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创新方案》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单元过关检测(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126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方案》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单元过关检测(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创新方案》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单元过关检测(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创新方案》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单元过关检测(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创新方案》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单元过关检测(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创新方案》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单元过关检测(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创新方案》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单元过关检测(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创新方案》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单元过关检测(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创新方案》2017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练习:单元过关检测(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过关检测(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这标志着100多年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运动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标志着爱国统一战线和全国人民大团结在组织上完全形成。”材料中的“这”是指()A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B1949年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C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D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2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原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指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各民主党派

2、直接参与政府管理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合法地位3一部法律文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由此可知()A强调工业化在建立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作用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由此开始D强调宪法的社会主义属性4(2016内江期末)在“文化大革命”最严酷的时期,“朱德的扁担”被改编成“林彪的扁担”。朱德只是诙谐地笑道:“扁担可以先借给他用几天,迟早还是要还的嘛。”对此理解准确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左”倾错误盛行“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

3、坏朱德对这种现状的结束充满信心朱德认为“文化大革命”不是严酷的时期,扁担会要回来的ABC D51953年“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通过举手和无记名投票产生。1979年“人大选举法”进行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这一变化()A有利于公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利B保证了公民行使民主权利不受干预C表明我国开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D说明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进程62010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推广“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这个模式被学术界形容为“三权”分立,它在村支部的领导权、村委会的行政权之外,另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以监督村干部执行村务。这一举措最主要的意义在于()A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B实现所有村

4、民直接处理村委会事务C巩固家庭联产承包成果D探索完善基层村民自治制度7“这一构想是没有先例的天才创造,为香港特殊的历史环境提供了富有想象力的答案。”这一构想()适用于处理中英两国的历史遗留问题为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奠定基础为和平解决国家统一问题提供了范例尊重了香港地区发展的历史与现状ABC D8海峡交流基金会于9月29日举办“2015大陆台商中秋节座谈联谊活动”,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致词表示:两岸关系“相合则旺,相离则伤,相反则荡”。两岸相合的关键在于()A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B提出“一国两制”C坚持“九二共识” D实现两岸三通92015年4月10日,中国驻印尼大使谢锋发表讲话说,亚非各国领导

5、人将于4月24日在万隆重演60年前亚非领袖的“历史性步伐”。这主要是为了纪念()A“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C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0(2016南京模拟)原新华社国际部记者高梁在炎黄春秋上发表了一篇回忆文章:“我作为代表团先遣小组的成员,亲身经历了这些激动心弦的日日夜夜在三天之内办理了一切出国手续,赶制了行装秘书处未再安排为我国举行升旗仪式,而是采取了更换旗帜的做法秘书处不清楚,我国国旗的位置是按中国(CHINA)的C,还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的第一个字母P来排列。”材料所反映的外交事件是()A毛泽东

6、率领代表团访问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B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C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D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参加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11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写道:“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不需要也不应该变成一种零和游戏(一方的收益以另一方的损失为代价)。”就20世纪70年代来看,中美关系的改善有利于双方()A合作发展经济 B合作遏制欧洲C合作对抗苏联 D合作牵制日本121992年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国,但此后一直没有主动申请成为正式成员国。这主要是为了()A践行不结盟外交政策B集中精力发展市场经济C顺应国际多极化趋势D保

7、持外交政策的灵活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2016珠海调研)政治民主化、法制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不懈努力和追求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有“民本”而无“民主”的思想元素。“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中国人接受和传播“民主”,最初也是把它说成与“三代法度”相符,与“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做主”。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二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

8、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材料三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人对民主的认识及其成因。(8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民族、民权、民生方面概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如何完成孙中山先生没有

9、完成的民主革命事业。(6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为推进依法治国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采取的重大举措。(6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9年4月周恩来指出:“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的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场。”20世纪50年代初,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刘畅全球化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挑战和发展材料二更加有趣的是在此时期美国为何会就中国明确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保持着极其相似的态度。1972年2月28日,上海联合公报发表,提出了双方解决“根本性分歧”的方案。国际争端的解决都要基于这一基础,不得诉诸武力解决和威胁。美国和中国

10、同意将这些原则应用于共同关系。周恩来和平共处外交的当代意义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形势的发展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了新问题和挑战。冷战结束后,美国作为惟一的超级大国,联合部分西方国家破坏国际法准则,尤其是破坏不干涉内政这一核心内容,自认为有权决定别国政权的合法性。叶自成等新中国国际秩序观的变迁(1)概述材料一中周恩来的外交观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哪些外交成就体现了这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8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此时期美国为何会就中国明确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保持着极其相似态度”。(4分)(3)结合材料三举例说明

