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1 ,大小:947KB ,
资源ID:265740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6574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川省双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共100分)第卷 (选择题 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传统四合院建筑体现了宗法观念对人们起居生活的影响。家中长辈应该住在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四合院是按照中国儒家思想的宗法家族观念组合的有层次序列的前后院落,厅堂、居室的布置一定是长幼有序、尊卑不同,一般来说,家中长辈一般住在北房,按照方位就是正房甲处,儿女住在厢房乙处和丙处,仆人居住外院丁处,选择A项符合题意,BCD与题干不符。考点:古代中国

2、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2. 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贬其爵;再不朝,削其地;三不朝,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是A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B西周末期王室衰微C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D战国时期群雄并起【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抓住材料中透露的关键信息。本段材料有两层含义:一层解释了天子与诸侯之间地位悬殊的关系;第二层表达了天子拥有对诸侯绝对的权力,这其中维系两者关系的纽带就是西周的分封制。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与材料无关;D项材料不能体现。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

3、度分封制【名师点睛】西周的分封制(地方行政制度):1目的:巩固统治,扩大疆域。 2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3受封者的权力: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4受封者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5主要封国:燕、鲁、宋、齐等。6影响:稳定当时政治秩序,巩固统治,扩大疆域;诸侯拥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势力强大,周天子权威逐渐削弱,形成诸侯争霸的分裂局面。3. 在当今社会有这么一种现象:把结婚称做男婚女嫁;家庭的孩子继承父亲的“姓氏”;把父亲的父母称为“家公”“家婆”,却把母亲的父母称呼为“外公”“外婆”。 与这种现象相关的古代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

4、.礼乐制度【答案】B【解析】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宗法制的特点和影响。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有这几 个方面:(1)宗法制影响了后世人们对列祖列宗的崇拜。(2)后世的百家姓 系列丛书、家族家谱的修订、各地宗祠家庙的建立以及民间存在的尊宗敬祖、 认祖归宗、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都是宗法制的历史遗存。(3)当今,其重 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等思想,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4)但 它过分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使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42016年2月8日是农历春节,春节

5、就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中央集权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独断性和随意性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提到,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皇权至上,皇帝独尊,因此选D。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名师点睛】

6、本题考查秦朝皇帝制度之外,还考查学生对选项表述的分析能力。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以皇权至上为核心的制度。皇帝制度自秦始皇创立以来,经过长达两千多年的发展,在内容上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皇权至上,不可僭越;皇帝独尊,王权神化;皇位世袭,不可转移;总之,皇帝制度与封建专制是相辅相成的。封建专制因皇帝制度的确立而得到加强,而皇帝制度又构成了封建专制制度的核心和具体表现,二者“形神”结合,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着深刻的影响。5. 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材料反映的是A郡县制

7、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答案】B【解析】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察举制【名师点睛】本题属于概念型选择题,也是高考命题者最钟爱的命题方式,是能力与基础知识相结合的最好方式,本题的关键是“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等历史概念,因此考生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对教材中的重要历史概念要全面理解与掌握,特别是对同类历史概念,需要准确掌握其鲜明的能区别其它历史概念的特点。6. 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

8、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答案】C【解析】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政治郡县制7. 观察下图:两汉时官员上朝可以坐着奏事,到宋朝时官员须站着奏事,明清时期大臣奏事必须跪着。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本质上说明 坐 站 跪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皇权不断加强C封建等级制度不断强化 D古代礼仪不断发展完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图示,图中表现的是皇帝和大臣的关系,A项突出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排除;C项符合事实,但过于笼统;D只是看到表面现象而已。官员从坐着奏事到站着奏事再到跪着,反映了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皇权不断加强。故选B。

9、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专制的加强8. 汉朝时期,武帝平定闽越国后,在闽越故都有一个汉朝廷设立的“东部侯官”,隶属会稽郡,同时该郡 又处于扬州刺史的管辖范围。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而扬州刺史对其行使权力是A行政权 B监察权 C军事权 D经济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汉武帝设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本题答案选B项;ACD都不是刺史的职能,排除不选。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刺史9.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

10、”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秦代宰相作为百官之首,协助皇帝监察百官B唐代的“三省”中只有中书省的长官是宰相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D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秦始皇始创“三公九卿”制,宰相是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A项需错误。唐代实行集体的宰相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B项错误。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掌握宰相的行政权,分割宰相的权力,C项不正确。明朝内阁被废除后朱棣设立的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对皇权没有约束力,所以中央的皇权与相权之争终结,君主专

