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一章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12196 上传时间:2024-06-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一章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一章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一章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一章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一章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一章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一章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一章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一章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第一章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第一章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第一章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第一章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第一章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第一章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第一章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第一章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第一章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了解区域的概念,掌握区域的基本特征。2.了解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3.了解区域产业结构的概念、影响因素及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理解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性。一、区域的主要特征1概念:区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2主要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判断1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2区域内部不存在差异性。()3区域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二、区域空间结构1概念

2、: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3区域划分分类乡村地域城镇地域范围大较小生产活动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二者关系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城镇地域会对乡村地域产生带动作用4.空间分布形式:农业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则表现为岛状。思考1.从经济活动的角度来看,区域空间结构发展的动力与形成的原因各是什么?答案从经济活动的角度看,生产力是区域空间结构发展的原动力,劳动地域分工是形成区域空间结构的直接原因,区域

3、空间结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三、区域产业结构1产业结构(1)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2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1)主要表现:三次产业占国内(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2)主要差异:农业区域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工业区域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小,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3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1)趋势: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差异,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2)结果: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3)过

4、程:前期农业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逐渐超过第二产业;区域经济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先进科技和信息、金融等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思考2.某区域第一产业比重低,是否表明其农业生产不发达?答案第一产业比重低,并不表明农业生产落后。因为产业结构是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并不能反映各产业的发展水平。事实上,发达国家或地区第一产业水平很高,但所占比重较低。探究点一区域的主要特征1认真阅读教材P23 的图片,观察四个地点的景观特点,填写下表。地点景观特点热带沙漠热带雨林热带草原高山地区答案地点景观特点热带沙漠炎热干燥,降水少,河流

5、少,植被稀少,沙漠广布,沙丘连绵热带雨林终年高温多雨,水源充足,树木高大茂密,成层分布,四季常绿,动植物种类繁多热带草原一年分为干、湿两季,湿季草木茂盛、生机盎然;干季一派衰败景象高山地区水热条件随海拔而变化,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明显2.观察教材P4图15、图16、图17,分别说出它们的区域特征。在地理景观、人口分布和产业活动等方面,这三个区域有哪些差别,填写下表。区域景观特征人口分布产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图15图16图17答案区域景观特征人口分布产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图15农业区域聚落规模较小,以平房为主,周围农田环绕,一派田园风光人口较少,分布较稀疏以农业活动为主小图16工业区域聚落规模较

6、大,厂房林立,道路纵横交错人口规模大,分布密集以工业活动为主大图17城市区域建筑物高大密集,人流和车流不息,经济活动繁忙人口昼夜差别很大以商业和服务活动为主大1区域的主要特征及作用(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作用:进行区域划分、确定具体区域的基本依据。(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作用: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开发区域优势资源的依据。(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作用:区域发展方向确定的依据。(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作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综合考虑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正确评估区域发展对其他区域的影响。2认识

7、区域的一般思路根据区域的内涵和特点,常从以下五个方面认识一个区域。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B边界有实有虚C属不同层次的区域D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2下列有关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B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C丙区域河流长而流量变化小D丁区域土层厚但土壤肥力低答案1.D2.D解析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图为非洲西部地区的植被分布图,图中四区域是以单一要素(植被)来划分的,属于同一层次的区域;四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过渡区,没有明确的边界;四区域内部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而区域间差异较大。第2

8、题,甲区域为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和热量条件都非常充足;乙区域为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且季节变化不大;丙区域有著名的尼日尔河,因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分明,故河流的流量变化明显;丁区域为热带雨林气候区,水热充足,土层深厚,但因流水的冲刷和淋洗以及植物的吸收,土壤中养分含量较少,肥力较低。探究点二区域空间结构1读教材P4图18“一个区域的发展过程”,从交通运输、城市发展的角度,说明该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答案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区域发展早期,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区域发展加速期,交通运输线路更加密集;区域发展成熟期,交通线路形成网络并深入到区域的各个部分。总之,交通运输线路由简单到复杂,由

