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5 ,大小:3.91MB ,
资源ID:265413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6541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考试手册.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考试手册.doc

1、 编写说明 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继续实施“3+综合+x”科目设置方案,其中语文、数学、外语及综合能力测试为必考科目,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为考生报考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的选考科目。 为了使广大考生了解考试的要求,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命题办公室在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经与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讨论,依据上海市中小学教材改革委员会颁布的上海市中小学各相关学科课程标准试行稿(“二期”课改课程标准),考虑到“二期”课改教材、部分高三毕业生在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学习教材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1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考试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手册按照考试科

2、目编排,各科均包含下列内容:考试性质、考试测量目标、考试细则、考试内容(和要求)、题型示例等。各科目(综合能力测试除外)考试内容(和要求)都是依据相应学科的课程标准确定的。 上海市各学科课程标准对拓展型课程提供了不同的模块供学生选择学习,但不同学科的课程标准对模块的选择规定略有差异,各学科实际教学中对模块的选择要求也有差异。因此,本手册各学科对拓展型课程中模块的处理也略有差异。希望广大教师和学生注意手册中相关学科考试内容部分对拓展型课程模块的规定,考生考试中也应该注意仔细阅读试卷的指示语,按照指示语的要求答题。 本手册适用于使用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的考生。少数语种(俄、

3、日、德、法语)的考试仍然采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卷。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 2010年l1月历史科一、考试性质 上海市历史科高考是为高校招生而进行的选拔考试。它的指导思想是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考试对象为2011年选考历史科的全体考生。二、考试目标 1历史知识 11 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 12 知道重要的历史变迁及其特征 13 知道历史事实、历史变迁之间的关联 2历史技能 21 运用有关时间的术语(如古代、现代、世纪、年号、纪年等) 22 辨认空间中历史发生的位置及其演变 23 了解获取材料的各种途径(如考古发现、文献阅

4、读、调查访问等) 3材料处理 31 提取文字、图片、表格等材料中的信息 32 区分原始材料和第二手材料 33 识别材料中的客观性表述和主观性认识 34 判断材料的真实性、权威性和可靠性 4历史阐释 41 把历史事件、人物、观念等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解释 42 从不同的主题和观点解释历史事实、历史变迁 43 用比较的方法解释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变迁 44 对历史的解释作出评价 5组织与交流 51 运用概述的方式进行组织 52 运用叙述的方式进行组织 53 运用论述的方式进行组织 6历史价值观 61 认同本民族的历史文化 62 尊重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 63 确立人类共享的观念与价值三、考试

5、细则1考试方式和试卷总分 考试方式为闭卷书面考试。试卷分为试题和答题纸两部分,考生应将答案全部做在答题纸上。试卷总分为150分。 2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3试题难易度比例 试题中基础部分约占70,有一定深度的部分约占30。 4题型比例 选择题约占40,非选择题约占60。 5考试目标和内容在试题中所占的比例 按测量目标划分,历史知识与历史技能占50,材料处理、历史阐释、组织与交流占40,情感态度价值观10。 按课程内容划分,基础型课程部分内容约占80,拓展型课程部分内容约占20;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均有所反映,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史实适当兼顾。 四、考试内容 根

6、据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如下: 1基础型课程部分 (一)世界三代史 主 题 要 点学习水平占代东方古代两河流域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 A楔形文字 A吉尔伽美什史诗 A汉穆拉比法典的特点和历史价值 A古代埃及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 A高度集权的法老专制统治 A金字塔的象征意义 A象形文字和纸草 A古代印度种姓制度 A佛教的创始、经典 A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A古代希腊城邦制度古希腊的地理位置 A古代希腊罗马城邦的特征 A古典时代 A雅典民主政治 B希腊古典文化荷马史诗 A帕特农神庙 A哲学与史学 A古代罗马政治制度罗马共和国的开始 A罗马帝国 A基督教的创始、经典 A罗马法体系“十二铜表法”

7、 B“公民法”与“万民法” B 古罗马人的法治精神 C古代伊斯兰世界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的创始、经典 A奥斯曼帝国奥斯曼人攻占君士坦丁堡 A奥斯曼帝国控制亚欧商路及其影响 A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西欧封建制产生和基本确立的时间 A“采邑改革”及影响 B庄园的特征 B城市的复兴城市的自治 B等级君主制 B中世纪文化大学的兴起 A(二)中国古代史 主 题 要 点学习水平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农耕A炎黄传说A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和核心地区A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从“公天下”到“家天下”A二里头遗址A商朝与青铜文化方国联盟A商朝青铜器的特征A甲骨文A用文献与考古相互印证的方法探究历史C

