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大邑县安仁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6418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大邑县安仁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川省大邑县安仁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川省大邑县安仁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川省大邑县安仁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川省大邑县安仁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四川省大邑县安仁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四川省大邑县安仁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四川省大邑县安仁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四川省大邑县安仁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四川省大邑县安仁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安仁中学2017届高三上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1、曾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是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 )A分封制条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B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C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政体D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世袭制2、礼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代统治者提出了“惟命于不常”(康诰)、“皇天无亲,

2、惟德是辅”(尚书)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泰誓)等思想。殷周变革中天命观的发展实质上体现了( )A.政权神秘化色彩不断加强B.早期民主政治的特征C.对于天命神意的批判否定D.一定程度的理性色彩3、余姚六仓志风俗载:在过去浙江宁波慈溪一带,嫁妆中“必预备凶服”。所谓“凶服”,即办丧事穿的缭农麻裙,是女儿在将来公婆去世时要穿的丧服。而公婆对此“嫁妆”不仅不觉得晦气,还很高兴,觉得亲家想得周到,体贴女儿。材料所涉习俗反映了A“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 B“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C“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 D“惠帝四年春正月举民孝悌力田者”4、“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

3、子,家天下。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这段三字经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B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C由分封走向统一的进程D君主专制强化的历程5、元史记载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依据材料分析,元朝的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 )A采用了传统的地方分权制度B尽量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C依据山川走势划分行省辖区D利用山川

4、形势制约地方势力6、唐、宋之间仅相隔短短半个世纪的分裂,已成为中国以后历史的模式。国家再也没有像在汉朝崩溃以后那样,经历长达数世纪的混乱局面。其原因是,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固,不可能形成长期分裂的状态。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有句古话说:“犹如一个天空不能有两个太阳,中国不能有两个国家或两个皇帝。”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隋唐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政治基础B经济的发展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消除了割据的经济基础C君权神授和专制主义的极端加强对维护国家统一作用巨大D“大一统”的民族心理及对稳定的孜孜追求使分裂局面不能长久7、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

5、:“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8、明朝科举始于洪武三年(1370年),因取士效果不尽理想,洪武六年一度停罢。洪武十七年,命礼部定科举程式,颁行各省,其后遂为定制。按规定,士子必须先在州县通过预备考试,获得府、州、县学的生员资格(亦称秀才)之后,才能参加科举考试。这说明明初的科举制度( )A以程朱理学为考试

6、唯一内容B把官办学校与科举有机结合C力求改变宋元科举制的积弊D为了选拔真正的人才而改革9、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这段材料主要说明唐政府()A.对全国各城市实行统一规划B.关注各种商品的质量C.推行官买官卖的垄断政策D.重视城市商业的管理10、以国家组织的屯田为主要形式的云南开发格局。明朝建立后,在30万军队人滇的基础上实行了卫所制。卫所既是戍边的军事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卫所屯田成为明朝云南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以上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A中央集权制度框架下的经济开发进程

7、 B少数民族地区行政体系的完备C军屯生产在古代农业体系的主体地位 D云南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11、据编纂于万历四十年(1612年)的潞安府志记载:“万历初,遵例鼓铸制钱,一时铜价腾跃数倍,而监造官与匠役减去铜料杂以铅锡,愚民见利争趋,日有私铸,虽论死不止。而制钱堆积不能行。”从材料可知万历年间( )A潞安府为当地最高行政管理机构,分管地方监察B政府对铸币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金融秩序混乱C“制钱堆积不能行”主要是因为当时铜钱铸造过多D部分官民唯利是图,铸钱质量低劣,社会危机深重12、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指出:到了宋朝“由唐朝中叶以前的门阀士族和均田户、部曲、奴客、贱民、番匠、奴婢等旧的社会阶

8、级结构,转变为宋朝的官僚地主和佃客、乡村上户、乡村下户、差雇匠、和雇匠、人力、女使等新的社会阶级结构。”这一变化说明( )A.贵族执政退出历史舞台 B.社会生产关系出现了调整C.租佃生产关系开始形成 D.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质变13、张岱年、方克立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汉赋“包括宇宙,总览人物”“控引天地,错综古今”的文化追求,与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以百科全书式的恢宏眼光观照历史”的伟大抱负如出一辙,都体现了西汉鼎盛时期的主流文化精神。这里的“西汉鼎盛时期的主流文化精神”是指A.夸张铺陈B.积极向上C.全面鼎盛D.贯通古今14、北宋时,三河(河北今县)“村民颇知书,以耕桑为业”。南

