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冕宁中学2025届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通过良渚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以下能作为直接证据的考古发现是( )A. 城中发现20多万千克的炭化稻堆积B. 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C. 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D. 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最能说明当时良渚古城出现贫富分化差距现象,这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B项正确;“城中有20多万公斤的炭化稻堆积”说明当时
2、已经出现农业,排除A项;“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只能证明遗址的时间,排除C项;“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的说法与贫富分化差距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 学者张光直在美术、神话与祭祀一书中说道:“中国文明的起源,关键是政治权威的兴起和发展。而政治权力的取得,主要依靠道德、宗教垄断稀有资源等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天地人神沟通手段的独占。”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 法律教化作用显现B. 神权与政权相结合C. 血缘纽带作用弱化D. 德治与法治相融合【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中华文明的起源”“政治权力的取得”“道德、宗教垄断稀有资源”“对天地人神沟通手
3、段的独占”可以得出,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政治与神权密切结合,B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法律教化,故A项排除;血缘纽带作用弱化与史实不符,故C项排除;德治与法治相融合并非材料主旨,故D项排除。故选B项。3. 春秋时期,常发生贵族间争田之事,如公元前619年晋国先克夺蒯得田,公元前574年晋国郤锜夺夷羊五田,公元前528年晋国邢侯与雍子争田。这表明当时A. 分封制度受到冲击B. 卿大夫掌握了政权C. 宗法制度土崩瓦解D. 自耕农阶层已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西周的分封制下,分给诸侯的土地是不允许买卖和争夺的,而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时期,常发生贵族间争田之事,说明的是当时
4、王室衰落,分封制受到冲击,A项正确;材料与卿大夫掌握政权的说法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宗法血缘关系,排除C项;材料与自耕农阶层的形成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4. 战国时期,各国货币不一,齐、燕行刀币,赵、魏行布币,楚国行蚁鼻钱,秦国行圜钱。在晚期楚国亦铸行布币,齐、燕亦铸行圜钱。这说明战国时期A. 货币使用状况日益混乱B. 统一市场逐渐形成C. 区域间商贸联系的加强D. 秦国国力明显增强【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战国晚期各国都铸行其它国家的货币,说明各国间商贸往来密切,为了方便商贸交流而铸行它国货币,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混乱”,排除A项;材料只能说明区域市场,不能体现统一市
5、场,排除B项;不仅仅只有秦国的货币被它国铸行,所以不能说明秦国国力增强,排除D项。故选C项。5. 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荀子则主张“义者,所以限禁人之为恶与奸者也”。据此可知荀子提倡的“义”更加A. 重视思想道德规范B. 追求人心内外和谐C. 强调外在制度约束D. 注重社会道义责任【答案】C【解析】【详解】孟子认为“义”是人天生的羞恶之心,而荀子认为“义”是抑制人的恶与奸的制度规范,由此可知荀子的“义”更强调对人的天性的约束,C项正确;荀子强调的是对人的约束,并不是重视思想道德的规范作用和追求人心内外的和谐,排除AB项;荀子强调的是对人的约束,而非道义责任,排除
6、D项。故选C项。6. 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由左右亲信出任,负责起草诰命文书,皇帝制书、诏书下达也多由御史大夫承转。有些政事皇帝不愿差使丞相,会直接交给御史大夫办理。由此可见,秦始皇设立御史大夫的目的是( )A. 牵制丞相,加强君权B. 辅佐丞相,处理军政事务C. 掌控军权,统领全国D. 控制郡县,加强中央集权【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秦始皇设御史大夫,由左右亲信出任,负责起草诰命文书,皇帝制书、诏书下达也多由御史大夫承转。有些政事皇帝不愿差使丞相,会直接交给御史大夫办理”,并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在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牵制丞相,以加强君权,A项正确;御史大夫是丞相助手,负责监察
7、系统,排除B项;秦朝设太尉主持军事,排除C项;秦朝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均有皇帝任免,排除D项。故选A项。7.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表达了楚地人再少也要复仇的强烈愿望。陈胜起义建立的政权也以“张楚(张大楚国)”为号。这说明A. 楚国旧地对秦的统一缺乏认同感B. 秦并没有建立起全国郡县制管理C. 秦的暴政不是秦灭亡的根本原因D. 楚国旧地人民企图重新统一全国【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从项羽到陈胜均以楚地名义反秦,说明楚国旧地并不认同秦朝统治的合法性,故A项正确;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排除B项;题干未提及秦亡原因,排除C项;题干不能体现楚地人民统一全国的愿望,排除D
