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营山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这主要是因为A. 古代中国交通不发达B. 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C. 古代中国不对外开放D. 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答案】D【解析】影响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是国家政策,正是因为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才导致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艰难。2.汉承秦制,私有土地的买卖并不受法律限制,贫民一旦无法正常经营土地便只能将其
2、出售,地主的势力便越来越大。这一做法A. 加快了土地的流转和兼并B. 为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C. 推动国有土地制度的瓦解D. 培植了封建政权的经济基础【答案】A【解析】从材料“私有土地的买卖并不受法律限制”“贫民一旦无法正常经营土地便只能将其出售”中可以看出,材料中的做法有利于土地买卖,加快了土地兼并,故A项正确;土地买卖与农业技术的发展无关,故B项错误;井田制的瓦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故C项错误;材料“贫民一旦无法正常经营土地便只能将其出售”说明小农经济遭到破坏,故D项错误。3.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然而宋代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这种称谓的变化说明了A
3、.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B. 农民地位不断降低C.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 土地兼并得到认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对土地兼并者的称呼由“豪强”或“兼并之徒”演变为“田主”,说明民间对 土地兼并者的态度由仇视转变为认同,故 B 项正确。ACD与材料不符。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基本结构和特点古代的农业土地兼并4.“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并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与朝贡贸易一起出台的,并构成了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基本内容。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消极的抗倭。”这表明,明朝“海禁”政策的出台A. 受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的影响B. 是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
4、要求C. 是明代朝贡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D. 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结果【答案】A【解析】材料表明,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与朝贡贸易、礼治天下有关,还与政府抗倭有关,这体现了“海禁”政策是受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的影响而出台的,故A项正确。“必然结果”表述过于绝对,且没有体现材料的全部内容,故C项错误。B项表述片面,没有体现材料的全部内容,排除。材料没有提到明代资本主义萌芽,且结合所学知识,“海禁”政策与资本主义萌芽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故D项错误。5.太原王氏是明清著名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经商做官发财后大兴土木,其王家大院被誉为“中国民间故宫”。这一现象A. 妨碍了君主专制的加强B. 使手工业
5、品缺乏市场C. 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 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讲的是明清时期商人经商致富后,并不是将资本用于扩大生产,而是用于做官,这就影响了生产的扩大再生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所以答案选C。其他选项不符合。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6.西方文明史中记载:“1920年代和1930年代的欧洲历史使人们越来越难以像以往那样对进步深信不疑,这是令人幻想破灭和感到绝望的年代。”但在这一时期的中国,有的人却感到“革命胜利的曙光喷薄欲出”,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共
6、的诞生,让先进的中国人看到了希望国民革命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提倡国货.趁两大军事集团忙于欧战,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下,民族工业迅速发展A. B. C. D. 【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19世纪20年代初,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先进的中国人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故正确。国民革命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于1912年,故错误。一战期间,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欧美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等原因的影响下,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但与材料时间不符,故错误。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实施“国民
7、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民族工业迅速发展,故正确。综上所述,正确,错误,排除ABD,所以选C。7.作为一战期间的一名中国面粉商人,在中国他能感受到的是他所经营的面粉业获利较多他能接触到品种各异的中国香烟商品上到处贴有振兴国货的标语受外国资本排挤的压力有所降低A. B. C. D. 【答案】C【解析】一战期间,中国的面粉业、烟草业得到了发展,所以他所经营的面粉业获利较多,能接触到品种各异的中国香烟,当时实业救国思潮盛行,所以商品上到处贴有振兴国货的标语是可能的,当时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所以受外国资本排挤的压力会有所降低,所以只有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8.把握事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历史学习
8、的重要能力。若用下列的词句来概括20世纪40年代后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准确的是A. “小荷才露尖尖角”B. “忽如一夜春风来”C. “脱胎换骨获新生”D. “荷尽已无擎雨盖”【答案】D【解析】20世纪40年代后期,由于国共内战,国民政府四大家族实行官僚资本主义垄断企业,对于民族工业发展是致命的打击,此时民族工业陷入困境,故D项正确;A是甲午战争之后初步发展阶段的描述;B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描述;C是1956年民族工业改造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描述。9.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这说明阻碍近代中国民
9、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 本国的封建主义的压迫B. 官僚资本主义的排挤C. 我国经济基础的薄弱D.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答案】D【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表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受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的影响很大,放松侵略,民族工业发展较快,加紧侵略,民族工业发展就缓慢,故D正确;ABC材料未体现,排除。10.“陈老爷做丝生意发起来来的时候,老通宝家养蚕也是年年都好,十年间挣得了二十亩的稻田和十多亩的桑地,还有三开间两进的一座平房。可是以后,两家都不行了;老通宝现在已经没有自己的田地,反欠出
10、三百多块钱的债,陈老爷家也早已完结。”根据以上内容推断,两家“发起来”的十年可能是A. 1853年1863年B. 1895年1905年C. 1912年1922年D. 1922年1932年【答案】C【解析】主要描述了两家的发展都由“发起来”到“完结”,这正符合一战期间及其战后列强放松侵略与卷土重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由此可知,“发起来”的十年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故C项正确;A民族工业尚未诞生,排除;B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排除;D由于列强卷土重来,应该走向衰落,排除D。11.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出台了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家
