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名师一号》2017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计时双基练26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4477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一号》2017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计时双基练26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名师一号》2017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计时双基练26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名师一号》2017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计时双基练26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名师一号》2017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计时双基练26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名师一号》2017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计时双基练26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名师一号》2017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计时双基练26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名师一号》2017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计时双基练26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名师一号》2017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计时双基练26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名师一号》2017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计时双基练26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名师一号》2017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计时双基练26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名师一号》2017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计时双基练26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计时双基练(二十六)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计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5分)1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感受器和效应器都是由神经末梢直接构成的B在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中存在着电信号和化学信号C运动性失语症的有关中枢是人类特有的D仅靠一个神经细胞不可能完成反射解析本题考查反射弧的结构、兴奋的传导和传递及人脑的高级功能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感受器由感觉神经末梢构成,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中存在着电信号和化学信号。语言功能是人脑

2、特有的高级功能,与大脑皮层言语区有关。答案A2Ca2有利于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而Cu2能抑制Ca2的作用。若瞬间增大组织液中Cu2的含量,将引起的效应是()A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B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减缓神经冲动的传递D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解析本题考查兴奋在突触中传递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据题意知,Cu2具有抑制神经递质释放的作用,从而减缓神经冲动的传递,C项正确。答案C3将离体神经标本置于适宜的培养液中,向其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后,对其进行适宜强度的电刺激并测定其膜电位,结果如图。推断该化合物的作用机理是()A抑制细胞呼吸 B降低

3、K通透性C增大Na通透性 D降低Na通透性解析本题考查膜电位的产生机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由图示分析可知,添加化合物后由静息电位转化成动作电位,静息电位产生的机理为K大量外流所致,降低K的通透性会阻止K外流,使静息电位不能形成,故B项正确。答案B4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刺激C处,A、D处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B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C兴奋从E到F,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的内容物释放到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 解析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识图分析

4、能力,难度中等。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速度和在突触中传递的速度不同,在突触处的传递速度慢,A错误;兴奋在突触中只能单向传递,B、C错误。神经递质的释放是胞吐过程,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答案D5图甲为研究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实验装置,两个神经元以突触联系,并连有电表、。给予适宜刺激后,电表I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电位变化对应于PQ兴奋传导过程B电表记录到处电位值时,Q处无K外流C电表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与图乙基本相同D若S处电极移至膜外,电表的指针将发生两次反向偏转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A选

5、项,图乙为神经纤维上某点的动作电位,不是动作电位的传导过程。B选项,电表记录到处电位值时,Q处为静息电位,靠K外流维持。C选项,电表记录到的是R点的电位变化,其电位变化波形与图乙基本相同。D选项,兴奋只能从S传递到R,不能从R传递到S,故电表的指针只能发生一次偏转。答案C6将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神经纤维膜外的a、c两点,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损伤,其余部位均正常,如图为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兴奋传到b点时记录仪的指针将向左侧偏转B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为负电位C兴奋的产生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改变有关D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解析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

6、上的传导,意在考查考生在理解分析方面的能力。当兴奋传到a点时,膜外电位为负电位,此时电流计指针不偏转,说明a、c两点的膜外电位相同,则c点膜外电位也为负电位,B项正确;当兴奋传到b点时,a点的膜外电位为正电位,c点的膜外为负电位,则此时指针向右偏转,A项错误;兴奋的产生是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导致钠离子内流造成的;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证明了在神经纤维上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答案A7果蝇的某种突变体因动作电位异常而发生惊厥。如图表示两种果蝇的动作电位。据图分析,突变体果蝇神经细胞膜异常的是()A钠离子通道和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B钠离子通道和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C钾离子通道和恢复静息电位的

7、过程D钾离子通道和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解析本题考查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意在考查考生在理解和获取信息方面的能力。图中显示,两曲线上升只是受到刺激后钠离子内流形成动作电位的过程,突变体和野生型的曲线变化相同,说明突变体的钠离子通道和钠离子内流是正常的,两曲线的下降只是钾离子外流恢复形成静息电位的过程,突变体的曲线与野生型不同,这说明突变体的钾离子通道和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出现了异常。答案C8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此种局部麻醉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所示效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

8、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B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C局部麻药和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一致,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D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解析图中两种模式都是使突触后膜不能产生动作电位的变化,图1模式是使Cl内流增大局部膜内外的电势差,从而抑制动作电位的出现,图2模式是阻塞Na通道达到抑制动作电位的出现,二者原理不同。答案C9如图为某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在处给予足够强的有效刺激,则在a处可检测到电信号B在b处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在b处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

9、突触后膜后会被酶分解D在处施加有效刺激引起的屈肌收缩不属于非条件反射解析由图中神经节可以判断,位于传出神经上,a位于传入神经上,传出神经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不能传到传入神经,所以刺激处,a处检测不到电信号,故A项错误;图中b处为突触结构,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时,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故B项正确;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其发挥作用后立即被酶降解,故C项正确;反射活动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在处施加有效刺激虽然能引起屈肌收缩,但由于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属于反射,故D项正确。答案A10我国科学家成功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谜,这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没有信息

