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历史 第页 共 18 页1高三年级十三校联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 60 分,每小题 2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能证明中国是世界农业主要起源地之一的最有力证据是 A距今 1 万年前后人们已学会栽培谷物 B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传说 C新石器时代已形成农耕聚落 D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 解析:能作为证据的是文献资料或者考古资料。此题的考点从知识角度讲是中国原始农耕的起源;从方法上讲考二重证据法。选项 A、C 是后人的总结;选项 B 是神话传说。2古代两河流域的居民得益于大河流域的水力之便,不仅发展了灌溉农业,还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下列不属于其成就的是 A罗摩衍那
2、 B吉尔伽美什C汉谟拉比法典 D楔形文字 解析:题干可以改为:下列成就中不属于古代两河流域的是。此题属于绝对不能错的,因为你错了而别人一定对了,你就等于少了 4分。32010 年的智利,在世界各大媒体上曝光的频率格外高,“8.8 级特大地震”、“成功营救33 名矿难矿工”等使世界对它有了更多的认识。在历史上,这里曾是美洲印第安古代文明的中心之一。这一文明被称为 A玛雅文化 B印加文化 C阿兹特克文化 D阿克苏姆文化 解析:此题的考点是古代印第安文明的主要代表和智利的地理位置。教材讲:中美洲的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南美洲的印加文化是古代美洲大陆的杰出代表。地理位置上讲,智利在南美洲。4公元前后
3、,当罗马由共和国进入帝国时代之时,中国也出现朝代更替。当时,重建汉朝,振兴国势的是 A汉高祖 B汉武帝 C光武帝 D汉献帝 解析:注意时间,公元前后重建汉朝的。此题考点时西汉的起止时间(公元前 202 年到公元 9 年),东汉的起止时间(公元 25 年到公元220 年),还在考察你是否知道西汉帝王在位的顺序(汉高祖建立汉高三历史 第页 共 18 页2朝,之后是汉文帝和汉景帝,然后才是汉武帝),而东汉的建立者是光武帝,汉献帝是东汉最后一位统治者。5十二铜表法制定之前,罗马贵族喜欢用习惯法裁判,主要是因为习惯法 A是传统法律,不容更改 B可以保护大众的利益 C可以随意解释,有利于保护贵族特权 D是
4、公平的 解析:此题的考点是十二铜表法的意义。请在心里默背一遍 6西汉初年,统治者十分重视吸取秦朝灭亡教训,谨防重蹈覆辙。其措施不包括 A实行中央集权体制 B政令宽简疏缓 C分封同姓诸侯王 D尊崇黄老之学 解析:注意时间,西汉初年。回想教材汉承秦制、布衣将相之局和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的内容,同时回想秦朝灭亡的原因(繁重的徭役、严苛的法律、沉重的赋税远远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秦统治者一味重功利、恃酷法,秦二世忙于宫廷争斗)7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从批判时
5、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 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解析:此题题干可以理解为:董仲舒是怎样改造的儒家学说,使其能够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回想第七分册教材儒学经学化的内容:“天人感应”:将天道与人事相比附,系统提出“天人感应”之说。“君权神授”:政治上倡导“君权神授”,认为天士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秉承天意治理人世,所以臣民必须服从天子;同时天又对天子进行监督考察,通过祥瑞和灾异予以褒奖或谴责。“三纲五常”:伦理上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认为君臣、父子夫妻的登记差别出于天的安排,并将仁、义、礼、智、信视作为人处事永恒的道德准则。后人习称“三纲
6、五常”。“独尊儒术”、“大一统”可以看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大一统等主张都是适应了统治者的需求的。而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学说(孔孟之道)侧重点更多的是要求建立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8从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诗句中,我们可以获取的信息高三历史 第页 共 18 页3是 A诸葛亮重视煮盐业 B诸葛亮发展织锦业 C曹操实行屯田 D孙权发展丝麻纺织 9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带来社会观念的诸多变化,在社会生活方面的表现是 胡饼、烧烤等胡食流行 饮茶之风开始盛行 喜吃胡瓜、核桃、甘薯 改变席地而坐的起居方式 A B C D 解析:此题的考点是:饮茶之风唐朝开始盛行;甘薯、玉米
7、等明朝时期传入。而此题的时间是南北朝时期。10歌德曾评价古兰经道:(它)是百读不厌的,每读一次,起初总觉得它更新鲜了,不久它就引人入胜,使人惊心动魄,终于使人肃然起敬。这部经典,将永远具有一种最伟大的势力。从史学研究的角度观察,它的价值在于 A文辞优美被奉为阿拉伯文学的典范 B富有哲理是伊斯兰教义学和阿拉伯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C其法制思想和道德规范成为伊斯兰国家当权者经世治国的依据 D提供了了解早期阿拉伯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和司法情况的直接材料 解析:此题的考点在于两个:1、能否看到从史学研究角度观察 2、是否知道古兰经记录了早期阿拉伯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和司法等方面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历史
