占据主导地位 D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22右图漫画发表于1912年上海民权画报。该漫画可用于说明()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北洋军阀实行专制统治C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加深D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23民国初期的政党、社团有300多个,这些党派大体为原有的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派势力的分合。其中共和党拥戴袁世凯,统一共和党接近同盟会。这说明当时中国()A实行三权分立政治制度 B民主政治成为各界普遍共识C艰难开启政党政治尝试 D仍然是传统朋党政治的延续24下面是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主题变化表。这一变化反映出近代中国()时间主题代表文献或译作鸦片

12、战争后了解世界大英国统志、四洲志、海国图志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求强求富行军指要、水师操练、工程致富等甲午战争后救亡图存泰西新史概要、中东战纪本末、文学兴国策等20世纪初民主革命万法精理、美国独立宣言等译作20世纪初科学启蒙天文歌略、地理歌略、地球韵言等A社会性质不断变化 B西学理念逐渐深入C民主观念持续更新 D民族意识逐渐强化2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明确规定:所有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民主选举中,一些地方因陋就简发明了“豆选”、挨门串户等方式来保障政策落实。这些举措的实行()A保证了共产党队伍的纯洁 B有利于团结各阶层共同抗日C提高

13、了共产党的执政水平 D有利于中共革命队伍的壮大26下表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从成立到取消的重大史实。这一过程()时间1931年11月1934年10月1935年10月1937年9月主要史实成立于江西瑞金撤离江西苏区转移至陕甘苏区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临时中央政府取消A反映了不同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演变B见证了国共合作对峙合作的关系变化C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过程的曲折性D说明了中共在建立和管理国家方面的不成熟27“五四”前后,中国大地上涌现了诸如改造联合会、新教育共进社、曙光社、家庭建设讨论会等新式社团,可谓五花八门;同时,还涌现出了形式多样的新式期刊,如建设等。这些新式社团和期刊

14、的大量涌现反映出当时()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B新民主主义革命显示了巨大力量C民主与科学成为了新思潮的主流 D人们对新社会表现出极大的渴望28中国末代皇帝溥仪回忆说:“解放后,承认自己是少数民族的一年比一年多。(1954年)宪法公布之后,满族全都登记了,于是才有了二百四十万这个连满族人自己也出乎意料的数目。”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解放后全国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建设取得成效C爱国统一战线的政策取得成功 D社会主义制度获得各族人民的拥护29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部分成果。据此可知,当时中国()时 间外交成果1953年12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

15、4年4月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6月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1955年4月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A采取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努力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C外交政策展现出务实自信的趋势 D积极开展反殖反霸多边外交活动30下图来自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反映了人类历史上农业革命的情况。由此可知,世界早期农业革命( )主要源于西亚地区 均离不开充足水源推动文明中心产生 彼此之间没有交往A B C D31雅典(伯里克利时代)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有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如普罗塔格拉被控为无神论者而遭驱逐出境,苏格拉底以“慢神”和“蛊惑青年罪”被判处死刑。这表明雅

16、典法律()A悖离人民主权原则 B限制公民自由权利C严格维护城邦利益 D服务宗教神学权威32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与贵族的斗争采取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撤离”方式,其中较大规模的有三次:时间结果第一次前494年允许选举平民保民官第二次前471年承认平民大会为正式国家机构,称为特里布斯大会第三次前449年贵族和平民联合组成十人委员会制定十二铜表法由上表可知当时罗马共和国()A贵族色彩趋于淡化 B法律体系走向成熟C民主政治逐步确立 D平民取代贵族权利33欧洲大陆上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被称为“大陆法系”。这种法律体系的特点包括()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 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地位法

17、律体系比较完整 法官的作用不太突出ABCD34伏尔泰在其创作的剧本中国孤儿中,将中国情结推向了极致:“够了,希腊罗马它们都已失宠大鹏展翅飞向光明之源寻找新的伦理到东方中国之土勇敢地把儒象之德带到大不列颠之耳。”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旨在()A重建欧洲的道德伦理秩序 B抨击否定君主政体 C为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服务 D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35下表是拿破仑战争后,欧洲一些国家出现的新变化。这些现象说明了()1825年俄国受启蒙思想影响的青年军官发动武装起义,拟定了告俄国人民宣言,宣布推翻沙皇政府,召开立宪会议,废除农奴制1830年波兰青年军官和学生在华沙发动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1848年奥地利和普鲁士发生革

18、命,要求建立统一的独立国家、制定宪法A农奴制被推翻是俄国历史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B拿破仑战争使欧洲一些国家民族民主意识增强C各国斗争的内容不同,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关联D东欧各国在对法国战争失败之后开始自我觉醒36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在位20多年,却从来没有读过宪法,也不了解宪法。威廉二世曾说:“把德意志帝国锤炼出来的是士兵和军队,而不是议会的决议。”这反映出()A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尚未确立 B德国仍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C普鲁士未占据帝国统治地位 D资产阶级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3717501850年间,英国乡村地区普通劳工的生活受到了很大冲击,生产资料丧失,就业不稳,粮价高涨。为此,政府结合乡村自身特点,通