8、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西周的建立A封邦建国体制的内容A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社会大变革C百家争鸣B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战国七雄A商鞅变法A大一统帝国的建立A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C秦末农民起义秦的暴政A陈胜、吴广领导的第一次农民起义A西汉的建立A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大一统帝国的重建汉承秦制B布衣将相之局B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A汉武帝时代汉武帝加强皇帝集权A东汉的兴衰东汉的建立A豪强地主A割据与分立赤壁之战A三国鼎立格局的最终形成A区域经济的发展A主 题要 点学习水平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魏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 A南方经济的发展 A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B隋的创制和唐的鼎

9、盛隋唐政治新格局隋朝的建立 A唐朝的建立 A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及影响B科举制 B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贞观之治” A中外文化交流丝绸之路 A遣唐使 A两宋的繁荣与元的统一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北宋的建立 A“重文轻武”的基本内容 A科举制的完善B多民族政权的并立辽的建立 A澶渊之盟 A西夏的建立 A金的建立 A靖康之变和南宋的建立 A蒙古崛起与南宋灭亡 A经济重心的南移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海上丝绸之路 A辉煌的科学技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 A火药武器的发明、使用及其影响 A梦溪笔谈 A元朝的统一行省制度 A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A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明朝前期的经济与政治明朝的建立 A内阁制

10、度 B明末社会危机与农民起义清的建立A清军入关与明朝灭亡 A康乾盛世(上)军机处的设立 B清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A康乾盛世(下)社会经济繁荣的诸种表现 A四库全书 A文字狱 A明清对外贸易朝贡贸易的特点 B葡萄牙人占据澳门 A从海禁到闭关 B早期的西学东渐西学的传入 A早期西学东渐的意义 B(三)世界近现代史 主 题 要 点学习水平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民族国家的形成君主专制 B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15世纪东西方的交流 A新航路开辟的简况 A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B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代表人物和内容 A马丁路德 A宗教改革的意义 B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英国革命议

11、会与国王的斗争 B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 A批判君主专制 B宣扬自由和平等 B美国独立战争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 A独立宣言 A联邦制度的确立 B法国大革命三级会议的召开A革命爆发的标志 A人权宣言 B拿破仑称帝 A法国民法典 B工业社会的来临英国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孕育 B蒸汽机 A“世界工厂” A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变化 B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现代工厂制度 B工业时代初期的社会矛盾“血汗工厂” A社会立法 B工业革命的后果及影响 C社会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 A共产党宣言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美国的扩张和强盛南北战争 B德国的统一和崛起德意

12、志的统一 A俄国的改革和资本主义发展彼得一世改革的时间及影响 A废除农奴制 B日本明治维新明治维新 B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时代的来临 A大企业与垄断资本 B资本的全球扩张与帝国主义瓜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A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的爆发与过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结束 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 B华盛顿会议与华盛顿体系 B 主 题 要 点学习水平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战后英国世界霸权地位的变化 A欧洲政治版图的变化 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B1917年俄国革命与苏联的现代化道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A“大萧条”中的资本主义世界19291933年世界经济

13、危机危机的影响B罗斯福新政国家调控经济 B社会保障措施 B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墨索里尼率先建立法西斯政权 A二二六事变与日本法西斯统治的建立 A纳粹体制的特征 B第二次世界大战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的失败英、法绥靖政策A战争的爆发与扩大大战在欧洲爆发的标志 A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A开罗宣言 A德国和日本的投降 A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的国际格局 C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雅尔塔体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雅尔塔体制的形成 A联合国 A布雷顿森林体系A美苏冷战的开始冷战的序幕和开始 A马歇尔计划和莫洛托夫计划 A北约和华约 A柏林危机 A大国关系的重组美苏争霸的重要史实 A冷战的结束东

14、欧剧变与德国统一 A苏联解体与冷战的结束 A战后科学技术革命与经济全球化西欧的一体化进程煤钢联营 A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A欧盟成立 A欧元启用A欧洲一体化的意义 B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发展东盟A中东产油国的现代化道路石油输出国组织 A经济全球化与全球性问题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及其性质A (四)中国近现代史天朝的危机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19世纪40年代以前的中国与世界 B林则徐虎门销烟 A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 A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A南京条约的影响 B第二次鸦片战争“修约”交涉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A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A洋务运动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A总理衙门 A江南制造总局 A北洋海军

