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586778 上传时间:2024-06-1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4页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4页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4页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灵宝实高2017-2018学年度上期高一年级第二次月清试题语文第I卷一、 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失败的英雄荆轲一生只干了一件事,就是行刺当时秦国的最高统治者秦王赢政。这件事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人们却一直把荆轲看作是一个英雄。 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里描写了五个刺客:曹沫、专诸、聂政、豫让和荆轲。比较一下这五个人的功绩,荆轲是刺杀最没有成效的一个:刺秦完全以失败告终,不但一无所获,而且损失惨重,除了自己被杀外,还搭上秦武阳、樊於期的性命,失去了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使燕遭秦的报复。但是,荆轲却成为这五名刺客中名气最大的一个。 在

2、刺客列传中,描写荆轲的文字最长,他一个人的篇幅超过了其他四个人的总和。并且司马迁在描写荆轲时,笔墨饱含感情,整个刺秦过程慷慨悲壮、惊心动魄,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司马迁又为什么要对荆轲如此偏重呢?因为荆轲比其他四个刺客高出一筹,而那又是因为秦王比其他刺客要谋刺的对象高出一筹。况且,这个秦王后来横扫六国,统一天下,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君王。 两千年来,人们为荆轲失败扼腕叹息,纷纷分析其失败原因。有人认为是荆轲进咸阳宫失去了帮手;有人认为荆轲剑术不精,武功欠佳,没有刺杀到秦王;还有人认为荆轲有贪生心理,没有在“图穷匕见”的第一瞬间向秦王下手,他想抓活的,给自己生还的希望。说荆轲有贪生

3、心理我不敢认同,说他想生擒秦王倒可能是事实。人们对“荆轲刺秦”一直有一个误会,以为荆轲来到咸阳宫的目的就是为了杀死秦王。其实燕太子丹派荆轲到秦国,第一目的是想效仿曹沫挟持齐桓公的事件,荆轲最好也能挟持住秦王,逼他归还侵略燕国的土地;若不行,再刺杀秦王。但最终两个目的都没达到。 世人对荆轲的失败耿耿于怀,是因为潜意识里希望他刺秦成功。然而,假如荆轲真刺死了秦王那时候赢政还只是一个诸侯国的国君而已,还没有变成后来的秦始皇。那么,荆轲的名声也就与刺客列传里其他的刺客一样了,而不会脱颖而出。所以,荆轲的英名,正在于他的“失败”。 荆轲的英名虽与成败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荆轲敢于越过易水,渡过黄河,来到强

4、大的秦国,进入了它的心脏地带咸阳宫去单挑秦王;他遇到的对手比其他所有刺客遇到的对手都要强大,但他敢于向最强者挑战;他去赴死,高歌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当那个号称十二岁就杀过人的秦武阳,一进咸阳宫就被那种威严的气势吓得大惊失色时,他能谈笑自如;当他面对高高在上被文武百官簇拥着的秦王时,他在孤独中完成了他应该做的所有动作。 荆轲在咸阳宫只战斗了几分钟,然而这几分钟却震撼了中国人几千年。1下列不属于荆轲是“这五名刺客中名气最大的一个”原因的一项是 ( ) (3分)A. 司马迁描写荆轲的文字最长、最详细,篇幅超过了其他四刺客的总和,使人们能对这位刺客有更多了解。B. 司马迁在描写荆轲

5、时,笔墨饱含感情,整个刺秦过程描写得慷慨悲壮、惊心动魄,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C. 荆轲为了让后人知道,他与其他刺客不同,他不是为了刺秦而刺杀,而是为了表现自己敢于向最强者挑战的精神。D. 对手的地位、分量抬高了刺客的地位与分量,荆轲刺杀的对象后来成为统一中国的第一位帝王,也加重了荆轲的名气。2对“这几分钟却震撼了中国人几千年”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这场短暂战斗显示了荆轲敢于单独挑战最强者,勇于赴死的勇力、胆略与英雄气概。B. 荆轲在咸阳宫虽然只战斗了几分钟,但因司马迁的精彩描写而流芳千古,影响深远。C. 刺秦行动虽然失败了,但荆轲表现出的英雄气概影响深远,长久地为中