8、项。故选A。8. 下表是部分西汉开国功臣起义前履历。这反映出当时樊哙出身寒微,早年曾以屠狗为业萧何原沛县主吏掾,后来升为泗水卒史夏侯婴原为沛厩司御,后来升为县令史张良出身贵族世家,先辈在韩国五世为相A. 布衣将相局面逐渐出现B. 秦朝统治渐失人心C. 地方行政制度存在问题D. 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西汉开国功臣们起义前的履历情况,四者中既有贫寒百姓、秦朝基层官吏,又有秦朝县级长官,甚至贵族世家,但他们却都是灭亡秦朝、建立西汉的开国功臣,这说明秦朝统治渐失人心,B项正确;张良是贵族世家,无法说明布衣将相局面逐渐出现,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西汉地方行政制度的问题,排除
9、C项;材料没有体现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B项。9. 汉武帝采纳文帝时贾谊“上收铜,勿令布”的建议,禁止郡国铸钱,让各郡(国)把以前铸的钱全部销毁,将铜料输送给三官,并在产铜的地方设置铜官,负责采矿冶铜并把铜输送到中央。这些做法A. 旨在稳定市场秩序B. 体现西汉政府的抑商政策C. 加重地方财政危机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的措施,该措施从经济角度强化了中央集权,D项正确;规范市场秩序同均输平准政策相关,排除A项;材料与抑商政策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加剧地方财政危机的说法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0
10、. 两汉时期社会评品之风盛行,这种对人物的评品,在东汉时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据后汉书许绍传载,许绍与其兄许靖咸誉高名,爱共核论乡里人物之曲直,每月更换品题,以致汝南有“月旦评”之风。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基于( )A. 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B. 察举制度的实施C. 九品官人之法的推行D. 社会环境的宽松【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两汉时期社会评品之风盛行,这种对人物的评品,在东汉时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并结合所学可知,两汉时期社会评品之风盛行主要是基于察举制度的实施。察举制度是汉朝的主要选官制度,对人才的选拔看重品行,尤其是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B项正确;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于隋
11、朝,排除A项;九品官人之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排除C项;材料与“社会环境的宽松”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1. 下图为东汉中期后期政局变化示意图,图中AB两处应为A. 外戚专权、宦官得宠B. 宦官得宠、党锢之祸C. 宦官专权、皇帝亲政D. 党锢之祸、太后摄政【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结合图片中A处“母后临朝”“君权旁落”等信息可知,此处应填外戚专权;结合图片中B处“诛杀外戚”等信息可知,此处应填宦官得宠。故选A;BCD选项所述均有图片信息不符,故排除BCD选项。12. 下表是汉赋与乐府诗
12、的代表作及其特点:文学体裁代表作特点汉赋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张衡二京赋铺陈排比、辞藻华丽、穷极声貌乐府诗民歌陌上桑孔雀东南飞体现真实,语言朴实、生动,传播广泛据表可知汉代A. 市民阶层队伍发展壮大B. 阶级分化和民族对立C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D. 经济和文化重心南移【答案】C【解析】【详解】汉赋辞藻华丽,乐府诗朴实生动,前者主要体现的是社会上层,后者体现的是基层百姓生活,因此两种体裁都能反映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C项正确;汉赋和汉乐府都与市民阶层无关,排除A项;民族对立在题干作品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汉代经济重心尚未南移,排除D项。故选C项。13. 汉武帝时期,由于董仲舒的新儒学强调天人感
13、应学说,发生灾异时君主发表“罪己诏”成为项制度。北魏孝文帝是北魏首位下发“罪己诏”的皇帝,并先后五次颁发“罪己诏”检讨过失。孝文帝多次颁发“罪己诏”说明北魏A. 灾异现象多于西汉B. 君主权力受到强力制约C. 天人感应思想萌发D. 治国理念深受儒学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由于董仲舒的新儒学强调天人感应学说,发生灾异时君主发表罪己诏成为项制度”“并先后五次颁发罪己诏检讨过失”体现的是儒学对当时政治发展的影响,这主要和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确立有关,D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罪己诏”仍然是为维护专制统治服务,排除B项;西汉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思想,北魏时期萌发的说法错误,排除
14、C项。故选D项。14. 318年,晋元帝司马睿下令在徐、扬二州推广种麦,“所益甚大”;他还以入谷多少作为对州郡长吏考核评定等级的标准。这反映出当时南方地区A. 社会相对稳定B. 政府重视农业生产C. 生产技术提高D. 经济发展超越北方【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晋元帝司马睿下令在徐、扬二州推广种麦,所益甚大”“以入谷多少作为对州郡长吏考核评定等级的标准”等信息可知,君主亲自下令在徐州、扬州推广种麦,说明统治阶级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即政府重视农业生产,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统治阶级对农业生产的重视,没有涉及社会是否稳定的信息,无法得出社会相对稳定的结论,A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了政府重
