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师大附中2021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四)理科综合试卷生物部分1. 下列与细胞核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蛙红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出现染色体的变化B. 核孔对于进出细胞核的生物大分子具有选择性C. 组成核膜的磷脂分子层有4层D. 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核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染色质核膜由双层膜构成,膜上有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孔道。核仁在不同种类的生物中,形态和数量不同,它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详解】A、蛙的红细胞在分裂过
2、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属于无丝分裂,A错误;B、核孔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但核孔对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B正确;C、核膜具有双层膜,每层膜有两层磷脂分子,因此组成核膜的磷脂分子层有4层, C正确;D.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由细胞质内游离的核糖体合成,D正确;故选A。2. 下列有关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B. 高温、过酸和过碱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C. 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D. 细胞内的酶可以来自食物,也可在细胞内合成【答案】B【解析】【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为R
3、N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等特性。【详解】A、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 RNA,A 错误;B、高温、过酸和过碱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这种失活不可逆,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但不会使酶失活,B正确;C、酶是催化剂,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不会被降解,C 错误;D、细胞内的酶只能在细胞内合成,不能来自食物,食物中含有的酶是大分子,在消化道中会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D 错误。故选B。3.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造血干细胞和淋巴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是不同的B. 细胞癌变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C. 细胞的自然更新是通过细胞编程性死亡来完成的D. 衰老细胞中代
4、谢速率的减慢与细胞内水分的减少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为细胞的编程性死亡。【详解】A、人体细胞中基因相同,但造血干细胞和淋巴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是不同的,即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正确;B、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而是多个基因突变的累计结果,B 错误;C、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我更新是通过细胞凋亡(细胞编程性死亡)来完成的,对生物的个体发育、机体稳态的维持等有着重要作用,C正确;D、自由水含量越低,代谢越缓
5、慢,衰老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减慢与细胞内的水分减少有关,D正确。故选B4.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放入03g/mL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璧分离现象B. 利用健那绿对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后可观察到被染成灰绿色的线粒体C. 在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实验中,可用碘液来检测实验结果D. 伞藻嫁接实验可以证明伞藻“帽”的形成是由细胞核控制的【答案】A【解析】【分析】1、质壁分离的条件:(1)活细胞;(2)成熟的植物细胞(有液泡和细胞壁);(3)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2、用健那绿对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后,可观察到被染成蓝绿色的线粒体。3、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
6、是遗传的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详解】A、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有大液泡,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放入03g/mL,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璧分离现象,A正确;B、利用健那绿对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后,可观察到被染成蓝绿色的线粒体,B错误;C、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实验中,碘液只能检测淀粉是否被水解,而不能检测蔗糖是否被水解,C错误;D、伞藻嫁接实验可以证明伞藻“帽”的形成是由其假根控制的,核移植实验才能证明伞藻“帽”的形成是由细胞核控制的,D错误。故选A。5. 图1中曲线a、b表示不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可通过a方式排出细胞B.
7、动物细胞在无氧条件下,b方式所消耗的ATP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C. 轮藻细胞可通过b方式积累钾离子D. 以a方式运输的物质均能通过人工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 ,a 方式与氧气浓度无关,即与能量无关,为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b 方式为主动运输。【详解】A、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可通过a方式自由扩散排出细胞,A正确;B、动物细胞在无氧条件下,细胞只在细胞质基质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能量,b方式主动运输所消耗的ATP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B正确;C、轮藻细胞可通过b方式主动运输积累钾离子,C正确;D、若 a 方式为协助扩散时,被运输的物质不能通过人工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D 错