6、国人所深深敬仰。D. 荆轲在孤独中完成了他应该做的所有动作,他慷慨赴死,大义凛然,是正义的化身。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世人对荆轲的失败耿耿于怀,是因为潜意识里希望荆轲刺秦成功,作者认为这种愿望可以理解,从文中看,作者也怀着同样的愿望。B. 作者认为荆轲未在“图穷匕见”的一瞬行刺,是想劫持秦王逼其归还侵略的燕地,这是有可能的,而说荆轲有贪生心理是一种误解。C. 荆轲是个流传千古,名气很大的刺客。作者开篇却从他的刺杀业绩写起,指出荆轲是刺杀最没成效的一个,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D. 文中写号称十二岁就杀过人的秦武阳在咸阳宫大惊失色的表现,是为了反衬荆轲的镇定勇

7、敢。从而佐证文中的观点-荆轲是一个失败的英雄。(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刘心武从1950年到1959年,我8岁到17岁。家里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人。回忆那10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物质上,母亲自已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有得穿就行了;用的,如家具,也十分粗陋。但在吃上,那可就非同小可了,毋亲做得一手极地道的四川菜,且不说她能独自做出一桌宴席,令父亲的那些见过大世面的朋友交口称誉,就是她平日不停歇地轮番制作的四川腊肠、腊肉等,也足以叫邻居们啧啧称奇。有人就对我发出警告:“你将来离开了家,看你怎么吃

8、得惯啊!”但是母亲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偶尔看见我吃果丹皮、关东糖之类的零食,她总是要数落我一顿。母亲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顿正经饭,便可健康长寿,并且那话里话外,似乎还传递着这样的信念:人只有吃“正经饭”才行得正,吃零嘴意味着道德开始滑落当然很多年后,我才能将所意会到的,整理为这样的文句。母亲在饮食上如此令邻居们吃惊,被一致地指认为对我的“娇惯”和“溺爱”。但跟着还有令邻居们吃惊的是,我家是大院中有名的邮件大户。如果那几十种报刊都是我父亲订的,当然也不稀奇,但我父亲其实只订了一份人民日报,其余的竟都是为我订的。就有邻居大妈不解地问我母亲:“你怎么那么舍得为儿子花钱啊!你看你,自己穿得这

9、么破旧,家里连套沙发椅也不置!”母亲回答得很坦然:“他喜欢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l959年,我被北京师范专科学校录取,勉勉强强地去报了到。我感到“不幸中的万幸”是,这所学校就在市内,因此我觉得还可以大体上保持和上高中差不多的生活方式晚上回家吃饭和睡觉。我满以为,母亲会纵容我“依然故我”地那样生活。但是她却给我准备了铺盖卷和箱子,显示出她丝毫没有犹豫过。母亲不仅把我“推”到了学校,而且,也不再为我负担那些报刊的订费,我只能充分地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1960年冬天,有一个星期六我回到家中,进门就发现情况异常,仿佛在准备搬家似的果不其然,父亲奉命调到张家口一所军事院校去任教,母亲也随他去。

10、我呢?父亲和母亲都丝毫没有犹豫地认为,我应当留在北京。问题在于:北京的这个家,要不要给我留下?如果说几间屋都留下太多,那么,为什么不至少为我留下一间呢?但父亲却把房子退了,母亲呢,思想感情和父亲完全一致,就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应当开始完全独立地生活。父毋迁离北京后的那周的星期六下午,我忽然意识到我在北京除了集体宿舍里的那张上铺铺位,再没有可以称为家的地方了!我爬上去,躺到那铺位上,呆呆地望着天花板上的一块污渍,没有流泪,却有一种透彻肺腑的痛苦,难以言说,也无人可诉。1966年春天,我在北京一所中学任教。就在那个春天,我棉被的被套糟朽不堪了,那是母亲将我放飞时,亲手给我缝制的被子。它在为我忠实

11、地服务了几年后,终于到了必须更换的极限。于是我给在张家口的母亲写信要一床被套。这对于我来说是自然到极点的事。母亲很快寄来了一床新被套,但同时我也就接到了母亲的信,她那信上有几句话我觉得极为刺心:“被套也还是问我要,好吧,这一回学雷锋,做好事,为你寄上一床”睡在换上母亲所寄来的新被套里,我有一种悲凉感:母亲给儿子寄被套,怎么成了“学雷锋,做好事”,仿佛是“义务劳动”呢?现在我才憬悟,母亲那是很认真很严肃的话,就是告诉我,既已将我放飞,像换被套这类的事,就应自己设法解决。她是在提醒我,“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母亲将我放飞以后,我离她那双给过我无数次爱抚的手是越来越远了,但她所给予我的种种人