15、视农业生产,没有强调生产技术提高的问题,无法得出生产技术提高的结论,C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对南北方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无法得出南方经济发展超越北方的结论,D项错误。15. 魏晋风度指在魏晋玄学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人生观:在人格上追求独立、自由, 反对礼教,追求隐逸;在交往中喜好清谈;喜好服食药、酒;在服饰上追求洒脱。 影响魏晋风度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 商品经济发展B. 社会政治环境C. 儒学地位动摇D. 士人群体扩大【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可知,追求独立、自由、崇尚清谈、追求洒脱的魏晋风度是在士族阶层崛起、统治阶级内部残杀,政局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士大夫逃
16、避现实政治黑暗、崇尚玄学时形成的人生观,即魏晋风度的形成主要是社会政治环境影响的结果,B项正确;魏晋风度的形成同商品经济发展无关,排除A项;魏晋时期儒学动摇是魏晋风度产生的影响而非原因,排除C项;士人群体扩大并非这个时代形成魏晋风度的主要因素,排除D项。故选B项。16. 晚唐诗人皮日休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作者认为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A. 推动了水利事业发展B. 阻碍了南北经济交流C. 有利于隋朝实现统一D. 直接导致了隋朝灭亡【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可知,人人都说修
17、造大运河导致隋朝灭亡,可是至今南北通行还要依赖此河。如果没有打造龙舟纵情享乐之事,炀帝赫赫功绩几乎可比治水的大禹。由此可以看出,皮日休对隋朝大运河是持肯定的态度,强调它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和推动水利事业发展的作用,A项正确;隋朝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没有阻碍南北经济交流,排除B项;早在大运河开挖之前隋朝就已经实现统一,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隋朝大运河的积极作用,不是消极影响,而且隋朝灭亡的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开挖大运河并没有直接导致隋朝灭亡,排除D项。故选A项。17. 陈寅恪曾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华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
18、前之世局。”与这段话的主旨最为契合的标题是A. 帝国的扩容:从汉族帝国到中华帝国B. 民族的交融:中原对周边的文化吸引C. 文明的优势:封建正统理论的变异D. 观念的迭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华文化颓废之躯”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陈寅恪认为唐朝统一和强盛源于魏晋南北朝以来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民族大融合,在基础上,古代中国中央政权的民族结构,从单一汉族扩容为中华民族,为唐朝注入了“新机”,A项正确;材料中陈寅恪认为少数民族为中原汉族注入了活力,而不是中原对周边文化具有吸引力,排除B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正统理论是儒家
19、思想,这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民族融合与唐朝强盛的关系,没有涉及人们的民族国家意识,排除D项。故选A项。18. 唐高祖沿用北周及隋传统,多用关陇贵族辅政。唐太宗则打破地域偏见,大量拔擢关东和江南士人,又不问门第,擢用寒门庶族,故“贞观一朝得人为盛”。这说明贞观年间A. 贵族退出政治舞台B. 国力达到鼎盛阶段C. 政治风气较为开明D. 重文轻武大兴文治【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唐太宗时期打破地域和门第偏见,大量拔擢人才,说明贞观年间的政治风气较为开明,C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内容不能说明国力达到鼎盛阶段,排除B狭隘观念;重文轻武大兴文治是在宋代,排除
20、D项。故选C项。19. 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A. 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 形成藩镇割据的经济基础C. 抑制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D. 导致土地私有制度瓦解【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税法以财产的多少为计税依据,不仅拓宽了征税的广度,增加了财政收入,而且由于依照财产多少即按照纳税人负税能力大小征税,相对地使税收负担比较公平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广大贫苦人民的税收负担, 同时简化了税目和手续。这对于解放生产力,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因
21、此A项正确;藩镇割据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排除B项;两税法加剧了土地的兼并,排除C项;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三大改造完成后,土地私有制材退出历史舞台,排除D项。故选A项。20. 旧唐书所载从唐肃宗到唐代末年之间的人物,大约有将近十分之七出自名族和公卿子弟,出身于寒素者不及七分之一,如果以宰辅的家世作比较,两者的比例更加悬殊(80%:7%)宋史所载布衣官员入仕的途径,在北宋初期以科举出身的约占三分之一,在北宋中期已超过四分之三,到北宋晚期更超过五分之四。发生以上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科举制度的完善B. 君主专制的加强C. 封建经济的发展D. 官僚政治的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与唐
22、代相比,宋代科举出身的官员比例更高,说明科举制得到完善,而科举制能够得到完善是封建经济发展的结果,C项正确;科举制的完善是材料中描述的表象,排除A项;科举制完善主要得益于封建经济的发展,而非君主专制的加强,排除B项;官僚政治的形成是在秦朝,排除D项。故选C项。21. 新唐书载:“武夫悍将虽无事时,据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这种状况的主要影响在于( )A. 威胁了中央集权B. 分割了宰相权力C. 使选官制度完善D. 加强了君主集权【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唐朝的节度使制度下,地方将领实力强大、拥兵自重,这导致唐朝后期军阀割据混战
