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I 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0世纪初,某学者研究孔子思想时,从新的史观出发,认为孔子的学说是“适应政府二千余年未曾变动的农业经济组织反映出来的产物”,“经济上有他的基础”。下列历史结论符合上述史观的是A. 周期性的治乱更替是中国古代的历史规律B. 铁犁牛耕使用影响了春秋战国社会转型C. 贞观之治的出现源于唐太宗的励精图治D. 尊崇儒学是西汉大一统局面发展的根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该学者
2、是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角度分析孔子主张的,铁犁牛耕属于经济层面的变化,促进了社会的转型,所以符合这个史观的是B项;A项说法错误,没有看到中国社会发展的本质,排除;CD都不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论述的,排除。故选B。2. 关于“五谷”,古代最主要的说法有两种:最初流行的是麻、黍、稷、麦、菽,后来最流行的是稻、黍、稷、麦、菽。这一变化最有可能是由于A. 水稻出现较晚B. 经济重心南移C. 粮食需求增加D. 饮食结构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水稻主要出产于南方,但是由于最初经济中心在北方,较早流行的“五谷”中无“稻”,随着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后来最流行的“五谷”中有“稻”,故选B;根
3、据所学可知,水稻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很早,故排除A;在“五谷”的说法中,“稻”取代了“麻”,其余品种未变,可知粮食需求增加的原因影响不大,故排除C;饮食结构与地域和经济发展程度有关,排除D。3.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颁布的二月至九月禁捕诏规定:“禁民二月至九月,无得捕猎及敕竿挟弹,探巢摘卵。”史载,这一规定在宋朝执行了200余年。材料表明宋朝政府A. 全面禁止猎捕野生动物B. 具有一定的生态保护观念C. 注重完善动物保护法律D. 对传染病防治问题的重视【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宋朝禁止百姓在二月至九月捕猎野生动物,这反映了宋朝政府注重保护野生动物,具有一定的生态保护观念,故B符
4、合题意;材料中禁猎时间是二月至九月,并非全面禁止猎捕,故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宋朝注重完善动物保护法律,故排除C;材料与传染病防治无关,故排除D。4. 明初打击“巨姓”豪富,强迫他们迁出本地。先将14万户富豪迁徙风阳,又将富户5300户赶至南京,拥有200亩土地的地主也数目不多。这些举措A. 有助于自耕农经济发展B. 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C. 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D. 使土地兼并现象消失【答案】A【解析】【详解】明初强制富户迁出本地,使得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数量下降,这有利于缓解土地兼并,促进自耕农经济发展,选项A正确;明初打击巨富主要体现在农业方面,体现了政府重农心态,与商品经济无关,排除B;迁徙
5、富户属于政府政策,具有强制性,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排除C;选项D表述绝对,排除。【点睛】解题关键是明确强制富户迁移的初衷是处于打击土地兼并。5. 商代甲骨文中已有了蚕、桑、丝、帛等象形字以及祭祀蚕神蚕事占卜的内容。每当养蚕之前,需杀一头牛祭祀蚕神嫘祖,祭祀仪式十分隆重。该材料反映了A. 祭祀蚕神的活动开始于商代B. 商代统治者对纺织业的重视C. 丝是商代纺织业的主要原料D. 当时手工业的地位高于农业【答案】B【解析】【详解】甲骨文中有关纺织的文字以及祭祀蚕神活动,都说明了商代统治者对纺织业的重视,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并不能断定祭祀蚕神活动在商代开始,故A项错误。古代中国的纺织的主要原料除了丝还
6、有麻和葛,故C项错误。古代中国进入农耕文明后一直以农为本,农业占主导地位,故D项错误。6. 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民窑不过20座,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后来官府为完成上贡,只好改行“官搭民烧”,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其窑身比官窑大三四倍,产品畅销海内外。这种现象表明A. 制瓷业产品种类日益增多B. 私营手工业逐渐占主导地位C. 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 手工业的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民窑不过20座,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明末达到二三百座,其窑身比官窑大只好借助民窑生产,因此导致三四倍,产品畅销海
7、内外”可知,由于官窑管理腐败、成本高昂,而为了完成朝廷的需要,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迅速崛起,其规模超过官窑,占据主导地位,B正确;据材料反映的是官窑、民窑地位的变化,没有涉及制瓷业产品种类,A错误;据材料没有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现象,C错误;据材料反映的是官窑、民窑的问题,没有涉及劳动分工,D 错误。【点睛】明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官营手工业逐渐衰落。7. 元朝立国,将民间工匠强制征调,为官府服务,编入“匠籍”。清初宣布废除“匠籍”,工匠在法律上获得了一般民户的地位。乾隆帝说:“国家兴修工作,雇募人夫,原欲小民实授价值,以为赡养身家之计”。这一变化A. 打破了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B.