9、线状发展成网络状。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区域发展早期为乡村地域;区域发展加速期,乡村地域发展为城镇地域,农业用地变少;区域发展成熟期,城市地域不断扩大,非城市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2读教材P5图19“湖南省三次产业结构”“湖南省城市与乡村人口结构”“湖南省人口和产业空间分布变化”,回答以下问题。(1)湖南省产业结构有何变化特点?(2)湖南省人口结构有何变化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3)湖南省城市和交通有何变化特点?(4)导致这一系列变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案(1)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产业比重先降后升;1980年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2019年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到2020年(规划)

10、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2)乡村人口比重下降,城市人口比重上升。说明湖南省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3)城市数目增多,规模扩大;交通运输线路由线状发展为网络状。(4)生产力发展是促进这一进程的主要动力。因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直接带动了三次产业的进步,引起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交通、信息网络的发展,增强了中心城市(或城镇)对广大乡村地域的带动作用,促进了区域一体化。各因素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影响因素影响自然地理条件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条件是影响农业生产和布局的重要因素,矿产等自然资源影响工业种类和布局社会经济活动市场条件、国家政策等会推动农业、工业等经济空间结构的调整和变化人口状况劳动力的

11、数量和素质影响产业结构;人口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影响产业结构,从而影响区域空间结构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会影响一个区域城市结构体系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开放程度越高、对外联系越广泛,区域空间结构越复杂读“某区域的发展阶段图”,回答34题。3关于该区域由发展阶段1阶段2阶段3交通状况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交通运输线路的长度在增加 B交通运输线路的种类在增加 C交通运输线路的密度在增加D交通网络体系没有变化4从该区域空间结构发展变化看,该区域 ()非城市空间范围在扩大区域核心范围在减小 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 A B C D 答案3.D4.C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

12、出交通运输线路的种类、长度、密度在增加,交通网络体系不断完善。第4题,从经济活动的角度来看,区域空间结构由区域核心、网络系统、外围空间三部分组成,从图中该区域空间结构的发展来看,网络体系不断完善,城市化区域不断扩大,非城市化范围减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探究点三区域产业结构1读教材P7“活动1表格”,判断哪两个地区工业相对发达?哪两个地区农业经济占有较大比重?说出判断理由。地区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A5 408.81.647.451.040 627B11 674.48.850.241.014 908C4 340.919.540

13、.040.56 565D1 180.023.840.236.03 140答案A、B两地区工业相对发达,因为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较大,而且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较高;C、D两地区农业经济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因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均在20%左右。2阅读下列材料,思考产业结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发展阶段: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答案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产业结构有所不同。区域发展时期产业结构变化特点三次产业的产值

14、比重格局早期农业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大一、三、二或一、二、三中期随着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最大二、一、三或二、三、一后期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逐渐超过第二产业。先进科技和信息、金融等,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三、二、一3.综合本节所学知识,思考并完成下表。农业地区工业地区城市地区人口分布特点产业分布特点产业结构特点对外经济联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答案农业地区工业地区城市地区人口分布特点分散相对密集非常密集产业分布特点面状点状或岛状点状或岛状产业结构特点以第一产业为主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都发达对外经

15、济联系不太密切密切非常密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小大大不同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的特征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三次产业占国内(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不同发展水平区域的产业结构有不同的特征,如下表所示:区域发展阶段区域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劳动力转化城市化水平产值比重早期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大由于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差异,劳动力表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或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加速期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小,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大第

16、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成熟期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大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读下图,回答56题。5关于第一产业的叙述,错误的是()A我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远远高于其产值比重,说明我国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较低B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会导致第一产业劳动力剩余C日、韩两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比我国低得多D日、韩两国第一产业在产值和就业结构中比重都较低,说明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6关于第三产业的叙述,错误的是()A日、韩两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B日、韩两国的第三产业成为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来自第一产业D第三产业的发展

17、能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下岗职工答案5.D6.C解析第5题,日、韩两国第一产业产值结构和就业比重低,说明其第二、三产业发达,但不代表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第6题,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来源十分广泛,不仅限于第一产业。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所体现的区域特点是()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B区域内部的特征相对一致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2半干旱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区多是农耕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A发展水平B生活特点C发展方向D发展条件答案1.B2.C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按照多年平均降水量我国可划分为不同的干湿区域,各区域内部降水量数值具有相对一致

