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207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二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选题1. 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表中摘编自明清相关史志资料,显示了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供以蚕桑为业”。嘉兴府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湖州府“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纺织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市镇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A. B. C. D. 【答案】B【解析】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本题

2、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计日受值”“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的信息可知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项正确;题干中没有其他地区的数据信息,无法得出江南地区纺织业在全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故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主要发生在江南的市镇中,故正确。在封建社会,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明显错误。故答案选B。2. 美国1787年宪法的原则起源于下列哪一位思想家的观点( )A. 洛克B. 伏尔泰C. 卢梭D. 孟德斯鸠【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这起源于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学说,故选D。3. 文艺复兴时期的德意

3、志人文主义代表伊拉斯谟考订基督教经典,维新运动时期的中国维新派代表康有为著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两者的共同之处是A. 对传统文化进行厘清和扬弃B. 为新思想的传播寻求理论基础C. 对封建统治和封建文化进行彻底否定D. 弘扬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和思想文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不管是是文艺复兴还是中国维新运动都是借助旧思想的外壳来宣传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以减轻压力。分析选项,ACD均不合题意,B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B。考点: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文艺复兴;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师夷长技”、“中体西用”与维新思想维新思想4. 对漫画反映的信息进行延伸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4、A. 漫画中的“胜出”是指在西汉时期形成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B. 儒家思想的“胜出”,是董仲舒糅合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的结果C. 汉武帝让儒家“胜出”,主要是看中了儒家思想中的“仁政”思想D. 儒家思想的“胜出”,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答案】C【解析】武帝即位时,社会经济已得到很大的恢复和发展。武帝依靠文、景两代积累的财富,大事兴作。与此同时,随着地主阶级及其国家力量的强大,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也逐渐加重,农民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因此,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在这种情况下

5、,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已不能满足上述政治需要,更与汉武帝的好大喜功相抵触;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与武帝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于是,在思想领域,儒家终于取代了道家而居于统治地位。所以C说法有误,答案选C,排除其他选项。点睛:做图片题时,要注意图片里面的文字信息,这往往是解题的关键,比如这道题“儒”“胜出”可知,儒学获得了正统的地位。5. 一战后二战前,哪一国家在中东地区实行委任统治A. 美国B. 英国C. 法国D. 奥斯曼帝国【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国际联盟盟约中规定英国在中东地区(巴勒斯坦地区)实行委任统治,B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6. 某中

6、学研究性学习课上,针对教师提出的“对比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某学习小组得出下列四个结论,观点正确的是前者以儒家道德压制个人欲求,后者提倡思想自由前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前者服务于官僚政治,后者服务于新兴的资产阶级前者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后者遭到封建专制王权的压制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处于萌芽阶段,工业革命也尚未发生,故说文艺复兴以工业经济为基础错误,故第项排除;文艺复兴主要反对的是宗教神学,所以遭到天主教会的压制,故第项排除;均是二者的不同点,正确,故选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文艺复兴,旨

7、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宋代理学是一种以儒、道、佛三教合一为特征的新儒学,把人的自我完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道德规范和修养方法.理学的产生,适应了赵宋王朝重建封建统治秩序的需要.理学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理学的开创、奠基和集大成三个阶段。7. 董保存走进怀仁堂中记叙了1938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核定新四军编制后,遂即拨发71000元及五架无线电报机,一下就解决了南方游击队的燃眉之急。这一事例说明A. 国共两党始终团结抗战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建立C. 中日军事实力对比悬殊D. 国共双方合作抗日一致对外【答

8、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及结合材料中的时间判断,发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以后,并“拨发71000元及五架无线电报机,一下就解决了南方游击队的燃眉之急”可知,国共双方合作抗日一致对外,故D选项正确;国共两党第二次正式合作是在1937年9月,故A选项说法有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于1937年9月正式确立,故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抗日战争过程中合作的内容,无法体现中日军事实力对比悬殊,故C选项错误。8. 有人说“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选项中不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 )A. “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牧师”B. “灵魂得救在于心中信仰”C. 行圣礼、做“善功”方可

9、得救D. 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宗教改革。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与迁移能力。材料信息反映的观点是因信称义,即只要内心信仰即可以得到上帝的拯救,强调思想解放,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ABD项符合题意,但不符合题干的要求。故答案选C。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宗教改革【名师点睛】中世纪教会提出上帝不与有罪之人交往,人要获救必须借助教士的中介作用。教皇是上帝在人间的代理人,掌管着拯救灵魂的大权,教会甚至禁止一般基督徒阅读圣经,惟有教皇才有解释圣经的权力。马丁路德神学思想强调“因信称义”: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

