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357KB ,
资源ID:266046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6604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届高三一轮复习化学教案 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届高三一轮复习化学教案 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doc

1、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部分 化学能与热能复习目标:1、了解反应热的概念,吸热和放热反应。2、掌握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概念,能正确书写热化学反应方程式。3、了解中和热和燃烧热。掌握中和热的测定方法(实验)。4、掌握反应热的简单计算,能灵活运用盖斯定律。基础知识:一、化学反应的焓变1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热量(或转换成相应的热量)来表示,称为焓变(H),单位:kJ/mol 或 kJmol-1在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 ,而新键的形成则放出能量。总能量的变化取决于上述两个过程能量变化的相对大小。任何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总不会相

2、等的。在新物质产生的同时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注意】(1)反应热和键能的关系例如:1molH2和1molCl2反应生成2molHCl的反应热的计算。1moLH2分子断裂开HH键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1molCl2分子断裂开ClCl键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而2molHCl分子形成2molHCl键放出431kJmol-12mol=862kJ的能量,所以,该反应H2(g)+Cl2(g)=2HCl(g)的反应热H=生成物分子形成时释放的总能量反应物分子断裂时所需要吸收的总能量=862kJmol-436 kJmol-1-243 kJmol1=183kJmol-1由于反应后放出的能量使反应本身的

3、能量降低,故规定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2)反应焓变与反应条件的关系焓是科学家们为了便于计算反应热而定义的一个物理量,它的数值与物质具有的能量有关。对于一定量的纯净物质,在一定的状态(如温度、压强)下,焓有确定的数值。在同样的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具有的能量也不同,焓的数值也就不同;同一物质所处的环境条件(温度、压强)不同,以及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焓的数值也不同。焓的数值的大小与物质的量有关,在相同的条件下,当物质的物质的量增加一倍时,焓的数值也增加一倍。因此,当一个化学放映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尤其是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时,反应焓变是不同的。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比较类型比较放热反应吸热

4、反应定义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形成原因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与化学键的关系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表示方法H0H0联系HH(生成物)H(反应物),键能越大,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键能越小,物质能量越高,越不稳定图示常见反应类型所有的燃烧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Ba(OH)28H2O与NH4Cl反应C和H2O或CO2的反应【注意】化学反应表现为吸热或放热与反应开始是否需

5、要加热无关,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CO2=CO2),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也不一定是放热反应。浓硫酸、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NH4NO3溶于水吸热。因不是化学反应,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不是反应热。通过反应放热或吸热,可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稳定性。【例1】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对于该“示意图”可理解为下列形式:能量反应过程反应过程反应物生成物能量H0反应物生成物 由能量守恒可得: 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热量(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热量(吸热反应)4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1)要有足够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5燃烧热与中和热1)燃

6、烧热(1)概念: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燃烧热的单位一般用kJmol表示。注意:完全燃烧,是指物质中下列元素完全转变成对应的物质:CCO2,HH2O,SSO2等。(2)表示的意义:例如C的燃烧热为393.5kJmol,表示在101kPa时, 1molC完全燃烧放出393.5kJ的热量。2)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 1 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中和热的表示:H+(aq)+OH-(aq)=H2O (1); H=-57.3kJmol。3)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再生能源非再生

7、能源常规能源新能源常规能源新能源一级能源水能、生物能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煤、石油、天然气等核能等二级能源煤制品、石油制品、电能、氢能、沼气、火药等(1)重要的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2)煤作燃料的利弊问题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把煤作燃料简单烧掉太可惜,应该综合利用。煤直接燃烧时产生S02等有毒气体和烟尘,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煤作为固体燃料,燃烧反应速率小,热利用效率低,且运输不方便。可以通过清洁煤技术,如煤的液化和气化,以及实行烟气净化脱硫等,大大减少燃煤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提高煤燃烧的热利用率。(3)新能源的开发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燃煤在能源结构中的比率,节约油气资源,加强科技投入

8、,加快开发水电、核电和新能源等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是太阳能、燃料电池、风能和氢能等。这些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且有些可以再生,为再生性能源,对环境没有污染或污染少。理解中和热时注意:稀溶液是指溶于大量水的离子。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热、电解质电离的吸热所伴随的热效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化合生成 H2O,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这部分反应热也不在中和热内。【例2】二、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1、反应热:化学反应都伴有能量的变化,常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有的反应放热,有的反应吸热。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叫做反应热。反应热用符号H表示,单位是kJ/mol或