8、误。故选D。6. 下列有关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细胞质中B. F2中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C. F1自交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D. 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答案】A【解析】【分析】自由组合定律是通过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总结出来的,其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中,细胞质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
9、德尔遗传规律,A 错误;B、C 、F1含有两对等位基因,产生四种比值相等的雌配子和四种比值相等的雄配子,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因此F1自交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F2中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B、C正确;D、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D正确。故选A。7. 磷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必需元素,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磷元素参与构成了磷脂分子的_(填“头部”或“尾部”)。(2)磷元素还可参与构成NADH,在有氧呼吸过程中,NADH 的形成场所是_。除此之外,磷元素还参与构成了_和_,前者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后者为细胞的能量“通货”。(3)请利用溶液培养
10、法(一种用含营养元素的营养液栽培植物的方法)设计实验验证磷元素是水稻幼苗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_。【答案】 (1). 头部 (2).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3). DNA (4). ATP (5). 实验思路:将水稻幼苗分为两组,甲组放入含磷元素的营养液中培养,乙组放入不含磷元素的营养液中培养,相同时间后观察两组幼苗生长发育情况实验结果:甲组幼苗正常生长,乙组幼苗生长异常(出现缺素症状),则可验证【解析】【分析】1、P参与构成生物体内多种复杂化合物如磷脂、ATP、核酸等;2、ATP是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其中文名是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
11、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3、磷脂属于脂质,其组成元素有C、H、O、N、P;核酸是由C、H、O、N、P元素构成;脂肪是由C、H、O元素组成;4、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详解】(1)磷脂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所组成,其中磷酸分布在磷脂分子的头部。(2)磷元素还可参与构成NADH,在有氧呼吸过程中,NADH 的形成发生在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场所分别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除此之外,DNA是由C、H、O、N、P元素构成,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ATP是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其中文名是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
12、基团,为细胞的能量“通货”。(3)水稻生长发育需要多种无机盐,利用溶液培养法设计实验,证明磷元素是水稻幼苗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具体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如下:取长势相同的水稻幼苗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放入完全培养液中,乙组放入缺磷元素的培养液中,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水稻幼苗的生长发育情况。预期结果是乙组幼苗生长发育不正常,甲组幼苗生长发育正常。【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无机盐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功能,无机盐参与大分子化合物组成的功能,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对于相关知识点的记忆和综合应用是解题的关键。第三问需要明确本实验是验证试验,故实验结论是已知的,即磷元素是水稻幼苗生长发
13、育所必需的元素,并根据实验的对照原则和变量原则进行设计、得出结论。8. 研究小组为研究城市交通污染影响某植物光合作用的机理,测得不同污染程度下该植物叶片的叶绿体中色素含量如图21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1)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_光。(2)为测定不同污染程度条件下各种色素的含量,需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可用_(试剂)进行提取,该过程加入SiO2的目的是_。(3)据图可知,_ (填 “能”或“不能”)用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作为判断污染程度的指标,理由是_。(4)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污染加剧,该植物叶片制造的有机物减少,据图分析原因可能是:_。【答案】 (1). 蓝紫 (2). 无水乙醇 (3). 有助于研磨
14、得更充分 (4). 不能 (5). 不同污染程度下,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无明显变化 (6). 随着污染加剧,叶绿素 a 的含量下降,导致光反应产生的 ATP 和H减少,进而导致 C3的还原过程减弱,使叶片制造的有机物减少【解析】【分析】1、据图21可知,随污染程度的加剧,叶绿素a的含量逐渐下降,而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变化不大。2、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几种化学物质的作用:(1)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绿叶中的色素;(2)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3)二氧化硅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更充分;(4)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详解】(1)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15、2)叶绿体中吸收光能的各种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都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可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研磨过程中加入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得更充分。(3)据图可知,由于不同污染程度下,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无明显变化,所以不能用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作为判断污染程度的指标。(4)据图分析可知,随着污染加剧,叶绿素 a 的含量下降,导致光反应产生的 ATP 和H减少,进而导致 C3的还原过程减弱,使叶片制造的有机物减少。【点睛】本题考查了绿叶中的叶绿素以及考生分析图象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相关知识的识记以及考生的识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9. 果蝇的野生型和突变型为一对相对性状,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
