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双流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命题审题人 毛有裕 李萍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页至5页,第卷6页至8页。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共51分) 注意事项: 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l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只将第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本卷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严复指出:中国最重三纲
2、,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中国委天数,而西人恃人力。这说明A文化是人类实践的产物 B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发展C文化在形式上多种多样 D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22011年3月5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其原因在于A文化影响个人的成长历程 B文化影响民族和国家的历史C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D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力量未来五年,山东省将重点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等十大文化产业,力争使之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这表明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文
3、化促进经济发展 人们的文化消费将更加丰富 文化可以形成社会生产力. . . .420年前,中专文凭足以让一个农村娃“飞黄腾达”;10年前,本科文凭也能使一个人“衣食无忧”;而今天,许多硕士感受到了就业的压力。这说明A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科学文化素质上 B科学文化素质是人全面发展的最主要方面C社会对人的文化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D优秀文化在人发展历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5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人是驯化或开明的动物”“人是最能够获得最丰富多彩技艺的动物”;后来有人认为,“人是文化的动物”“人就是动物加文化”;再后来又有人提出“人不是附加在动物基础上,人一开始就是从文化基础上产生的,并且是完整的”“人就是人,
4、不是动物”“人的本质是文化”。 上述材料说明文化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 文化和人没有任何区别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A B C D62011年,文化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下列属于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的是 6月4日,李娜在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女单决赛中,夺得冠军6月7日,全国930万考生参加高考 长江中下游五省遭遇罕见干旱6月6日,全国各地举办赛龙舟、品粽香等端午节庆祝活动中方呼吁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利比亚危机 A. B. C. D.7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下列对政治、经济、文化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A文化是基础,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B政治是基础,经济
5、和文化服从于政治发展的需要C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D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政治搞好了,文化也就搞好了8老子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以百姓心为心”等思想,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并渗透到人们的思维和人生哲学。这体现了A文化是人类的全部精神产品和精神活动的总和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C文化经典是决定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 D文化素养是经过人们的文化活动形成的9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对于加快国民经济发展、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加速社会服务信息化进程的不可替代作用。在实践中,中国政府十分注重借鉴各
6、国发展与管理互联网的有益经验,并愿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促进世界互联网的繁荣发展。上述材料说明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先进文化会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互联网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A B C D10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对右图漫画理解正确的是文化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教育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A B C D11徽州(现黄山市)多山富水,道光徽州府志有载:“东有大鄣山之固,西有浙岭之塞,南有江滩之险,北有黄山之峻。”自汉末至唐宋,曾有3次大
7、的人口迁徙,不少中原地区的缙绅仕宦移民徽州,使中原文化在此积淀,与徽州土著山越人文化交融,重新打造出自身特色的徽州文化。这表明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文化徽州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A. B C D12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自律公约,严禁在播音和主持节目时滥用港台腔、方言和不必要的外语,避免节目格调庸俗。这是因为A文化产业不能走市场化道路 B价值观不同导致审美的多元化C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作用不同 D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3美国前总统里根曾经直言不讳地说:“政府要大力推动美国电影走向世界,因为好莱坞的电影走到哪里
8、就把美国的价值观念和商业利益带到哪里。”这表明 A文化产业已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B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世界文化的同质化C我们要在对外开放中警惕文化入侵,维护好文化安全 D美国文化产品贸易的主要功能是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念14美国人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喜欢让子女实现自我价值,并不追求高学历、好职业等功利性的目标。而中国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中美两国的这种差异表明 A.文化环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 B.不同的文化教育环境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C.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 D.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只能产生一种思维方式15
9、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于9月29日21时16分发射升空。按计划与神八、神九、神十进行无人和有人对接,实现中国航天器空间对接技术。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告诉我们 A.我国的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B文化生产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的基础C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D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作用越来越突出16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将于2013年在山东举行。为此,山东将组建山东剧院联盟,发挥新建场馆作用,通过各种方式让人民群众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其
10、原因在于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相对稳定性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172010年被称为中国微博元年。微博具有书写快、传播广、即时交流等特点,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开通了官方微博,成为与群众沟通的新平台。这说明,微博作为一种文化现象A、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已成为文化传播和发展的主要手段C、对经济、政治发展起积极的反作用 D、决定了文化创新的方向和途径18在都市,有繁华的文化景观;在乡镇,人们利用农闲时间、集市和民间传统节日,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边远
11、地区,文化活动更具特有的乡土气息。以上材料说明 A文化具有区域性的特点 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C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点 D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19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看,下列典故和成语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孟母三迁 耳濡目染 东施效颦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A B C D20古人有诗云:“露从令夜白,月是故乡明”。从文化的角度理解,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是 A.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C.文化需要经过长期的生活阅历和学习过程才能形成 D.文化对人的影响体现在目标的确定和行为
12、的选择上212010年10月6日,首届中欧文化高峰论坛在布鲁塞尔举行,中国总理温家宝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出席论坛开幕式。温家宝在致辞中表示,要以战略的眼光和开放的胸怀看待中欧文化交往,更加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中欧间思想文化界的交流,推动文化机构间的互动,鼓励文化产业和产品服务领域的合作。举办中欧文化高峰论坛有利于中国文化成为世界性文化 中欧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繁荣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 增进中欧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A B C D222010年6月26日,亚洲地区孔子学院2010年联席会议在新加坡开幕,来自东亚、东南亚地区孔子学院的院长们就如何进一步促进孔子学院发展进行探讨。这说明A文化是面向世
