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编 第二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歌哭悲欢里的清明节起初,清明只是一种提示春耕的节气的名称。它是怎样变成祭奠先人的节日的呢?这不能不从清明前两天(也有前一天)的寒食节说起。寒食节在清明成为节日前,承载着国人祭奠古圣先贤的职能。溯其源,可直追两千六百多年前春秋时代晋国的一个人物介之推。传说,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预先做好的熟食(冷食),以此纪念介之推。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是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钻木取火,换取新火种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暮春三月正值改火,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食用冷食。相沿成习,遂成寒食风俗。从节日的起源看
2、,寒食节与祭祀祖先并无关系。早在寒食节出现之前,古人就有祭奠先人的习俗。起初,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墓穴上要堆起一个坟头,可以让子孙后代记住先人埋葬的地方。墓祭由此有了物质的依托。这大概发生于春秋后期。战国时期,墓祭的风气逐渐浓厚起来。但是,一直到汉代,人们扫墓祭祖并无固定的日子。进入唐代,民间逐渐兴起集中在寒食节祭扫的风气。唐朝的统治者于开元二十年(732年)将寒食扫墓以法令的形式确立下来,并将之列入五礼。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便常常将扫墓沿至清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朝廷鉴于民间扫墓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下诏准许“寒食清明,四日为假”。
3、从这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宋元时期,人们在祭扫坟墓时,越来越流行焚烧纸钱。寒食节期间禁火,烧纸钱的行为只能在清明进行。这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清明上坟。也就是从这时起,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直接取代寒食节的地位。扫墓祭祖给人的印象是悲伤的。其实,清明还有它的另一面相欢快踏青。唐诗中即充斥着丰富的踏青游春景象。像李正封所云:“晓日清明天,夜来嵩少雨游人恋芳草,半犯严城鼓。”来鹄所云:“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墓间祭扫的悲情与春游兴酣的喜悦,是通过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安排在一起的呢?古时在农历三月三日举行上巳节,主要风俗是踏青
4、、祓禊(临河洗浴),以祈求收获生命的力量,祛除魔鬼的作祟。据古史传说,殷商的祖先契的孕育,就是由于其母在河里洗浴,吞食鸟卵所致。论语记载,孔子听到曾皙说:“暮春时节,穿着刚做好的春服,与朋友们到沂水沐浴吹风。”孔子会心一笑,说:“我赞同你的理想。”至晋代,潘尼有诗曰:“暮春春服成,百草敷英蕤”,“羽觞乘波进,素卵随流归”。王羲之的兰亭之会,表明修禊、踏青习俗在士人中基本成型,在流觞曲水间体验冥冥之中的天命意志,进而擢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也就成了上巳习俗中最重要的文化内涵。自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行祭之余,便兴致勃勃地进行郊游宴饮活动了。宋元时期,清明游春宴饮之风更盛。元代一首描写清明踏青的诗云:“
5、尽说游行好,春深桃李天。香车旅曲水,宝马踏荒烟。”上巳习俗被清明节吸纳进去,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清明、上巳两节前后相接,相距不远,清明郊外上坟时可顺便踏青;二是中华民族是个乐天知命的民族,人们视亲人之死为“归”,生死之间不是绝对的对立,阴间乃为阳世的延长或补充。清明节,人们要祭奠亡人,以通阴间,同时也需要迎春活动,以顺阳气。1下列对“寒食节”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间传说认为,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晋国为纪念晋国大臣介之推,规定寒食节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预先做好的熟食。B寒食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古代改火的习俗。暮春三月,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事先准备熟食。相沿成习,就形成了
6、寒食风俗。C最初,寒食节和祭祀祖先并无关系。古代早有在宗庙祭奠先人的习俗,这大概发生于春秋后期。战国时期,墓祭的风气日盛。到汉代,扫墓祭祖还无固定时日。D唐代,民间逐渐开始集中在寒食节这一天扫墓祭祖。公元732年,寒食扫墓以法令的形式确立下来,并列入五礼,成为人们的重要节日。解析:发生于春秋后期的是墓祭,而不是在宗庙祭奠先人。答案:C2下列诗句中不是表现古人清明游春习俗的一句是()A游人恋芳草,半犯严城鼓。B羽觞乘波进,素卵随流归。C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D香车旅曲水,宝马踏荒烟。解析:描写的是上巳节游春景象。答案:B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唐开元二十四年,朝廷下诏
7、准许“寒食清明,四日为假”,这样,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样放假。说明从这时起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直接取代寒食节的地位。B上巳节,在农历三月三日进行,主要活动是踏青、临河洗浴。孔子、潘尼、王羲之都在修禊、郊游宴饮中体验冥冥之中的天命意志,擢升自己的人生境界。C清明祭祖并进行郊游,始于唐代,宋元时期,清明游春之风更盛。主要是因为清明、上巳两节前后相接,也符合中华民族乐天知命的文化传统。D按时间先后排序,三个节日是:寒食、清明、上巳;按其诞生先后论,三个节日则是:上巳、清明、寒食。宋元以后,清明集三节于一身,成为中国春天的代表性节日。解析:A项,“寒食清明,四日为假”,不能说明