11、制进一步强化,D项正确。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明代废除宰相10. 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 为行政命令。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 拒绝拟旨。材料反映出明代A君主专制遭到了削弱 B皇帝借助内阁牵制朝中大臣C出现近代内阁的雏形 D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答案】D【解析】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名师点睛】在做此类试题时首先审准题目的设问明确答题的方向,其次审清题目的时间和空间

12、信息,因为其实好多选择题都是在设问、时间和空间等信息上设置陷阱,特别注意有些隐性的时空信息,必要时可以用笔画出来。然后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 发展的各种因素、在做题时要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11. 有学者指出:“中央集权制应当肯定,因为它适应了当时中国的国情,所以为历代王朝所继承,而且行之有效。”该观点认为中央集权制度A贯穿中国古代历史始终 B是由分封制演变而来 C被历朝历代完整传承 D有它的合理性与生命力【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材料的内容可

13、知,学者认为: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且行之有效,是应当肯定的。这说明中央集权制度有它的合理性和生命力,故本题答案选D项;分析选项,A错在“始终”, 中央集权体制出现于春秋战国时代;B说法错误,中央集权制是对分封制的否定;C错在“完整传承”,与史实不符。考点: 古代中国的正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中央集权12.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

14、遣性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朝的军机处和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军机处设在皇宫内”的初衷就是便于要务保密和皇帝宣召,A、B两项正确;在清代,“行走”的意思就是临时调遣的非专任官职,D项正确。材料中只是说,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并未提到遴选的标准,故C项符合题意。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军机处【名师点睛】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其现背后的历史真实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题方法:解答材料解析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它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

15、。第二,读通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13. 下列四图反映了安徽省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地方行政制度【名师点睛】图片选择题的解法:图片型历史选择题是近年来备受高考命题专家的青睐的题型之一。它是以图片为载体,考查考生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分析概括及知识迁移的学科能力。历史照片,如文物、遗址图等都是纪实照片,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历史活动所造成的结果。解答题时,要从图片(包括图片的标题、内容、出处)最大程度获取有效信息,将所得信息融入课本相关知识,并综合题干的要求

16、分析判断选项,从而得出正确答案。14. 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答案】D【解析】【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相关知识,这属于复习备考的热点之一,学生要引起重视。科举制从隋 朝(一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 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 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对中国在内的汉文化圈诸多国家,以及西欧国家启蒙影 响深远。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士

17、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另一 方面,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队伍壮大,但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15. 林则徐致信维多利亚女王说:“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明宣定例。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清朝是当时世界霸主 B清朝断绝与英国的贸易C林则徐主张合法贸易 D林则徐谙熟英国的政情【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林则徐给维多利亚女王的信中提到,英国人到中国要想长久贸易,应该遵守清

18、朝的法律,请勿携带走私鸦片到中国,因此看见他对正当的中英贸易是支持的。故选C。清朝日趋衰落,长期闭关锁国,ABD项明显不符合事实。考点: 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鸦片战争林则徐16. 下面所列是1840年至1901年间中国历史上的三项重大历史事件,以此为线索归纳出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A中华民族的奋起 B西方列强的入侵 C晚清政府的改革 D近代的民主革命【答案】B【解析】【名师点睛】“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和“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两部分,实际上这两部分是因果关系,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复习中应注意结合考纲把握。中国近代史部分本专题应特别注意两条线:一是中国如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继

19、续深化的,如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另一条就是近代中国各阶级是如何开展救国运动的,如两次鸦片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7.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有多种观点。丁平在对甲午海战的再认识中认为:纵观世界海战史,在一场海战中,一支海军舰队战死或以身殉国、尽节以终的将领占到高级指挥军官半数以上,是极为罕见的。这有力地驳斥了A“清政府昏庸腐败”的观点 B“李鸿章避战求和”的观点C“北洋海军腐朽无能”的观点 D“中国战略战术落后”的观点【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旨在考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题眼是“战死或以身殉国、尽

