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1高考福建文综卷)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藉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解析:选D。从材料信息看,林则徐提出了鸦片泛滥的几大危害,如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等;但从材料看,林则徐最担心的还是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所以鸦片必须禁止。2(2011高考北京文综卷)下图是
2、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解析:选B。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斗争,属于正义的斗争。漫画中把义和团杀外国人视为“野蛮”,而把外国人杀义和团视为“文明”,作者通过漫画讽刺这一现象,意在“抨击西方殖民侵略”。3(2011高考安徽文综卷)右图是抗日战争某一战场的局部示意图,与其相关的正确表述是()A致力于扭转太平洋战局B有利于国际战略物资供应C切断了日军的大陆交通线D导致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解析:选B
3、。材料反映的是1942年抗日战争中中国远征军开辟境外缅甸战场,直接原因是援助英军,也是为了打通中国的国际战略物资的供应线,A、D两项都夸大了缅甸作战的影响;C项发生于1944年,日本在中国打通大陆交通线,表述错误。4(2011高考浙江文综卷)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A九一八事变前后B一二八事变以前C西安事变前后 D八一三事变以后解析:选C。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在当时的陕北根据地,“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的标语,说明已经出现了国共合作
4、的需求,这是西安事变前后发生的事情,西安事变标志着国共合作初步实现,故选C项。本题易错选D项,八一三事变以后,红军已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故不会出现“中国红军万岁!”的标语。5(2010高考课标全国卷)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
5、近历史真相解析:选A。题干提供了两个对立的历史论述,对照选项,A项准确揭示了观点对立背后的原因;材料中有当事人的日志(济远航海日志),故B项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出C、D两项结论。6(2010高考江苏卷)下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A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解析:选A。从图片信息看,这是甲午战争之威海卫战役形势示意图,此次战役导致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故A项正确。7(2010高考天津文综卷)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
6、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A甲午战争爆发 B中华民国建立C抗日战争爆发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析:选C。材料信息反映了中国人从传统家族观念到近代国家和民族意识的转变,导致这一转变的是抗日战争的爆发,抗日战争第一次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民族意识大大加强。8(2011高考江苏单科卷)1938年4月,中国飞行员陈怀民在武汉空战中与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同归于尽。随后,陈怀民的妹妹致信高桥的妻子美惠子:陈怀民猛撞高桥的飞机,不是发泄对高桥的私仇,而是代表着两种不同力量之间的较量
7、。同时表示,她们一家对美惠子没有怨恨,希望有一天能够友爱地握手。此事()发生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反映了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说明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害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A BC D解析:选C。相持阶段始于1938年10月,错误。国民政府在战略防御阶段的对日战争属于正面战场的抗战,故正确。中日互有伤亡,两国人民都深受战争之害,故正确。陈怀民的妹妹没有怨恨美惠子,这说明中国人民胸怀博大,正确。因此C为正确答案。9(2010高考江苏卷)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
8、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A百团大战 B平型关战役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解析:选A。本题从重庆大公报社评切入,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辨别历史事实的能力。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铁路到处被破坏”,可知该战事是一场交通破袭战,根据“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可知该战事涉及整个华北地区,并且战果辉煌。百团大战是发生在华北地区的交通破袭战,由此判断A正确。10(2010高考北京文综卷)“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
9、景是()A抵抗八国联军侵略 B辛亥革命推翻朝廷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 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解析:选D。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全民族团结抗战,应该反映的是民族矛盾,此题应该是指1937年,日军发动侵略上海的“八一三”事变。A项抵抗八国联军侵略并不是全民族抗战,主要是农民阶级,而且主要在京津地区。B、C两项主要体现阶级矛盾。一、选择题1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呈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减少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广州人民抵制洋货B南京条约开放五处为通商口岸C自然经济逐步解体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解
10、析:选B。由题干中的时间“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可知此时鸦片战争已结束。鸦片战争前,清政府闭关自守,只允许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因此广州在对外贸易中占绝对优势。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中规定开放五处为通商口岸,这就打破了广州在对外贸易中的“垄断”地位,出现了材料中所述的现象。故选B。2(2012汕头金山中学检测)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为“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是正确的,认识到战争的实质是为英国殖民者进行辩护混淆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ABC D解析:选B。鸦片贸易是非法走私的,损害了中国的正当权益,而英国以禁烟为借口发
11、动侵略战争,显然题干观点是错误的,而两个观点是对立的,必有一个是错误的,说法是错误的,因此通过排除法,B项正确。3(2012广东揭阳高三联考)导游带领一群学生到博物馆参观,走到近代展馆前,导游在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如何不断地侵占中国权益时是这么说的:“起初美国提出了利益均沾的门户开放政策;接下来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后来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最后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显然导游把列强取得这些特权的顺序弄错了,那么符合历史事实的顺序是()A BC D解析:选C。是在1899年9月;是1843年南京条约附件的内容;是1901年辛丑条
