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综合检测(二)第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赐予(y)濒危(bn)抹杀(m)茕茕孑立(ju)B惊悚(sn) 说服(shu) 轶事(zh) 地老天荒(hun)C阴鸷(zh) 玷污(din) 敕令(ch) 一哄而散(hn)D驯良(xn) 遴选(ln) 骸骨(hi) 未雨绸缪(mo)解析:选C。A项,孑(ji);B项,轶(y);D项,缪(mu)。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苍桑笑靥毕竟篷荜生辉B涣散 炽热 玷污 哀声叹气C陨落 狼藉 诀别 立竿见影D副刊 伫立 脉博 汗流侠背解析:选C。A项,苍沧;篷蓬;B项,哀唉;D项
2、,博搏;侠浃。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党的十八大于2012年下半年召开。最近,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党的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对代表选举作出全面部署。B每个人都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个人思想平衡的关系。只有处理好这三个关系,才能使生活愉快。C我们学校不仅有红墙绿瓦的校舍,还有浓郁的文化氛围,“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字!”的两条大标语挂在教学楼前。D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你看我女儿,长这么大了,还这么喜欢小玩艺儿,什么小泥人儿、小布熊、小瓷罐,摆了一地。解析:选C。两处引号间是并列的两个定语,删掉两个感叹号。下列各
3、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项羽被困垓下,兵少食尽,外面汉兵层层包围,其处境之危险真是如履薄冰,想起“西楚霸王”之威名,让人不禁感慨万千。B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栏目组来到了山东莱芜,在晚会上,当年参加抗日战争的老英雄们又一次听到了那些耳熟能详的抗战歌曲。C日前,某网站公布了一项名为“网络10大罪状”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垃圾邮件首当其冲,排在“10大罪状”第一位。D创业之初,他经济异常拮据,几乎是手无寸铁,但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奋斗,他一跃成为国内最知名的IT业精英。解析:选B。A项,如履薄冰:强调主观心态的小心谨慎,不指客观情况的危急。B项,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4、。C项,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冲,要冲。D项,手无寸铁:形容手里没有任何武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B不管是企业的低碳行为,还是我们每个人的低碳行为,其实都是要行之于简朴自然,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C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当前房地产形势、发展及相关问题为主题展开讨论,或对以往的房地产情况进行总结,或对未来的房地产发展进行展望。D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解析:选B。A项,搭配不当,“降低价格和流通环节”,
5、改为“降低药品价格和减少流通环节”;C项,句式杂糅,“围绕为主题”,改为“围绕当前房地产形势、发展及相关问题展开讨论”,或是“以当前房地产形式为主题展开讨论”;D项,重复赘余,“忌”或“不可”重复否定,删其一。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中国茶道茶道不同于一般的饮茶。在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即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在茶中加入桔皮、桂圆、红枣等来喝;另一类是“清饮”,不加入任何有损茶的本味真香的配料,单用开水泡喝。“清饮”可分四个层次:将茶当成饮料大碗解渴,称为“喝茶”;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称为“品茶”;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则称为