20、节以终的将领占到高级指挥军官半数以上”。海军舰队并不能代表清政府,故A项错误;海军舰队战死和殉国官员多并不能说明李鸿章不避战求和,故B项错误;殉国官员多并不能说明战略战术落后,故D项错误;海军官员的殉国行为可以说明北洋海军并不是腐朽无能的,故C项正确。考点: 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甲午中日战争败因【名师点睛】历史材料浩如烟海,你不可能完全理解每一个材料。如何去解决这一难题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不熟悉的材料中寻找熟悉的字眼,也就是寻找我们常说的核心词、关键词。一段材料,即使再生涩难懂,也总会有我们熟悉的个别字、词。而这些字、词,恰恰就是解题的金钥匙。掌握了钥匙,锁自然就打开了,所以说抓住核

21、心词就是做历史试题的关键所在。18. 对太平天国运动前、后期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理解不正确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反映的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B资政新篇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资本主义方案C两个纲领关于经济上的主张是相互矛盾的关系D天朝田亩制度有利于调动农民革命和生产积极性【答案】D【解析】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名师点睛】题主要考查对太平天国运动革命纲领的理解,天朝田亩制度推行土地平均分配的措施,反映了几千年来农民对土地的强烈渴望,但犯了绝对平均主义的错误;资政新篇试图用资产阶级的方案变革中国的现实,但并未能得到实施。19. 义和团运动兴起前,其口号是“反清

22、复明”;兴起后,其口号是“扶清灭洋”;运动被镇压后,其余部又提出“扫清灭洋”的口号。这表明A.农民阶级的运动也有科学理论作指导 B.民族矛盾已成为当时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C.农民阶级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不断深入 D.义和团不断变换斗争口号,斗争目标不明确【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义和团运动口号的变化反映出义和团运动对清政府的认识逐渐的深入,其反动本质使义和团民众对清政府逐渐的失去信心,故选C。A项本身说法正确,但是与材料无关;B项只能反映“扶清灭洋”,不能反映“反清复明” 和“扫清灭洋”;D项错误,义和团运动灭洋就是其目标。考点: 近代中国军民

23、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军民维护主权的斗争义和团运动【名师点睛】义和团的进步意义反映了当时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扶清”,说明义和团对清政府的反动本质缺乏认识,“灭洋”又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反映了农民阶级本身的阶级局限性。20. 1905年孙中山领导成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 B文学社 C共进会 D同盟会【答案】D【解析】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同盟会21. 在学习了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后,有五位同学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哪些同学的观点符合辛亥革命的实际情况 甲:辛亥革命后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国家的主人。 乙:辛亥革

24、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丙: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 丁: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戊: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A乙丙丁戊 B甲乙丙戊 C甲乙丙丁 D甲乙丁戊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甲:辛亥革命后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国家的主人;乙: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丙: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丁: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都属于辛亥革命影响;辛亥革命结束了

25、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而非封建制度,故戊不对,排除ABD,因此应选C项。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历史意义【名师点睛】此题为组合选择题。此类选择题的每个备选项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知识点组成,要求选出其中正确的一组,实际上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干中列出三组或三组以上的历史知识,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也可以构成否定形式,可据题意从选项中选出符合题干的应该否定的一个组合选项。解答时可采用选基法或列式法。首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顺藤摸瓜,选出答案。列式法是将所有选项的数字列坚式,四个选项都有的可确定

26、,其他排除,从而缩小思考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22. 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各界同胞党派和军队捐弃前嫌,抵御外辱;1937年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根本原因是因为 A党修改了民主革命的纲领 B中国需倾全国力量抗日救国 C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D党重新认识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答案】B【解析】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23. 下图是一幅题为日本的泥脚(1938年)的漫画。导致画中情形的重要因素有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 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顽强抗战 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有力牵制A. B. 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

27、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题干中时间“1938年”。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是在1940年,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是在1945年,都与时间不符,因此排除ABC三项。由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名师点睛】本题是图片类历史选择题,解读此类题目目时要最大要从图片(包括图片的标题、内容、出处)最大 程度获取有效信息,将所得信息融入课本相关知识,并综合题干的要求分析判断选项,从而得出正确答案。24. 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德国人约翰拉贝,亲眼目睹了1937 年9月到1938年2月间侵华日军的暴行,并用日记记录了下

28、来,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同时,拉贝还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和详实说明。拉贝日记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料的主要理由是 A日记内容的丰富性 B作者身份的特殊性C日记时间的一致性 D作者经历的真实性【答案】D【解析】考点: 史学研究史料运用第一手史料25. “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焰火飞扬。满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罗家伦在凯歌中描绘了中国人民欢庆抗日战争胜利的狂欢景象。下列对抗日战争胜利意义理解正确的是 使中国由此走上了独立、民主、富强的道路 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帝斗争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A B C D【答案】B【

