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3 ,大小:919KB ,
资源ID:261733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6173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创新方案》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大考点二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创新方案》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大考点二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WORD版含解析.doc

1、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选择题1(2015天津文综2)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朝议制度 【解析】由材料内容“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可知军国大事最终是由皇帝裁决的,而不是由朝臣决定,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故B项错误;群臣的议政并不能起到限制皇权的作用,故C项错误;通过材料可知,群臣议政起到了集思广

2、益的作用,使皇帝在作出最终决策时能够更加科学,故D项正确。【答案】D2(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地方吏治 【解析】从材料可知汉宣帝强调的是天子与称职郡守能维护天下稳定,后被历代帝王重申,可知古代重视地方官吏的管理,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故B项错误;“良二千石(郡太守)”意思是称职的郡守,后来帝王采用的是

3、维护官吏清廉的观念,而不是采用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故C项错误;D项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3(2015安徽文综13)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A地方无选官权 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C察举制的弊端 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察举制 【解析】“河南尹田歆”“ 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说明地方是有选官权的,故A项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在选拔官员时主要由中正官按照家庭出身、才能、品德等综合品评,这与材料中的

4、“孝廉”不符,故B项错误;“推举孝廉”反映了西汉开始的察举制,但是“贵戚相命”又反映了权贵开始干涉控制察举制,客观上反映了察举制的弊端,故C项正确;察举制是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故D项错误。【答案】C4(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外戚干政 【解析】“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因此外戚也可能掌握相权,与“皇帝

5、依靠外戚抑制相权”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家天下”观念强调的父系血缘关系,与外戚干政无关,故B项错误;外戚属于母族亲属关系,汉代外戚干政反映出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故C项正确;刘氏同姓诸侯王反映的是父系血缘关系,与外戚干政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5(2015四川文综2)“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这段话意在指出()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 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考点】从汉到元的政治演变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解析】根据题

6、干中“中书、尚书令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这句话可知其介绍的是少府属官中书、尚书令,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居真宰相之任”这句话可知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的职权和宰相差不多但并不能代表他们就是真正的宰相,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中“中书、尚书令去公顷甚远浸以华重居真宰相之任”的描述可知中书、尚书令的地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提高,故C项正确;题干中关于中书、尚书令发展过程的描述并未表现出曲折的经历,故D项错误。【答案】C6(2015北京文综13)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A唐朝的门

7、下省B宋朝的枢密院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隋唐的三省六部制【解析】根据材料,给事中的职权为封驳审议,加上当时有“宰相”一职,可知给事中隶属于唐朝门下省,故A项正确;宋朝的枢密院执掌军权,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内阁,当时不可能有“宰相”一职,故C项错误;军机大臣只能跪奏笔录而无权否决皇帝的诏书,军机处之下也未设置下属机构,故D项错误。【答案】A7(2015广东文综13)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A反对中央集权 B主张建立内阁C主张加强相权 D反对三省六部制【

8、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解析】材料没有涉及到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内阁制度出现在明朝,明朝建国之初,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管理六部,不可能出现“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中“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信息可知,该朝臣认为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是“乱政”,他希望用中书省来牵制皇帝,即加强相权,故C项正确;该朝臣主张加强中书省的权力,材料没有体现出他反对三省六部制,故D项错误。【答案】C8(2015山东文综14)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A瓦解宗法体系 B防止

9、地方势力膨胀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 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宋时期地方官吏任免制度 【解析】宗法体系在中国古代一直存在,而且占有重要地位,且与题干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避亲”,可知,“避亲”就是防止形成家族势力,进而造成地方割据,因此是为了防止地方势力膨胀,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地方机构的设置问题,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中主要强调的是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并没有强调完善监察制度,故D项错误。【答案】B9(2015重庆文综4)金史记载:“赞曰:章宗在位二十年,承世宗治平日久,宇内小康,乃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治规亦可谓有志于治者矣。”这表

10、明金章宗()A完善了金朝典章制度 B开始推行内阁制度C治国理政不如金世宗 D照搬金世宗时的律令 【考点】从汉至元的政治制度的演变金代典章制度 【解析】材料“乃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治规亦可谓有志于治者矣。”可看出金章宗从礼乐、刑法、官制等方面着手,建立起具有自己特色的治国理政思路,故A项正确;明朝实行内阁制,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赞曰:章宗在位二十年,承世宗治平日久,宇内小康”可看出史家对金章宗不惜溢美之词进行赞赏,故C项错误;材料“乃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治规亦可谓有志于治者矣。”可看出金章宗在世宗的基础之上进行制度建设,并不是照搬,故D项

11、错误。 【答案】A10(2015福建文综15)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急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11(2015浙江文综15)下列地方行政区划级别最低的是()A汉代益州郡 B唐代扬州 C宋代扬州 D元代顺宁府【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行政区划 【解析】汉武帝发巴蜀兵临“滇”,以其地置益州郡;唐代扬州在蜀冈下筑起了南北十五里、东西七里的“罗城”;北宋初年,扬州成了隔江而治的边防;元初改宣德州为顺宁府,宣