16、等位基因控制,现用纯合野生型雌果蝇和纯合突变型雄果蝇杂交,F1中野生型雌果蝇:野生型雄果蝇=1: 1;再用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中野生型雌果蝇:野生型雄果蝇:突变型雌果蝇:突变型雄果蝇=3: 1:1: 1。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1)相对性状是指_。(2)遗传学实验中常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其优点是_。(答两点)。(3)该对相对性状中的隐性性状是_。(4)研究发现F2中出现该比例是因为亲本产生的_(填“AY”、“AX”或“aY”)配子致死。请用F2中的果蝇为实验材料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验证该结论( 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_。【答案】 (1). 同(一)种生物的同一
17、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 易饲养、繁殖快、产生的子代个体数量多、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3). 突变型 (4). AY (5). 用 F 2 中的突变型雌果蝇与野生型雄果蝇杂交,若子代野生型雌果蝇突变型雌果蝇突变型雄果蝇=111 或野生型突变型=12 则可证明该结论(或用 F 2 中的野生型雌果蝇与野生型雄果蝇杂交,若某个杂交组合后代出现野生型雌果蝇野生型雄果蝇=21,则可证明该结论)【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亲本为纯合野生型雌果蝇和纯合突变型雄果蝇,F1中野生型雌果蝇:野生型雄果蝇=1:1,可推知,野生型为显性性状,突变型为隐性性状。设该性状由A、a控制,则亲本雌蝇为AAXX,雄蝇
18、为aaXY,F1为AaXX和AaXY。再用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F2中野生型雌果蝇:野生型雄果蝇:突变型雌果蝇:突变型雄果蝇=3:3:1:1,而实际上F2中野生型雌果蝇:野生型雄果蝇:突变型雌果蝇:突变型雄果蝇=3:1:1:1,说明缺少部分野生型雄蝇,推测可能是F1父本产生的精子中AY配子致死。【详解】(1)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2)遗传学实验中常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其优点是易饲养、繁殖快、产生的子代个体数量多、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3)由分析可知,该对相对性状中的隐性性状是突变型。(4)用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F2中野生型雌果蝇:野生型雄果蝇:突变
19、型雌果蝇:突变型雄果蝇=3:3:1:1,而实际上F2中野生型雌果蝇:野生型雄果蝇:突变型雌果蝇:突变型雄果蝇=3:1:1:1,说明缺少部分野生型雄蝇,推测可能是F1父本产生的精子中AY配子致死。若要验验证该结论,可用 F2 中的突变型雌果蝇(aaXX)与野生型雄果蝇(AaXY)杂交,若AY配子致死,则子代为野生型雌果蝇:突变型雌果蝇:突变型雄果蝇=1:1:1 或野生型:突变型=1:2 。【点睛】本题以生物遗传中的配子致死为题材,实质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首先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判断出显隐性关系。10. 研究人员发现一只表现为少精症的突变小鼠,他们用仪器分别检测正常小鼠和突变小鼠曲细精
20、管中各种细胞的数量,结果如图所示(精原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为2C)。回答下列问题:(1)曲细精管中DNA含量为1C的细胞可能是_,含有两条 X染色体(不考虑染色体变异)的细胞中DNA含量为_。(2)分析实验结果,突变小鼠表现为少精症的原因可能是精子形成过程被阻滞在_(填“初级”或“次级”)精母细胞时期,做出上述判断的依据是_。(3)精子形成过程中,激素调节发挥着重要作用。性激素的作用是_。【答案】 (1). 精细胞或精子 (2). 2C 或 4C (3). 次级 (4). 与正常小鼠相比,突变小鼠曲细精管中核 DNA 相对含量为4C的细胞数目基本不变,核 DNA 相对含量为2C的细胞增多 (
21、5).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解析】【分析】1、由于精原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为2C,则DNA含量为2C的细胞为精原细胞、次级精母细胞,1C的细胞为精细胞或精子;初级精母细胞的DNA为4C。DNA含量由2C到4C的变化过程为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的过程。2、据图可知:与正常鼠相比,敲除鼠的4C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变化不明显,2C细胞(精原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增加,而1C细胞(精细胞)减少,说明敲除鼠精子形成过程阻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详解】(1)精原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为2C,DNA含量为1C的细胞是DNA(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故可能为精细
22、胞或精子;若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含有两条X染色体的细胞为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故细胞中DNA含量为4C或2C。(2)结果显示,与正常小鼠相比,突变小鼠曲细精管中核 DNA 相对含量为4C的细胞数目基本不变,核 DNA 相对含量为2C的细胞增多;说明敲除鼠的精子发生过程被阻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即精子形成过程被阻滞在次级精母细胞时期。(3)性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解题关键是准确提取题图信息,并能结合题意分析作答。生物一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1. 请根据“血红蛋白