9、宋时,海州睢佑卿“父祖以农桑为业”,他“独亲于学。作文赋诗,为乡里称道”。北宋时,饶州帽匠吴翁“日与诸生接,观其济济,心慕焉”,他“教子任钧读书,钧少而警拔,于经学颖悟有得”。南宋时,鄂州富商武邦宁“交易豪盛,为一郡之甲”,他叫其次子武康民“读书为士人”。材料反映的是A宋代书院教育的发展B宋代文化全面普及C宋代科举取士条件放宽D宋代家庭重视文化教育15、“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主妾无等,必危嫡子;兄弟不服,必危社稷;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群臣之太富,君主之败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下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同属一个学派的是A“今欲以先王之政

10、,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B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C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D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16、“民”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提出了“顺民”(顺应百姓的欲求)、“安民”(百姓安心生产生活)、“养民”的思想主张。王夫之(16191692)说“君以民为基,无民而君不立”。这反映了A.明末清初古代民本思想进一步发展B.明末清初思想家提出了人民主权的思想C.明清新经济现象奠定新思想的基础D.明清时期西方启蒙思想传入中国的影响17、明代刻书中心在福建建阳。与传统志怪小说表现鬼神、追求怪异的叙事趣味不同,建阳刊刻神魔小说通过神仙佛道的修行故事,达到教人向

11、善的目的,与讲史小说实为异途同归,为儒教之补。而刊刻的公案小说还与法律文书上下栏刊刻。这说明当时( )A.商品经济带动了小说的繁荣 B.神魔小说巩固了儒学的地位C.司法知识因公案小说而普及 D.建阳刊刻小说符合理学精神18、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历

12、程C.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D.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19、金冲及教授在其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A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 D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20、马克思在1862年指出:“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inpersona(化身)。但是,只有在中国才能有这类魔鬼。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著名的历史学家苏双碧指出:

13、“洪秀全则在建都南京之后,仍然依赖拜上帝教,教权就成了争权夺利的工具。金田起义前,出于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杨秀清代天父下凡,援救了革命,洪秀全只好加以承认。由于王权和神权并行,神权实际上又高于王权,而神权又落在大臣杨秀清手中,这就必然造成洪秀全和杨秀清的矛盾,而这两人的矛盾又必然要延伸到其他大臣之中。”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和苏双碧()A洞察中国人的劣根性B不了解中国情况C认识到了中国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起义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D准确认识了中国革命的特点,深知农民阶级不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21、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

14、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国力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新文化运动传播西方民主思想B.维新运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C.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D.十月革命后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22、近代中国社会的急剧发展,决定了近代中国思想发展的快速多变。下列属于维新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是A“事事师法西人,以逐彼奇技淫巧之小慧,而失我尊君亲上之民心也。”B“变其甲不变其乙,举其一而遗其二,枝枝节节而为之必至无功。”C“昨天犹专制,而今日已共和则其冲突之程度必极猛烈。”D“然则今日昌言起革命军者,其结果,小之则自取灭亡,大之则

15、灭亡中国。”23、与康有为同为“救亡”人物的王照,曾在三十多年后回忆说:“戊戌年,余与老康讲论,即言我看只有尽力多立学堂,渐渐扩充,风气一天一天的改变,再行一切新政。老康说:列强瓜分就在眼前,你这条道路如何来得及?迄今三十二年矣。来得及,来不及,是不贴题的话。”这说明A、康有为推行激进变法B、维新派存在严重分歧C、救亡图存是时代主题 D、开启民智是救亡前提24、下表节选自张謇的大事年谱,从中可知他时 间事 件光绪十年(1884)协助地方办滨海渔团等、引导乡邻种桑养蚕等社会事业。光绪二十二年(1896)任安庆经古书院院长。与两江总督刘坤一筹划大生纱厂。光绪二十四年(1898)为翁同龢拟大学堂办法

16、。后任江苏商务局总理。光绪二十五年(1899)任学部咨议(教育行政官员)。光绪二十八年(1902)议建广生油厂。筹建通州师范。光绪三十一年(1905)创办资生铁冶厂。任江苏教育会会长。持了“实业救国”的理念实践了“教育救国”的理念得到了封建政权的支持 是洋务派和立宪派的杰出代表A、 B、C、D、2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载:外国商业扩大到中国内地,促进了中国商人阶级的发展,他们不久就接管了西方商品的销售。还记载:早在1869年英国一位官员说道:“由于在语言上占优势、拥有市场、开支较低,中国人几乎垄断了商业经营。”这主要说明近代中国A外商和华商形成竞争共生关系B中国商人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

17、C民族资产阶级掌握了经济命脉D西方在华商品都靠中国人经营26、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894年估计约有l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多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例如“庚子赔款”(即辛丑条约的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始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C资本输出基本来源于列强国内的剩余资本D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27、1912年4月22日大总统袁世凯命令中强调:“现在五族共和,凡蒙、藏、回疆各地方同为我中华民国领土