12、化为顺宁府治所,很明显,唐代扬州和宋代扬州地位高于汉代益州郡,顺宁府低于州郡,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D12(2015浙江文综17)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排列正确的是()通政司、复社、都察院、风力水车政事堂、北门学士、内作使绫匠、高转筒车枢密院、土司、木活字、监察御史中书门下、三司使、武经总要、草市A B C D【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灌溉工具变革;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草市;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印刷术) 【解析】通政司、复社、都察院、风力水车出现于明朝;政事堂、北门学士、内作使绫匠、高转筒车出现于唐朝;枢密

13、院、土司、木活字、监察御史出现于元朝;中书门下、三司使、武经总要、草市出现在宋朝,依照唐、宋、元、明顺序排列,选择B项符合题意。【答案】B13(2014重庆卷2) 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与汉通使往来的大宛等国的欢迎。其间,汉设置河西四郡,打通了与西域的直接交通。张骞在出使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据此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功绩是()A开辟了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B建立了汉朝与西方的联系C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D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解析】 本题以张骞出使西域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历史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A、B两项与题

14、干“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的信息不符,故排除;确立西汉对西域的管辖权的标志是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的设置,故排除C项;D项与题干“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等信息相符。答案为 D项。【答案】D14(2014天津卷1)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解析】 本题以皇权受制这一现象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中的现象,可知皇帝在没有能

15、力掌握朝政的情况下,可以由他人暂时掌管权力,这实际上正是皇权专制、君权至上的本质体现。故答案选C项。【答案】C15(2014广东卷14)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解析】本题以官员与皇帝关系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可看出,这一类官员是皇帝的内侍机构,不是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其权力的大小全凭皇帝的赐予,与此相符的是D项。A、B、C三项都是中央行政机构,按照规定权力都非常大,都在一定程

16、度上对皇权起限制作用。【答案】D16 (2014浙江卷14)下列是宋、元、民国、当代编纂的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这些地方志按先后排列是()山阴志选举、书院、学堂、新军、警察临安志宫阙、宗庙、三省、台阁、禁军、科举、坊市四明志职官考(府州官员)、学校考(本路蒙古学、本路儒学)绍兴志科学技术、报刊、文物古迹、名家学术思想A. BC D【解析】本题以浙江地方志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表格中有效历史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据题干表格中第一行“新军”“警察”可知是民国时期;据第二行“禁军”“坊市”等信息可以推断是南宋时期;据第三行中“府州”“蒙古学”等信息可知是元朝;据第四行栏中“科学技术”“文物古迹

17、”可以判断时间是当代。依据时间排序,B项符合题意。【答案】B17(2014北京卷14) 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A文官任知州 B设三司使C设枢密院 D施行将兵法【解析】 本题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强调的是解决中央和地方的矛盾。A项加强了中央集权,正确;B、C两项都是为了解决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排除;D项措施是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故选A项。【答案】A18(2014全国大纲卷14) 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A均能独立处

18、理政务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解析】 本题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为切入点,考查内阁与宰相的共同之处,旨在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内阁是辅助皇权的秘书班子,不能够独立处理政务,排除A项;内阁也没有官吏任免权和直接管理地方政务的权力,排除C、D两项。故选B项。 【答案】B19(2014全国大纲卷24)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解析】 本

19、题以古代帝王祭天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祭天与宗教无关,故排除A项;材料内容体现“天”是最高的神,皇帝祭天表明自己是“天”的“子民”,官员和民众效仿此做法而祭拜自己的祖先,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体现皇权至上与祖先崇拜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中祭天活动是政治统治的一个方式,排除D项。【答案】B20(2014新课标全国卷 8) 2014新课标全国卷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皇权逐渐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解析】本题以明朝的内阁首辅权力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

20、材料信息、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明朝的内阁在废除丞相制度后设立,一直没有成为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者决策机构,内阁的权力来自于皇帝,内阁首辅的权力来自皇帝的信任。故其权力大增,体现的是君主集权的加强。A项与基本史实相违背;C项错误,明朝的六部一直存在;D项错在这两位内阁首辅没有改变明朝政局,失控一词言过其实。【答案】B21(2014山东卷9)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解析】 本题以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演变为切入点,旨在考查

21、学生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A项中枢权力体系日益完备是指三省六部制、选官制度、监察谏议制度的建立和完善;C项与D项是经济方面的内容,与题干材料关联不大;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地方行政区划层级设置越来越细,反映出中央对地方管理控制的加强。故正确答案为B项【答案】B22(2014四川卷4) 读下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高层政区州路行省布政使司省统县政区郡郡州州路、府、州府、直隶州/州府、直隶州县级政区县县县县县县州、县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

22、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解析】 本题以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变化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县级行政区从秦汉到清朝一直都存在,说明A项正确;州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最高一级政区到宋金时期受路管辖,再到明清时期受省管辖并出现与县同级的州,说明B项正确;从表格内容所反映信息可知,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故D项正确;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两大趋势是君权的不断强化和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故C项错误。【答案】 C23(2013北京文综13)读图7,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A汉武帝在颁布推恩令B北魏孝文帝从迁都到C和先后是两宋的都城D明太祖在废除了丞相制度 图7 中国古代部分

