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南充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2968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南充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南充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第I卷一、选择题1. 周代宗法分封制,打破了远古以来方国之间政治相互独立的格局,以周王室为中心,联结许多有亲缘关系的诸侯国,形成在统一版图之内的强大统治机体。据此可知,周代分封A. 促进了君主独尊的确立B. 导致了亲缘关系的形成C. 建立起国家政治新秩序D. 催生了中央集权新体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以周王室为中心,联结许多有亲缘关系的诸侯国,形成在统一版图之内的强大统治机体”可以看出周代通过分封制,打破了传统的格局,建立了起了一个天下“共主”的新的政治格局,故C正确;周代没有君主独尊,排除A;亲缘关系与宗法制有关

2、,排除B;当时没有中央集权,排除D。2. 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A. 郡县制的推行B. “大一统”的出现C. 郡国制的实行D. 中央集权制的完善【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商鞅在秦国废分封、行县制,建立中央集权开始,经过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再到汉武帝时期打击王国势力,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逐渐完成,郡县制的推行是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A项正确;“大一统”的出现从秦始皇开始,并非始于商鞅变法,B项错误;郡国制的实

3、行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C项错误;秦汉时期中央集权制还未“完善”,D项错误。3. 王磐在农桑辑要序言中说:“读孟子书,见论说王道,丁宁反覆,皆不出乎夫耕妇蚕,五鸡二彘,无失其时,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数十字而已。”材料反映了当时A. 手工业发展水平较高B. 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C. 中国农民的富足生活D.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皆不出乎夫耕妇蚕,五鸡二彘,无失其时”描述了古代中国农业社会中最基本的生产方式,即一家一户男耕女织,D正确;题干中只是描述了自然经济下存在女织,但是并未反映出当时手工业发展水平高,排除A;题干描述的是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从规模来看,显然不

4、是大土地所有制,排除B;孟子描述的是一种理想状态而非现实状态,排除C。4. 汉武帝时期,儒家士大夫据春秋之经义断狱成为当时风气。不仅如此,他们还常常根据其他儒家经典断狱,史家称之为“引经决狱”。“引经决狱”风气的盛行反映了当时A. 统治者重视儒家经义B. 儒学成正统思想C. 儒家思想成为普遍的认知D. 儒法思想合二为一【答案】C【解析】从材料“汉武帝时期”“儒家士大夫据春秋之经义断狱成为当时风气”“根据其他儒家经义断狱”中可以看出,汉武帝时儒家思想不仅成为正统思想,而且成为普遍的认知,影响深远,故C项正确,B项排除;A项包含在C项之中;D项错误,错在“合二为一”。5. 两汉时的察举制,地方官推

5、举人才主要参考乡闾评议;魏晋时九品中正制由中正官品评人才等级,中正官须为中央任职的官员;隋唐以来科举制选官由中央部门主持,有时皇帝还亲自参与人才的选考。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反映了A. 才学成为选官的唯一标准B. 科研人才大量涌现C. 官员选拔的标准完全不同D.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答案】D【解析】【详解】古代选官制度有乡举里选到中央评等,再到中央部门主持科举考试,甚至皇帝直接参与人才选拔,说明中央逐渐掌控了选官权,这反映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D正确;A表述绝对,古代入仕途径较广,如察举制看中德行,而九品中正制看中门第,科举制看中才学,因此才学并不是唯一标准,排除;古代中国科研受限,B不符合史实

6、,排除;题干主旨并不是对比不同时期选官标准的差异,排除C。6. 成书于北魏末年的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同时还列举了很多“非中国”(中原以外)之物。这说明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A. 重实验,轻理论B. 重典籍整理和经验总结C. 重民生,轻生产D. 注重引进外来先进技术【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可知齐民要术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以前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说明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重典籍整理和经验总结,

7、故选B;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对实验的重视,排除A;我国古代科技重视实践,所以不可能轻视生产,排除C;D项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故选B。7. 在君臣关系上,北宋程灏程颐主张君臣一体,应相互依赖,相互扶持,共治天下;南宋朱熹倡导君臣共享治权,臣子应“格君心之非”,主动参与治理天下。两者的思想A. 继承了先秦民本思想B. 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C. 削弱了君主专制统治D. 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北宋程灏程颐主张君臣共治天下,南宋朱熹倡导君臣共享治权,臣子应主动参与治理天下,都体现了理学思想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故选B;材料没有涉及先秦民本思想,排除A;二者的思想都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8、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二者的思想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排除D。8. 元朝的地方行政区,-是代表朝廷监临各地的行中书省与宣慰司,二是直接牧民的路、府、州、县,具有典型的多层级、复式结构的特征。元朝地方行政设置A. 适应了多民族国家统治的需要B. 反映了蒙古文化对制度的影响C. 旨在促进不同区域的协同发展D. 容易导致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具有典型的多层级、复式结构的特征”结合所学可知,元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为适应多民族国家统治的需要,元朝地方行政区具有典型的多层级、复试结构的特征,A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元朝地方行政设置,没有体现蒙古族文化对制度的影

