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0 ,大小:4.08MB ,
资源ID:259237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5923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历史》2012年全国各地百套模拟试题精选分类解析之--第三板块现代中外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历史》2012年全国各地百套模拟试题精选分类解析之--第三板块现代中外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doc

1、2012年全国各地百套模拟试题精选分类解析第三板块 现代中外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专题十一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本试题分类是从上百套2012年各地高考模拟试题中精选而成,凝聚了个人的心血,希望对您的2012高考有所帮助,O(_)O谢谢!欢迎交流,QQ 39011123!一、选择题1【2012南京一模】图片是历史事件的鲜活体现,对右图1921年列宁会见上访农民所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农民向列宁汇报前线战况 B农民向列宁倾诉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严重不满 C列宁倾听农民对农业集体化的建议D列宁听取农民对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看法【解析】B 1921年国内战争已结束,排除A项;C、D两项中的农业集

2、体化和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斯大林时期的政策,排除C、D两项;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年列宁会见上访农民正是这一时期的真实写照。2【2012大庆铁人中学期末考】英国作家约翰斯特雷奇在其1933年的新书力量的竞争中说道:“从资本主义世界来到社会主义世界好比得到重生。”他的结论的根据是A资本主义即将灭亡B社会主义是天堂C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没有自由D苏联经济未受经济危机影响且发展迅速【解析】D 19291933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经济大危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萧条,而同一时期的苏联在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因而未受

3、经济危机影响且发展迅速,D项符合题意。3【2012安徽名校模拟】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这表明列宁主张 A建立农民阶级革命政权 B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彻底废除沙皇专制制度 D建立各阶级政治协商制度【解析】 B 由题干中的“工人、雇农和农民”即可排除A项。C项错误,沙皇专制已在二月革命中被推翻。D项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俄国没有采用过。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和计划,联系当时两个政权并存的形势可知列宁主张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B项符合题意。4.【2012安徽名校模

4、拟】22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两位数,经济规模也保持世界第二,但是许多百姓家里的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有人开玩笑说,苏联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这从根本上说明 A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尚有活力 B斯大林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C苏联忽视了生活消费品的生产 D苏联的科技和工业水平极端低下【解析】B 斯大林体制片面强调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造成农业和轻工业发展长期滞后,生活消费品长期短缺,题干材料正说明了这一点,这从根本上说明斯大林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B项符合题意。A、C两项都是表面现象,D项说法错误。5.【2012武汉江岸调考】33.据张君劢史泰林治下之苏俄载:

5、“民国十七年春,俄国国营农场经理马克维次,有多余不用的机犁百架,召集附近村落的农民,许租给他们使用,而以他们所有的土地,共同耕种为条件。”这种做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进程 B.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C.提高了农民自主经营的积极性D.奠定了国内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解析】A 民国十七年即1928年。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苏联政府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材料中的做法就属于农业集体化,A项符合题意。6.【2012奉贤区期末考】271921年3月俄共(布)通过如下决议:“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善和

6、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这表明苏俄将A征收所有余粮 B废除各种农业税C允许商品买卖 D取消自由贸易【解析】C 1921年3月,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允许商品买卖,所以C项正确。7.【2012济宁质检】29.某同学在书店看到一本赫鲁晓夫下台内幕,如果你是该书的推销员,用一句话概括当年赫鲁晓夫下台的直接原因,应是A专断的作风在党内引起了严重不满B玉米运动的失败引起了农民的广泛不满C批判斯大林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反感D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解析】A 赫鲁晓夫不顾自然条件的限制,盲目扩大玉

7、米种植面积,违背了自然规律。在气候十分寒冷的苏联北部地区种植玉米,其结果只能是颗粒无收。他的这种专断的作风是其下台的直接原因,A项符合题意。8.【2012金华十校联考】21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 ) A没有根本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B重点在农业方面 C实施了“加速发展战略” D实行轻重工业均衡发展战略【解析】 A 从材料中的“试图作表面的改革”“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可知勃列日涅夫改革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没有根本改变计划经济体制,A项符合题意。9.【2012黄桥期末考】16有学者这样描写前苏联一

8、位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材料所描写的应是 (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解析】D 从材料中的“一直到剥光为止”,可见这一领导人把苏联领进了死胡同,这与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苏联解体相吻合。故答案选D。10.【2012潍坊期末考】12列宁提出“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共产主义,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据此苏俄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固定粮食税 B实行工业国有化 C允许资本家经营部分企业 D允许自由贸易【解析】C 1921年3月,苏俄开

9、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政府解除了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这符合题干中列宁的主张,C项正确。11.【2012潍坊期末考】13斯大林曾经说:“能不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把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基础上,就是说,建立在最巨大最统一的社会主义工业基础上和最分散最落后的农民小商品经济基础上呢?不,不能。”为此苏联实行了 A新经济政策 B社会主义工业化 C农业集体化 D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解析】C 分析材料可知,斯大林反对“最分散最落后的农民小商品经济基础”,为此,苏联政府推行了农

10、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故选C。12.【2012郑州质检】11、右图漫画题为片面的经济,反映的是20世纪三十年代某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该画讽刺A.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美国国民经济遭受经济大危机的严重冲击C.中国内战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D.大危机之下的世界经济状况【解析】A 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分析可知A为正确答案。13.【2012日照调研】22. 从1953年到1964年间,苏联的钢产量从3810万吨增加为8500万吨,煤产量

11、从3.2亿吨增加为5.5亿吨,石油产量从5280万吨增加为2.23亿吨,工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平均月工资从1955年的76.2卢布上升到1965年的104.2卢布。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改革 A把农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 B以发展工业尤其重工业为重点 C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D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解析】D 1953年到1964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进行改革。从材料中列举的重工业发展,同时工人的生活得到改善,注重民生来看,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D项符合题意。A、C两项材料体现不出来;B项没有涉及工人生活得到改善,不全面。14.【2012石家庄质检】171933年,苏联

12、杂志为了工业化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其中“布尔什维克的智慧”指的是 A新经济政策 B计划经济体制 C国家资本主义 D民主集中制【解析】B 苏联在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斯大林模式。分析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B。15.【2012吉林期末考】17美国经济学家大卫科兹认为:在苏联时代,通过合法的途径积累物质财富几乎是不可能的。非法积累了大量物质财富的苏联领导人总是担惊受怕,唯恐有一天被人发现或被起诉。大卫科兹在分析前苏联解体的原因时认为A.无法根本摆脱斯

13、大林模式 B.人民与政府矛盾激化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统治集团对个人利益的追逐【解析】D A、C两项与材料无关,B项现象在材料中体现片面,D项统治集团追逐个人利益,怕东窗事发而推动苏联解体。D项符合题意。16.【2012宝山区期末考】9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国的记者发回电文说:“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军事会下令,凡政府命令非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现城内各机关尽归革命党掌握,民间尚无骚扰情事。”据此判断当时的情境是A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已经夺取了政权 B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仍然把持政权C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宣告成立 D北洋军阀政府对俄国革命持中

14、立态度【解析】A 材料中的“广义派”是指布尔什维克党,“政府”指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从题干的时间“1918年11月8日”可知反映的事件是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是由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故选A。17. 【2012黄冈期末考】28莫斯科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动员令写道:“务使每个被动员者明白,一去前线就能改善生活。其原因有三:第一,在临近前线的产粮地带,士兵有较充足的粮食;第二,运到饥荒省份的粮食将在较少的人数中间进行分配;第三,正在进行广泛的组织工作,把粮食从临近前线的地区寄给红军家属。”这一动员令出现的历史背景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农业集体化出现失误 C新生的苏

15、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解析】C 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由材料中的“一线改善生活”“寄给红军家属”这些信息可以判断,这是新生政权面临的困难,鼓励人们积极参军。18. 【2012泰安期末考】121921年后,苏俄实行粮食税,允许自由贸易,推行按劳取酬,这一系列做法和1934年后斯大林推行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中实行的政策最大的不同是A政策推行的社会背景不同 B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不同C政策实行后的结果不同 D政策所涉及的经济体制不同【解析】D 四个选项都是新经济政策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中实行的政策的不同,但最大的不同仍从政策涉及的经济体制考虑,新经济政策部分恢

16、复资本主义,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则是计划经济,D项符合题意。19.【2012合肥八中一模】21丘吉尔曾说:“未能通过一种或另一种手段将当初已屈服了的俄国引入全面的民主制度之中这一失败如今成为我们的沉垂负担。”“这一失败”的主要含义是 A十月革命的胜利 B苏联的工业化成就 C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D新大林模式的确立【解析】A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实行丘吉尔所说的“全面的民主制度”。因此“这一失败”是指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故选A。20. 【2012黄山质检】20、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农场比美国农场多出50%的土地和10倍的人力,但其生产量仅相当于美

17、国农场的四分之三;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5%,却生产了苏联农产品的25%30%。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A苏联政府对发展工业更感兴趣 B激进的集体化政策压制了生产积极性C苏联农业机械化水平还很落后 D国内的政治斗争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解析】B 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后,国家通过种种办法从农民手中拿走粮食,同时粮食收购的价格又远低于成本,征购的数量逐年增加。这种激进的集体化政策压制了生产积极性,于是造成题干这一现象,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21.【2012宜宾调研】革命道路与工业化道路。材料一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毛泽东俄国发起攻占冬宫的

18、“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俄国人的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2分)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俄国走这条路的结果如何?(2分)材料二 斯大林认为,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是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因此,苏联在资金分配上,侧重支持重工业。头两个五年计划用于重工业的投资占全部投资的842和828。中国大百科在线(2)根据材料二指出,苏联工业化的核心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教材知识,简评苏联的工业化道路。(6分)2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联)俄的革命道路与工业化道路。第(1)问要仔细阅读理解材料,并

19、结合教材知识进行作答,“结果”实际上是要求回答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第(2)问的“核心”从材料中可直接提取出答案,“评价”苏联的工业化道路要注意从积极作用和局限性两方面回答。【答案】(1)是城市武装起义道路。(2分)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2分。如果只答出“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得1分;只要答出“建立了工农苏维埃政府”即可给2分)(2)核心:发展重工业,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2分。只要答出“发展重工业”即可给2分。如果只答“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给1分。)简评:苏联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是国际形势严峻的结果(2分);工业化迅速而且成就巨大(1分

20、)。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苏联1937年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1分。史实任答1点即可。),但也存在严重问题。(1分)造成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品供应不足,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损害等。(1分。举一个例子即可。)专题十二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一、选择题1【2012乌鲁木齐一诊】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写道:“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指的是A重商主义政策 B自由放任政策 C国家干预政策 D计划经济政策【解析】C 材料

21、中的“本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是指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改变传统的“古典”发展模式“自由放任”政策,采取国家加强干预经济的新方式。C项正确。2【2012南京一模】2011年11月30日,英国逾200万公务员举行“世纪大罢工”,以抗议政府进一步提高养老金保障门槛的计划,由此引发了人们对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再思考。下列有关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增加了企业和国家的负担 B福利范围仅是社会低收入人群 C实施前提是全面实行国有化政策 D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解析】A “福利国家”制度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它

