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讲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变迁 1.洋务运动时期,国内有人反对修筑铁路:“闻泰西诸国专尚机器,如织布、挖河等事,皆明以一器代数百人之工,暗以一器夺数百人之业,夺之不已,又穷其巧为铁路,非外夷之垄断哉!然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何者?外夷以经商为主,君与民共谋其利者也,中国以养民为主,君以利利民而不言利者也。议者欲以铁路行之中国,恐捷径一开,而沿途之旅店,服贾之民车,驮载之骡马,皆歇业矣,是括天下贫民之利而归之官也。”对这段言论评价最确切的是()A发现引进现代机器生产将带来的失业问题B客观分析中西国情下君民关系的不同C过分强调铁路对传统社会经济造成的冲击D主张防范帝国主义经济
2、侵略和在华垄断2.周积明的最初的世纪写道:“甲午战争后,中国铁路事业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共建铁路82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建的铁路占46%,贷款修建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铁路为总率的14%。”下列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甲午战争后,铁路事业发展迅速反映了列强新的侵华方式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自然经济的瓦解A BC D3.2013年4月26日,法国总统奥朗德在上海交大发表演讲时称:对法国人来说,在上海生活不会有“异乡”感,因为上海过去曾被称为“东方的巴黎”,或许某一天巴黎也会成为“西方的上海”。上海曾被称为“东方的巴黎”,是因为近代上海()A在城市发展中接受
3、了法兰西浪漫情怀的熏陶B法国租界曾是旅居在此的法国巴黎人的思乡旧梦C城市建筑的法式特点突出,烙有浓郁巴黎风情的印记D受西方文化影响,发展为古老与现代、传统与时尚的国际大都市4.1867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报道中国国内关于是否修建铁路的争议时提到:“铁路的兴建,可能导致众多苦力、车夫和船夫的失业,一场反抗、叛乱乃至起义的发生或者就迫在眉睫了一俟铁路建设成功大清政府担心外国人的势力会变得过于强大。”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A腐朽的清政府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外国人同情中国政府的困境从而减少资本输出C近代中国人愚昧无知,无法认识到工业文明的进步D外国资本的入侵和底层的反对是中国近代化的阻力5.渔
4、光曲是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故事影片,其外景是在浙江象山县石浦渔村进行拍摄完成。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电影的说法,正确的是()A18世纪末电影在中国上海首次出现B渔光曲是近代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C新中国初期电影的特点是题材丰富多彩D近代中国首部国产电影取材于传统戏曲6.1907年革命家秋瑾被清政府杀害,在当时中国舆论中心的上海,几乎没有一家报纸不发出哀婉和抗争之声,仅申报第八天就刊出秋瑾诗六首,有关秋瑾的文字达三万多字,广大人民进一步认清了清政府的反动本质。这一现象表明()A广大人民肯定了报纸的教化功能B报纸宣传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C工商业发展促进报纸产业多元化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7.
5、下表是美国教士林乐知创办的教会新报(万国公报前身)于18681871年刊载的内容明细表,表格主要反映了()年份宗教世俗消息科技批评与建议1868年48%26%22%4%1869年36%36%9%19%1870年18%68%5%9%1871年16%46%23%15%A.传教士传教热情逐渐减退B传教士日益重视传播世俗信息C国民的科技意识淡薄D国民对西方社会了解需求增多8.民国著名记者、作家曹聚仁曾有一个判断:“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从侧面看去,正是一部印刷机器发达史;而一部近代中国文学史,从侧面看去,又正是一部新闻事业发展史。”从社会生活史的角度,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商业资本投资印刷业而获
6、利丰厚B废除科举制迫使读书人投身实业C技术革新扩大了大众传媒的影响D社会变革促进了阅读习气的变化9.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西方传教士在广州创办的中国境内第一份中文刊物。1835年刊登了如下内容:“英吉利之公会,甚推自主之理倘国要旺相,必有自主之理,不然,民人无力,百工废,而士农商工,未知尽力竭力矣。”当时,这一报道()A促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觉醒B表明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C改变了近代中国人办报的主题和特色D带给了中国人新的知识和信息 10.在莫斯科电影展览会上,评判委员会的评语是:以其勇敢的现实主义精神,生动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的现实生活。这部获得“荣誉奖”的影片是()A定军山 B风云儿女C渔光曲
7、D歌女红牡丹 11.1911年11月20日,大公报刊载“君主民主立宪问题之解决”的征文启示,引起广泛关注,民众参与度大大超过预期。之后,共评出获奖文章16篇,其中主张君主立宪有11篇,倡导民主立宪有2篇,未明确表明态度的有3篇。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大公报具有君主立宪的政治倾向近代报刊关注与读者互动交流政府对民间言论包容程度有所提高民主共和观念已真正深入人心A BC D 12.近现代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交通和通讯方面的变化尤其大。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交通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有()中华民国成立前,中国已经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是福建巡抚在