18、性。说明区域内部特征的相对一致性。第2题,各区域气候因素的差异,影响其农业发展类型,说明了区域地理环境影响区域发展方向。产业结构偏离度指各产业的增加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之比同1的差。读“长沙2019年和2019年产业结构偏离度表”,回答34题。项 目年份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第一产业偏离度第二产业偏离度第三产业偏离度20199.738.651.751.823.324.90.810.661.0820194.356.139.624.433.242.40.830.690.073.根据表格信息可以判定()A产业结构偏离度与产业

19、增加值比重呈正相关B产业结构偏离度与产业就业比重呈负相关C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值,表明该产业还具有一定的劳动力吸纳优势D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值,表明该产业的产值高,吸引了大量劳动力4据表中信息推测长沙市2019年以后一段时间内()A第三产业发展快速,吸引大量劳动力B工业化继续推动城市化发展C农业生产受到限制,产值将下降D劳动力过剩,人口向外流动答案3.C4.B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产业结构偏离度指各产业的增加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之比同1的差。若某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正,即产业的增加值比重高于就业比重,说明该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较高,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表明该产业还具有一定的劳动力吸纳优势,反之则存

20、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第4题,读表可知,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由2019年的正值变为2019年的负值,说明该产业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下降,不代表其产值下降,在这里要特别注意比重和产值的不同。根据产业结构偏离度可以看出,第二产业为正值且存在增长,表明该产业还具有一定的劳动力吸纳优势,工业化将继续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因此不能说明该地区劳动力过剩,人口向外流动。5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问题。天津近、现代工业集聚地经历了由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处附近市区海河两岸、铁路沿线市区边缘滨海地区、卫星城镇的变化过程。(1)表示的地理事物中,空间分布形式表现为点状的是_。(2)从总体上看,区域和区域有

21、何区别和联系?(3)请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描述出天津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该变化的原动力是什么?答案(1)(2)区域为乡村地域,区域为城镇地域。区别:乡村地域的范围远大于城镇地域;乡村地域主要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城镇地域主要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联系: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但城镇地域会对乡村地域产生广泛和持续的带动作用。(3)天津市发展早期为乡村地域,农业用地面积大;发展加速期,乡村地域发展为城镇地域,农业用地面积变小;发展成熟期,城市地域不断扩大,农业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原动力:生产力的发展。解析在思考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的区别和联系时,可借助下图进行:第(1)题,从空间分布形式看,城市

22、表现为点状。第(2)题,区域为乡村地域、区域为城镇地域,二者的区别主要从地域范围和主要产业活动两个方面归纳;二者的联系主要从二者的相互影响的角度思考。第(3)题,城市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城市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农业用地不断减少,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图表特征:区域地图是地理要素的载体,地理试题往往以区域地图辅以文字或表格作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地图信息的获取能力,以及对区域自然特征、人文特征、区域发展差异、区际联系等知识的迁移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分别归纳图中甲、乙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各自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原因。分布特点自然原因甲乙分别归纳图中甲、乙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

23、分布特点,并分析各自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原因。 根据图名、图例、图中经纬度、海陆轮廓、典型地理事物等信息,进行区域定位。如图,根据经纬度和地形分布可知:甲地为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乙地为我国青藏高原。 在区域定位的基础上,分析区域特征。自然地理特征:可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土壤、植被、自然资源等方面分析。人文地理特征:可从农业、工业、人口、城市、交通等方面分析。根据设问,本题只需要分析与种植业地域分布有关的自然环境特征。甲地:塔里木盆地因位于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水源条件较好的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乙地:青藏高原因海拔高,热量不足,农业主要分布在热量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区。

24、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区域。结合图表,回答下题。1991年和2019年R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表年份水田旱地林地草地园地城镇陆地水域滩涂未利用地199148.0814.4718.720.340.219.657.960.350.22201941.879.8917.270.040.0323.916.350.630.01分析R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答案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海陆空交通便捷,信息网络发达,对外辐射能力强;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科技文化水平高,高校多,高素质人才多;占用土地资源少,能耗低,污染小。解析(1)从图中可知R河三角洲地区有铁路、机场并临