6、“茶艺”;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则是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茶道不但讲究表现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内涵。茶道的精神内涵是什么呢?“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可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茶道追求“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意指万物皆要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利万物。陆羽在茶经中详细描述了他设计的风炉: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茶汤从“水”;煮
7、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可见,五行调和是茶道的哲学基础。“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老子和庄子所启示的“虚静观复法”是人们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体悟道德的无上妙法。道家的“虚静观复法”在中国的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和实践。“怡”有和悦愉快之意。中国茶道雅俗共赏,不拘一格。一方面,突出体现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同时,不同地位、信仰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追求。王公贵族讲茶道,意在炫耀权贵,附庸风雅;文人学士讲茶道,意在托物寄怀,交朋
8、结友;佛家讲茶道,意在参禅悟道,见性成佛;道家讲茶道,意在品茗养生,羽化成仙;普通百姓讲茶道,意在去腥腻,涤烦渴,享受人生。中国茶道的这种怡悦性,使得它有极广泛的群众基础。这种怡悦性也正是中国茶道区别于强调“清寂”的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之一。“真”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中国茶道在从事茶事时所讲究的“真”,不仅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迹,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还包含了对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说话要真诚,心情要真闲。中国茶道追求的“真”有三重含义:一在追求道之真,即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达到修身养性,
9、品味人生之目的;二在追求情之真,即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交互,达到茶人之间互见真心的境界;三在追求性之真,即在品茗过程中,真正放松自己,在无我的境界中去放飞自己的心灵,放牧自己的天性,达到“全性葆真”。下列不能作为为“中国茶道”下正面定义的证据的一项是()A“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B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C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D“和”是中国茶道思想的核心和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解析:选C。C项不能作为正面下定义的证据。因为注重色香味,讲
10、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属于“品茶”;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属“茶艺”。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按照中国茶道的说法,长期饮茶,可以使人心境平和,宁静致远,和悦愉快,返璞归真,也就是达到中国茶道的“和”“静”“怡”“真”四字真谛的境界。B中国饮茶可分两类,一类是“混饮”,就是根据个人的口味,在茶中加入其他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混喝;另一类是“清饮”,不加入任何其他配料以损害茶的本味,只用开水泡喝。C中国茶道发源于道家的“真”,它有三个具体要求:一是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二是通过品茗述怀,使茶友之间的真情互见;三是在品茗过程中放松自己,达到“全性葆真”。D本文借“武