10、传递功能。如图所示的反射弧中具有“沉默突触”。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为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内一定具有“沉默突触”B如果神经元内不能合成神经递质或者突触后膜缺乏相应受体,可能形成“沉默突触”C该反射弧的信息传导途径一定是D若该图中为“沉默突触”,则刺激不能引起e处的电位变化,同时检测不到反应解析由于在此反射弧中有两条传导兴奋的途径,所以反射弧的信息传导不一定经过结构;若为“沉默突触”,反射弧中的兴奋也可由向传导。答案B11图1和图2分别是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中的Y来自图1中的A,图2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当感受

11、器接受适宜刺激后,若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释放的递质使兴奋B当感受器接受适宜刺激后,若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释放的递质使抑制C若用药物阻断与之间的联系,则当感受器接受适宜刺激后,效应器不能产生兴奋D突触后膜上有分解递质的酶,根据突触的功能推测,此类酶的生理功能应该是使突触后膜及时接受新递质的作用解析大脑皮层是动物的高级中枢存在部位,大脑皮层中枢发出的指令可管理脑干、脊髓等处的低级中枢,使其产生兴奋或抑制。但当被阻断后,脊髓内的中枢仍可发挥作用,例如植物人的排便排尿中枢,体温调节中枢等。答案C12.神经元的细胞膜上有钠、钾等离子的“离子通道”,在神经冲动的传导中“离子通道”

12、是“局部电流”产生的重要结构基础。蝎毒的神经毒素能够将该通道阻塞,导致中毒者兴奋传导和传递障碍而麻痹。如图为突触结构的示意图,蝎毒作用的部位应该在()Aa或b Bc或dCb或c Da或d解析从图中可知a为轴突、b为突触小泡、c为突触间隙、d为突触后膜;从题干中又知蝎毒阻塞“离子通道”,所以可推知其作用于神经元的细胞膜上,所以作用部位应为a、d。答案D13膝跳反射需要下肢的伸肌和屈肌相互协调完成。如图为膝跳反射弧,当敲击韧带时,伸肌收缩,同时屈肌舒张,才能完成小腿前踢动作。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最简单的反射弧可由两个神经元构成B甲、乙、丙三处的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存在差异C当1兴奋时,2

13、、3两神经纤维上膜内外电位的变化情况存在差异D甲、乙、丙三处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与线粒体无关解析当1兴奋时,2兴奋,3抑制,因此三处的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存在差异,有的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有的抑制下一神经元兴奋;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为胞吐,需要能量,与线粒体密切相关。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35分)14(18分)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中,有时存在一个突触引起的兴奋被后一个突触抑制的现象。如图是突触2抑制突触1兴奋传导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1)图1中能够体现出的内环境构成部分是_。(2)图2中a段表示_(填“静息”或“动作”)电位,b点时膜外是_(填“正”或“负”)电位。(3)甘氨酸(Gly

14、)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可作为神经递质,它的受体是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道。当兴奋抵达时,贮存在_内的Gly释放出来,并与分布在_上的Gly受体结合。当Gly与受体结合后,通道开启,使_(填“阴”或“阳”)离子内流,导致A处的兴奋不能传至B处。释放到突触间隙的Gly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再被利用,图中结构表示_。(4)上述整个过程中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_和_。解析本题考查细胞膜的功能、内环境成分和神经调节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图文转化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较大。(1)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突触前膜可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组织液中,因此,图中体现的内环境组成部分是组织液。(2)静息状态时神经纤维的膜

15、电位是外正内负,a段表示静息电位,ab段表示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b点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3)题干提示突触2抑制突触1的兴奋传导,因此,贮存在突触2的突触小泡中的Gly应该是抑制性递质,它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阴离子内流,进而导致兴奋不能传导。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的协助和ATP供能。(4)氨基酸的跨膜运输以及神经递质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答案(1)组织液(2)静息负(3)突触小泡突触后膜阴载体蛋白(4)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5(17分)如图为缩手反射弧结构以及痛

16、觉信息的流向的部分示意图,A、B为反射弧上位点。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刺激图中位点A,该处细胞膜内电位变化情况是_,这种变化主要与_离子的跨膜运输有关,所产生的兴奋传递到肌肉,致使肌肉收缩,该过程_(填“能”或“不能”)称为反射活动。(2)假如要通过刺激位点A和B及测量两位点电位变化情况,验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的特点,请简要说明操作流程及测量结果和结论:_。(3)缩手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_,产生痛觉的神经中枢为_。无意间,某同学被钉扎时有缩手反应,而医生在给他打破伤风针前做皮试时,他并没有把手缩回去,这说明缩手反射受_的调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及其相关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1)神经纤维受刺激后,细胞膜的电位变化情况是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这种变化与钠离子大量内流有关。刺激A点,虽然效应器做了相应反应,但反射弧不完整,故而不能称为反射活动。(3)从图中信息可知,缩手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答案(1)由负变正钠不能(2)刺激A点,测量B点有电位变化;再刺激B点,测量A点没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具有单向性,即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3)脊髓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或高级中枢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