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期中试卷第页1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二年级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题 1.5 分,共 32 道题,共计 48 分)1.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 120 余处,其中长江流域 90 余处,黄河流域 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 40 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ABCD2.赵翼廿二史札记写道:“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材料的“变”最早出现于A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
2、期C秦汉时期D唐朝3.一般来说,着眼于社会秩序的思想家往往过于重视人在社会中的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等级定位与调试合作,而不太重视个体存在的自由与真实,先秦诸子中,与此差异较大的是A孔子B韩非子C墨子D庄子4 梁启超在先秦政治思想史中说:“经数百年之蓄积滋长,而我族文化,乃从各地方为多元的平均发展。至春秋战国间,遂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之壮观,皆封建之赐也。”该观点认为A西周疆域扩张传播了先进文化B分封制推动了区域特色发展C民族融合促进大一统意识形成D宗法制不断强化了血缘纽带5.春秋以前,“天”被尊为最高神,是人类的监视者、执法者。春秋时期,祭神祀鬼虽仍是“国之大事”,而“天之爱民甚矣”。对此合理的解释
3、是A.祭祀活动巩固了宗法制度B.政治演变发展了天人关系C.天道权威萌发了民本思想D.神权观念强化了贵族政治6.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逐渐发展出登录全户家口的“户籍”,户籍中详细编录家口与土地资料,是为“编户”;将人民编进户籍、纳入统治,身份大致平等整齐,称为“齐民”,合称为“编户齐民”。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身份差异B.调度人力资源服务争霸战争C.建立中央集权政治坚实基础D.打击贵族势力消弭阶级差别7.电影墨攻表现墨家“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的思想;而孔子认为:“仁者,爱人,爱有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A.代表阶级利益不同B.所处时代不同C.学术思想不同D.谈论的问题不
4、同8.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这种做法实际上A.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B.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C.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D.将所有土地公有化9.先秦时官营手工业作坊产品上都刻有工种及制作工匠的名字,以此来记录产品的生产情况。但考古资料显示,河北武安县发掘的 10 座战国晚期窑址中,出土了许多单独刻有生产者姓名印记的陶器、陶片。这说明A 官营手工业注重保证质量B“工商食官”制度已被打破C 国家规范民营手工业生产D 工商业经营范围得到扩大10.桃花源记讲述桃花源阡陌交错,鸡犬相闻,居民
5、甚至“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有人把推崇这种桃花源式的生活看成心理上的“返祖”现象,主要是因为这种生活A就是儒家描绘的大同社会B是自然经济下的和谐相处C在中国历史上长期被推崇D是对社会进步的消极放弃11.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在泰山封禅大典后的刻辞中写道:“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强调礼、等级和恪守等级下的各自职责。以后他又多处题辞,提倡“合同父子”,即子孝父慈,强调男女各修其业等家庭礼教。由此说明秦始皇A.把儒家思想成为治国的指导思想B.并没有完全废除儒家的治国思想C.旨在传播儒家贵贱尊卑等级思想D.儒家思想在思想争鸣中取得统治地位12.“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
6、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A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B.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C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D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13.据史记载,秦朝在各地的纪功刻石中,宣扬仁义道德称颂皇帝“原道至明”“体道行德”,“大圣作治,建定法度,显著纲纪。外教诸侯,光施文惠,明以义理”。这反映出秦朝A.注重褒贬各类官员的文治武功B.凭借国家政权强力推行礼制教化C.实现了神权与皇权的密切结合D.使法家思想呈现出世俗化的特点14.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以下对
7、董仲舒新儒学的最佳理解是A 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与政治思想应该是统一的B 强化君权神授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过度膨胀C 新儒学融合阴阳五行的迷信思想和法家思想D 新儒学融合阴阳五行的迷信思想和“德治”思想15.西汉丞相公孙弘在自己的府邸里建造“客馆”,以招揽才学之士。公孙弘去世后,“李蔡、严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麓继踵为丞相,自蔡至庆,丞相府客馆丘虚而已。至贺、屈麓时,坏以为马厩、车库、奴脾(婢)室矣!”这段材料客观上反映出了A.中央与地方斗争激烈B.西汉时丞相更替频繁C.丞相有任免官员权力D.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历史期中试卷第页216.汉初一篇文章记载:昔日秦人家中稍富有且子弟身强体壮者往
8、往分居自立门户,家中贫困但子弟身强体壮者往往为女方所招赘。对该现象原因分析最合理的是A土地兼并日益严重B商鞅变法的影响C战争频繁兵役沉重D“休养生息”政策推行17.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君主猎得一头小鹿,交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引起大夫的恻隐之心,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即大夫胸怀母爱心情,虽有违君命,但也应减轻处罚。董仲舒的断案体现了A兼爱B以礼入法C存天理,灭人欲D致良知18.某学者在评价某一制度时说: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这样的安排纯系一时权宜之计,从未
