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地理湘教必修2课后习题:4-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2997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0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地理湘教必修2课后习题:4-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地理湘教必修2课后习题:4-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地理湘教必修2课后习题:4-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地理湘教必修2课后习题:4-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地理湘教必修2课后习题:4-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地理湘教必修2课后习题:4-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后篇巩固探究一、学业水平引导阅读下列景观图,完成第14题。1.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人类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是()A.B.C.D.2.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自然资源衰竭问题”的是()A.B.C.D.3.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会导致土地沙漠化的是()A.B.C.D.4.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会导致右图中环境问题的是()A.B.C.D.解析:图片中的环境问题依次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其中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是由“人类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的;自然资源衰竭问题包括森林、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2、土地沙漠化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植被破坏而出现的一种生态问题;第4题的图片反映的是大气污染事件。答案:1.C2.A3.A4.C读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图,完成第56题。5.图示虚线方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的激烈矛盾,图中括号内所表现的内容是()A.资源的破坏与短缺B.促进经济迅猛发展C.新材料应运而生D.资源利用范围越来越广6.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利用主要是因为()A.自然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B.人类可以无限开发利用自然资源C.人口剧增和错误的认识D.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种类不断增多解析:第5题,现在人类面临的资源问题主要是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和不合理利用资源导致的资源短缺。第6

3、题,人类对资源无节制的开发,一方面是因为人口增加,对资源的需求量增大;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导致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答案:5.A6.C读图,完成第78题。7.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A.环境污染B.生态破坏C.自然资源衰竭D.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8.按环境要素分类,该环境问题属于()A.大气污染B.水污染C.土壤污染D.生物污染解析:第7题,据图可知该环境问题是全球变暖,属于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第8题,全球变暖是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而导致的气温升高,属于大气污染。答案:7.D8.A9.导学号52084062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

4、各题。(1)图中甲、乙、丙、丁图例各代表一类环境问题。请将甲、乙、丙、丁填入下列环境问题的括号内。A.酸雨()B.森林锐减()C.水土流失()D.水体污染()(2)环境问题乙在我国的地区最为严重,试简述其产生的主要人为原因。(3)甲、乙、丙、丁四类环境问题中,目前在欧洲表现最突出的是,分析其多发的原因。(4)甲、乙、丙、丁四类环境问题中,对生物多样性威胁最大的是。解析:第(1)题,甲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应是森林锐减;乙在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处,应是水土流失;丙分布在降水较多、经济较发达的东南地区,应是酸雨;丁主要在江淮下游地区,应是水体污染。第(2)题,水土流失在黄土高原最为严重,主要是不合理的

5、土地利用等因素,造成植被破坏严重。第(3)题,欧洲工业发达,能源消耗量大,排放酸性气体多,气候湿润,水汽充足,易形成酸雨。第(4)题,森林破坏,会使生物多样性锐减。答案:(1)丙甲乙丁(2)黄土高原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破坏植被等。(3)丙欧洲经济发达,能耗大,排放酸性气体(SO2)多,且降水丰富,多酸雨。(4)甲二、能力素养拓展读非洲某区域人地关系示意图,完成第12题。1.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森林锐减C.土地荒漠化D.矿产资源枯竭2.造成该区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A.炎热干旱的气候条件B.人口激增,素质较低C.农作物侵入牧区D.土地生产力下降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

6、导致该环境问题的直接原因有三个:一是草地变旱地;二是压缩草场面积,牧场超载;三是牧场向环境脆弱地区转移。可推知该区域的环境特征是干旱,故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第2题,由图可知,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农作物侵入牧区草地变成旱地、牧场超载和转移环境问题,故造成该区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口激增,素质较低。答案:1.C2.B读甘肃省某绿洲近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图,完成第34题。3.据图推断,该地新增耕地主要来自()A.林地B.草地C.水体D.未利用土地4.这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易导致()A.土壤侵蚀B.土壤污染C.水土流失D.土地荒漠化解析:第3题,据图判断,草地的负增长最大,即新增耕地主要来自