11、夷山茶痴”林治先生提出的“和、静、怡、真”四字来阐述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核,并在此基础上为人们认识中国茶道和评价中国茶道的水准提供了一个绝对标准。解析:选B。A项,不符合原文的意思。原文讲的是中国茶道一直在追求“和、静、怡、真”的境界,并没有说“长期饮茶,可以使人达到境界”。C项,原文说的是中国茶道起点是“真”,不是说发源于“真”;原文说它有“三重含义”不是说“三个具体要求”。D项,原文只是借“武夷山茶痴”提出的“和、静、怡、真”四字来阐述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核,而不是就以此为“评价中国茶道的水准提供了一个绝对标准”。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茶道与饮茶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只是按中
12、国人的观点,茶道的文化品位更高罢了。B文章阐述中国茶道的“和”“静”“怡”“真”四个特点,实际上也是个人见解,主要是从中国哲学儒、佛、道的角度来阐述中国茶道的精神内核。C中国茶道之所以与日本茶道有区别,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日本茶道特别古板严肃,讲究“清寂”,而中国茶道更加重视雅俗共赏,不拘一格。D中国茶道追求的“和”的概念,发源于周易的“保合大和”,后来经过中国“茶圣”陆羽的发展,成为茶道哲学的基础。解析:选D。D项,推断错误。“和”的概念发源于周易,但是陆羽只是借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理论来阐述自己的茶道观,即五行相生相克,和合统一的哲学观,而不是“经过中国茶圣陆羽的发展,成为茶道哲学的基础”。
13、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王基擢为中书侍郎。确良 ,百姓劳瘁。基上疏曰:“臣闻古人以水喻民,曰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故在民上者,不可以不戒惧。夫民逸则虑易,苦则思难,是以先王居之以约俭,俾不至于生患。昔颜渊云东野子之御,马力尽矣而求进不已,是以知其将败。今事役劳苦,男女离旷,愿陛下深察东野之弊,留意舟水之喻,息奔驷于未尽,节力役于未困。昔汉有天下,至孝文时唯有同姓诸侯,而贾谊忧之曰:置火积薪之下而寝其上,因谓之安也?今寇贼未殄,猛将拥兵,检之则无以应敌,久之则难以遗后。 当盛明之世,不务以除患,若子孙不竞,社稷之忧也。使贾谊复起,必深切于曩时矣。” 散骑常侍王
14、肃著诸经传解及论定朝仪,改易郑玄旧说,而基据持玄义,常与抗衡。吴尝大发众集建业,扬声欲入攻扬州,刺史诸葛诞使基策之。基曰:“昔孙权再至合肥,一至江夏,其后全琮出庐江,朱然寇襄阳,皆无功而还。今陆逊等已死,而权年老,内无贤嗣,中无谋主。权自出则惧内衅卒起,痈疽发溃;遣将则旧将已尽,新将未信。此不过欲补定支党,还自保护耳。”后权竟不能出。时曹爽专柄,风化陵迟,基著时要论以切世事。以疾征还,起家为河南尹,未拜,爽伏诛,基尝为爽官属,随例罢。其年为尚书,随征南王昶击吴。基别袭步协于夷陵,协闭门自守。基示以攻形,而实分兵取雄父邸阁,收米三十余万斛,虏安北将军谭正,纳降数千口。于是移其降民,置夷陵县。基又
15、表城上昶,徙江夏治之,以逼夏口,由是贼不敢轻越江。明制度,整军农,兼修学校,南方称之。时朝廷议欲伐吴,诏基量进趣之宜。基对曰:“夫兵动而无功,则威名折于外,财用穷于内,故必全而后用也。若不资通川聚粮水战之备,则虽积兵江内,无必渡之势矣。今江陵有沮、漳二水,溉灌膏腴之田以千数。安陆左右,陂池沃衍。若水陆并农,以实军资,然后引兵诣江陵、夷陵,分据夏口,顺沮、漳,资水浮谷而下。贼知官兵有经久之势,则拒天诛者意沮,而向王化者益固。然后率合蛮夷以攻其内,精卒劲兵以讨其外,则夏口以上必拔,而江外之郡不守。如此,吴、蜀之交绝,交绝而吴禽矣。不然,兵出之利,未可必矣。”于是遂止。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对下列句子中加
16、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俾不至于生患俾:最低,最少B昔颜渊云东野子之御 御:驾驭车马C若水陆并农,以实军资 实:充实D交绝而吴禽矣 禽:通“擒”解析:选A。俾:使。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选C。A项,都是介词,表比较,“比”,跟、和;B项,都是连词,表修饰,表递进;C项,都是连词,都表示目的,“来”;D项,都是连词,表示因果,相当于“那么”,表示并举,用在对比句中。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基谋事有远见的一组是()愿陛下深察东野之弊,留意舟水之喻,息奔驷于未尽,节力役于未困使贾谊复起,必深切于曩时矣而基据持玄义,常与抗衡“此不过欲
17、补定支党,还自保护耳。”后权竟不能出基示以攻形,而实分兵取雄父邸阁基又表城上昶,徙江夏治之,以逼夏口ABC D解析:选D。是王基的一种假设,如果贾谊在世,一定会发表比过去更深刻痛切的感慨;是对王肃修改郑玄的旧说持不同意见,这不是“有远见”的表现;是王基声东击西的战术。联系全文来看,表示王基谋事有远见的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基有民本思想,劝谏明帝要讲究节俭,不要劳民来大修宫室,否则就会失败。B王基借汉代贾谊忧虑汉文帝之事,劝明帝要专心致志地消除祸患,否则帝位就难以传给后代。C对东吴扬言要攻打扬州之事,王基认为孙权这时无力也不想攻打扬州,不过是声东击西罢了。D朝