9、响,B项错误;元朝地方行政设置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为促进不同区域的协同发展,并且材料内容无法体现与此相关的内容,C项错误;材料所述元朝地方行政区划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易导致地方割据势力及其膨胀,D项错误。9. 明代中叶以后,江南市镇的分布十分密集,以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五里,东至王江泾镇六里,北至平望镇十五里,西南至新城镇三十里,至濮院镇五十里,西至震泽镇三十里,至南浔镇五十里。这些密集的市镇网络A. 体现了长途贩运贸易发展B. 表明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C. 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合作D. 阻碍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密集的市镇网络的出现有助于这些

10、市镇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从而促进地区间的经济合作,故选C;这些市镇之间距离都较近,不能体现长途贩运发展,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雇佣关系,不能表明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排除B;密集的市镇网络并不一定会阻碍农业生产,D项属于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排除。故选C。10. 顺治十三年,清延正式颁布“禁海令”。在平定“三藩之乱”即将结束之际,福建总督及江苏、福建、广东巡抚等先后上疏,要求废除海禁,准民出海贸易,这说明A. 海禁政策受到质疑B. 东南沿海遭到西方侵扰C. 重农抑商观念改变D. 清朝君主专制日益强化【答案】A【解析】【详解】平定三藩之乱即将结束之时,沿海督抚要求废除海禁,允许沿海居民出海贸易,说明海禁政

11、策不利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沿海督抚的上疏行为说明这一政策受到质疑,A正确;题干内容与西方侵扰无关,排除B;重农抑商政策在清朝并未发生变化,排除C;题干涉及的是海禁政策的存废,与君主专制强化无关,排除D。11. 按照清朝规制,内阁“掌仪天下之政”,其长官大学士“为百僚之长”,诸凡皇帝颁定的制、诏、诰、敕,例由内阁草拟发出,下属臣僚向皇帝所进的题、奏、表,亦经内阁票签,奉旨后转发六科或各部院传抄遵行。这说明清代内阁A. 代表皇帝办理日常军政事务B. 直接管理地方行政C. 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D. 是议定军国大政机构【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诸凡皇帝颁定的制、诏、诰、敕,例由内阁草拟发出,

12、下属臣僚向皇帝所进的题、奏、表,亦经内阁票签,奉旨后转发六科或各部院传抄遵行”可知,清代内阁是协助皇帝处理行政事务的机构,故选C;清代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并非代表皇帝办理日常军政事务,排除A;内阁是中央机构,不能直接管理地方行政,排除B;内阁没有决策权,D项“议定军国大政”表述错误,排除。12. 明清时期,许多小说的创作内容是与民众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琐事,反映了社会的人情物理(即世情),体现了“为市民写心”。这说明此时期的小说创作A. 脱离了传统文学的主流B. 适应了市民的文化需求C. 缺乏对社会新事物探求D. 深受宋明理学思想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

13、壮大,因此在小说创作中更多的反映民众日常琐事,反映人情,体现出“为市民写心”的特征,B正确;明清时期的小说创作并未脱离传统文学的主流,只是拓展了范围,排除A;明清时期的小说创作中关注市民阶层,恰恰是对社会新事物的探究,排除C;明清小说中对人情世故的描述,与宋明理学探求天理,强调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相去甚远,排除D。第II卷二、非选择题13. 阅读材料,完成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交换物品的场所被称作“市”,通常设在人们经常集聚的地方。商朝就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商业贸易的范围遍及商朝统治区域以及周边的地区。这时,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的格局才

14、被打破。秦汉时期,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从隋唐到两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城市商业进一步繁荣,出现了纸币。元明清时期,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出现,地域性商帮形成。摘编自章超主编(看得见的中国史(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演变,并指出影响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材料二 物流虽然是一个现代概念,但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存在传统的物流活动。据左传记载,奚仲担任夏朝的“车正”官职,主管战车、运输车的制造、保管和使用,是我国官办物流运输最早的记载。秦汉时期已有成熟的快递网络,当时用