29、解析】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第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26. (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恶性循环),以至于移诈(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明)张燧千百年眼材料二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国大者,跨州兼郡, 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材料三 元初的行省性质与金朝类似,仍属中央派出机构,设置并不稳定。但随着全国的统一,行省很快转化成

30、了固定、常设的地方大行政区。行省拥有大权,“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七(1)材料一中“封建”指什么?据材料一,指出“封建”所存在的弊端。(4分)(2)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又分封王侯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代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实践的效果说明的本质问题是什么?(5分)(3)据材料三,指出元代行省性质的演变。(2分)(4)上述材料三则材料概括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怎样的演变趋势?(3分)【答案】(1)封建:指实行分封制(或“封邦建国”)。(2分)弊端:地方权力过大,周王难以控制。(2分)(2)原因:惩戒亡秦孤立之败(或吸取秦

31、朝灭亡的教训)。(2分)问题:分封制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历史的倒退;郡县制是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地方行政制度。(3分)(3)演变:由中央派出机构演化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2分)(4)特征:不断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强化中央集权。(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3分)【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信息“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可知“封建”是指周朝分封制,即封邦建国的意思。分封制下地方有较大的独立性,造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争霸,周王室日益衰亡。(2)根据材料信息“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可以看出西汉

32、又分封王侯的原因是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第二问由“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可以看出分封制是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历史的倒退,与之相反郡县制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行和行省制度【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讨和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本题材料新颖,从不同朝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入手,深入考查了考生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理解和认识。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西周时期经历了分封制,自秦代废除分封制以来, 经历了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和行

33、省制的变化。其主要发展趋势是中央集权加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27.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济、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

34、是一代人。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的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说明“民国”为中国带来的“前无古人的变化”。(6分)(2)材料一、二对“民国”的评价有何不同?(4分)(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应如何理解“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答案】(1)政治上,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确立了共和政体,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精神的临时约法。(2分)经济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或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

35、条件)。(2分)思想上,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2分)(2)材料一认为民国的建立为中国社会带来了重大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分)材料二认为民国在中国缺乏根基,失败是必然的。(2分)(3)理解:共和政体符合时代潮流,辛亥革命的失败不能说明共和政体的失败。(2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照搬西方模式,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救亡道路(或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人民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2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是考查对辛亥革命影响的掌握,回答时注意全方面把握。政治上从结束君主专制,建立共和政体和颁布临时约法方面回答;经济上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角度

36、回答;思想上从民主共和观念角度回答即可。 (2)主要考察对“民国”的认识与评价。回答时要紧扣材料,从材料中归纳总结。如材料“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体现了对“民国”给中国带来变化的肯定。材料“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说明了失败的必然性。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意义及评价28(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春愁材料二 下表节选自南京条约、马关

37、条约原文。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材料三 198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成开馆,坐落于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馆正前方抗战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 李泽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铭记日军侵华历史 材料四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

38、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支持,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各国人民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的贡献!习近平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讲话(1)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诗创作的时间、背景及给中国带来的影响。(7分)(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39、从国际背景和侵略方式的角度分析两则原文的最大不同之处。(4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历史依据。(2分) (4)依据材料四,分析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6分)综观中国的抗战纪念,形式越来越丰富,规格越来越提升,内涵越来越深刻,这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3分) 【答案】(1)时间:1896年。(2分)背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将台湾割给日本。(2分)影响: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中国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3分)(2)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商品输出成为其经济侵略的主要手段

40、(2分)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成为其经济侵略的主要手段。(2分)(3)依据: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局部抗战开始,1945年日本投降结束。(2分) (4)胜利原因:战争的正义性,得道多助。中国人民全民族持久、艰苦卓绝的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协同作战。(每点2分,共6分)现实意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或复兴中国,维护和平)(3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解析】试题分析: (2)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国际背景主要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角度比较;第二问的侵略

41、要求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急需市场和原料,以商品输出为主,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对外以资本输出为主。(3)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在1931年9月18日对中国发达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三省,东北三省进行局部反抗,直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正好是十四年抗战。(4)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可以分析出战争的正义性,得道多助。由“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可以看出中国人民全民族持久、艰苦卓绝的抗战。由“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支持,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各国人民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的贡献”可以看出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协同作战。第二问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