7、草地。第4题,甘肃位于西北地区,降水少,气候比较干燥,耕地规模扩大会导致植被破坏,灌溉用水增加,进而诱发土地荒漠化现象。答案:3.B4.D导学号52084063气溶胶是大气中悬浮的液态或固态微粒的总称,是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来源可分为人为气溶胶和自然气溶胶两种。气溶胶光学厚度(AOD)通常用以推算气溶胶含量。读中国多年平均气溶胶厚度等值线分布图,完成第56题。5.图中A、B两地AOD数值的差值可能为()A.0.1B.0.3C.0.5D.0.96.图中A、B两地同在四川,但AOD值差别却很大,两地AOD值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A地地势高B地植被覆盖率高A地工农业活动多B地人口密度大A.B.C

8、.D.解析:第5题,依据等值线判读“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可判读A数值为00.3之间,B数值为0.60.9之间,则两地差值大于0.3、小于0.9,故C项正确。第6题,图中A地位于横断山区,空气稀薄,气溶胶含量少;B地位于四川盆地,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因人类活动多而气溶胶含量大。答案:5.C6.D赤潮是海洋中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常见污染类型。2030 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第79题。7.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南方近岸海域城市近岸海域北方近岸海域乡村近岸海域A.B.C.D.8.我国沿海赤潮一般发生在(

9、)A.9月到11月B.12月到2月C.3月到5月D.6月到8月9.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其对赤潮的影响是()使污染区域更集中加剧污染程度使污染区域更分散减轻污染程度A.B.C.D.解析:第7题,由图文材料可以读出赤潮发生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 ,南方近岸海域温度多在此范围;有机物、营养盐等物质在城市近岸海域较丰富,故选A项。第8题,根据材料中的信息:赤潮发生最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 ,推断6月到8月发生赤潮的可能性较大。故选D项。第9题,赤潮是在温度比较高、光照较强、营养物质比较丰富的条件下产生的,当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时,可以降低赤潮的污染程度,但也会使污染扩散。故选D。答

10、案:7.A8.D9.D10.导学号52084079(探究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灰霾是指空气中悬浮着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颗粒物,使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大气现象,灰霾天气正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冬春季节的一种常见天气。PM2.5是灰霾的主要成分之一。材料二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来源广,主要成分有硫酸盐、有机碳化合物、硝酸盐、铵盐等。这种颗粒物粒径越小,在空气中滞留的时间越长,可以输送的距离也越远。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解决PM2.5的问题是一个难题。材料三据广东著名灰霾专家介绍,虽然近年来广州空气质量和其他内地大城市相比较好,但附着在细颗粒物

11、上面的有毒物质却比北方多,其中含氮有机颗粒物就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而且近十年来一直增长较快。材料四PM2.5主要来源漫画。(1)我国重工业城市的大气中,PM2.5主要成分是有机碳化合物和;广州大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2)根据材料分析,我国治理PM2.5将面临哪些困难?(3)从自然条件的角度分析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容易出现灰霾天气的原因。(4)为了减少灰霾天气的出现,减轻空气污染,请你提供合理的建议。解析:第(1)题,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重工业城市中PM2.5主要成分是有机碳化合物和硫酸盐类物质。广州大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汽车尾气。第(2)题,主要从PM2.5来源、我国能源消费

12、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灰霾天气的形成主要与大气层结稳定以及风力小等自然条件有关。第(4)题,分析减轻大气污染的措施,主要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废气的排放量以及植树种草加强绿化等方面入手。答案:(1)硫酸盐类物质汽车尾气(2)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和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汽车增长量大,煤炭消耗多;PM2.5的污染源多样,源头控制难以实现;PM2.5是一种综合性污染物,单项治理成效不大;PM2.5粒径小,输送距离远,治理需要形成跨区、跨省甚至跨国协作等。(3)珠江三角洲地区三面靠山,一面临海,气流不易扩散;冬季北方来的冷空气受广东省与湖南省交界处的南岭山脉的阻挡,风力较弱;冬春季节珠江三角洲地区上空易出现逆温层。(4)改进能源消费结构,增加天然气,尤其是水电、核电等能源的比重;控制机动车数量,汽车尾气要达标排放;工业要实行清洁生产,废气要达标排放;加强绿化、美化建设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