22、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增加了企业和国家的负担,A项正确;福利范围覆盖社会多方面,不仅仅是社会低收入人群,排除B项;西方“福利国家”制度实施的前提是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排除C项;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是由于制度本身造成的,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弊端就不会消除,因此“福利国家”制度并不能消除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排除D项。故选A。3【2012安徽名校模拟】某个时期的美国幽默小品写道:“在旅馆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出去。”“旅店的招待员总要先问旅客:您是要一个房间睡觉,还是跳楼?”下列对这则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出现了1825年经济危机B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上述现象C当时事件引起资本主义

23、经济政策的调整D上述事件引起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滞胀状态【解析】 C 从漫画中的交易所、“股东”、“跳楼”可知与1929年经济大危机有关。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首先在股市发生危机,题中正反映了股市危机的概况。A、B两项时间上不符,可排除;D项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状态是在20世纪70年代,排除D项;罗斯福新政改变自由主义政策,采取国家加强干预的方式,C项正确。4.【2012安徽名校模拟】21下图是世界银行的第一任总裁凯恩斯,1936年他因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而开创了宏观经济学。西方学者对此评论道:“凯恩斯是在致命危机威胁资本主义世界时挽救和巩固了这个社会。”以下观点,符合其理论的是A经济上

24、实行自由主义 B国家应减少公共事业和行政开支C国家应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干预经济 D政府干预只会引起经济的动荡或失衡【解析】C 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凯恩斯著作发表时西方刚刚经历大危机,由“挽救和巩固了这个社会”可断定正是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帮助西方渡过了危机,联系罗斯福新政即可判断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为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本题选C项。5.【2012卢湾区期末考】31“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美国总统罗斯福)为解决穷人的生存来源问题,他采取的最主要

25、的 “新政”措施是 A缩减农业产量 B规范金融秩序 C调整劳资关系 D以工代赈 【解析】D 罗斯福新政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D项符合题意。6.【2012黄山质检】21、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包括: 大力推行国有化政策 实行“福利国家”政策 第三产业的兴起 知识经济的出现A B C D【解析】C 从二战结束到20

26、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同时建立“福利国家”,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符合题意。第三产业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而出现的,知识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出现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二者都不属于“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排除。故选C。7.【2012石景山期末考】28.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

27、”该材料显示,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生产相对过剩严重C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解析】 B 材料显示生产率的增长55远远超出工资2的增长,这样工人就无力购买产品,于是造成生产相对过剩严重,B项符合题意。8.【2012金华十校联考】23右表反映了1913年、1938年、1973年三个年份英国、法国、美国政府总支出占GDP的百分比。由此得出的结论符合史实的是( ) A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经济复苏 B三国政府逐步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三国政府均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D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局面【解析】 B 表中三个国家三个年份政府总支出占G

28、DP的百分比呈逐步上升趋势,说明三国政府逐步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项正确;马歇尔计划开始于1947年,A项不正确;政府总支出占GDP的百分比逐步上升,并不能说明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C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局面是20世纪70年代,是指美国、日本与西欧,D项错误。B项为正确答案。9.【2012开封一模】33.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材料中英美等国做法的共同目的是A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B促进世界市场的扩

29、大 C缓解经济危机带来的压力 D倡导国家干预经济发展【解析】 A 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政府加强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以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分析可知A项符合题意。10.【2012石家庄质检】16西汉宣帝五凤四年,“耿寿昌请于边郡皆筑仓,谷贱时增价而籴,贵时减价而籴,名曰 常平仓”。下列史实与“常平仓”思想一致的是 A汉武帝的盐铁官营政策 B明清王朝的海禁政策C苏联农业集体化 D美国罗斯福新政中的农业调整法【解析】 D “常平仓”是运用价值规律来调剂粮食供应,充分发挥稳定粮食的市场价值的作用。在市场粮价低的时候,适当提高粮价进行大量收购,在市场粮价

30、高的时候,适当降低价格进行出售。这一措施对平抑粮食市场和巩固统治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与罗斯福新政中的农业调整法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稳定农产品价格等相符,D项正确。11.【2012石家庄质检】201949年,社会保障支出在英国政府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仅为135,到1997年已经上升到32,成为英国财政支出中比例最大的一项,几乎等于教育支出的三倍。从1978年到l997年,英国社会保障的实际支出水平平均每年增长4,其增长速度高于其他任何一项政府支出。因此英国推行福利制度改革。英国福利制度改革的直接原因是 A社会欺诈现象严重 B政府的财政负担严重 C经济发展缓慢

31、 D阶级矛盾的缓和【解析】 B “福利国家”制度是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而实行的,因此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这正是材料中英国福利制度改革的直接原因。答案为B。12.【2012合肥一模】18“俄国革命经事实证明是自由资本主义的救世主:一方面使西方赢得了反希特勒德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另一方面悖谬地通过苏联表面上对大萧条所具有的免疫力,促使人们放弃对自由市场正统观念的信念,为资本主义进行自我改革提供了驱动力。”材料中的“资本主义进行自我改革”是指A放弃自由市场体制 B第三次科技革命C发展“混合经济”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解析】 D 通过材料中“对大萧条所具有的免疫力”“放弃对

32、自由市场正统观念的信念”,可知与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有关,故“资本主义进行自我改革”是指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项正确。13.【2012德州期末考】12史学家艾伯特林德利指出:“罗斯福先生是正当美国旧制度一败涂地之时就任总统的。”这里的“旧制度”是指( ) A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B自由资本主义体制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制 D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解析】 B 面对严重危机,美国总统胡佛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结果,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社会动荡不已。由此可知题干中的“旧制度”是指自由资本主义体制。B项正确。14.【2012泰安期末考】1120

33、04年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开支:19.9军费;21.6社会保障;19.5%用于资助穷人、老人、残疾人的医疗保险项目4.1用于退休金和扶持残疾人的开支9用于失业补助、给穷人家庭的住房、食品、收入补助以及税收返还科研1。由此判断这则材料的主题是A美国:世界第一流的政治经济军事强国B科研地位的下降:现代美国的发展隐患C福利社会: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D政府干预经济:美国联邦政府的重大变化【解析】 C 仔细阅读材料,可知与福利制度有关,这也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C项正确。A、D两项材料体现不出来,B项理解错误。故选C项。15.【2012福州期末考】221946年至1992年,法国政府连续实施

34、了10个计划,规划经济发展方向,确定总体目标和长远战略。这些计划是指导性的,主要是为企业决策提供权威的信息和可靠的政策依据。政府采取激励措施来推动计划的实现。这表明当时法国 A运用了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 B强化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 C采用了斯大林的计划经济模式 D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解析】 B 二战结束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材料中的“计划”“指导性”等信息表明法国强化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B项符合题意。16.【2012潍坊期末考】14193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

35、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上述言论主要着眼于 缓和社会矛盾 扩大内需 降低失业率 提供社会保障 A B C D【解析】A 罗斯福新政为老人、病人、失业者等提供社会保障,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以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A项符合题意。17.【2012太原调研】272010年美国历史学家伯顿福尔索姆出版了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一书,从是否符合史实的角度看,最不可能成为支持作者观点的是:罗斯福新政( )A.“对企业界精英充满仇恨” B“对劳资关系置若罔闻”C“浪费性支出严重” D“为获取政治利益而投机”【

36、解析】 B 罗斯福新政中,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并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是反对罗斯福新政的言论。18.【2012吉林期末考】16. 2011年2月17日,英国政府宣布了福利改革方案,其中的重要一项就是减少对长年依赖“低保”度日的懒汉们的津贴福利。而英国每日镜报却反驳政府道:“人人各尽其能,服务社会自然是好事,可老百姓并非都有这样的机会。”上述材料不能反映A. 英国政府要激励人们的进取心 B. 英国社会存在失业问题C. 英国政府要解决贫富分化问题 D. 英国政府存在财政负担【解析】 C 英国政府减少长年依赖“低保”度日的懒汉们

37、的津贴福利,目的是为了减少财政负担,同时激励人们的进取心,自食其力;“老百姓并非都有这样的机会”表明英国社会存在失业问题;因此A、B、D三项都能从材料中反映出来,但材料体现不出要解决贫富分化问题,所以C项符合题意。19.【2012烟台期末考】13. 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节目主持人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与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厉,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充分说明这种政策实际上是 A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 B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C国家实行高税率政策 D保障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解析】 B “福利国家”的实质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

38、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实际上就是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B项正确。20.【2012苏北四市联考】18.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说:“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如果此说能够成立,美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A.大力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B.最早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C.确立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D.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解析】D 19291933年的大危机表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于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

39、了深刻改造,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从此,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综上所述,D为正确答案。21.【2012保定调研】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1921年)列宁: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則的尝试已经失敗了我们的新经济玫策的实质正在于我们开始作战略上的退却,趁我们还没有被彻底打跨,让我们实行退却,一切都重新安排,不过要安排得更稳妥。(1921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

40、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1922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真正实质在于:第一,无产阶级国家准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笫二,对于大资本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国家采用资本主义经济学中叫:作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原则。”材料二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1) 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退却”在农业方面的具体表现?如何理解列宁对新经济政策实质的

41、不同阐释。(11分) (2) 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美国和中国的“原有不完美模式”分别指什么?简要指出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在农业方面是如何体现“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的?(8分)(3) 结合材料及所学指出三国制定经济政策过程中在经济体制的借鉴上说明了什么问题,有何启示。(6分) 21.(25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各国不同经济体制的认识和评价。第(1)问的“退却”实际上是要求回答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回答列宁对新经济政策实质的不同阐释时,要注意从政策实施的策略角度、目的和内容三个方面回答。第(2)问美国和中国的“原有不完美模式”联系教材知识比较容易回答,解答“如何体现”要注意

42、“农业方面”和“混合经济”这两个限制语。第(3)问的启示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4分)列宁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从政策实施的策略角度来看,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迂回过渡”。从政策实施的目的来看,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 巩固苏维埃政权。从政策实施的内容来看,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机制来发展社会经济。在保证无产阶级掌权的前提下,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7分)(2)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43、。(4分)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经营的自主权。(4分)(3)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都是经济调整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各国应从国情出发充分利用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发展经济,灵活制定或调整相应的经济政策。(6分)22.【2012日照调研】28近来,欧美国家的债务危机不断发展,引起人们对社会福利制度的重新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问题一 经济危机与社会福利制度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紧急救济拨款法,实行“劳动福利政策”,国家提供50亿美元的失业救济,组织失业者进行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的建设。193

44、5年又颁布社会保障法,该法规定:“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 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 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废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 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作出妥善的安排。”罗斯福政府对富人征收重税,提高了遗产税,征收赠予税,对数额巨大的个人净收入征收累进税,使国民收入得到了更为合理的分配。(1)依据材料,归纳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3分)结合有关背景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时代意义。(4分)问题二 福利制度与欧美债务危机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在一些国家,如德国,失业工人享受的福利待遇