9、(kJmol1)。放热反应的H为“”,吸热反应的H为“”。反应热(H)的确定常常是通过实验测定的。注意:在进行反应热和H的大小比较中,反应热只比较数值的大小,没有正负之分;而比较H大小时,则要区别正与负。2H2(g)O2(g)=2H2O(g);H1a kJmol1 反应热:a kJmol1,H=a kJmol12H2(g)O2(g)=2H2O(l);H2b kJmol1 反应热:b kJmol1,H:b kJmol1a与b比较和H1与H2的比较是不一样2、影响反应热大小的因素反应热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不特别指明,即指25,1.01105Pa(101kPa)测定的。中学里热化学方程式

10、里看到的条件(如:点燃)是反应发生的条件,不是测量条件。反应热的大小与物质的集聚状态有关。反应热的大小与物质的计量数有关。在反应:2H2(g)O2(g)2H2O(g);H1a kJmol1中,2molH2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a kJ,该反应的反应热是a kJmol1,该反应的H是a kJmol1。注意这三个单位。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事项: a. 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若在101kPa和298K条件下进行,可不予注明),注明H的“”与“”,放热反应为“”,吸热反应为“”。 b. H写在方程式右边,并用“;”隔开。 c. 必须标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气体用“g”,液体用“l”,固体用“s”,溶

11、液用“aq”)。若用同素异形体要注明名称。 d. 各物质前的计量系数不表示分子数目只表示物质的量的关系。H与计量数成正比关系。同样的反应,计量系数不同,H也不同,例如:2H2(g)O2(g)2H2O(g);H483.6kJmol1 H2(g)O2(g)H2O(g);H241.8kJmol1 上述相同物质的反应,前者的H是后者的两倍。燃烧热和中和热: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在稀溶液里,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液态H2O,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强调燃烧物前的计量数为1,中和热强调热化学方程式中水前的计

12、量数为1。燃烧热要强调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如:生成液态水。如:H2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2(g)O2(g)H2O(l);H286kJmol1 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NaOH(aq)H2SO4(aq)Na2SO4(aq)H2O(l);H57.3kJmol1 【例3】4、燃烧热和中和热燃烧热中和热不同点能量变化放热反应HHy,化学反应为放热反应;(2)x0;式中各物质聚集状态标注中,除H2O外,应为(aq);由、可得C转化为CO的热化学方程式;101 kPa时,1 mol纯物质(指纯净物:单质或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

13、ol 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答案(1)中CaO未注明状态,H单位错;式不符合反应事实,吸热反应H0;式中各物质均处于稀溶液中,状态(除H2O外)均为溶液(aq)(2) C(s)O2(g)=CO(g)H110.5 kJ/mol(3)【例5】(2010浙江卷,1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H=-890.3kJmol-1B 500、30MPa下,将0.5mol 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

14、.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38.6kJmol-1C氯化镁溶液与氨水反应:D氧化铝溶于NaOH溶液:解析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A、标准燃烧热的定义,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方出的热量(标准指298K,1atm)。水液态稳定,方程式系数就是物质的量,故A错。B、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与对应的热量是1mol氮气完全反应时的热量,但次反应为可逆反应故,投入0.5mol的氮气,最终参加反应的氮气一定小于0.5mol。所以H的值大于38.6。B错。D、氢氧化铝沉淀没有沉淀符号。答案C【例6】(2010广东理综卷,9)在298K、100kPa时,已知:2H2O(g

15、)=O2(g)+2H2(g) H1 H2(g)+Cl2(g)=2HCl(g) H2 2 Cl2(g)+ 2H2O(g)=4HCl(g)+ O2(g) H3 则H3与H1和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H3=H1+2H2 BH3=H1+H2CH3=H1-2H2 DH3=H1-H2解析第三个方程式可由第二个方程式乘以2与第一个方程式相加,有盖斯定律可知H3=H1+2H2答案A【例7】已知下列热化学反应方程式:Fe2O3(s) 3CO(g)=2Fe(s)3CO2(g) H24.8 kJ/molFe2O3(s)CO(g)= Fe3O4(s) CO2(g) H15.73 kJ/molFe3O4(s)CO(g)=