18、,则蒙、藏、回疆各民族,即同为我中华民国国民,蒙、藏、回疆与内地各省平等,将来各该地方一切政治,俱属内务行政范围。”这主要表明,北洋政府( )A坚持维护共和制度B坚决维护国家主权C实行民族平等政策D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施政纲领28、鲁迅在阿Q正传中写到:“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但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道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把总。”这段描写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A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成功B中华民国成立C辛亥革命后一些封建官僚投机革命D袁世凯夺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29、清政府曾颁布一重要历史文献,其中

19、有如下内容:“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臣民中有合于法律命令所定资格者,得为文武官吏及议员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臣民非按照法律所定,不加以逮捕、监禁、处罚。”下列判断符合材料内容的是A颁布时间应该是维新变法时期B其根本目的是建立君主立宪制C这一文献出台应遭到慈禧集团的强烈反对 D这是带有资产阶级民主色彩的宪法性文件30、胡适指出:“评判的态度含有几种特别的要求:对于习俗相传下来的制度风俗,要问这种制度现在还有存在的价值吗?对于古代遗传下来的圣贤教训,要问这句话在今天还是不错的吗?对于社会上糊涂公认的行为与信仰,都要问大家公认的,就不会

20、错了吗?人家这样做,我也应该这样做吗?”材料中胡适强调的是A.对古代制度要加以区别的否定B.对事物的评判要依据现状C.基本不相信存在过去的事物D.对旧事物持怀疑、质疑的态度31、药发表于1919年4月。在小说中,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无知。革命者夏瑜的牺牲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无论是年轻的“二十多岁”、“驼背少爷”,还是年长的“花白胡子”都对夏瑜在狱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为夏瑜被狱卒打嘴而喝彩。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最主要用意在于A号召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B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C抨击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D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32、1919年,太原郊区的刘大鹏写道:“五更各庙鸣钟,惊醒世人早

21、起迎神,里中放炮接连不断,此其新年也。上年十一月三十日所过阳历之新年,百姓皆不以为然,惟官厅庆贺,民皆睨而视之,且谓是彼等之年,非吾之新年耳,民情大可见矣。”他在此表达的是( )A.当地习俗中过年应名钟、迎神和放炮B.在乡村推行民国新习俗需要假以时日C.乡村里民国倡导的民主观念比较淡薄D.当年百姓和官厅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张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计52分)3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传统户籍制度源远流长,发展于春秋,定型于秦汉,以后各朝各代历经变化。传统户籍制度是与中国王朝体制相联系的一项基本制度。这种以家庭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体现了维护社会治安、教化乡里、规定身份

22、等级、稳定宗族组织、限制人口自由迁徙等诸项社会整合功能。科举考试也往往与户籍联系在一起,考生必须要有籍贯,这是参加科举考试的首要条件。在唐代初期,士人是由户籍所在地举送。宋朝时期,政府有明确的规定,士子只能在本籍应试。此后,科举制与户籍制度的结合渐趋加强,清朝更是按省划分科举名额,并为官籍、商籍等设立科举名额,创立宗室科举制度。为了贯彻分省取士制度,清政府还要求严查考生的户籍。摘编自李文芝明清科举冒籍研究等 材料二:进入20世纪以来,户籍制度及其功能发生重大变化。清政府在参考日本和欧美等国的户籍法规的基础上,于1911年初制定了第一部现代法律意义的户籍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世界通行的户口登

23、记与管理方式来规范的户籍法律,其将“人籍”(注:人籍记载出生、成婚、死亡等有关人之身份的事项)与“户籍”(注:户籍记载入籍、除籍等户口变动的事项)分立。1912年临时约法明确规定“人民有居住迁徙之自由”,此条文为民国时期历次宪法所承袭。19151927北洋政府相继颁布了县治户口编查规则、警察厅户口调查规则等户籍管理法规。清末民初制定的户籍法律,将表现欧关个人主义的个人身份证书和体现中国家族主义的传统户籍相结合,使户籍有了传递人口信息、个人私权保障功能,不再单纯是国家管制工具;还规定民众对户籍吏处置不当行为有诉讼抗告权利,民众不再只是义务载体。新的户籍法律解脱了过去的人身束缚,促进了社会的流动,

24、大批农民来到城市,成为了第一批城市化的新市民。 摘编自王海光中国户籍制度现代化演进路径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并分析“科举制与户籍制度的结合渐趋加强”的历史作用。(12分)特点:同封建政治体制相结合;以家庭为本位;社会功能多样;持续时间长;科举制度与之密切结合。(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历史作用:保证了选官的相对公平;巩固了封建专制统治;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强化了儒家伦理观念(答出安土重迁、重农抑商等观念也可);一定程度限制了人口流动。(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

