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答案】A【解析】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向东行驶,有以下情况:甲车静止不动,乙车向东行驶;甲车向西行驶,乙车向东行驶;甲乙两车都向东行驶,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甲乙两车都向西行驶,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向西行驶,有以下情况:甲车静止不动,丙车向西行驶;甲车向东行驶,丙车向西行驶;甲丙两车都向西行驶,甲车的速度小于丙车的速度;甲丙两车都向东行驶,甲车的速度大于丙车的速度。若丙车静止不动,则甲车一定向东运动,此时乙车也向东运动,但速度比甲车快。综上分析可知,A错误,符合题
2、意,BC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2【答案】C【解析】当木板倾斜一个角度后,杯子中的水面仍然是水平的,所以刚才的竖直向下的光线,仍然竖直向下传播,折射光线的方向不变选C3【答案】C【解析】A由图甲水的密度-温度图像可知,水在4C时的密度最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图甲水的密度-温度图像可知,在04C范围内,密度是逐渐增大的,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根据可知,体积逐渐变小,所以水在04C范围内,水具有反膨胀的特点,即热缩冷胀的性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当湖面结冰时,冰接触的湖水的温度即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C,故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是逐渐变大,应该是0C、1C、2C、
3、3C、4C,故C错误,符合题意;D因为水的反膨胀,使得较深湖底的水有可能保持4C,水底的生物能够度过冬天,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4【答案】D【解析】A将调节杆适当旋出并固定后,笛内空气柱的长度改变,空气柱的振动频率改变,故可改变笛声的音调,故A错误;B将发声频率调至25000Hz,高于人们能听到声波的频率,此时周围的行人不能听到训犬笛发出的超声波,警犬能根据发出的指令声行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B错误;C吹的力气大,只能增大声音的响度,但声的振动频率没有发生改变,人耳依然听不到,故C错误;D犬笛振动产生超声波,所以犬笛是声源,故D正确。故选D。5【答案】B【解析】AB物体的重力与物
4、体质量成正比,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CDg是物体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与重力、质量无关,在同一地点是一个定值,故CD正确,不符合题意。6【答案】B【解析】A垂直入射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则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都是0,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如果入射角是45,反射角也是45,折射角是30,折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903060,反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904545,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为45+60105,故B错误,符合题意;C当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线将会靠近法线折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增大,则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5、的夹角变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7【答案】C【解析】A静置在桌子上的书,受到重力和桌子的支持力作用,作用点都是在书的重心,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个作图是正确的,A正确,不合题意;B压在竖直墙面上的物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压力和墙面对它的弹力,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也是平衡力,这个作图是正确的,B正确,不合题意;C球静止在墙角处,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这个作图不正确,C错误,符合题意;D自由下滑的物体,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沿斜面方向向上的摩擦力作用,这个作图正确,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
6、8【答案】B【解析】平面镜转动前的入射角的度数此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平面镜转动后的入射角的度数此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的夹角平面镜转动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比原来减小了,减小的度数为故选B。9【答案】A【解析】利用太阳光(平行光)测量凸透镜焦距时,应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上下移动凸透镜,当在后面的白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时,用刻度尺测出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就为凸透镜的焦距当在白纸上的光斑不是最小时,可能有两种情况(如图所示),白纸可能在点F的左侧的A位置,也可能在F点的右侧的B位置当在A位置时,凸透镜远离白纸,白纸上的光斑会逐渐减小;当在B位置时,凸透镜远离白纸,白纸上的光斑会
7、逐渐变大根据题意,本题的白纸应该在B位置,所以此时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l大于凸透镜的焦距,即焦距小于l1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我们设液体的体积为V,则混合液体的体积为2V,两种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1=1V,m2=2V,则混合液体的质量为m=m1+m2=1V+2V,所以混合液体的密度为=1V+2V/2V=1+2/2,故AB错误;因为=m/V,12,m0一定,所以由=m/V,V=m/可知,V1V2,使混合液质量最大,即V2全取,V1有剩余,则m剩=m0-1V2=m0-1/m0/2=(1-1/2)m0,故C正确、D错误,故选C。考点: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多选题(部分地区):9【答案】BD【解