45、甚至超过正常工作的低收入者,使得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在希腊,公务员的未婚或离婚女儿,仍然可以在父母死后继续领取他们的退休金。很多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是其财政总支出中的最大项目,一般在30%以上,德国甚至达到71.49%。2010年社会福利在希腊政府总支出中的占比达41.6%。截至今年2月份,希腊的债务高达2940亿欧元,人均负债2.67万欧元左右,债务危机空前加剧。20世纪70年代起,改革福利制度的呼声逐渐高涨,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2)根据材料反映的问题,结合20世纪70年代经济形势的变化,谈谈改革福利制度的必要性。(6分) 问题

46、三 福利制度能走多久 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纷纷改革福利制度,但步履维艰。每一次福利制度改革都会引发民众的抗议怒潮(如图),大规模的罢工和示威游行不断发生。为了迎合选民,争取选票,任何政党都不愿采取真正的增税收,降福利,消赤字的改革办法来实施根本的治国良策。(3)依据对材料的分析,你认为如何才能使福利制度走得更久?(4分)2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福利制度的认识和评价。第(1)问要仔细阅读材料,概括出“特点”。“时代意义”可直接回忆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即可。第(2)问可从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的“滞涨”现象、福利制度本身存在的弊端、政府的财政负担等方面回答改革福利制度的必要性。第(3)问

47、属于开放性题目,只要围绕福利制度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特点:以立法的形式建立;由政府主导;实行以工代赈;关注弱势群体;致力缩小贫富差距(社会公平)等。(任3点,3分)意义:19291933年,美国爆发严重经济危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解决失业问题,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4分) (2)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涨”现象,需要消减社会福利开支,以走出困境;福利制度本身存在弊端,过度的福利也降低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过高的福利开支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是导致债务危机的主要原因。(6分)(3)民众和政治团体必须放弃眼前的政治、经济利益,着眼于长远利益

48、;必须对福利制度进行改革;必须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福利制度。(4分)专题十三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1.【2012南京一模】下表是全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组织地区分布统计表(1996年),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欧洲南、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跨地区39个40个6个8个1个7个A区域集团化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唯一趋势B欧盟是当今世界跨区域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C区域集团化地区分布极不平衡D发达国家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大受益者【解析】 C 经济全球化也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A项错误;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世界跨区域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B项错误;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D项错

49、误;从分布统计表可以看出区域集团化地区分布极不平衡,C项正确。2.【2012嘉定区调研】11、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一次演说中强调,“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西欧成为“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的主要原因是A.雅尔塔体制的形成 B.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C. 一体化进程的推动 D. 欧洲联盟的成立和扩大【解析】 C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西欧国家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同时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A项主要是美苏主导的,B项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D

50、项时间是1993年,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3.【2012石家庄质检】 241988年1月1日,日本产经新闻报道:世界将由某一个国家取代美国而负起牵引世界经济的责任。在这个新的主角亮相之前,世界经济将继续发生混乱但目前在世 界上靠得住的只有日本。日本有责任应该主动地为世界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而发挥最大的力量。对此理解准确的是日本 A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B继续追随美国 C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试图称霸世界【解析】 C 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C项符合题意。4. 【2012石

51、家庄质检】 25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在未来的5年,世界经济将出现8642的发展格局,具体而言: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将年均增长8,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将年均增长6,世界经济将年均增长4,发达国家将年均增长2,亚洲的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由此得出结论 A世界经济重心已转向发展中国家 B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加强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D多边贸易体制框架已经构建【解析】 B 从材料中的“亚洲发展中经济体”“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 “世界经”“发达国家”可知,反映的是当今世界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加强,答案为B。A、D两项说法错误,C项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5. 【2012合肥一模】

52、20美国前国务卿贝克曾说:“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的机会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这反映了A苏联解体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B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达到最高峰C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D当今世界已形成了美国领导的世界单极格局【解析】 C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其他国家则主张推进事极化进程。材料反映的是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C项符合题意。6. 【2012乌鲁木齐一诊】10“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

53、社会混水摸鱼,现在俄国共产主义正要钻这个空子。”以上叙述说明了A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B美国要恢复西欧经济以遏制苏联C多极化趋势出现 D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解析】 B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美苏“冷战”从此开始。美国为了帮助西欧恢复经济,开始实施马歇尔提出的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阻止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控制西欧。由此可知,材料说明的是美国要恢复西欧经济以遏制苏联,B项正确。7. 【2012德州期末考】14. 右表为“l9801993年中国与日本、美国、苏联的贸易额(单位:百万美元)”造成这种变化的直接国际因素是( ) A中国多边外交政策 B. 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并进

54、一步发展 C两极对峙格局瓦解 D中国综合国力提升【解析】 C 1991年底,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也随之瓦解,所以出现1993年中苏贸易不存在的情况,C项符合题意。8. 【2012德州期末考】15“中国加入世贸,就像一个昏庸短见的守财奴,把自己的清白闺女嫁绐了土匪。结果,土匪根本就没有把岳父当人看还要赔上23000亿美元的嫁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对外开放政策在今天应当重新审视 B.中国给“世贸”带来了压力和挑战C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富强之路【解析】 C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也带来压力和严峻的挑

55、战,中国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材料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是不正确的。故选C。9. 【2012济宁期末考】27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A充分显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B在战后世界经济复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C从根本上保证了国际货币汇兑的持续稳定D是推动战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因素【解析】B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B项正确。10. 【2012宁波八校联考】22美国独立后,经过两百多年的扩展,形成了从大西洋到太

56、平洋的广阔版图。在扩展有形边疆的同时,美国还在全世界进行着政治、经济、军事等无形边疆的扩展。下列组织的建立属于美国进行“无形边疆扩展”的经济行为是 A. B. C.D.【解析】 A 是世贸组织,是亚太经合组织,是世界银行,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总部都设在华盛顿,由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美国取得了对这两个机构绝对的控制权,正确。世贸组织和亚太经合组织不受美国控制,排除;本题正确答案为A。11. 【2012哈尔滨期末考】14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称:“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

57、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这表明美国 A已经成为世界霸主 B发起对苏联的冷战 C确立全球霸权战略 D意欲干涉他国事务【解析】 C 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想称霸世界,为此发表了材料中的言论,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B、D两项材料体现不出来。答案为C。12. 【2012金山期末考】29、美国前驻欧共体大使巴特沃恩在为通向欧洲联盟的道路一书的序言中说:“它提供了密切联系西德与西方的最初手段,为法德永久和解奠定基础。它带来了作为共同市场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楷模的共同机构的新形式。”“它”是指( )A国际联盟 B联合国 C欧洲煤钢共同体 D欧洲联盟【解析】 C 第二次世界大战

58、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了联合的道路。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决定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因此材料中的“它”是指欧洲煤钢共同体。故选C。13. 【2012衡水质检】121949年签署的北大西洋公约第二条规定:“缔约国应消除其国际经济政策中之冲突,并鼓励任何缔约国或所有缔约国之间的经济合作。”该条规定对于美国来说 ( )A有利于从经济上控制欧洲B增强了遏制苏联的经济实力C马歇尔计划的使命已完成D强化了在关贸总协定中的地位【解析】A 该条规定鼓励国与

59、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对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非常有利,可以从经济上控制欧洲,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增强了美国遏制苏联的经济实力,B项错误;1949年时马歇尔计划刚刚实施两年,使命并未完成,C项错误;北大西洋公约与关贸总协定无关,D项错误。正确答案为A。14.【2012安徽师大附中模拟】22.针对20年前苏联的解体,环球时报于2011年12月26日公布了在中国7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的调查结果,受访者对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如下看法。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原 因比 例政策错误,制度僵化,政治腐败,丧失民心52.7苏联领导人推行错误的“改革”路线45.7苏联在世界搞霸权主义,与美国军备竞赛41西方颠覆、

60、和平演变的结果37经济改革失败及长期的经济增长停滞29.9其他2.2不知道,不好说4.9A.受访者对苏联解体原因的看法没有历史根据 B.苏联解体可以归结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C.苏联解体说明社会主义存在难以克服的制度缺陷 D.苏联解体是西方反共势力和平演变的必然结果【解析】B 从表中可以看出,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政策错误、制度僵化、政治腐败、丧失民心,苏联领导人推行错误的“改革”路线,经济改革失败及长期的经济增长停滞;除此之外还有其它方面的原因,因此苏联解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B项符合题意。15. 【2012绥棱一中期末考】9某组织规定,参加它会议的国家必须具备如下条件:“支持民族独

61、立运动;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不与大国缔结双边军事协定;不向外国提供军事基地。”那么该国际组织最有可能是( ) A联合国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不结盟运动 D欧洲共同体【解析】C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不结盟运动兴起。它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据此可判断该国际组织最有可能是不结盟运动,C项正确。16. 【2012聊城五校联考】27、1963年1月,法国总统戴高乐说:“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适意的必须要有一个拥有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务的真正的欧洲”这表明欧洲( )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开始谋求

62、联合 抵制超级大国控制 经济地位的提高A B C D【解析】C 欧洲联合开始于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排除,C项正确。材料表明西欧各国经济地位提高,开始抵制超级大国控制,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正确。答案为C。17. 【2012黄冈期末考】32七国集团2011年3月18日联手干预外汇市场,以遏制日本大地震后日元对美元急剧升值势头。分析人士指出,欧美应日本要求,一改对干预外汇市场惯常持有的谨慎姿态,宣布联手干预汇市,主要是出于担心日元进一步升值给日本经济及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这主要是由于A日本大地震对日本经济造成了重创 B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C外汇市场的稳定关系到各国经济稳

63、定 D各国自觉、主动地帮助日本抗震救灾 【解析】 B 材料关键是“出于担心日元进一步升值给日本经济及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B项符合题意。18. 【2012吉林期末考】24.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对其全球战略进行重大调整:改善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从越南撤军;不再反对英法拥有独立的核力量;开启美日“友好外交的新纪元”。下列因素中,促使这一时期美国调整对外政策的主要原因是A苏联军事力量的发展和对美遏制的加强 B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和世界政治格局日趋多极化 C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和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联合国地位的日益提高和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解析】 B

64、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美国对外政策出现重大调整:同中国改善关系,调整同西欧和日本的政策,对苏以软弱和防御为特征。根源在于世界格局日趋多极化。A、C、D三项是多极化的具体表现。故选B。19. 【2012中山期末考】25美国经济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提出了一个新概念“中美国(共同体)”, 这个词被美国纽约时报评选为2009年度流行语。他认为,现在中美已走入“共生时代”。 这一“新概念”的提出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大背景是 A世界格局多极化已形成 B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发展C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加快 D中美关系进入结盟新时代【解析】B 迄今为止,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

