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年“高考好题速递”系列(8)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1左传昭公曰:“昔武王克殷,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并建母弟,以番屏周。”材料反映西周的主要政治意图是 ( )A灭亡殷商 B巩固疆域 C镇压叛乱 D恩及兄弟2春秋繁露曰:“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材料主张的思想是 ( )A君权神授 B天人感应 C天人合一 D大一统3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同学在考证秦郡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 )A史记的记载 B民间的传说C史家的
2、研究论文 D秦简的记载4有人评论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说:“革命之举,必假借于暴民乱人之力,天下岂有与暴民乱人共事而能完成者乎?终亦必亡,不过举身家国同毙耳。”这段话的意思是( )A革命只会导致社会动乱,国家灭亡 B必须发动群众参加革命C清朝的统治最终必定灭亡 D推翻清政府,处决其统治者51912年10月7日申报载,财政总长周学熙对人说:“财政总长地位为一时的,周学熙三字为永久的,因一时之地位令永久之个人入党,昧良无耻,莫逾于此。故对黄兴强招入党之举,坚拒到底。”这表明 ( )A周学熙不看重财政总长的地位 B国民党建党活动的失败C袁世凯政府的官员反对民主政治 D当时的一些名人对政党政治不理解
3、6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A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心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退让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C马列主义思想给国人带来了重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D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7丁某要去当兵,他到“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鞴,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同时也买了一些衣服,又准备了行粮等必须物品。请问这是哪一时代的情形 ( )A唐朝的募兵制 B唐朝的府兵制C宋朝的禁军制 D明朝的厂卫制8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
4、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述。”作者的意思是( )A任何文字史料都带有主观因素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早在殷商之时,中国就有了禁止在街道上倾倒垃圾的规定,并视其为犯罪;管仲则明确提出以法律手段保护生物资源,设置相应官吏;秦墓出土的田律是世界上最早的环境立法之一;北宋甚至以皇帝下诏的方式重申环境保护禁令,命令基层官吏捕拿违反禁令的人。 西汉桑弘羊主持的盐铁官营,在各郡设盐铁官署
5、,严禁私人生产“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北宋对矿课控制较松,但仍禁止民间私自交易。这种做法,不仅保证了国家收入,也抑制了私人盲目开采。中国在史前,已设立治水官吏司空;秦国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成为“天府”的富庶源泉;汉以来,“朔方、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灌田”。材料二 隋文帝、隋炀帝扩建长安与洛阳两京,穷极土木之工,大片砍伐森林。进入唐代,土木之兴依旧不止。经过唐玄宗40年的统治,曾经遍布森林的关中三辅地区几无可供砍伐的林木。到唐德宗年间,为修建神龙寺,同州山谷中的古松几乎被砍伐一空。至唐后期,北方高大成材的林木已寥寥。破坏高原植被,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满
6、目疮痍,导致黄河频繁泛滥。天灾加上人祸,使黄河流域经济渐趋衰落,等到安史之乱之后,田地荒芜,水利失修,人口大量死亡和南移,使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开始衰落,我国经济文化的中心也开始向长江流域转移。引自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与环境问题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中,经历了三次人口资源环境恶化:一是1958年,二是“文化大革命”,三是改革开放之初。引自中国近代现代历史教学参考资料材料四 1961年前后,日本四日市由于石油化工和工业燃烧重油排放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引起居民呼吸道疾病骤增,尤其是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50岁以上的老人发病率约为8%,死亡10余人。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因石油化工厂排
7、放含汞废水,人们食用被汞污染和富集了甲基汞的鱼、虾、贝类等水生生物,造成大量居民中枢神经中毒,死亡率达38%,汞中毒者达283人,其中60余人死亡。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痛川流域,因锌、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河水和稻米,居民食用后中毒,1972年患病者达258人,死亡128人。引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现代化及环境污染问题请回答: (1) 阅读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时期黄河泛滥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5分)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古代环境的不利因素。(2分) (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新