8、研究价值。(教材第一分册 45 页)不知道的连同大藏经、圣经的价值一起背一下。11西欧封建制度的基本确立大体相当于中国的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南北朝 解析:此题的考点:西欧封建制度基本确立的时间是 11 世纪。还要知道选项中各朝代的起止时间。其中宋朝(北宋 9601127,南宋1127-1279)这样的题目错一个等于犯罪 1214 世纪前后,英、法相继出现了新的权力机构等级代表会议,下列图示表示其代表的构成,请选出正确的一组 国王 世俗贵族 国王 国王 教会 城市 教会 城市 资产 教皇 城市 封建 贵族 市民 贵族 市民 阶级 市民 领主 A B C D 解析:此题的考点:等级代表会议
9、的构成:教材是这样表述的 高三历史 第页 共 18 页412 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英、法等国王权呈加强之势。以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和新兴的市民阶层在共同利益驱使下,力图携手打破封建割据局面。自 13 世纪下半叶起,英、法相继出现了新的权力机构等级代表会议,与会者大多数为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和城市市民,等级君主制随之登上历史舞台。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贵族和市民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注意黑体字部分,这是等级代表会议的构成 13历史学家许倬云认为:“中国的皇帝文官制度,使中国历史有比较长期的稳
10、定。”这种制度形成于 A秦朝汉朝 B秦朝唐朝 C秦朝宋朝 D秦朝明朝 14下图相传为阎立本所画的步辇图,其反映唐朝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是 A通过互派使者的方式维护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 B采用册封方式迫使少数民族政权臣服唐朝政府 C凭借先进的经济文化形成对周边民族的巨大向心力 D通过和亲手段有效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解析:此题的关键是读出步辇图的信息:这是唐太宗坐在龙辇上,接见吐蕃求婚使者的画面。四个选项都是唐朝民族关系的特点,只有 D 项能与画面相符。15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
11、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 A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B.大量商业市镇兴起 C生产领域出现私人作坊 D.出现东市、西市商业区 解析:这是全国卷中的一道题目,我们来做的时候由于没有教材的背景知识,所以有难度。高三历史 第页 共 18 页5但是,可以凭借题干中的几个关键词句也是可以判断的。一个是商业上的革命(区分手工业和商业),一个是对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不仅仅是对中国内部经济的发展)。其中,D 选项是在唐朝出现的,先排除。C 选项属于生产领域(手工业),也要排除。B 选项没有史实依据,即使有也不属于(商业革命)这个范畴。注意 A 选项,不熟悉的请看教材 14 页 16公元 751 年
12、,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的一次技术传播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A活字印刷术 B造纸术 C火药与火器 D指南针 解析:此题的考点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传播,教材 18-19 页,此题的时间也要关注:751 年(8 世纪中叶)教材是这样表述的,请填写记住:1、13 世纪,活字印刷术东传,又西传到中亚、波斯和,对交流和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13 世纪,火药随蒙古西征传入地区,后又传到,对欧洲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3、指南针也是 13 世纪传入欧洲的。(初中知识)17岳飞在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
13、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胡虏”、“匈奴”应该是 A契丹人 B匈奴人 C党项人 D女真人 18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这因蒙古人征服中国,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从此番议论中可以看出元代行省的主要职能是 A为了从军事上控制地方 B为了监察地方 C为了地方自治的方便 D为了提高汉族官僚的权力 解析:此题是考察我们阅读材料的能力,问题是:行中书省的职能是什么?材料中提到:行中书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不要被中央宰相高三历史 第页 共 18 页6府所迷惑)为什么要派出呢?材料中提到是要把权力完全集中在中央