18、廷商议要讨伐吴,王基则认为现在没有开通河道,没有聚积充足的粮食,没有做好战备,不是伐吴的时机,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解析:选C。C项错在孙权是“声东击西”。孙权扬言要攻扬州,不过是想解决内部矛盾,保护自身,并非“声东击西”。参考译文:王基被提升为中书侍郎。 明帝曹叡(ru)大兴土木修建宫室,百姓劳苦。王基上疏说:“我听说古人把人民比做水,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君临万民的天子,不可以不随时戒惧。百姓安逸,那么想要做的事就容易做到;百姓受苦,那么想要做的事就难以做到,所以先王生活节俭,为的是防止祸患发生。从前颜渊说,观察东野子驾驭马匹,马已用尽气力而东野子仍驱赶不止,因此知道他就要出乱子。而今
19、劳役繁重,男女分离,旷怨的情绪不可忽视,希望陛下能深思东野子之弊,留心舟和水的比喻,让那些还未力竭的马休息一下,让那些还未困顿到极点的人省些力气。从前,汉代打下天下,到汉文帝时,只有同姓的诸侯,为此,贾谊深感忧虑,说:把火放在堆积的柴堆下,人却睡在柴堆上面,这能说它是安全的吗?而今敌寇并未消灭,猛将拥兵,若约束限制他们就难以应敌,长久下去,帝位就难以传给后代。在此盛明之世,不专心致志地消除祸患,如果子孙再不争气,国家就危险了。如果让贾谊再生,一定要比过去发表更深刻痛切的感慨了。” 散骑常侍王肃撰著群经传解并论定朝仪,修改郑玄的旧说,而王基则常常依据郑玄之说与王肃争论。东吴曾在建业集中大军,扬言
20、要攻打扬州,刺史诸葛诞让王基谋划对策。王基说:“以前孙权两次进犯合肥,一次进犯江夏,其后全琮出击庐江,朱然进犯襄阳,都未达到目的,只得退回。如今陆逊等老将已死,孙权年老,内部没有能臣贤嗣,军中又缺乏英明军师。孙权想要亲自率兵出击,又怕内部生乱,各种矛盾一齐爆发,导致崩溃;若派将领率兵,则老将差不多死光了,新将他又不信任。他这样做不过是想修整改善内部矛盾,保护自身罢了。”后来,孙权终究没有领兵出击。当时国内由曹爽专权,风化大坏,王基撰时要论来讥讽时事。因为有病离任回乡,后来又被征召为河南尹,尚未正式就职,曹爽被诛,因为王基曾经是曹爽的下属,也照例被罢免。同年,王基又担任尚书,随征南将军王昶讨伐东
21、吴。王基在夷陵率领一路兵马袭击步协,步协紧闭城门固守。王基假意摆出进攻的架势,暗中分兵袭击雄父邸阁,缴获粮食三十余万斛,俘虏吴军安北将军谭正,接纳投降的敌人达数千人。于是把这些降民安置到夷陵县。王基又上表请求在上昶地方筑城,把江夏郡治迁到这里,从而逼近夏口,由此,吴军就不敢轻易渡江了。他申明礼仪制度,整备军务和农耕,恢复学校教学,南方士人无不称赞。当时朝廷商议想大举伐吴,下诏命王基考虑进攻的适当时机。王基说:“如果出兵而没有成功,那么在外威风就会丧尽,在内财产就会用尽,所以一定要准备周全,然后再出兵。如果不预先开通河道,聚积粮食,修建战船,那么即使陈兵江北,也不会形成渡江之势。今江陵有沮水、漳
22、水,灌溉良田在千亩以上。安陆附近,也有沃野良田。如果水田旱地都以农业为主,收获粮食来充实军用,然后率大军攻向江陵、夷陵,分据夏口,沿沮水、漳水,凭借河水载着粮食顺流而下。吴军知道我军具备了长期作战的优势,那么抗拒朝廷征讨的人就会丧失斗志,弃暗投明的人就会越来越多。这时再联合东吴的蛮夷从其内部攻击,精兵锐卒在外部征讨,那么夏口以上各据点一定可以攻下来,而江南州郡也就都守不住了。如此一来,吴、蜀的交通断绝,两国不能联合,东吴也就成为瓮中之鳖了。如果不是这样,我军出征就未必有利。”于是朝廷就打消了出兵的念头。第卷(共114分)四、(24分)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23、)夫民逸则虑易,苦则思难,是以先王居之以约俭。(3分)译文:_(2)以疾征还,起家为河南尹,未拜,爽伏诛,基尝为爽官属,随例罢。(3分)译文:_(3)夫兵动而无功,则威名折于外,财用穷于内,故必全而后用也。(4分)译文:_答案:(1)百姓安逸,那么想要做的事就容易做到;百姓受苦,那么想要做的事就难以做到,所以先王生活节俭。(2)(王基)因为有病离任回乡,后来又被征召为河南尹,尚未正式就职,曹爽被诛,因为王基曾经是曹爽的下属,也照例被罢免。(3)如果出兵而没有成功,那么在外威风就会丧尽,在内财产就会用尽,所以一定要准备周全,然后再出兵。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秋蕊香张耒帘幕疏疏风透,