23、都城示意图作【解析】本题是图片题,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解答本题首先根据选项提到的四个朝代。依据所学知识,结合地图判断图中四个地名分别是长安(西汉都城)、开封(北宋都城)、平城(北魏初都城),杭州(南宋都城)。西汉的都城在长安,A项说法错误;孝文帝迁都是从平成迁至洛阳,B项错误;明朝建国之初都城在南京,D错误。因此正确答案选C。【答案】C24(2013福建文综17)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24、)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解析】材料是对有的学子一直坚持科考的原因的分析。D选项表述错误;A选项“功名利禄”在材料中是作者否定原因,并没有对其批判;B选项把学子的坚持等于愚昧无知错误,因此选C。【答案】C25(2013山东文综11)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解析】题目考查对历史趋势的的总体理解,从汉到元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国家行政权力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是在明朝废除宰相

25、之后,排除B,元朝宰相位高权重,直到明朝末年宰相才被废除,排除C,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从秦朝就开始被打破了,排除D,秦朝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对地方有效管理,汉朝时期颁布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宋朝时期对地方的行政,经济,兵权都收归中央,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所以A正确。【答案】A26(2013天津文综1)右图为岛夷志略片段。从其内容判断,该著作的出现应不晚于()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解析】岛夷志略,原作岛夷志,元代民间航海家汪大渊所著记述海外诸国见闻的著作。共一卷,一百余篇纪略,涉及东西两洋周边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研究古代亚非等地区

26、历史地理的重要著作。同时依据图片中的“万里石塘”这个说法出现在唐宋年间,据此应选C。【答案】C27(2013江苏单科3)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解析】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唐朝三省制下,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执行。三省制下,皇帝命令必须经政事堂审议副署才可以。由此可知BC表述错误。

27、D表述正确,但与题意要求不符。 因此正确答案选A.。【答案】A28(2013上海单科7)历史课上,讨论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乙说: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丙说: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丁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其中涉及宋代文官体制的史料是()A甲说、乙说 B甲说、丙说 C甲说、丁说 D乙说、丙说【解析】解答本题注意题目的时间“宋代”。宋代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从“钱、权、兵”等方面削弱地方与中央官制,所以甲、乙的说法符合题目要求。丙说的“中书省”

28、“行省”是元代的;丁说的“军机房”是清朝的。故选A。【答案】A29(2013山东文综12)图5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A中书省 B内阁C军机处 D礼部 【解析】考查学生分析解读史料的能力,嘉庆二十一年在雍正之后,军机处已经设立,军机处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有皇帝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照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故选C。从材料分析是内阁奉上谕,上谕不是内阁起草,排除B,清朝有中书科,但不具备中书省地位,仅具有监察职能,排除D。【答案】C 图530(2013重庆文综5)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

29、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 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记忆和运用能力。从材料“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可知在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内阁在明成祖时才正式设立,排除A;由“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可知B正确;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一级决策机构和行政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咨询的内侍机构,无实权,内阁大学士也不是丞相,排除C、D。【答案】B31(2013江苏单科5)光绪大清会典载:

30、“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解析】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提炼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从题干材料信息“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可知B正确。军机处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扩大,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国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由此可知ACD表述错误。【答案】B32(2013海南单科6)朱元璋认为,“礼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这表明他() A强调严刑峻法的统治方

31、式 B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 C宣扬休养生息的政治主张 D兼采儒法二家为统治思想【解析】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礼乐是治平的核心手段,刑政是辅佐礼乐的,排除A,而选B。材料没有涉及休养生息和儒法的治国思想,排除C、D。【答案】B33(2012广东文综13)“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发映了()A君主专制的削弱 B宗法制的消亡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分封制的巩固 【解析】题干中的现象说明了诸侯权力的削弱,其依据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正事。因此,C项正确;A BD项说法错误,排除。【答案】C34(2012山东文综10)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

32、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解析】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相权一分为三;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行宰相权,宰相的权力进一步被分割,这些措施都达到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答案】B35(2012北京文综13)图6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图6A唐长安 B宋开封C元大都 D明北京【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图片的观察和解读能力。从图中可以观察到“中书省”这一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在元代只保留中书省,置于都城之内,总理全国政务

33、,为最高行政机构。唐代实行三省制,宋代设置中书门下,明代废中书省,以六部分掌庶政,直接受命于皇帝,故选C项。【答案】C36(2012安徽文综13)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言词刀笔”的含义,此处的“言”指言辞辨正,也就是语言流利,能言善辩,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这是唐代选官的标准之一;“刀笔”借指文章。“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就是说仅凭语言表达和文章选拔官吏,不注重德行。

34、这样必然会有很大弊端,带来负面影响。因此D项正确。【答案】D37(2012海南单科5)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解析】题干主要反映宋代御史与宰相的关系变化,以此说明相权的削弱,皇权的加强,说明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御史掌握的是监察权,A项题干无从反映, D项不符史实;宋代以前的历代统治者为了加强皇权,致力于削弱相权,如汉代的“中朝”和“外朝”制度、唐代的三省六部制,B项排除。【答案】C3

35、8(2012上海单科9)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宣政院的“贵显”在于()A向各省宣达政令 B负责中央官员选拔C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 D掌管蒙古兵马征发【解析】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忽必烈始置总制院,后改为宣政院。A项为元朝中书省。【答案】C39(2012上海单科10)右图中的斜线部分是中国古代某王朝的直接统治区域。该王朝是()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唐朝【解析】此王朝的疆域中通过河西走廊加强对西域的管理。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设西域都护府,作为汉代西域最高军政长官管