8、 促进了民营手工业发展C. 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 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清初匠籍制度被废除,国家对手工业者的控制减弱,这有利于私营手工业的发展,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明朝中后期,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在清初这一变化出现之前官营手工业已不占据垄断地位;C选项错误,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选项错误,手工业地位的提高与小农经济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8. 史载,宋朝“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虚空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浮铺上行,百市买卖,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此种情形反映
9、了当时A. 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B. 宋朝已放弃抑商政策C. 商业的时空限制被打破D. 政府不再征收商业税【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宋朝大街小巷铺席多,商业活动从凌晨直到饭前,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商业的时、空限制已经被打破,C项正确;宋朝商品经济发展,但并没有占据主导,A项与史实不符;宋朝只是放松了对商业的限制,并没有放弃抑商政策,B项错误;材料说明了宋朝商业活动的盛况,不能证明政府不再征收商业税,D项错误。9. 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这说明草市的出现A. 最早可以追
10、溯到宋代B. 突破了城市坊市间的界限C. 受到官方的大力支持D. 是对自然经济的重要补充【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这反映的是宋朝草市的发展,依据材料“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可以看出草市是对自然经济的重要补充,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草市出现在南北朝时期;B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草市的出现突破了城市坊市间的界限;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官方对草市的态度。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0. 明中期,官府授权私人盐业垄断经营成为徽商成长的关键推力。而在辽宁和张家口分别开放东西马市,对晋商兴起有重要促进作用。同样,明中期海禁放松,也是浙商、闽商、粤商得以形成的直接原因。由此可见,
11、明代商帮兴起A. 得益于国家大力支持B. 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C. 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D. 开创了商业发展新模式【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徽商的兴起和政府授权私人盐业垄断权有关,而晋商兴起与政府开放马市有关,可见明代商帮的兴起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选项C正确;政府政策松弛与国家大力支持含义不同,因此选项A排除;选项B脱离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未涉及明代商帮商业发展模式,排除选项D。【点睛】解题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即明代商帮中的佼佼者,晋商和徽商的兴起与明代相关政策松弛有关。11. 汉初政府对铸币大开方便之门,允许民间铸币,政策上只规定铸币的面额(重量),其余一切包括师铜料开采、冶
12、炼、铸造等都交由铸币者自行处理,吴王刘濞和大夫邓通皆因封地内有铜山,成为巨富。汉初的铸币政策A 增加人民财富B. 影响经济恢复C. 增强地方实力D. 造成通货膨胀【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吴王刘濞和大夫邓通成为巨富。”信息可知,汉初的铸币政策增强了地方实力,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不是材料强调的内容,排除;汉朝货币实行铜本位,并未造成通货膨胀,反而促进了经济恢复和发展,B、D选项错误。故选C。12. 汉初,丝织品专供贵族消费。到汉朝中后期,上至皇室贵族,下至奴仆婢妾皆可衣丝文绣。这一变化反映了A. 贫富差距进一步缩小B. 等级观念的消亡C. 先进纺织技术的推广D. 平民政治的发展【答
13、案】C【解析】【详解】汉代丝织品从专供贵族消费到人人可用,反映出纺织技术的发展和丝织品产量的增加,C项正确;人人可以衣丝不能说明汉代中后期的贫富差距缩小,A项错误;汉代社会等级观念并未消亡,B项错误;丝织品应用的增多不能说明平民政治的发展,D项错误。13. 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颁布诏令:“货物兼通,将以利用。自今以后,所有庄宅以(及)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余市价至一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违者科罪。”该诏令在当时A. 打破了原有交易规范B. 抑制了土地兼并活动C. 妨碍了商品经济发展D. 顺应了经济发展趋势【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货物兼通,将以利用。自今以后,所有庄宅以
14、(及)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余市价至一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违者科罪。”说明唐玄宗时期绢布绫罗丝绵可以当货币进行物物交换;“其余市价至一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违者科罪。”可知,交换的在市价一千以上的,也可以钱物兼用,否则违者科罪。这说明政府没有认识到物物交换与货币交换之间的区别,没有认识到货币交换对商品经济的促进作用,故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打破原有交易规范,只是以立法的形式维护物物交换,A错误;B与材料无关;据材料分析可知,政府没有认识到物物交换与货币交换之间的区别,没有认识到货币交换对商品经济的促进作用,没有顺应经济发展趋势,D错误。14. “本是扬州小家女,嫁得西江大商客婿作