10、要想称“义”,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他认为一个人应该通过虔诚的信仰来获得免罪,达到“灵魂得救”,而虔诚的信仰来自崇敬上帝和对于圣经的心领神会;他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和上帝交往,不须通过教会和教士的媒介;否认需要履行种种“圣礼”,即教会规定的一套繁缛的礼拜仪式、朝拜圣地以及向教会输赠等“善行”,来实现自己的信仰。因此,他主张减少教堂和修道院,简化宗教仪式,七项圣礼中只剩洗礼、圣餐两项。这样,曾经是人类救赎中必不可少的教皇、教会、教律,面对信仰的权威,便都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这在当时是十分激烈的思想主张。他的主张反映了新兴资

11、产阶级建立“廉价教会”的要求,符合新兴资产阶级进行原始积累的需要。9. 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及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种形式,而有俄罗斯学者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这两种观点A. 都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B. 认为多极化是国际关系格局的必然走向C. 试图将当前国际关系中的冷战局面扩大化D. 忽略了上合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的宗旨【答案】D【解析】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秉承“结伴而不结盟”的宗旨,不针对第三国,不搞集团对抗。故答案为D项。鼓吹对抗,没有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

12、题,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多极化,排除B项;当前国际关系没有呈现出冷战局面,排除C项。10.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发生于A. 1860年B. 1861年C. 1867年D. 1868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而农奴的处境十分悲惨。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于1861年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1861年改革成为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故选B。ACD三项均不符合历史史实。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时间11. 从明治维新开始到20世纪初,日本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条件有彻底

13、清除了封建制度政府大力发展近代工业对外侵略获得了大量财富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A. B. C. D. 【答案】D【解析】日本虽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仍然保留军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错误;其他选项符合材料主旨,选择D符合题意。12. 2012年4月26日,嘉兴文星花园摘得享有中国建筑业“奥斯卡”奖盛誉的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该奖项以詹天佑的名字命名的主要原因是A. 詹天佑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B. 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C. 詹天佑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D. 詹天佑成功修建了19世纪末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詹天佑在中国土木工程方面的贡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他

14、主持建成的京张铁路,开创了中国自建铁路的先河,展现了中国人的创造能力。所以詹天佑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以此纪念詹天佑在中国铁路建设方面的伟大贡献。故答案为A。中国第一条铁路是1875年英国在中国修建的吴淞铁路,排除B。C项和题干土木工程这一主题没有关系,D项只是詹天佑重大成就的一方面,故CD排除。 13. 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B. 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C. 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D. 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A表述正确,如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主张关注民生;C表述正确,如顾

15、炎武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D表述正确,如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B表述不对,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在政治上并没有超出开明君主的范畴。考点:本题考查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点评:用表格法归纳明清之际儒学思想专制空前强化资本主义萌芽理学僵化儒13李贽焚书藏书否定孔、儒权威, 是非标准依时代而变否定“存天理,灭人欲”, 个性自由,私欲自然,人不能脱离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 尖锐地揭露了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 “天下为主,君为客” , 以百姓忧乐判断治乱, 主张“天下之法” 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提出“工商皆本”,反映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顾

16、炎武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经世致用: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 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区别亡国与亡天下,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后人概括) 王夫之周易外传读通鉴论世界是物质的,其发展有规律(唯物论)主观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认识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辩证法)14. 禹鼎铭文记载:噩侯反叛伐周,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这反映了A. 分封制趋向衰落,尚能维护王权B. 宗法制度开始瓦解C. 封国实力削弱,周王权力加强D. 周王铸鼎显示权威【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噩侯反叛伐周”,诸侯王居然敢于讨伐周王,说明分封制趋向衰弱;“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

17、,说明分封制虽然趋向衰弱,但王权尚能维护,其权威还没有完全丧失。故本题选A选项。B项说是血缘家族等级关系,材料未体现;C项说法明显与材料不符;D项材料未体现。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15. 1933年,德国国会通过的授权法规定:“法律由政府规定,只要不影响国会和参政院的地位,可以与宪法相违背,内阁总理发布的法律于次日生效。”这项法案A. 为纳粹党上台执政铺平道路B. 使希特勒获得独裁统治的权力C. 是针对凡尔赛和约有关内容规定的D. 是对德国君主立宪制的进一步完善【答案】B【解析】从授权法的“法律由政府规定”等内容来看,内阁和内阁总理获得了不受宪法制约的极大权力,说明这