12、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贵的宝藏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4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对文意的理解的一项是( ) (3分)A. 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家刘心武主要通过回忆生活中母亲对自己的种种关心和照顾,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浓浓的舐犊深情。B. 文中的母亲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有独到之处,她不是把孩子紧紧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而是将孩子“放飞”,只有敢于“放飞”,孩子将来才会真正有出息。C. 对于母亲给予的爱,作者并不是当时就理解的,而是在经历过种种的人生体验之后,才领悟到这种高层次的母爱。D.本文文字朴实无华,虽然没有用华丽的辞藻来歌颂母亲,却使读者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母子之间那种浓郁的深

13、情。5. (1)文章的结尾一段“母亲将我放飞以后。”其中“放飞”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2)“他喜欢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这句话中的意思是什么? (5分)6作者认为母亲“所给予我的种种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贵的宝藏来”,请结合全文,谈谈母亲给予了“我”哪些人生启示。(6分)(三)实用类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中医药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元素之一。但在当下,仍有不少人对中医药的文化价值和意义缺乏足够了解。广东卫视日前推出人文地理纪录片秘境神草,让中医药进入大众视野,展现了中草药文化的神奇魅力。神秘、玄妙、晦涩难懂

14、,是多数年轻人对中医药的观感,因此敬而远之。中医药文化要走入寻常百姓家,既需要大众媒体提供平台,也需要讲好中医药故事。年初,一个浑身布满穴位的针灸铜人,让瑞士日内瓦刮起强劲“中医风”,展示了中国以开放包容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的姿态。最近,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传统的中医药也成了让各国老百姓心心相通的桥梁。生生不息的岐黄之术将为全球健康提供中国处方,中医文化传播也应该“掀起你的盖头来”。 (摘编自让中医药走出秘境)材料二:2016年全民中医健康指数研究报告5月16日在北京发布,报告用中医的理念、思想、学说,对全国城镇居民的健康状态和养生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推动中医药行业

15、与大数据分析接轨,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提供新思路。该报告的调研对象涵盖了全国不同地域、不同经济状况、不同规模的城镇人群,结果显示,2016年度中医健康指数609分(满分100分),健康状态居民比例为510。针对该数据,报告从中医角度,对城镇居民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影响健康因素、群体差异进行了详细调查和分析。(摘编自2016年全民中医健康大数据出笼国人有了中医健康养生指数)材料三:江西某市医学专业人员职称情况调查对比表人员分类正高级职称副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博士后博士硕士2007年中医专业1528536001西医专业1764818881078213120中西医结合专业0210600020

16、17年中医专业8715534139062483西医专业313627118616791241266中西医结合专业132851742621(摘编自中医调查报告)材料四: 我国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于2017年7月1日正式实施。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但是,中医药法制建设相对滞后,对中医药事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因素。中医药法作为第一部全面、系统体现中医药特点的综合性法律,对于中医药行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医药法提出,本法所称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

17、的统称。民间祖传、师承的不少中医从业人员因为学历、专业等问题,难以取得中医医师执业资格,中医药法提出,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由至少两名中医医师推荐,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实践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中医医师资格;按照考核内容进行执业注册后,即可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以个人开业的方式或者在医疗机构内从事中医医疗活动。 (摘编自为民间中医执业、中药保护开辟新途径)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A B.B C.C D.D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 极富中国元素的中医

18、药在国外备受推崇,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 医药成了各国百姓心心相通的桥梁,也为全球健康提供了中国处方。B. 2016年全民中医健康指数研究报告显示中医健康指数不高,并分析了主要健康 问题、影响健康因素和群体差异,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新思路。C. 从中医调查报告江西某市医学专业人员职称情况调查对比表可以看出,十年来, 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人才增长的势头迅猛,不久中医就会赶超西医。D. 材料一显示不少人对中医药缺乏足够的了解;材料三显示相对西医,中医处于弱势 地位;材料四显示中医药法为民间中医执业开辟了新途径。E. 材料一和材料四都认为,中医药具有重要的价值,是我国的卫生资源、经济资源、

