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1918年,胡适在文章中指出:“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国语没有文学,便没有生命,便没有价值,便不能成立。”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A根本目的在于彰显文学的价值B被赋予了民族主义的使命C把斗争矛头直指外国文化侵略D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2.某学者说:“孔家店倒了,孔子往何处去?是回到王朝中国,为他重建圣人牌位,还是回到民间社会,确立其文化个体性?”该学者旨在()A支持打倒“孔家店”的提法B反思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主张C否定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D主张重建中国的儒学思想体系3.西方共和观念传入中国后,当时的人们认为“共
2、和”必须包括对政府权力的宪政约束。据新青年中“共和”“民主”两词的使用频率统计,“民主”一词的使用次数在1918年时还远远少于“共和”一词,而从1919年1月开始反超“共和”。上述变化反映()A民主启蒙思想的影响深入人心B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C五四运动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D先进知识分子对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失望4.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D遵
3、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5.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这些人的代表是()A魏源、林则徐 B康有为、孙中山C陈独秀、胡适 D毛泽东、邓小平6.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B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C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D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7.2011年7月1日是中
4、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其中,在新青年上指出“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注:指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联系起来”的文章是()A庶民的胜利 B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敬告青年8.近代中国著名教育家蒋梦麟曾说:“近来青年心理的态度,可以叫做心的革命。与外在的革命不同,心的革命是到了人自己身上来了。”与“心的革命”相符的是()A“思想界之大飓风”“火山大喷火”B“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C“国人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D“灵魂深处爆
5、发革命”“彻底扫除资产阶级思想”9.1920年8月在上海出版的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堪称“红色中华第一书”,初版的千余册立即销售一空,又应读者要求于同年9月重版。至1926年5月,此书已相继印行17版。这表明当时()A中国人由此开始接触社会主义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C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成为时代主题D中国知识界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 10.毛泽东曾说,陈独秀为“思想界的明星”,李大钊是“我真正的老师”。这主要是因为()A毛泽东曾经就读于陈、李任教的北京大学B在陈、李影响下,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马克思主义者C陈、李是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发起人和领导者D陈、李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领导者
6、11.梁启超说:“以社会主义运动之立场而论,欲此主义之传播与实现,不能不以劳动阶级为运动主体。劳动阶级不存在之国家,欲社会主义之实现,有道无由。而劳动阶级之发生,恒必与资本阶级相缘。故必有资本阶级,然后有劳动阶级,有劳动阶级,然后社会主义运动有所凭籍”“资本主义必非社会终极目的明矣,不过皆以为过渡。”这表明他()A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B认为当时的中国还不具备实现社会主义的条件C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的革命性D还没有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弊端 12.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我老老实实讲一句话,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
7、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李大钊演讲的目的是()A弘扬民主科学的时代精神B号召工人罢工响应学生运动C推动中国思想界学习苏俄D颂扬五四运动取得的胜利 13.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
8、后觉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材料二受制于“皇帝制度”两千年,是这个民族不能逃避的命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比如“德先生”“赛先生”迟迟不能落脚,比如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宽容意识的缺乏,比如“熟人社会”,比如“守旧症”“非我症”“不合作症”“麻痹症”,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代或者更远的尧舜禹。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转型的艰难。张宏杰中国皇帝的五种命运序(1)材料一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哪三个阶段?其实践和结果如何?(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分析近代中国文化转型难的原因。(3)在经济全球化
9、、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有学者认为中国文化转型呈现出“传统文化现代化,西方文化本土化”的趋向。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第11讲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B。结合材料信息以及所学知识,胡适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思想启蒙,以挽救民族危亡,A项错误,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把斗争矛头直指中国传统的文言文,提倡白话文,C、D项错误。2B。打倒“孔家店”是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口号,作者实际上认为,新文化运动本身也有它的局限,它以激进的方式打倒了“孔家店”,却未能走出儒家传统的圣化怪圈,“孔子往何处去”就是作者对打倒“孔家店”这一口号的反思,认为对
10、儒家传统需要批判的继承,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无关,错误。3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是自五四运动后,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5月4日,B、C项错误;“民主”“共和”思想都属于民主启蒙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流行都反映民主启蒙思想的影响深入人心,A项不能反映变化内容,错误;“民主”超越“共和”,结合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历程,说明先进知识分子对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失望,D项正确。4A。关键信息:20世纪初、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题干反映了近代中国20世纪初这一思想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具有思想解放的意义,A项正确;题干观点是宁愿国粹消亡,B项无从体现,错误;康梁变法是在19世纪90年代末,C
11、项错误;遵循进化理论应是在维新变法时期的思想主张,D项错误。5C。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有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的现象存在,符合题干意思,C项正确。6C。“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突出应从文化方面来看,显然是选C项,因为它使新文化运动从传播资产阶级的文化转向传播无产阶级的文化;A项是政治上的,不符合题意;“岔路”则说的不是继承,D项不正确;“岔路”说的不是对社会性质的认识,B项不正确。7C。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该文章把阶级竞争与三大原理联系起来,说明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全面介绍,与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相一致。A、B两
12、项与俄国十月革命有关,D项为陈独秀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时的文章。答案C。8C。“心的革命”实际上是指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的新文化运动所起到的思想启蒙作用,“外在的革命”是指辛亥革命,A项是维新派的思想表现;B项是革命派的思想表现;D项是无产阶级的思想。答案C。9B。中国人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是在十月革命后的1918年,李大钊第一个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A项错误;材料中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性读物)的一版再版,恰好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B项正确;材料无法表明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成为时代主题,况且当时也非资产阶级而是封建的北洋军阀掌权,C项错误;材料表明印刷数量并不多,不足以说明中国知识
13、界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D项错误。10B。题干可见毛泽东对陈独秀、李大钊的褒扬,“思想界的明星”“我真正的老师”这是从陈、李二人对毛泽东本人在思想上的引领而言,尤其是李大钊,他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B项正确;A项没有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排除;C、D项并未从毛泽东本人思想上的引领角度说明,排除。11B。材料本意为社会主义运动的凭籍是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壮大的关键在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并不发达,所以当时中国尚不具备社会主义的条件,选B项;材料本意并未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排除A项;材料中梁启超已经认识到了无产阶级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阶级基础,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西方资本主义的弊端,
14、排除D项。12C。抓住材料信息“新精神”“庶民”“劳工主义”可以推断李大钊演讲的主题为宣传十月革命,进而分析其目的为推动国人向苏俄学习,C项为最佳选择。A、B、D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除。13(1)三个阶段:“学术觉悟”:洋务派“师夷长技”,学习西方科技尤其是军事科技;结果失败。“政治觉悟”:维新派、革命派效仿西方政治制度,进行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结果都失败了,未能拯救中国。“伦理觉悟”:先进知识分子开展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民族觉醒,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2)原因:政治上,专制制度(或皇帝制度)的阻碍。经济上,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思想上,儒家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或传统文化的制约)。(3)理解:材料一、二及中国近代史的史实说明,固守传统当然不行,全盘西化也不行。应该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开拓创新;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