16、3FeO(s)CO2(g) H640.4 kJ/mol则14 g CO气体还原足量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时对应的H约为()A218 kJ/mol B109 kJ/mol C218 kJ/mol D109 kJ/mol【导航】像这种根据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计算的试题,关键是找出欲求的热化学方程式与已知几个热化学方程式的关系,通过必要的加减乘除除掉欲求热化学方程式中没有,而已知热化学方程式有的物质,如该题欲求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没有Fe2O3和Fe3O4,所以只要想办法除掉这两种物质即可。解析该问题可以转化为 CO(g)FeO(s)= Fe(s)CO2(g)H?所以应用盖斯定律,若把已知给出

17、的3个热化学方程式按照顺序编号为、,那么()即可。答案B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部分 化学能与电能复习目标:1、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基本工作原理,能够判断池型,电极,会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2、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3、能够把电化学和氧化还原反应有机的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基础知识:一、原电池1原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2构成条件及判断(1)具有两个活性不同的电极(金属和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2)具有电解质溶液。(3)形成闭合电路 (或在溶液中相互接触)。判断3原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子流向可用下列图示表示:【说明】在原电池装置中,电子由负极经导

18、线流向正极,阳离子在正极上获得电子,通过电路中的电子和溶液中的离子的移动而形成回路,传导电流,电子并不进入溶液也不能在溶液中迁移。原电池将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分为两个半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一般将两个电极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数目写为相同,相加便得到总反应方程式。阴离子要移向负极,阳离子要移向正极。这是因为:负极失电子,生成大量阳离子积聚在负极附近,致使该极附近有大量正电荷,所以溶液中的阴离子要移向负极;正极得电子,该极附近的阳离子因得电子生成电中性的物质而使该极附近带负电荷,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要移向正极。不参与电极反应的离子从微观上讲发生移动,但从宏观上讲其在溶液中各区域的浓

19、度基本不变。【例1】4原电池的两极及判断负极:活泼性 强 的金属,发生 氧化 反应。正极:活泼性 弱 的金属或导体,发生 还原 反应。原电池正负极判断(1)根据电极材料判断负极活泼性较强的金属正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注:活泼金属不一定做负极,如Mg、Al在NaOH溶液中,Al做负极。(2)根据电子流动方向或电流方向或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定向移动方向判断负极电子流出极,电流流入极或阴离子定向移向极正极电子流入极,电流流出极或阳离子定向移向极(3)根据两极发生的变化判断负极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4)根据反应现象判断负极会逐渐溶解,质量减

20、小正极有气泡逸出或质量增加【特别提示】原电池正负极判断的基础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果给出一个方程式让判断正、负极,可以直接根据化合价的升降变化来判断,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为正极。5电极反应式书写原电池反应的基础是氧化还原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据此书写电极反应式的步骤如下:(1)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以及两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在原电池中,负极是还原性材料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反应要分析电极材料的性质:若电极材料是强氧化性材料,则是电极材料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若电极材料是惰性的,再考虑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是否能与负极材料反应。能发生反应

21、则是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若不能与负极材料反应,则考虑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2)弱电解质、气体或难溶解物均以化学式表示,其余以离子符号表示,保证电荷守恒,质量守恒及正、负极得失电子数相等的规律,一般用“=”而不用“”。(3)正负极反应式相加得到原电池总反应式,通常将总反应式减去较易写出的电极反应式,从而得到较难写出的电极反应式。【例2】6原电池的应用(1)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一个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时反应速率增大。例如,在Zn与稀H2SO4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使产生H2的反应速率加快。(2)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两种金属分别做原电池的两

22、极时,一般做负极的金属比做正极的金属活泼。(3)用于金属的防护使被保护的金属制品做原电池正极而得到保护。例如,要保护一个铁质的输水管道或钢铁桥梁等,可用导线将其与一块锌块相连,使锌做原电池的负极。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定义金属与接触到的干燥气体(如O2、Cl2、SO2等)或非电解质液体(如石油)等直接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腐蚀不纯金属(或合金)接触到电解质溶液所发生的原电池反应,较活泼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而引起的腐蚀吸氧腐蚀(主要)析氢腐蚀条件金属与物质直接接触水膜中溶有O2,显弱酸性或中性水膜酸性较强本质金属被氧化而腐蚀较活泼金属被氧化而腐蚀现象无电流产生有微弱电流产生反应式2Fe3Cl2=2FeCl