8、清明取代了寒食,清明直接取代寒食节的地位是在宋元时期。B项,原文中没有孔子“郊游宴饮”的表述。D项,诞生的先后顺序是:上巳、寒食、清明。答案:C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莫高窟壁画的病害是怎样形成的?又有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呢?壁画病害的形成,简言之就是存在于洞窟崖体中的可溶盐遇水后溶解,水蒸发后再结晶,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导致结晶盐存留于壁画的泥层和颜料层中,破坏了壁画原有的物质结构。目前莫高窟壁画的病害大致分为三类:一是起甲壁画,即壁画表面的颜料层起皮、龟裂、脱落;二是空鼓壁画,其特点是壁画的泥层与洞窟岩体失去黏结,开裂后向外鼓胀,当其无法承受自重时,就有塌毁的可能;三是酥碱壁画,
9、主要表现为壁画整体粉化、酥松,呈糟糠状,最终彻底脱落,因此它是所有病害中最为严重也是最难治理的病害,又被称为壁画的癌症。经过多年的试验与筛选,敦煌研究院找到了一种最理想的修复起甲壁画的黏结材料明胶,即动物皮胶在精炼后得到的一种最接近古人作画时所使用的胶结物,因此它对壁画的颜料层的副作用是最小的。它的作用既可使壁画干裂翘起的颜料层湿润后与泥层重新黏结,又不会破坏壁画颜料层的色彩关系,即画面效果。当对试验模块进行无数次修复并且证明这种修复工艺有效之后,真正的洞窟实地修复方可开始。如果说修复起甲壁画是直观的、看得见的,那么修复空鼓壁画则是不可视的,更是不能立即见效的。修复人员首先在壁画的空鼓部位,找
10、到一个尽可能不破坏画面效果的地方,打一个细小的孔洞,插进橡胶软管,随后灌入事先配制好的具有黏结作用的浆液至壁画的泥层与岩体之间,最终达到岩体与壁画泥层重新黏结的目的。这种浆液透气性好,收缩率小、强度适中、重量轻,其性质与壁画泥层非常相融。因此只要灌浆经验丰富,技术娴熟,此浆液就会很好地填充壁画的空鼓缝隙,既不致使壁画负重过多,又具有良好的黏结效果。在灌浆完毕之后,一项重要的工序就是支顶吸盐板。该吸盐板表层是一种吸附力极强的材料,在支顶空鼓壁画使其回贴的过程中,吸附浆液中的水分及其所溶解的空鼓部位的可溶盐。最后通过局部吸盐法,彻底吸附掉残留在表面的盐迹,这样就避免了灌浆后的壁画在水分蒸发时把可溶
11、盐留在泥层或颜料层中,导致酥碱、起甲等其他病害的再发生。据悉,关于所谓的壁画癌症,即酥碱病害的修复方法,目前敦煌研究院尚在试验中,但修复的思路仍是脱掉壁画中的可溶盐。敦煌研究院对莫高窟第85窟壁画进行了历时8年的修复,它是目前世界上采用现代科技工艺修复古代石窟壁画最成功的一个范例,也是实施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一个典范。如果在未来的长时间里,这些被修复过的壁画状况良好的话,说明敦煌研究院已经找到了一整套修复壁画的科学程序。那么,尽量延长莫高窟壁画的寿命,似乎就有了可能。1下列对莫高窟壁画病害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洞窟崖体中的可溶盐遇水后溶解,水蒸发后再结晶,使结晶盐存留于壁画的泥层和颜料层
12、中,破坏了壁画原有的物质结构,形成了壁画病害。B明胶是动物皮胶在精炼后得到的一种胶结物,浆液透气性好、收缩率小、强度适中、重量轻,它们都是修复起甲壁画病害的好材料。C莫高窟的病害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中酥碱壁画导致壁画彻底脱落,因此它是所有病害中最为严重也最难治理的一种。D当壁画的泥层与洞窟岩体失去黏结开裂后,壁画就向外鼓胀直至塌毁,从而形成了空鼓壁画。这种病害的修复是不能立即见效的。解析:A项必须经过“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B项表述杂乱,“浆液”是修复空鼓壁画的材料。D项“直至塌毁”不当,文中只是说“有塌毁的可能”。答案:C2下列有关空鼓壁画修复过程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道工序是插管。
13、在壁画的空鼓部位,找到一个尽可能不破坏画面效果的地方,打一个细小的孔洞,插进橡胶软管。B第二道工序是灌浆。将事先配制好的具有黏结作用的浆液灌至壁画的泥层与岩体之间,使岩体与壁画泥层重新黏结。C第三道工序是支顶吸盐板。该吸盐板表层是一种吸附力极强的材料,吸附浆液中的水分及其所溶解的空鼓部位的可溶盐。D最后一道工序是局部吸盐。彻底吸附灌浆后残留在壁画泥层或颜料层中的可溶盐,避免酥碱、起甲等其他病害的再发生。解析:“彻底吸附灌浆后残留在壁画泥层或颜料层中的可溶盐”不当,应该是“彻底吸附掉残留在表面的盐迹”。答案:D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壁画修复是一项精细而系统的工程,修复人员需具备丰
14、富的经验、娴熟的技术以及较高的专业知识。B可溶盐是导致壁画病害的罪魁祸首,因此,想方设法脱掉壁画中的可溶盐是壁画修复工作的重中之重。C无论是修复材料的研制还是修复过程都要事先进行无数次试验,可见试验在壁画修复中的重要地位。D敦煌研究院对莫高窟第85窟壁画进行了成功修复,说明我国已经找到了一整套修复壁画的科学程序。解析:“说明我国已经找到了一整套修复壁画的科学程序”不当,文中这样说是有条件的。答案:D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洗手能洗去道德污点身体的洁净与道德的纯洁在宗教、语言和人类行为上,都有非常深远的联系。洁净就在虔诚的身边。在英文里“小偷”被称做“一双脏手”。而最著名的例子,可能要
15、数在谋杀邓肯后,麦克白夫人疯狂地想洗掉血渍。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美国西北大学的行为研究人员在一群大学生身上,对所谓的“麦克白效应”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发现,至少在潜意识里,人们认为可以“洗”净自己的罪孽。在第一次试验中,西北大学的60名学生被隔离起来,要求描述任何一件过去发生在他们身上的道德或不道德的事。这项试验完成后,研究人员给他们出示了一系列词语碎片,其中一些例如,WH可以拼成与清洁有关的WASH(洗)或完全不相干的WISH(希望)。那些刚刚才花时间回顾了自己不道德行为的受试者,拼出一个与清洁有关的词的可能性更大。后来,一个有32名受试者参加的类似研究显示,在回顾了自己的不道德经历后,学生
16、更有可能选择橡皮,而不是笔,而那些没有进行过测试的受试者却没有什么选择上的偏好。另一项有27位受试者参加的试验,要求受试者把道德或不道德的故事抄下来。在一个关于道德的故事中,一个律师帮助了他的同事,而在一个关于不道德的故事中,律师则做了坏事。然后,受试的学生被要求给一些生活用品定价,包括牙膏、肥皂等。不出所料,抄写不道德故事的学生给清洁用品定的价格要比其他同学高得多。尽管这些研究似乎表明,道德上的污点造成了对身体清洁的渴望,但研究人员还是想知道,这种对清洁的要求是否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在要求45位以上的受试者回忆自己过去的不道德行为后,研究人员给其中22人分发了纸巾,而把剩下的人继续留在“不干净