25、早期户籍制度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13分)新变化:体现人格平等;突出私权保障;户籍管理法制化;解除人身束缚。(8分,每点2分)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或民族工业的发展);欧美户籍制度的影响;民主思想的传播的推动;政府的政策调整。(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3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众所周知,中国未能自主现代化,是被人轰出中世纪的。依据目前史学界多数人的说法,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一再失去历史机遇,多次与幸运之神交臂而过。第一次是明中后期以来的“资本主义萌芽”。法国学者布罗代尔还曾感叹明朝(永乐皇帝)于1421年由南京迁都北京,认为这实际上是“背离了利用大海之便发展经济和扩

26、大影响的方针”,不无遗憾地说:“不论这一选择出于有意或者无意中国在争夺世界权杖的比赛中输了一局。”当他说到郑和下西洋时,“我们不妨想一下,如果中国的帆船当时向好望角以及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的南大门埃吉海角继续前进,那又会造成什么结果?”第二次是“洋务运动”。一系列外战的屈辱,终于使一些当权者意识到需要“自救”。满族旧贵不行,起用汉族士大夫,曾左李张算是遭逢时运崛起,平“洪杨”,兴“洋务”,史称“中兴名臣”。众所周知,日本的明治维新与曾、李等人创办的“洋务工业”站在同一时间起跑线上。日本也是被西洋的炮舰“轰”着离别中世纪的,可它成功地走出来了。中国却步履艰难,一唱而三叹。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请结合相

27、关史实,评述材料中“历史机遇延误论”。(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观点一:“历史机遇延误说”认为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至少有两次机遇没抓住,失去了主动走向现代的契机。我同意这一观点。(2分)论证:明朝中后期,中国江南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很高,城镇化程度高;市民文化兴盛;出现一些带有民主启蒙色彩的思想家;中西同期文明有很多相似的现象;但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这一趋势。(5分)19世纪中期洋务派掀起的洋务运动使中国出现了变革振兴的气象,但腐朽的制度最终阻碍了洋务运动的发展。中国失去了主动走向现代的机会。(3分)升华:落后的封建制度是历史机遇延误的主

28、因(或者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谈也可以)。(2分)观点二:“历史机遇延误说”认为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至少有两次机遇没抓住,失去了主动走向现代的契机。我不同意这一观点。(2分)论证:从明代政治经济文化诸层面展开论述,(如迁都与面向海洋并无关系;郑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决定了其影响等)说明明代中国并无走向现代的可能,并不存在历史机遇;(4分)洋务运动的失败并不仅仅是因为制度原因,从洋务运动的目的、内容、领导集体、指导思想等层面论证洋务运动不可能成功。(4分)升华:从偶然性与必然性角度展开;或从历史全局性综合分析的角度展开也可。(2分)(本题老师在阅卷中根据学生作答情况酌情处理给分)35

29、、(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自建国至嘉庆十二年(1644-1807年)160多年的时间里,清朝白银对制钱的比价一般在1000文以下,1808年以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银钱比价持续上涨。银价的上涨意味着广大劳动者必须付出更多的铜钱(完税)1845年银价上涨更甚,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鸦片战争后10年间,全国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由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更多的外国银元流入中国社会,外商趁机用成色较低的银元套购中国纹银运往国外,制成银元后返销中国牟取暴利。一一摘编自许弘近代中国银

30、货币改革述论材料二:林则徐于1833年提出自铸银元。光绪初年,吉林省首先用机器试铸银币。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才获准在广东设造币厂。此后,湖北、江苏等省纷纷仿效。1905年,清政府开始全面进行货币改革,目的是统一银币。但由于本位币不定,引起了“两”“元”之争。焦点是用“两”还是用“元”,以湖广总督张之洞、直隶总督袁世凯为代表的“一两”银币派认为各国应有自己的币制体系,中国不能亵渎国体而丧失主权1910年,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自此,两元之争落下帷幕。1911年,停止各省自由铸造,铸币权统归中央。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灭亡,银币没有来得及正式发行。一一摘编自刘士刚晚清的货币政策(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银贵钱贱”现象日益严重的历史背景。(6分)背景:鸦片输入,白银大量外流;社会矛盾尖锐;外商的不法行为加剧了国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晚清货币改革的特点并评价上述改革。(9分)特点:铸币方式现代化(机器铸币);由地方自铸到中央统一铸币;伴随着文化和政治斗争;实行铸币立法;未真正实行。(5分,任答4点即可)评价:被动改革,未能使中国摆脱困境;是中国金融近代化的起步。(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