15、A轮船招商局 A同文馆 A幼童赴美 A洋务运动的原因、结果和影响 B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爆发的时间 A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影响 B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发动公车上书 A时务报 A百日维新的内容 A戊戌变法的意义 B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租借地、势力范围 A“门户开放”政策 A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A八国联军侵华 A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B不平等条约体系对中国的影响 C清末新政新政的举措 A“预备仿行宪政” A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孙中山创立兴中会 A同盟会的成立 A武昌起义 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A临时约法 A清帝逊位与袁世凯就任总统 A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C中国民主革

16、命的转折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二次革命与护国运动 A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文学革命A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五四运动的时间与意义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A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北伐战争的开始及成果 A中国的土地革命与抗日救亡运动南京国民政府的内政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A与外交改订新约运动 A红色政权的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A九一八事变与全国抗日浪潮的兴起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及后果A红军长征长征的开始 A遵义会议的内容及意义 A长征的结束 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卢沟桥事变爆发的时间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A淞沪会战与上海沦陷 A南京沦陷与南京大屠杀 A正面战场与敌后抗日根

17、据地的开辟“平型关大捷” A台儿庄战役 A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A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B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B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三大战役及其解放的地区 A解放战争渡江战役与南京、上海等地的解放 A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新中国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B国民经济的恢复土地改革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化三改造” A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曲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三面红旗”A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间 A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时间及标志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伟大的历史转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8、 A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及其意义 C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对外开放与经济特区的建立 B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A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A中国走向世界初登国际舞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万隆会议与万隆精神 A外交舞台的拓展重返联合国 A尼克松访华与中美建交 A联合声明与中日建交 A新时期对外关系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2拓展型课程部分(一)中国历史专题 主 题 要 点学习水平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先秦儒家与两汉经学孔孟之道 C儒学的经学化 B宋明理学朱熹的理学 B王守仁的“致良知” A儒家文化的传播辐射东

19、亚 A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思想潮流的演进“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进化论的输入 A三民主义 A新文化运动的勃兴“德先生”与“赛先生” B中西文化论战 B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A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条铁路与交通工具的改进 A强学会与民间社团的兴起 A社会习俗的变化 A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B上海历史的变迁开埠之前的上海设县 A近代上海市政的变迁上海开埠与租界的市政 B近代上海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民族工业的创建A中国史学的发展古代的史家与史籍司马迁与史记 B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B刘知几与章学诚 A史学的转型梁启超与“新史学” C(二)世界历史专题 主 题 要 点学习水平1718世纪的

20、启蒙思想17世纪英国的启蒙思想洛克的分权学说A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孟德斯鸠:近代法学理论的奠基人 B伏尔泰:启蒙运动的泰斗 B卢梭:最激进的启蒙思想家 B 启蒙运动 C现代化的世界进程现代化在英国的启动现代化启动的历史条件 B现代化在欧洲的扩展法国进入工业社会 A德国统一与现代化 A现代化在北美、东亚的扩展美国的崛起 B日本“脱亚入欧” B现代世界的形成 C五、样题样题仅用于说明考试目标,并不代表正式考试的内容为与试题形式。 (一)选择题1. 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cmokrat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 (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A

21、. 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 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 D全体居民均享有良主权利 【正确选项】A 【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 【考试内容】世界古代史古代希腊罗马雅典民主政治2. 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A. 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 C. 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 【正确选项】B 【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 【考试内容】中国古代吏从吏前时期到夏商王朝商朝与青铜文化3. “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

22、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A. 领导人 B时间 C参加者 D地点 【正确选项】C 【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 【考试内容】中国近现代史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戊戌变法4. 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A. 唐胥铁路开通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 【正确选项】B 【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变迁及其特征。 【考试内容】中国近现代史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

23、社会习俗的变化5. 一个历史事实可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经济全球化 一 西欧一体化 一 欧元启用 B王位继承法一权利法案一 光荣革命 C苏联的现代化道路 一 新经济政策 一 社会主义工业化 D中途岛战役 一 斯大林格勒战役 一 阿拉曼战役 【正确选项】A 【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 【考试内容】世界近现代史战后科学技术革命与经济全球化西欧的一体化进程 6随着历史的变迁,许多概念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例如“革命”,最早界定为改朝换代,近代以来则多指政治体制变革。下列选项对应上述概念内