17、”的状态中。然后,研究人员要求这些无偿的自愿者去帮助一位陷入绝望的大学生:74%处在不清洁状态中的人会提供帮助,而那些已经把自己的手洗干净的人中,只有41%会提供帮助,这个结果发表在2006年9月8日的科学上。洗手能减少身体上的不满情绪,但也会减少道德精神。发现这种潜在的联系后,研究人员希望进一步探究这种关系的根源无论是在文化、语言还是心理上以及它的影响。“环境的洁净如何影响人们的道德?”研究人员说,“我们的研究将说明,环境不洁与社会行为可能存在因果关系。”如果麦克白让他的夫人有一个干净的家,就不会发生这么肮脏的事情了。1从原文看,下列对“麦克白效应”试验的有关内容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洗
18、手不仅能减少身体上的不满情绪,还会减弱人们帮助别人的意愿。B试验表明,道德污点造成了对身体清洁的渴望,这种渴望与社会行为存在因果关系。C身体的洁净与道德的纯洁在宗教、语言和人类行为上,都有非常深远的联系。D这项试验最早发现当人们背叛了自己的价值观时,他们感到需要去补偿。解析:B项说法过于绝对,文中只是说“可能存在因果关系”;C项表述与题干无关;D项表述属于无中生有。答案:A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麦克白夫人在谋杀邓肯后疯狂地想洗掉血渍的事例,同样可以说明至少在潜意识里,人们认为可以“洗”净自己的罪孽。B清洁双手之类的行为能减轻负罪感,但也削弱了一些人的道德精神,使他们在别人有困
19、难时不愿意提供帮助。C抄写不道德故事的学生给清洁用品定的价格要比其他同学高得多的原因是他们认为清洁用品可以“洗”净道德污点。D洁净的环境可以改善人们的社会行为,不洁净的环境则会降低人们的道德水准,这一点将得到科学家们的研究证明。解析:该项错在“他们认为清洁用品可以洗净道德污点”,这些学生并没有如此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答案:C3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谓“麦克白效应”,是指罪恶感能促使人们去清洗自己,洗涤身体可以帮助人们释放良心上的不安。B没有分到纸巾的受试者的道德素质似乎比分到了纸巾的受试者要高得多,因此更愿意帮助他人。C加拿大和美国科学家有关“麦克白效应”的试验对于研究
20、人们的心理有着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D麦克白夫人希望借洗手来洗清她的罪恶,这与中国的“金盆洗手”有某种相似之处,只不过后者更主动。解析:B项犯了强加因果关系的错误。答案:B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从巨石阵到达尔文故居不久前,英国决定为位于伦敦布罗姆利的达尔文住宅及工作间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达尔文航游世界考察后,在这里居住了40年,提出了进化论学说。达尔文故居将世界文化遗产与科学探索和发现联系起来,回应了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有关世界遗产要承认和纪念杰出科学成就的提议。自1984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英国对申请世界遗产的热情始终不减。目前,英国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共有26处,其中文化遗产
21、22处,自然遗产4处。一些遗产如巨石阵、丘吉尔庄园、西敏寺、格林威治天文台、伦敦塔等,在我国知名度较高。从历史渊源上看,英国的世界遗产项目大致有这样几类:一类是历史久远的宏大建筑遗迹,如建于石器时代的巨石阵,罗马帝国早期修建的哈德里安长城和巴斯古城以及爱丁堡老城。巨石阵的格局显示它是古人祭祀拜天的圣殿,其建筑工艺人们至今不得其解。另一类则与王室名门相关。布莱海姆庄园讲述的是近代英法争雄欧洲的历史,西敏寺则见证了英国王室一千多年的沿革与变迁。伦敦塔经历过王宫、监狱、法场、军械库、博物馆、档案馆、制币厂、动物园等无数次角色转换,如今却作为国宝藏地让人流连忘返。英国人对伦敦塔的兴趣甚至比对白金汉宫还
22、高,因为这里珍藏着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那顶镶有3000颗宝石的“帝国皇冠”。还有一类则属于历史和宗教题材,如坎特伯雷大教堂、杜罕姆教堂和城堡、喷泉修道院和圣玛丽教堂,这些历史遗迹让人联想起王室与教廷的权力较量及其对英国历史的影响。另外,英国是近代科学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以此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堪称英国得天独厚的资源。格林威治天文台定位了本初子午线,成为世界遗产可说是名至实归。铁桥峡谷、布勒那翁工业景观、德温特河谷工厂、利物浦商船城则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篇。世界遗产在英国也是旅游热点,一些遗产管理很注意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以促进当地经济。不过,英国并未把世界遗产单纯当做旅游资源,相反,人们十分注意保护和保
23、存遗产的历史原貌,防止过度开发利用和旅游性破坏。英国政府认为,世界遗产是不可再造资源,其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都要通过保护遗存实体得到体现。在巨石阵举目环视,除了两间很不显眼的管理处小房屋和进出路面,广袤的原野上根本看不到任何建筑物和农业活动。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英格兰北部,尽管当地政府在其产业调整中将旅游业放在重要地位,但却更重视保护著名的哈德里安长城。该遗产管理部门坚守旅游不可破坏遗址的原则,对旅游实施监控,并视情关闭部分保护区。当地政府批准建造了500多家旅店以及配套的餐饮、休闲等旅游设施,但这些经济活动均在遗产保护区外。为了保持长城原有物境,农业部出台了对农业活动的鼓励性政策,英格兰农
24、村局规划出长城小径,兼顾到长城保护及旅游者和沿线农民受益。驾车沿长城走,公路沿线根本看不到夺目的旅游招牌,也看不到长城的影子,因为长城远在两边起伏的山峦田野之后。这看起来似乎不太方便,但当你踩着青草,徒步走到长城旁边,举目环视古老的城墙和荒野田园,恍然回到了近2000年前的罗马帝国时代。英国搞世界遗产旅游非常注重寓教于游。例如,哈德里安长城管理部门就很注重与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相结合,为老师备教和学校集体参观提供便利,以吸引学生来此增长知识、接受文化熏陶。位于伦敦市中心的西敏寺尽管是旅游者必到之处,但其门票价格仅相当于英国最低小时工资的一倍半。就是英国人排着长队参观的伦敦塔,其门票价格仅相当于两
25、个多小时的最低小时工资。除了出售门票和纪念品,这个历史的权威见证别无其他旅游收入。格林威治天文台因为浓缩了英国科技的一段闪光历史,所以完全对游客免费开放。英国是一个随处可见古迹遗址的国家,多数古迹之所以得到良好保护,最重要的原因还是那里有热爱本国历史、关心本民族荣辱兴衰的民众。(摘自光明日报,有改动)1关于达尔文故居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达尔文故居包括达尔文住宅和其工作间。B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是其在位于伦敦布罗姆利的故居中提出来的。C达尔文故居将世界文化遗产与科学探索和发现联系了起来。D达尔文故居是应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有关世界遗产要承认和纪念杰出科学成就的提议建立的。解析:达尔文故居是早