36、理西域。【答案】C40(2012四川文综14)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对北宋孱弱的无奈A B C D【解析】题干中的“输与官家事夷狄”体现了项,“汝生不及贞观中”体现了项,而无从体现,排除ABC项,D项正确。【答案】D41(2012全国课标卷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职权下降导

37、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解析】题干中的“惟揣摹此样本为急”的这种依样画葫芦反映清代内阁官员拘泥规制,说明政 治体制的僵化,B项正确;ACD项题干都无从反映。【答案】B42(2012天津文综2)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

38、的理解能力。从材料“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可得出军机处易于保密,而且便于皇帝宣召,故A B两项正确;“行走”即临时任命之意,可见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故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遴选军机处官员的才德标准,故选C项。【答案】C43(2012江苏单科4)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解析】本题考查

39、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嘉靖皇帝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C项错误。A项是科举制度,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B项错误;内阁地位虽有变化但始终是皇帝的咨询机构,职能基本未变。【答案】D44(2012全国课标卷29)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解析】关键信息

40、: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说明专制权力的不断加强,C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B项错误于“产生的前提”;D项“专制制度的基础”说法错误。【答案】C45.(2011全国新课标卷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解析】分封制通过层层分封确立周王天下共主地位,而受封者在自己的封地内大权独揽,享有较强独立性,A项

41、错在有效控制;土地与人口控制在受封者而非国家手中,D项错误;周王对诸侯缺乏有效的控制,不可能大权独揽,B项不符合事实;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把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从而把国与家结合起来,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对后世影响深远。【答案】C 46(2011江苏单科2)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解析】唐书所载的830名进士出身于士族、寒族以及小姓,说明唐代科举制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科举制选拔的不仅仅是士族子弟;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标准,不是九品中正制的

42、翻版;人才选拔的范围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扩大。A、B、C表述错误。【答案】D47(2011江苏单科4)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解析】“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说明江浙行省获得了急事处置权。地方绝对服从于中央、行省长官由皇帝任命。A、C、D表述错误。【答案】B 48(2011山东文综9)钱穆在评论中

43、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 B察举制C科举制 D行省制【解析】 由于科举制使封建社会普通下层的老百姓也可以通过考试获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机会,所以“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科举制通过选拔人才,出任各级各地官员,效忠皇帝,从而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所以“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所以C符合题意。A项“郡县制”不符合“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的信息,排除A。察举制主要按门第和出身选拔人才,不符合“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的信息,排除B。行省制虽然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44、但与“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的信息无关,排除D。故选C。【答案】C49(2011海南单科4)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述,元朝时“所有契丹人,即契丹省的居民,都被迫离开旧都而迁居新都”。这里的“契丹省”指的应当是()A岭北行省 B辽阳行省C甘肃行省 D云南行省 【解析】契丹,是活跃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民族。辽阳行省辖地包括今库页岛,外东北,西伯利亚东部,中国的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据此可以判断契丹省应为辽阳行省,故选B项。【答案】B50.(2011北京文综14)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

45、现。这一现象表明()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封建专制的主要思想支柱。通过官方建立文庙强化孔子在封建专制统治中的地位,以此强化对人民的统治。【答案】A51.(2011上海单科7)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解析】本题解题关键是“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而导致新问

46、题的产生”,秦朝灭亡后,汉代统治者认为秦短期而亡是因为郡县制,实行了结果郡国并行制导致王国问题的产生。B、C、D三项,都使新王朝初期经济得到了恢复发展,并没有产生新的问题。【答案】A52.(2011北京文综13)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西汉时期通过建立中朝,以削弱和对抗以丞相为首的外钞的权力。北魏实行三长制是为了削弱地方势力。从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故

47、清朝没有丞相与皇权的斗争。【答案】C 53.(2011海南单科6)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宜令郡县皆立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此最急务,当速行之。”“复先王之旧”实质上是指()A延续元朝典章 B继承华夏传统C复兴汉唐制度 D回归周朝典制【解析】对于朱元璋来说,他认为元朝破坏了汉族的礼仪文化,即“圣道”,所以建国之初要恢复儒家文化,因此,朱元璋所说的“先王”不是建立元朝的蒙古人,而应该是与他一样的汉族皇帝,是在明之前的汉族政权,因此,选项A可以排除;题干表明在明朝实行的是郡县制,“令郡县皆立学”,因此选项D的周朝典制也可排除;题干要求选从实质

48、上来理解,C项是具体朝代制度,排除C,华夏传统指汉族的农耕文明、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等,所以实质是继承华夏传统,故本题选B。【答案】B 54.(2011海南单科8)清代地方行政制度大体沿袭明制,主管一省之民政、财政的官员,俗称“藩台”。该官职的正式名称是()A节度使 B枢密使 C三司使 D布政使【解析】节度使是唐朝后期的地方武将,而非明朝官职,可排除A项;选项B,枢密使是北宋时期掌握兵权的官职,也非明朝官职,可排除B项;选项C,三司使是北宋时期掌握中央财政权的官职,也非明朝官职,可排除C项,故本题选D项。【答案】A 二、非选择题1(2015天津文综13)(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