11、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遇到的挑战。(4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当今中国应该如何站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上,在“坚持自己的原则”前提下妥善处理国际关系。(4分)参考答案与解析:1选C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还未实现民族独立,故A项错误;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与爱国统一战线的完全形成无关,故B项错误;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标志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运动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同时也标志着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爱国统一战线形成,故C项正确;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与爱国统一战线的完全形成无关,故D项错误。2选C3选D本题考查的是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根据材料中

12、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可判断此法律为1954年宪法,选择D项。建立社会主义的过程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过程,与工业化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B项;三大改造开始于1953年,排除C项。4选C“朱德的扁担”被改编成“林彪的扁担”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左”倾错误盛行,故正确;材料只反映了“朱德的扁担”被篡改的事情,没有涉及经济建设的破坏问题,故错误;朱德认为扁担最后一定会“还”,说明朱德对这种现状的结束充满信心,故正确;这里的“扁担”并不是真正的扁担,而是指“文化大革命”错误会最终被纠正,故错误。C项符合题意。5选A材料中“举手和无记名投票产生”到“取

13、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说明宪法注重对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规定,故A项正确;公民行使民主权利还是受到限制的,故B项错误;我国开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民主政治进步,不是曲折发展,故D项错误。6选D材料没有涉及国家权力机构之间的制约与平衡,故A项错误;村委会的改进,是农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表现,而不是为了实现所有村民直接处理村委会事务,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巩固家庭联产承包成果,故C项错误;推广“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是基层民主的体现,是基层村民自治制度的进一步探索,故D项正确。7选D从“这一构想为香港特殊的历史环境提供了富有想象力的答案”可知,这一

14、构想是指“一国两制”,该构想有利于解决香港回归这一历史遗留问题,故正确;这一构想实现了香港顺利回归,中国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故正确;“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问题上成功实践,为和平解决国家统一问题提供了先例,故正确;“一国两制”下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尊重了香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故正确。D项符合题意。8选C告台湾同胞书首先提出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但不是改善两岸关系的关键因素,故A项错误;“一国两制”的提出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但不是关键的前提条件,故B项错误;“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两岸相合的关键,故C项正确;两岸三通在2008年实现,但不是两岸相合的关键因素,故D项错误。9选A据材料

15、2015年“在万隆重演60年前亚非领袖的历史性步行”可知是为了纪念万隆会议。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属于万隆会议相关史实。10选D根据题干中“秘书处”这一关键词可知,这次外交事件应该与中国参加联合国大会有关。毛泽东访问苏联,与联合国无关,故A项错误;B项是日内瓦会议,错误;C项是万隆会议,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参加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11选C中美关系的改善,更多的是从政治利益出发,故A项错误;中美关系改善与欧洲无关,故B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苏攻美守,美国需要借助中国来遏制苏联的扩张,中苏关系紧张,中国也需要拉

16、拢美国,因此两国关系改善可以合作对抗苏联,故C项正确;两国关系改善与日本无关,故D项错误。12选D材料“一直没有主动申请成为正式成员国”不能说明践行不结盟外交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外交策略,不是经济建设,故B项错误;顺应国际多极化趋势不是材料中信息主要内涵,故C项错误;中国从不结盟到不申请成为正式成员国,主要是为了适应新时期外交政策需要,故D项正确。13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国人接受和传播民主为民做主”概括分析;第二小问结合清末民初的阶段特征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考虑。 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设方面归纳民族和民权成就,从经济建设方面归纳

17、民生成就。第(3)问,从法治方面来讲主要是1982年修订宪法和1999年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方面主要围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等几个角度考虑。 答案:(1)认识:把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民主思想混为一谈。成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完善;封建专制制度根深蒂固;对西方民主的认知肤浅。(2)民族:推翻三座大山,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民权: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生:进行土地改革,恢复国民经济;基本完成三大改造。(3)举措:198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8、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982年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9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选举制度;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任答3点即可)14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中“独立”“和平”可知其观点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外交政策及外交活动即可;第三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从当时的国际政治背景、国内经济要求回答即可。第(2)问,据“此时

19、期美国为何会就中国明确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保持着极其相似态度”概括分析。第(3)问,根据材料三可知,挑战主要指的是两极格局瓦解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破坏国际法准则,推行单边主义,列举此时的霸权行为即可。第(4)问,从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思考中国应该如何处理国际关系,言之成理即可。答案:(1)观点: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成就:“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1955年万隆会议。国际形势:两极对峙;亚非出现了一批民族独立国家。国内形势:大力恢复、发展民族经济。(2)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都认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以此作为解决双方分歧和实现和解的基础。(3)两极格局瓦解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破坏国际法准则,推行单边主义。例如发动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干预叙利亚内政,造成中东地区的动荡。(4)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推动多极化趋势发展;继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不结盟政策,维护联合国权威,维护世界和平;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努力承担国际义务。(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