26、就存在的,达尔文故居的申遗是对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有关提议的回应。答案:D2英国拥有众多的古迹遗址,其古迹遗址都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其最重要的原因是()A英国众多的古迹遗址也是旅游热点,一些遗产管理很注意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以促进当地经济。B英国的文物管理部门坚守旅游不可破坏遗址的原则,对旅游实施监控,并视情关闭部分保护区。C英国搞古迹遗址的旅游非常注重寓教于游,以使参观者增长知识,接受文化熏陶。D英国的古迹遗址之所以得到良好的保护,最重要的原因是有热爱本国历史、关心本民族荣辱兴衰的民众。解析:D项的信息在文本最后一段,要抓住关键词“最重要的”。答案:D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建于旧石器
27、时代的巨石阵,是历史久远的宏大建筑遗迹,是古人祭祀天地的圣殿,其建筑工艺人们至今不得其解。B西敏寺是与英国王室名门相关的世界遗产,见证了英国王室一千多年的沿革和变迁,但其门票价格仅相当于英国两个小时的最低小时工资。C英国政府认为,世界遗产是不可再造资源,唯有保护遗存实体才能使其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得到体现。D为了保持哈德里安长城的原有物境,英国农业部出台了对农业活动的鼓励性政策,并规划出长城小径,兼顾到长城保护及旅游者和沿线农民受益。解析:A项“祭祀天地”有误,应为“祭祀拜天”。B项,由文中倒数第二段可知“仅相当于英国两个小时的最低小时工资”有误,应为“仅相当于英国最低小时工资的一倍半”
28、。D项,由倒数第三段可知,“规划出长城小径,兼顾到长城保护及旅游者和沿线农民受益”是“英格兰农村局”的行为,而不是“英国农业部”。答案:C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建筑新理念:太阳能氢能住宅矿物燃料的大量消耗,导致了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引发了全球气候变暖等生态环境问题。为此,太阳能建筑应运而生,从理论到实践,逐步发展和完善。比如,德国弗莱堡有个闻名于世的“太阳城”,城中所有房屋结构在设计上都非常注意俘获太阳能,所有房屋的顶上都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建筑开创了绿色能源利用的新形式。尽管太阳能是一种无污染的绿色能源,但它并非尽善尽美。地球每天有昼夜变化,天气会时阴时雨。因此,太阳能的最大劣
29、势在于其非连续性,稳定性差。太阳能并不能保证在人们需要能量的时间和地点出现,而当今的能量存储技术还无法大范围地大量存储电能。人们发现,由两个氢原子结合而成的氢分子,是一种优越的能量载体。氢燃烧时,会释放出热量和生成水,不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矿物燃料所产生的大气保温气体,也不产生其他污染物质,因而氢是一种清洁能源。氢能可由燃料电池转化为电能,这种转化能量利用率高、噪声小、稳定性好。但如果利用传统方法制氢,制取单位氢所花费的电能要远远超过该单位氢转化成的电能,这显然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而利用太阳能这种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能源来制氢,使氢成为一种“可再生能源载体”,这样就解决了太阳能稳定性差的问题,从
30、而实现可再生能源能够稳定地按居住者要求随时提供电能的愿望。因此,在建筑中将太阳能和氢能结合起来进行利用,就可相得益彰。可见,太阳能和氢能是一对真正的“黄金搭档”。正是基于这一原因,美国纽约技术学院向传统的太阳能建筑挑战,研制成了一种新颖的太阳能氢能住宅。这种住宅的屋顶和向阳侧都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能被输入一个“专用电解器”,该“专用电解器”从水中分离出氢,然后氢被输入专用的储存器。根据居住者的需要,氢通过燃料电池和其他装置转化为电能和热能。由于通常厨房和浴室消耗的电能和热能比较多,卧室、客厅和书房消耗电能和热能比较少,因而设计者对房屋的结构、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及其他装置的
31、布局都进行了精心的考虑和巧妙的安排,尽可能缩短能量传输的路程,减少能量的消耗,提高能量利用率。这种太阳能一氢能建筑,能量可以自给自足,也不会产生大气保温气体等污染物质,还具有安全、无噪声等优点。它表明,即使不依赖日益减少的矿物燃料而仅依赖用之不竭的太阳能,我们就可营造一个舒适而又安全的家。如果在这种建筑中再增加收集和储存雨水装置、地热调节装置、热能回收装置、废水循环和再生装置,以及在建筑该住宅时采用可再生的建筑材料,那么,这种建筑的生态效益就更好了,使用的价值就更高了。20世纪60年代,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把建筑学和生态学结合起来,提出了“生态建筑”的概念。“生态建筑”是从设计、建筑、使用到
32、废弃的整个过程都做到无害化,将成为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而这种太阳能氢能住宅是自然和技术结合的成功尝试,是摆脱依赖矿物能源的希望所在,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对人们的强大吸引力,向着“生态建筑”又迈进了一大步,可能成为建筑设计的新追求。1从原文看,下列对“氢能”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氢能可由燃料电池转化为电能,这种转化能量利用率高、噪声小、稳定性好;而采用传统方法制氢,制取单位氢所花费的电能要远远超过该单位氢转化的电能。B利用太阳能制氢,使氢成为一种“可再生能源载体”,这就有可能解决太阳能稳定性差的问题,从而可望实现可再生能源能够稳定地按居住者要求随时提供电能的愿望。C氢燃烧时,会释放出热量
33、和生成水,不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大气保温气体,也不产生其他污染物质,因而,氢是一种清洁能源。D由两个氢原子结合而成的氢分子,是一种优越的能量载体,在建筑中将太阳能和氢能结合起来进行利用,两者可相得益彰。解析:“有可能”、“可望”与文意不吻合,应是肯定语气。答案:B2下列表述不属于“太阳能氢能住宅”工作原理的一项是()A对房屋的结构、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及其他装置的布局要进行精心的考虑和巧妙的安排,尽可能提高能量利用率。B住宅的屋顶和向阳侧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接受初始能源太阳能并将其转化成电能。C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能输入一个“专用电解器”,“专用电解器”从水中分离出氢。D氢被输入专用的贮存