15、车快递叫做“传”,用马速递传称“驿”,传递文书的机构多称“驿置”。秦汉时创立了漕运,秦始皇征服百越时开凿灵梁,方便军粮漕运。由于大运河的开凿,隋朝水路快递更为突出。唐代驿站的设置已达到了辽东。宋代陕西粮食有惠民河转汴河入京,江淮粮食由淮水转汴河入京,山东根食由五丈河入京。元朝初期,设京义都漕运司、江淮都漕运司,秩正三品。明代通过运河和近海航运,将江南粮食经海路运到海河,运至京师。明代设漕运府总兵官、总督,设立漕运衙门。清代漕运管理职责分明,正式将漕运总督纳入官制。摘编自贾杉(中国物流近代化研究(2)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物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答案】

16、(1)发展演变:商代已出现商人,商业贸易区域广泛;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秦汉时期,统一货币,促进了全国商品流通;隋唐到两宋,城市经济繁荣,商品交易突破时空限制,并出现纸币;元明清时期,出现地域性商帮,商品经济繁荣。主要因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社会环境;政府的经济政策;交通运输等。(2)基本特点:起源早,历史悠久;以运输公粮和军需物资为主;政府主导,设专门机构管理;政治军事功能为主;管理呈现专业化趋势;水陆并用。积极作用: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保障了国家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为后世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解析】【详解】(1)发展演变:根据材料一“商

17、朝就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商业贸易的范围遍及商朝统治区域以及周边的地区。”可知商代已出现商人,商业贸易区域广泛;根据材料一“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的格局才被打破”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根据材料一“秦汉时期,货币、车轨、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全国的商品流通。”可知秦汉时期,统一货币,促进了全国商品流通;根据材料一“从隋唐到两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城市商业进一步繁荣,出现了纸币。”可知隋唐到两宋,城市经济繁荣,商品交易突破时空限制,并出现纸币;根据材料一“元明清时期,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经济作物

18、种植面积扩大,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出现,地域性商帮形成。”可知元明清时期,出现地域性商帮,商品经济繁荣。主要因素: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以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社会环境;政府的经济政策;交通运输等方面分析回答。(2)基本特点:根据材料二“但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存在传统物流活动。据左传记载,奚仲担任夏朝的车正官职,主管战车、运输车的制造、保管和使用,是我国官办物流运输最早的记载。”可知起源早,历史悠久;根据材料二“秦汉时创立了漕运,秦始皇征服百越时开凿灵梁,方便军粮漕运。由于大运河的开凿,隋朝水路快递更为突出。唐代驿站的设置已达到了辽东。宋代陕西粮食有惠民河转汴河入京,江淮粮食由淮水转汴河入京,山东根

19、食由五丈河入京。”可知以运输公粮和军需物资为主;根据材料二“元朝初期,设京义都漕运司、江淮都漕运司,秩正三品。明代通过运河和近海航运,将江南粮食经海路运到海河,运至京师。明代设漕运府总兵官、总督,设立漕运衙门。清代漕运管理职责分明,正式将漕运总督纳入官制。”可知政府主导,设专门机构管理;另外还可以从政治军事功能为主;管理呈现专业化趋势;水陆并用等方面总结。积极作用:根据材料二“由于大运河的开凿,隋朝水路快递更为突出。唐代驿站的设置已达到了辽东。宋代陕西粮食有惠民河转汴河入京,江淮粮食由淮水转汴河入京,山东根食由五丈河入京。”结合所学可从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保障了国家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

20、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为后世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等方面分析积极作用。14.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共治政体宋仁宗:“屡有人言朕少断。非不欲处分,盖缘国家动有祖宗故事,共治苟或出令,未合宪度,便成过失。以此须经大臣论议而行,台谅官见政体有未便,但言来,不惮追改也。”杜范(宰相)“凡废置子夺,一切以宰执熟议其可否,而后见之施行;如有未当,给(给事中)舍(中书舍人)得以缴驳,台(御史)谏(谏官)得以论奏。是以天下为天下,不以一己为天下,虽万世不易可也。”市民社会市民发达的酒楼茶坊、繁华的夜市、热闹的瓦含勾栏是服务于广大市民的社会大众场所。城市中的商贩与人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