12、约的内容;是1895年马关条约的内容。4(2012福建漳州质检)陈旭麓先生曾说过,“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在西方一般是指封建时代),而是被轰出中世纪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中世纪”喻指农耕文明时代的中国B中国“被轰出中世纪”的事件是鸦片战争C中国走不出中世纪的重要因素是自然经济和专制制度D“被轰出中世纪”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解析:选D。中国从“中世纪”的农耕文明逐步迈向现代工业文明,是历史的进步,故D的说法错误。5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A三元里抗英斗争 B黄海战役C反割台斗争 D南京保卫战
13、解析:选C。由题中“近代前期”“保卫国土”“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不令倭得”等信息可知,此事件发生在近代前期,为保卫国土坚决抵抗不让日本侵略者得逞,符合题意的是1895年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6(2012余杭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检测)1887年,黄遵宪花了12年的时间终于写成了日本国志,但国内知道的人并不多。若干年后,总理衙门章京袁昶痛心地对黄遵宪说:“你的书如果早一点让大家看到,价值可以抵得二万万两银子。”他说这番话应该在什么历史事件之后()A抗日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北伐战争解析:选B。根据本题袁昶所说的二万万两银子,可以想到甲午战后清政府的赔款(2亿两),因此
14、应选B。7.右图是八国联军侵华时发行的明信片(旗上的字:CHINA),据此判断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是庚子年B.八国将中国瓜分完毕C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析:选B。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企图。故B项的观点不正确。8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A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D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解析:选C。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原因是袁世凯大搞尊孔复古的逆流
15、,该运动传播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C对应错误。本题答案为C。9.对右图漫画所反映的历史最有力的驳斥证据是()A日本曾经遭到原子弹轰炸B日本解放了亚洲各国人民C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D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历史图片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图中日本教科书宣扬日本发动大东亚圣战是“造福了亚洲”,为其侵略行为辩护,最有力的反证是揭露其罪行,因此C项是最有力的驳斥证据。101937年清明节,国共两党都派出代表共祭黄帝陵。 林伯渠代表中共宣读毛泽东亲自撰写的祭文。“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频军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论贫富
16、。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对该场景反映的历史信息评价正确的是()展现了中国历史传统的重要文化现象唤起了民族自尊,增强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国共两党以民族利益至上,抛弃前嫌,一致对外表明国共两党抵御外侮的共同心愿A BC D解析:选A。本题考查有关国共合作的内容。“共祭黄帝陵”可得出正确,从祭文的内容中也可得出,说法不正确。11文物图片是历史的见证。平型关大捷纪念馆里,下列文物资料不可能出现的是()解析:选D。解读历史图片所隐含的历史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依据战争形势示意图中的“台儿庄”即可判定D示意图反映的是台儿庄战役,和平型关大捷无关。故答案为D。12陈毅在中共七大胜利闭幕时写
17、道:“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作为七大会场的中央大礼堂在延安清凉山下)。”下列叙述与其相符的是()八年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一直抗击着日军大部分兵力中共中央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精神指引着中国前进的正确方向A BC D解析:选C。八年抗战,国共双方都有抗击日军兵力,抗战初期,日军主要兵力在正面战场,进入相持阶段后,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抗日主战场,错误,正确,从材料中能够得出。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家室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
18、作气。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乡分远近旗斑斓,什队百队沿溪山。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材料2: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的分别是什么事件?这些事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表达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解析:第(1)问的关键是判断反映的重大事件,只要仔细观察、阅读材料,充分提取信息,我们不难判断两件事分别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和“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原因即可。第(2)问有相对的开放性,只要从爱国御侮、维护国家主权、不畏强暴角度作答即可。答案:(1)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前者发生的原因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侵占广州;后者是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
19、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2)显示出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维护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高度爱国主义精神。14阅读下列图片: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逼迫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图一是中日双方在日本马关春帆楼签订马关条约的场景。图二是中国战区的日本投降仪式。1945年9月9日,日本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在对华投降书上签字,并向中方交出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请回答:(1)以上两幅图片反映的史实直接与江苏有关,试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2)历史学家认为:马关条约的签订,反映了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的要求。你在论证这一观点时会选取马关条约中的哪两点史实加
20、以说明?(3)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4)你认为造成图一和图二不同场景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解析:第(1)问从图片中容易判断出是马关条约的相关内容和日本投降仪式的举行地。第(2)问主要考查的是马关条约的内容。第(3)问需结合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组织答案。第(4)问要注意题干中的限制词“根本原因”。答案:(1)图一马关条约中苏州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图二中的日本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2)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3)意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4)图一:清政府政治腐败,妥协投降。图二:国共合作,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