14、,由此,选项 A、C、D 都不符合。注意选项 B 的说法也不是最恰当。准确的提法应该是“为了监视和管理地方”19“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此副对联评论的是 A戚继光 B施琅 C郑成功 D康熙帝 20明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明 A内阁和军机处职权渐重 B皇帝任人唯亲 C内阁和六部职权加强 D专制皇权强化 21明清以来,书籍翻译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观察下图,导致 1718 世纪和 19世纪中后期科学类书籍翻译数量居多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A耶稣会士的传播魏源等人的倡导 B徐光启等人的积极学习洋务运动 C西学东渐的影响商务印书馆的印刷 D利玛窦的传播早期维新
15、派的宣传 解析:此题重要的一是读出题干的文字表述:为什么两个时期科技类书籍翻译量居多?二是读图:先看图例找出符号所代表的含义,然后对应着可以读出:17-18 世纪人文类书籍的翻译量比科技类书籍的翻译量少;19 世纪中后期两种书籍的翻译量都在增加,但仍然是人文书籍的翻译量少;总量上比较也是 19 世纪中期的多。为什么是这样呢?结合教材我们知道,17-18 世纪正好是明末清初,这个时期来华传教士带来大量的科技类书籍,中国也正好有高三历史 第页 共 18 页7一批文人官员如徐光启等接收并翻译者这些书籍。19 世纪中后期,毫无疑问和洋务运动有关。222010 年 10 月 18 日,是圆明园罹劫 15
16、0 周年纪念日,有关方面发布了全球倡议书:抵制流失文物拍卖交易,圆明园将择机赴日本欧洲追索劫散国宝。这次劫难后清政府与英法签订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瑷珲条约 解析:此题就是在问火烧圆明园是在哪一次侵华战争中,之后又签订了哪个不平等条约 23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它开张之初只有轮船 3 艘,后来发展到 30 多艘,经营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由此可直接推断出洋务运动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C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在一定程度上抑制
17、了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的扩张 解析:此题要求我们从材料中得出信息,而不是凭借着想当然。材料告诉我们: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这些体现了轮船招商局“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的扩张”。而不能是其他。24“(7 月 9 日)命各部院堂官督司员将该衙门则例删改,(8 月 2 日)命各省督府整饬吏治,考核属员。(8 月 30 日)裁撤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鸿胪寺、太仆寺、大理寺等衙门,湖北、广东、云南三巡抚,河南总督,及京外大小冗员。”上述所引是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的片段,该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预备立宪 D辛
18、亥革命 解析:从材料中看,这些做法主要是在裁撤机构,撤并冗员。这个措施是戊戌变法的。时间也对 1898 年(6 月 21 日到 9 月 23 日)25右图反映的是 20 世纪初英国海外贸易情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欧美列强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B世界范围内的地区加工初步显现 C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D英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高三历史 第页 共 18 页8解析:这道题目比较难。需要较高的智慧。首先注意时间:20 世纪初,据此排除 D,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是在整个 19 世纪。其次,题干中讲,这是 20 世纪初英国海外贸易情况,贸易是双向的,况且 20 世纪初不能说是初步形成。排
19、除 B 再次,图片显示的是贸易情况不是列强之间的经济发展或者殖民地多少情况,排除 A。图片是英国海外贸易情况,可以看出遍及五大洲,想到教材中讲到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一个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形成了,可以得出答案。26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打着“争国权”的旗帜发起的改订新约运动,在一些史书中被记述为“外交成功”的典范。其依据是 收回了关税自主权 提高了中国的自主地位 取消了领事裁判权 从根本上取消了帝国主义的在华特权 A B C D 解析:这是第六分册内容。改定新约运动的主要目标有两个:收回关税自主权;废除领事裁判权。结果是关税自主权基本收回,而领事裁判权直到新中国成立才真正
20、收回。27史料显示:从 1932 年到 1936 年,德国国民生产增长了 102%,国民收入增加一倍。到1938 年德国失业率仅为 1.3%,而美国为 2.89%,英国为 8.1%。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建立以集权为特征的纳粹体制 B起动“四年计划”大力发展重工业 C以国家干预方式刺激经济发展 D消灭犹太人让出生存空间 解析:材料涉及的是经济发展的表现,德国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A 是德国的政治体制,对经济发展会有影响,但不会是根本的影响,排除。高三历史 第页 共 18 页9B 项,大力发展重工业的结果应该是重工业获得长足进步,和失业率等无关 德国和美国同样是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