34、器后,氢通过燃料电池和其他装置被转化为电能和热能。解析:这是工作流程,而不是工作原理。答案:A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阳能作为一种绿色能源,具有无污染、永不枯竭等矿物能源不可比拟的优点,所以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和重视。B太阳能氢能住宅比太阳能住宅能更好地满足居住者对能量的需求,是一种更高形式的可更新能源建筑,是太阳能建筑的发展趋势。C若在太阳能氢能住宅中增加收集和储存雨水装置、地热调节装置、热能回收装置、废水循环和再生装置,其生态效益将会更好。D由于太阳能氢能住宅是自然和技术结合的成功尝试,是摆脱依赖矿物能源的希望所在,故已成为建筑设计的新追求。解析:原文只是说“
35、可能将成为建筑设计的新追求”。答案:D六、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民间外交更能打动人心虽然中国的改革开放迅速提高了自己的国际地位,但中国还没有塑造自己全球形象的国际经验。以官方声音为主的宣传使我们的话语缺少了能够满足民间需要的说服力;崛起的喜悦中夹杂的狭隘民族主义成分所产生的众多解气的话语,不仅无助于中国说服世界的努力,反而成为外国主流媒体报道中国时出现负面内容的重要原因。中国迫切需要在对国际政治和中国文化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培育大量具有说服世界能力的民间人士。换句话说,中国人多,中国外交更需发挥民间优势。事实上,民众有意识的参与使众多涉外活动具有了外交意义,甚至比经过精心修饰的外交表述更能
36、打动人心。从二战结束到中美建交这段时间,中国和美国处在敌对、猜疑、相互隔绝和互不了解的状态。基辛格担任国务卿之后说:“我们仍然认为中国是我们面临的最抱敌意的国家。”但他第一次到上海时,早晨抽空跑出去看了看街上的人,回来却说:“中国人是一个和平的民族,脸上带着佛一样的微笑。”见到面目慈祥的中国人,观念就变了。基辛格转变观念的启示,也为我们解决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提供了思路。长久以来,西方人坚信他们的文明是世界惟一成功的文明,它们是国家治理的范本,其生活方式值得向往,有些国家推行的所谓“价值观外交”就是以这种意识为思想蓝本的。而人员流动的全球化,却必将证明“价值观外交”政治视野的局限性。2007年韩
37、中贸易额为1500亿美元,相当于韩美和韩日的总和。韩中之间每周往返航班836架次,比韩国国内航班数量都要多,韩中之间已经建立了密不可分的经济关系。韩国驻华大使金夏中最近总结说:“在世界上,能与中国人用杯子喝53度白酒的只有韩国人,通过老白干的实力能说明韩中贸易额连年激增的缘由。”中韩两国人士炖上一盆狗肉,盘腿上炕谈生意时可能没想到外交,但却促进了外交,所以韩国赞赏中国的发展。事实证明,通过经济活动中民众的交流,中华文明逐渐扩大了在西方的影响,西方在如何看待中国走自己选择的道路方面逐渐变得客观起来,对中国持肯定态度的声音越来越多。中国的文化中有“朋友信之”,“近者悦,远者来”的传统。现在每年有将
38、近4000万人出国。中国人、中国资本,中国企业已经遍布全球。这是我们的优势,这么多人出去容易让外国人听到中国真实的声音。目前,外国对中国的了解和我们的期望有很大差距。我们的宣传太像“宣传”,官员学者出国很怕说错一句话,民众的声音出不去,外宣就不真实了。不要担心扩大民间的声音会带来负面影响,我们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说明了民间和外界的交往越深,中国文化的影响就越大。英国首相布朗称:“到2025年,中国讲英语的人将超过全世界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人数。”若此,中国外交对外言说的能力将大增。如今,国际事务中的言说能力正在与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共同成为主导国际政治的力量。现代政治就是言说政治,其突出特点就是,人
39、们往往不仅仅要看一国的官员说了什么,更要看民众怎么说,说了什么。一个国家无论有多大的外交实力,有多少外交官,都不可能代替民间的交往。而在很多时候,几十个外交官说的“官话”,还往往不如一个普通老百姓的“俗话”更具有感染力。(摘自环球时报2008年2月15日,作者孙培松,有删改)1.对“民间外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间外交可以在官方宣传缺少能够满足民间需要的说服力时弥补中国塑造自己全球形象的国际经验的不足。B民间外交有助于西方客观看待中国走自己选择的道路和消除外国主流媒体报道中国时出现的负面内容。C民间外交强调民众有意识的参,与这使得基辛格第一次到上海就转变了对中国的敌对、猜疑观念。D民间外
40、交不必担心会给中国带来负面影响,外国对中国的了解越深,中国文化的影响就越大。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促使基辛格转变观念的不是“民众有意识的参与”。答案:C2对文中“通过老白干的实力能说明韩中贸易额连年激增的缘由”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在世界上只有韩国人能与中国人喝53度的白酒,韩国通过与中国的白酒贸易使两国贸易额连年激增。B2007年韩中贸易额相当于韩美和韩日的总和,韩中之间每周往返的航班比韩国国内航班数量都要多。C韩国人在和中国人谈生意时对中国的发展的赞美虽然没有想到外交,却促进了外交。D中韩两国民众在经济活动中的交流比官方外交更具感染力,它使双方增进了了解,建立了互信,从而促
41、进了韩中经济贸易的发展。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A.并非“白酒贸易”,B.是表现不是“缘由”,C.因果倒置。答案:D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使中国更易发挥民间外交优势,从而更易让外国人听到中国真实的声音。B人员流动的全球化证明了西方国家建立在西方中心主义基础上的“价值观外交”存在政治视野的局限性。C目前外国对中国的了解和我们的期望有很大差距,这一事实充分说明了我国的外宣缺少民众的声音,太不真实了。D中国讲英语的人比全世界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人数还多,中国外交对外言说的能力正在与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共同成为主导国际政治的力量。解析:此题考查根据
