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编 必修五 第2节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最相近的一项是() A腹犹果然B千里逢迎,高朋满座C奚惆怅而独悲 D悦亲戚之情话解析:A.古义:食饱之状。今义: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B.古义:迎接。今义:说话或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多含贬义)。D.古义:家中亲属。父母为“亲”,与父母有关的亲属为“戚”。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成员。答案:C2下列各组加点词语含义和用法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若属皆且为所虏B潦水尽/宾主尽东南之美/满城尽带黄金甲C极娱游于暇日/地势极而南溟深/物极必反D穷岛屿之萦回/穷且益坚/觉宇
2、宙之无穷解析:A.前一个“属”意为“属于”,后两个“属”意为“类,等辈”。B.第一个“尽”意为“完”,后两个“尽”为副词,意为“全”。D.第二个“穷”意为“困厄”,另两个“穷”意为“穷尽”。C项中“极”的意思分别为:尽情地,偏远,达到顶点。答案:C3下列两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句中的“且”字相同,句中的“以”字不同B句中的“且”字相同,句中的“以”字相同C句中的“且”字不同,句中的“以”字不同D句中的“且”字不同,句中的“以”字相同解析:且:连词,表转折。且:副词,姑且,暂且。句中的“以”均为表修饰关系的连词。答案:D4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园日涉以成趣B或棹
3、孤舟C臣具以表闻 D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解析:A.日:名词用作状语,天天;B.棹:名词用作动词,用桨划;C.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答案:D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少笃学自力,器识宏远。中进士第,为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出知洪州,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虞,概作石堤二百丈,高五丈,以障其冲,水不为患。僚吏郑陶、饶奭挟持郡事,为不法,前守莫能制。州之归化卒,皆故时群盗。奭造飞语曰:“卒得廪米陈恶,有怨言,不更给善米,且生变。”概不答。卒有自容州戍逃归而犯夜者,斩之以徇,因收陶、奭抵罪,阖府股栗。加直集贤院。坐失举渑池令张诰
4、免,久乃起。召修起居注。欧阳修后至,朝廷欲骤用之,难于越次。概闻,请郡,除天章阁待制,修遂知制诰。逾岁,概始代之。苏舜钦等以群饮逐,概言:“预会者皆馆阁名士,举而弃之,觖士大夫望,非国之福也。”不报。谏官郭申锡论事忤旨,帝欲加罪,概曰:“陛下始面谕申锡毋面从,今黜之,何以示天下?”乃止。知郓州、应天府,代韩绛为御史中丞。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典宿卫罢,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擢枢密使、参知政事。数以老求去。熙宁初,拜观文殿学士、知徐州。自左丞转吏部尚书,前此,执政迁官,未有也。以太子少题致仕,退居十五年,尝集古今谏争事,为谏林百二十卷上之。神宗赐诏曰:“请老而去者,类以声问不至朝廷为高。唯卿有志爱君
5、,虽退处山林,未尝一日忘也。当置于坐右,时用省阅。”元丰六年薨,年八十八。赠太子太师,谥曰康靖。概秉心各平,与人无怨怒。虽在事如不言,然阴以利物者为不少,议者以此刘宽、娄师德。坐张诰贬六年,念之终不衰,诰死,恤其家备至。欧阳修遇概素薄,及修有狱,概独抗章明其无罪,言为仇者所中伤,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修得解,始服其长者。(宋史赵概传,有删节)注:请郡:指古代京官请求外放,任州郡长官。觖:因不满意而怨恨。抗章:向皇上上奏章。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虞虞:忧虑,忧患B斩之以徇 徇:谋求C绛以论张茂实不宜典宿卫罢 典:主持,主管D当置于坐右,时用省阅
6、 省阅:审视阅览解析:徇:巡行示众。答案:B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明赵概为官才干的一组是()奏事殿中,仁宗面赐银绯 概闻,请郡,除天章阁待制概至,首言之,茂实竟去 自左丞转吏部尚书为谏林百二十卷上之坐张诰贬六年,念之终不衰AB C D解析:是他能够发扬风格;表现他重情意。答案:A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洪州属官郑陶、饶奭把持郡里事务,并编造流言说士兵得到的饷米都是陈旧腐烂之米。后来陶、奭二人斩杀容州驻地逃归的士卒,赵概借此趁机查办了陶、奭二人。B苏舜钦等人因聚众饮酒被放逐贬谪,赵概认为如把这些参与群饮的名士贬谪不用,会让士大夫们因不满而心生怨恨,于国不利,最