49、34年,清廷官员至英国使臣律劳卑广州住处商谈贸易问题,双方在各自应处的座位、方向、次序等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中方要求将自己的座位安排在会见大厅的北面(上席),英国则坚持将自己的座位置于大厅北面主席的突出位置。两者争执不下,商谈未能进行。 摘编自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1)材料一中,中英双方争执的内容是什么?反映了清廷官员怎样的心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使臣所持态度的国内背景。(6分)【考点】(1)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天朝上国自居;第一次工业革命【解析】(1)第一小问内容,由材料一中“双方在各自应处的座位、方向、次序等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可以概括出双方争执的内容主要为

50、座位次序;第二小问心态,由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当时清政府以天朝上国自居;第三小问背景,根据所学知识,此时英国刚刚进行完第一次工业革命。【答案】(1)内容:座位次序(外交礼仪之争)。(2分)心态:以天朝上国自居。(2分)背景:英国进行工业革命,国力强盛。(2分)2(2015广东文综38)(25分)课程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 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重要内容,在中国近代学制中,与经学相关的中小学课程设置经历了如下变化:癸卯学制1904年颁布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只是必修课程中的两门,但份量仍很重。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颁布取消

51、读经讲经课壬戊学制1915年开始酝酿,1922年颁布修身课改为公民课 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2)材料二中“读经讲经课”讲授的是哪个学派的经典?经学在明清时期备受尊崇,其原因是什么?(6分)【考点】(2)宋明理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科举制(八股取士)【解析】(2)第一小问学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儒家思想(或理学)即可;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从理学对儒学的新发展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这个角度阐述即可。【答案】(2)学派:儒家。(2分)原因:儒学已发展到理学阶段,更加适应封建统治者的需要;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4分)3(2014浙江高考38) 学习历史不仅要广泛阅读,更要感悟智慧,融全贯通。

5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1587年“并无大事可叙”。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的“荒诞奇迹”;已经去世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这年去世的名将戚继光。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在内地已成功定居4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带。据万历十五年编写材料二玉米、番

53、薯等“种出西土”,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等(1)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简述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形态,并分析造成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8分)(2)试揭示明朝中后期在经济领域中(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日益凸显出来的新气象和政府实行的老政策。(9分)(3)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以日本、西欧(葡萄牙)为切入点,简要叙述明朝中后期中外关系的基本内容以及明朝政府的政策。(9分)【解析】本题以明朝的相关历史为切入点,全面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及阐释和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第(1)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依赖内阁”“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专制主义君

54、主制史上的荒诞奇迹”等信息并结合明朝后期统治的史实来归纳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皇权专制、内阁政治腐败、太监掌权以及宦官专权等视角分析原因。第(2)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玉米、番薯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的信息并结合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商帮会馆等来概括明朝经济的新气象;第二小问政府实行的老政策依据所学从经济政策角度思考作答。第(3)问依据材料中“戚继光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以及“西方传教士利玛窦葡萄牙占领的澳门”等信息从倭寇骚扰、西学东渐、葡萄牙入侵等信息归纳答案;第二小问对外政策从海禁和朝贡贸易的角度分析作答。【答案】 (1)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内阁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但不

55、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内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皇帝离不开内阁,但又以司礼监太监予以牵制;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导致政治日益黑暗。(2)桑蚕、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美洲作物开始传入我国,资本主义萌芽,会馆频现,商帮势力强大。(答对三点即可)重农抑商。(3)倭寇骚扰;葡萄牙占领我国澳门,西方传教士进入内地。明政府维护“朝贡”体制,实行“海禁”政策。4(2014安徽卷36)(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1618世纪,来自欧洲的大批传教士到达中国,他们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中国,又把中国的典籍翻译、介绍到欧洲。18世纪,巴黎出版了欧洲汉学的三大名著,欧

56、洲兴起了史无前例的“中国热”。当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在欧洲大行其道的时候,来自欧洲的望远镜、水平仪等现代仪器,摆进了康熙皇帝的寝室。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蝶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肯定、景仰的维度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从马可波罗时代开始的连续五个世纪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这一认识在19 世纪达到顶峰。摘编自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材料三古今中西的几大文明,各有特点,但这些特点完全不应成为互相敌视的原因,倒恰好是彼此借鉴的理由。任何一个文明,不论有多古老,有多特

57、色,也必定含有与其他文明共享的一些价值理念,否认这一点,就无法参与全球精神财富的大循环。 摘自南方周末(1)根据材料一,读图指出爱琴海古代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由肯定转向否定的原因。(10分)(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影响人类文明交流的因素及其启示。(12分)【解析】本题考查历史上不同时期各地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借鉴和融合。第(1)问主要从图片中挖掘信息,侧重从图例中分析,如商路、不同文明及其分布等。第(2)问主要从当时东西方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发展的程度进行对比作答。第(3)问属于开放性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

58、及归纳整理的能力。“因素”主要根据图片的地理环境、材料二中文明发展的程度方面作答;“认识”可从文明的碰撞和交融及文明的多元化方面作答。【答案】(1)通过商路交流;借鉴其他文明;与其他文明共存。(2)东西方交流加深(欧洲人的认识趋于全面,改变了对东方认识的理想化);东西方历史发展的差异或西方发展迅速与中国发展缓慢(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思想解放与因循守旧)。(3)因素:地理环境等自然因素的阻隔,使早期文明交流局限于毗邻地区;经济贸易与科技发展等,拓展了文明交流的范围;政治制度与思想观念的不同,使文明交流呈现出复杂性;文明的多元与共享价值,使文明交流具有互鉴的意义。启示:不同文明