21、;“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实早市者又开店矣”:瓦舍则是“士庶放荡不羁之所”。纸币理论李流谦:“欲其(纸吊)价常赢而无亏损之患,唯使常用于官而不滞纸币于私,则可矣”,“此乃流通纸币之妙”。张开(时总领四川财政)“凡民钱(纸币)当入官者,并听用引折纳,官支出亦如之。民私用引为市,于一千并五百上许从便增高其直,惟不得减削。法既流通,民以为便。”摘选改编白灵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白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答案】论题:宋朝已经具备近代社会色彩。阐述;宋代二府三司行政管理体制,皇权集中于皇

22、帝,形成君臣“共治政体”;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市民社会逐渐形成;北宋时期,纸币“交子”在四川地区出现,具备了现代社会货币的特点,形成了纸币理论,对通货膨胀有了一定的认识;社会风气出现重大转变,城市出现了夜生活,打破了唐以来的市坊时空限制,活跃了经济,促进了社会繁荣与发展。总之,两宋时期,中国已具备了近代社会的一些要素,呈现出了显著的近代社会色彩。【解析】【详解】论题:根据题干中“共治政体”“市民社会”“纸币理论”等信息可以看出,宋代在政治、金融、社会发展等方面已经具备了近代社会的雏形,因此可以得出观点:宋朝已经具备近代社会色彩。阐述:从政治、社会发展以及金融三个角度切入分析。政治

23、方面突出君臣共治,经济方面突出市民阶层的壮大,金融方面侧重经济理论。具体论证过程如下:宋代二府三司行政管理体制,皇权集中于皇帝,形成君臣“共治政体”;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市民社会逐渐形成;北宋时期,纸币“交子”在四川地区出现,具备了现代社会货币的特点,形成了纸币理论,对通货膨胀有了一定的认识;社会风气出现重大转变,城市出现了夜生活,打破了唐以来的市坊时空限制,活跃了经济,促进了社会繁荣与发展。最后,对论证过程进行总结升华,总之,两宋时期,中国已具备了近代社会的一些要素,呈现出了显著的近代社会色彩。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明初,由于战乱、灾荒和繁威重役也是促使明代流民

24、问题日益严重的重要诱因。明代的自然灾害十分频繁,百姓背井离乡,严重地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经济发展迟缓、国力下降。更有甚者,流民积聚为乱,愈演愈烈,成为威胁国家统治的重要力量,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朝统治者“诏天下府、州、县编赋役黄册”,推行户籍黄册制度。由各户真实详细填写人丁和田产状况,经里、县、府、布政司,自下而上层层造册,最后报送户部。因为册子以黄纸作为封面,所以被称为“黄册”。明朝统治者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户籍的管控,还在刑律中明确规定:“若官吏里甲通同人户隐瞒作弊,及将原报在官田地,不行明白推行过割,一概影射减除余粮者,一体处死。隐瞒人户,家长处死,人口迁发化

25、外。”凭借刑罚巨大的威慑力,户籍黄册制度得以有效地推行。节选自明代户籍法律制度与社会流动(1)据材料概括明朝初期推行户籍黄册制度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户籍黄册制度形成的特点及推行的影响。【答案】(1)原因:由于战乱、灾荒和繁赋重役导致流民严重;百姓流离破坏了生产的发展;流民聚集威胁到国家的统治;大量的流民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2)特点:自下而上,层层造册;制定法律以保证户籍制推行。影响:有利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有利于政府征调赋役;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封建政权的巩固。对人口流动的严格控制,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由于战乱、灾荒和

26、繁威重役也是促使明代流民问题日益严重的重要诱因”可得出,由于战乱、灾荒和繁赋重役导致流民严重;根据材料“百姓背井离乡,严重地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可知,百姓流离破坏了生产的发展;根据材料“流民积聚为乱,愈演愈烈,成为威胁国家统治的重要力量,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可得出流民聚集威胁到国家的统治,大量的流民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2)特点:根据材料“由各户真实详细填写人丁和田产状况,经里、县、府、布政司,自下而上层层造册,最后报送户部”可知,自下而上,层层造册;根据材料“明朝统治者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户籍的管控,还在刑律中明确规定隐瞒人户,家长处死,人口迁发化外”可知,制定法律以保证户籍制的推行。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户籍黄册制度的推行有利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户籍黄册的推行使得政府掌控了人口数量,有利于政府征调赋役;户籍黄册的推行一定程度上管控着人口流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封建政权的巩固。通过户籍黄册制度,政府对人口流动的严格控制,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