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目标导航1.了解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设置台湾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重要举措,认识其对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所做出的贡献。2.概括康熙帝抗击沙俄侵略的活动,了解尼布楚条约的内容,认识康熙帝在维护国家主权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一、少年皇帝1幼年继位:1661年,清朝顺治帝的第三子玄烨继位,年号康熙。2面临形势(1)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坚持抗清。(2)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3)游牧的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4)满洲贵族强制实行圈占土地、剃发易服造成满汉民族矛盾尖锐。(5)鳌拜专权乱政。3总揽大权:康熙帝14岁亲政,智擒鳌拜,稳定了朝廷秩序,总揽朝政。二、巩固统一国家1平定
2、三藩之乱(1)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拥兵自重,割据称雄,严重威胁清朝统治与国家的统一,后“三藩”起兵反清。(2)康熙帝亲自指挥平叛,起用汉将,重用绿营,历时八年,终于平定三藩之乱。易错提醒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不同于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它是一定历史时期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这些战争不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而是我国内部兄弟民族之间的战争。交战双方没有侵略与反侵略之分,但有压迫与反压迫、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反动之分。2统一台湾(1)1681年,任用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攻占澎湖,迫使郑克塽降清。(2)设置台湾府,使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3平定西北叛乱(1)漠西蒙古准噶
3、尔部噶尔丹妄图分裂。(2)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叛取得胜利。4加强民族团结(1)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加快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2)加强与蒙、藏民族的团结,特别尊重喇嘛教。历史认识康熙在平叛乱、御外敌、定边疆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对抵制西方殖民者的侵略,对加强中央集权制度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三、维护国家主权1背景:明末清初,沙俄不断侵扰我国黑龙江流域,侵占尼布楚、雅克萨等据点,抢掠中国当地的少数民族。2过程(1)亲自东巡,了解敌情,制定方略。(2)组织两次收复雅克萨之战。(3)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肯定了黑龙江
4、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3意义: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思维点拨抗击沙俄的入侵,在性质上是一场正义的自卫反击战争。尼布楚条约的平等协商签订,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的版图,维护了边界一百七十多年的稳定。四、评价1自评:自己身为皇帝,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总评:缔造和巩固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与他的子孙共同创造了“康乾盛世”的局面。史论要旨康熙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开启了“康乾盛世”的局面,但也进一步延长了业已没落的封建制度,使中西差距进一步扩大。知识图示主题一康熙帝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贡献史料一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噶尔丹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
5、先发。康熙帝史料二雅克萨之战史料三史料解读(1)史料一中的说明噶尔丹坚持民族分裂主义立场,分裂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撤”指“撤藩”。(2)史料二中的雅克萨之战是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3)史料三说明尼布楚条约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维护了中国的主权。问题思考(1)结合史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康熙帝时期面临哪几个方面的矛盾?(2)史料三规定的中国领土是什么?有何意义?(3)由以上史料可知康熙帝最大的历史贡献是什么?答案(1)矛盾:满洲贵族与汉族人民的矛盾。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分裂势力之间的矛盾。中华民族与欧洲殖民者之间的矛盾等。(2)领土: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