23、局面的出现,威胁中央集权,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地方权力的扩大,而不是分割宰相权力,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选官制度,排除C项;地方势力强大威胁中央,不利于加强君主集权,排除D项。故选A项。22. 北宋设立的州一级某官职的职责为:“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知州共签文书施行。”该官职名称及设置目的分别是( )A. 通判监督制约知州B. 转运司增加地方财政开支C. 知县减轻地方军费D. 宰相提高地方行政效率【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知州共签文书施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通过设置通判来监督和制约知州,分化地方权
24、力,A项正确;转运司并没有狱讼听断的职责,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州的行政官职以及职责,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通判的职责,并未涉及宰相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23. 宋代名将狄青虽官至枢密使,却因出身行伍而备受歧视,共事的韩琦对他多次羞辱。狄青慨叹,“ 韩枢密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进士及第耳”。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宋朝( )A 积贫积弱局面持续B. “崇文抑武”国策C. 宰相权力严重削弱D. 理学观念影响政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为防止武将专横跋扈弊端的重现,实行“崇文抑武”国策,即便功劳再大、级别再高的人,武将的出身也会使他备受歧视。材料中名将狄青虽官
25、至枢密使,却因出身行伍而备受歧视甚至被羞辱,就是因为“崇文抑武”国策所致,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积贫积弱局面,排除A项;材料与宰相权力大小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理学观念,排除D项。故选B项。24. 辽代统治者为应对国内既有“耕稼而食,城郭以居”的汉族居民,又有“渔猎而食,车马为家”的契丹族人民的社会经济状况,在政治上实行A. 定期迁徙行营B. 猛安谋克制C. 南北面官制D. 四等人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耕稼而食,城郭以居汉族居民”“有渔猎而食,车马为家的契丹族人民的社会经济状况”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辽朝在政治上推行南北面官制,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
26、等游牧民族事务,C项正确;材料内容未体现辽朝统治者定期迁徙行营的制度,主要体现了辽朝南北面官制,A项错误;猛安谋克制是金代女真族的军事和社会组织单位,与材料无关,B项错误;元朝统治者实行四等人制,并且材料未体现四等人制,D项错误。25. 王安石变法期间,总是大量附会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他指出,免役法出于周官所谓府、史、胥、徒;保甲法起于三代丘甲;市易法源自周之司市。王安石此举( )A. 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分裂B. 有利于减少变革阻力C. 使变法遵循传统的意识D. 希望恢复三代秩序【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王安石变法中的改革措施多附会儒家经典,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举措是进行托古改制,
27、以减少变法的阻力,B项正确;王安石此举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而非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分裂,排除A项;王安石变法不是为了遵循传统的意识,也不是恢复三代秩序,排除C、D项。故选B项。26. 宋代以前,尤其是唐代,中国城市的市场推行市坊制,即居民区和市场分开,市场的开市和闭市受到严格的控制。进入宋代后,城市中市场深入到街区,更出现了夜市。据南宋梦粱录载“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以上现象反映A. 城市的经济功能受到削弱B. 小农经济丧失了主导地位C. 商业发展打破了时空限制D. 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可知,商业的发展
28、打破城市管理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C项正确;材料中城市的经济功能没有削弱,排除A项;中国封建社会,小农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排除B项;古代封建王朝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27. 宋朝理学家都积极从政立业,史载他们为治的政绩,是体恤民情,明尊卑长幼之类的风化等。不能做官时,理学家大多不再执着于仕途以达个人功名利禄,而是“退而聚学化民”。这体现出理学的价值取向是A. 致力于革新教育体制B. 努力推动政治清明C. 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D. 积极倡导经世致用【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宋朝理学家积极从政立业,以民为本,在野时以教化民众为己任,反映了理学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故
29、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革新教育体制、推动政治清明,排除AB项;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排除D项。故选C项。28. 金朝“猛安谋克”是以军事需要而建立和发展的军事组织,其成员平时在各自部落内从事狩猎、捕鱼劳动,一遇战争,青壮年便应征召去打仗,并自备武器、军马和粮草。据此可知,猛安谋克制度( )A. 维护了金朝统治秩序B. 具有兵民合一的鲜明特色C. 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D. 保留契丹民族的游牧传统【答案】B【解析】【详解】社会成员平时从事狩猎、捕鱼等劳动,遇到战争,青壮年自备武器、军马和粮草,应征打仗,反映出猛安谋克制度具有兵民合一的鲜明特色,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猛安谋克”维护了金朝