7、终苏舜钦等人没被上报朝廷。C官员因年老辞官回家后,一般都是唯恐自己的一些说辞、议论等传到朝廷,但赵概即使退居在家,却依然能够忠耿尽职,用编书的方式提醒皇上注意纳谏。D赵概秉性平各,与人无怨怒。虽然在一些事情上表面上像是没有说什么,但暗地里对别人有利的事情做了不少,连一向对赵概冷淡的欧阳修最终也为之折服。解析:“陶、奭二人斩杀容州驻地逃归的士卒”概括不正确,应是“赵概借斩杀容州驻地逃归的士卒,趁机查办了陶、奭二人”。答案:A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坐失举渑池令张诰免,久乃起。译文:_(2)陛下始面谕申锡毋面从,今黜之,何以示天下?译文:_(3)及修有狱,概独抗章明其无
8、罪,言为仇者所中伤,不可以天下法为人报怨。译文:_答案:(1)(赵概)因举荐渑池县令张诰之失而被免职,很长时间后才被重新起用。(注意“坐”、“失次”、语意省略补充的翻译)(2)陛下当初还当面训示郭申锡不要表面顺从,现在要罢免他,(这样的话,陛下)拿什么来向天下人解释呢?(注意“面从”、“黜”、“何以示天下”宾语前置句的翻译)(3)等欧阳修有了讼案(官司),只有赵概一个人向皇帝上奏章认为欧阳修无罪,说他是被仇人诬陷,不能让天下法律(因判罚不当而)被人报怨。(注意“狱”、“明”、“为”表被动、“可以”的翻译)译文: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年少时勤奋学习能自力,器量见识宏远。中进士,任集贤校理、开
9、封府推官。在殿中奏事,(因才干突出)仁宗当面奖赐他金银锦帛。赵概从京城到洪州任职,洪州西南靠近章江,有河水泛滥的忧患,赵概筑河堤长二百丈,高五丈,用来阻挡河水的冲击,章江水患得以解除。属官郑陶、饶奭把持郡里事务,行不法之事,前任郡守都不能制住他们。洪州的归顺士兵,都是以前的强盗。饶奭编造流言说:“士兵得到的饷米都是陈旧腐烂之米,士兵有怨言,(如果)不给更换好米,士兵将要生变。”赵概没有搭理。有从容州驻地逃回而违禁夜行的士卒,赵概杀了这些士兵示众,并趁机抓捕了陶、奭二人进行抵罪,(这样一来)整个洪州府都为之惊惧。升任直集贤院。(赵概)因举荐渑池县令张诰之失而被免职,很长时间后才被重新起用。朝廷召
10、赵概编修起居注。欧阳修是后来(被召编修起居注)的,朝廷想破格使用欧阳修,(但)难在不好超越次序(进行提拔)。赵概知道后,主动请求外放任郡官,被任命为章阁待制,欧阳修于是任知制诰。一年多,赵概才取代欧阳修。苏舜钦等人聚众宴饮被罢逐,赵概说:“参加宴饮的都是馆、阁的名士,(如果)全都把他们罢免,会让士大夫们因不满而生怨恨,这非国家之福。”(最终苏舜钦等人)没被上报朝廷。谏官郭申锡因议论有关事情违犯了皇上意旨,皇上要治罪于他,赵概说: “陛下当初还当面训示郭申锡不要表面顺从,现在要罢免他,(这样的话,陛下)拿什么来向天下人解释呢?”皇上因此没有对郭申锡治罪。任职郓州、应天府,代韩绛任御史中丞。韩绛因
11、奏议张茂实不应主持宿卫一职被罢职,赵概上任后,首先奏议这件事,张茂实最终没能任宿卫一职。赵概被提拔为枢密使、参知政事。几次借年老要求辞职。熙宁初年,赵概任观文殿学士、知徐州。自左丞转任吏部尚书,这以前,由左丞升任吏部尚书,从来没有(先例)。(后来赵概)以太子少师这一身份(或:职务)辞官回家,退居十五年,曾收集古今谏争之事,编写谏林一百二十卷呈给皇上。神宗赐诏说:“因年老辞官回家的官员,一般都是以不让自己的说辞、议论等传至朝廷为高。唯卿有志爱君,即使退处山林,也未曾一日忘君啊。我当把这本书放在座右(指拿起来方便),不时地用来审视阅览。”元丰六年去世,年八十八。赠太子太师,谥康靖。赵概秉性和平,与
12、人没有怨仇。虽然在一些事情上(表面上)像是没有说什么,但暗地里对别人有利的事情做了不少,人们把他比作刘宽、娄师德。(赵概)因张诰被贬职六年,(但)他对张诰念念不忘,张诰死后,赵概对他的家人照顾非常周到。欧阳修对待赵概一向冷淡,(但)等欧阳修有了讼案,只有赵概一个人向皇帝上奏章认为他无罪,说欧阳修是被仇人诬陷,不能让天下法律(因判罚不当而)被人报怨。欧阳修由此才得以解困,才开始叹服赵概是一个长者。三、语言表达9请简要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4字。中国工程院院士、联想集团原总工程师倪光南日前在自己的博客上撰文,提及清华大学与微软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合作协议,参与微软校园软件正版化计划,向其
13、采购软件,并发出通知,申明校内任何计算机上的操作软件均将采用微软Vista和Office 2007软件,清华教职工均可登陆校内网络系统免费下载安装。他在博文中批评说:“软件正版化”不等于“软件进口化”,清华此举是在排斥国产软件。如果对国产软件在正版化中的贡献不予肯定和支持,将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也不利于我国软件业自主发展,更不利于拉动内需,还有可能开启微软软件一统中国高校天下的进程。答:_。(不超过24字)答案:倪光南批评清华采购微软产品,排斥国产软件。(得分点:“倪光南”、“批评”、“清华采购微软产品”、“排斥国产软件”。)10班里要办一个庆祝建国60周年的专栏。请为该专栏写一副对联,不少于10个字,不超过24个字。(不写横批。“60周年”可不出现。只写一句不给分。)上联:_;下联:_。答案:(1)锦绣山河更胜昔日;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祖国六十载铸就伟业;儿女十八年见证辉煌。(3)日新月异祖国好;山欢水笑华夏情。(4)四海迎国庆;九州展宏图。(5)描神州美景;谱盛世华章。(宽对即可,要注意对仗)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