24、涵的是 A汤武革命“光荣革命” B“光荣革命”I业革命 C汤武革命“文化大革命” D工业革命“文化大革命” 【正确选项】A 【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 【考试内容】中国古代史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赳西周的建立 世界近现代史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英国革命7 某统治者拥有征税权,可以组织军队,常常援引“凡使君主高兴的就具有法律效力” 的古谚。这位统治者是 A军事强人 B专制君主 C等级君主 D立宪君主 【正确选项】B 【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史实、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 【考试内容】世界近现代史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君主专制8 乾隆皇帝曾对法国产生

25、浓厚兴趣,打算派外交使团会见路易十六。这一计划最终付诸东流,原因可能是 A法国爆发了大革命 B清廷忙于抗击沙俄入侵 C中国正在和英使签订两国通商协议 D普法战争爆发 【正确选项】A 【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变迁及其特征。 【考试内容】世界近现代史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9 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现象的时期有 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 7世纪初期 20世纪初期 A B C D 【正确选项】D 【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变迁及其特征。 【考试内容】中国古代

26、史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矧百家争鸣 中国古代史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贞观之治” 中国近现代史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中西文化论战10年号是中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方式。它可以用来指称皇帝,如雍正皇帝;也可以用来表示历史事件,如贞观之治。下列选项符合后一种用法的是 A辛亥革命 B商鞅变法 C靖康之变 D光武中兴 【正确选项】C 【测量目标】历史技能腿用有关时问的术语(如古代、现代、世纪、年号、纪年等)。 【考试内容】中国古代史两宋的繁荣与元的统一靖康之变和南宋的建立11右图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边境贸易?A东晋 B南朝 C北宋 D南宋 【正确选项】C【测量目标】历史技能辨认空间中历史发生的位置及其演变。【考试内容】

27、中国古代史两宋的繁荣与元的统_侈民族政权的并立12“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以上省略的内容应是 A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空想社会主义 【正确选项】 C 【测量目标】材料处理提取文字、图片、表格等材料中的信息。 【考试内容】世界近现代史17一18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13右侧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 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 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正确选项】C 【测量目标】材料处理提取文字、图片、

28、表格等材料中的信息。 【考试内容】世界近现代史战后科学技术革命与经济全球化西欧的一体化进程14右图所示的曲线反映了罗斯福新政前后的A农产品价格的波动B社会失业率的起伏C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D公共工程投资额的增减 【正确选项】C 【测量目标】材料处理提取文字、照片、表格等材料中的信息。 【考试内容】世界近现代史“大萧条”中的资本主义世界罗斯福新政151814年11月29日,正当泰晤士报的手工印刷工人准备工作时,社长竟向他们出示了一份印好的报纸,并骄傲地对工人们说:“本期报纸在一个小时内就印刷完毕,这 是印刷术发明以来的最大成就。”四位同学对这则材料发表了如下的意见 甲说:这不可能,活字印刷术在19

29、世纪还没有传入西方呢。 乙说:这太夸张了,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印好报纸。 丙说:这是可能的,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的效率明显优于传统手工方式。 丁说:我也认为是真实的,因为我听说这则材料来自于一位学者的著作。 哪一位同学的意见最为合理? A甲 B乙 C丙 D丁 【正确选项】C 【测量目标】材料处理判断材料的真实性、权威性和可靠性。 【考试内容】世界近现代史工业社会的来临英国工业革命 (二)非选择题1620lO年世博会在上海召开,中国人百年梦圆。为体现上海城市变迁的历史,学校组织了图片展,请你按示例完成以下展板。 【评分标准】 展板一图片素材答案1:时间、主题上与题意相符合的答案。煤气灯的图片;电车

30、的图片 柏油路的图片;石库门的图片其他答案。 展板一选材说明 答案1:符合示例表述,从城市建设角度回答。 建立城市公共照明系统;建立城市交通系统 建立城市道路系统;改善城市居住条件 答案2:与示例表述不同,但基本符合题意的说明。 夜生活成为可能;方便了人们出行 方便了人们出行;出现了具有海派特色弄堂文化 其他答案:同义反复或未作原因说明。 街灯经历了从煤气灯到电灯的转变 展板一原因说明 答案l:从制度建设层面进行归纳,举出相关史实。 另一方面,城市管理制度建立,如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 另一方面,借鉴租界管理模式,如“总工程局”的成立 答案2:进行了归纳但无史实的例证。 城市管理制度的建立 答