19、科技资源、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但是未受到国人的足够重视。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有效举措。(5分) 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本题共4小题,19分)邓训,字平叔,南阳新野人,大司徒禹第六子也。少有大志,不好文学,禹常非之。显宗即位,初以为郎中。训乐施下士,士大夫多归之。永平中,理虖沱、石臼河,从都虑至羊肠仓,欲令通漕。太原吏人苦役,连年无成,转运所经三百八十九隘,前后没溺死者不可胜算。建初三年,拜训谒者,使监领其事。训考量隐括,知大功难立,具以上言。肃宗从之,遂罢其役,更用驴辇,岁省费亿万计,全活徒士数千人。章和二年,护

20、羌校尉张纡诱诛烧当种羌迷吾等,由是诸羌大怒,谋欲报怨,朝廷忧之。公卿举训代纡为校尉。先是小月氏胡分居塞内,胜兵者二三千骑,皆勇健富强,每与羌战,常以少制多。时迷吾子迷唐,来至塞下,未敢攻训,先欲胁月氏胡。训拥卫稽故,令不得战。议者成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训曰:“不然。今张纡失信,众羌大动。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皆恩信不厚耳。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遂令开城及所居园门,悉驱群胡妻子内之,严兵守卫。羌掠无所得,又不敢逼诸胡,因即解去。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训遂抚养其中少年勇者数百人,以为义从。羌胡俗耻

21、病死,每病临困,辄以刃自刺。训闻有困疾者,辄拘持缚束,不与兵刃,使医药疗之,愈者非一,小大莫不感悦。迷唐伯父号吾乃将其母及种人八百户,自塞外来降。永元二年,大将军窦宪将兵镇武威,宪以训晓羌胡方略,上求俱行。训初厚于马氏,不为诸窦所亲,及宪诛,故不离其祸。四年冬,病卒官,时年五十三。吏人羌胡爱惜,旦夕临者日数千人。羌俗父母死,耻悲泣,皆骑马歌呼。至闻训卒,莫不吼号,或以刀自割,又刺杀其犬马牛羊,曰:“邓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遂家家为训立祠,每有疾病,辄此请祷求福。 (节选后汉书)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

22、/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B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C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D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1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大司徒,官名。周官有大司徒,掌国家之土地与人民。汉哀帝时罢丞相之职,置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称三公。东汉时称司徒。B通漕,指开通漕运河道。C妻子,指妻子和儿女,古今异义词。D

23、“公卿举训代纡为校尉”中“代”是古代表官职变化的一个说法,是推举的意思。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邓训少有远志,礼贤下士。邓训是东汉官员邓禹的六儿子,他年轻时有远大志向,但他不喜欢文学,因此常常被父亲责怪;邓训喜欢施恩于人,士大夫大多归依他的门下。B邓训心系百姓,治理有方。肃宗任命邓训为谒者,派他监理漕运,邓训知道这件事难以成功,上报皇上,肃宗听从他的意见停止了漕运,因此保全和救活了服役的几千人。C邓训深明大义,以德立信。羌人迷吾的儿子迷唐为父报仇心切,欲胁迫小月氏胡人一起攻打邓训,在这关键时刻,邓训力排众议,下令打开城门并敞开家门,放胡人进城,派重兵

24、保护。D邓训恩施异族,深受爱戴。羌胡人生病时,邓训找来医生为其治病,羌胡之人非常感动,前来归顺;邓训死后羌人以悼念父母的方式祭奠他并为之立祠。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5分) (2)训初厚于马氏,不为诸窦所亲,及宪诛,故不离其祸。(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编集拙诗,成十一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白居易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注】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

25、、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伏:服气。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 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B. 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C. 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D. 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E. 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15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

26、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每空1分,共5分)16、(1)诗经卫风氓中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诗句是_,_。(2)离骚中屈原以香草为喻,述说自己因修身洁行而被加罪和贬黜,但他坚定地表示 “_,_”。(3)恶劣的环境可以使人为生存发展而积极奋发,安逸的环境容易消磨人的意志,导致最终衰亡,二章中孟子就总结道: 。第卷 表达题(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迎难而上、开拓进取,革故鼎新。励精图治,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