19、过济贫法、慈善、互助等多种方式进行贫困救济。英国的做法()A致力于福利国家的建立 B提高了地方治理能力C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 D防止了社会矛盾激化38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的速度,福特汽车才得以在此后十年中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福特式的“创新”()A造成了劳动力的严重过剩 B促进了生产的标准化C适应了规模化生产的要求 D带来了交通业的革命391922年,苏联全国公私零售商业(不包括小商贩)已达47万多家。为进一步恢复发展经济,1923年苏联诞生了零售商业信贷业务。但从20年代末苏联减少了对消费品

20、生产的投资,零售商业贷款开始萎缩,1935年终止。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行 B新经济政策的发展C工业化迫切需求下的调整 D战后经济体制改革401931年9月,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制,英镑汇率自由浮动,与黄金脱钩。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几乎所有国家都放弃了金本位制,逐渐形成英镑区、美元区和法郎区。这表明()A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瓦解 B各国开始推行贸易保护政策C金融领域经济危机最为严重 D英美法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其中第41题25分,第42题15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古代先民为抵御疫情,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周易

21、既济就指出:“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秦律中明确规定了严格的传染病疑似患者的报告制度,如果一旦发现了疑似疫病患者,就要及时报告并采取隔离措施。礼记内则:“疾病,外内皆帚。”将打扫卫生和病联系起来,可见已明确认识到环境卫生对身体健康的密切关联。东汉末年瘟疫盛行,张仲景愤力写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辨证施治”的基础;其中的经方清肺排毒汤对这次新冠肺炎的有良好的医疗效果。葛洪用青蒿治疗疟疾的发现和医学先辈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的发明,是我国传统医学对人类抗疫事业的两大杰出贡献。摘编自王星光中国古代的疫病探求与防治应对材料二 19 世纪后半叶,英国在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进程中,一系列公共卫生问题日益显现,公众对

22、城市公共卫生问题的关注度逐渐增加,推动了政府干预公共卫生。英国在流行病肆虐的恐慌中,开始出现政府干预控制疫情的迹象。1848年公众健康法是英国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干预公共卫生,提出建立卫生管理机构的必要性。英国从1841年就开始免费实施疫苗接种,政府直接参与推广。1865年,英国开始着手组建以实验室研究为主的研究体系,这种科学的预防与控制疾病,推动了英国的公共卫生朝着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摘编自赵玉兰、吴俊英国公共卫生运动的领导者:约翰西蒙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20多年里,通过政府的统一规划、组织和大力投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形成了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等在内

23、的比较完整的、布局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政府通过计划手段进行管理,确保医疗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全国绝大部分人口在发生疾病风险时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费用保障。全国绝大多数居民都能够得到最低限度的医疗卫生服务,确保了医疗卫生服务在全国范围的公平供给。摘编自牟海林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公平取向及其实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防治疫病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其意义。(11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背景。(8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历史上疫病防治对现代疫情防控的启示。(6分)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 铸牢中华

24、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内涵,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社会文化层面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统一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建构历史进程,并随着这一进程而萌芽、产生和发展。在时代背景的多元因素综合作用下,中华民族逐步实现由自在共同体向自觉共同体的转变,如张淑娟所言“近代中国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意识觉醒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建构相伴而生,呼应联动”。摘编自杨刚、李若青、余文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建构:一个历史视角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历史参考答案题号123

25、45678910答案CDBBADDBA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BACACDDBB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DCBDADBCC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BACCBDCCCA41.【答案】(1)措施:预防为先;通过立法防控;早察疫情,隔离患者;净化环境,提倡卫生;积极探索治疗和免疫方法。(5分)意义: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口增长;有利于政权稳定和社会发展;促进中医学的发展;为后世疫病防治提供借鉴;为世界医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6分,任答3点)(2)背景:工业革命后,工业化、城市化引发公共卫生问题;公众对城市公共卫生问题关

26、注度逐渐增高;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日益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8分)(3)启示:政府重视和干预,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建立健全疫病防治制度;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立法;加强科学研究,积极应对。(6分,言之有理即可)42.【答案】示例:观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不断形成论述:秦汉以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和发展,各个民族间通过相互间各种途径与形式的交往。汉代时期,中原王朝击败匈奴,推行和亲政策,昭君出塞,维持了汉匈之间多年的和平,促进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唐朝时期,政府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少数民族友好往来,唐太宗被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的发展。元朝时期,设宣政院管辖西藏事务,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的管理和治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中国的疆域和版图。综上所述,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既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还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