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6 ,大小:305.50KB ,
资源ID:263548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6354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名师一号》2015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欣)第五单元检测题.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名师一号》2015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欣)第五单元检测题.doc

1、第五单元检测题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系念(x)守丧(sn)洞穴(xu) 殒身不恤(rn)B子嗣(s) 康强(qin)曝光(bo) 毛血日衰(xi)C箨龙(tu) 模拟(n)间月(jin) 万乘公相(shn)D绢花(jun) 斫轮(zhu)遗施(wi) 与闻其事(y)解析A殒yn;B.血xu;D.与y。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杯具”、“洗具”还有“餐具”,让人们妙手成春的谐音成了“悲剧”、“喜剧”和“惨剧”,这种谐音,虽带有几分戏谑的成分,倒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B“十一”期间

2、,各大商场人山人海,在其中,可能还有一个你不知晓的群体,他们在顶级品牌间川流不息,只欣赏,从不买。他们在去年便被网络起了一个新名字“虚客族”。C每逢年终岁末,辞旧迎新之时,央视春晚总是以其华美的演员服饰,专业化的灯光音响以及令人回肠荡气的演员阵容而成为亿万国民关注的焦点。D退休了,儿女又不在身边,她就把这些猫啊狗的当成儿女,每天宝贝长,宝贝短的,其乐也融融,在别人看来,她似乎也在尽享着天伦之乐。解析A妙手成春:形容医术高明。B.川流不息:形容大街上行人、车马来来往往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C.回肠荡气:形容(音乐、诗文)婉转、动人。答案D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四川雅安发生的7.0级地

3、震,牵动着全国各地群众的心,纷纷向灾区捐款捐物资助灾区人民抗震救灾,与灾区人民携手共渡难关。B中国电影之所以在国内难挡好莱坞大片的冲击,在海外仍是非主流,是因为中国电影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和过于“自闭”。C通过十八大精神的学习,让我们看到了以习近平为首的新一代领导人对“反腐”的决心,看到他们“实干兴邦”的工作态度,这也让我们倍感欣慰。D是坚守艺术良心,保证艺术水准,还是一味追求商业利益,获得高额票房收入,艺术工作者们的答案是肯定的。解析本题中,A项缺主语,在“纷纷”前加“各地群众”。C项,缺主语,去掉“让”。D项,“答案是肯定的”与上文一面两面呼应不当。答案B4下面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

4、一项是()A一夫夜呼,乱者四应:此句出自欧阳修的伶官传序,其中的一夫是指兴兵作乱的皇甫晖。B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此句出自贾谊的过秦论,这里的一夫指发动起义的陈涉。C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此句出自杜牧的阿房宫赋,这里的独夫是指秦始皇。D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此句仍出自杜牧的阿房宫赋,其中的“戍卒”和“楚人”,均指陈涉。解析D项中的“楚人”指项羽。答案D5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例句:而智勇多困于所溺A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B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C夫祸患常积于忽微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解析例句为被动句式,“于”表被动。A.“为所”表被动;B.诛:被动用法:被杀;D.“削”“

5、割”,被动用法,被削,被割;C项为干扰项,句中“于”不表被动,是介词“在”。答案C6文言文中,有些词语要么借代取义,要么借喻取义,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是借代取义的一项是()A夫祸患常积于忽微B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C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D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解析A忽微:长度单位,借指微小的事;B.锱铢:重量单位,借指细小的财物;C.蜩腹蛇蚹:比喻笋的外皮;D.视息:看与呼吸,借指活着。答案C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0题。深虑论明方孝孺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

6、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住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皆出于所备之外。 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夷狄。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

7、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谋子也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7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祸常发于所忽之中 忽:疏忽B汉惩秦之孤立 惩

8、:惩罚C思之详而备之审矣 审:周密D岂工于活人 工:善于解析本题B项“惩”应为“借鉴”。答案B8下面的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直接体现“不能深虑”的一项是(3分)()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王莽卒移汉祚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A BC D解析本题筛选指向为直接体现“不能深虑”。句是一般陈述,句是不能深虑的结果,属间接体现,句是能深虑的做法,含此三句的项排除。答案B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灾祸常常在疏忽之际发生,变乱常常在不值得疑虑的事上突起。B作者认为大凡智力所能考虑