25、海,说明海陆空交通便利。(2)从图中城市分布可知R河三角洲地区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3)从表中可知R河三角洲地区未利用土地少,因而适合发展占地少、污染小的新兴服务业。1自然要素特征的答题模板思考方向满分术语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地处北温带(热带、北寒带、南温带或南寒带);地处西风带(信风带、东风带);地处高纬度(中纬度、低纬度)海陆位置大陆东岸(西岸、内部),临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四面环海(深居内陆)气候气温终年高温(严寒);夏季高温多雨(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寒冷干燥);气温日(年)较差大(小)降水降水季节分配均匀;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雨热同期地形地形类型以山地、丘陵(

26、高原、盆地)为主,平原面积广(狭小)地势起伏地势起伏大(小);西高东低;自东南向西北倾斜河流水文特征水量大(小);汛期长(短);有明显夏(春)汛;有(无)结冰期;含沙量大(小);水能丰富水系特征流域面积大(小);流程长(短);支流多(少);支流(南北)对称分布;河网密布(稀少)土壤类型、肥力状况肥沃的黑土(紫色土、水稻土);土壤贫瘠、荒漠化严重植被类型、覆盖率以亚热带常绿硬(阔)叶林为主,植被茂密;植被稀少,以草原、荒漠为主资源种类、数量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水能资源、水资源等丰富(短缺)2人文要素特征的答题模板思考方向满分术语农业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

27、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等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科技、土地价格其他耕作制度或熟制、作物种类、耕地类型(水田、旱地)工业工业类型轻工业或重工业(为主);综合性工业基地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原料、燃料、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科技、土地价格;环境条件城市城市化水平(高、低);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交通交通运输线;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线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环境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资源短缺(2019

28、商丘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是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非洲是中国第四大海外投资目的地。自2019年,中非贸易额超过1 000亿美元。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和开展贸易。预计到2020年,非洲大陆商机最突出的消费品和服务、自然资源、农业和基础设施将合计创造每年多达2.6万亿美元的收入。材料二非洲轮廓图。(1)简述图示A、B两地区相似的地理特征。(2)图中F地和D岛屿东部的气候类型相同,但成因并不一致。试分析其差异。(3)我国与非洲之间贸易往来的主要产品分别是什么?答案(1)地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居民多白色人种阿拉伯

29、人,主要信奉伊斯兰教;灌溉农业和畜牧业发达;水资源短缺和土地荒漠化是其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任答四点即可)(2)F地: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热量丰富,多对流雨。D岛东部:纬度较低,气温高;终年受南半球信风带控制,海洋水汽遇到山地抬升,岛屿东部多地形雨,降水丰沛;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 (3)我国从非洲主要进口农矿产品,向非洲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解析第(1)题,地理特征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存在的环境问题等。第(2)题,考查地带性热带雨林气候(F)和非地带性热带雨林气候(D岛屿东部)的差异。第(3)题,我国与非洲相比,我国是相对发达区域,非洲是相对欠发达区域。区域

30、之间的联系,发达区域输出的多是资金、技术和工业制成品等,欠发达地区输出的多是资源、劳动力和初级产品等。读“我国西北某地区新垦区位置图”,回答12题。1该流域新垦区()A区域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一致B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无相似性C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D与非农垦区相互独立2图中行政中心与新垦区的区域空间结构分别表现为()A面状与点状 B线状与岛状C点状与岛状 D点状与面状答案1.C2.D解析第1题,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源是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第2题,图中行政中心沿河流呈点状分布,新垦区为农业区呈面状。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分别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

31、区衔接,东濒台湾岛、西接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地域经济综合体。读图完成34题。3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要()A保持相同的经济结构B保持相同的农业、工业地域C因地制宜、合理布局D保持一样的城市建设要求4图中经济区域的基本特征是()A区域有固定的面积、形状B区域的边界都是明确的C区域内部的特征相对一致D区域的划分是人们凭空构想的结果答案3.C4.C解析第3题,区域内有表现比较一致的特性,但在区域之间有差异性特征,所以在区域内发展经济也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不能统一化,模式不能照搬,要有自己的特色。第4题,区域内一般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特征比较接

32、近,具有较明显的相似性,在内部具有相对一致的特征。地理标志是指标志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特性,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决定。地理标志已成为区域形象名片。比如,浙江绍兴市绍兴黄酒,吉林延边州延边苹果梨,宁夏中宁县中宁枸杞,黄山市黄山毛峰茶等。据此完成56题。5黄山毛峰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被誉为茶中精品,定为国家礼品茶。黄山毛峰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等特有品质主要得益于黄山独特的()A市场优势 B历史悠久的文化优势C科技优势 D地理环境优势6关于黄山毛峰产地的叙述,错误的是()A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B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C有一定明确的界线D地理环境对区