59、之间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文明交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5.(2014安徽卷37) (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12分)(2)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制度创新对王朝盛衰的影响。(16分)(要求: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观点明确

60、;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解析】本题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政治与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关系,以及制度对社会发展作用的能力。第(1)问着重说明郡县制、儒家思想的形成、科举制和官营制度四个方面对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即加强对地方统治与维护国家统一、思想统一、控制选官权和为中央集权提供经济支持等。第(2)问属于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论述观点的能力。解答时,一是要注意范围,即中国封建王朝兴衰;二是要注意角度,从正反两个方面即兴和衰作答;三是要注意先亮明观点,然后举例加以说明,一定要论证充分,逻辑分明。【答案】(1)郡县制度: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免,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

61、的控制;尊儒制度: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为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思想基础;科举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为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国有专营制度:有效控制国家重要资源,扩大中央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2)要求: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等次论述第一等观点明确,有概括性表述;史实正确,并能充分支持观点;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第二等观点明确,表述较充分;史实基本准确,尚能支持观点;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第三等观点不明确或无观点;史实不准确或未引用史实;表述不清6(2014福建卷38 )(36分)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

62、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材料二(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丁韪良西学考略材料三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材料四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

63、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材料五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6分)(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10分)(3)据材

64、料四,概括梁启超对科举选才的基本看法。分析梁启超上述议论的目的。(10分)(4)在近代,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而在中国却难逃被废除的命运。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10分) 【解析】本题以科举制度在古今中外的演变和影响为切入点,综合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和阐释、评述历史现象的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一归纳概括即可,但要注意对材料提供信息的运用。第(2)问从材料中能够得出“被西方国家借鉴”“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有利于重学风气形成”等,但一定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第(3)问,看法依据材料有效信息不难回答;目的要结合19世纪末中国的民族危机和实现国家富强对人

65、才的需求回答。第(4)问从题目给出的角度进行评述,在回答时要侧重于评述科举制度在近代中西方不同命运的“原因”,否则就会偏离命题者的立意。【答案】(1)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答三点即可)(2)被西方国家借鉴;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稳定。(答五点即可)(3)看法:科举制层层精选人才;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所选人才缺乏实际治国能力。目的:改革科举制,培养实用人才;挽救民族危机。(4)西方:用考试方式选才,体现公平择优,符合西方平等观念。中国:八股取士束缚思想;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近代工业发展

66、和近代学堂创办。(答二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科举考试难以适应近代实用人才培养和选拔的需要。 7(2014江苏卷21)(14分)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等,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汉书严助传材料二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

67、捍制使,乃赐死于家。旧唐书刘祎之传材料三(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明史职官一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3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3分)(3)据材料三,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5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

68、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3分)【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枢权力机构的变迁,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举贤良并在左右”“开东阁,廷贤人与谋议与大臣辩论”等信息归纳措施。第(2)问实际考查唐朝颁布诏令的运行机制,应从中书、门下与诏书的运行关系进行说明。第(3)问据材料三从谏议皇帝、批答奏章、审查大臣意见等方面归纳职责;说明应从内阁的性质上分析。第(4)问基本策略据材料可以看出是分散权力,权力制衡;原则应从皇权加强方面分析。【答案】(14分)(1)举措:任用贤良文学之士为身边近臣;让他们参与议政、奏事;令其诘难大臣。(2)说明:诏敕须由中书省起

69、草,门下省审议,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被认为是违制的。(3)职责:劝谏皇帝,匡正过失,讨论历代盛衰原因和典制沿革;替皇帝起草诏令和批答大臣奏章;将九卿等议定的意见经审查后报告皇帝。说明: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中央决策机构;不能统领六部。(4)策略:分散权力;权力制衡。原则:皇权至上。8(2014新课标全国卷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

70、,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捕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材料二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至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布铺。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丰饶,商贾因之糜

71、(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 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置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100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13分)【解析】本题考查清朝移民东北的问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与综合应用能力。第(1)问,对材料一、二进行比较分析,从政府对移民的态度、移民到东北前后的差异、政府对移民东北放松控制的原因、移民的主要来源、移民与国家的关系等不同角度

72、概括特点。第(2)问,移民的作用,要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不同角度进行概括:政治方面可以从清政府对东北的管理与抵制外国侵略角度把握;经济方面从对东北的开发、政府收入增加的角度把握;民族关系从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的角度把握。【答案】(1)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从非法移居到合法定居、生产。(2)缓解关内人口压力;增加政府收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促进东北开发。 9(2013四川文综13)(28分)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域的重

73、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做出详细的规定。(据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 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

74、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据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6分)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作用与局限。(6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概括分析归纳、论证说明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说明、论证的能力。第(1)题“特点”:采用语文层次划分和概括法。注意抓住材料的三个句号,即三个层次以及关键词语概括归纳。如从第一句“西周就开始”可得出:时间早;从第二句“大量相关法律”得出:有法律法规保障;从第三句自唐至明清相关法律的制定得出:相关法规不断发展完善等。“作用和局限”:结合材料一二及

