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8.2 不等式的简单变形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理解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2经历不等式性质的探究过程,体会类比方法,感悟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培养观察概括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3会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不等式,经历和体会解不等式中“转化”的过程和思想学习重点:探究不等式性质和解简单的不等式学习难点:不等式的性质3学习探究:问题1回顾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的基本性质1文字叙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 , 符号表示:如果,那么 等式的基本性质2文字叙述:等式两边都乘(或都除以) , 符号表示:如果,那么 【设计理由】探究不等式的性质,是把它和等式的性质类比,找到切入口此问题旨在唤醒学生已有的等式
2、的性质,为后面探究做好准备【使用说明】学生独立思考、查阅、填出所提问题.问题2将不等式52的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比较所得结果的大小,用“”、“2的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正数、负数、零,通过学生计算、比较大小、类比、猜想、归纳一系列数学活动,得出不等式性质1,这既可以培养学生合情推理的能力,使之获得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感悟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又为不等式性质2、3的探究做好铺垫.【使用说明】学生先独立计算、比较大小,独立归纳,展示几个学生的成果,教师给予积极点评,重点引导学生归纳的准确性和简捷性,注重数学符号的表示,明确“不等号的方向不变”的意义.【思考】:如果加上(或都减去)的
3、是同一个整式,上述结论还成立吗?【设计理由】学生对加上(或都减去)的是同一个数理解后,加上(或都减去)的是同一个整式就易于理解,因为整式的值就是数。进一步完善不等式性质1.【使用说明】学生先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完善不等式性质1.问题3将不等式52的两边都乘以(或都除以)同一个数,比较所得结果的大小,用“”、“”或“”填空:(1)_, (2)_,(3)_, (4)_【设计理由】本题是不等式性质的基本运用,通过学习反馈,了解学习效果,让学生经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给学生以获得成功体验的空间,再次激发学习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进一步达成目标1.【使用说明】学生独立完成,引导评价交流学习能力较
4、强的班级可补充类似“+2_+2”需要两次运用性质的比较大小的题目.问题4解不等式:(1); (2)解:两边都加上7,得 , 解:两边都减去2x,得,即 即【思考】1这里的变形与方程的什么变形类似?2将不等式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移到另一边,不等号的方向会不会改变?问题5解不等式:(1); (2)解:两边都除以,得, 解:两边都除以2,得,即 即【思考】1这里的变形与方程的什么变形类似?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都除以)什么数时,不等号的方向需要改变?3解不等式的过程,就是将不等式进行适当的变形,化成什么形式?【设计理由】问题4、5是让学生经历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不等式,是本节课的重点,这样设计
5、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解不等式是通过“移项”和“系数化为1”将不等式进行适当的变形,体会其中“转化”的过程和思想达成目标3.【使用说明】学生先独立完成、个别展示,老师小结.重点强调今后解不等式就不要采用“不等式两边同加同减”来进行变形,直接移项便可,感悟转化的思想.【学习反馈】1.解下列不等式:(1); (2); (3)【设计理由】本题是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不等式,通过学习反馈,了解学习效果,进一步达成目标3。【使用说明】学生独立完成,引导评价交流星级检测:1若,则下列不等式中错误的是( )A BC D2.教材第58页练习题【设计理由】达标检测以基础知识为主,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检测目标1和目标3,及时反馈.【使用说明】根据学生情况选择使用.小结作业:1.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2.类比方法,分类讨论和转化化归思想.3.完成教科书第61页习题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