8、福州架设的1909年,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民航事业的开始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垄断近代中国水运的局面A BC D 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内忧外患,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借以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醒天下。材料二“一夜成名是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和媒介发达的综合产物”。如今,互联网大行其道,一方面,造就了一批敢于追求成功、成名的“弄潮儿”,他们敢想敢秀,反映了社会进步带来的个体意识的提升;另一方面,造就了一批借“造浪”实现自我价值,间接满足心理期待的网民。材料三2011年春晚植入式
9、广告提高了春晚的商业价值,这源自媒介自身存在的需求与压力。刘谦和小沈阳的走红和春晚的商业化运作是分不开的(春晚)本该是一场风格各异的饕餮盛宴,却成为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的重复节目。在一片唏嘘声中,春晚开始思索新道路。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有识之士倡导办报刊的原因和主要目的。(2)据材料二、三,指出当今大众传播的媒介有什么重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产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3)据材料二、三,归纳刘谦和小沈阳一夜走红的原因有哪些?第10讲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变迁 1C。材料是反对修筑铁路的言论。从材料中“议者欲以铁路行之中国,恐捷径一开,而沿途之旅店,服贾之民车,驮载之骡马,
10、皆歇业矣,是括天下贫民之利而归之官也”可以看出作者认为修筑铁路对传统社会经济造成强烈冲击。2D。“甲午战争后,中国铁路事业格局为之一变”得出正确。列强在中国争相筑路,反映了列强新的侵华方式资本输出,正确。铁路的修筑改变了中国人原有的生活方式,改善了交通状况,便利了商品的运输,带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自然经济的瓦解,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正确。3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是中国近代第一批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西学东渐的影响,经济结构的变动,地理位置的便利等,使得上海成为古老与现代、传统与时尚的国际大都市。选D。4D。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铁路的兴建,可能导致众多苦力、车夫和船夫的失业”说明
11、近代化遭到下层民众的反对;“大清政府担心外国人的势力会变得过于强大”说明外国资本的侵略是阻碍中国近代化的因素,此题应该选择D。5D。中国最早的一部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定军山,A项错误;1931年歌女红牡丹公开上映,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由此问世,B项错误;新中国初期电影选材主要围绕革命和建设,题材并不广泛,C项错误;首部国产电影定军山取材“京剧十三绝”之一的谭鑫培表演的京剧,D项正确。6B。题干反映的是报纸刊发秋瑾相关文章的历史现象,带来的影响是“广大人民进一步认清了清政府的反动本质”,说明报纸宣传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B项正确;报纸具有教化功能,但题干中的历史现象并没有反映这一点,A项排除;题
12、干并没有反映报纸事业的发展,C项排除;D项可能因“几乎没有一家报纸不发出哀婉和抗争之声”而误选,其实这并不能说明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毕竟最后刊发了相关报道。7D。A项只体现宗教一栏的变化,不全面,错误;B项只体现世俗消息一栏的变化,也不全面,错误;C项只体现科技一栏,也不全面,错误;D项比较全面反映表格的内容,正确。8C。注意题干角度限定“社会生活史”,结合材料信息“印刷机器发达史”和“新闻事业发展史”可知C项为最佳答案;A、B、D三项的观点材料中没有体现,也没有紧扣社会生活史的角度要求,排除。9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登上历史舞台,A项排除;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在鸦片
13、战争后,B项排除;C项“改变”说法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才开始创办报刊;1835年中国处于清朝专制统治,而题干材料反映西方传教士西方人文思想,D项正确。10C。1905年,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内容为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的表演,A项不符合题意。1935年,电影风云儿女在上海首映,在“万众一心”的时代呼声之下,本片较好的表现了知识青年转变觉醒的过程,B项不符合题意。渔光曲是中国电影在20世纪30年代的代表作品之一,首映于1934年6月14日,是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故事影片,以该片为代表的中国早期左翼电影关注社会底层,将他们凄惨的生活艺术化地展现在世人面前,C项正确。电影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
14、部蜡盘发音的有声影片,影片讲述了一歌女嫁给一个无赖,受尽折磨和痛苦,但毫无怨言终于感动了丈夫的故事,D项不符合题意。11A。材料说评奖结果获奖文章16篇,主张君主立宪有11篇获奖,表明;征文活动表明;民众参与征文活跃,获奖作品能够公开发表,不同意见可以在著名刊物上彼此激烈交锋,说明;主张民主立宪仅有两篇获奖,表明错误,排除。答案选A。12D。本题考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是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的,而不是在福州,所以不选。1909年,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而不是民航事业的开始,所以不选。说法正确,选D。13(1)原因:内忧外患;民族危机。主要目的:宣传革新主张,唤醒民众。(2)电视和互联网成为大众传播的主要媒介。主要原因: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电视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的解放;电视和互联网的资讯与娱乐功能的优越性等。(3)原因:电视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社会上个人追求成功、成名意识的提升;大众媒体生存的竞争;娱乐活动的不断创新;刘谦和小沈阳演出的平民化,贴近了大众的娱乐心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