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168.50KB ,
资源ID:26250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6250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云南省景洪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出卷核卷人 王琼美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至5页,第卷6至8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答第卷前,请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3.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填写答题栏内,不能直接答在试题上。第卷(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该项的代号字母填在选择题答题栏中)1区域的特征有整体性 差异性 独立性 开放性A B C D2下列区域属于功能区的是 A方言区 B旱作农业区 C城市经济区 D东亚文化区读图,回答下面35题。3.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 A地形条件

2、不同 B水热条件不同 C土壤条件不同 D光照条件不同4.图示I ,II,III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 A土壤和植被 B水文与植被 C地貌与气候 D地貌与水文5.有关I ,II,III三个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A. II区比III区纬度高,故热量较III少 B. III区比II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II区强 C. III区与I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D. II区比I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mm等降水量线作为与I区北部界限区域既可以按自然要素划分,也可以按人文要素划分。我国地域广阔,各区域间差异明显。回答68题。6.在地形上,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的省区是A.蜀B.青

3、C.藏D.新7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相一致的是A暖温带和热带的界线B7月份平均气温0等温线C800毫米年降水量线D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8下列地貌单元中,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是A青藏高原 B塔里木盆地C内蒙古高原D黄土高原9有关日本、英国的正确叙述是 A两国都是位于北纬4060的岛国 B两国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C两国能源、矿产都很贫乏 D工业中心主要分布在航运方便的沿海地区10有关区域发展的再生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解决大量工人失业问题 集中力量发展原有传统工业,突出主导产业的龙头地位 调整产业结构,促使区域经济复苏 人地关系逐渐由紧

4、张走向协调A B C D 11.为促进区域经济复苏,匹兹堡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 A.从重工业向高科技产业方向发展 B.由钢铁工业向汽车工业方向发展C.由资源密集型工业向劳动密集型工业方向发展 D.进一步突出钢铁工业的主导地位12人类在不同文明时期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和处理正确的是 A采猎文明时期,人类大量猎取动植物,人地关系极不协调 B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已经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 C工业文明时期,由于科技进步,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D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已经认识到人地关系协调的重要性“大跃进”时期,我国在经济建设中提出了“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据此回答1314题。13.在

5、以上口号指导下的做法有大量砍伐森林,修筑梯田 排干沼泽,增加耕地 跨流域调水 在海南山区种植橡胶林ABCD14.以上做法与哪种人地关系思想相一致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类中心论C人地伙伴论D和谐发展论15.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其中A.生态可持续发展是目的B.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基础C.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条件D.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16下列可持续发展原则与相关内容的组合,正确的是A公平性原则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力B持续性原则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C共同性原则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D阶段性原则把消除贫困作

6、为优先考虑的问题17“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A共同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阶段性原则18下列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A尊重和关心生物群落 B建自然保护区保护地球的生存能力和生物多样性C加大煤铁采挖力度,以获高额利润 D使人口数量保持在地球的承载力之内我国正逐步走向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据此回答1920题。19.下列符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向的是A 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B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C增加资源进口,维持经济高速增长 D环境污染较重的企业向农村转移 20.我国提出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有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 单

7、位GDP资源消耗量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经济发展速度快A B C D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黄土区,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据此回答2122题。21关于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黄河下游,由黄河冲积物组成 B位于从湿润向干旱过渡地带,植被由森林向草原过渡C位于中温带,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 D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以西,多为内流区22目前,影响黄土高原地区地貌的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 D风力沉积作用 23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中过量开采矿产资源B工业污染严重,导致环境脆弱和生态破坏C农耕历史悠久,农业经济发达D人口增长过快,造成

8、生态、经济恶性循环读下图回答2426题。24图示工业区后来衰落最为明显的工业部门是机械工业 钢铁工业 化学工业煤炭工业ABCD25导致图示区域衰落的主要原因是生产结构太复杂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煤炭的能源地位提高 世界性钢铁过剩ABCD26为改变生产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该区采取的措施是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的消耗B缩减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新技术产业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信息通信和化学等新兴工业27关于南水北调的生态效益,说法不正确的是A增加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 B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C缓解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和漏斗面积进一步

9、扩大 D有利于南北方向的水上运输根据下图回答2830题。28西气东输工程起点和终点的气候类型分别为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29“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增加土壤肥力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ABCD我国为了改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