9、预计长久保持。该制度是A.秦朝的郡县制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C.汉初的郡国并行制D.元朝的行省制19.汉文帝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实行“三十税一”,下令开放原来归属国家的山林川泽,准许私人开采矿产,利用和开发渔盐资源。还下诏命列侯到自己的封国去生活,以减轻吏卒供给输送的劳苦。这些做法A.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B.促进了汉初经济的恢复发展C.造成了各诸侯国势力的膨胀D.改变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20.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东汉虽设有盐铁官,但只负责征税,实行“纵民煮铸”的政策。盐铁政策的变化有助于A.民营手工业的发展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C.促进小农经济发展D.中央集权制度强化21.两汉政府以授田
10、形式“假公田”于流民、贫民,培养出一批同自耕农并列的授田小农,他们拥有了一小块长期供自己使用的国有土地。事实上农民拥有了土地的使用权,公田的所有权部分地发生了转变。这种做法A阻碍了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繁荣B抑制了豪强地主对土地的兼并C利于小农经济下的社会稳定与发展D促进了精耕细作小农经济形成22.“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
11、响深远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23.与商鞅变法相比,北魏孝文帝改革面临的不同问题是A.反对派的阻挠B.君主权力受到威胁C.民族关系复杂D.地方割据势力严重24.下图是根据付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整理而成的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根据此图分析,影响古代经济宏观变动的主要原因是A.政治形势的稳定情况B.商品经济的发展态势C.耕作工具的根本变革D.土地兼并的剧烈程度25.政治文明在于不断建立和完善政治制度,使之更趋合理,更显公平公正公开。下列政治制度中门第观念较强的是世卿世禄制九品中正制门阀士族制度科举制度ABCD26.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有学者称:“科举制取代察举制,是冷
12、冰冰的科场角逐取代儒家贵族政治的过程,是极权国家权威对宗法权威、“法术势”对温情主义占优势的结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察举制是儒家性善论与宗法伦理的体现B.科举考试的内容带有明显的法家色彩C.察举制是外儒内法思想下的制度体现D.科举制忽略实用性学问和创新意识27.唐政府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会大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官差一人权检校市事。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诸行以滥物交易者,没官”这表明了A.政府加强对商业的规范管理B.政府对私营工商业给予保护C.政府想遏制商业活动的进行D.政府实行“工商食官”的制度28.唐武德七年(624 年)颁布
13、了均田法令,规定“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即流移者亦如之。乐迁就宽乡者,并听卖口分(田)。”这反映了唐朝A均田制趋向瓦解B农民生活日趋贫困C小农户自给自足D土地买卖的限制放松29.“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母。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关于这首古诗,下列对其理解最准确的是A说明当时贫富悬殊、土地兼并严重B揭示了当时赋税、徭役沉重的历史事实C全面反映了当时的农业和商业状况D可以以诗证史,了解当时社会情况历史期中试卷第页330.赵冈在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写道:从 14 世纪一直到 19 世纪 80 年代以前,
14、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人工操作生产的记载,惟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其主要原因是A.官营手工业的垄断B.小农经济的竞争C.民营手工业的竞争D.西方国家的竞争31.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A.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B.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C.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
15、制、儒家思想D.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32.有学者指出,从唐朝到宋朝,控制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由隋唐之初的世家大族,到北宋时期的科举文官,再到南宋时期的地方士人精英,这种转变历程不可谓不深刻。这反映出唐宋时期A世家大族丧失科举选官资格B政治局面相对稳定C制度创新影响社会力量变迁D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二、主观性试题(共 3 道题,共计 52 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黄梅戏天仙配插曲夫妻双双把家还歌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16、。材料三时间生产工具经营方式农业技术西周耒、耜、镈、铚等,绝大部分用木石、兽骨和蚌壳制成公社农民聚族而居,集体劳动,“春,令民毕出在野,冬则毕入于邑。”在耕作、灌溉、施肥、选种、选种、除虫等方 面具有相当高的技术知识战国耒、耜、犁、锄、铫 等 铁 制 农具,牛耕推广公社及其所有制即井田制度瓦解,小农经济盛行深耕技术普遍推行,施肥、选 种 等 技 术 进 一 步 发展,修建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等据白寿彝中国通史整理(1)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6 分)(2)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有何特点?(6 分)(3)试分析自耕农经济的利与弊。(7 分)(4)依据材料三概括西周至战国时