8、析】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等大、倒立的实像时,物距与相距相同,为2倍焦距。由图中可知,当距离为16cm时,物距与相距相同,即f=8cm。A焦距为8cm,故A不正确;B当物距为20cm,大于两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为照相机的原理,故B正确;C当物距为6cm时,小于一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不正确;D由图分析,当物距为12cm,像距为24cm,总距离为36cm,当物距为16cm,像距也为16cm,总距离为32cm,物像之间的总距离在变小,根据图像对称性,物距大于16cm时,物像之间的总距离在变大,故D正确。故选BD。10【答案】BD【
9、分析】(1)不知质量大小,无法比较三球的体积大小关系;(2)三实心球的质量相同,利用密度公式可知铅块的体积最小,铝块的体积最大,而放入量筒中水面相平,装水最少的量筒中放入的体积最大的;(3)由密度公式变形可分别算出三个球材料体积,从而比较空心体积(4)求酒精的质量,知道酒精的密度,需要求出酒精的体积;酒精的体积等于水的体积,知道水的密度,则需求出水的质量;水的质量又等于装水后总质量减去铁球的质量【解析】A、不知三个球的质量关系,即使知道密度大小,也得不出体积关系,故A错误;B、三实心球的质量相同,且铅铁铝,根据知,所以V铅V铁V铝;放入量筒中水面相平,因V铅V铁V铝,则原来装水最少的量筒放的是
10、体积最大的铝球,故B正确;C、在三个球的体积和质量都相等时,因为铅的密度大,则铅材料的体积最小,铝体积最大,所以空心部分的体积最小的是铝球,故C错误;D、要求酒精的质量,已知酒精的密度,需要求出酒精的体积;且酒精的体积等于装入水的体积,已知水的密度,求出水的质量即可;水的质量等于装水后的总质量减去铁球的质量,即:,故D正确故选B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1【答案】0.11.30【解析】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2物体左侧与6.00cm对齐,右侧与7.3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
11、为测得物体的长度是1.30cm。12【答案】甲丙乙【分析】【解析】12由第一个图象可知,路程和时间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速度是一个定值,当甲运动的路程为20m时,运动的时间是5秒,运动的速度由第二个图象可知,乙、丙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乙的速度v乙=6m/s丙的速度v丙=4m/s由分析可知:甲和丙的速度是相等的。3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因为乙的速度是最大的,经过5s,乙运动的路程就是最长的,所以乙在最前面。13【答案】响度音调【解析】12从声波的波形图可知,甲、丙的振动频率不同,则音调不同,而振动的幅度相同,则响度
12、相同;乙、丁的振动频率相同,则音调相同。14【答案】滑动有益减小【解析】用铅笔在纸上写字时,笔尖与纸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所以这种摩擦属于滑动摩擦;当球场上运动员在跑动的过程中,脚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即可以使运动员获得动力,又不会使运动员滑倒,所以属于有益摩擦;自行车的轴承中装有滚珠是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可以减小摩擦。15【答案】反射与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解析】由题意知潜望镜是由两块平面镜均相对水平面倾斜45角构成的,平面镜是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所以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人眼看到平面镜中的虚像是物体反射经平面镜反射进入人眼,所以看到虚像的位置在进入人眼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即眼睛与平面镜2水平
13、连线的直线上,也就是军舰所成的虚像位于与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16【答案】空心2095【解析】1铁球中铁的体积V1=0.01m3=10dm3因为V1V所以此球为空心。2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VV1=30dm310dm3=20dm33空心部分注满水时,酒精的体积V2=V空=20dm3=20000cm3酒精的质量m2=酒精V2=0.8g/cm320000cm3=16000g=16kg此时球的总质量m=m1+m2=79kg+16kg=95kg17【答案】音调振动声源处【解析】钢琴演奏家用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因为不同的琴键,振动频率不同,所以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优美的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弱音钢琴在夜晚
14、也可以练习,当钢琴的弱音开关压下时,琴键的弦槌将会打在被敲击的琴弦前的呢毡上,使琴声变小,即减小了声源的振幅,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18【答案】折射乙色散【分析】123太阳升起时,太阳实际位置在地平线下面,但通过折射我们看见了太阳,但现在太阳落山了;地球另一边太阳升起了,但他也是看的在下面的虚像;光的色散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解析】太阳升起时,太阳实际位置在地平线下面,但光线经过不均匀大气时发生折射,所以我们看见了太阳,但现在太阳落山了。地球另一边太阳升起了,但他也是看的在下面的虚像,所以站在A点的人恰好看到地平线上的太阳,他所看到的太阳的实际位置应是图中的乙位置;当太阳光经
15、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光的色散现象,能够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一道好题。19【答案】凸会聚缩小【解析】12圆柱型试管充满水的地方,中间比边缘厚,是水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会聚成一条亮线。(2)由于气泡的存在,气泡周边的水形成中间薄边缘厚的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将该试管平放在报纸上,透过气泡部分观察到的字是缩小的。20【答案】向右【解析】(1)1从屏幕上显示的波形可以看出,反射波滞后于发射波的时间越来越长,说明小车离信号源的距离越来越远,故小车向右运动。(2)2从B
16、发出第一个超声波开始计时,经被C车接收,故C车第一次接收超声波时与B距离第二个超声波从发出至接收,经时间,C车第二车接收超声波时距B为C车从接收第一个超声波到接收第二个超声波内前进接收第一个超声波时刻接收第二个超声波时刻为所以接收第一和第二个超声波的时间间距为故小车速度的大小三、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2分,共6分)21【答案】【解析】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画出重力的作用点,方向竖直向下,附上标度(10N),由此即可得到重力的图示。如图所示:22图中,OA是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BO的折射光线OB的大致位置。【答案】【解析】入射光线AO和BO,BO入射角大,所以BO的折射光线OB