9、到的,都是人事发展理应出现的情况,如超出智力所达到的范围,那就是上天的安排了。C作者认为智力谋划的只能是人事方面的因素,却无法预测天道的安排。D作者认为仅凭个人的智谋来包揽天下的事务,可能会使国家陷入危亡。解析本题D项中“可能会”概括有误,原文有两个“必”字,是“一定会”。答案D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译文:_ (2)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译文:_(3)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译文:_答案(1)筹划国家大事的人,常注重艰难危

10、险的一面,而忽略平常容易的一面,防范随时会出现的可怕事件,而遗漏不值得疑虑的事件。(2)大凡智力谋划的只是人事的因素,却无法预测天道的安排。(3)古代的圣人,知道国家将来的变化,不是人的智谋能考虑周全的,也不是法术能控制的,不敢滥用阴谋诡计,因而只是积累真诚,用大德来感动天心。参考译文 筹划国家大事的人,常注重艰难危险的一面,而忽略平常容易的一面,防范随时会出现的可怕事件,而遗漏不值得疑虑的事件。然而,灾祸常常在疏忽之际发生,变乱常常在不值得疑虑的事上突起。难道是考虑得不周到吗?大凡智力所能考虑到的,都是人事发展理应出现的情况,而超出智力所能达到的范围,那是天道的安排呀! 秦始皇剿灭诸侯,统一

11、天下后,认为周朝的灭亡在于诸侯的强大,于是改封建制为郡县制。满以为这样一来就会根除战争动乱,天子的尊位可以代代安享,却不知汉高祖在乡野间崛起,最终颠覆了秦朝的江山。汉王室鉴于秦朝的孤立无辅,大肆分封兄弟、子侄为诸侯,自以为凭着同胞骨肉的亲情,可以共辅江山,不生变乱,然而吴王刘濞等七国还是萌生了弑君篡位的阴谋野心。汉武帝、汉宣帝之后,逐渐分割诸侯王的土地,削弱他们的势力,这样便以为平安无事了,没想到外戚王莽最终夺取了汉家的皇位。光武帝刘秀借鉴了西汉(哀、平)的教训,曹魏借鉴了东汉的教训,西晋借鉴了曹魏的教训,各自借鉴其前代的教训而进行防备。可他们灭亡的根由,都在防备的范围之外。 唐太宗听传言说:

12、将有带“武”字的人杀戮唐室子孙,便将可疑之人找出来统统杀掉。可武则天每天侍奉在他身边,却怎么也没想到她。宋太祖看到五代的节度可以制伏他们的君王,便收回他们的兵权,使其力量削弱,容易对付,哪料想子孙后代竟在敌国的困扰下逐步衰亡。这些人都有着超人的智慧,盖世的才华,对国家乱亡的诱因,他们可谓考虑得细致,防范得周密了,然而,思虑的重心在这边,灾祸却在那边产生,最终免不了灭亡,为什么呢?大凡智力谋划的只是人事的因素,却无法预测天道的安排。良医的儿子难免会病死,良巫的儿子难免死于神鬼,难道是善于救助别人而不善于救自己的子女吗?这是善于谋划人事而不善于谋划天道啊! 古代的圣人,知道国家将来的变化,不是人的

13、智谋能考虑周全的,也不是法术能控制的,不敢滥用阴谋诡计,因而只是积累真诚,用大德来感动天心;使上天顾念他(对百姓)的恩德,像慈母保护初生婴儿那样不忍心舍弃。尽管他的子孙有愚笨不贤良足以使国家灭亡的,而上天却不忍心迅速灭其家国,这才是思虑得深远呀!假如不能用大德赢得天心,仅凭着微不足道的智谋,包揽天下的事务,想使国家没有危亡,这从道理上是一定讲不过去的,难道天意会如此安排吗?三、现代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4题。蜗牛法国弗朗西斯蓬热 与以热灰为家的未燃尽的煤屑相反,蜗牛最喜欢潮湿的土地。它们全身贴地往前走。它们身上带着泥土,泥土是它们的食物,也是它们的排泄物。泥土穿过它们的身体,

14、它们穿越泥土。这是情趣奥妙的相互渗透,因为可以说这是同一颜色的深浅的变化:其中一个是积极成分,一个是消极成分,消极成分围绕、喂养积极成分,而积极成分边移动边进食。 关于蜗牛,还有许多别的话要说,首先,它自身的湿润,它的冷血,它的延伸性。 此外,我们无法想像一只抛开背上甲壳而静止不动的蜗牛。它休息时立即将身体缩进壳内。相反,由于腼腆,它一露出那赤裸的身体,一露出它脆弱的外形,就赶紧往前运动,刚一暴露就迅急前进。 干燥的季节,它们隐居在壕沟里,而且它们的存在似乎有助于居住地的潮润。那儿,也许有其他冷血动物与它们为邻,如癞蛤蟆、青蛙。可是,它们离开壕沟采用不同的方式。蜗牛更有资格住在那儿,因为它离去