31、案3:仅举出有关史实。 工部局的出现 其他答案:回答与问题无关或仅笼统回答。 展板二 答案1:从政治、经济层面归纳并举出相关史实。 改革开放,浦东开发 中国经济发展,上海抓住机遇 答案2:仅列出相关史实或仅作归纳。 浦东开发开放 其他答案:回答与问题无关或仅笼统回答。 城市进一步发展 展板三 答案1:从历史回顾中引发的思考。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克服工业化带来的弊端,保护生态环境。 要克服城市化进程中因人口涌入带来的社会问题,创建和谐的社会环境。 答案2:缺乏历史感的思考。 要倡导低。碳经济、低碳生活 其他答案。 【测量目标】 展板一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变迁及其特征。 展板二历史阐释把历史

32、事件,人物、观念等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解释。 展板三历史价值观,确立人类共享的观念与价值。 【考试内容】展板一中国近现代史上海历史的变迁展板二中国近现代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经济特区的建立展板三世界近现代史工业社会的来临工业革命的后果及影响17德意志民族的战后45年 下面三幅漫画用夸张的手法反映了德国历史和国际关系的演变。请你为它们配上解说词。 【评分标准】 答案1:结合图片简述战后两德的分合及其体现的国际格局变迁。 图一:两人分离,无法握手,表示德国战败后,被盟军分区占领,雅尔塔体制形成。图二:两人对立,各尊其主,中间的隔离带变得高大。两个德国已被柏林墙分开,分属美、苏阵营,美苏对

33、峙局面加剧。图三:墙倒后,两人拥抱在一起,显示出团圆的惊喜之情,表示柏林墙倒塌,德国重新统一,冷战结束。 答案2:未结合图片进行简述。(按与题意相符程度赋分) 其他答案。 【测量目标】 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变迁及其特征; 材料处理提取文字、图片、表格等材料中的信息。 【考试内容】世界近现代史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182009年12月,河南安阳发现一座东汉大墓,一些学者依据该墓的规模、形制、遗物及文献记载等,认定这是曹操墓,由此引发了各界热议。 问题: (1)此事之所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原因之一在于墓主曹操是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 请你列举两项与曹操有关的史实。 (2)从材料一来看,质疑者的依据

34、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 (3)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史家怎样才能增加学术可信度,写出信史? 【评分标准】 (1)答案1:基于历史事实的回答。 赤壁之战、屯田 其他答案:出自小说等的虚构情节 (2)对史料性质的分析 答案l:区分了证据的来源或判断证据的真实性、权威性和可靠性。 石枕等都不是直接证据,是二手材料 考古上还未找到直接可以确证曹操身份的资料 答案2:基本抄材料。 其他答案。 对考证方法的分析 答案1:从文献与考古一致性的角度进行分析。 没有达到两重证据的印证 文献记载复杂,与考古地点不吻合 答案2:缺少相互印证或一致性的含义。 文献记载复杂 其他答案。 (3)认识能力层面 答案1:完整回

35、答史家“三长”。 史学家应具备史才、史学、史识 答案2:回答不完整。 史学家应具备史才、史识 其他答案:笼统回答。 史学家应具备科学方法、理论 道德品行层面 答案1:准确写出“史德”这一关键词。 答案2:笼统地回答。 史学工作者应具有职业道德 其他答案。 【测量目标】 (1)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 (2)材料处理区分原始材料和第二手材料。 材料处理:判断材料的真实性、权威性和可靠性。 (3)历史价值姒同本民族的历史文化。 【考试内容】 (1)中国古代史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割据与分立 (2)中国古代史用文献与考古相互印证的方法探究历史 (3)中国历史专题中国史学的发尉刘

36、知几与章学诚19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新方法。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观察下列一组图片,回答问题。 问题: (1)按照英国清教徒革命的发展进程将上述图像排序,并据此概述革命期间的政体变化。 (2)詹姆士一世的权力和玛丽、威廉的权力一样吗?说明理由。 (3)为什么历史学家说图像是“可视的历史”? 【评分标准】 (1)答案l: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 。詹姆士一世宣扬君权神授,实行君主专制;英国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英国恢复了君主制;光荣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答案2:未能完