30、统治秩序,排除A项;“猛安谋克”增强而非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排除C项;“猛安谋克”是女真而非契丹民族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29. 元朝在边疆地区先后建置辽阳、云南、甘肃、岭北等行省,在行省体制下,边疆地区很多部落和地方首领直隶于行省,结果“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表明行省制度的实行A. 利于边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B. 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创新C. 极大缓和了中央与边疆的矛盾D. 实践了民族平等的政治理想【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可知元代较之唐代把边疆地区同内地按统
31、一政治经济制度管理,利于边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故A项正确:B说法正确但材料未体现,故B错误;材料未体现中央与地方矛盾问题,故C项错误: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故D项错误。故选A项。30.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无论是农学、医学、天文学、数学等成就,还是对世界影响最大的四大发明,都源于现实生活的“利禄”而产生,满足大一统专制社会中各方面的需要。这旨在强调中国古代科技具有A. 实用性B. 经验性C. 总结性D. 规律性【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都源于现实生活的利禄而产生,满足大一统专制社会中各方面的需要”等信息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实用性的特点,服务于生产生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故
32、答案为A项;中国古代科技的经验性是指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总结性是指重视总结实践经验,材料信息没有反映,排除B、C项;中国古代科技对事物发展规律探索不够,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31. 历代政府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管理,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地重要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材料一 汉朝为加强对周边民族的统治,设置与内地不同的边郡,以当地民族习惯分界,因俗而治;有的加封一些当地民族的首领为王、侯、郡长等。唐王朝明确提出“华夷无别”,“华夷同重”原则,对周边各少数民族的领袖示之以礼。唐朝加强了对四方民族的优待、册封、和亲及以夷制夷政策的实施,并使羁縻府州县制度化,在形式上保留原有当地统
33、治机构,或“华官参加”,或实行“监管制”,使民族事务管理走向制度化。材料二 唐朝时周边各族迅速发展。突厥是兴起于阿尔泰山地区的游牧部落隋末唐初,东突厥多次南下进攻。贞观初年,唐军大举反击,击败并俘获东突厥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后来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唐朝中央政权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七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他多次遣使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大批手工艺品和多种技术,医药书籍等。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此后,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唐玄宗统治时期,东北的靺鞨族粟末部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
34、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与汉代民族政策的差异。(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管理方式的影响。【答案】(1)差异:汉代因俗而治;唐代平等对待汉族与少数民族;向少数民族地区派驻官员,参与地方管理,加强对地方的监管。 (2)影响: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促进民族融合);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为后世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借鉴(对后世影响深远或影响后世)。(任答4点)【解析】【小问1详解】差异:根据材料“ 汉朝为加强对周边民族的统治,设置与内地不同的边郡,以当地民族习惯分界,因俗而治;有的加封一些当地民族的首领为王、侯、郡
35、长等。”可知汉代的少数民族政策是因俗而治。根据材料“唐王朝明确提出“华夷无别”,“华夷同重”原则,对周边各少数民族的领袖示之以礼。”可知唐代平等对待少数民族,认为汉族与少数民族同等重要,对少数民族领袖以礼待之。根据材料唐代“并使羁縻府州县制度化,在形式上保留原有当地统治机构,或“华官参加”,或实行“监管制”,使民族事务管理走向制度化。”可知唐代向少数民族地区派驻官员,使少数民族的地方管理逐步制度化,派汉族官员参与地方管理,加强对地方的监管。【小问2详解】影响:唐朝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开明政策。通过实行:加强对边疆的管辖,设置行政机构;和亲;册封;战争;会盟多种措
36、施措施,加强了中央王朝对各民族地区的管辖,汉族与边疆民族的的交往空前频繁。唐朝前期的疆域,空前辽阔,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及南海。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促进民族融合)。唐朝对少数民族实行一视同仁的态度,允许少数民族学习华夏文化,在朝为官,甚至招募少数民族军队。唐朝建立后,不断吸收来自突厥、匈奴、鲜卑、西域、高句丽、吐蕃等国家的人才,建设和完善独特的经济发展体制,调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使短短数十年的发展,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不少少数民族人士在唐朝官僚体制中为官,也为民众做出很大的贡献,这体现了唐朝统治阶级对于少数民族的开