17、的折射角也较大,OB应画在OA和OB的延长线之间,如图所示23【答案】【解析】甲中透镜具有会聚作用,为凸透镜;乙中透镜具有发散作用,为凹透镜;丙中透镜具有发散作用,为凹透镜;丙中透镜具有会聚作用,为凸透镜。如图所示: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4题5分,第25题6分,第26题7分,共17分)24【答案】(1)4.44t;(2)【解析】(1)桶的容积等于桶中装满水时水的体积,所以桶的容积小麦的密度这堆小麦的总质量(2)这堆小麦受到的重力是答:(1)这堆小麦的总质量约为4.44t;(2)这堆小麦受到的重力是。25【答案】(1)0.3s;(2)340米【分析】(1)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和路
18、程,利用速度公式变形公式可求出枪声从起点传到终点所用的时间;(2)先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声音传播总路程,人到山崖的直线距离等于声音传播路程的一半,据此得出答案。【解析】(1)由可得,枪声从起点传到终点所用的时间(2)由可得,声音在这段时间内所走的路程为s=vt=340m/s2s=680m人到山崖的直线距离等于声音传播路程的一半,即人到山崖的直线距离答:(1)100米赛跑时,枪声从起点传到终点所用的时间为0.3s;(2)人距离山崖340米。26【答案】(1) 300cm3 (2)200cm3 (3)1320g【解析】(1)由=得瓶内水的体积:V1= =3104m3=300cm3(2)石块总体积:V2
19、=V容V1=500cm3300cm3=200cm3;(3)由=得石块的质量:m石=石V2=2.6g/cm3200cm3=520g=0.52kg,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m=m水+m0+m石=0.3kg+0.5kg+0.52kg=1.32kg=1320g,五、实验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7题5分,第28-29每题7分,第30题8分,共27分)27【答案】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倒立缩小照相机完整上【解析】(1)1若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则烛焰的像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无法观察像的性质。(2)234已知,f=10cm,由图可知:u=40cm2f,所以凸透镜
20、成像的规律可知,移动光屏到适当的位置,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应用该原理制作的光学仪器是照相机。(3)5挡住透镜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仍能折射光线成像,所以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完整的。(4)6蜡烛在燃放中不断缩短,向下移动,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28【答案】确定像的位置没点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B能CA【解析】(1)1实验中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因为玻璃板既能起到平面镜成像的作用,又具有透光性可以看到玻璃板后的物体,这样便于确定所成像的位置。(3)23实验中,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不需要点燃,若点燃,则不易区分蜡烛B和A的像;
21、然后将不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后面来回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好像被点燃,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4)4将白纸沿放置玻璃板的直线折叠,发现和,和,和基本重合,根据数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是垂直的,故选B。(5)5玻璃板是利用光的反射成像的,小雨用物理书挡在玻璃板的后面不影响成像,故小强能看到蜡烛A的像。(6)6如果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向上提起1cm,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由于物体位置不变,像和物体对于镜面对称,所以蜡烛像的位置不变,即像竖直向上移动的距离为0cm,故选C。(7)7如下图,作出蜡烛火焰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可
22、知在实验中如果把平板玻璃向右倾斜,观察到蜡烛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处。29【答案】烧杯内壁粘有液体所以体积V偏小左59.81.181038【解析】(1)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m2m1,盐水的密度为:=;(2)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由于烧杯内壁粘有液体所以体积V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密度偏大(3)将天平放在水平上,把游码放在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50g+5g+4.8g=59.8g,则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m2m1=59.8g12.6g=47.2g;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V=40mL=40cm3,盐水的密度= =1.18
23、g/cm3=1.18103kg/m3(4)设要加水的量为aml=acm3,因为水的密度是1g/cm3,所以要加水的质量便是ag,由题意可得, =1.15g/cm3,解得,a=8cm3,所以应加8ml的水30【答案】甲乙b其它条件相同光滑没有控制压力不变无关控制变量法【解析】(1)12甲、乙两图实验中木块对接触面的压力不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比较甲图与乙图研究的是猜想a是否正确。(2)345比较图甲和图丙,实验中木块对接触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所以研究的是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可以探究猜想b是否正确;通过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接触面越光滑,滑动摩擦力越小。(3)6小华将木块截去一半后,实际木块对接触面的面积减半的同时,对接触面的压力也减半了,由控制变量法可知研究面积对摩擦力的影响时,应该控制压力一定。(4)7在利用图甲实验装置验证猜想c时,发现每次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相等。由此可以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5)8本实验在探究过程中,控制其它的量不变,每次只研究与其中一个量的关系,采用的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