65、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所以A项错误;中美已走入“共生时代”不属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加快,C项错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D项错误;新概念“中美国(共同体)”的提出反映了当今济全球化的发展,B项正确。20. 【2012南通期末考】19.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巴西、印度、南非和中国组成的“基础四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度减排,同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这说明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发达国家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 加强国际合作十分必要区域集团化程度加快 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A B C D【解析】

66、B 材料表明当今环境污染日益突出,发达国家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应加强国际合作,符合题意;巴西、印度、南非和中国组成的“基础四国”不是区域集团,所以错误。答案为B。二、非选择题21. 【2012苏北四市联考】23.(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重建导致了巨大的增长(平均年增长率近50%)。欧洲经济从未有如此大的跃进。国际贸易反映了这种新局势。以自由贸易为基础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自1948年起便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欧洲在其中具有特殊地位。 法德尼兹加亚尔、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材料二 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元”来计算,无形中增加

67、了人们的“欧洲意识”。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材料三 从肯尼迪政府开始,标准的提法就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华盛顿官方一直表示希望看到欧洲成为一个单一的实体,有足够的力量同美国一起承担领导世界的责任和负担。这是有关这个问题的一套惯用的辞令。美国也没有把美欧之间在伊朗和伊拉克问题上存在的分歧看作平等伙伴之间的问题,而是看作欧洲不服从美国的领导。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材料四 事实上,美国、日本、英国等国负债都很重但是债务危机却发生在了欧元区的希腊等国。这不禁让人怀疑是美国借助金融危机,搞垮欧元从而维持美国霸主地位的阴谋。 王燕、赵杨欧洲债务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

68、战后促进欧洲经济恢复发展的“美国因素”。(3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元”对欧洲及国际政治、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5分)(3)据材料三、四,概括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真实态度,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4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二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特征。(2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美欧关系。第(1)问可联系二战后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马歇尔计划等内容回答。第(2)问要注意四个限制语“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然后再回答影响。第(3)问要仔细阅读材料,进而概括出真实态度“压制”。第(4)问美欧关系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扶植与控制交织;合作与竞争并存。【答案】(1)建立布

69、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关贸总协定;实施马歇尔计划。(3分)(2)欧洲:促进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提高欧洲国际地位。国际:挑战美元霸权;促进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化;推进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5分)(3)压制。(2分)在地区利益上压制欧洲;企图利用金融危机搞垮欧元。(2分)(4)扶植与控制交织;合作与竞争并存。(2分)22. 【2012太原调研】34(16分)经济区域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本组织)决心实现他们经济的强大和同步发展并依据本条约的规定建立一个包含一种单一及稳定的货币的经济和货币联盟;决定在完善内部市场、

70、加强团结和环境保护范围内,为了他们人民的目的,促进经济和社会进步,并实行确保其他领域进步同经济一体化相适应的政策;决心建立他们国家国民共同的公民身份;决心实行一项包括最终构建共同防务政策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通过本条约引入关于司法和国内事务的规定,在保障他们人民和国家安全的同时,重新肯定促进人员自由流动的目标一一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材料三(该组织)各种活动均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基础上的,各成员拥有完全的经济和管理的决策权。它是通过成员间的一系列会议,在自愿的基础上协商一致,以声明、宣言的形式做出承诺,推动合作。这种承诺,各成员没有义务和责任来履行,因为它不是立法式的或

71、指令性的硬性规定,对成员不具强制性。在注重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上,尊重各成员的经济利益,力求与国际惯例、国际市场的体制接轨。同时,允许成员与非成员的经济合作。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师用书(1)材料一所示图片分别为两个区域化组织的标志,简要说明这两个组织在成员构成上的差异。(4分)(2)材料二、三的内容依次对应材料一图A、图B所代表的组织,据此分别概括图A、图B所代表组织的合作特点。(8分)(3)从促进经济全球化的角度看,你更赞同上述哪一种合作模式,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欧盟和亚太经合组织的认识和评价。解答第(1)问,首先要知道图A和图B分别是欧盟和亚太经合组织;“成员

72、构成上的差异”主要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考虑回答。第(2)问,欧盟合作领域广,且有高度统一性,而亚太经合组织只是涉及经济领域,统一性相对较弱。第(3)问属于开放性题目,回答哪种合作模式都可,主要是言之有理。【答案】23. 【2012合肥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表一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统计表(单位:百分比)年代1978198519862007初级产品53550536451工业制成品465495636949表二 我国出口工业制成品结构示意图(单位:百分比) 表一、表二均出自国家统计局、商务部网站材料二表三 日本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单位:百万美元)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金

73、额构成比金额构成比金额构成比金额构成比出口总额314526100339650100360911100395600100食 品182206192906200706203805纤维制品794325859025824023838521化学制品1747556191185620199562366960非金属制品350011388611404711469812金属制品2112667213336322939642423761机械制品236641752256829756274388759300837760表四 日本进口商品结构变化(单位:百万美元)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金额构成比金额构成比金

74、额构成比金额构成比进口总额236747100233021100240670100274742100食 品34473146372891603941316446652170纤维原料245610201209152306186907金属原料877737759733695629745227其他原料1593367163867018734781924870矿物性原料54756231527392264884020347785174化学制品1741274173557417964752021674机械制品42851181428531844663419459591217表三、表四均(日)东洋经济统计年鉴,东洋经济新

75、报社1994年版,第252253页;东洋经济统计月报1995年第8期,第4647页。材料三 1948年以来世贸组织(其前身为关贸总协定)成员国数量摘自人民日报(1)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中商品结构发生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9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20世纪90年代前期日本对外贸易的特点及其原因。(8分)(3)从材料三中,你能获取哪些主要历史信息和认识?(4分)23(21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当今世界贸易。第(1)问的“变化”可从材料中概括出来,“因素”可从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趋势、第三次科技革命等方面考虑。第(2)问“特点”从表中可得出出口额

76、大于进口额,机械制品占重要地位,进口额居前列的商品种类一直是食品、矿物性原料、机械制品等几大类;“原因”直接回忆教材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可以从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下发展中国家的对策等方面回答。【答案】(1)变化: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比重逐渐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逐渐上升,其中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上升最快,且机电产品跃居首位。(3分)因素: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趋势;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或第三次科技革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6分)(2)特点: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机械制品在日本出口贸易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进口额居前列的商品种类一直是食品、矿物性原料、机械制品等几

77、大类。(6分)原因:日本重视科技创新,立足国情,继续推行“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经济发展战略。(2分)(3)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发展中国家应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4分,言之有理即可)专题十四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和文学艺术一、选择题1.【2012南京一模】下列有关兄弟俩的一组漫画反映了一个特殊的现象,最能对此进行解释的科学理论是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解析】D 图中兄弟俩年龄相仿,但哥哥驾飞船在宇宙以高速飞行一圈回来后发现弟弟已成为一个老

78、人。相对论能解释这种特殊现象。相对论认为,时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钟慢效应,当速度达到光速是,时间停止。2.【2012南京一模】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与这一创作风格相符的文学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老人与海 D格尼尔卡【解析】A 材料反映的创作风格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它以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A项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B项是现实主义文学代表,C项是现代主义文学代

79、表,D项是现代主义美术的代表。3.【2012安徽名校模拟】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显露出来;人类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材料中“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是指 A掌握了更高的能量 B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 C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D科技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解析】D阅读材料可知,科技的发展虽然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也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伦理等问题,所以“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项。阅读材料可知,科技的发展虽然给人类带来

80、了很大的便利,但也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等。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项。4.【2012安徽名校模拟】25右图是俄罗斯画家列宾的作品伊凡雷帝杀子。这幅画一问世就惹怒了沙皇当局,一位总检察官在给沙皇的奏折上说:“画家偏以全部真实去描绘这事件,其用意究竟何在?”该作品属于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解析】C从“画家偏以全部真实去描绘”等信息可判断该作品属于现实主义。本题考查了俄罗斯画家列宾。根据所学列宾是19世纪后期俄国现实主义大师,本题选C项。5.【2012吉林期末考】10. 19世纪上半叶,法国经过大革命的洗礼后,资产阶级的地位逐步确立,人权思想深入人心,尊重个性、强调

81、自我、注重个人情感成为新的时代风尚。进而产生的是强调主观情感、追求个性表现的浪漫主义艺术。下列理解和说法正确的是A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是雪莱、德拉克洛瓦、塞尚 B偏重向外,朝对象感性世界开掘C偏重内心,向自我心理探求,揭示复杂矛盾的内心 D偏重客观、揭露和批判社会现实【解析】 C A项塞尚是印象画派的代表,B项现实主义偏重向外;浪漫主义偏重主观、表现,D项现实主义偏重客观、再现。答案为C。5.【2012虹口区期末考】如下图所示,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从B阶段到D阶段只用了不到50年。其原因是A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B 处于动荡不安时期C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 D 以轻工业为主的产业比重上升 城市

82、化水平(%)9070412930EDCBA年份198019501800【解析】C 从图上获悉B阶段到D阶段大约是19501980年,这一时期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时期。答案为C。6.【2012哈尔滨六中期末考】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曾引用过一句名言“有力量者应该有所获,能有所获者应该保持所获”。与此观点类似的是A相对论B量子理论C进化论D电磁学理论【解析】C 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生物为了生存需要不断竞争,那些较强地发生变异的个体将获得较多生存和繁殖的机会,那些有利变异则被世代传递,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与材料观点类似,答案为C。7.【2012哈尔滨六中期末考】学者陈衡哲在西洋史

83、中写道:“科学与文艺是文化的双翼,缺了一样,那个文化便成为畸形的了。科学是偏向理性的,文艺是偏于情感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对启蒙运动兴起所起作用最大的莫过于A伽利略 B达尔文 C达芬奇 D牛顿【解析】D 牛顿的研究表明,物体运动有它固有的规律,并不是由上帝决定的,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为启蒙思想家们反教会思想束缚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依据。答案为D。8.【2012黄山质检】科学史家丹皮尔说过:“地位仅次于天使的人类本来是从宇宙的中心地球上来俯览万物的,而今却变成了围绕着千万颗恒星之一旋转的一个偶然的小行星上面有机发展锁链中的一环。”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 A经典力学将天地运动统一起来,因而人类不

84、该俯视万物B日心说改变了对宇宙的看法,从而否定了人是“万物之灵”C相对论弥补了对宏观世界认识的不足,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D进化论认为生物是不断进化和密切相关的,人类并不比其他生物更“尊贵”【解析】D 材料的意思是人类本来是高贵的,仅次于天使,但现在看来也不过是地球上有机生命发展中的一环。解释的是人类本身的现象,D项符合题意。9.【2012济宁质检】晚年的牛顿迷恋和钻研宗教与神秘思想,写下了大量的圣经评注和其他神学论文,认为“上帝统治万物,我们是他的仆人而敬畏他、崇拜他。”这说明A牛顿毕生致力于自然科学的研究B牛顿晚年否定了自己所发展的科学C牛顿受时代的限制也有其局限性D牛顿真实地目的