75、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下,建立监察制度的目的概括即可。【答案】(1)特点:权力监督制度建立时间早;制定了相关的监察法律法规;相关法规不断发展完善;在其他行政制度上也有相应举措。(6分,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作用: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治腐败。(2分)局限:在皇权专制制度下,监察制度服务并受制于皇权,实际效能有限。(4分)10(2013天津文综12)(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1)材料一反映了

76、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5分)【解析】依据材料一中“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这句话,可以得出汉初实行的制度分别是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渊源的作答,考生联系教材,不难发现这些制度都是秦朝遗留下的制度,说明了汉初的制度是继承秦朝的。【答案】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承袭秦制。材料二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 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4分)结合所学

77、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2分)【解析】“矫秦县之失策”的意思是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材料认为秦朝灭亡在于实行郡县制,故汉初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又恢复了分封制。内容和后果的回答,只要结合教材知识即可。【答案】措施:分封诸侯王国。内容:受封王侯在封地上可以自行任命官员、收取赋税。后果: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材料三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

78、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5分)并分析其意义。(2分)【解析】依据材料中“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这句话,可以得出推恩令的答案。“国除为郡”这句话可以得出剥夺封地、改郡县的答案。“又颁布律令”这句话也可以得出答案。意义的回答可从削弱地方割据、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角度来回答。【答案】措施: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的防范。意义: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11(2013上海单科36)“无为”与“有为”(12分)材料一 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渐崩溃,

79、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然在平民政府创建的过程中,欲屡次有“封建”思想之复活。平民政府的思想则为“无为而治”,“无为”之实则为“因循”。 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司马迁史记平准书问题:(1)你如何理解材料一“无为之实则为因循”的说法?(4分)(2)汉初七十余年的“无为”给汉武帝留下怎样的历史遗产?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汉武帝的“有为”?(8分)【解析】第(1)题,西汉建立后,“汉承秦制”,例如

80、“皇帝制度、中央官制、郡县制”等;同时又有所变通,为维护刘氏天下的统治,汉朝初年实行“郡国并行”,而且实行“黄老之学”,休养生息等政策。第(2)题,通过实行“黄老之学”,休养生息等政策,西汉迅速恢复了元气,经济得到发展,为汉武帝的“有为”提供了经济基础。但是“郡国并行”使王国力量逐渐强大,产生王国问题。为此,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设置刺史,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答案】(1)水平1:辩证全面且有史实依据。(4分)汉承秦制,如皇帝制度、中央官制、郡县制等都是因循。但又不完全承秦制,如沿袭周朝的分封制,造成郡国并行的局面;且政令实施宽简舒畅,与秦的急切苛刻全然不同。水平2:有史实依据,但不够全面(

81、按题意相符程度给分)。其他答案。(0分)(2)水平1:从材料中提取史实间的关联信息,并结合所学辩证看待汉武帝的“有为”。 (8分)汉初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复苏,财富日臻丰厚,为汉武帝的“有为”提供了经济基础。但汉初的王国势力依然膨胀,贫富分化、土地兼并等民生问题严重,有待汉武帝解决。针对王国势力,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大体解决了汉初郡国并行带来的负面影响,又设刺史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有关汉初以来的民生问题,汉武帝未能“有为”,如未能采纳董仲舒的“限田”、官吏不得经商货殖等建议。水平2:提取的信息不充分或回答不完整,仅从单方面看待汉武帝的“有为”(按题意相符程度给分)。其他答案。(0

82、分)12(2012江苏单科21)(13分)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

83、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7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3

84、分)(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3分)【解析】(1)汉朝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形成。科举制“能破朋党之私”“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同时使“士有应举之才”能够被举荐,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质。(2)科举制将选拔人才的权力由地方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以儒家思想为考试内容,保证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3)科举的创新之处在于给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流动性),同时通过“机会均等”的机制(公平性),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

85、神(激励作用)。【答案】(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2)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3)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13(2012上海单科37)开国议政(14分)假设你是宋初的决策者,需要做出一项重要的决定是否大力推行科举制。决策之前,你需要考虑的因素如下:唐末五代以来,藩镇佣兵自重,武将常篡夺皇位。唐代设置科举,人才汇聚,享国三百年。唐代参加科举考试者越来越多,求官者多,得官者少,政

86、府遂增设员外官,候补官。AB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共定国是,提高士大夫的参政意识,王朝便能稳固了。开国之初,国家百废待兴,亟需大量富有实干经验的官员来应对政治挑战,仅通过科举制选官难以满足这个需求。唐代有人认为朝廷的显要官员必须是公卿的子弟,他们从小就有机会学得各种做官的知识,而以科举入朝的布衣之士则缺乏此类经验。(1)请你在文本框内的A、B两处填上恰当的文字。(8分)(2)综合以上因素,你会做出怎样的决策?理由是什么?(6分)【解析】(1)A,借鉴宋太祖改革的内容回答,确立“重文轻武”的政策,防止武人专权。B,科举考试得官者的不断增加,会导致人浮于事,增加财政困难。(2)回答科举制度对加强中央集