17、期农业发展的趋势。(6 分)历史期中试卷第页4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一海昏侯刘贺,汉武帝刘彻孙子。刘贺继承父位,被立为昌邑王。曾经当过二十七天的皇帝,宣帝时降封为海昏侯,移居豫章郡(今南昌)。材料二自 2011 年开始考古发掘至今,地处江西南昌的海昏侯墓,已经出土了 2 万多件文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金丝玉剑、马蹄金、金饼、麒麟金等;二是 10 余吨五铢钱、青铜器、漆木器等。其中漆木器纹饰精美,数量繁多;三是编钟、编磬、排箫、笙和乐俑等;四是孔子屏风(描绘有孔子画像)、成堆的简牍等;五是雁鱼灯、虫草、铜火锅和酿酒所用的蒸馏器等。参与此次考古发掘的专家组如此评价这座
18、大墓:“如此完整的西汉列侯等级墓葬,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属首次发现,对于研究西汉列侯政治、经济等情况价值巨大。从目前来看,海昏侯墓已经基本达到了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所要求的标准。”引自新浪财经海昏侯墓:穿越 2000 年的石破天惊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出土文物入手,解读西汉时期海昏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信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论述合理;至少从三个方面论述)(12 分)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材料一周有天下,裂土四而瓜分之,设五等,秘宇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矣。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天下乖,无君君之心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19、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二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分封国家和国王,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政治制度,概括这一制度的弊端。(4 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的制度有何创新之处?(5 分)(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
20、保障”?(6 分)1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1.5 分,共 32 道题,共计 48 分。1234567891011BBDBBBAABDB1213141516171819202122ABBDBBCBACC23242526272829303132CAAAADDBDC二、非选择题:共 3 道题,33 题 25 分,34 题 12 分,35 题 15 分,共计 52 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1)(6 分)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产业结构。“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农业技术的主流是精耕细作。(每点 2 分,共 6 分)(2)(6 分)生产规模小,以家庭为单位
21、,精耕细作。分工简单,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较少有商贸交流。(每点 2 分,共 6 分)(3)(7 分)利:较稳定,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弊:比较脆弱,具有封闭性,难以应付天灾、战乱及苛捐杂税。自给自足,较少进行商品交流,不利于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流,特别是到了近代以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每点 2 分,共 7 分,答出 3 点即可满分)(4)(6 分)趋势:生产工具由原始农具发展为铁犁牛耕,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经营方式由井田制下的集体劳动到战国小农户个体经营,封建生产关系形成并发展;农业技术进步,精耕细作。(每点 2
22、 分,共 6 分)3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出土文物入手,解读西汉时期海昏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信息。(12 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论述合理;至少从三个方面论述)(12 分)示例:海昏侯墓的发现,为研究汉代海昏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政治上,高等级墓葬规格和金丝玉剑、马蹄金、金饼、麒麟金等体现了海昏侯尊贵的政治地位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虽然削弱了王国势力,但仍保留了王侯的尊贵等级地位,政治上王侯们仍然享有诸多特权。经济上,10 余吨五铢钱,说明了西汉货币经济和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经过几代的休养生息,西汉经济得到恢复和发
23、展。虽然实施“重农抑商”政策,但货币经济和商品经济还是得到了发展。青铜器、漆木器等证明了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技术高超,质量上乘。2文化上,编钟、编磬、排箫、笙和乐俑,从中可以看到西汉音乐的文化传承、乐器铸造技艺和礼乐制度。孔子屏风、成堆的简牍等,反映了汉代儒学受到尊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尊儒学经蔚然成风。社会生活方面,雁鱼灯、虫草、铜火锅和酿酒所用的蒸馏器,既体现了经济的发展,也反映了王侯贵族生活的丰富多彩,豪华奢靡。综上所述,这一系列出土文物反映出西汉海昏侯国当时的社会风貌。(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论述合理;至少从三个方面论述,言之有理即可)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1)(4 分)制度:分封制。(2 分)弊端:造成诸侯争夺王权,周朝开始衰败。(2 分)(2)(5 分)创新: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实行中央集权。(每点 2分,最多不超过 5 分)(3)(6 分)理解:联邦政府与各州之间相互制约;政府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约;既能维护国家统一,又能防止过度集权专制,保障民主。(每点 2 分,共 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