85、是用科学战胜神学【解析】C受时代的限制,晚年的牛顿遇到了难以解释的天体运动,提出了“神的第一推动力”的理论,承认上帝的存在并崇拜他。答案为C。10.【2012济宁质检】它“使人们的认识由低速领域扩大到高速领域,由宏观领域延伸到宇宙领域,人们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运动相互依赖。”“它”指的是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普朗克的量子论C牛顿的经典力学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解析】D 牛顿的经典力学解决了物体在低速运动时的宏观运动规律,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无关。而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别状态。这种认识的变化与题干说法一致,故D项正确。

86、11.【2012潍坊期末考】牛顿说:“企图仅以祷告祈求上帝的祝福,来取代自己所该付出的努力,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是出于人性的懦弱”。材料反映了牛顿 A质疑上帝的作用 B思考人生的价值 C洋溢着人文主义的光芒 D强调对上帝要诚实【解析】C 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主张人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幸福。这与牛顿的说法内涵一致,C项正确。12.【2012郑州质检】29、1931年,法国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曾说:“大家都知道,在我们这一时代的物理学史中,(他)的地位将在最前列。他现在是并且将来也还是人类宇宙中有头等光辉的一颗巨星。因为他对于科学的贡献更深入到人类思想基本概念的结构中。”他评论的

87、这位科学家是A.伽利略 B.牛顿 C.普朗克 D.爱因斯坦【解析】13.【2012郑州质检】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说:“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的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这种文学流派是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印象画派【解析】B 爱弥尔法盖主张文学要整理描写人间的现实事件,与现实主义文学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的特点一致,答案为B。14.【2012石家庄质检】“她走在美的光彩中,象夜晚皎洁无云而且繁星漫天;明与暗的最美妙的色泽在她的仪容和秋波里呈现

88、:耀目的白天只嫌光太强,它比那光亮柔和而幽暗。”这是英国l9世纪初期伟大的诗人拜伦的作品她走在美的光彩中。下列作品与此艺术风格一致的是 A蓝色多瑙河 B战争与和平 C红楼梦 D向日葵【解析】A 拜伦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作品歌颂美、善和光明。A项作品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是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艺术风格与她走在美的光彩中一致。答案为A。15.【2012德州期末考】观察下面两幅绘画作品,它们的共同点是( )A都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变化 B都追求对客观对象的准确描述C.都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 D. 都着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解析】D 毕加索的绘画是现代主义美术,它重视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

89、自我表现”;梅石溪凫图是中国画,它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它们都着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答案为D。16.【2012德州期末考】法国浪漫主义的“产婆”斯塔尔夫人说过:“忧郁的诗歌是最能与哲理相一致的诗歌。忧郁较之其他心灵状态更深地进如人的性格和命运。”这种“忧郁”主要反映了人们对( ) A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 B资产阶级革命的呼唤 C新社会制度的高度颁扬 D人性解放的渴望【解析】A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动乱不已,政治黑暗,社会不平等,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对现实社会强烈不满。这种情绪反映在文学上,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A项符合题意。17.【2012

90、德州期末考】“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下列有关“这一发现”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有助于解释光电效应 B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重大发展 C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 D促进了人们深入认识微观世界【解析】C 根据材料的描述“这一发现”应该是量子理论。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答案为C。18.【2012南通期末考】科学家达尔文在研究中发现,“在浅色的桦树林里,浅色种类的蛾通常是深色种类的蛾的6倍;相反,通常为浅色种类的蛾的16倍”。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91、A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 B生物个体之间存在本种类内部的竞争 C生物的进化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D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解析】D 凡是能较好地适应环境而发生变异的个体,如“在浅色的桦树林里,浅色种类的蛾”和“在深色的松树林,深色种类的蛾”,将获得较多生存和繁殖的机会。并且这种变异会通过世代传递形成新物种,这就是“自然选择”。答案为D。19.【2012青岛期末考】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修正了经典力学体系,并非否定。在相对论中,牛顿三大定律依然正确,只不过在分析问题时还要考虑到相对论的效应而已。以上阐述的相对论与经典力学的关系是A各自独立 B继承与发展 C否定与对立 D否定与

92、发展【解析】B 相对论只是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它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B项符合题意。21.【2012苏北四市联考】“宇宙中物质的每个粒子都对其他粒子有引力;引力与两个粒子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他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这一理论A由普朗克创立 B指导人们发现海王星C发展了经典力学 D改变近代物理学传统观念【解析】B 材料描述的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后来,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发现了海王星。答案为B。二、非选择题22.【2012金华十校联考】28(15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1085年欧洲十字军攻陷穆斯林在西班牙统治的托

93、莱多城时,发现大批阿拉伯文纸写本,其中包括希腊人著作的译本,遂引起注意。雷蒙德大主教筹办翻译机构,招请懂阿拉伯文的人将其译出。这些拉丁文新译本的出现使欧洲人为之震惊,在他们面前突然展现出早已忘却而感到新鲜的古希腊精神文明的世界和不久前还放出异彩的阿拉伯文化宝库到14世纪欧洲已有四十多所大学,墙养出一批批学者,每个大学都有图书馆,师生在阅读藏书时,从新译出的希腊和阿拉伯著作中获很多哲学和科学知识,自然认识到天主教神学的荒谬性 潘吉星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源流、外传及世界影响(1)根据材料一,指出造纸术的传播是如何推动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6分)材料二:启蒙运动是欧洲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在启蒙

94、时代,欧洲知识界对西方文明传统信仰和价值观重新思考,强有力地扫荡了笼罩着西方世界的封建思想和宗教神学的迷雾。(启蒙运动)崇尚科学和对人类理智的乐观主义态度则促进了现代科学的重大发现。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历史卷,转引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13页。(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西方文明传统信仰和价值观”的含义,并分析启蒙运动是如何“促进了现代科学的重大发现”的。(6分)材料三:若干年间,批评指责的北风刮起它最大的曲解和嘲讽的暴风,(他们)甚至把我说成是一个邪恶的人。 赫胥黎语,转引自解恩泽:科学蒙难集(3)“北风”喻指哪一势力?“他们”为何把赫胥黎“说成是一个邪恶的人”?(3分)【解析】第(

95、1)问,从“造纸术推动印刷业和教育的发展,人们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这一角度思考。第(2)问第一小问,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发展,它对天主教会的抨击更加猛烈;第二小问解释“对人类理智的乐观主义态度”即可。第(3)问,赫胥黎是进化论的坚定支持者和传播者,“北风”是他的对立面。【答案】23.【2012郑州质检】33、(12分)迷信与科学的主要区别之一在于,迷信只是一种主观臆测,而科学则建立在对现实世界的客观观察之上。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谶纬是中国古代谶书和纬书的合称。其中“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纬”是汉代附会儒家经义衍生出来的一类书,是对未来的一种政治预言。谶

96、纬之学又称符瑞文化,是继筮卜文化之后出现的企图沟通天人关系的又一学说,“其(谶纬)极端性既凸显了汉代思想博大吞吐的气势,又凸显了汉代思想拼凑杂芜的思想缺陷;既表现了汉人的自信与智慧,又表现了汉人的迷信与稚拙;既是色彩绚丽的时代画卷,又是黯然消退的过眼烟云。”徐兴无谶纬文献和汉代文化构建(1)有人认为与筮卜文化相比谶纬文化有其进步意义,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的认识。(6分)材料二 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动,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天体运行论)的出版,他用这本书(虽然是胆怯地而且可说是只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

97、来。恩格斯自然辩证法(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要指出“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代表性理论成就,并简要评述天体运行论的历史地位。(6分)【解析】第(1)问,确定谶纬文化和筮卜文化的比较项:观察依据、探索对象、思想文化方面的结果、政治方面影响等,看它们的不同,归纳出谶纬文化进步意义和筮卜文化的消极影响。第(2)问第一小问列举出近代以来的重大科学成就即可,注意是“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科学;“历史地位”需从积极和局限性两个方面评述。【答案】(12分)(1)谶纬文化是以实际的天象、物变为观察评论的依据,而筮卜文化只是人为的主观活动与推测;谶纬文化探索的是自然与人(社会)的互动关系,而筮卜文化只

98、盲目服从超自然的神秘力量;谶纬文化推动了科学与文化(天文观测、汉赋等)的发展,而筮卜文化只能导致迷信的蔓延;谶纬文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君主的专制统治,而筮卜文化只是君主统治的工具。(6分,任答三点即可)(2)成就: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2分)评述:是人类对宇宙认识的革命,动摇了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是现代科学的开端;为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理论武器;受时代局限,他对宇宙的认识还是有限的、不完整的。(4分,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24.【2012绥棱一中期末考】(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牛顿描述的世界中,处处充满着井然有序的规律和法

99、则于是更多的人开始建立这样一种世界观:既然物质世界有着如此的自然规律,那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存在,只要能将牛顿破解自然之谜的科学方法,运用于人类社会,那么社会发展的规律也能被掌握。大国崛起材料二 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而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随着各门科学的发展,一种以静观反思代替盲目信仰、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代替经验古训的怀疑批判的近代理性精神产生了。人们热烈地崇尚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在欧洲大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沈之兴、张幼香主编西方文化史材

100、料三 贫富对立变得更加尖锐,工业的迅速发展反而造成了群众的赤贫化。资产阶级的恶德败行以最丑恶的形式表现出来。商业日益变成欺诈。革命的箴言“博爱”在竞争的诡计和嫉妒中获得了实现。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了刀剑,成为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总之,和启蒙学者的华美寓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请回答:(1)材料一所说的指什么?牛顿的成就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中有什么地位?(4分) (2)据材料二,近代自然科学形成对欧洲思想领域产生什么影响?试举例说明新思潮对欧美社会革命的作用。(4分)(3)材料三中,作者对由“理性的胜利”建

101、立起来的社会是什么看法?试举两例文艺作品佐证这一观点?简要说明理由。(4分)(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社会的关系?【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指的是牛顿的研究成就;第二小问从人类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和对自然科学的标志性意义等方面分析地位。第(2)问“影响”注意关键信息“科学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 近代理性精神产生了”等;“作用”举法、美革命。第(3)问根据材料可以看出人们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这是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产生的背景。第(4)问要依据材料和上述问题作答,言之成理即可。【答案】(1)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定律(或自

102、然哲学的数学原理)。(2分)地位:实现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第一次大综合;注重实验和数学,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2分)(2)影响:批判封建神学,形成理性主义思潮。(2分)举例:法国大革命推翻了专制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北美殖民地在启蒙思想鼓舞下获得独立,建立共和国。(2分)(3)作者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2分)这种情绪反映在文学艺术创作领域里,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美术作品。如西风颂悲惨世界自由引导人们。(2分)(4)认识: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2分)文学艺术来源于现实,反映了社会生活(2分)。专题十五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外交成就一、选择题