87、权的作用。积极作用:科举制将选拔人才的权力收归中央,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较武将更容易控制。消极作用:科举制造成官僚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下,财政困难等难题。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加以说明,同时兼顾另外一种观点。【答案】(1)A答案l:根据历史情境进行合理推论 大力推行科举制可以提拔众多文官担任朝廷官职,形成一个以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防止武将专权。答案2:推论与历史情境之间缺乏有效关联 防范武将专权,削夺武将的权力。其他答案。B答案l:根据历史情境进行合理推论 造成冗官、冗员,导致财政困难。 造成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下。答案2:推论与历史情境之间缺乏有效关联 积贫积弱其他答案(2

88、)答案l:能全面权衡科举制对中央集权带来的利弊,对决策作出合理解释。 我赞同大力推行科举制。科举制的推广可以说利弊互见,但是对王朝的稳固来说是利大于弊。它使得政权向士大夫开放,不但能以文官制约武官,更能增强士大夫对政权的认同感,有利于中央集权体制的稳固。虽然由此可能带来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下等弊端,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对官员的监督考核加以改善,澄清吏治。 我反对大力推行科举制。大力推行科举制虽则可以选拔大量人才组成一个文官政府,以防范武将专权,但同时也会造成官僚机构膨胀,财政困难等难题,而且通过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可能缺乏行政经验,不善治理国家,对于中央集权体制的巩固其弊远大于利。限制武将专权

89、可以通过军事制度改革予以解决,不必以扩大文官队伍来解决。过度重文轻武会削弱国家的军事实力。答案2:虽能合理说明自己的决策,但只注意到大力推行科举制利或弊的一面。 我赞同大力推行科举制。因为这样有利于选拨文官进入政府,利用文官对武将进行牵制,强化中央集权,防范唐末五代以来武将专权、藩镇割据的局面。增强文人士大夫对政权的认同感,巩固王朝统治。我反对大力推行科举制。因为这会造成官僚机构膨胀,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引发财政困难;通过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可能缺乏行政经验,不善于治理国家。其他答案。观点与证据不一致;决策与理由不一致。14(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T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90、 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其志行名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

91、纲要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存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据新唐书材料三 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

92、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考核,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试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

93、10分)【解析】第(1)题,考查秦至唐人才选拔的依据变化和原因。变化可从材料中概括,如“官有能而禄有功”、“个人品行”、“唯才是举”、“品德与任职态度”等角度概括,原因可从社会背景、官员选拔、传统思想影响等方面分析。第(2)题,首先注意从材料中归结出清末对德才的看法,然后综合前面的德才观进行评价,可从时代需要、人才培养等方式概括。【答案】(1)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8,分)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

94、益深入: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官吏队伍。(7分)(2)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察等方法养成;在官员选拔中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适应时代需要;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15(2011四川文综37)(32分)人才问题关乎国家盛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 表2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朝代曹魏西晋东晋隋唐北宋比例26%15%4%172%245%461%(2)表2中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呈现怎样的变化?(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曹魏到北宋选拔人才的变化

95、及其主要原因的理解。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第一问变化直接归纳:从曹魏到东晋逐渐下降,其后逐步上升,北宋时达到高峰。第二问原因可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制度:首先魏晋时期门阀制度盛行,寒门子弟入仕受到限制;其次隋唐建立科举制,门阀制度渐渐解体;再次北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录取名额大大增加加以概括。【答案】变化:从曹魏到东晋逐渐下降,其后逐步上升,北宋时达到高峰。(3分)原因:魏晋时期门阀制度盛行,寒门子弟入仕受到限制;(2分)隋唐建立科举制,门阀制度渐渐解体;(2分)北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录取名额大大增加。(2分)16(2011安徽文综36)(26分)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

96、进程,是世界闻名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卢商)早孤,家窭(j,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摘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材料二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

97、摧毁了。 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1)材料一反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当时社会政治有何影响?(8分)(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8分)(3)比较上述两种政治制度变化的主要不同,以及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10分)【解析】本题以科举制与考察中国选官制度与雅典民主制。第(1)问,从材料卢商的仕途案例的信息的可以看出当时实行了科举制度,根据所学知识,是取代了原来的九品中正制度,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顾平时所学科举制度社会政治方面的作用就可以了作答。第(2)问,考查梭伦改革的内容, “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可以从原来的权力来源和分

98、配,参与权力群体的扩大角度作答,进步作用回顾梭伦改革措施的作用影响来作答。第(3)问,两种政治制度变化的主要不同要从两者所处的社会性质,选拔人才的目的、对象、标准,政体等角度作答,注意规范答题,分前者和后者。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可从双方制度实行之后的行为差异来寻找答案。主要是两种制度导致了价值观念的不同。【答案】(1)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2)开始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扩大了民主权利的范围;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工商业发展。(3)前者是封建政权人才选拨制度的进步;后者扩大了奴隶主任用官员的范围。前者打击了世家大族势力;后者消弱了贵族世袭特权。前者依据才学选拨官员;后者根据财产授予权利。前者未改变封建专制政体;后者促使旧氏族贵族专制走向奴隶制民主政治。中国人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西方人逐步形成追求财富的观念。中国人崇尚“学而优则仕”,文化知识主要用于维护皇权统治;西方人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重视个性的发展。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