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兴化一中高一语文预习学案:虞美人.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008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兴化一中高一语文预习学案:虞美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3兴化一中高一语文预习学案:虞美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3兴化一中高一语文预习学案:虞美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虞美人 预习案 章莉 .5 【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情感;2、品味诗句语言,体会诗作风格;3、学习对诗歌的赏析评价。4、背诵名句了解词的有关常识:词的形式有小令(58字以下),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词的结构:词牌标题填词,词牌也叫曲牌,是歌或调的名称,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句数,有不同的平仄要求,有不同的押韵要求,写词当然就叫填词了。宋代词的创作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北宋初年,词人不多,所作仅是小令和中调;到柳永、苏轼,词才发展到全盛时期。柳永被认为是婉约派的创新者。婉约派的代表作家除柳永外,还有秦观、李清照等。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抒写的情感婉转缠绵,情

2、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功精细,题材较狭窄,多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或写山水融情于景。苏轼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开宋代豪放词的先河。简介作者与写作背景 李煜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国的第三代国君。“好声色,不恤政事”,被宋朝灭国;人称李后主。相传后主被俘后,于七夕(他的生日,阴历七月初七)在寓所命歌伎作乐唱虞美人,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毒酒将他毒死。所以这首词也是他的绝命词。他最为传诵的名作虞美人、相间欢、浪淘沙等几乎人人能上口,后人亦称他为“词帝”。虞美人课文解析;1、 提问:“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词人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呢? 3、“问

3、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表现用法?请同学们几个这方面的事例。 4问:同样是写愁,李白却在秋浦歌中这么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又取到怎样的表达效果呢?我疑我思:虞美人 当堂训练 章莉 .5 一、基础训练1给下列加点注音。玉砌( ) 槛菊( ) 李煜( ) 暮蔼( ) 憔悴( ) 绣闼( ) 熟谙( ) 雕阑玉砌( )二、课内阅读(1)这首词里有一个字是思想情感的眼,试找出来加以品味。(2)这首词怎样抒发自己的亡国之愁?有什么艺术特色? (3)本词如何通过时空对比来酝酿并抒发情感的?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

4、连霄汉,玉树琼花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1、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上阙前四句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的是什么内容?写这些内容对于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 2、作者为什么在“仓皇辞庙日”落得一个“垂泪对宫娥”的伤心结局?这样写的用意何在?预习案答案1、它的确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随着词人身份地位的改变,这些美好的事物也将在词人的心里改变颜色。原来锦衣玉食,在如花宫女朝歌夜弦伴着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个“阶下囚”的无限悲伤,这样美好的的事物不如结束才好。2、明确:“往事”的内容很丰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时的一切活动

5、。如后宫佳丽的簇拥,高坐庙堂、万首称臣的尊严以及为所欲为的自由感等等。3、用春水比愁,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 李煜的“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的“自是人生长恨水东流。” 李白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早如青丝暮成雪。”等等。4、明确:运用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显示出愁思就象那春水一样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无怪王国维评价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当堂训练答案1、略二、1、(愁,亡国之愁。)2、(学生自己回答,答

6、案不要求一致)3、(虚实结合。既写眼前之景,又写想像之景;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语言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运用比喻、象征、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前六句中诗人将“春花秋月” “小楼东风”的美景与“往事知多少”“故国不堪回首”的悲情,往昔“雕栏玉砌”与当今“朱颜改”,作三次对比。通过反复对宇宙之永恒不变和人事的沧桑作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极好地为抒发故国凄凉、物是人非的愁情作铺垫,从而自然凝成结尾两句的千古绝唱。)三、表达了作者的亡国之恨;前四句的表现手法有:铺陈、夸张、比喻等。前两句写建国前后四十年,拥地纵横三千里,国势鼎盛,雄冠当时;后两句写凤阁龙楼、玉树琼花,足见国力殷实,财物丰饶。上片前四句描述了一派浩荡壮阔的国运形势;这样写与最后“仓皇辞庙”的亡国形成强烈的反差,为最后抒写亡国之恨铺垫,通过前后强烈的对比,更有力地表现了中心思想。 在亡国的危难之际,因为大臣们都已经逃跑得没有了踪影,所以国君只能落得一个面对教坊宫娥垂泪的结局。通过用逃跑的大臣与镇定自若地演奏哀乐宫娥.高考资源网w。w-w*k&s%5¥u高考资源网w。w-w*k&s%5¥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