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2 ,大小:1.16MB ,
资源ID:259001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5900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1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1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文山州马关县三中2018-2019学年11月份期中考试高一地理一、单选题1.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太阳辐射对高低纬的加热不均地转偏向力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三圈环流中气压带的成因有热力原因(太阳辐射对高低纬的加热不均)和动力原因(气流的运动);三圈环流中风带的成因是由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檫力共同作用形成的,正确。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是形成季风环流的原因,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某地理兴趣小组模拟某种地貌的形成过程,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步骤一:将

2、书本打开并倾斜放于桌面上;步骤二:将黄豆、绿豆和小米的混合颗粒物自书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步骤三:观察桌面上形成的堆积体的外形特点。该实验模拟的地貌是A. 冲积扇B. 陡崖C. 沙丘D. 峡谷【答案】A【解析】【详解】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故该实验模仿的是冲积扇。3.下列关于陆地水补给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陆地水体最主要的补给形式是大气降水B. 所有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都是夏季流量最大C. 以永久性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夏季流量最大D.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一般具有相互补给关系【答案】B【解析】【详解】

3、以雨水补给的河流,降水量多,流量大,降水量少,流量小,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流量全年都大,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冬季流量大,不是所有的气候都是夏季降水最多,B描述错误,B正确。【点睛】该题考查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陆地水体最主要的补给形式是大气降水,以永久性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夏季流量最大,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一般具有相互补给关系。4.下图为“世界某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单位:)分布图”,该海域存在一个势力较强的洋流,这个洋流对沿岸气候和海洋生物有着重要影响。受该洋流影响,沿岸的气候特征是()A. 高温多雨B. 干旱少雨C. 冬暖夏凉D. 温和多雨【答案】B【解析】【详解】从图中经纬

4、度分析,该海域位于南太平洋南美洲西岸,海水等温线凸向高水温区,该地为秘鲁寒流经过区域,对沿岸具有降温减湿作用,沿岸多热带沙漠气候区,干旱少雨,B正确。故选B。5.下图是从南极上空观察到的地球局部洋流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洋流流向。我国去南极的考察船,通常都要驶过咆哮的西风带,该带强大的西风漂流常使船员感觉非常不舒服,该带的位置在()A. 地附近B. 地附近C. 地附近D. 地附近【答案】A【解析】【详解】读图,结合全球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分析,地附近的洋流环绕在南极洲周围自西向东流,且连续分布,应为南半球西风吹拂形成的西风漂流,A正确;地位于澳大利亚的东部,洋流为东澳大利亚暖流,B错误;地位于南印

5、度洋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的中心位置,C错误;地位于南大西洋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的中心位置,D错误。故选A。6.下图是“北半球某平原地区某时500hPa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单位:m)。此时,A、B两地近地面的天气特征和C地的近地面风向分别是( )A. 晴朗阴雨东南风B. 阴雨晴朗西北风C. 晴朗阴雨西北风D. 阴雨晴朗东南风【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材料分析,A处等压面向下凹,说明A处为低压,其近地面应为高压,盛行下沉气流,出现晴朗天气;B处等压面向上凸,说明B处为高压,其近地面应为低压,盛行上升气流,出现阴雨天气;水平方向上,空气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所以近地面空气从A吹向B,该区

6、域为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形成西北风。故选C。7.能够形成盛行西风带的一组气压带是()A. 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B.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C. 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D. 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答案】B【解析】盛行西风带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B正确。8.每年元旦后的三个月,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A. 逐渐加快B. 逐渐减慢C. 先加快后减慢D. 先减慢后加快【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公转速度的相关知识点。【详解】元旦期间,地球离近日点位置最近,过后三个月地球离近日点越来越远,公转速度逐渐减慢。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较

7、小,将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点寓以情景题中考查。解答此题需明确远日点为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慢,近日点为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快。9.下图为某同学通过网络获得的某城市未来三天的天气预报(部分),阅读“天气符号图”,回答下题。下面各图与该城市三天来气温、气压变化相符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锋与天气【详解】读图可知,自周一到周三该地经历短时间降雨之后天气转晴,气温下降,为典型的冷锋过境天气。冷锋过境,气温下降,气压升高,D正确。10.下图是“北半球某段河流河道形态和断面图”,虚线表示河流主航道中心线。图中河道形态一般出现于()A. 发源地B. 上游C. 山