18、一法案使希特勒获得了独裁统治的权力。故答案为B项。早在授权法通过之前,希特勒就已上台,纳粹党已经上台执政,排除A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德国当时不是实行君主立宪制,排除D项。16. 在光绪帝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中,没有涉及的是A. 废除旗人的特权B. 改革科举制度C.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D. 改变中国的政体【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光绪帝在位时,中国仍然是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并没有改变,故D项符合题意;ABC项都与其有关,不符合题意。17. 吕氏春秋慎势:“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

19、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上述材料说明宗法制A.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B. 有利于保障贵族和平民的利益C. 有利于处理君臣关系D. 有利于消除社会动乱与民族纷争【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首先要明白此文出自吕氏春秋慎势,最后还有两句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全文说明从天子,到诸侯、大夫,直至家族,所有的等级次序都由宗法制度预先排定,从原则上讲便可以避免继统、权位、财产等方面的僭越和争夺,因此选A。考点:宗法制点评:宗法制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强化王权。18. 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

20、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离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绝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体现他主张:( )A. 官吏行政权力需接受人民监督B. 个人意志凌驾于公权之上C. 反对用暴力手段解决官民对立D. 制定契约限制官吏滥用职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只符合社会契约论的观点,不符合题意;B项正好与人民主权的观点相反,排除;C项与题干材料提供的信息无关,不符合题意;D项体现了人民对官吏的监督,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启蒙运动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观点。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资产阶级性质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主张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宣扬

21、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反对君主专制,等级制度,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的准备。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也需要掌握。19. 孟德斯鸠启蒙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反对专制、提倡法治。他认为,防止专制的根本途径是A. 以民意制约权力B. 以道德制约权力C. 以权力制约权力D. 以权利制约权力【答案】C【解析】孟德斯鸠的基本主张是“三权分立学说”,核心是权力的平衡与制约(按孟德斯鸠的说法,立法权归人民全体,司法权归法院,行政权归君主),即C项所述;其余三项错在“民意、道德、权利”。【考点定位】必修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启蒙运动。20. 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A. 修筑长城B. 地方设

22、县C. 使用圆形方孔钱D. 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答案】D【解析】【分析】选项ABC在秦朝统一之前已经存在,秦始皇仅仅是统一或者全国范围使用,只有皇帝称号是秦始皇首创的,他自称始皇帝。故D项符合题意。【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二、问答题21. 阅读下列材料:我国史学界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标志有不同的看法,其中的两种观点如下:一种是“梭伦说”,认为梭伦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标志。一种是“克里斯梯尼说”,认为克里斯梯尼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标志。请回答: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说明理由。【答案】同意第一种观点。理由:梭伦改革的斗争矛头指向贵族寡头政治,开始确立自由、民主、平等的原则,公民大会和陪审法

23、庭由此而成为最高权力机关与最高司法机关;实行法治而非人治。同意第二种观点。理由:用10个新的地区部落代替4个传统的血缘部落,肃清了氏族制度残余;“五百人会议”起到监督或控制政府的作用;“十将军委员会”加强了军队的民主性;“陶片放逐法”对贵族政治形成威慑。【解析】【详解】本题可以任意选择一种观点进行说明。如同意第一种观点“认为梭伦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标志”。可根据所学从梭伦改革的斗争矛头指向贵族寡头政治,开始确立自由、民主、平等的原则,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由此而成为最高权力机关与最高司法机关;实行法治而非人治等方面概括。如果同意第二种观点“认为克里斯梯尼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标志”。则可结合

24、其改革的内容,从用10个新的地区部落代替4个传统的血缘部落,肃清了氏族制度残余;“五百人会议”起到监督或控制政府的作用;“十将军委员会”加强了军队的民主性;“陶片放逐法”对贵族政治形成威慑等方面概括。22. 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受到广泛关注。阅读下列材料:他(孔子)知道,古代传统的重建,并不仅仅是指外表上的同一。这里所倡导的是对永恒真理的温习,而不是对过去的模仿。孔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使这些永恒的思想重放光彩。摘编自【德】雅斯贝斯大哲学家请回答:根据材料,说明孔子对古代传统重建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为重建古代传统文化所做的工作,并回答孔子的核心思想及其所要达到的目的。【答案】