103、1.【2012日照调研】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青色的城之意)、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优美牧场之意)。这说明新中国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解析】D 归绥、迪化等是旧中国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带有一定征服心态的称呼,具有强烈的大汉族主义色彩,新中国改称呼是切实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体现。2.【2012石家庄质检】新中国成立后,黄炎培欣然接受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部部长,他儿子问他为什么年过七旬却做起官来,他回答说: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自家的政府。自家的事,需要人做时,自家人不应

104、该不做,是做事,不是做官。这表明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满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积极性 C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民主人士代表居大多数 D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解析】B 一届“人大”于1954年召开,排除A;C项说法错误;1956年提出该方针,排除D。B项正确。4.【2012石家庄质检】 人民日报评论说: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它评论的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不结盟运动 D“上海五国机制”【解析】B 从

105、关键词“亚非人民”可知这次会议是亚非会议即万隆会议。1955年有共同遭遇的亚非2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中国派团参加。5.【2012合肥一模】在1972年6月斯德哥尔摩召开的首次人类环境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发言:“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越南和印度支那,使用化学武器杀伤印度支那人民,破坏人类环境。”对中国的强烈谴责,美国国务院要求其代表团对之进行淡化处理。美国这样做主要是因为A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B美国需要进而改善同中国的关系C美国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D美国推行灵活务实的外交政策【解析】B 注意时间“1972年6月”。四个月前,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

106、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如果美国在此时与中国针锋相对,势必影响与中关系。B项符合统一。6.【2012宁波八校联考】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前夕,周恩来总理说:“如今,我们是作为一个大国,到日内瓦去参加一个正式的国际会议,是登上国际舞台了,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总归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周总理这里所说的“文戏中有武戏”主要是指A就朝鲜南北统一提出合理化建议 B就印度支那和平行动提出合理化建议C宣传和扩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努力 D宣传和扩大“求同存异”的外交策略【解析】B 所谓“武戏”是有关战争的讨论。C、D很明显是“文戏”,排除。A项提出过但未获通过。在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陷入僵局时

107、,周恩来就此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动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B项符合题意。7.【2012青浦质检】1972年2月1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稍后的3月6日出版的时代周刊封面上,设计者将画面切割成五块尼克松与毛、周的会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歌舞演出顺次罗列其上。在设计者看来A. 尼克松的访华具有跨时代意义B. 尼克松与毛、周成为政治挚友C. 中美是可以建立睦邻友好关系的D. 中美终于打破坚冰实现建交夙愿【解析】A 时代是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内容广泛,对国际问题发表主张和对国际重大事件进行跟踪报道,在美国颇有影响力。将尼克松访华设计为封面,说明设计者认识到了尼克松访华的重大时代

108、意义。答案为A。8.【2012衡水质检】某日的英国泰晤士报用四版面刊登了来自香港记者的有关北京的报道,其中有这样的话;“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所报道的事件应该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共同纲领的制定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解析】A 香港记者报道的是一个“(大)都在共产党的手中”“拥有近5亿人民”的中国“政府”,A项符合题意。9.【2012衡水质检】2011年1月25日晚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金色大厅隆重上演的“中国新春音乐会”暨“中国达人世界

109、巡演首场演出”全面“升级”,已被列为中奥建交40周年而在奥地利推出“中国年”活动的开幕式,从而拉开了中奥建交40周年系列庆祝交流活动的帷幕。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中国音乐对奥地利音乐产生了巨大冲击 B国家间文化交流与政治发展相互促进C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音乐中心 D当代音乐成为了政治活动的附属品【解析】B A、C、D三项说法都不正确。“音乐会”是文化交流,“中奥建交40周年庆祝活动”主要是政治活动,二者同时进行,说明文化交流与政治发展是相互促进的。B项正确。10.【2012遂溪一模】“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材料中的“转

110、折点”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C中日邦交正常化 D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解析】A “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说明这是联合国内的活动,B、C、D都不符合这一要求。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否决了美国、日本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案”,同时通过了亚非“反西方国家”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11.【2012衡水中学期末考】下图中圈出处我国建交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开始以大国身份走向国际舞台 B台湾当局非法占据联合国席位的局面结束C中日、中美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解析】B 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

111、权利,并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驱逐出去,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国纷纷与中国建交。B项符合题意。12.【2012石景山期末考】“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我国外交政策有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A B C D【解析】D 新中国建立之初,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立,受意识形态的影响,中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不能体现材料反映的思想,排除含的选项。

112、答案为D。13.【2012中山期末考】1974年,为打击侵入我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中国政府决定东海舰队“直接通过台湾海峡”驰援南海。台湾蒋介石海军不仅没有阻拦、还友好地亮起“请通过”信号。2008年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很快促成两岸直接“三通”。这说明台湾国民党当局A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希望与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C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与共产党根本利益一致【解析】C 1974年,“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尚未提出,A项错误;国民党尚未有建立统一战线的意向,B项排除;共产党代表中国中华民族的利益,而国民党只代表台湾当局的利益,D项排除。答案为C。15.【2012苏北四市联考】“

113、我说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谈得成也行,谈不成也行,吵架也行,不吵架也行,当作旅行者来谈也行,当作总统来谈也行。总而言之,都行。”(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说这段话主要基于A越南战争结束 B中苏关系恶化 C美国实力下降 D中日正式建交【解析】B A项是1973年,D项是1972年,皆排除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苏联陈兵中国东北,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在这种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B项符合题意。16.【2012衡阳六校联考】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

114、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导致这两种印象的原因分别是A新中国成立初,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政策;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B美苏冷战的影响;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 C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D中苏建交;70年代,中国综合国力增强【解析】A “无知”、“好战”、“狡诈”、“危险”是美国普通百姓对中国的偏见,这种偏见来源于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敌视性宣传;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后,美国人民逐渐了解了一个真正的中国,才有了真实的印象。答案为A。17.【2012衡阳六校联考】2011年2月,在巴西、德国、印度和日本谋求联合国常任理

115、事国的问题上,各常任理事国态度不一,美国坚决反对德国“入常”但支持日本;而中国则坚决反对日本“入常”。四国“入常”及各常任理事国的不同态度反映了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意识形态决定国家关系 经济地位影响政治地位联合国成为谋取利益的工具A B C D【解析】B 美国与德国意识形态一致但反对德国“入常”说明不正确,联合国在成立之初是美国等西方国家谋取利益的工具,不正确,排除含、的选项,答案为B 。18.【2012济宁期末考】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这一规定反映出当时A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B人民政协已成为统一战线组织C民主革命的任务已经彻

116、底完成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建立起来【解析】A “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是新中国的国体。国体通常由宪法确定,宪法由全国人大颁行,所以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人民政协是在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19.【2012济宁期末考】“周恩来的发言在措辞和内容上都是标准的中共式的新闻宣传,但与会各国都相信周的蛊惑宣传,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到了这么一种可能,即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干涉,都将导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公开干涉,真使人头痛!”上述言论最有可能出自A新中国成立时美国官员对新中国的评价B美国官员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评价C出席日内瓦会议的美国代表对中国的评价 D美国官员对万隆亚非会议上周恩来的评价【解析】

117、D 使美国“头痛”的是亚非会议而不是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得到与会亚非各国的普遍赞同,中国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联系,这使与会观察国美国破坏会议、妄图继续干涉印度支那的阴谋破产。答案为D。20.【2012临川十中期末考】邓小平曾经指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我们有很多优越的东西,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不能放弃。”“这个制度”指( )A.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解析】C 关键信息“解决民族问题”,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是新中国为解决民族问题而

118、实行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21.【2012临川十中期末考】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的原因是中国实行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国方略【解析】B 新中国成立后,没有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而是采取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以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答案为B。22.【2012南通期末考】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谈话中提

119、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这一主张 A蕴涵了“一国两制”的精髓 B首次宣布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C提供了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 D直接推动了“九二共识”的达成 【解析】A B项在1979年元旦,时间不符,排除;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是“一国两制”, C项排除;D项错在“直接”上。答案为A。 23. 【2012朝阳期末考】下表是历届人大任期时间以及召开会议的次数。下列相关认识,符合史实的是( ) A第一届人大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 B第二届人大决定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第三、四届人大工作受到“左”倾错误干扰 D第五

120、届人大期间形成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解析】C 从表格中可知第三、四届人大工作任期期间几乎未召开会议,说明人民代表无法行使其权利,这一时期又主要在“文革”时期,是“左”倾错误发展最严重的时期。C项符合题意。24.【2012朝阳期末考】1972年2月上海公报中明确规定,“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对公报解读准确的有( )对当时世界超级大国之一美国的约束这是中美建交后取得第一个重大成果包含着反对苏联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有助于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A B C D【解析】B 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错误;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21、是在1971年,错误。排除含、的选项,B项正确。25.【2012潍坊期末考】2011年10月4日,中俄否决了有关制裁叙利亚的决议草案。中国此举的目的是捍卫联合国宣言,维护叙利亚的领土和主权及中东地区的和平。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积极维护地区的稳定和世界和平 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 B C D【解析】C 维和行动需要参与国派出一定数量的军队在联合国统一部署下进行,在叙利亚问题上,中国没有派出维和部队,排除含的选项。答案为C。26.【2012黄山质检】尼克松担任美国总统后,对均势概念做了重新解释,提出现在是一个五极世界,其中的一极便

122、是中国,它应该摆脱孤立局面。这说明:A“一超多强”的格局正逐步形成 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美国需要改善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D中国致力于打破外交孤立的局面【解析】C A项正发生于现在,排除;B项发生在尼克松访华以后,排除;D项说法错误。答案为C。二、非选择题27.【2012海淀期末考】(20分)法制建设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指标。自古至今,法律都起着保障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中世纪后期,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在简单商品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变化发展了的社会经济条件,要求产生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法律上层建筑,极需有新的“私法”(即民法)来调整层出不穷的民事法律关系。而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

123、代表的罗马法恰好是一种完整地体现简单商品生产的法,它对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例如所有权、债权和契约等等,都做了极为详尽的规定。因此,这种法律正好符合促进新兴资本主义形成和巩固的历史要求。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到19世纪初,则更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 摘编自李雅书 杨共乐古代罗马史 (1)依据材料分析罗马法对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6分) 国与国之并立而有交际;人与人之相处而有要约,法政所由立也。中国惟不讲此学,故外之不能与与国争存,内之不能使吾民得所。夫政法者,定国之本也。故今日之计,莫急于改宪法。必尽取其国律、民律、商律、

124、刑律等书而广译之。 梁启超变法通议(2)简述以上材料所反映的梁启超的法治思想。分析梁启超法治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6分)中共八大提出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国家的法制。刘少奇在政治报告中指出:“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董必武在大会发言中强调,当前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法制的中心环节就是要“依法办事”。为此,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他在列举我国法制不完备的现象之后,提出要逐步完备我国的法制要加速执行律师制度和公证制度。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 上册)(3)结合中共八大以来不同时期的史实,判断并说明中共八大的法制思想是否