6、都是中国领土。意义:划定两国边界,维护了边界一百七十多年的稳定,维护了中国的主权。(3)缔造和巩固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上奠定了近现代中国的版图。康熙帝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和作用措施作用巩固国家统一平定“三藩”叛乱使国家避免了一次大分裂,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统一台湾使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加强了台湾同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巩固国家统一平叛噶尔丹使清政府控制了漠北蒙古,进而控制了天山南北加强与蒙、藏民族的团结既保护佛教、尊崇活佛,又达到了分而治之的目的,巩固统治,并且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尊崇儒家文化,延揽汉族文士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加快了满
7、族文化的发展步伐,利用儒学,维护统治维护国家主权抗击沙俄入侵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在平等基础上,以谈判方式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维护了边界170多年的稳定主题二评价康熙帝史料一康熙帝在上谕中指出:“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清圣祖实录史料二康熙帝是一个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中国皇帝,具备非凡过人的雄才大略。然而,他最终却没能跨越封建体制雷池半步,他所开创的盛世王朝,与工业
8、革命失之交臂,盛极而衰,很快滑向萧条冷落的帝国黄昏。王龙天朝向左,世界向右:近代中西交锋的十字路口史料解读(1)史料一的观点认为“众志成城”比长城更坚固。认为支持喀尔喀,使之防守北方比长城的作用更大。认为汉、唐、宋、明依靠长城来防御边患是行不通的。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上述观点。(2)史料二对康熙帝的评价是辩证的。认为康熙帝雄才大略,开创了盛世王朝,但又认为康熙未能推动社会变革,与工业革命失之交臂,使清王朝盛极而衰。问题思考(1)康熙帝“施恩于喀尔喀”指的是什么?康熙帝怎样看待两个“城”?(2)为什么说康熙帝是一个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中国皇帝?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原因。(3)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9、,分析“他所开创的盛世王朝,与工业革命失之交臂”的原因。答案(1)帮喀尔喀蒙古驱逐噶尔丹,平定噶尔丹叛乱。“众志成城”比长城更坚固。(2)内弥纷争、外抗沙俄,维护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康乾盛世”。(3)强化君主专制,固守重农抑商,推行文化专制,实行闭关锁国。全面评价康熙帝(1)历史贡献政治方面:平定三藩叛乱,统一台湾,平定西北噶尔丹叛乱,确立中央对西藏的册封制度,两次反击沙俄侵略。康熙帝为维护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做出了杰出贡献,基本上奠定了近现代中国的版图。文化方面:康熙帝推崇程朱理学,组织编撰康熙字典等要著,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经济方面:康熙帝统治时的中国,政局稳定,领土广阔,生产力
10、有所恢复和发展,农业经济也趋于繁荣,最终促成了中国历史上长达一百多年的“康乾盛世”。(2)不足之处:康熙帝统治时期,世界历史逐步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独裁(设南书房、大兴文字狱)进一步加强,实行闭关政策,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出现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面落后于西方的局面,为中国在19世纪遭受西方的侵略埋下了隐患。1青少年时期的玄烨聪明好学,志向远大,下列有关他刻苦奋斗的是()在祖母孝庄太皇太后的严格管教下,认真学习满汉文化、骑射军旅之技和帝王统治之术跟随默尔根学习骑马射箭设讲官为他讲解儒家经典和为君之道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并编纂一批科学书籍,购置科学仪器A B
11、 C D答案D解析玄烨聪明好学在祖母孝庄太皇太后的严格管教下,认真学习满汉文化、骑射军旅之技和帝王统治之术;跟随默尔根学习骑马射箭;设讲官为他讲解儒家经典和为君之道;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并编纂一批科学书籍,购置科学仪器,均符合题意,D正确。2“朕听政以来,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书之宫中柱上。”康熙帝的这番话表明()A“三藩”逐渐成为抗衡中央的地方割据势力B维护民族团结是康熙帝面临的重大任务C康熙帝面对“三藩之乱”决定用武力平叛D维护国家主权是康熙帝面临的重大任务答案A解析由题干材料信息“夙夜廑念”可知“三藩”势力已危及到中央集权的加强。3中俄尼布楚条约中说,“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
12、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对条约的理解正确的是()“中国”特指中原库页岛隶属于中国尼布楚归俄国所有平等协商边界条约A B C D答案D解析从材料看,“中国”应该是指清王朝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原地区,表述错误,因此排除A、B、C项;尼布楚条约明确划分了中俄两国东西边界,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清朝同意把贝加尔湖以东原属中国的尼布楚土地让给俄国;在这个条约中,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这一国号,表明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因此正确,故选D。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康熙元年(1662年)七月派都司王