27、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家着实让人大跌眼镜,几乎遭到主流媒体的一致恶评的石黑一雄获奖,村上春树依旧陪跑。疾控中心专家认为,因为并非所有出现流感样症状的人都会看医生,采样和进行甲流病毒检测,所以现在所检测到的甲流病例仅仅是凤毛麟角。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总喜欢妄自菲薄别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跟他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一直以来全球智能手机领导地位都被苹果,三星等洋品牌占据,但随着国企在这纪念的迅速发展,国产手机大有赶超之势,以高性价比赢得国人认可,华为、小米等企业如日中天。2015年,在世界经济总体下滑,差强人意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经

28、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A. B. C. 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分) A. 我省根据当前墒情,秋收秋种进度及近期天气预报,省气象局提出建议,要充分利用降雨间歇抓紧抢收;利用雨日间歇天气,加快秋作物抢收,腾茬工作。B. 美国12日宣布决定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于明年正式生效。这是美国继1984年后第二次退出这一联合国机构。C. 河南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审议修改稿)公布,条例规定:见义勇为者子女参加中高考,可依法加分:见义勇为者死亡,将一次性给予百万抚恤金;河南人在外地见义勇为,也能享受家乡待遇。D. 进入高三之后,部分学生借口以学业负担过重,复习压力过大

29、为名,成天沉溺于题海之中,几乎完全放弃了必要的课外阅读。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 (3分)A. 昨日您光临寒舍,我出差在外,未能见面,明日我将登门拜访,请您在家恭候。B. 编辑部给李老师发来贺电:祝贺您的大作获得全国论文大赛一等奖,敬颂编安!C. 既然令郎各项条件符合,且愿意到市物流公司的财务科工作,我一定玉成此事。D. 大家都认可这幅书法,大李说:“这是拙荆的涂鸦之作,承蒙厚爱,不胜荣幸。”20、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予以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_,山静鸟谈天。”此为杭州西湖孤山竹素园一联,为情人吴恒所题。寥寥十

30、字,山水之清有雅致与联家之精神意趣无不毕现。此联最有味者,_。谈天,本为人事难及鸟也;读月,于人少有而况鱼乎?然虽近荒唐,细思则殊为有趣,似是作者在代鱼“读月”,代鸟“谈天”,又似清月现鱼真可读之,_。此乃奇趣,反常合道,妙不可言。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爆竹声中除旧岁”,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是会带来空气、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起火灾。一旦引起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

31、伤亡。 四、写作(60 分) 22、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常格不破,人才难得。(包拯)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胡瑗) 择之以才,待之以礼。(苏洵)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才之用,国之栋梁也。(王安石) 宋代有关“才”的名言很多,发人深省。读了上面六句名言,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2017年12月20日语文月考答案及解析1C 2B 3A【解析】1试题分析:解答此题,

32、要在整体感知文意内容的基础上,找到论述荆轲是“这五名刺客中明其最大的一个”原因的相关语段,例如,文中第三段。C项,“荆轲为了让后人知道,他与其他刺客不同,不是为了刺杀二次啥,而是为了表现自己敢于向最强者挑战的精神。”这一说法在文中并无依据,因此是错误的。所以选C。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试题分析:B项“但因司马迁的精彩描写而流芳千古,影响深远”表述不正确。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试题分析:文中看不出“作者也怀着同样的愿望”。文章中,作者认为荆轲刺杀失败的结果,比刺杀成功更好。第五段结尾有“所以,荆轲的英名,正在于他的失败”。考点:分析概括

33、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4A51)“放飞”在文中是个比喻,意思是孩子一旦长大,就应让他“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2)尊重孩子的个人爱好。6母亲给予“我”的人生启示:吃正经饭走正经路做正经人,重精神轻物质,独立生活,独立解决困难。【解析】试题分析:A项,“母亲对自己的种种关心和照顾”错,母亲主要是通过对我的“放飞”来培养我独立的能力;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

34、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本题选项重在对文意的理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中词句意思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文本作答本题,本题可以作答为,(1)“放飞”在文中是个比喻,意思是孩子一旦长大,就应让他“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2)尊重孩子的个人爱好。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意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文本内容,结合对文本的理解作答本题,通过理解本题可以作答为,母亲给予“我”