11、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家庭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失去了存在的必要C. 我国土地所有制性质即将改变D. 农民将失去土地承包权【答案】A【解析】家庭经营规模小,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所以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需要完善但并未失去了存在的必要,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我国土地所有制性质不会改变,农民也不会失去土地承包权,选项C、D均不符合史实,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的主旨流转的仅仅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而非失去土地承包权等选项。12.改革开放对于现代中国的发展,犹如一次“壮丽的日出”。开启
12、这一伟大历史转折的重要会议是A. 中共八大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 中共十二大D.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答案】B【解析】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开启这一举措的重要会议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故选B;ACD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13.中共中央某文件指出:采取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
13、际。这份文件最有可能发布于A. 1953年B. 1958年C. 1975年D. 1983年【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信息得知这份文件最有可能发布于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拉开序幕,对内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进行调整,从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故D项正确;A项是三大改造时期,排除;B项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排除;C项是文革时期,排除。1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14、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中国实践中的新发展。这一创举是在贵州、四川开始试验推行于1983年初在全国基本实行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A. B. C. D. 【答案】B【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安徽、四川开始试验推行的而非在贵州、四川开始试验推行,所以本题凡是含均是错误的答案,另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1983年初在全国基本实行,也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所以综上所述本题只有选B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安徽、四川开始试验推行。15.1
15、988年,海南省设立,并且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当时海南岛可以建设上以吸收利用外资为主所有制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结构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市场调节为主拥有独立的经济管理权限A. B. C. D. 【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特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市场调节为主,建设上以吸收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所有制结构,故;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故错误;所以答案选A。16.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和通信工具有了很大的进步。按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交通和通信工具,正确的是公共汽车无线电报电话自行车A. B. C.
16、D. 【答案】C【解析】【详解】公共汽车于1924年出现于上海地区,无线电报在中国创设于1906年,电话于1882年传入中国,自行车于19世纪中后期进入中国,所以在中国出现时间最晚的应该是公共汽车,出现最早的应该是自行车,故排除A、B、D项,故选C项。17.钏影楼回忆录记载:“上海那个地方是开风气之先的,外国的什么新发明、新事物,都是先传到上海。”下列不属于上海社会生活近现代化的史实是A. 1872年创办轮船招商局B. 1906年建成第一个有轨电车系统C. 1924年有公共汽车运行D. 2003年磁悬浮列车专线投入商业运营【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于1872年在上
17、海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外商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A项与设问不符,排除。1906年,在天津建成第一个有轨电车系统,B项符合设问,所以选B。1924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推动交通事业的发展,C项与设问不符,排除。上海磁悬浮铁路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示范线, 2003年1月4日正式开始商业运营,D项与设问不符,排除。【点睛】本题属于否定式(或逆向型)选择题,抓住设问要求“不属于上海社会生活近现代化的史实”,运用近现代上海发展的相关内容,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18.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
18、们。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解释是A. 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B. 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必需的物质支持C. 突出了企业家们的作用D. 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获得贵金属黄金、白银和海外财富,以扩大资本原始积累,成为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动力。故答案为D项。A项,“否认了”的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B项,该项的表述与新航路开辟期间,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为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等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的史实不
19、符,排除;C项,材料也没体现出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物质支持,而且也不符合史实,新航路开辟时期为航海家提供物质支持的主要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王室,排除。19.下列不属于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是A. 推动资资本义生产组织形式重大变化B. 科学的成果促进生产迅速发展C. 促进中国新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的传播D. 促使交通工具和动力发生革命性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发明者都是一些技术工人与工匠,发明成果是来源于工匠的经验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故B项是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不是相同点,符合题意。选项A、C、D三项均是两次工业革命
20、的相同点,不符合题意,排除。20.19世纪60年代初中国人包世臣在他的齐民四术中说:“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棉布的三分之一”当时洋布“大行”并且价廉的根本原因主要是A. 有西方列强军事侵略的武装保护,强行推销B. 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破产,无力抵御西方经济侵略C. 工业革命完成,生产率大大提高,成本降低D.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连成一体【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时间“19世纪60年代初”可知,处于工业革命完成时期,注意限定信息“根本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完成,使得生产率大大提高,成本降低,因此洋布物美价廉,故C项正确。洋布“大行”和列强强行推销有关,但A项不是根本原因,排除;60