23、3负极:Fe2e=Fe2正极:2H2OO24e=4OH正极:2H2e=H2联系两种腐蚀往往同时发生,只是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更普遍、危害更大【特别提示】判断金属腐蚀的快慢,首先要确定金属腐蚀的类型及该金属在“两池”中所作的电极种类,并按下列规律进行判断。(1)金属腐蚀由快到慢的规律为:电解池阳极原电池负极化学腐蚀原电池正极电解池阴极(2)同一种金属在相同浓度的不同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快慢规律为: 强电解质溶液弱电解质溶液非电解质溶液;对于同一种电解质来说,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腐蚀越快;构成原电池时,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活泼性差别越大,作负极的金属腐蚀越快。(4)设计制作化学电源设计原电池时要紧扣

24、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具体方法是:(1)首先将已知氧化还原反应拆分为两个半反应;(2)根据原电池的电极反应特点,结合两个半反应找出正负极材料及电解质溶液。电极材料的选择在原电池中,选择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为负极;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作为正极。并且,原电池的电极必须导电。电池中的负极必须能够与电解质溶液反应。电解质溶液的选择电解质溶液一般要能够与负极发生反应,或者电解质溶液中溶解的其他物质能与负极发生反应(如空气中的氧气)。但如果两个半反应分别在两个容器中进行(中间连接盐桥),则左右两个容器中的电解质溶液应选择与电极材料相同的阳离子。如在铜锌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金属锌浸泡在含有Zn2的电解质溶液中,而

25、正极铜浸泡在(3)按要求画出原电池装置图。【特别提醒】应用原电池原理可以设计任一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电池,但有的电流相当微弱。同时要注意电解质溶液不一定参与反应,如燃料电池,水中一般要加入NaOH、H2SO4或Na2SO4等。【例3】二、化学电源1化学电源是能够实际应用的原电池。作为化学电源的电池有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等。2铅蓄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它的负极是Pb ,正极是PbO2,电解质溶液是30%的H2SO4溶液,它的电池反应式为PbPbO22H2SO4 = 2PbSO4 2H2O。3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负极:2H24OH4e=4H2O正极:O22H2O4e=4OH;电池反应

26、为 2H2O2=2H2O 。【例4、5】三、电解池1定义使电流通过 电解质溶液 而在阴阳两极上引起 氧化还原反应 的过程。2电解池把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的装置(电解槽)。3装置特点借助于 电流 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装置。4电解池的形成条件(1)与电源相连的两个电极:阳极连电源的 正 极;阴极连电源的 负 极。(2)电解质溶液(或 熔融 的电解质)。(3)形成 闭合的回路。5电极反应:阳极上发生 失 电子的氧化反应,阴极上发生 得 电子的还原反应。电子的流向从电源的 负 极到电解池的 阴 极,再从电解池的 阳 极到电源的 正 极。电解池和原电池比较电解池原电池定义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将化学能转

27、变为电能的装置装置举例形成条件两个电极与直流电源相连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活泼性不同的两电极(连接)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能自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电极名称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极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极负极:较活泼金属(电子流出的极)正极:较不活泼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电子流入的极)电极反应阳极:溶液中的阴离子失电子,或电极金属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阴极: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较活泼电极金属或阴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溶液中的阳离子或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的离子移向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电子流向阳极正极负极阴极负极正极实质均

28、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两电极得失电子数相等联系原电池可以作为电解池的电源,二者共同形成闭合回路6电解产物的判断(1)阳极产物的判断首先看电极,若是活性电极(一般是除Au、Pt外的金属),则电极材料本身失电子,电极被溶解形成阳离子进入溶液;若是惰性电极(如石墨、铂、金等),则根据溶液中阴离子放电顺序加以判断。阳极放电顺序:金属(一般是除Au、Pt外)S2IBrClOH含氧酸根F。(2)阴极产物的判断直接根据溶液中阳离子放电顺序加以判断。阳离子放电顺序:AgHg2Fe3Cu2HPb2Sn2Fe2Zn2HAl3Mg2NaCa2K。【提示】(1)处理有关电解池两极产物的问题,一定要先看电极是活性电极还是惰