125、得到贯彻落实。(8分)【解析】第(1)问多角度分析,如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政治、经济、法律等。第(2)问“法治思想”依据材料概括, “时代背景”从国际、国内形势,政治、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第(3)问,以改革开放为分界线,改革开放前以“左”倾错误对民主法制践踏的史实来例证;改革开放后以民主法制走向健全与完善的史实来证明。【答案】(1)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提供了上层建筑(或“法律依据”);(2分)促进资本主义经济(或“近代经济”)发展;(2分)为资本主义的立法提供了范本。(2分)(2)法律用于调节国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是国家存在的基础。全面借鉴外国的法律制度,建立完整的法律体系。(3分)近代西方政治

126、法律制度的传入及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清朝统治的危机(3分)(3)改革开放前,八大的法制思想没有得到全面贯彻。(1分)“文革”期间,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2分)改革开放后,八大的法制思想得到贯彻。(1分)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2分)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分)28.【2012嘉定区调研】38、二十世纪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变迁对于美国人乃至所有西方国家的人来说,好莱坞影片是他们了解中国、中国人以及中国文化习俗的主要渠道。我们可以从好莱坞影片中看出美国的中国形象在20世纪的变迁。材料一:(20世纪初叶)也就

127、是在这一时期,华人的形象被格式化了。他要么是一个“黄种异教徒”要么是一个白人的忠实仆从 材料二:从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这一时期电影中的一个明显变化就是,到30年代末,抽鸦片者、厨师、洗衣工之类的华人形象开始消逝,取而代之的是神秘的侦探、贫穷但却高尚的农民之类的正面形象。材料三:进入60年代,早期关于中国及华人的反面形象又重返影坛,帮会争斗、白奴与贩毒再次主宰了华人题材的影片。材料四:70年代,美国电影对现时中国政治题材的表现越来越少,传统的中国与华人形象又走上银幕。70年代中期,影星布鲁斯李(即李小龙)所塑造的中国功夫形象风靡一时。材料均出自张小琳西方媒体中的中国形象及其文化溯源问题:(1

128、0分)(1)四则材料涉及了不同历史时期,当时中国国内背景分别如何?(4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指出影响上述中国形象变迁的主要历史因素有哪些?(至少两个不同视角)(6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确定时代(时期)即可回答背景。第(2)问重在确定分析历史因素的视角,如国际关系、国家实力、文化差异等。【答案】(1)20世纪初:清末民初,政局动荡。30年代末40年代初:抗日战争时期。60年代: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曲折时期。70年代:文革后期,外交舞台的拓展。(4分)(2)国际关系因素:30年代末40年代初,二战时期,中美是盟友关系,中国形象比较正面;60年代,冷战时期,中美分属不同阵

129、营,中国形象走向反面;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政治丑化减少。国家实力因素:20世纪初,中国处于清末民初,长期遭到西方侵略,国内政局动荡;美国经过两次工业革命,发展迅速,同时也是侵略中国的列强之一。故中国形象卑微低下。文化差异因素:中美宗教信仰、文化特色、政治制度、经济特色等都不同。(两个视角,其他合理亦可,6分)29.【2012吉林期末考】(16分)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人类社会的历史逐渐汇合成为一部统一的历史。但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直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从来都不是一个统一的社会。人类的各个社会,一方面在进行着“自我运动”,另一方面又在互相影

130、响、互相作用。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公元前8公元前4世纪,欧洲社会在政治领域里“自我运动”过程中诞生的文明成果。(2分)材料二 马克思、恩格斯给了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很高的评价,认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他们创立的“民主共和国和普选制同农奴制比较起来是一种巨大的进步”。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上的又一个新阶段。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袁立 马克思恩格斯派生性社会发展观研究(2)根据材料二,以英国(议会)为例,举出

131、资产阶级对世界政治文明的贡献。(3分)并指出“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是怎样“促进了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的?(2分)材料三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由于人类各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所以人类文明的发展事实上总是首先由少数或个别社会率先创造了新文明,而后才又通过这种新文明的广泛传播而使多数或绝大多数社会逐步地上升到了这种新文明。资本主义文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9世纪以后,中国、印度等东方世界都接受资产阶级新文明对本国社会组织的改造和影响,促进这些东方古国的缓慢进步。袁立 马克思恩格斯派生性社会发展观研究(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资产阶级文明的扩张途径。并指出19世纪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的新文明从政治、经

132、济两个方面是怎样影响着中国的。(6分) 材料四 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是世界历史的基本特征。二战加速了世界一体化进程,世界逐渐形成一个大社会,这是人类文明统一性的必要前提。凡自外于国际社会而闭关自守的国家便会落后;战争又使世界多样化的趋势和统一性趋势相伴随而发展。随着战后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世界统一性和多样性逐渐打破了地区、国家的界限,在历史进程中把世界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更加紧密地联系为一个整体。历史真正形成为世界历史。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整理(4)多样性是二战后世界发展的又一特征。20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建立了哪些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3分)【解析】第(1)问根据所

133、学,公元前8公元前4世纪欧洲诞生的文明成果应指古希腊、罗马的文明。第(2)问,第一小问列举出英国实行的各种民主制度即可;第二小问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第(3)问,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扩张途径;回答“影响”时,政治上是资产阶级的探索,经济上是经济结构的变动。第(4)问列出新中国的三大政治制度即可。【答案】雅典的民主政治;罗马法(2分,各1分) 英国创立了代议制、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度、议会政党制等民主政体形式(3分)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确立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证,成为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2分)殖民侵略、经济扩张和人员流动交往的增多(2分)政治:中国开始学习和传

134、播西方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开始进行维新改革和建立共和国的尝试。(2分)经济:自然经济结构解体;出现机器生产(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出现(2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专题十六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选择题1.【2012东城期末考】2011年12月11日,胡锦涛同志在某论坛上高度评价某事件,称其“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该事件是指( )A建立深圳特区 B开发上海浦东C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解析】D

135、 根据材料中的限定词“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可以确定该事件为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A、B、C三项是对外开放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不能称其为进入新阶段。答案为D。2.【2012海淀期末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过程。下列事件中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A B C D【解析】A 三项符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定义,都体现了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而属于左倾错误,背离中国的实际情况,排除,选。答案为A。3.【201

136、2日照调研】右图是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1987年出版)中对一些国家1980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测。当时,他对中国经济发展状况预测的依据是文革后社会政治局面稳定出台重大经济决策活跃城乡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接轨世界突出科技教育兴国战略地位A.B.C .D.【解析】B 依照图示,可知保罗肯尼迪对中国经济发展状况预测是快速增长,那么他在1987年的依据只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提出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所以排除。答案为B。4.【2012日照调研】据入世谈判中国代表龙永图回忆,一般国家入世需要13年时间,而我们用了16年。最初6年就在讨论一个问题:“中国到底是不是市场经济”。当时我们反复

137、讲,我们是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相结合的。最后人家说你不要讲了,你就回答我一个问题,你们搞不搞市场经济?当时谁敢讲这个话呀!这说明当时A.中国需要进一步改革经济体制 B.西方国家借经济问题施压中国C.世贸组织规则对中国发展不利 D.中国入世需要权利与义务统一【解析】A 根据材料,结合2001年中国入世,可以得出龙永图强调的最初6年发生在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前,中国的改革开放还没有深化,故此选A。其它三项脱离材料。答案为A。5.【2012济宁期末考】1960年,毛泽东在七千人大会上总结经济困难局面出现的原因时,明确提出了“人祸”的问题。他认为“人祸”不是敌人造成的,而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人祸”应是A阶级

138、斗争的扩大化导致社会动荡B经济建设领域的“左”倾指导方针及其实践C中国和苏联两国关系的不断恶化D中国在外交领域继续坚持“一边倒”的方针【解析】B 由材料中的“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可以排除C项,D项“一边倒”的方针只适用于建国初期,60年代外交方针做了调整,该项不正确,A项发生在1960年之后。答案为B。6.【2012泉州四校联考】下图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C到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大跃进”的影响 C.国民经济的调整 D. 自然灾害的影响【解析】B 根据图示,从C到D对应的时间应从19621965,而A、B发生在1958年,D

139、项发生在19591961年,C项符合题意。答案为B。7.【2012衡水质检】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没有农业的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这说明毛泽东已经认识到( ) A只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才能促进农业的社会化 B农业的社会化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首要条件 C小农经济的分散性不符合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D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必先完成农业集体化【解析】C 解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农业的社会化的含义是指农业由孤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转变为分工细密、协作广泛的社会生产。但新中国刚成立,大都是在经济落后、小农经济众多的情况,也就是小农经济的分散性不符合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由此选C。

140、其它三项不符合题目的要求。答案为C。8.【2012衡水质检】右图是1992年1月26日深圳特区报发表的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纪实文章东方风来满眼春。下面有关这一事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南方谈话”是在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出现的 B“南方谈话”是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之后发表的 C“风”是指南方谈话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姓“资”姓“社”的标准问题 D“春”的寓意是南方谈话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奠定了思想基础【解析】B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的时间在1992年1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在1992年10月, “南方谈话”是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141、改革目标之前发表的,所以B项错误,符合题目要求。其它三项符合史实,是正确的。答案为B。9.【2012安徽名校模拟】造成下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例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国营企业改革【解析】A 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公有经济占绝对优势,联系所学应是三大改造。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从图示可以了解到这一时期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公有经济占绝对优势。联系所学应是三大改造,1953年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

142、改造,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公有制确立起来,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答案为A。10.【2012安徽名校模拟】有人把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划分为初步探索、制度创新和纵深推进三个阶段,其中19932003年被称为制度创新阶段。这里的“创新”具体是指A按劳分配制度的创新B管理模式的创新C所有制方面的创新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新【解析】D 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阶段实际上就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阶段,重点进行了经营管理体制、分配体制和所有制结构等方面的改革。第二阶段开始于1993年,由这个时间可以联想到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据此可知题干中的“创新”实际

143、上就是指流通体制的创新。根据所学,19781992年是国企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改革目标;19932003年被称为制度创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明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2004年以后是纵深推进阶段,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方式的变化和资本市场的改革使我国的国企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答案为B。11.【2012南通期末考】右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的部分情况, 该图反映了 A“一五时期”我国的工业发展非常缓慢 B“二五时期”我国的农业比重明显上升 C中共八大路线的贯彻使工业比重明显上升 D计划经济的实行导致服务业比重

144、基本稳定【解析】D 通过图示对比,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说明我国的农业比重下降,B项错误。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说明我国的工业发展较快,A项错误。第三产业的比重变化不大,说明服务业比重基本稳定,原因是国家计划经济的实行,D项正确。中共八大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方针,如果贯彻中共八大路线,农、轻、重三者应协调发展,C项错误。答案为D。12.【2012金山期末考】导致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败一成的关键因素是( )A是否坚持土地公有制 B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实际状况C是否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是否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关系【解析】B 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属于生产