21、刺激经济发展。区别在于美国的政治民主制度不变,德国在政治方面推行纳粹体制。28下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珍珠港事件 中途岛海战 苏德战争爆发 26 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A B C D 解析:珍珠港事件(1941 年 12 月 7 日)中途岛海战(1942 年 6 月)苏德战争爆发(1941 年 6 月 22)26 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 1 月)291945 年 10 月 25 日,中国政府在台湾接受侵台日军投降,重新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至此,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已经 A.8 年 B.14 年 C.48 年 D.50 年 解析:(日本割台湾是在马关条约签订
22、的 1895 年)30在制定辽沈战役作战方针时,毛泽东认为,将国民党军队封闭在东北,截断其逃出关外的道路,是上上之策,并形象的将此比喻为“关门打狗”。这个“门”应该是下图中的 A B C D 解析:B 处是锦州,辽沈战役中的关键在于如何围歼国民党军队。锦州处于辽西走廊的中心,就如一道门,关上后就可以全歼国民党军队了。ABCD高三历史 第页 共 18 页10二、非选择题(共 90 分)31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提出“轴心文明”的概念,他指出,在公元前 800 年至公元前 200 年之间 构成人类文明的第一个轴心时期。中国、希腊、印度时代是三个著名的轴心文明,代表了世界文化三个核心。“直至今日,
23、人类一直靠轴心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问题:(9 分)(1)在第一个轴心时期,中国和希腊的政治走向各呈现出什么特点?(2 分)(2)在这一时期,中国和希腊都出现思想活跃、文化繁荣的景象。具体表现如何?(4 分)各占有怎样的历史地位?(3 分)(1)中国:由“封邦建国”体制变为中央集权大一统体;或由分裂到统一;(1 分)希腊:形成城邦制度;或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到伯里克利时期达到全盛。(1 分)(2)表现:中国:在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法、道三家;(2 分)希腊:出现哲学高度繁荣时期,流派纷呈,大师辈出,其中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誉为“三
24、大哲人”;(1 分)史学方面,希罗多德撰写了史学名著历史。(1分)历史地位:百家争鸣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先秦诸子的思想成为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2 分)古代希腊成为欧洲哲学的发源地和历史学的源头,对欧洲思想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1 分)32长期以来,夏王朝的建立被看作是华夏民族告别史前孩提时代的成人礼,是中国文明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但对于夏朝的存在,史学界却有学者提出质疑。材料一:史记夏本记引竹书纪年(战国时魏国史书)云:“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斟鄩在洛河一带)材料二:1959 年,中国考古研究所在洛阳辖区偃师二里头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二里头一带是一座大型都
25、城遗址,定名为“二里头文化”。经碳 14 测定,其绝对年代相当于夏代,距今有 4000 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夏代的大型都城遗址。考古学家认定,二里头文化遗址就是夏代都城遗址,即夏都斟鄩的所在地。材料三: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国)第一个王朝为商朝(公元前 1523-前 1028 年),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 继商之后是周朝。问题:(10 分)(1)从已有的文献和考古资料看,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哪些基本特征?(3 分)(2)根据材料一、二,史学界为什么质疑夏朝存在?(1 分)其论证的依据是什么?(2分
26、)(3)材料三认为商朝是中国第一个王朝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 分)试分析其依据的史料价值。(2 分)32(10 分)高三历史 第页 共 18 页11(1)夏朝已设官分职,有一定数量的军队,设置了监狱,并制定刑法以镇压反抗者,还出现了社会分化。(只要答到 3 点即给 3 分)(2)虽然有丰富的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但缺乏能直接印证夏朝历史的文字证据。(1 分)材料一中的史记和它所引用的竹书纪年都是文献资料,而且是间接的文献资料(第二手资料),史料价值相对不高。材料二的考古发现虽然能够印证材料一的文献记载,但考古中没有找到直接的文字资料,带有推论性质。(2 分)(3)依据:当时的中国已有自己的文字系