33、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答案5.D6.C解析第5题,黄山毛峰品质优良主要是由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决定的。第6题,有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如行政区界;有的边界则具有过渡性质,黄山毛峰产地没有明确界线。读“我国某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图”,回答78题。7该省可能是()A辽宁省 B江苏省C台湾省 D云南省8从该省的产业结构变化来看()A区域经济已达到较高的水平B第二产业的产值不断下降C农业产值一路下滑D产业比重波动太大,对经济发展不利答案7.C8.A解析第7题,根据上图分析可知,2019年后,第三产业比重占60%以上,第一产业比重占10%以下,说明该地区为经济发达地区。四个选项中,台湾省经济最发达。第8题,通过

34、分析该省三次产业结构可知,该省目前呈现“三、二、一”产业结构特点,因此区域经济已达到较高的水平;而从图中只能看出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不能判断产值的具体状况。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三次产业的产值应该不断上升。读“甲、乙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产业结构图”,回答910题。9甲为西半球某国,则其可能是()A巴西 B墨西哥C美国 D英国10乙为东半球某国,则其可能是()A日本 B印度C法国 D阿根廷答案9.C10.B解析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国的产业构成中,第三产业的比例最高,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低,因而应属于发达国家。题干要求为西半球某国,故选C。第10题,乙国三次产业的构成,其比例大致相当,各

35、占1/3左右,应为发展中国家。题干要求为东半球国家,故选B。下图表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产品、服务联系及其二者的差别。读图完成1112题。11关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与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乡村景观复杂,城市景观简单B乡村功能多样,城市功能单一C乡村为城市居民提供日常生活用品D城市为乡村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12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其主要原因是()A第二、三产业不断衰退B大城市经济发展缓慢,生活水平下降C大城市环境恶化以及老城区地价上涨D乡村地域对城镇地域产生带动作用答案11.D12.C解析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乡村为城市提供粮食、蔬菜、工业原料

36、,城市为乡村提供日用品、工业品和多项服务。第12题,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大城市环境恶化以及老城区地价上涨等原因,发达国家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13读“我国某省区干湿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省区是_。(2)该省区年降水量由_向_递减,我们根据_的对比关系,将其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干湿地区。(3)A、B、C三处的天然植被依次为_、_、_。这体现了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_,该种植被变化也体现了自然带_的分异规律。(4)干旱区分布于该省区的西南部,这说明该区域有明确的_特征。(5)C区域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沙漠广布。这体现了

37、区域内部各要素之间_、_,构成一个统一体。答案(1)内蒙古自治区(2)东西降水量与蒸发量(3)森林草原荒漠草原差异性从沿海向内陆(4)区位(位置、边界)(5)相互影响相互联系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区域的认识,解题的关键是先根据经纬度和省区轮廓确定图示是内蒙古自治区,从图中年等降水量线可知内蒙古自治区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递减,其植被也由东向西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草原,它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14我国A区域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B区域位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通过,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读“两区域的部分统计数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区域项目AB城市化水平(%)67.535.5三次产业结构2475

38、1264430每万人大学生数(人)34391单位GDP能耗(千克标准煤/元)0.260.54(1)与A区域相比,B区域最大的区位优势是_。(2)区域开放程度较高的是_。(3)根据资料信息,B区域的主导产业最有可能是_。(4)两区域中,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较高的是_。答案(1)矿产资源丰富 (2)A (3)钢铁工业 (4)B解析第(1)题,B区域有丰富的煤铁资源,而A区域海陆交通便利,因此,与A区域相比,B区域的矿产资源优势明显。第(2)题,区域的开放程度与其对外联系的方便程度呈正相关。第(3)题,“根据资料信息”是题眼,B区域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可以发展钢铁工业。第(4)题,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其产业结构相对应,B区域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较大,因此,就业比重也较高。考点题点细目表考点题点题目序号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的基本含义1,2,3,4,5,6,7,8,9,10,11,12,13,14第 1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