25、内涵:重温真理而不简单模仿。工作:编订和整理了诗经等六经。核心: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目的: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解析】【详解】内涵:根据“这里所倡导的是对永恒真理的温习,而不是对过去的模仿。孔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使这些永恒的思想重放光彩。”可得出重温真理而不简单模仿。工作:结合孔子的生平事迹,可概括得出主要有编订和整理了诗经等六经。核心:根据所学可得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目的:结合其“仁”“礼”思想的理解可得出,是要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三、材料分析题23. 制度的变革和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同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倘使我们

26、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材料二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向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苏格拉底(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清时期“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主

27、要措施。(2) 根据材料二,指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如何变化的?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有哪些?(3) 根据材料三并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有哪些?【答案】(1)措施:明朝废除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2)变化:君主制到贵族寡头制,再到民主制。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至;法治原则。(3)缺陷:抽签选举,忽略了从政人员的素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雅典民主具有狭隘性,享有公民权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而广大的奴隶、妇女和外邦移民则没有公民权;雅典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国家。【解析】【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明代废丞相设内阁和清代设置军机处回答即可。(2)变化:根

28、据材料“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寡头政治全部属于贵族”“民主化”总结即可; 特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人民主权、轮番而至和法律至上回答即可。(3)根据材料“(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和所学知识从雅典民主制的直接民主形式导致公职人员素质不一;民主主体具有局限性,是一部分人的民主和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国家等几个方面分析总结。四、综合题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的政治主张是共和主义,单以这一点来说,我认为就有责任从事革命。”“而且共和政治不仅因为他是政治的根本原则,适合于中国国民的需要,并且在进行革命上也是有力的。”宫崎滔天三十三年之梦材

29、料二 毛泽东义利观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这就决定了义利观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征。比如,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它更多地强调精神,以便于战胜在物质上强于我们的敌人;在国家或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上,它更多地强调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或集体的利益,以便于在国破家亡中救亡图存;等等。郑永扣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义利观理论形态的历史演进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决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材料三 我们要做同甘共苦、守望相助的好兄弟。“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中国一贯主张,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

30、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中国同太平洋岛国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有着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理想。习近平永远做太平洋岛国人民的真诚朋友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从事革命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思想成果。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和邓小平义利观的差异,结合时代背景简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你对义、利的认识。【答案】(1)原因:孙中山反对专制,崇尚共和。成果: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差异:毛泽东:强调义高于利,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邓小平:更多地强调个人利益,同时要兼顾国家、集体利益;反对见利忘义。原因:毛泽东的义利观形成于 民族危机严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救亡图

31、存是首要任务;邓小平的义利观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建设、强国富民是国家中心工作。(2)认识:任何阶段的任何个人、阶级、国家都有自身的义、利,但必须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或义、利具有时代性、阶级性。【解析】【分析】试题分析:(1)本题材料提到,“我的政治主张是共和主义,单以这一点来说,我认为就有责任从事革命。”“而且共和政治不仅因为他是政治的根本原则,适合于中国国民的需要,并且在进行革命上也是有力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从事革命的主要原因是孙中山反对专制,崇尚共和。其思想成果是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2)本题材料提到,毛泽东义利观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这就决定了义利

32、观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征。比如,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它更多地强调精神,以便于战胜在物质上强于我们的敌人;在国家或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上,它更多地强调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或集体的利益,以便于在国破家亡中救亡图存;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决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和邓小平义利观的差异是毛泽东:强调义高于利,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邓小平:更多地强调个人利益,同时要兼顾国家、集体利益;反对见利忘义。至于原因,需结合时代背景归纳:毛泽东的义利观形成于民族危机严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救亡图存是首要任务;邓小平的义利观形成于改革开放

33、时期,经济建设、强国富民是国家中心工作。(3)本题要求阐述对义、利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可归纳:任何阶段的任何个人、阶级、国家都有自身的义、利,但必须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或义、利具有时代性、阶级性。言之有理即可。【详解】25. 中西思想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西方历史发展的方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下面是这一时期出现的两位伟大的精神导师。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1)材料一的苏格拉底和孔子在重建社会秩序方面各有何主张?各自的背景是什么?材料二 16至1

34、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脆弱,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2)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据材料二分析中法启蒙思想的主张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