27、统甲骨文;(2 分,只答到文字系统给 1 分)史料价值:甲骨文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古文字,它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2 分)33中国古代海上贸易从宋代至明清,经历了一个从兴盛到衰退的过程。问题:(12 分)(1)宋代十分重视海外贸易,政府在贸易港口设置专门管理贸易事务的机构,其名称是什么?(1 分)(2)地图上 A、B 两处分别代表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最远到达处,请写出它们的名称或地理位置。(2 分)(3)明清时期的海外贸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 分)试分析清朝政策变化的原因。(4 分)(4)乾隆时规定外国商船只能在中国的一个地方通商,请据
28、图指出其代号。(1 分)33(12 分)BDCA高三历史 第页 共 18 页12(1)市舶司(1 分)(2)泉州、东北非洲(2 分)(3)变化:明朝实行“朝贡贸易”,由官方控制和垄断对外贸易;(2 分)清朝初年实行海禁政策,后来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2 分)原因:清初,为隔离东南沿海的反清武装,而颁布“迁海令”,实行海禁政策;(1 分)当时,欧洲社会正发生巨大变化,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船纷至沓来,出于对西方势力的戒备以及自大、保守的心态,清朝统治者逐渐走上闭关锁国的道路。(2 分)根本原因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封闭性(1 分)(4)C(1 分,若回答地名不给分)34阅读材料,回
29、答问题。材料一:美国历史学家 RR 帕尔默认为:一战后“有关德国方面,条约要么过于严厉,要么过于宽大这样就给阿道夫希特勒打开了方便之门”材料二:“他们本想制造和平,可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们制造了另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劳合乔治曾孙女历史学家玛格丽特 问题:(10 分)(1)你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的“过于严厉”?(2 分)这一点最能体现出哪个国家的主张?(1 分)(2)材料一的作者为什么会认为条约“给阿道夫希特勒打开了方便之门”?(3分)(3)材料二中“另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指什么战争?(1 分)这场战争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3 分)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新政期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
30、斯在给罗斯福的一封信中写道:“您已经使您自己成为各国有志于在现行制度的框框内进行合理的实验以改正我们所面临的弊端的委托人。如果您失败了,合理的抉择将在全世界蒙受严重的损失,而听任正统力量与革命去一决雌雄。可是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材料二:罗斯福在演讲中曾说: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青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社会保险应该负责“从摇篮到坟墓”整个一生。摘自大国崛起美国 问题:(11 分)(1)材料一中“新的和更
31、大胆的方法”是指什么?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实施的?(2分)(2)根据材料二,罗斯福政府是怎样“为壮者提供工作把年青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的?(2 分)(3)为使阴影不再“笼罩每个家庭”,罗斯福政府采取了哪些社会改革措施?(4 分)高三历史 第页 共 18 页13(4)材料一中所说的“合理的实验”是否取得成功?(3 分)36以图证史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研究历史的方法。下列图片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进行的追寻与探索。图一 一大代表 图二 井冈山会师 图 图三 七大会场 图四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问题:(13 分)(1)图二、图三和图四分别代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哪一时期?(3 分)(2)从图一
32、到图四,中国共产党走过一条艰难曲折的探索之路,请叙述这一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10 分)37辛亥革命的硝烟早已消逝,但其是非成败,百年以来众说纷纭。在“共和革命百年”即将来到之时,还辛亥革命应有的历史地位,成为我们应有之责。材料一: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过激主义的结果,辛亥革命打倒了旧权威,却没有创造出新的权威。它造成了军阀割据和社会动荡,更严重的是,它导致了启蒙的夭折和历史进高三历史 第页 共 18 页14程的中断,在政治上反而搞糟了。杨天树走出辛亥革命评价问题的困境 材料二:亲身参加革命洗礼的林伯渠同志曾感慨而言:“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