37、放策略,塑造出一个最富足、强盛的大帝国,由于没有民族歧视,所以唐朝的统治者被尊称为天可汗,周边各国都统称汉人和少数民族为唐人。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少数民族政策的优待,通过封爵授官、培养任用、通婚联姻等方式表现出来,也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的统治和交流,对于促进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都起到积极的作用。为后世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借鉴(对后世影响深远或影响后世)。32. 宋朝历史极具特色,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承前启后的朝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宋前期的中枢权力机构设置,并非全盘新创,而基本上是整理、更革前代设施的产物。更革思路是在北宋初期的政治实践中逐步明
38、朗化的,它清楚地体现着“权力制衡”的精神,同时使政权机构之职能分工更为明朗、责任更为集中。马端临文献通考曰:“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廷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三卷)材料二 宋代文化得到相对普及,这种相对普及最重要也富有时代意义的表现是文化不再被极少数士家大族完全垄断,逐渐由士阶层普及到农工商各阶层。如理学不再仅仅是“理”“气”等一些深奥的哲理,而是呈现了普及化、通俗化的趋势;文学重心的下移适应了社会娱乐的需要。另外,宋代“虽为市贾,亦
39、重儒术”的事例不少,这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宋代商人的社会地位开始转变。清代沈垚就认为,从宋代开始“天下之士多出于商”,说明当时士、商之间的界限确实已经不太分明。选编自张全明等中国历史大讲堂宋史十二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北宋前期在中枢权力机构设置上这一“更革思路”的表现。指出实施这一“更革思路”的主要目的。(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文化“逐渐由士阶层普及到农工商各阶层”在思想、文学方面的体现。【答案】(1)“思路”:设中书门下,为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事权;设三司,分割宰相的财政权。目的: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2)体现:
40、理学呈现普及化、通俗化的趋势;词呈现通俗化,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强烈。【解析】【小问1详解】思路:根据材料一“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廷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和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前期权力制衡的变革思路体现在,设中书门下,为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事权;设三司,分割宰相的财政权。目的:根据所学知识,北宋初期权力制衡措施的目的是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小问2详解】思想方面体现:根据材料“理学不再仅仅是理气等一些深奥的哲理,而是呈现了普及化、通俗化的趋势”可知在思想方面理学呈现普及化、通俗化趋势;文学方面体现:根据“
41、文学重心的下移适应了社会娱乐的需要”及所学知识可知在文学方面宋词呈现出通俗化,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强烈。33.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都是在我国历史上颇具影响力的君主,请选择其中一位对其治国理政进行评价。【答案】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如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在全国推广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国家统一;被以后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秦始皇还大规模推行巩固统一的措施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巩固了政治上的统一;思想上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有利于思想上的统一,从而巩固了政治上的统一。秦始皇的治国理政体现了法家思想,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发展
42、奠定了基础,但也由于秦始皇的暴政导致秦短暂而亡。所以统治者治国理政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更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解析】【详解】从四位君主中选择一位君主;结合所学知识回顾君主的相关事迹,找出其治国思想如:秦始皇“以法治国”、唐太宗“仁政”、宋太组“重文轻武”;并举例从政治、经济、思想、民族、外交等角度进行说明治国理政的具体措施,并从这些角度分析所产生的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如秦始皇在政治制度上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车轨;思想上焚书坑儒、以吏为师。秦始皇的治国措施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发展。但因为法家主张严刑峻法,也导致了秦的暴政,秦也因此而亡。最后进行总结治国理政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必须符合人民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