15、时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然而要记住,它们虽然喜爱潮湿的土地,但并不喜欢那泽国的湿土:如沼泽、池塘。它们当然更喜欢坚实的土地,但这种土地必须是肥沃和湿润的。 它们也爱吃蔬菜和水分充足的绿叶植物。它们懂得挑选最嫩的叶子,食后仅仅留下叶脉。 它们待在壕沟底干什么?它们喜欢那儿的环境,但那儿终不是久留之地。它们是壕沟的常客,但它们向往浪游的生活。而且它们在沟底和在泥土的小径上一样,背上的甲壳依然使它们显得矜持。 当然,到处背着这样一个壳儿确实是个累赘,但它们并不抱怨。相反,它们把这当成一件幸事。无论走到什么地方,它们随时可以躲进自己家里,使那些居心叵测的人无可奈何。这实在是一种可贵的长处,为此付出代价完

16、全值得。 它们由于有这个能耐、这个方便而洋洋自得。我是一个如此敏感、如此脆弱的生命,怎么能够固若金汤,不怕那些讨厌的东西的袭击,享受幸福和安宁?于是,这背上的掩蔽所应运而生。 我如此紧紧地附着于地面、如此令人怜悯、如此缓慢、如此一往直前、如此有本事离开地面缩进我的家屋,我还有什么忧愁?任你把我踢到什么地方,我有把握在命运放逐我的土地上重新站立起来,重新附着于地面,而且在那儿找到我的饲料泥土,这是普通的食粮。啊,当一只蜗牛是多么幸福、多么快活!它还用自己的流涎在它接触过的一切东西上留下印记。它身后是一道银光闪闪的轨迹。而这正是问题的关键:要生存就难免冒风险。蜗牛是孤独的,的确如此。它的友人寥寥无

17、几。可是,为了生活得幸福,它并没有这种需要。它同大自然如此亲密地黏附在一起,它如此亲切地享受大自然的恩宠;它是它所拥抱的土地和菜叶的朋友;它是天空的朋友。它骄傲地抬起头颅和那双敏锐的眼珠:高贵、从容、睿智、自豪、自负、骄傲。请不要说蜗牛在这方面跟猪相似。不,它没有那种平庸的小脚、那种惴惴不安的碎步小跑。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正确的两项是(4分)()A作者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蜗牛,既赞颂蜗牛黏附大自然,勇敢无畏地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又批评蜗牛不讲卫生,缺乏独立性,骄傲自满。B这篇散文具有深刻的寓意:一切生物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并因此快乐和幸福。作者希望,人类的每一个个体都当一只蜗牛。C

18、文章先写蜗牛普通、细微、低贱的一面,后写蜗牛有风度、本事和强大的生命力。抑扬之间,蜗牛美好品质和美丽的内心得到充分展示,文章寓意得到深刻表现,感染力增强。D为了描写蜗牛美的形象,赞美蜗牛幸福快乐的生活,作者断然否定同是冷血动物的癞蛤蟆、青蛙,否定同样有高贵、从容等品质的猪。这种以贬斥别的动物来捧高蜗牛的写法其实有损蜗牛的形象。E作者综合运用说明、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表达方式咏物言志,“物”与“志”有机地融为一体,所咏之物鲜明、清晰,所表达的思想具体、形象。解析本题从内容要点、写作手法等角度设题考查赏析文本的能力。A项“批评”之说评价不当。B项中“人类的每一个个体都当一只蜗牛”无中生有。D项“

19、断然否定”过于绝对,“有损”之说分析有误。答案CE12根据文章相关内容,分条概括蜗牛的生活习性。(4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可从生活环境、居住习惯、食性、行动特点等角度入手,分条概括。答案喜欢生活在湿润的环境中。(或“喜欢潮湿的土地,不喜欢那泽国的湿土”)喜欢独居。(孤独、友人寥寥)以泥土、蔬菜、绿叶植物为食物。行动迟缓。(“如此缓慢”)喜欢浪游。(“向往浪游”)13文章第、自然段用第一人称“我”,而最后三段改用第三人称“它”。请简要分析这种变化的理由。(5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人称变换的作用。在三种人称中,第三人称便于客观交待事实,揭示内涵,便于展开情节;第一人称,叙述