8、区D. 平原【答案】D【解析】【详解】由图可知,该河段河流较弯曲,截弯取直后有牛轭湖形成,河谷断面呈“U”形,说明河流下蚀弱,侧蚀强,水流速度较慢。一般形成在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区,D正确。河流源地或上游多为山区,落差大,流速急,河流下蚀明显,多呈“V”形河谷,一般无牛轭湖形成。ABC错误。故选D。11.自然界中,相邻河系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会有一个河系发展成为主河系。由于分水岭被破坏或迁移造成的河流袭夺,称为主动河流袭夺。图乙是“图甲中方框处的分水岭迁移图”,该处分水岭从经到,分水岭最终被切穿,发生河流袭夺现象。图甲中最终河流流量减少的河段是( ) A. aB. bC. cD. D【答案】A【解

9、析】【详解】图乙中,分水岭两侧都受到河流侵蚀,东侧河流海拔较低,分水岭被侵蚀后,水流向海拔较低的东侧,故图甲中最终河流流量减少的河段是a。故选A。【点睛】由于分水岭被破坏或迁移造成的河流袭夺,称为主动河流袭夺。图示分水岭两侧都有河流侵蚀,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12.读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地球与火星()A. 质量相近B. 公转周期相近C. 体积接近D. 自转周期相近【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详解】根据表格中地球和火星的相关数据比较分析可知,地球和火星的自转周期比较接近,故D项正确;地球的质量和体积明显大于火星,故AC项错误;地球的公转周期明显比火星短,故B项错误

10、。【点睛】分析各项数据可知,水星、金星和火星中,火星与地球最为相似。13.2012年3月26日,天空中上演了“木星合月”的奇特天象。“木星合月”是指木星和月亮正好运行到同一经度上,月亮从明亮的木星边上掠过,两者距离达到最近。比太阳系高一级,比总星系低一级,且不包含月球的天体系统是()A. 地月系B. 银河系C. 恒星世界D. 河外星系【答案】D【解析】【详解】月球从属于地月系,地月系从属于太阳系,太阳系从属于银河系,银河系从属于恒星世界(即总星系);河外星系指银河系以外的星系,河外星系不包含月球。故选D。14.断层构造是由A. 岩浆活动引起的B. 变质作用引起的C. 地壳运动引起的D. 岩石间

11、的转化引起的【答案】C【解析】【分析】该题考查地壳运动。【详解】由于地壳运动是岩层发生断裂,然后沿断裂面发生移动,形成断层;而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都不会使岩层断裂并移动。故选C。15.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部分为气压带。图中字母M所表示的气压带是()A. 赤道低气压带B. 副热带高气压带C. 副极地低气压带D. 极地高气压带【答案】B【解析】【详解】读图分析,由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图示区域为南半球,M气压带位于30S-40S,应是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位置向南移动。故选B。16.建设三峡工程,主要对水循环的下列环节中施加了重要影响的是()A. 蒸发B. 降水C. 水汽输送

12、D. 地表径流【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水循环和主要环节。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水循环的基本环节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即可判断。【详解】三峡工程能调节河流径流量,故主要改变了地表径流环节。17.每年的夏至日到秋分日,南北半球气压带与风带的移动方向大致是()A. 都向南移B. 北半球向南移,南半球向北移C. 都向北移D. 北半球向高纬移,南半球向低纬移【答案】A【解析】【详解】全球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夏至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因此南北半球的气压带都向南移动。故选A。18.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于10月22日升空,11月8日进入绕月轨道。其

13、后经过多次机动降轨,使轨道远月点高度从7502公里降到100公里,近月点高度从200公里降到100公里,由初始的椭圆形工作轨道最终变为圆形轨道。“月船1号”升空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ab段cd段gh段ef段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10月22日处于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从图上分析,地球公转方向为逆时针,应为从北极上空俯视图。当地轴“右倾”时,b处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应为夏至日,顺着地球的公转方向,a、b、c、d依次为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当地轴“左倾”时,h处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应为夏至日,顺着地球的公转方向,可推知g、h、e、f依次为春分日、夏至日、

14、秋分日、冬至日。因此,“月船1号”升空时(10月22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cd段或者ef段,D正确,ABC错误。故选D。19.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1时36分6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下图是“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A. 线B. 线C. 线D. 线【答案】A【解析】分析】考查地球运动地理意义。【详解】当北京时间为1时36分6秒时,西11区区时为6时36分6秒。赤道与晨线的交点地方时为6点,经度接近165W,故图中线应为当时地球上的晨线位置,A正确,BCD错误。故选A。2