15、盐商十五年,不属州县属天子。每年盐利入官时,少入官家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盐铁尚书(指盐铁使,掌管盐铁专卖)远不知。”白居易的这首盐商妇反映的现象包括盐铁收益主要归州县 盐铁使对地方盐务管控不力有部分盐商非法获利 政府已经放弃重农抑商政策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本是扬州小家女,嫁得西江大商客少入官家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盐铁尚书(指盐铁使,掌管盐铁专卖)远不知。”可得出盐铁使对地方盐务管控不力,而有部分盐商非法获利。故B项正确;盐铁收益主要归国家,且政府并没有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ACD项。15. 宋元丰年间,政府颁发了我国第一部外贸法规市舶法,它规定:外
16、船入港后,市舶官员登舶验货,按比例抽取实物,以“贡品”交政府;“禁榷”物资由市舶司统购包销;“博易”物资由中外商人市价买卖,运销内地。这反映出当时A. 海上丝绸之路繁荣B. 中外朝贡贸易体制C.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 确立工商皆本思想【答案】A【解析】【详解】政府制定市舶法,从法律上规范调整对外贸易的现象,本质上是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繁盛,中外贸易频繁的需求的反映,故A正确;海上丝绸之路,有朝贡贸易成分,但题干有中外商人市价买卖的部分,排除B;市舶法不拘泥于南北方,不能体现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排除C;工商皆本在明末清初由黄宗羲提出,排除D。故选A。16. 明代后期,政府改革工匠服役制度,允许部分工
17、匠纳银代役,纳银之后由官府以银雇工。这一举措A. 提高了官营手工业的竞争力B. 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危机C. 使白银成为法定货币D. 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纳银代役、以银雇工是工匠人身依附关系松驰的体现,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不会到市场参与竞争,A项错误;材料与财政危机的解决无关,排除B项;白银并不是法定货币,排除C项。17. 明清时期遍布各地的商人会馆,既是客商的休憩宴飨之所和联乡谊、祀祖先的精神家园,更是他们结交地方、联络社会的最佳场合。会馆演戏等活动也带动了各区域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京杭运河区域文化的兴盛。当时会馆及会馆文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城
18、市的商业中心地位提高B. 海内外商品市场日益扩大C. 水陆交通运输的方便快捷D. 区域间商帮的兴盛与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经济。材料分两个层次,一是介绍会馆文化,二是设问推动会馆文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会馆文化的发展,是因区域间商帮的发展而兴起和发展,故D项正确;A项游离于材料信息之外,排除;B项和C项不是明清时期会馆出现的原因,因为明清前同样存在,故排除。18. 热河以北,清初并无汉人,到乾隆四十九年,汉民增加到五十五万人,到道光五年,增加八十八万人,长城沿边已经形成蒙汉杂处的半农半牧区,甚至出现了“开垦地亩较多,牧场较少”的新格局。这一-变化反
19、映了清代A. 精耕细作农业传播到边疆B. 民族融合出现不断加强的趋势C. 经济重心呈现北移的趋势D. 传统的游牧经济开始出现衰败【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指出,长城沿边地区汉民的数量从无到不断增加.到形成蒙汉杂处,经济上形成了半农半牧区.甚至出现了“开垦地亩较多.牧场较少”的新格局,这反映了蒙汉民族之间的人口融合、经济融合,故选B项;精耕细作农业在清朝之前就已经传播到边疆.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经济重心是否北移的问题,排除C项;北方边疆出现农业经济,并不能反映传统游牧经济衰败,排除D项。故选B。19. 宋代“不抑兼并”,导致了土地所有权的竞争与垄断,出现了“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
20、,无钱则卖”的局面。这种局面客观上A. 减少了土地的垦荒面积B. 适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C. 抑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 加剧了土地的分散和贫富分化【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适应了当时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的发展,B选项符合题意。宋代“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与减少土地垦荒面积无关,A选项排除。在宋代土地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宋代租佃经济高度发展,农民可以维持生计,不一定抑制生产积极性,C选项排除。宋代“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加剧了土地的集中程度,D选项排除。【点睛】宋朝采取的“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
21、一方面,宋朝的土地制度实际上是对大地主土地所有制的肯定和保护,促进了租佃制的发展,提高了农业效率。另一方面,宋朝“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与前代相比,加速了封建社会对于土地所有权竞争与垄断机制的运行速度。20. 两宋时期,人口迅速增长,土地使用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加剧了土地用养的矛盾。对养地投入需求的增加推动了长期租佃制的逐渐盛行。南宋时期农民逐渐拥有了土地的永佃权,且可将租佃权在土地市场上交换转让。土地租佃制的发展A. 减少了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B. 消除了土地用养的矛盾C. 强化了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D. 加剧了地主和农民矛盾【答案】A【解析】【详解】租佃制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从长佃到永佃的发展,可