10、游防护林。据此回答3031题。30“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A净化空气B美化环境C涵养水源D防风固沙31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32长江三峡工程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缓解华中、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产生的电能可创造巨大的价值 以清洁的水电代替火电可大量减轻火力发电产生有害气体、废水、废渣可预防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AB CD33近年太湖水质明显下降,原因有农用化肥、农药排入湖中 工业污水排入乡镇企业排污 生活污水 海水倒灌影响ABCD34下列不属于珠江三

11、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优势条件的是 A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 B地理区位优势 C矿产资源丰富 D国家改革开放政策35.下面几种区域城市化典型模式中属于珠江三角洲的是A.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B.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C.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D.森林、矿产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业化城市化36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环境污染加重 人口出现负增长 农业用地急剧减少 产业布局不合理 劳动力素质太低A B C D37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由商品粮基地转向花卉、蔬菜、水果等产品基地的因素是 A气候因素 B市场因素 C劳动力因素 D地形因素38

12、.区域开发的实质是A为了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B为了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C为了取得最大的生态效益D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39.下面的小区域调查步骤,正确的是交流调查成果 整理调查资料 进行实地调查 选定调查内容与课题 制定调查计划 撰写调查报告A BC D40关于“数字化”叙述不正确的是A“数字地球”即数字化、信息化的虚拟地球 B“数字城市”有利于加强城市的管理C“数字校园”能使更多的人共享教育资源 D“数字化”管理不需要人的参与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中质量检测高 二 地 理(必修3) 试 题出卷核卷人 王琼美第I卷答题卡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

13、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第卷(综合题 共60分)41读“甲、乙两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若甲为东半球某国,则其可能是( )A法国 B德国 C印度 D新加坡(2)若乙为西半球某国,则其可能是( ) A墨西哥 B巴西 C阿根廷 D美国(3)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看,甲国产业结构将向乙国产业结构的趋势发展,因此从现在到未来,甲国劳动人口职业转化的主要趋势是向第 产业转化。(4)甲国的劳动力流向乙国,主要从事第 产业,乙国到甲国办跨国公司,主要是看中甲国 和 。(5)乙国向甲国转移的产业主要是 密集型产业和 密集型产业,这

14、种产业转移对乙国的自然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是造成 和 。42读黄土高原区域简图及局部等高线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1)左图中A、B两地,黄土颗粒较细的是 地。(2分)(2)本区地表景观的特征是: 。本区最重要的矿产资源是 ,在开发本地矿产资源时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和 。(8分)(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危害主要表现为:(6分) 。 。 。(4)对黄土高原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应在a、b、c、d四处采取不同措施。与治理措施相对应的地点分别是:打坝淤地 ,植树种草 ,平整土地 ,修水平梯田 。(4分)43下图为我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1)图中A、B、C示意我国正在

15、建设的三大资源调配工程,它们分别是“ ”工程、“ ”工程的南部通道和“ ”工程的东部线路。(2)我国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是 的空间分布不均和 发展的不平衡。(3) C工程东线方案的优点是 缺点是: 。44.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4分)材料一:东北黑土地作为我国唯一且很难再生的重要自然资源,以其耕作层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最适宜耕作而闻名于世。但是,这里经过近百年的过度开垦,作为耕作层的黑土层已流失1/3以上,按现在的耕作强度和方式,黑土耕作层再过几十年就有流失殆尽、成为不毛之地的危险。材料二: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2002年)黑龙江吉林辽

16、宁上海江苏浙江全国人均耕地面积(km2/人)0.310.210. 100.020.070.050.10单位面积谷物产量(kg/km2)4 9165 8725 8707 044620761754 885(1) 针对东北黑土地土壤肥力下降,简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4分) (2) 试分析东北地区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于长江三角洲的主要原因。(4分) (3)请说明东北地区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4分)(4)今后东北地区农业生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有( )(2分)A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B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C建立化工厂,发展乡镇企业D因地制宜发展林牧业,改善生态环境20132014学年上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二地理试题参考答案41(10分) (1)C (2)D (3)第三产业 (4)第三 大量廉价劳动力、土地 广阔的市场(5)劳动 资源 环境污染和资源压力42(20分) (1)B (2)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煤炭 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加剧 (3)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下降。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了自然灾害。 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淤积在河床,使下游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悬河,严重威胁着两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4) b d a c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