15、0.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 ()A. 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B. 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C. 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D. 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答案】A【解析】静水或更新缓慢的水体,容易发生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即加快水体的更新速度,A对。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水体总量减少,会加剧水体富营养化,B错。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水体更新慢,富营养化加重,C错。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更新较慢,治理效果不明显,D错。21.读“某区域洋流分布图”, 下列关于图

16、中各洋流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A. 巴西暖流B. 本格拉寒流C. 北大西洋暖流D. 东格陵兰寒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中的海陆轮廓,图中为赤道以北的大西洋海域,根据洋流分布,为墨西哥湾暖流,A错误。为加那利寒流,B错误。为北大西洋暖流,C正确。为拉布拉多寒流,D错误。故选C。22.相邻海区的洋流会构成相应的大洋环流,不同的大洋环流有着不同的流动方向,对航海有着重要的影响。下列四幅洋流模式图,能反映南印度洋洋流分布状况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南印度洋是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其环流方向呈逆时针方向,其洋流依次为南赤道暖流厄加勒斯暖流西风漂流西澳

17、大利亚寒流南赤道暖流,B正确,ACD错误。故选B。23.“Its not just a planet(行星),Its home(家园)。”是对地球在太阳系中地位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A. 质量在八大行星中最小B. 公转方向与其他行星不同C. 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 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命的行星【答案】D【解析】【详解】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是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命的行星,D正确。地球的质量不是八大行星中最小,A错误。地球公转方向与其他行星相同,B错误。八大行星都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这是地球的普通性,C错误。故选D。24.下图示意北半球大气环流(部分)。据图

18、,完成下题。P地的气候特点是()A. 温和湿润B. 寒冷干燥C. 炎热干燥D. 高温多雨【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详解】读图可知,P地纬度低,气温高,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不易产生降水,所以高温干燥,故选C。25.读“地球圈层结构的局部图”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 下列有关上图说法正确的是()A. 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B. 岩石圈的范围是指的全部和的大部分C. 是软流层D. 层和层属于地壳【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地球内部圈层结构,莫霍界面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层硅铝层和层硅镁层组成地壳,C错误,D正确。地壳中的硅铝层在海洋中

19、常常缺失,A错误。岩石圈的范围是指的全部和地幔的上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和整个地幔相比较少,B错误。故选D。26.读“河流地貌示意图”, 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河流的()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溶蚀作用堆积作用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读图可知,图示河流地貌为河湾,主要是河流的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凹岸是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的,正确。凸岸流速变慢,泥沙堆积下来形成河漫滩,凸岸河漫滩是河流的堆积作用形成的,正确。搬运作用与图示河流地貌形成关系不大,错误。溶蚀作用与图示河流地貌形成关系不大,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7. 下图为地理素描图,因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

20、是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详解】根据图中地貌的形态特征来分析,甲为河谷地貌,由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乙为流水堆积作用,丙为风力侵蚀作用,丁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故选A。28.近地面大气直接热源是()A. 地面辐射B. 大气辐射C. 太阳辐射D. 大气逆辐射【答案】A【解析】【详解】从大气的受热过程来看,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得较少,大部分太阳短波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而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得却比较多。地面辐射放出的绝大部分热量能够被大气截留,所以,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A正确。故选A。【点睛】太阳辐射

21、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其作用时直接加热地面,使地面增温;地面增温后,产生地面辐射,其作用是使大气增温;大气增温形成大气辐射,一部分返回地面,被称之为大气逆辐射,起到保温作用,另一部分散失到外太空。29.下图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题。图中乙风带的名称是()A. 极地东风带B. 盛行西风带C. 东北信风带D. 东南信风带【答案】B【解析】【详解】图中乙风带位于北半球中纬度,风向为西南风,为盛行西风带,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30.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等因素影响,近地面形成了风带和无风带(无盛行风地带)。全球无风带的分布范围是()A. 南北纬80附近B. 南北纬60附近

22、C. 南北纬40附近D. 南北纬30附近【答案】D【解析】【详解】风是指空气的水平运动,无风带主要是盛行上升或下沉气流的地区。南北纬40附近受西风带或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南北纬60附近地区主要盛行西风;南北纬80附近地区主要盛行极地东风;南北纬30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为无风带。故选D。二、非选择题 31.当前城市里,不少楼盘为了“有效”利用土地,竟然缩短了楼间距离,降低了居室的日照标准,关于居民呼吁“阳光权”的新闻屡见不鲜。h为住宅楼的高度(适用于平地,且住宅呈东西走向)。阅读下列图表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当阳光还未射进屋里时,屋内就已明亮。这是大气_作用的结果。(2