42、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B.应为“必将证明”,C“太不真实了”歪曲文意。D.应为“到2025年将超过”。答案:A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绿色经济是一种新经济,它既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又是人类创造绿色财富的经济。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绿色经济包括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绿色消费。绿色经济以高科技为手段,一方面通过科技力量的巨大作用使高科技的绿色产品极大地占有市场,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导部分,使广大低收入者能够买得起绿色产品,实现社会公平;另一方面,它又要在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的范围内,把技术进步限定在有利于人类、有利于人类与大自然相互关系的轨道上,使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
43、程不损害环境与人的健康,即按照人类生活或生存的方式来求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绿色经济不仅包含生态文明和循环经济的内容,同时还追求以最小的资源耗费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在绿色、健康的基础上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绿色经济以人为本,其主旨是服务于人的需要和发展,它兼顾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当代人利益与子孙后代的利益,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人类利己主义。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生态环境与资源的永久可利用性,而绿色经济始终强调经济发展的生态化,追求的不是简单重视自然资源的价值,而是从动态上强调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永久可利用。作为一种超越“唯生态主义”的经济,绿色经
44、济不会单纯地用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眼光来看待经济的持续发展,更不会以牺牲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改善来换取生态环境的保护,而是希望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更好地实现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不同,二者虽然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循环利用等方面有着共同之处,但绿色经济是以科技手段来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等内容,在动态中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虽然循环经济也强调“以人为本”,但是,循环经济最主要是通过对资源和环境的关注和改善来实现的,它并不具有绿色分配的内容保证最低收入的人能够购买和消费绿色产品,而绿色经济理论则在强调社会公平方面比循环经济的内容要丰富得多。1下列对“绿色经济”理
45、解正确的一项是()A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利用高科技手段开发自然资源。B绿色经济围绕以最小资源耗费换取最大经济效益这一中心,使人与自然和谐。C绿色经济把技术进步规范在一定的轨道上,这与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并不矛盾。D绿色经济的突出特征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解析:A项中的“关键是如何利用高科技手段开发自然资源”说法没有依据,文中只是把高科技作为一种手段,而这种手段的使用是受到限制的。B项“围绕以最小资源耗费换取最大经济效益”只是绿色经济的一个方面,不是“中心”。D项“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不只是“绿色经济”独有,由原文最后一段第一句可知。C项正确。答案:C2下列表述不符
46、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A“唯生态主义”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可以牺牲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改善。B绿色经济服务于人的需要和发展,并不反对个人利益,它体现的其实是一种高层次的人类利己主义。C循环经济主要通过对资源和环境的关注、改善来实现以人为本的追求。D作为一种以知识为基础且能创造绿色财富的新经济,绿色经济涵盖并超越了“唯生态主义”和循环经济。解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项后半句话错误,从文章第二段的首句和第三段的首句可以得知,绿色经济涵盖了循环经济,超越了“唯生态主义”。答案:D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A发展绿色经济意味着即使是最低收入的人也能够购买
47、和消费绿色产品。B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绿色消费,可求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C绿色经济既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又可更好地实现个人利益,实现双赢。D绿色经济是一种较理想的经济形态,在社会公平的内容方面比循环经济更全面。解析:此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从文章第二段可知,绿色经济追求自然资源最大限度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兼顾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因此,C项的推断不合理。答案:C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新能源开发师法大自然新一代的小型环保企业正纷纷登场。它们推出了一些非常大胆却又能付诸实践检验的理念,为工程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们开发出的项目五花八门,小到智能冰箱