33、为怪,因为他们体会不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材料三:东方杂志的主编杜亚泉:“吾国之财产阶级大都不解立宪共和为何物,初未尝与闻其事,提倡之者,为过剩的智识阶级中之一部分,加入者为过剩的劳动阶级中之兵。事实上与从前之帝王革命无稍异。其模拟欧洲之政治革命者不过是中华民国之名称,及若存若亡之数章约法而已”。材料四:南京临时政府的部分法令和措施 问题:(25 分)(1)辛亥革命发生之时正值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中国面临怎样的国际国内环境?(6分)(2)面对日趋严重的危机,清政府是如何应对当时形势的?(3分)其目的何在?(1分)(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辛亥革命的历
34、史地位?(15分)高三年级(历史)答案 2010.12 一、选择题(共 60 分,每小题 2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B C C A B B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C D A B D B C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C D B C A C D D B 二、非选择题(共 90 分)31(9 分)(1)中国:由“封邦建国”体制变为中央集权大一统体;或由分裂到统一;(1 分)经济方面 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
35、,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 文化教育方面 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主宗旨,禁止用清政府颁行的教科书 高三历史 第页 共 18 页15希腊:形成城邦制度;或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到伯里克利时期达到全盛。(1 分)(2)表现:中国:在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法、道三家;(2 分)希腊:出现哲学高度繁荣时期,流派纷呈,大师辈出,其中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誉为“三大哲人”;(1 分)史学方面,希罗多德撰写了史学名著历史。(1分)历史地位:百家争鸣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先秦诸子的思想成为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
36、头。(2 分)古代希腊成为欧洲哲学的发源地和历史学的源头,对欧洲思想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1 分)32(10 分)(1)夏朝已设官分职,有一定数量的军队,设置了监狱,并制定刑法以镇压反抗者,还出现了社会分化。(只要答到 3 点即给 3 分)(2)虽然有丰富的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但缺乏能直接印证夏朝历史的文字证据。(1 分)材料一中的史记和它所引用的竹书纪年都是文献资料,而且是间接的文献资料(第二手资料),史料价值相对不高。材料二的考古发现虽然能够印证材料一的文献记载,但考古中没有找到直接的文字资料,带有推论性质。(2 分)(3)依据:当时的中国已有自己的文字系统甲骨文;(2 分,只答到文字系统
37、给 1 分)史料价值:甲骨文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古文字,它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2 分)33(12 分)(1)市舶司(1 分)(2)泉州、东北非洲(2 分)(3)变化:明朝实行“朝贡贸易”,由官方控制和垄断对外贸易;(2 分)清朝初年实行海禁政策,后来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2 分)原因:清初,为隔离东南沿海的反清武装,而颁布“迁海令”,实行海禁政策;(1 分)当时,欧洲社会正发生巨大变化,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船纷至沓来,出于对西方势力的戒备以及自大、保守的心态,清朝统治者逐渐走上闭关锁国的道路。(2 分)根本原因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
38、济的封闭性(1 分)(4)C(1 分,若回答地名不给分)高三历史 第页 共 18 页1634(10 分)(1)条约把所有的战争罪责都推给德国及其盟国,并对德国实行严惩。(2 分,如答条约内容也酌情给分)法国的主张。(1 分)(2)凡尔赛和约及其确立的凡尔赛体系是强权政治的产物,(1 分)它以战胜国与强国意志为出发点,侵犯了其他国家的主权与利益,(1 分)激起德国的“复仇”情绪,给日后法西斯在德国的上台及发动战争提供了借口和条件。(1 分,若未结合德国而笼统作答,此分不给)(3)第二次世界大战。(1 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损失;(1分)战争的胜利不
39、仅为世界带来和平,也为一个新的国际格局奠定了基础。(2 分)(如答到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争取和平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等也酌情给分。最高不超过 3 分)35(11 分)(1)通过国家干预和调控推行反危机措施。(1 分)1929 年在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进一步深化,各种矛盾不断激化。(1 分)(2)政府举办公共工程,实施“以工代赈济”;(1 分)组建民间自然资源保护队,吸收大量男青年从事市政工程。(1 分)(3)实施失业救济,完善社会保险制度,通过社会保险法,建立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残废及