29、性电极。活性电极在阳极放电,电极溶解生成相应的金属离子,此时阴离子在阳极不放电。对于惰性电极,则只需比较溶液中定向移动到两极的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即可。(2)根据阳离子放电顺序判断阴极产物时,要注意下列三点:阳离子放电顺序表中前一个c(H)与其他离子的浓度相近,后一个c(H)很小,来自水的电离;Fe3得电子能力大于Cu2,但第一阶段只能被还原到Fe2;Pb2、Sn2、Fe2、Zn2控制一定条件(即电镀)时也能在水溶液中放电;Al3、Mg2、Na、Ca2、K只有在熔融状态下放电。【例6】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的规律电解类型电解质类别实例电极反应特点电解对象电解质浓度pH电解质溶液复原电解水型强碱

30、、含氧酸、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NaOHH和OH分别在阴极和阳极放电生成H2和O2水增大增大水H2SO4减小水Na2SO4不变水电解电解质型无氧酸、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HCl电解质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分别在两极放电电解质减小增大HClCuCl2CuCl2放H2生碱型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NaCl阴极:H2O得电子放H2生成碱阳极:电解质阴离子放电电解质和水生成新电解质增大HCl放O2生酸型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CuSO4阴极:电解质阳离子放电阳极:H2O失电子放O2生成酸电解质和水生成新电解质减小CuO或 CuCO3【特别提醒】当电解过程中电解的是水和电解质时,电极反应式中出现的是H或OH放电,但在书写总反

31、应式时要将反应物中的H或OH均换成水,在生成物中出现的是碱或酸,同时使阴极、阳极反应式得失电子数目相同,将两个电极反应式相加,即得到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两惰性电极电解时,若要使电解后的溶液恢复到原状态,应遵循“缺什么加什么,缺多少加多少”的原则,一般加入阴极产物与阳极产物的化合物。【例7】7电解的应用(一)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和烧碱(氯碱工业)(1)氯碱工业的主要原料是食盐,由于粗盐中含有泥沙、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对生产设备造成损坏,影响产品的质量,故必须进行精制。化学方法a:依次加入沉淀剂BaCl2、Na2CO3、NaOH溶液,每次所加试剂都必须稍稍过量以便使相应离子完全沉

32、淀。b过滤。c滤液中加盐酸:调节溶液pH值为46,CO322H=CO2H2O。离子交换法:对于上述处理后的溶液,需送入离子交换塔,进一步通过阳离子(Na)交换树脂除去残存的Ca2、Mg2,以达到技术要求。(2)精制的饱和食盐水中存在着Na+、Cl-、H+、OH-四种离子,用石墨作电极,通电时H+ 和Cl-优先放电,电极反应式为阳极:2Cl2e=Cl2,阴极:2H2e=H2 总反应:2NaCl2H2O = 2NaOHH2Cl2。(二)电镀(1)概念:电镀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薄层其他 金属 或 合金 的过程。(2)形成条件:电解时,镀层金属作 阳极;镀件作 阴极;含 镀层金属离子的电

33、解质溶液作电镀液;用 直流电源。(3)特征:阳极本身 放电被氧化 ;宏观上看无新物质生成;电解液的总量、浓度、pH均不变。(三)电冶炼电解熔融电解质,可炼得活泼金属。如:电解熔融NaCl时,电极反应式为:阳极:2Cl2e=Cl2 ,阴极:2Na2e=2Na ,总反应式为:2NaCl = 2NaCl2 。(四)电解精炼电解精炼粗铜时,阳极材料是粗铜,阴极材料是精铜,电解质溶液是CuSO4溶液(或 Cu(NO3)2溶液)。长时间电解后,电解质溶液必须补充。【例8】例题精讲:【例1】(2008广东高考)用铜片、银片、Cu(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型管)构成一个