24、一线香飘金兽。朱栏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瘦。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1)上阕寓情于景,请从“动”与“静”的角度分析景中包含了怎样的感情。(4分)答:_(2)下阕“浓于酒”三字取譬甚妙,试简要说明其含意。 (4分)答:_答案:(1)上阕起首两句写微风使金兽炉中的一线香烟袅袅飘动,是动态描写;后两句写倚栏望远,浩月流辉,是静态描写。上阕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表现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苦闷之情。(2)“浓于酒”三字一是说酒味浓,能使人醺然迷醉,而“别离滋味”给人的刺激之深又过于酒;二是说这种“别离滋味”连酒也消除不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25、)(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_,_。(范晔张衡传)(2)悟已往之不谏,_。实迷途其未远,_。(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3)_,_,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4)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_,_。(西洲曲)答案:(1)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2)知来者之可追觉今是而昨非(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4)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五、(12分)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为其续写一个恰当的结句。(4分)近日,影响3000多万“事业人”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指导意见发布,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自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按照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不同特点,逐
26、步建立健全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起,时至今日,这一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思路没有变化。只是20年间,实践历程确属磕磕绊绊一度遇到瓶颈。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事关民生改善。_。答案:无论是教育、卫生还是科技、文化,事业单位都与民生密切相关,只有深入推进改革,才能促进公益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公益服务需求。根据上下文意,在横线处填上适当的句子。(4分)中国文化里有个很有趣的现象。比方说,有“忍一时风平浪静”,又有“是可忍孰不可忍”;有_,又有_;有_,又有_很难说谁对谁错,应该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切不可走极端。 答案:(示例)“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大丈夫能屈能伸”(或“好汉
27、不吃眼前亏”)“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见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有人习惯以挑剔的眼光看人,看到的都是别人的缺点;有人习惯以欣赏的眼光看人,看到的都是别人的闪光点。下面是鸟类王国对苍鹰、麻雀和喜鹊采用挑剔眼光的考察结果,如果换一种眼光,会有什么结果?(4分)苍鹰:性格孤傲,没有群众基础。麻雀:爱闲言碎语,喜欢搬弄是非。喜鹊:说话没有原则,好人主义严重。换一种眼光看:苍鹰:_。麻雀:_。喜鹊:_。答案:苍鹰:业务水平高,进取精神强麻雀:能深入群众,做事勤奋努力喜鹊:善于团结同志,群众反映好六、(18分)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一)阅读下面的文
28、字,完成1922题。只取千灯一盏灯乔忠延江南水乡的众多古镇,我独钟千灯。于是,坐飞机,乘汽车,赶去寻访。千灯果然有灯。清水滋润的河边是一条古旧的石板街,就在那石板街边的店铺中间,有一座古屋,里面陈列着很多的灯,据说,真够上千盏了。那些灯有陶捏的,有瓷质的,有铁铸的,有铜制的。品类众多,造型各异,几乎每一盏灯都闪射着人们心灵中智慧的光芒。无疑,千灯在江南水乡里是匠心独具的。然而,我追溯的却不是这聚合起来的文物拼盘。流动的河水,飞翘的屋檐,都能够标示本土文化的辉泽。流动的河水名为尚书浦,因为曾经疏浚河道的是明朝尚书夏元吉,尚书名气就不小了,可他手下主事的一位官员竟然是比他名气还要大的海瑞。这河流岂
29、可小瞧!凝固的屋檐也不弱,他的羽翼下名人辈出,有江南丝竹的首创者、陶渊明的后裔陶岘,有世人尊为昆曲鼻祖的顾坚,有明代的抗倭英雄陈先锋,还有出自昆山市的南宋的第一位状元卫泾一个小镇,孕育出这么多的人杰精英,实属罕见。更罕见的是,明清以来考中的进士居然多达35人!这样浓郁的文化氛围令人陶醉,也令人叩问:是否千灯这方水土当真不凡?当真有千盏明灯辉映着人们的心智?我远道造访,莫非就是奔这智慧的明灯来的?其实不然。我倾心的是石板街最南端的一座院落。屋舍不能算阔大,花园不能算精巧,陈设不能算豪华,不要说和山西的乔家、常家等大院相比,即使和周庄的沈园,同里的退思园相比也有差距。然而,就是这个院落令我顶礼膜拜