35、的人生启示:吃正经饭走正经路做正经人。重精神轻物质。独立生活,独立解决困难。7.B8BD9借助各种平台,讲好中药故事,促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中医药。对居民健康状态和养生状况进行调差和大数据分析,促进中医药发展的现代化和科学化。促进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发展壮大,为民间中医执业提供条件。完善中医药法制建设,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解析】试题分析:7.B项,根据原文材料二内容可知,2016年全民中医健康指数研究报告的调查对象应该是全国不同地域、不同经济状况、不同规模的城镇人群,不是“全国不同人群”。8试题分析:A项,“中医药在国外备受推崇”说法片面:“也为全球提供了中国处方是把将来的愿

36、景当作现在的客观事实。C项,“不久中医就会超越西医”说法绝对。E项,材料一体现不出中医药是科技资源和生态资源,材料四主要从中医药法的实施角度说明国人对中医药的重视。”9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意概括的题目,考核信息筛选能力,题干要求“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有效举措”,答题的关键是找到文章中论述此问题的区位,然后筛选文中的句子作答,重点注意段首和段尾句。如根据材料一中的“中医药文化要走入寻常百姓家,既需要大众媒体提供平台,也需要讲好中医药故事”可以概括出“借助各种平台,讲好中药故事,促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中医药”,根据材料二中的“对全国城镇居民的健康状态和养生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推动中医药行业与大数据分析接

37、轨,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提供新思路”可以概括出“对居民健康状态和养生状况进行调差和大数据分析,促进中医药发展的现代化和科学化”。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10.C 11.D 12.D13(1)现在趁他们处境危急,用恩德来安抚他们,可能(或

38、希望)会有用处。(2)邓训当初和马氏交情深,不被窦氏族人亲近,到窦 宪被杀时,他因此没有遭受祸患。【解析】10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首先应将句子回归文本,结合语境理解大意,然后再根据句中的一些断句标志进行断句,先抓表示对话的标志“言”“曰”,虚词“乃”然后再抓人名、官职、人物自称,比如“汉家”。断完之后还要重新读一遍,看有无讲不通的地方或者违反情理的地方。【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

39、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

40、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

41、知识的积累。本题D项结合文本内容“护羌校尉张纡诱诛烧当种羌迷吾等,由是诸羌大怒,谋欲报怨,朝廷忧之”可知,大臣们推荐邓训替代张纡为护羌校尉。“代”不是表官职变化,是代替的意思。【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技巧点拨】理解句中词语的含义,一般需要考虑古今异义词,还有一些文化文学常识,需要平时积累。放回原文,结合上下文分析理解词语的意思,如本题D项大臣们推荐邓训替代张纡为护羌校尉。“代”不是表官职变化,是代替的意思。平时需要注意积累。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D选项中“以悼念父母的方式祭奠他”的说法是错的,原文说羌人父母去世,以悲哀哭泣为羞耻,都骑着马歌唱叫喊。等

42、听说邓训去世,没有人不大吼长号。【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43、D选项中“以悼念父母的方式祭奠他”的说法是错的,原文说羌人父母去世,以悲哀哭泣为羞耻,都骑着马歌唱叫喊。等听说邓训去世,没有人不大吼长号。13.试题分析:主要重点词语的翻译:(1)“因”译为趁机,“迫急”译为处境危急,“怀”译为安抚,“庶”译为可能、或许。(2)固定人名字保留“邓训”“窦宪”等,“厚”译为交情深,“亲”译为亲近,“及”译为等到,“离”译为遭受。【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

44、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因”“庶”“厚”等词语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参考译文】邓训,字平叔,南阳新野人,东汉官员大司徒邓禹第六子。邓训年轻时有远大志向,不喜欢文学,邓禹常常责怪他。汉显宗即位,最初把他任命为郎中,喜欢施恩于人,礼贤下士,士大夫大多归依他的门下。永平年间,朝廷下令疏理虖沱河和石臼河,从都虑

45、直到羊肠仓,想使这两地之间通漕运。太原的官吏百姓苦于劳役,连续多年没有完成,漕运所经过的三百八十九个险要的地方,前后落水淹死的人不计其数。建初三年,肃宗任命邓训为谒者,派他监理此事。邓训经过考察测算,知道这件事难以成功,把情况全部汇报给肃宗。肃宗听从他的意见,于是停下这一工程,改用驴车运输,每年节省费用数以亿万计,保全和救活了服役的几千人。章和二年,护羌校尉张纡诱杀烧当种羌迷吾等人,因此羌人各部落都非常愤怒,谋划想报仇,朝廷很担心这件事。大臣们推荐邓训替代张纡为护羌校尉。此前小月氏胡人散居在塞内,能作战的二三千骑兵,都骁勇健壮,每次和羌人交战,常常能够以少胜多。当时迷吾的儿子迷唐,来到塞下,不