34、原电池。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正极反应为:Age=Ag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将铜片侵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AB C D解析该原电池中Cu作负极,Ag作正极,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正极反应式为Age=Ag,因此对;在外电路中,电子由Cu电极流向Ag电极,而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向相反,所以错;没有盐桥,原电池不能继续工作,所以错。无论是否为原电池,反应实质相同,均为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对。答案C【例2】(2008宁夏高考)一种燃料电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在酸性溶液中甲醇与氧作用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电池负极发

35、生的反应是()ACH3OH(g)O2(g)2e=H2O(l)CO2(g)2H(aq)BO2(g)4H(aq)4e=2H2O(l)CCH3OH(g)H2O(l)6e=CO2(g)6H(aq)DO2(g)2H2O(l)4e=4OH解析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首先根据题意写出电池总反应式和正极反应式,用总反应式减正极反应式即得负极反应式。总反应式:2CH3OH(g)3O2(g)=2CO2(g)4H2O(l),正极反应式:O2(g)4H(aq)4e=2H2O(l),故负极反应式:CH3OH(g)H2O(l)6e=CO2(g)6H(aq)。答案C【例3】根据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2

36、FeCl3Fe=3FeCl2要求:(1)画出此原电池的装置图,装置可采用烧杯和盐桥。(2)注明原电池的正、负极和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向。(3)写出两个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解析根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作正极(或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作负极(或在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在上述反应里,固体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应作原电池的负极;FeCl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但因FeCl3易溶于水,不能直接作电极,所以要选用一种活动性比铁弱且与FeCl3溶液不反应的固体作辅助电极,这里可以采用石墨棒或银棒等。左、右两个半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依次为FeCl2、F

37、eCl3溶液,两个半电池要用装有饱和KCl溶液的盐桥沟通。答案(1)装置图如下:(2)电池的正负极及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向如图所示。(3)负极(Fe):Fe2e=Fe2正极(C或Ag):2Fe32e=2Fe2ab c d 30%H2SO4PbSO4PbPbO2K【例4】(2010福建卷)11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研读右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K 闭合时,d电极反应式:PbSO4+2H2O-2e-=PbO2+4H+SOB当电路中转移0.2mol电子时,I中消耗的H2SO4为0.2 molCK闭合时,II中SO向c电极迁移DK闭合一段时间后,II可单

38、独作为原电池,d电极为正极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池)的相关知识K闭合时为电解池,为电解池,中发生充电反应,d电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其反应式为PbSO4 + 2H2O -2e- = PbO2 + 4H+ + SO所以A正确。在上述总反应式中,得失电子总数为2e-,当电路中转移0.2mol电子时,可以计算出中消耗的硫酸的量为0.2mol,所以B对。K闭合一段时间,也就是充电一段时间后可以作为原电池,由于c表面生成Pb,放电时做电源的负极,d表面生成PbO2,做电源的正极,所以D也正确。K闭合时d是阳极,阴离子向阳极移动,所以C错。【例5】(2010安徽卷)11.某固体酸燃料电池

39、以CaHSO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其基本结构见下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O2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B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C每转移0.1 mol电子,消耗1.12 L的H2D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答案D解析首先明确a为负极,这样电子应该是通过外电路由a极流向b,A错;B选项反应应为O2+4e-+4H+=2H2O ; C没有告知标准状况。【例6】(2008全国理综)右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一滴石蕊溶液,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A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

40、的B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C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呈蓝色D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呈红色解析电解Na2SO4溶液时发生的反应为:a为阴极:4H4e=2H2b为阳极:4OH4e=O22H2O对照分析A、B不正确。a极周围由于H放电呈碱性,石蕊显蓝色,b极周围由于OH放电呈酸性,石蕊显红色。答案D【例7】用石墨做电极电解1 mol/L CuSO4溶液,当c(Cu2)为0.5 mol/L时,停止电解,向剩余溶液中加入下列何种物质可使电解质溶液恢复至原来的状态()ACuSO4 BCuO CCu(OH)2 DCuSO45H2O解析电解过程中的反应为:阳极:4OH4e=2H2OO2,阴极:2Cu24e=2Cu。总反应为:2CuSO42H2O=2H2SO42CuO2。由以上反应可知,电解使2 mol CuSO4和2 mol H2O变成了2 mol H2SO4,同时析出铜,放出O2,溶液中每生成2 mol Cu则放出1 mol O2,故需补充CuO或CuCO3。答案B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