13、界的、大众化的文化 B社会主义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C文化既具有民族性,也具有世界性 D中华文化传播离不开孔子学院23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呕心沥血的代表作,被誉为传世国宝。该画于明末清初被烧成两部分,其中八分之一“剩山图”由浙江博物馆收藏,另外八分之七“无用师卷”由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决定将于2011年6月举行“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这引起了全球华人的强烈反响,这表明A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被本民族普遍认同B传统文化有相对的稳定性,被人们世代沿袭C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D传统文化在批判继承中不断地推陈出新242011年6月12日是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
14、日”,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非遗保护,人人参与”。各地市纷纷开展了以“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下列选项中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的有庆祝民族节日 保护文化遗产 批判继承传统思想和文艺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A B C D25.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经常运用“和”的观念阐发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今天,我们所说的“政通人和”、“和谐社会”、“内和外顺”等都是这一思想的延伸。这说明A传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 B传统文化体现了浓厚的历史色彩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D先进文化只能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合理内核26. 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中极重祭祀,祭祀死者,使生者的
15、品德更高尚。论语里的一句经典即是此义: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说明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要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C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D要全面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27. 对于传统艺术或者前辈艺术家的艺术成果,是“把自己掰碎了做成别人”进行复制,还是“把别人掰碎了成为自己”再加以提高?我们无疑应该选择后者。这是因为A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B没有创新就没有继承C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D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28.201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年活动,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 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
16、本内涵 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A B C D29中华文化虽历尽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生命力和无限魅力,除其蕴含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华文化A具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B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C比其他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D是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的重要途径和源泉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回答3031题30. 我国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有利于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
17、繁荣 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A. B. C. D.31. 决定指出:“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人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为广大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提供广阔舞台。”这是因为A.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主体B. 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C. 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D.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32国庆期间,天安门广场有56根民族团结柱。在民族团结柱的每根柱子上都精心雕刻出一对身穿节日盛装、
18、载歌载舞的青年男女,他们的舞姿、乐器和盛装最具民族代表性,一眼望去,人们便可辨知这是哪个民族。这表明A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B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D民族节日是识别不同民族的唯一标志33.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鲁迅的狂人日记、矛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寄小读者等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我们认真阅读,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这说明A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中 B优秀的文化作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C“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全民终身学习 D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唯一见证34迈克尔杰克逊的流行音乐给世界带来了美妙的旋律
19、;徐悲鸿中西结合的画派给世界染上了丰富的色彩;旗袍、和服、西装给世界增添了亮丽的风景。各种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表明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是民族文化创新的必经过程 表明文化的世界性存在于民族性之中A B C D第 卷(非选择题,共49分)注意事项: 1本卷共4个大题,6个小题,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2答本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根据题目设问的具体要求作答。 35辨析题(9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古语全面体现了经济与文化的相互关系。36简答题(两个小题,共14分)(1)作为安徽省财政厅派驻小岗村的选派干部,沈浩的先进事
20、迹感动了无数人。他在小岗村工作的6 年,小岗村引进项目13 个,到位资金2.3亿元,是小岗村发展最快的6 年,是小岗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6 年。 沈浩非常重视小岗村的文化建设。他带着“大包干”带头人、村干部、村民代表一起赴华西村、南街村等地取经,学习他们文化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回来后又在村民中集思广益,充分挖掘小岗村的文化资源,把历史悠久的花鼓戏发扬光大,组建了秧歌队、电影放映队,建起了“大包干纪念馆”,搞起了“红色旅游”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回答,小岗村是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的?(8分) (2) 某中学博物馆里,正在举办一个题为“温情与敬意”的文化展览,学生们漫步于书香浓郁的展室,聆
21、听着传统书画背后的故事,浸润在中华文化的温情中,与艺术大师之间展开心与心的“对话”。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影响的知识回答,中学生与艺术大师展开“对话”有何意义?(6分)37分析说明题(两个小题,共14分) 汶川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分布着藏、羌、回、汉等民族。“512”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制定“以人为本、民生为先、科学重建”“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的重建目标,实施“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对口支援方案,举全国之力,汇八方资源,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19个省市组成的10万援建大军迅速奔赴四川、甘肃、陕西的19个重灾县,摆开了19个战场。“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
22、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这两幅出自青川县枣树村村民之手的标语,成为灾区干部群众顽强拼搏、建设美好新家园的强大精神动力。几千万灾区干部群众擦干眼泪,从废墟上顽强地站起来,与援建者一起,携手重建新家园。如今的汶川,百万栋新房从废墟上拔地而起,曾经满目疮痍的灾区焕发勃勃生机。地震灾区重建奇迹,见证了中国的伟大民族精神,见证了中华文化的巨大力量,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势。 (1)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地震灾区重建的奇迹是如何见证中国的伟大民族精神的?(8分) (2)基于地震灾区重建的奇迹说明中华文化的力量。(6分)38实践探究题(12分)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塞缪亨廷顿炮制了所谓“文明冲突论”。根据亨廷顿的理解,文明,是文化群体的最高形式,以宗教、历史、语言和传统划分。他认为,三个主要文明是西方的欧洲及美国文明、东方的中国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他认为儒家文明与伊斯兰文明是一种区域性文明,这两种文明存在着结构性冲突,而只有西方文明反映了人类普遍的价值观,因而这三种文明将在未来相互对抗和斗争。更甚者,亨廷顿相信,未来世界,伊斯兰国家和西方的军事对抗将会更为激烈,甚至导致暴力冲突。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知识,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进行探究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