21、年代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破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洋布销售,但是这并不是洋布“大行”的根本原因,选项B排除;19世纪60年代初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故D项错误。21.美国学者指出,大萧条对此后半个世纪美国的政策生产了重大影响,但是在里根上台后,“人们对大萧条的记忆淡化了”。这一结论主一基于里根政府A. 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干预B. 开创了美国“新经济”时代C. 以新自由主义思想为指导D. 使美国走出了“滞涨”困境【答案】C【解析】【详解】大萧条影响美国经济思想和政策长达50年,因为这期间的美国政府均在凯恩斯主义指导下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这一政策延续了
22、50年。但里根上台后,放弃了凯恩斯主义,转而采用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所以“人民对大萧条的记忆淡化了”,故选C项。A项中的“加强”不符合里根政府的经济政策;B项中“新经济”是克林顿时期;D项具有迷惑性,美国能够走出“滞涨”,就是因为里根推行了自由化的经济改革,所以主要还是里根的政策。22.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这说明A. 政府试图消除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剥削B. 调整劳资关系是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C. 经济危
23、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D. 社会主义运动危机期间发展起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依据所学,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罗斯福新政时期,为克服经济危机所采取的措施,这项措施有利于缓解劳资关系,促进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分析选项,A说法错误;B符合题意;C与史实不符,只是局部调整;D与史实不符。所以答案选B。考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罗斯福新政全国工业复兴法23.1932年,美国总统胡佛为缓解经济危机,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但是,在宾夕法尼亚,受救济者每天得到的救济金只有三分钱。这反映出当时胡佛政府A. 国家干预经济的力度不够B. 通过以工代赈解决了失业
24、问题C. 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D. 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题干中反映了美国总统胡佛为缓解经济危机,对经济进行了干预,但从材料中“受救济者每天得到的救济金只有三分钱”可知国家干预经济的力度不够。故选A项。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美国杯水车薪24.19391945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激增,从910亿美元增加到2136亿美元。下列选项与美国此时经济发展的原因无关的是A. 政府对经济的全面管制B. 战争需求的刺激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D.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
25、、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关键信息是时间,美国政府此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市场中有了计划,而不是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故选D项。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渡过难关25.据统计,美国建筑工业的产值从1919年的120多亿美元增长到1928年的近175亿美元。同时,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发展也很显著,其产量从1919年到1929年增加了64%。下列现象与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发展无关的是A. 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B. 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广泛应用C. 罗斯福坚持“自由放任政策”D. 1929年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比较
26、、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D三项的表述,均比较客观,符合史实,正确。进一步可知,C项明显不符合史实,20世纪20年代美国总统是柯立芝和胡佛,不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柯立芝繁荣”下的隐患26.当前建设与谐世界还有很多阻力,人类面临很多共同问题,主要是恐怖主义环境恶化国际性毒品贩卖走私艾滋病不断蔓延A. B. C. D. 【答案】D【解析】依据教材可知,都属于人类面临很多共同问题,故选D。27. 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
27、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A. 表现为大规模的跨国运动B. 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C. 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D. 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中“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说明经济全球化中不利于经济平衡,故本题选择B项。A和C只是材料反映一个方面信息;D材料中没有提及该信息。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经济全球化。
28、28. 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段材料无法揭示出A. 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B. 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C. 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D. 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答案】D【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了所带来的问题,但是材料没有反映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D是错误的。所以选D。29.假如让你写一篇集中反映2
29、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请依据有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A. 欧洲共同体两极瓦解一超多强不结盟运动B. 欧洲共同体一超多强北约东扩亚太经合C. 欧洲联盟一超多强北约东扩亚太经合D. 欧洲联盟两极瓦解华约解散亚太经合【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干要求的是“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此时欧洲共同体已被欧盟代替,排除A、B;C更体现了在多极化趋势加强形势下的国家关系;D中“两极瓦解”“华约解散”为上世纪90年代的国际关系大事。故选C。考点: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特点。点评:冷战结束后,整个世界出现了一个相对和平时期,但霸权主义、新干涉主
30、义、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势力和国际恐怖主义将成为对世界和平稳定的主要威胁。新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加深了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关系,也使国际竞争更趋势激烈。经济全球化绝不意味着国家主权被削弱,国家仍然保持着对内对外政策的最高权力。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历史发展总趋势,由于国际力量总体失衡,美国谋求单极霸权体系的意图更为突显。30.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联盟等相继成立。这些组织的建立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不包括A. 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B. 促进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C. 进一步推动了贸易自由化发展D. 有利于形成多极化的世界格局【答案】B【解析】A选项是这三个组织的共同影响,
31、是区域集团化的积极影响;B选项错误,贸易保护主义是不利于经济区域化、经济全球化的;C选项是区域性合作组织的积极影响;D选项是经济对政治的影响。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共40分)31.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长期以农业发展为主,商业是农业的辅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材料二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唐白居易朱陈村材料三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