23、)我国多数城市的居住建筑日照标准中,以冬至日作为标准日,其理由是_。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在满足采光要求的条件下,夏至日四个城市居住建筑日照时间最短的是_。【答案】 (1). 散射 (2). 冬至日,我国多数城市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此时地物影子最长 (3).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大气的散射作用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详解】(1)大气散射作用使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时被射向不同的方向,受其影响阳光虽然没有射进屋里,但是屋内就已明亮。(2)冬至日,我国各城市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此时地物影子最长,遮阴面积最大,因此我国多数城市的居

24、住建筑日照标准中,以冬至日作为标准日。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越小,说明该城市纬度越高。所以纬度最高的是,纬度最低的是。在满足采光要求的条件下,夏至日,北半球纬度越高,昼长时间越长,纬度越低,昼长越短,所以四个城市居住建筑日照时间最短的是。32.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上图外侧弧线上添画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_(2)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3)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为_,即一个_。(4)上图中A、B、C、D四点,线速度最大的为_,角速度相同的是_。【答案】(1)标注略(为逆时针方向)。 (2)A(3)23时56分4秒恒星日 (4)A A、B

25、、C、D【解析】【详解】(1)图甲是北极,外侧弧线上添画逆时针方向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2)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图A,北极呈逆时针方向自转,A对。图B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东经度数减小,应是增大,B错。图C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西经度数应减小,C错。图D南极应画成顺时针方向,D错。(3)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为23时56分4秒,即一个恒星日。(4)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图甲A、B、C、D四点中,线速度最大的为A,除极点外,各地角速度相同,图中角速度相同的是A、B、C、D。【点睛】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26、,在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东经度数增大,西经度数减小。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为一个恒星日,时间是23时56分4秒。33.下图“亚洲部分地区不同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此时北京_天气系统影响,天气特征是_。(2)此时平壤风力比台北_(大或小),判断的理由是_。(3)上海此时风向是_,天气特征是_。(4)图示季节华北地区用水特别紧张,主要人为原因是_ 。【答案】 (1). 低压(气旋) (2). 阴雨天气 (3). 大 (4).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5). 东南风(偏南风) (6). 晴

27、朗 (7). 春季播种,农作物生长,需水量大【解析】【分析】该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天气特征、风速、风向的判断、水资源短缺的原因。【详解】(1) 据图中等压线数值可以判断,此时北京受低压气旋天气系统影响,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2) 风速大小比较看等压线的疏密,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则风速越大,反之则相反;据图可知,此时平壤处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所以风速大。(3) 风向判定应过上海处做等压线的垂线,并从高压指向低压,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然后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之后即为当地方向,经判断可知该地方向为东南风;据图可知,上海地处高压脊部位,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

28、天气。(4) 缺水的人为原因应从农业用水量大、污染、浪费、利用率低等角度分析。春季正式华北农作物开始播种季节,气温升温快,蒸发量增大,农作物生长需要更多的水灌溉,所以需水量大。人类的污染和浪费,水资源的利用率还较低,也是导致缺水的原因,但不是主要人为原因。34.结合“世界主要航天发射场及发射平台分布图”,回答问题。(1)请描述美国、巴西、印度、日本等国航天发射场地理位置的共同特征。(2)图中的两个海上发射场及发射平台建在赤道地区的原因是什么?(3)世界各国大多采取向东发射的方式将卫星送入轨道,主要考虑的因素为_。【答案】(1)主要建在本国较低纬度地区。(2)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最大,在发射过程中可

29、获得较大的初始速度,节省燃料。(3)地球的自转方向。【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航天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发射方向等问题。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详解】第(1)小题,该小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读图可知美国、巴西、印度、日本等国航天发射场地理位置皆位于本国纬度位置较低的地区。第(2)小题,图中的两个海上发射场及发射平台建在赤道地区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赤道地区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最大,在发射过程中可获得较大的初始速度,节省燃料。第(3)小题,因为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向东发射的方式将卫星送入轨道这样可以与地球自转方向保持相同,借助地球自转时的惯性力可获得一定的初速度,节

30、省燃料。【点睛】航天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卫星发射基地选址条件气象条件: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纬度因素: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地形因素: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交通条件: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航天发射时间、方向和回收场地选择发射时间发射时间:在一天中一般选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主要是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我国发射时间:主要选择在冬季,便于航天测控网对飞船的监控、管理、回收。我国有多艘“远望号”