48、,大到竖立在海上的巨型风轮。设计人员们希望,他们新开发的这些项目能够在今后20年里改变能源供应格局,削减碳化合物的排放量。这些项目中有修建在离岸20英里处海域、发电能力超过现有所有同类器械的大型风车,还有监控全国高压输电线网以实现节能运行的冰箱,也有既可以作海水淡化工厂又可以作电影院的设施,甚至有能在发电的同时保护海岸的潮汐发电设备。这些新兴企业在利用自然界能源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主要的基础设施工程。巨型发电风车目前正在实验室接受检测,明年就要在海上进行实地测试。它模拟的是在风力极小的微风中都能像螺旋桨一般转动的枫树叶子,两条细长的叶轮每条立起来都有埃菲尔铁塔那么高,基座就像石油钻井平台一样扎根在
49、450英尺深的海水中。格里姆肖公司的设计人员马丁波林说,这些风轮每座的装机容量都能达到20兆瓦,大约是现有风力发电器械的5倍。波林说:“100座这样的风轮组成的发电机组,所占海域面积只有几平方英里,但每座风轮每分钟只需要转几转,这套机组的装机容量就几乎比英国目前所有的风力发电厂还要大。”他说:“我们现在从生态系统中得到启示,正在扩大项目的规模。我们会倒回去研究一些基本的原理,从大自然中获取灵感。”对于水资源短缺的国家非常必要的海水淡化工厂,目前也出现了新思路。设计人员查利佩顿和同事开发出了一种海水淡化工厂,几乎不消耗能源,同时该设施还能当作露天电影院使用。这样的海水淡化工厂外观是一扇玻璃和钢结
50、构的墙,就利用简单的蒸发和冷凝设备制造大量的淡水。波林说:“灵感的来源是纳米比亚的一种甲虫,这种甲虫利用甲壳作为冷凝面搜集水蒸气,这样就能够在沙漠中生存。”还有一种大胆但简单的设计便是长达15公里的潮汐发电项目,其装机容量可以达到450兆瓦。它还能保护海岸不受侵蚀、免受风暴的袭击。1从原文看,下列对新开发的“大型风车”相关内容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A设计人员新开发的项目中有一种修建在离岸20英里处海域的大型风车,它的发电能力超过了现有所有器械。B新兴企业从枫树叶子中得到启发,设计出一种能够在微风中灵活转动的巨型发电风车,实用性能良好。C设计人员马丁波林评价说,巨型风轮每座的装机容量都能够达到
51、20兆瓦,是现有的风力发电器械的5倍。D100座巨型风轮组成的发电机组,不仅所占面积不大,而且装机容量几乎比英国目前所有风力发电厂都大。解析:A.外延扩大,“超过”的对象应为“现有所有同类器械的大型风车”;B.将未然误作已然,这种巨型发电风车目前才在实验室接受检测,尚未投入实际使用;C.将约数误作确数,应为“大约是现有风力发电器械的5倍”。答案:D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新兴企业在设计主要的基础设施工程时,很注意利用自然界能源,如巨型发电风车基座就扎根在450英尺深的海水中。B设计人员很注意师法大自然,从大自然中获取灵感,如新型海水淡化工厂外观设计灵感就来源于纳米比亚的一种甲虫
52、。C设计人员查利佩顿和同事开发出了一种海水淡化工厂,它不仅不消耗能源,而且该设施还能够当作露天电影院使用。D设计大胆但简单的长达15公里的潮汐发电项目,装机容量可达到450兆瓦,还能保护海岸不受侵蚀、免受风暴的袭击。解析:原文的说法是“几乎不消耗能源”,它的意思不是“不消耗能源”,而是“消耗的能源极少”。答案:C3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得力于新一代小型环保企业推出的大胆而能付诸检验的理念,工程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B设计人员新开发的项目一定能够在今后20年里改变能源供应格局,削减碳化合物的排放量。C海水淡化工厂对于水资源短缺的国家非常必要,其新的设计思路将彻底解决水资源短
53、缺难题。D目前爆发的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其根本原因就是在能源开发战略上未能很好注意师法大自然。解析:B.将或然误作必然,“在今后20年里排放量”是设计人员们希望的结果,不能说是一定出现的结果;C.夸大作用,设计的新思路只能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压力,但还不能肯定地说彻底解决难题;D.归因错误,师法大自然只是新能源开发上的一种理念,但不能据此就说“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就是未能师法大自然造成的,其原因应是多方面的。答案:A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翰林院与翰林邸永君翰林院自出现便与科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发轫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是教育制度和选举制度相结合的产物。此制尽管有其种种欠缺与不足,而在当时
54、社会条件下,却不失为一项较为公正的选才制度。科举制度给无数栖身社会下层的民间士子带来了出头的希望,为其扶摇直上提供了可靠的阶梯。历代王朝统治者则藉此网罗到大批知识精英,既提高了统治效能,巩固了统治,也消弭了民间可能孕育的躁动与不满,在延长王朝寿命、缓解统治危机等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在科举制的发展过程中,翰林院逐渐成为文化层次最高的官僚机构。自唐代创翰林学士草诏并应奉文字之责后,靠科举而晋升者的比例逐渐增加。宋代,科举制度与翰林院制度接轨。至明代,翰林院成为外朝官署,并规定一甲进士三人直接入翰林之制,状元授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还创立庶吉士制度。所谓庶吉士,就是在新科进士中
55、再行选拔,以尚书立政篇中所云“庶常吉士”之简称名之,在院学习三年后再试,合格者留院,称留馆,余者外委为他官。但因曾就学于翰林院,世人对不能留馆之庶吉士也以翰林视之。自此,“非进士不入翰林”。而自明太祖废丞相之后,成祖设内阁,置大学士,与丞相相类。大学士均出自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翰林院成为培育高级文官的摇篮和涵养高层次学者的场所。清代科举,沿袭一甲进士直入翰林之成法,二三甲进士则通过考选庶吉士才得入翰林,称为朝考。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合格者由皇帝亲笔勾定,称“钦点翰林”。为了防止冒滥现象,还在会试与殿试间增设复试,复试合格者方准参加殿试。另外,对已经跻身翰林者,创立大考制度加以监督和激励
56、。制度之严格、措施之细密可见一斑。前人阐述明清科举制度,多囿于成说,只谈秀才、举人、进士三级结构,以考中进士为科举制度的终结。其实,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代,由进士馆选而庶常,庶常而留馆,加之清朝特创的翰林大考、考差,无不是科举制度的延伸和发展,悄然又于三级结构之上多出一个层次翰林。所以明清科举制度实为四级人才结构。(选自2008年百科知识第11期)1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对“翰林院与翰林”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A翰林院是随着科举制的发展而逐渐成为文化层次最高的官僚机构。B明代规定一甲进士三人直接入翰林之制,自此,开始了“非进士不入翰林”时代。C翰林是明清科举制度的人才结构中最高级别的。D在新科进士中