145、关系的调整,成功的关键要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人民公社化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前农村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坚持土地公有制,A项错误。C、D两项不能作为关键因素。答案为B。13.【2012遂溪一模】对下图所示有关新中国农业发展历程的准确理解是A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重大变革 B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C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D不断探索符合国情的农业发展道路【解析】D 图示中有关新中国农业发展历程经过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这个过程中,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都是公有制,A项错误

146、。B项只符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新中国农业发展历程的变化体现出我国不断探索符合国情的农业发展道路。答案为D。14.【2012聊城五校联考】根据下表分析, 1953 年至今,我国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土地改革 对农业进行改造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B C D【解析】D 分析1953 年至今,我国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土地改革的完成在1952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此无关,由1953到1957年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对农业进行改造,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

147、行,使经营方式发生变化。答案为D。15.【2012金华十校联考】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进一步扩大民主生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该材料出自(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公报C中共八大政治报告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解析】C 由材料可知,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进行了正确的分析,这应是中共八大的贡献。答案为C。16.【2012潮州期末考】1979年3月,央电视台播出了建台以来的第一条商业广告:国产幸福可乐。同时,美国也宣布可口可乐将重返中国大陆市场。依据所学判断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民族产业面临挑战 B中

148、国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解析】B由材料可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属于政治活动,外交应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非直接引进美国的可口可乐。第一条商业广告的播出应体现我国的对内改革的实施,中国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与对外开放政策无关。A项是影响而非原因。答案为B。17.【2012吉林期末考】据有关资料显示:1967年至1976年的10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7.1%,社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8%,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4.9%。具体到各年,动乱最严重的1967年,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9.6%,1968年比上年又下降4.2%。其余各年均为

149、正增长。如果上述史料真实可信,那么这一时期保持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A.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B.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C.邓小平的“全面整顿” D.领导集团的团结奋进【解析】 B A、D与史实不符,C项发生于1975年。答案为B。18.【2012朝阳期末考】1958年8月,国家计委提出的“二五”计划意见书中规定指标为“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53%左右;农业总产值30%左右。”关于这一指标评价准确的是( ) A开启了中国工业化建设大门 B贯彻了八大制定的路线方针 C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D促进了经济全面快速地发展【解析】C 通过材料判断,这一时期应是大跃进时期,片面追求工业的高指标,从

150、而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会促进了经济全面快速地发展。这一做法违背了八大制定的路线方针。开启了中国工业化建设大门应是一五计划的实施。答案为C。19.【2012黄山质检】右图刻舟称瓜是创作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的一幅美术作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记录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B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巨大发展C反思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历史 D表达了人民改变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解析】D 该漫画体现了大跃进时期片面追求高指标,反映了人民改变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答案为D。20.【2012黄山质检】12、下表能够反映的史实是(编自杨继绳中国改革开放20年记实)年代1978198019851

151、990199219941996国有工业比重(%)77.676.064.954.651.537.328.5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 第一、第三产业不断发展 所有制结构不断改善 国有企业面临困境A B C D【解析】C 表格中国有工业比重不断下降,反映出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工业属于第二产业,与无关,违背史实。案为C。二、非选择题21.【2012佛山质检】(24分)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不同时期各国GDP数据统计国家时间中国美国英国日本1820年329%

152、18%95%3%1900年6%236%185%24%材料二 近三十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98%,这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达5万多亿美元,已经超越日本在世界排位第二。 摘编自凤凰网(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GDP出现的变化?(4分)(2)在20世纪初,为什么英美GDP能大幅超越中国?(10分)(3)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经济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要分析原因。 (10分)【解析】第(1)小题依据数值不难得出。第(2)小题应结合时间限定条件,从政治、经济、对外政策等角度分析。第(3)小题结合材料二中的“世界罕见”和“世界排位第二”可以得出中国经济的特点;结合“近三十年

153、来”的时间提示,也可以从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方面分析得出。38(24分)参考答案(1)变化:由1820年的世界第一,到1900年大幅落后于英美新兴国家。(4分)(2)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工业革命,近代科技进步,殖民扩张与掠夺,海外贸易;(任一点2分,不超过10分。)(3)高速增长、总量居世界第二。 (任一点2分,不超过4分。)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多边)贸易。(任一点2分,如有具体的正确表述可酌情给分,例:十一届三中全会、体制改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等,不超过6分。)22.【2012济宁质检】(18分)新中国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体现了鲜明的时

154、代特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国某时期的工业建设成就分布示意图材料二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要引以为戒。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材料三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为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胡锦涛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高层论坛上的讲话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工业成就取得的原因。(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所说的“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主要

155、指什么?(2分)毛泽东的论述反映出我党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念是什么?(2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做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战略决策的必要性。(4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我国经济政策的基本因素有哪些?(4分)【解析】第(1)小题由图中的第一汽车制造厂等提示,可以判断这是实施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这些工业成就取得的原因应结合一五计划的内容、三大改造、学习苏联,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等来分析。第(2)小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是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基本理念的得出立足两个方面:既要借鉴又要创新,走自己的路。第(3)小题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分析。第(4

156、)小题应从国情出发、国家的政策扶持并结合国际形势的变化等方面分析。【答案】(1)正确的方针保障(“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2分)生产关系改革的促进(三大改造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保障);(2分)借鉴苏联的经验(苏联的支持与援助、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等)。(2分)(2)“缺点和错误”:国民经济比例失调。(2分)理念:既要借鉴苏联的经验,又要破除对苏联的迷信;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2分)(3)国际因素:两极格局解体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世贸组织是推动经济全球化重要力量。(2分)国内: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融入世界潮流的必然要求。(2分)(4)党和政府的决策;基本

157、国情;国际形势的变化等。(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专题十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与科教、文化1.【2012德阳一诊】思想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敌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扎,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汉书董仲舒传 (1)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推崇教化的主要措施及目的。(4分)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既然志在“以文化解决政治问题”,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而新文化派在文

158、化和政治之间频繁穿梭时也从未感到有一道界线。对他们来说,文化与政治是一体的。陈被秀1917年写道:“我们要诫,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时共和的伦理道德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他显然将新文化运动看作他所理解的“共和政治”工程的文化方面。另一方面,五四运动也决非一个纯粹的政治运动,它也有自己的文化诉求,只是它的文化诉求对立于新文化运动的文化诉求。摘自中华读书报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并从思想文化角度指出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关系。(6分) 材料三 当代学者罗燕明系统论述了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三次结合。他指出第一次结合发生在建党前后,表现为宣言的价值观与救亡图存运动的

159、结合。第二次结合发生在建党以后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表现为宣言的阶级斗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第三次结合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表现为生产力观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这次结合完成了历史主题的转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李军林(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十年研究述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6分)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结合理论成果实践成果第一次 第二次第三次 【解析】第(1)小题主要措施应依据材料一概括,从兴办太学和建立地方的教育系统两个方面分析。目的可以从教化民众达到巩固统治的角度分析。第(2)小题结合材料中

160、“以文化解决政治问题”得出其既是思想解放运动又是政治运动。从思想文化角度来说,二者相互促进的关系。第(3)小题依据材料“第一次结合发生在建党前后,表现为宣言的价值观与救亡图存运动的结合”可以得出是中共二大上制定的最低革命纲领。依据材料“第一次飞跃”和“第二次飞跃”可以判断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实践成果结合三大理论的意义得出。2.【2012西城区期末考】53(16分)科学与技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古代的数学和西方古代的数学各有特色。数学史专家钱宝琮深入研究九章算术后,认为“九章算术的编纂者”对待数学的态度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

161、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几何学的对象乃是永恒事物,而不是某种有时产生和灭亡的事物”,“几何学大概能把灵魂引向真理并且或许能使哲学家的灵魂转向上面”。(1)结合相关史实,分别说明“九章算术的编纂者”与柏拉图对待数学作用的认识。(4分)下表为1618世纪初期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增设教席的情况。时间大学增设的教授席位1546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神学、希伯来语、希腊语、民法、医学1619牛津大学萨维里几何学教席1621牛津大学色德来自然哲学教席、萨维里天文学教席1663剑桥大学卢卡西数学教席1669牛津大学植物学教授席位1702剑

162、桥大学化学教授席位1704剑桥大学天文学教授席位根据上表,概括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从16世纪中期至18世纪初期新增课程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4分)科学与技术是有区别的。“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1924年,中国化学家张准说:“由于提倡西学者,其目的不在科学本体,而在制铁船,造火器,以制胜强敌,谋富强救国之策耳。而学西学者,又束缚于科举思想,徒藉一二格致之名词,以为进身之阶,干禄之途而已。”(3)结合所学,判断张准所述现象发生的历史时期;并指出20世纪初的中国人重视“科学本体”的历史事件。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你对“科学本体”

163、的理解。(4分)1956年,我国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并制定出中国第一个发展科学技术的长远规划,即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规划确定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和今后科技发展的主要目标。(4)结合所学,说明我国编制科学技术长远规划的背景,列举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所取得的主要科技成果。(4分)【解析】第(1)小题“九章算术的编纂者”对待数学作用的认识是立足实用,柏拉图对待数学作用的认识是进入深奥的哲学殿堂(或理解“理念论”)的基础。第(2)小题变化趋势应结合材料由神学等人文学科到数学、化学等自然学科得出。先分析以人文学科为主透露出16世纪中期受文艺

164、复兴和宗教改革等思想解放的影响,再分析以自然学科为主的原因,可以从18世纪初期英国受经济、外交、科技发展的影响方面分析。第(3)小题由材料中体现出“中体西用”的思想判断出是洋务运动时期。20世纪初的中国人重视“科学本体”的历史事件,应结合科学这面旗帜得出是新文化运动。“科学本体”体现了既重视科学本身,又体现了其促进了思想的解放。第(4)小题我国编制科学技术长远规划的背景应结合时间1956年,从三大改造基本完成,面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角度分析。主要科技成果结合时间限定条件1956年至1967年,应不难得出。(16分)(1)九章算术提出了田亩、粮食、贸易、土方、赋税等应用问题的计算方法,认为数学是

165、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工具。(2分)柏拉图创立阿卡德米学园,开设几何学、算术、天文学等课程,认为学好几何学是进入深奥的哲学殿堂(或理解“理念论”)的基础。(2分)(2)趋势:新增课程从以人文学科为主到以自然科学为主。(1分)原因:16世纪中期,英国受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在大学中增设了人文学科的教席;17世纪以来,英国逐渐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由于远洋航行、掠夺殖民地、发展经济的需要,在大学中增设了自然科学的教席;近代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为英国在大学中增设自然科学的教席创造条件。(3分)(3)历史时期:洋务运动时期。(1分)事件:新文化运动。(1分)科学本体:科学包括科学法则、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而不仅仅是指技术;科学的价值在于发现真理,而不仅仅是富强救国或追求功名的工具。(2分)(4)背景:三大改造(或一五计划)临近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即将全面展开。(2分) 主要科技成果:原子弹、导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点1分,答对2点即可得2分)答“两弹一星”,也给2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