40、无谋生能力者的救济制度;(2 分)推进劳资谈判,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禁止使用童工。(2 分)(4)成功,新政一定程度上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1 分)缓和了社会矛盾,使美国走出了经济危机,(1 分)并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示范效应。(1 分)或没有成功,新政虽然让美国走出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但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矛盾。(3 分)36(13 分)(1)土地革命(或国共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3 分)(2)史实(8 分):答案 1:能能围绕与问题相关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联合国民党进行了北伐战争,从根本上动摇了北
41、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大革命失败后,在毛泽东领导下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工农红军被迫长征。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会后,红军继续长征,高三历史 第页 共 18 页17并取得伟大胜利。九一八事变后,随着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集团悍然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的支持下,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大举进攻,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经过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基本
42、消灭了国民党主力部队,并攻克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答案 2:仅运用与问题缺乏关联性的边缘知识进行回答。(按与题意相符程度给分)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遵义会议、红军长征、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的具体内容。组织(2 分):答案 1:按时间顺序、阶段叙述且成结构。(2 分)答案 2:只具备以上某一要素。(1 分)其他答案(0 分)37(25 分)(1)国际:西方列强通过瓜分狂潮(或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及“门户开放”政策,形成共同控制中国的局面;(2 分)辛丑条约的签订,则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
43、渊。(2 分)国内: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相继失败,民族危机深重。(2分)(2)清政府连续颁发谕旨,推出一系列“新政”举措,(1分)涉及科举、办学校、派游学、改革官制、修订刑律等各个方面。(2分)目的:为了实现王朝自我拯救。(1分)(3)本小题采用 SOLO 评分法。答案 1:能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述。(1315 分)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抽象视角,评价历史事件要秉承全面、客观的原则,要看该事件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以自己的立场或喜好妄加评论。论述:论述充分;论述较充分。叙述: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答案 2: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
44、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8-12 分)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视角: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如指出辛亥革命的进步性与局限性,进步性方面能从社会转型角度或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社会习俗等任三方面分析;局限性方面能从社会性质、动荡割据或社会基础薄弱等任两方面分析。观点清晰;观点较清晰。论述:论述充分;论述不够充分。论述:叙述形成结构;叙述连贯流畅。答案 3: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纬度的解释。(3-7 分)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多材料;运用较少材料。视角:提炼一个视角。如指出辛亥革命的进步性,能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社会习高三历史 第页 共 18 页18俗等任三方面分析;或指出其局限性,能从社会性质、动荡割据、社会基础薄弱等任两方面分析。观点清晰;观点不清晰。叙述:叙述完整流畅;仅能列举。答案 4: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1-2 分)其他答案: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