32、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1)材料一反映的是何种土地制度?春秋战国时,这一土地制度在所有关系上有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2)材料二中的唐朝经济形态是什么?它有何特点。(3)材料三中“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这种新经济指的是什么?【答案】(1)土地制度:井田制。变化:由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或铁农具与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生产力)。(2)唐朝经济形态:自然经济(或小农经济)。特点: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3)新经济:资
33、本主义经济萌芽。【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可知是井田制,第二小问变化从土地国有到私有制回答。(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可知是小农经济;第二小问从小农经济特点回答即可。(3)第三小问从资本主义经济萌芽角度回答。点睛:“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自然经济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生产分散、规模小、技术落后。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具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三种社会属性;在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就等于自然经济。自然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在1840年鸦片战
34、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开始瓦解。32.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什么是科学的社会主义呢,老祖宗是怎么说的呢?马克思和恩格斯着重在经济方面讲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基本的思想和要求是:首先要消灭资产阶级的私有制,由社会占有生产资料。恩格斯强调:社会主义同现存制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习近平在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1)依据材料一,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什么是社会主义?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建设的哪一过程体现了这一认识?材料二 1978年安徽省发生特大旱灾,山南区干部群众商议的办法是“借地”给村民,每
35、人借三分,谁种谁收,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在中国农村改革大幕拉开之时,邓小平也在不断思考:城市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应该选择在哪里?他想划出一块不大的地方为改革开放探路。20世纪90年代初,改革开始从体制层面触动“计划”二字,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摘编自顾亚奇等伟大历程:中国改革开放30年(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安徽“借地”的做法对农村改革的影响,邓小平是如何“为改革开放探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指什么?【答案】(1)认为: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或由社会占有生产资料)。体现:进行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2)影响:揭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
36、(写出“拉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也可给分)举措:设立经济特区。新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详解】(1)根据“首先要消灭资产阶级的私有制,由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可知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就是社会主义。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建国初期,我国通过三大改造实现了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转变,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2)根据“每人借三分,谁种谁收,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可知安徽“借地”的做法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有利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根据“想划出一块不大的地方为改革开放探路”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邓小平通过设立经济特区“为改革开放探路”。
37、根据“20世纪90年代初,改革开始从体制层面触动计划二字”可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指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重建导致了巨大的增长(平均年增长率近50%)。欧洲经济从未有如此大的跃进。国际贸易反映了这种新局势。以自由贸易为基础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自1948年起便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欧洲在其中具有特殊地位。【法】德尼兹加亚尔、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材料二 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元”来计算,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欧洲意识”。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材料三 从肯尼迪政府开始,标准的提法就是“平等的伙伴
38、关系”。华盛顿官方一直表示希望看到欧洲成为一个单一的实体,有足够的力量同美国一起承担领导世界的责任和负担。这是有关这个问题的一套惯用的辞令。美国也没有把美欧之间在伊朗和伊拉克问题上存在的分歧看作平等伙伴之间的问题,而是看作欧洲不服从美国的领导。【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材料四 事实上,美国、日本、英国等国负债都很重但是债务危机却发生在了欧元区的希腊等国。这不禁让人怀疑是美国借助金融危机搞垮欧元从而维持美国霸主地位的阴谋。王燕、赵杨欧洲债务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促进欧洲经济恢复发展的“美国因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元对欧洲及国际政治
39、、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概括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真实态度,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二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特征【答案】(1)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关贸总协定、实施马歇尔计划。(2)对欧洲的影响:促进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提高欧洲国际地位对国际的影响:挑战美元霸权;促进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化;推进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3)压制在地区利益上压制欧洲;企图利用金融危机搞垮欧元(言之有理即可得。(4)扶植与控制交织,合作与竞争并存。【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美国因素”就是美国在世界资本主义上面的干
40、预,这种干预涉及到各个方面,题中问的是经济方面,首先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其次就是三大经济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2)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欧盟对整个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最为欧盟的货币欧元对整个世界金融体系的影响也是很深远的。这对经济区域集团化以及经济全球都有促进作用。也对美国的霸主地位起到了冲击作用。(3)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讲述的是美国对于欧盟的真实态度,我们从话语中明显看出美国的态度是一种担心的态度,因此要对欧盟采取压制的态度。这种态度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利用地区利益来压制欧洲,企图用金融领域来压垮欧洲。(4)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美国与欧盟的关系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内部发展问题的一个缩影,两者的关系是以利益为基础的,利益在一起的时候就互相促进,以美国的扶植为主;当利益有矛盾的时候,就开始互相竞争。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