35、想为什么没能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答案】(1)孔子:提出“仁”,要求仁者爱人。背景: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苏格拉底:人应该具备美德。背景: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2)相同点:批判君主专制统治。不同点:中国:没有提出新的社会方案,只是对封建专制制度的修补。法国:提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政治构想)。(3)原因(背景):经济上,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缺乏有力的物质基础;政治上,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思想文化上,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历史事物,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问以“孔

36、子的思想”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作为切入点。关于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依次展开即可。关于第二小问,要分别注意把握两国当时的时代背景,关于中国,把握到“诸侯国割据,分封制监区崩溃”维度;关于希腊,把握到“民主政治弊端显现,雅典社会世风日下”维度。(2)本问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审题的时候,要注意明确题干要求,避免答非所问。本问涉及到两个小问,总体上比较简单。关于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二信息,把握到“批判君主专制统治”即可。关于第二小问,要注意从微观上把握,透过现象看本质,二者程度不同,所组织的答案符合相关史实,言之有理即可。(3)根据题干要求,本问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和准确归

37、因的能力。要注意从明清之际中国的社会背景方面去把握,具体涉及政治上(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思想文化上(思想控制的不断加强)等方面,所组织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及其主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批判思潮系列概况及影响;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运动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系列概况及影响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伴随着明治初期“富国强兵”政策的实施和扩军备战,日本在与欧美列强修好的同时,以武力从南、北两个方向向亚太地区扩张的对外政策已经比较明朗。而这样的政策,矛

38、头最终指向中国。1887年,参谋本部第一局局长小川又次提出征讨清国方略,其中提到:“自明治维新之初,常研究进取方略,先讨台湾,干涉朝鲜,处分琉球,以此断然决心同清国交战。此国是实应继续执行。”这就把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国策,进行了最好的表述。材料二甲午战争前约20年间,中日间的外交交涉一直围绕日本所挑起的琉球问题、朝鲜问题及要求修改条约这三大要点。基本上处于日本主导、中国应对的模式。日本选择与中国立约,绝非出于两国古代的友好历史,而是将中国这一东亚传统秩序的盟主,拉入以国际法为解释框架的近代外交体系中,以便实现瓦解原有秩序、进行对外扩张的目的。而清政府幻想一味忍让,单靠派遣驻外使团这一近代外交模

39、式进行外交交涉,即可换来万年太平,维持原有的“华夷秩序”。“华夷秩序”属于东亚传统秩序,其存在的合法性本非近代外交理论所能轻易解释。这也难怪中方在向日本说明中国与琉球、朝鲜的宗藩关系时,只能以自古如此、“众所共晓”(黎庶昌语)来解释。据谭皓重审甲午战前的中日关系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日矛盾的体现及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中日关系上为什么中国处于被动地位及对中日关系发展的影响。【答案】(1)体现:维护和突破东亚传统秩序矛盾。原因: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积极对外扩张,但受到中国主导的东亚传统秩序的阻碍。(2)原因:日本在东亚的扩张是既定国策,蓄谋已

40、久;清政府腐败愚昧,仍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传统秩序与近代外交模式不相容;清政府消极隐忍,一味求和等。影响:纵容了日本的进攻态势,促使其挑起了对华战争。【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中“日本以武力从南、北两个方向向亚太地区扩张的对外政策已经比较明朗。而这样的政策,矛头最终指向中国。”“日本而是将中国这一东亚传统秩序的盟主,拉入以国际法为解释框架的近代外交体系中,以便实现瓦解原有秩序、进行对外扩张的目的”体现了中日在维护和突破东亚传统秩序的矛盾。根据所学知识得出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积极对外扩张,但受到中国主导的东亚传统秩序的阻碍

41、。(2)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第一小问,材料中“甲午战争前约20年间,中日间的外交交涉一直围绕日本所挑起的琉球问题、朝鲜问题及要求修改条约这三大要点。基本上处于日本主导、中国应对的模式。”“将中国这一东亚传统秩序的盟主,拉入以国际法为解释框架的近代外交体系中,以便实现瓦解原有秩序、进行对外扩张的目的。而清政府幻想一味忍让”及所学知识的出:日本在东亚的扩张是既定国策,蓄谋已久;清政府腐败愚昧,仍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传统秩序与近代外交模式不相容;淸政府消极隐忍,一味求和等。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得出影响:纵容了日本的进攻态势,促使其挑起了对华战争。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国门洞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