22、以使农民更好地去协调用地与养地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实行短期契约的分租制带来的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故A项正确。但是土地租佃制的发展不能消除土地用养矛盾,故B项错误;农民长期甚至永久租种土地,并且可以转让租佃权,会使得农民对土地的使用自主性增强,有利于弱化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也有利于缓解地主和农民矛盾,故C、D两项错误。21. 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当天下太平的时候,农民就积极参与到市场体系中,集市连着城镇,城镇连着远处的市场,形成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网络;而到了动乱时期,农民就会回撤与外界隔离,形成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对该学者观点解读正确的是A. 政治局势决定古代商业的发展B
23、. 古代的庄园经济仅存在于战乱年代C. 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无法并存D. 农民参与市场程度与环境紧密相关【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民,在太平盛世时积极参与到市场体系,而动乱时期与外界隔离,说明了古代农民参与市场程度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故D符合题意;材料不能说明政局对古代商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A说法错误,排除;古代的庄园经济仅存在于战乱年代,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无法并存,两种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BC。22. 乾隆元年修的山东通志改旧志的赋役志为田赋志,稍后修的福建续志也改户役为户口。这些改动反映了清朝前期A. 专制集权继续加强B. 重农抑商政策日益弱化C. 文化控制趋于严密D.
24、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改旧志的赋役志为田赋志、也改户役为户口”并结合所学可知,“役”需要为官方出劳力的事,对 “役”的改动说明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23. 马克斯韦伯在世界经济史纲中提道:清代施行“摊丁入亩”,此后大批民间手工艺精品问世,制瓷业在乾隆时更吸收西方景泰蓝制作技术,使景泰蓝工艺达于顶峰。这说明影响清代手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A. 人丁编审制度的变革B. 私营手工业生产关系变革C. 西方工艺的大量引入D. 百姓的赋役负担彻底解除【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清代手工业的发展原因这一知识点。根据材料“清代施行摊丁入亩
25、,此后大批民间手工艺精品问世”可知,清代手工业出现繁荣景象,与政府改革人丁编审制度直接相关,故A选项正确;明清时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雇佣关系标志着私营手工业生产关系变革,但与材料不符,故B选项错误;材料“制瓷业在乾隆时更吸收西方景泰蓝制作技术,使景泰蓝工艺达于顶峰”可知,吸收西方工艺是景泰蓝制作技术的特点,不能体现清代的手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西方工艺的大量引入,故C选项错误;清政府的“摊丁入亩”是将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赋税制度,不是彻底解除了百姓的赋役负担,故D选项错误。24. 据记载,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中国运往荷兰的瓷器为28641件,而到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则达到69057件。
26、这一变化表明当时中国A. 瓷器成为新兴外贸品B. 民间制瓷工场规模扩大C. 海外市场进一步拓展D. 政府废止了“海禁”政策【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中1612年瓷器的“28641件”到1616年瓷器的“69057件”可知,中国瓷器外运数量大幅增长,海外市场进一步被拓展,故选C项。瓷器在宋代就已成为外贸品,而材料已是明代,故排除A项;材料只能说明中国瓷器整体的外运规模扩大,但不能说明民间制瓷工场规模扩大,因为材料并未明确瓷器主要出自官营还是私营的问题,故排除B项;材料只能说明万历时期海禁政策有所放松,D项“废止”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点睛】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
27、注意选项内主语和程度词的运用即可作出判断。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一)必考题(共2小题,共37分)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宋代商业性农业、民营手工业经济在整个经济结构中比例增大,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城市商业特别是集镇商业繁荣昌盛,国内外市场尤其是区域市场之间联系增强,以及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商品经济获得较快的发展。商业经营主体除了以经商为主业的职业商人外,已扩展至农民、城镇市民、个体手工业者、官吏、皇室、士绅、僧道以及浮游流亡诸阶层。摘编自张熙惟宋代: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高峰材料二 朱元璋认为只有“重农”才能“富民”,而要“重农”必须“抑商”,让主要劳动力固
28、定在土地上。一般农民不能脱离本身的户籍去经商,而商人也只能在本地经营,想去外地,手续十分繁杂。朝廷还强化了专卖制度,规定对盐、茶由国家垄断经营,盐商、茶商必须取得“盐引”“茶引”等专卖许可证才能经营,否则构成私盐罪、私茶罪,处罚手段极为严厉。明朝不仅对生活必需品专卖,对金、银、铜、锡、硝、硫磺等重要物资也全部实行专卖。明朝还实行“海禁”,商人和百姓不得从事对外贸易。这项政策被朱元璋的继任者多次加以强调,成为明中期以前最重要的政策之一。摘编自陈忠海明初经济政策为何走“回头路”(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宋代相比