30、,因为这里走出了一个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文士,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顾炎武。顾炎武原来叫继坤,改名炎武是因为清兵南下,社稷将倾,为了抵御外侵,他决心投笔从戎,抗击敌寇。只是,寡难敌众,失败后他不得不背井离乡,远走北国。然而,他立定志向,誓不叛明,决不屈膝为官。顾炎武四处游走,严谨治学,撰出日知录、亭林诗文集等著作,成为名声显赫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在明末清初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作三位大儒。在我眼里,一位思想家不在于他的著作有多么繁富,学说有多么缜密,如果缺少了独具慧眼的发现,缺少了照亮心灵的光色,那只能是平庸的再造或翻版。不要说他笔下那浩瀚的论著,就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便具有晴天霹雳的震惊效
31、应,它照亮了我愚暗的心扉,给了我新的启迪。我知道这不是他的原话,这话是梁启超为之合成的。他的原话是:“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时光逝去数百年了,我坐在书斋轻轻掀动日知录,当字行里跳出这段话时,眼睛竟亮得如电光闪射,神魂竟震撼得如惊雷乍响!我把顾炎武尊为补天者,他要补的天是仁爱的苍穹,道德的星空。诚如那个阴沉沉的午后,我走进尚书浦畔的顾家宅第,顿觉阴霾四散,华光迸射,心胸亮堂得少见。是的,仁爱是天,一旦失去仁爱,人和兽还有何种差别?若是世道真的沦为“
32、率兽食人,人将相食”,那可是最为恐怖的灾难啊!这灾难不是天塌,其危害甚于天塌;不是地陷,其危害甚于地陷。要免除这人为的天塌地陷有何良策?顾炎武已明确指出:“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是的,匹夫有责,匹夫履责,才会民风和洽,才会其乐融融,才会重现尧天舜日的美景。顾炎武点起了一盏灯,一盏照亮人心的明灯!顾炎武就是一盏灯,一盏闪烁在中华大地的思想明灯!我在千灯的清流秀水边徘徊,我在千灯的老街故宅里追溯,寻访的就是顾炎武这盏明灯。我不敢贪婪,若是千灯容许我带走一盏灯,那我就带走顾炎武这一盏!(原载2011年4月20日人民日报,有删节)题目中“千灯”一词有什么含义?(4分)答:_答案:“千灯”一语双关,既
33、指江南水乡陈列千盏明灯的古镇千灯镇,也指这个古镇的独具亮色的文化特点(或:古镇孕育的众多的人物精英)。请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分)答:_答案:连用三个设问,体现了“我”对千灯文化的多重思考;承上启下,引出对顾炎武这盏思想明灯的钟爱。第三段中,作者列举千灯镇许多历史文化名人,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答:_答案:列举千灯镇众多的人物精英,充分体现千灯浓郁的文化氛围;起到铺垫作用,以此衬托(突出强调)顾炎武对人们思想的启迪作用。结合文本内容及现实,谈谈作者为什么在“千灯”中只取顾炎武这一盏明灯。(6分)答:_答案:顾炎武提出的“匹夫有责”思想是构建仁爱社会的基础。(或:顾炎武提出
34、的“匹夫有责”思想会使民风和洽,其乐融融。)顾炎武用他独具慧眼的发现,照亮“我”愚暗的心扉,给“我”新的启迪。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而精神世界滑坡,我们需要顾炎武这样的思想明灯,来照亮愚暗的心扉,带给我们以无穷的力量和莫大的精神鼓舞。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两个辍学的圣人鲁先圣这几天,全世界因为一个人的去世而震惊和思考。他是全球计算机行业的领军人物、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在痛惜一个天才英年早逝的同时,我们自然想起了另外一个几乎与他有着相同人生经历的天才比尔盖茨。他们同样在计算机领域建立了让全世界羡慕的帝国,但是,他们又同样是大学没有毕业就主动辍学开始创业,又都竟然取得了不可思
35、议的巨大成功的人。乔布斯作为电脑天才,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创作者和企业家。他永久性地重新定义了个人计算的方式、外观和感受,率先认识到了图形化用户界面、鼠标指针和点击操作的潜在商业价值,而这些特性如今已经主宰了几乎所有的个人电脑。他四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着,他为世界带来了很多划时代的产品并重新定义了业界的形态。乔布斯1955年2月24日出生在美国旧金山,他一出生就被生母送人,因为他的母亲是一位年轻的未婚妈妈。他最早考入里德学院学习,但仅仅一个学期后便退学。这一年他仅仅21岁。他坚信自己一定会取得成功,他与另外两个朋友一起在自己家的车库里,创建了后来全世界著名的苹果电脑公司。 个人电脑从上世纪