37、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 其他答案。 (2)答案1:能运用核心知识作出解释。 不一样。詹姆士一世是专制君主,宣扬君权神授。玛丽和威廉的权力受到法律的制约,议会成为政治统治的中心。 答案2:仅运用边缘性知识作出解释。 不一样。詹姆士一世在经济上实行重税政策,严重侵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玛丽和成廉不得为天主教徒,不得随意征收新税和招募常备军等。 其他答案。 (3)答案l:结合图像,从历史资料与历史解释的视角回答。 从图像中的人物、服饰、场景等判断,图像记录了历史,展示了大量的历史细节; 图像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可以获得较为真实的历史。 答案2:仅从历史资料与历史解释的视角来回答或只就图像

38、本身进行回答。 图像记录了历史,展示了大量的历史细节;图像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可以获得较 为真实的历史。 从图像中的人物、服饰、场景可以看出图像记录了历史。 其他答案。 【测量目标】 (1)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变迁及其特征。 (2)历史阐释用比较的方法解释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变迁。 (3)历史技能了解获取材料的各种途径; 用概述的方式进行组织。 【考试内容】世界近现代史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英国革命20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 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

39、,对不义之事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又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问题: (1)文中哪些属于史料? (2)文中哪些属于史料解释? (3)文中哪些属于历史评价? 【评分标准】 (1)答案1:能完整写出属于史料的内容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答案2:未能完整写出属于史料的内容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其他答案。 (

40、2)答案l:能完整写出属于史料解释的内容 民贵君轻。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 答案2:未能完整写出属于史料的内容 民贵君轻。 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 (3)答案l:能准确写出属于历史评价的内容 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其他答案 【测量目标】材料处理识别材料中的客观性表述和主观性认识。 【考试内容】中国历史专题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孔孟之道21从分散到整体 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历史的堆积,而是人类自孤立和分散的状态, 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问题: (1)写出地图上A处所代表的古代文明

41、。 (2)白1500年起,人类开始走出分散状态,到20世纪初世界已连成一体。叙述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评分标准】 (1)答案1:两河流域或关索不达米亚 其他答案:其他区域文明。 (2)史实 答案1:能围绕与问题相关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 1516世纪,西欧国家开辟了新舷路,进行早期海外殖民扩张,人类社会开始从分散的古代世界向整体的现代世界转折。17一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美相继爆发政治革命,工业革命标志着工业社会的来临。政治与经济革命巩固并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19世纪,资本主义工业化浪潮从西欧推向其他地区: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从

42、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答案2:仅运用与问题缺乏关联性的边缘知识进行回答。(按与题意相符程度给分) 早期殖民扩张、英国革命、工业革命、法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德国统一、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的具体内容。 其他答案。 组织 答案l:时间准确,按阶段叙述且成结构。 答案2:以上三要素缺一。 答案3:只具备以上某一要素。 【测量目标】 (1)历史技能辨认空间中历史发生的位置及其演变。 (2)历史知识知道历史知识、历史变迁之间的关系。 组织与交流腿用叙述的方式进行组织。 【考试内容】 (1)世界古

43、代吏古代东方古代两河流域 世界古代史古代美洲与黑非洲美洲印第安文明 (2)世界近现代史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 世界近现代史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 世界近现代史工业社会的来临 世界近现代史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22综合下列材料,写一则关于同文馆的简介。 材料一:“鬼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 (清李慈铭(越缦堂日记) 材料二:“同文馆于同治元年(1862)成立。馆学最初只有英文、法文。同文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 (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 材料三:“同文馆的学生并不多

44、,1862年入学的仅10人,后增为30人,最多时也只有125人。1901年,该馆并入京师大学堂。同文馆完全按正规的学校来办,入校学生不仅学外语,还学中文和自然科学。学制严格,八年毕业。考试制度也很严格,月有月考,季有季考,岁有岁考,三年一大考。总体来看,同文馆作为中国最早的近代新式学堂,其开一代风气之先的拓荒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李喜所中国最早的外语学校同文馆,载中国礼制风俗漫谈) 【评分标准】 答案l:包括起讫时间、招生规模、教学内容、评价性结论等要素完整。 答案2:相关要素不完整。 其他答案。 【测量目标】用概述的方式进行组织。 【考试内容】中国近现代史天朝的危机洋务运动23公元前399年