20、事情增加可信度,抒写感情更为直接;第二人称,拉近距离,便于抒情,给人以亲近感,使感情更强烈。了解了这些,作答时可据文本做出相应的分析。答案用第一人称,站在蜗牛的角度,便于揭示蜗牛背负沉重甲壳的动机与目的;改用第三人称,便于表达对蜗牛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意思对即可)14作者动情地赞美:“啊,当一只蜗牛是多么幸福、多么快活!”为什么?请结合文本和社会生活进行探究。(5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性阅读的能力。题干要求对作者赞美蜗牛的一句话结合文本联系社会生活进行探究。作者的这句话,反映着作者对蜗牛及其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作答时,首先明确这一点,而后结合文本提取论据分条说明为什么向往,最后联系现实生活进

21、行阐述即可。一定要注意文本内容与现实联系的自然合理。答案这句拟人的表达,实际上反映了作者对自己笔下蜗牛及其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它对吃住行的要求很低,生活自适,没有必要贪慕丰厚的物质条件。它能够掌握自己和自然界规律,在壕沟,在肥沃、湿润、坚实的泥土上浪游,自由地选择蔬菜和水分充足的绿叶植物,挑选最嫩的叶子为食。不必担心工作难找、生活有压力。它个性自信、乐观、开朗。背着沉重的甲壳保护着幸福和安宁;任是什么地方,都能站立起来,富足地生活。不必担心战争来临或金融危机。它们能自由地创造生活,用生命的痕迹作画。在它接触过的一切东西上留下印记,在身后留下一道银光闪闪的轨迹。不需考核业绩,不必在乎考试。蜗牛

22、世界平淡、安定、富足,没有人类社会复杂多变、尔虞我诈的人际和国际关系。不必在企求他人帮助中生活,不必再看别人的脸色中度日。所以作为蜗牛,就能骄傲地抬起头和敏锐的眼珠:高贵、从容、睿智、自豪、自负、骄傲。这是多么幸福和快乐的精神体验。四、记诵与表达(15分)15按要求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5分)(1)在六国论中苏洵详细分析了六国灭亡的原因。其中齐国灭亡的原因是“_”。燕国灭亡的原因是“_,_”。赵国灭亡的原因是“_”。(2)在六国论中,苏洵借六国灭亡之事意在告诫北宋统治者面对契丹,西夏的侵扰,不应以贿赂的手段而苟且偷安。最能体现这个中心的一句话是“_”。答案(1)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至丹以

23、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惜其用武而不终也(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1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顺序是_。(只填写序号)(4分)雪花无欲,无欲则刚,_;雪花无求,无求则品高,_;雪花有容,有容乃大,_;雪花无私,无私则不贪,_。容大千世界,六合作荒滴水石穿,成冰成铁只有奉献,没有索取,但为润物,不求得失澄明晶莹,一尘不染,但为助人,不求显卑答案17.欣赏漫画玩大了,按要求作答。(1)任选一条鱼,替它写一段简短的内心独白。(3分)答:_(2)用一句话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3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漫画寓意的能力,做这类题要读懂画面,然后揣摩画面中蕴含的意义。第一问,要注意所选对象处境及

24、心理,答案要符合情境;第二问要抓住细节,联系实际,揭示寓意。答案(1)(要点)鱼缸内的鱼:突出自责和懊悔。鱼缸外的鱼:突出内心的悔恨和绝望。(2)寓意:做任何事,要有度,适可而止。五、作文(50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论语里有如下记载: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这段话用现代汉语说就是,子贡问孔子:“一个乡的人都称赞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不行。”子贡又问:“一个乡的人都讨厌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还不行,最好是一个乡的好人都称赞他,一个乡的坏人都讨厌他。”请选择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文体自定,不少于800字。写作提示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题目没有具体的范围限制,因而审题时首先要准确理解材料,然后从材料中选择一个角度展开阐述。材料是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并且对之进行了翻译,由此我们可知,本次作文的写作主题应在“评人”“做人”范围之内。我们可以写怎样做人,可以写怎样对待别人的评价或应怎样评价别人,当然也可就孔子对人的评价标准进行探讨。这个话题有文化味,有思辨色彩,有思维力度,有人生智慧,考生想要写好,有一定的难度。较好的立意和文题有:大家好,不一定真的好;做好人,不要做老好人;原则,做人的脊梁;成功者,在称赞与诋毁中永生。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