31、监测船在南半球纬度较高的海域,选择冬季是为了避开南半球恶劣的海况发射方向一般与地球运动方向一致,向东发射可充分利用自转线速度的作用,节约能源回收场地选择我国的回收场地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地质条件好3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左下图是上海市(约31N)某小区两居民楼示意图,右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材料二李某购买了一套北楼的楼房(见左上图),居住后发现居室内日照时间极短,便向法院提出起诉要求退房,法院依据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受遮挡的居住建筑的居室,一日内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最短不小于连续1小时”的有关

32、规定,责令房产公司退还业主李某各类费用。(1)你认为材料二中“一日内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最短不少于连续1小时”的说法,以一年中哪一天的日照时间为衡量标准较为合理?(2)为确保低层住户有一定的采光,房地产公司在建筑住宅楼时,南北楼房之间必须要留有一定距离。理论上,楼房高度相同的情况下,北京市住宅楼的间距要比上海市_(大、小)一些,原因是_。(3)当济南市某居民楼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达一年中最小值时,地球位于右图中_(填序号)处附近,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4)实地观测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式,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实验。内容:上海某中学地理课外学习小组,在春分日测定所在学校的地理坐标。观测工具:支架、量角器、

33、重锤(系有细绳)、手表(北京时间)安装方式:如下图所示。测量时期:2016年3月21日。提示: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H)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的纬度|以下实地观测步骤的排序是错误的。正确的步骤排序是:_(填序号)。将安装好的观测仪器放到操场上(空阔位置),随时调节AC的角度和方向,使之始终指向太阳的中心;计算出正午太阳高度(与互余),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计算当地纬度;根据正午时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的时差计算当地经度;当量角器的角度最小时,记录的数值和此时的时间。【答案】(1)冬至日。(2)大北京纬度高于上海,且北回归线以北,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低,所以楼间距越大(3)快(4

34、)【解析】【分析】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相关知识点。以及读图分析、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详解】(1)冬至日上海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一日内获得的光照时间最短。所以“一日内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最短不少于连续1小时”的说法,以一年中冬至日(12月22日)的前后日照时间为衡量标准较为合理。(2)因为北京的纬度比上海高,冬至日这一天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比上海小,所以要获得足够采光,北京的楼间距要更大些。 (3)由图可知,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冬至日。当济南市某居民楼满窗日照的有效时间达一年中最小值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应为冬至日这一天。冬至日位于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快。(4)测量的步骤应为将安装好的

35、观测仪器放到操场上(空阔位置),随时调节AC的角度和方向,使之始终指向太阳的中心;当量角器的角度最小时,记录的数值和此时的时间;计算出正午太阳高度(与互余),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计算当地纬度;根据正午时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的时差计算当地经度。【点睛】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H=90 | 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同半球用,异半球用)(3)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为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为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为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为一年中最小值。(4)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

36、会-两次最大值。(5)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日影越长,楼房间距越大。(6)正午太阳高度(H)因纬度而不同:同一时刻,H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近,H就越大。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地,H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地,H达最小值。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地,H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地,H达最小值。春秋分时:太阳直射在赤道,H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注意:等太阳高度分布规律以直射点为中心,呈同心圆分布。昼半球的中心点是直射点36.结合“黄河流域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处河流的补给水源有哪些?(2)以黄河流域为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

37、的影响。(列举两例即可)(3)以黄河流域为例,说明水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列举两例即可)【答案】(1)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大气降水。(2)中上游地区大量引水灌溉导致下游径流量减少;中游通过植树造林或破坏植被影响地表蒸发(或蒸腾)和下渗。(其他答案合理即可)(3)中上游地区的流水侵蚀使黄河干流出现了许多峡谷;中游地区的流水侵蚀使黄土高原变得千沟万壑;下游地区的泥沙沉积,使黄河成为“地上河”;河口地区的泥沙沉积使黄河三角洲的面积不断扩大。(其他答案合理即可)【解析】【详解】(1)A处河流位于黄河上游河段,其补给水源包括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大气降水。(2)黄河中上游地区农业用水量大,大量地引水灌溉导致下游径流量减少;而黄河中游地区,由于植树造林、破坏植被等活动,影响地表蒸发(或蒸腾)和下渗。(3)黄河中上游地区落差较大,流水侵蚀强烈,使黄河干流出现了许多峡谷;中游地区由于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流水侵蚀作用明显,使黄土高原变得千沟万壑;而下游地区流速减缓,泥沙大量沉积,使黄河成为“地上河”;河口地区的泥沙沉积的速度大于海水侵蚀的速度,使黄河三角洲的面积不断扩大。【点睛】河流一般同时存在多种水源补给形式。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从地表径流、下渗等方面分析,而水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主要从流水侵蚀和流水堆积两方面分析作答。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