36、七八十年代普及开来,与乔布斯不可分割。因为与管理层的矛盾,乔布斯曾经与苹果分道扬镳。苹果公司的发展也一度陷于低潮,不过随着乔布斯1997年的回归,苹果陆续推出第二代等一系列产品,迅速成长为美国最具价值的公司,乔布斯一手缔造的数字产品不仅成为苹果迷们的追捧对象,也引领了行业发展趋势。乔布斯的成功为他赢得国家级技术勋章、2007年财富杂志年度最伟大商人、2009年财富杂志十年最佳CEO、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等称号。不幸的是,这位灵魂人物,2004年被确诊胰腺癌,经过多年抗争,最终不敌病魔而去世。比乔布斯晚出生8个月的比尔盖茨,出生于1955年10月28日。1973年,盖茨进入哈佛大学读书,在那里,
37、他为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开发了编程语言,从此爱上计算机。三年级时,盖茨决定不再读书,从哈佛退学,全身心投入计算机的研制与开发。他与童年伙伴一起于1975年组建微软公司,自任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他们深信个人计算机将是每一部办公桌面系统以及每一家庭的非常有价值的工具,并为这一信念所指引,开始为个人计算机开发软件。他被誉为电脑奇才、20世纪最伟大的计算机软件行业巨人。1989年他创建的公司开发了高质量的创造性图像,成为多媒体世界的一家强大企业。他36岁时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到1994年已有83亿美元资产,并蝉联1994年和1995年世界首富,1995年已经拥有财产129亿美元。1999年1
38、0月18日出版的时代周刊评他为在数字技术领域影响重大的50人之一。 1998年和1999年连续两年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全球最受尊重的企业家。乔布斯走了,比尔盖茨现在功成身退,在世界范围内全力做着慈善事业,造福整个人类世界。他们的成功,给了世界两个最鲜明的范本。相信这样两个人的传奇经历,会让所有那些看重学历和名牌大学的头衔,看重什么海外经历而不惜一切代价把孩子送到海外留学的父母陷入思考。按照一般的思维,他们两个人中途辍学,中断学业,还没有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更没有取得进入社会的起码的学历资格,他们与同龄人相比,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可是,他们却依靠自己的努力,超越了同龄人,实现了伟大的梦想。我们每一个
39、人的天赋是不同的,每一个人的兴趣和特长也不相同,学历并不是成功的决定因素,关键是如何发现发掘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走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之路。(选自2011年第12期山东青年)为什么说苹果公司的发展与乔布斯密不可分?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述。(5分)答:_答案: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缔造者之一;乔布斯曾经离开苹果公司,使苹果公司的发展一度陷于低潮;乔布斯重回苹果公司后,公司的研发能力迅速得到提升,使其迅速成长为美国最具价值的公司。请结合全文,谈一下“他们的成功,给了世界两个最鲜明的范本”这句话的含意?(4分)答:_答案:乔布斯和比尔盖茨同样都没有什么高学历,他们同样年纪轻轻就开始了自己白手起家的创业历程,而他
40、们同样通过自己的才华和奋斗,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IT行业翘楚。乔布斯和比尔盖茨都取得了成功,他们具有怎样共同的品质?(4分)答:_答案:有前瞻性,有创造力,有信念,勤奋努力。文章的结尾说道:“学历并不是成功的决定因素,关键是如何发现发掘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走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之路。”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请结合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5分) 答:_答案:在一个人成长的历程中,掌握精深的科学文化知识,获得高学历,固然重要,但它并不是获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重要的是,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充分发掘自己的特长,培养钻研兴趣,并执著地进行追求,直到取得成功。七、(60分)根据以下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了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