23、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血红蛋白因含有_(该物质中含Fe2+)而呈红色,这有利于对提取过程进行监测。(2)在进行样品处理时首先要使用_对红细胞进行洗涤,目的是_。在该过程中,若_会使白细胞一同沉淀,达不到分离的效果。(3)将洗涤好的红细胞倒入烧杯中,加入_使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再通过离心的方法将血红蛋白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4)将收集的血红蛋白溶液放在透析袋中进行透析,透析的原理是_。(5)通过凝胶色谱法将样品进-一步纯化。装填色谱柱时不能有气泡存在,因为_,降低分离效果。(6)最后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鉴定。 加入SDS可以使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
24、移率完全取决于_。【答案】 (1). 血红素 (2). 生理盐水(质量分数为 09%的 NaCl 溶液) (3). 去除杂蛋白(去除血浆蛋白) (4). 离心速度过高和时间过长 (5). 蒸馏水和甲苯 (6). 透析袋能使小分子自由进出,而将大分子保留在袋内 (7). 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 (8). 分子的大小【解析】【分析】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步骤主要有:(1)样品处理: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2)粗分离:分离血红蛋白溶液,透析。(3)纯化:调节缓冲液面加入蛋白质样品调节缓冲液面洗脱收集分装蛋白质。(4)纯度鉴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详解】(
25、1)血红蛋白由4条肽链组成,包括2条肽链和2条肽链,血红蛋白因含有血红素而呈红色,这有利于对提取过程进行监测。(2)在进行样品处理时首先要使用生理盐水(质量分数为 0.9%的 NaCl 溶液)对红细胞进行洗涤,目的是去除杂蛋白(去除血浆蛋白),直至上清液不再呈现黄色,表明红细胞已经洗涤干净。若离心速度过高和时间过长会使红细胞与白细胞一同沉淀,达不到分离的效果。(3)将洗涤好的红细胞倒入烧杯中,加蒸馏水让细胞吸水膨胀破裂。细胞膜主要成分是磷脂,易溶于甲苯等有机溶剂,加入甲苯能加快红细胞破碎并释放出血红蛋白,再通过离心的方法将血红蛋白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4)在样品粗分离操作中,将收集的血红蛋白溶
26、液放在透析袋中进行透析,透析的目的是去除分子量较小的杂质,其原理是透析袋能使小分子自由进出,而将大分子保留在袋内。(5)在装填色谱柱时不能有气泡存在,因为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6)最后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鉴定,SDS消除了净电荷对迁移率的影响, 加入SDS可以使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点睛】本题考查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步骤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生物一-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2. 写出与下列表述相对应的生态工
27、程基本原理:表述内容生态工程基本原理草地畜牧养殖应该注意牲畜数量不能超过草地的承载量_“无废弃农业”将收集到的有机废弃物转变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_某地退耕还林时单一种植了大量的杨树,结果因杨树天牛爆发,几十亿杨树毁于一旦_珊瑚礁之所以能够保持很高的系统生产力,得益于珊瑚虫和藻类组成的高效植物-动物营养循环_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多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生活问题_固氮菌为豆科作物提供氮素,而豆科作物为其提供能量和其他营养,两者的共生,使豆科作物能够在氮素缺乏的土地上生长_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作物秸秆用来生产食用菌和饲料;饲料喂养畜禽;人、畜粪尿作为原料生产沼气;
28、沼液用于水产养殖业;沼渣可以给蔬菜施肥和喂养畜禽。此工程能创造多种劳动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开放可以更新的资源,减少环境污染_【答案】 (1). 协调与平衡原理 (2).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3). 物种多样性原理 (4). 系统整体性原理 (5). 整体性原理 (6). 系统整体性原理 (7).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解析】【分析】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 (2)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繁多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3)协调与平衡原理: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
29、限度;(4)整体性原理: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要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结构改善功能;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使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成,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详解】草地畜牧养殖应该注意牲畜数量不能超过草地的承载量,以保证生态系统的平衡不被破坏,依据的是协调与平衡原理。无废弃物农业”是是收集有机物质,包括人畜粪便、枯枝落叶等,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式,把它们转变为有机肥料,再施用到农田中,施用有机肥料培育了土壤微生物,也实现了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遵循的是物
30、质循环再生原理。单一种植了大量的杨树,因杨树天牛爆发,几十亿杨树毁于一旦,是因为物种单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低,没有充分利用物种多样性原理。珊瑚礁之所以能够保持很高的系统生产力,得益于珊瑚虫和藻类组成的高效的植物-动物营养循环,是由于各组分间有适当的比例关系,使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成,体现了生态工程中系统整体性原理。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多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充分考虑了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体现了整体性原理。固氮菌为豆科作物提供氮素,而豆科作物为其提供能量和其他营养,两者的共生,使豆科作物能够在氮素缺乏的土地上生长,达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体现了系统整体性原理。“作物秸秆用来生产食用菌和饲料;饲料喂养畜禽;人、畜粪尿作为原料生产沼气;沼液用于水产养殖业;沼渣可以给蔬菜施肥和喂养畜禽”可体现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此工程能创造多种劳动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开放可以更新的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体现了整体性原理。【点睛】解答本题需要考生识记生态工程的原理,能判断实例中所遵循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