57、再行选拔的庶吉士,要在翰林院学习三年后再考试,考试合格者被称为翰林,不合格者不能称之为翰林。解析:D项,只要在翰林院学习过的翰林也被称为翰林。答案:D2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科举制度最早出现在隋朝,是在教育制度和选举制度相结合的情况下产生的,也是在当时条件下一项公正的选才制度。B科举制度既给社会下层的民间士子进入统治阶层提供了可靠的阶梯,又让统治者提高了统治效能,巩固了统治。C明太祖废除丞相后就创立了“非翰林不入内阁”制度,翰林院也就成为培育高级文官的摇篮和涵养高层次学者的场所。D清代,所有的进士只有通过考选庶吉士才得入翰林,这无疑是一大进步。解析:A项,以偏概全,文中只是说“较为公
58、正”;C项,弄错对象,“非翰林不入内阁”制度应是在明成祖设立内阁后才形成的;D项,混淆范围,不是所有进士,应是二三甲进士。答案:B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科举制度既为统治者选拔了大量的知识精英,又消弭了民间可能孕育的躁动与不满,可谓一箭双雕。B在明代,只要先考上进士,再进入翰林院学习,成为翰林之后就能进入内阁。C在清代,考中进士后,就可以参加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朝考,合格者由皇帝亲笔勾定,称“钦点翰林”。D科举制度不止秀才、举人、进士三级结构,也不是以考中进士为科举制度的终结,而是秀才、举人、进士、翰林四级结构,考中翰林才是科举制度的终结。解析:B项,弄错条件,应是必要条件
59、,而不是充分条件,应把“只要就能”改为“只有才可能”;C项,还要参加复试,只有复试合格者才能参加朝考;D项,明清以前的科举制度是三级结构,并不是所有时期的科举制度都如此。答案:A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重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进入全球化进程的国家当然要对外依赖,这是正常的。然而,若这种依赖过度,其代价和影响将是严重的。人们往往津津乐道如下的事实:中国已经是名列前茅的“世界贸易大国”,“世界五百强”跨国公司都到中国来投资,中国到世界各地采购石油和天然气。但不知有人考虑过没有,在取得上述一连串骄人成绩的同时中国不得不面对新的挑战:对外国投资、技术和能源,甚至对教育有了过度依赖。有不少学者已经指
60、出,高达70%的中国外贸依赖度(即外贸额占GDP的比重)在经济史上十分反常(美国为20%左右)。香港中文大学宋恩荣教授在讨论了中国的发展模式后认为:外商主导名义上的所谓“中国制造”或者“世界工厂”,实际上中国本土企业和有关劳动力只获得微薄利益。此种发展模式可能“损害长远的经济发展”,“是不值得的”。再如,美籍华裔经济学家黄亚生提出了中国:“外贸依赖症”的概念,认为中国目前对外资的依赖“成本”巨大:除了“数量奇迹”,中国获得的相对附加值很低;外资质量差,外资对华技术转让不够;外资创造的就业量相对有限,中国不能指望外资来缓解就业压力。在其他许多方面,中国对外部世界的依赖也不容忽视。例如,中国高等教
61、育的留学模式即是。美国和欧洲的高等教育体系不仅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到美欧接受大学本科或者研究生教育,而且越来越深地进入崇拜西方高等教育的中国大学。抛开依赖的积极方面,我们现在必须思考,中国对外部世界的过度依赖的后果,以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第一,“世界大国”的经济没有一个是外资主导的,否则将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和外交问题。第二,在许多情况下,“利用外资”的同时自己也更多地被外资利用,它们的技术创新一般不会在中国进行。第三,能源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有中国人”的现象十分明显。中国目前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大手大脚”正在形成中国对矿物能源的长期过度依赖。然而,全球能
62、源供应链条存在着包括地缘政治的战略冲突的危险。这种情况一旦出现,中国何以自处?所以说,过度依赖是一种平衡或者健康的失缺。环顾全球,半个多世纪以来第三世界国家在追求自身发展过程中,由于过度依赖外部世界而吃的苦头难道还少吗?解决中国对外部世界的过度依赖问题,需要战略上的“综合治理”。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以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强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中国已经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应该真正按照市场经济和企业的、社会责任的要求建立中国与跨国公司的新型关系,那种“急功近利”式的、为引进外资不惜牺牲环境、牺牲民族工业的“发展观”可以休矣。中国的发展对外部的依赖应该也必须保持在一个合理的限度上。
63、这个限度一般与外部世界对中国的依赖大体相当,即所谓“相互依赖”,我们需要以“相互依赖”为目标重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摘自世界知识,文字有改动)1文中画线的四个概念所指的含义相差较远的一项是()A高达70%的中国外贸依赖度B中国的发展模式C中国“外资依赖症”的概念D中国高等教育的留学模式解析:D项指的是中国对外部世界依赖情况较轻的教育,前三者说的都是意思一样的经济问题。答案:D2不能体现“中国对外部世界的过度依赖的后果”的一项是()A外资主导的经济将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和外交问题。B“利用外资”实际上是更多地被外资利用。C“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有中国人”的现象十分明显。D全球能源供应链条一旦出现危险,中国将难以为继。解析:C项,这是中国对能源过度依赖外国的表现,不是后果。答案:C3不属于解决中国外贸依赖度过高的可行性办法的一项是()A中国人口最多,其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不能长期对外依赖。B刺激内需以拉动经济增长,强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C真正按市场经济和企业的、社会责任的要求建立中国与外国公司的关系。D在生产和生活中要始终如一地执行节约的政策。解析:A项,“对外依赖”是正常的,只是不能“过度依赖”。答案:A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