13、维明等人前往(台湾)劝说“朝廷诚信待人,若释疑遵制,削发登岸,自当厚爵加封”,然郑经(郑成功之子)提出“依朝鲜例,称臣纳贡”。康熙皇帝明确指出“朝鲜系从来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台湾乃中国之领土”。康熙六年五月,招抚人员赴台湾,郑经称台湾远在海外,“非属(中国)版图之中”。材料二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施琅到福建前线主持归台大计。二十二年六月率精兵2万、战船300只,跨海取澎湖;后郑军全军覆没。同年八月十三日,施琅率军入台。郑克塽(郑经之子)缴械投降,施琅进入台湾。摘编自康熙统一台湾档案史料选辑(1)根据材料,概括在台湾问题上康熙帝与郑氏集团的观点并指出他们之间的根本分歧。(2)根据
14、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熙帝在台湾问题上政策的变化及原因。答案(1)观点:康熙认为大陆和台湾之间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必须实现中国的统一;郑氏集团企图把台湾和朝鲜相提并论,实质是要分裂台湾,实行台湾独立。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台湾是中国的领土”。 (2)变化:由政治招抚或劝降(和平统一)到武力统一。原因:郑氏集团坚持分裂台湾。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臣源曰:恭读平定三逆方略,而知期战胜于朝庙者数端:一则不蹈汉诛晁错之辙,归咎于首议撤藩之人;二则不重达赖喇嘛裂土罢兵苟且息事之请,力申天讨;三则不宽王贝勒老帅养寇之罪,罚先行于亲贵;四则论录绿旗诸将等,以从古汉人叛乱,至用汉兵剿平,岂有满兵助战?故一
15、时张勇、赵良栋、王进宝、孙克让奋于陕清魏源圣武记卷二康熙勘定三藩记上材料二康熙大帝是一个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中国皇帝,具备非凡过人的雄才大略。然而,他最终却没能跨越封建体制雷池半步,他所开创的盛世王朝,与工业革命失之交臂,盛极而衰,很快滑向萧条冷落的帝国黄昏。摘编自王龙天朝向左,世界向右:近代中西交锋的十字路口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熙帝成功平定三藩之乱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所开创的盛世王朝,与工业革命失之交臂”的原因。答案(1)态度坚定,不与吴三桂讲和,坚决镇压。赏罚分明,即使是满洲贵族,在战争中不得力之人也要受到处罚。重用汉人和绿营。(2)强化君主专制;固守
16、重农抑商;推行文化专制;实行闭关锁国。基础达标1康熙平定三藩,显示了他过人的军事才能,当时他采用的军事策略是()A武力征服B剿抚并用C先和平谈判,然后进行武力剿灭D和平招抚答案B解析康熙平定三藩,康熙实行剿抚并用措施,B正确;其他策略不符合史实。2下列与康熙帝有关的史实及其评价,搭配正确的是()A亲征噶尔丹解决了中国和俄国东段边界问题B多伦会盟巩固了清朝对天山南北地区的统治C智除鳌拜增进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巩固海防D册封活佛加强了清朝对蒙藏地区的有效管辖答案D解析亲征噶尔丹的作用是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蒙古诸部的控制,从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故A项错误;多伦会盟加强了北方边防和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故B
17、项错误;智除鳌拜巩固了皇权,故C项错误;册封活佛加强了清朝对蒙藏地区的有效管辖,故D项正确。3康熙收复台湾,最深远的历史影响体现在()A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B台湾从此正式隶属于清朝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之下C有利于发展经济D促进了台湾和大陆之间友好往来答案A解析康熙收复台湾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A正确;B、C、D项均不是最为深远的影响,排除。4康熙帝第一次南巡到曲阜时,曾向孔庙行三跪九叩之礼,亲书“万世师表”悬于大成殿上。这说明()康熙善于学习和创新 康熙尊重汉族文化传统“尊孔”有利于巩固清朝统治 康熙注意加强民族团结A BC D答案D解析康熙一生文治武功,学习
18、汉族先进的文化,重用汉臣,这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用儒家思想加强封建统治。5为抗击沙俄的侵略,康熙曾两次亲赴塞外,积极为抗俄做准备,采用的方法是()A在黑龙江设立伊犁将军B和平解决东北边境C永戍黑龙江D一举歼灭沙俄侵略者答案C解析康熙曾两次亲赴塞外,抗击沙俄最有效的方法是永戍黑龙江,进行前线亲征,C正确;A和B不是康熙时期的措施;D属于结果。6下列属于康熙对中华文明所作的贡献有()削平三藩,巩固统一;统一台湾,开府设县反击侵略,签订条约亲征朔漠,和善蒙古兴文重教,编纂典籍;引进西学,学习科技A BC D答案C解析康熙帝从削平三藩,巩固统一;统一台湾,开府设县、反击侵略,签订条约以及亲征朔漠,和
19、善蒙古,体现出对中华民族统一和发展做出贡献,符合题意;兴文重教属于压制思想的表现,排除,C正确。能力提升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历时八年兵燹之劫,苍生涂炭,今乱贼虽已荡平,寰宇大致底定,然疮痍尚未全复,朕坚拒臣工奏请上朕功德尊号。盖三藩之乱实因朕之误判形势而起,朕断不诿过他人。朕讵料俟准吴三桂撤藩之请,彼竟于康熙十二年背恩反叛。朕更未虑及吴三桂伪檄一出,各省兵民相率背叛。史景迁康熙:重构一位中国皇帝的内心世界材料二1670年康熙制定圣训十六条,体现了其社会控制的思想。十六条的基本内容有:“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息诬告以全良善,诫窝逃以免株连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成积春论康熙的社会控制思想(1)材料一中的康熙帝拒绝大臣奏请功德尊号的原因有哪些?反映出康熙帝怎样的精神品质? (2)根据材料二,分析康熙帝实现社会控制的主要方式有哪些?体现了怎样的治国特点?答案(1)原因:三藩之乱因康熙自己误判引起;战争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品质:善于反思、勇于承担责任。(2)方式:规范伦理道德;加强文化控制;加大法律惩戒;控制社会经济。特点:德法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