45、,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1000多年后,一位学者写道:“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雅典怎么会这么不忠实于自己呢?” 问题:透过苏格拉底案,你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 【评分标准】 答案l:从材料中提炼出雅典民主制的本质特征。 从表面上看,抽签、随机选出陪审团、多次投票、少数服从多数这样一整套复杂的 程序,能使审判免于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其的公正性。然而,这样“公正”的程序,却将一位伟大的

46、哲学家判处了死刑,这一不公正的结果表明,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准确判断事物和治理国家的能力,直接民主制可能带来多数人的暴政。 答案2:未结合材料,但能指出雅典民主制的本质特征。 雅典民主制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 答案3:能合理运用材料,从两方面作出判断。 好的地方在于,进行了抽签、自愿报名、辩论、两轮投票;不好的地方在于,只有 雅典成年男子公民能够参与。 雅典民主制度是积极合理的,因为其程序严格规范;同样也存在弊端,因为并非所 有人都有权参与。 答案4:仅从单方面作出判断,并有1个以上理由或事实说明。 答案5:只作简单判断。 其他答案:照抄材料、毫无关系的回答等。 【测量目标】历史阐释rt历史的解释

47、作出评价。 【考试内容】世界古代史古代希腊罗马雅典民主政治 24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位团民私自替政府拟了一份对外“和约”。“和约”虽不具法律 效力,作为历史材料却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内容如下: 一、各国前所索赔款,一概作废。二、各国应偿中国兵费四百兆两。三、各国兵船已在中国口者,不准驶出。四、各国租价照今加倍。五、将总署交还中国。六、康有为回国治罪。七、所有各国教堂一律充公。八、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九、德国将胶州交还中国。十、俄罗斯将大连湾交还中国。十一、所有教士各归其国,不准再来。十二、中国仍有管理高丽安南之权。十三、中国海关仍归华人办理。十四、各国使臣来中国者,照乾隆时所定之例,不许进京

48、。十五、另赔义和拳兵费四百兆。十六、日本亦须照乾隆时例入贡。十七、华人交通西人,及不遵官场约束者,归朝廷治罪。十八、所有东西洋人与中国官场相见,须行叩头之礼。十九、外人不准在中国游历。二十、俄罗斯西伯利亚及各处铁路,均须拆毁n二十一、英国须将新安九龙交还中国。二十二、各国运来中国货物合应加倍收税。二十三、洋人商船到口者,须先禀明该处守口中国兵官,方准入口。二十四、大米不准出口。二十五、凡货物运往外国者,亦须加倍收税。 问题: (1)“和约”中第八、第十九项是针对哪两个不平等条约而提出来的? (2)作者在“和约”中提出了哪几类要求? (3)你是如何看待这份“和约”的? 【评分标准】 (1)答案1

49、:第八条一马关条约;第十九条一天津条约。 其他答案:顺序颠倒或写其他条约。 (2)正义的要求 答案1:作出合理的概述或描述。 收回国家主权、废除赔款、收回关税主权 保守的观念 答案1:能准确地对相关材料进行提炼。 恢复朝贡体系 实行闭关锁国 答案2:能进行简单概括。 各国与中国的外交恢复到乾隆时期 答案3:基本照抄“和约”内容。 日本照乾隆时例入贡 其他答案:未作答或与题意无关。 (3)本小题采用SOLO评分法。 答案1:能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述。 答案2: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 答案3: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纬度的解释。 答案4:找到一个线索

50、或材料即得出结论。 其他答案: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 【测量目标】 (1)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评价。 , (2)材料处理提取文字、图片、表格等材料中的信息: 组织与交流腿用概述的方式进行组织。 (3)历史知识知道历史知识、历史变迁之间的关联: 材料处理提取文字、图片、表格等材料中的信息: 历史阐释从不同的主题和观点解释历史事实、历史变迁; 组织与交流腿用叙述的方式进行组织、运用论述的方式进行组织; 历史价值观尊重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考试内容】(1)中国近现代史天朝的危机第二次鸦片战争 。 中国近现代史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2)中国近现代史不平等条约体系对中国的影响(3)中国近现代史不平等条约体系对中国的影响附: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答题纸(仅供形式上参考)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