29、,明朝经济呈现出的不同特征,并分析其原因。【答案】(1)表现:农业和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城镇商业贸易兴盛;区域经济联系加强;国内外市场扩大;经商人员身份多样化。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改善了经济发展理念;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使人们的社会身份具有多样性;有利于文学艺术的世俗化和平民化。(2)特征:对商业抑制程度较大;实行海禁政策,打压民间对外贸易;固守农耕经济。原因:元末明初经济严重衰退;封建制度走向衰落;西方殖民扩张威胁。【解析】【详解】(1)表现:根据材料“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可得出:此时用于交换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越来越多,说明农业和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城
30、市商业特别是集镇商业繁荣昌盛可得出:城市经济功能的加强,集中体现为商业市镇的发展;“国内外市场尤其是区域市场之间联系增强”从材料可知国内外的市场联系加强并不断扩大,同时国内区域间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从事商业的群体除了职业商人外,出现了“农民、城镇市民、个体手工业者、官吏、皇室、士绅、僧道以及浮游流亡诸阶层”,说明不同身份的人都加入到经商的队伍中,故得出经商人员身份的多样化。影响: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商品经济越活跃,人们的思想越活跃,进而冲击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因此有利于经济思想的合理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的冲击原有的价值观念,因此加速
31、了社会阶层的流动;由于利润的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商业活动中,使人们同时体现多重身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了社会文化风俗的发展,使文学艺术朝着世俗化、平民化的方向发展。(2)特征:根据材料,朱元璋认为“重农”才能“富民”,而要“重农”必须“抑商”,并且把劳动力固定在土地上,可知其加强了“重农”政策,坚固了农耕经济的基础;同时也强化了“抑商”,对商人经商提出了严格要求,而且不断强化买卖制度,“不仅对生活必需品专卖,对金、银、铜、锡、硝、硫磺等重要物资也全部实行专卖”,买卖制度的范围扩大,集中体现了对商业的抑制程度增大;“商人和百姓不得从事对外贸易”明朝实行了严格的“海禁”政策
32、,以加强明朝统治,打压民间的对外贸易;原因:结合明朝的历史可以找到明朝严格抑商的原因:首先,与此时西方相比较,元末明朝总体经济发展衰退,威胁着明朝的统治,因此采用强化“重农抑商”政策,以巩固统治;其次,从政治上说,此时封建专制制度走向衰落,强化小农经济这样的经济基础是封建统治者的必然选择;除此之外,西方殖民扩张,加剧了明朝统治的危机,以及倭患严重,是其实行“海禁”的重要原因。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丝绸的故乡在中国,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中国的丝绸生产工艺技术和花色品种处在世界前列,并具有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独特风格。早在公元前5世纪前后,中国丝绸开始流传国外,几千年来,中国
33、丝绸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和经济联系的纽带。经过历代的逐步发展,至唐、宋年间,丝绸产区遍布全国,特别是江南地区逐渐发展成为全国丝绸重要产区。明清时期,江南一带涌现了不少丝绸专业城镇,丝绸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到清朝中期以后,丝绸生产的工艺技术开始落后于西方。在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的一百多年,前五六十年随着近代缫丝工业的出现和兴起,丝绸业发展较快,而在后期,受到国内国际各种因素的影响,有的时期发展极为缓慢,有的时期严重衰落,甚至奄奄一息。辽宁丝绸1998年02期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丝绸业发展的一个特点,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现象,并概述
34、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丝绸业发展的特点及反映的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答案】示例:特点:明清时期丝绸业发展,但工艺技术逐步落后于西方。历史现象:明清时期传统经济繁荣发展但暗藏危机。概述和评价: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继续发展,商品经济繁荣,并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推动社会出现进步因素。但由于受到君主专制统治的摧残,传统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小农经济的阻碍,新的经济关系发展异常缓慢;西方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近代工业迅速发展,致使中国经济发展暗藏危机,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说明:其他角度如:中国古代丝绸业工艺发达,影响深远
35、;反映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达,通过“丝绸之路”影响海外。唐宋以来,江南丝绸业发展;反映经济重心南移。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丝绸业兴起,但发展艰难;反映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曲折等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首先根据题目要求“提取丝绸业发展的一个特点”,根据材料“明清时期,江南一带涌现了不少丝绸专业城镇,丝绸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到清朝中期以后,丝绸生产的工艺技术开始落后于西方。”可以得出:明清时期丝绸业发展,但工艺技术逐步落后于西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现象,并对此作出概述和评价。主要分析近代传统经济繁荣的原因、表现和中国经
