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1.“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红军战略转移的原因是()A.北上抗日的需要B.传播革命火种C.红军的一种战略战术D.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2.有人将贵州省的主要旅游景点归纳为:一栋房子,一个瓶子(茅台酒),一棵树子(黄果树)。“一栋房子”成为人文旅游景点,是因为这里()A.召开了中共一大B.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起点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D.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红军长征中的“三大主力军,西北高原胜利会合了。欢呼三个方面军,百战百胜英雄弟兄。团结我们工农红军的全部力量”材料中的“三
2、大主力军”会合的地点是()A.甘肃腊子口 B.陕西吴起镇 C.甘肃会宁 D.陕西延安4.某学校组织了以“我的长征”为主题的活动,该校师生重走了当年中央红军的长征路,他们不可能经过的地方是()A.湘江 B.湘西 C.遵义 D.泸定桥5.毛主席曾在1958年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不是我们自己要走两万五千里,你没事了,想散步,想散那么长?那都是蒋委员长逼着我们走嘛,所以一路扭秧歌就扭到了陕北。”毛主席这番话所指的是()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红军长征C.敌后战场的抗战D.南昌起义6.“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雄师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这段歌词反
3、映的史实是()A.四渡赤水河 B.召开遵义会议 C.飞夺泸定桥 D.甘肃会宁会师7.蒋介石在1935年5月11日曾写道:“他们全部渡过金沙江,而我军各部迟滞呆笨,被其玩弄欺诈,殊为用兵一生莫大之耻辱。”此时蒋介石口中的“他们”()A.正准备从瑞金出发B.正在召开遵义会议C.尚未到达吴起镇D.顺利完成会宁会师8.长征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断进取。下列红军长征路线按照行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湘江金沙江赤水河吴起镇会宁B.中央革命根据地金沙江遵义赤水河湘江吴起镇会宁C.中央革命根据地湘江遵义赤水河金沙江吴起镇会宁D.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金沙江湘江赤水河吴起镇会
4、宁9.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下列台词或剧情可入选的有()长征,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红军巧渡金沙江后,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进入甘肃叶挺独立团攻克汀泗桥、贺胜桥,直逼武昌城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A. B. C. D.10.通过历时两年的长征,中国共产党坚持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略转变联系在一起,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这表明长征()A.使中国共产党面临双重压力B.标志着中国革命实现道路转移C.是中国共产党的既定抗日行动D.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11.读图,回答问题。(1)请分
5、别写出图片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点。(2)在图中地点处发生了什么事件?有何重要意义?(3)长征胜利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有哪些?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1)图(a)是长征途中红军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的会址,请说出这次会议的名称。(2)材料二中的哪一句诗描写出了图(b)中惊心动魄的作战场面?(3)想想看,红军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13.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雄师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阅读上述材料,请归纳红军长征
6、胜利的原因。参考答案与部分提示1.D2.D3.C4.B5.B6.B解析 “英明领袖来掌舵”指的是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故选B。7.C解析 中央红军自1934年10月从瑞金出发开始长征;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1935年10月中央红军才到达吴起镇;1936年10月完成会宁会师。根据时间“1935年5月11日”可知,当时中央红军正在长征途中,还没有到达吴起镇。8.C9.C10.D 11.(1)瑞金遵义会宁(2)中共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意义: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
7、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3)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12.(1)遵义会议。(2)大渡桥横铁索寒。(3)敌人的围追堵截;党内“左”的错误;恶劣的自然环境;缺少给养;等等。13.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红军将士同甘共苦,直面困难,勇于胜利的革命精神;蒋介石集团内部的矛盾,客观上为红军长征胜利创造了条件;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