8、中国成立后的三次人口资源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3分) (5)比较材料三与材料四中,中国与日本两国环境污染的不同有哪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4分)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赋役之制课户每丁租粟二石。其调随乡土所产绫绢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者锦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布加五分之一)。凡丁户皆有优复蠲免(免除)之制,诸皇亲籍属宗正者及诸亲,五品以上父祖、兄弟、子孙及诸色杂有职掌人悉免课役。” 唐六典尚书户部材料二:“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产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往而行商者,在所郡
9、县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杂役悉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即公元766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旧唐书卷一一八材料三:“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岁之役,官为金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派办、京库、岁需与留存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与官,立法颇为单便。”明史卷七十八材料四:“雍正初,令各省将丁口之赋摊入地亩,输纳征解,统谓之地丁。先是康熙季年,四川广东诸省已有行之者。至是准直隶巡抚李维钧请,将丁银随地起征,每地赋一两,摊入
10、丁银二钱二厘。自后丁徭与地赋合而为一,民纳地丁之外,别无摇役矣。”清史稿食货志(卷一百二十一)请问答: (1)上述四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哪几种赋税制度?(4分) (2)根据材料一归纳该税制的四个特点。(4分) (3)与材料一所反映的税制相比,材料二反映的税制有哪些进步?(2分)为何会出现这些变化?(2分) (4)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的税制内容有何异同?(4分)其不同点说明了什么?(2分)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89-1907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他是洋务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张之洞洋务运动活动年表1890年 创办两湖书院,提倡分门研究学问,崇尚实务。鼓励书院学生发奋攻读,“以期于他日成就
11、,出为名臣,处为名儒。”后书院采用分班按日授课制,他还对江汉书院经心书院进行了改革,仿行西方分科教学的方法。1891年 在武昌创办湖北算学学堂,设方言与商务两门。1890至1900年 用10年时间建成湖北布纱丝麻四局,形成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自布局投产以后,汉口每年进口的洋布,较以往减少了十余万匹。1893年 创办湖北自强学堂,设方言(外语)格致算学商务四门,后又单设湖北方言学堂。1894年 汉阳铁厂建成投产,是近代第一家钢铁联合企业。湖北枪炮厂即汉阳兵工厂建成投产,是洋务军工企业的后起之秀。它所生产的步枪称“汉阳造”,直到20世纪中期依然是中国的主要的步兵武器。1896年 汉阳铁厂改为官督商
12、办,管理和经营都有起色。1898年 发表劝学篇,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以维护封建伦理纲常。1898年 倡导成立商务局,用以“启发商智,联络商情”。扶植民营工业。1898年 湖北农业学堂创办,设农桑畜牧森林等科。同年创办湖北工艺学堂。1903至1904年 武昌设立小学65所,中学2所。1906年 中国留日学生5400多人,其中湖北选派的有1360人,居全国各省留日学生之冠。 (1)结合史实说明张之洞的洋务运动对湖北近代经济近代化进程的历史作用?(6分) (2)分析张之洞督鄂时期湖北教育事业的主要特点。(6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题号12345678答案BADADCBA
13、二、 非选择题9答案(1)严格立法,加强行政管理;对重要资源加强国家垄断;兴修水利。(3分) (2)社会原因:统治阶级为统治需要,大兴土木,大片砍伐森林,破坏了植被和自然环境。唐朝后期安史之乱,战乱破坏了黄河流域的社会安定。自然原因: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后,水土流失严重,加上天灾等因素的影响。(5分) (3)大兴土木,乱砍滥伐;农业中的过度垦殖;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战乱;自然灾害等。(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4)第一次:党的“左”倾错误思想的指导和“大跃进”运动对环境的破坏。第二次是“左”倾错误上升到以阶级斗争为纲,错误的人口政策,人口急增,围湖造田,乱砍滥伐,导致自然环境的破坏。第三次
14、是人口惯性增长,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战略造成。(3分) (5)中国的污染是决策失误造成的,是人口剧增造成的。日本是由于工业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导致了工业排放物的污染。(4分)10答案(1)唐代前期的租庸调制和后期实行的两税法;明代的一条鞭法和清代的“地丁银”制度。(4分) (2)特点: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或按人丁或人口征税);以实物税为主(或实物地租代替劳役地租);可纳绢代役,称为庸;只对平民征税,贵族官僚享有免交租庸调的特权。(4分) (3)进步:一是按土地和财产多少征税,比按丁征税合理,放松了对农民的控制;二是贵族、官僚、行商均要征收税,扩大了纳税面,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2分)因为土地
15、买卖严重,均田制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为了保障政府的财源而实行两税法。(2分) (4)同:一是均收银两(或用货币地租代替实物地租);二是简化了税收项目和手续。(2分)异:一条鞭法既量地又计丁,没有废除人头税;地丁银把丁银摊入田亩,废除了人头税。(2分)说明:不同点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农民的封建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2分)11答案(1)作用:使湖北形成了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的军舰侵略;推动了湖北军工企业的发展,“汉阳造”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是中国的主要的步兵武器;倡导成立商务局,扶植民营工商业,有力推动了湖北近代企业的发展。(6分) (2)特点:目的是培养维护清朝封建统治的人才;教学内容是以实际有用的专业为主;实行分科教学;本国教育与留学教育相结合;学制相对完备。(6分,答对三个要点给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