36、济发展暗藏危机的原因。注意史论结合和历史语言的运用,做到论从史出。【点睛】回答论述题一般有三个步骤。第一、判断是非,表明自己的观点。第二,列举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在这一步当中有注意将母观点(即总的观点)分解成若干个子观点,用所掌握的史实进行论证。观点的展开要有层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而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的支撑,做到史论严密结合。第三,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二)选考题(请考生在第27、28、29三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7.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
37、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材料二 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了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商鞅与梭伦所采取经济政策主要指导思想。(2)据材料一,概括“
38、事商贾”带来的危害。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答案】(1)商鞅;重农抑商;梭伦:农商并重。(2)导致农业劳动力减少,影响农业生产和兵源;难以实现富国强兵,在诸侯争霸中将处于不利地位。逐步消除贵族特权,为雅典民主政治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基础。【解析】第(1)问指导思想的不同,可依据材料一中“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这句话得出重农抑商的答案。材料二中“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了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这句话透露出了梭伦的思想理念是农商并重。第(2)问“危害”的回答,可从劳动力、农业经济、军
39、事战争等角度来分析商业发展的危害。“理解”的回答,其实考查的就是梭伦改革的影响,联系教材知识即可回答。【考点定位】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28.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然自交战以来,已阅四载,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之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如仍继续交战,则不
40、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之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日本停战诏书(1945年8月14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本停战诏书发布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停战诏书对侵略战争辩解。【答案】(1)背景:德国战败;波茨坦公告发布;美国在广岛、长崎投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中国抗日力量大反攻;日本已无力抵抗。(5分)(2)评:回避了侵略中国和东南亚的事实;美化战争目的;掩盖侵略本质,推卸战争责任;没有写明“无条件投降”;将投降辩解为挽救人类文明;不利于反思战争罪责等。(答出其中四点,即可得满分)
41、(7分)【解析】(1)可以分别将1945年8月的三个反法西斯主战场(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中国战场)的情况进行总结,简答其历史背景。(2)认真阅读本题材料,言之成理即可。但要重点揭穿其回避事实、美化战争、掩盖本质、推卸责任、歪曲狡辩等问题。【考点定位】选修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29.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北宋时,皇帝鼓励官员议政。苏轼称:“自建隆(北宋第一个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谏诤)者”。士大夫也以天下“安危治乱”为己任,积极议政,上书言事蔚为风气。包拯任监察御史时,曾弹劾包括宰相在内的多名朝中大员,后任开封府尹,善于断案,执法刚正不阿,对贪官嫉恶如仇。“虽责,衣服、
42、器用、饮食如布衣(平民)时”。摘鳊自漆侠主编辽宋西夏金代通史等材料二与包公有关的笔记、话本在宋代即开始流传。元代出现了陈州粜米等多种包公题材的杂剧。清代小说三侠五义、戏剧铡美案等深入人心。包拯遂成为一个家喻尸晓的传奇人物,后世人称“包青天”。摘编自徐忠民包公叙事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答案】(1)皇帝较为开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士大夫积极议政;包拯优秀的个人品质。(6分)(2)百姓对清廉公正官员的期待;“忠君”“爱民”等儒家思想的广泛影响;历代在原型基础上进行各种形式的艺术化塑造。(9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一“皇帝鼓励官员议政.士大夫积极议政,上书言事蔚为风气.后任开封府尹,善于断案,执法刚正不阿”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二“与包公有关的笔记、话本在宋代即开始流传。元代出现了陈州粜米等多种包公题材的杂剧。清代小说”,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思想情况即可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包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