46、敢攻打邓训,先想胁迫月氏胡人。邓训加以保护阻碍,使双方不能交战。谋士们都认为羌人、胡人互相攻击,对汉朝有利,用夷人攻打夷人,不应该阻止他们交战。邓训说:“不对。现在张纡不讲信誉,羌人各部落大举行动。推究胡人各部落不能满意的原因,都是因为我们对他们的爱护和信誉不够。现在趁他们处境危急,用恩德来安抚他们,可能(或希望)会有用处。”于是下令打开城门以及他自己住处的园门,驱使所有的胡人的妻子儿女进来,派重兵守卫。羌人抢劫没有收获,又不敢逼近胡人各部落,于是就退兵离去。从此湟中的胡人都说“汉朝常想让我们相互争斗,现在邓使君用恩德信誉来对待我们,开门收容我们的妻子儿女,我们这才得以与父母团聚”。大家都高兴

47、地叩着头说:“我们只听邓使君的命令。”于是邓训收养了几百个勇敢的年轻人,把他们作为随从。羌人、胡人的风俗以病死为羞耻,每当病重到了危急关头,就用刀自杀。邓训听说有病重的人,就把他抓来绑好,不给他刀子,派医生用药治疗,治好的人很多,大人小孩没有不感激高兴的。迷唐的伯父号吾就带着母亲和八百余户族人,从塞外来投降。永元二年,大将军窦宪率兵镇守武威,窦宪认为邓训通晓对付羌胡人的方针策略,上朝请求派邓训与他同行。邓训当初和马氏交情很深,不被窦氏族人亲近,到窦宪被杀时,他因此没有遭受祸患。永元四年冬,邓训因病死于任上,时年五十三岁。官吏百姓和羌人、胡人爱戴他,早晚来哭吊的每天有 几千人。羌人习俗:父母去世

48、,以悲哀哭泣为羞耻,都骑着马歌唱叫喊。等听说邓训去世,没有人不大吼长号,有人用刀子割自己,又杀死自己的狗、马、牛、羊,说“邓使君已死,我们也一起去死吧”。于是家家为邓训立祠位,每当有人生病,就在邓训祠位前祈祷求福。【答案】14CD15诗人戏虐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诗歌并非全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解析】14试题分析:C项“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错误,作者没有这方面的意思;D项整体表述错误,这里虽有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故选CD。15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应当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因此可以逐句考

49、虑诗歌的大意,进而考虑作者的情感,另外还要结合标题中的“戏赠”二字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考虑。一二句首先举出自己全部诗作中最有名气、流传最广的代表作;三四句“老元”“短李”“偷”“伏”都是朋友之间的戏辞;五六句说世上富贵人人所羡,但我却命中无份,这里虽有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最后两句诗人更以故做自傲的语气,夸饰自己新编诗集后的得意心情。抓住这些作答即可。点睛: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对于此类题目,首先应注意审题,从题干中明确答题的方向以及涉及的范围,然后要掌握思考的角度,体悟情感一般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诗歌的标题,标题可以提示情感、事件、题材,而这些内容都与诗歌情感有关;二是作者、

50、朝代、注释;三是要把握情语,即显性的情感词;四是要把握诗歌中意象的特征。16,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7A【解析】试题分析:革故鼎新:去除旧的,建立新的。割除旧弊,创立新制。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变革等。大跌眼镜:对出乎意料的结果,或不可思议的实物感到非常惊讶凤毛麟角: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用错褒贬。妄自菲薄:形容过分看轻自己,用错对象。如日中天:好像太阳正处在正午时刻,形容事物正发展到时分兴盛的阶段。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这里误用成了让人很不满意。18.C【解析】试题分析:A项,结构混乱,中途易辙,前面是“我

51、省”,后面是“省气象局”;B项,结构混乱,“将于明年正式生效”前暗换主语。D项,结构混乱,“借口以.名”杂糅。点睛: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此题选项A中途易辙,B项暗换主语,D项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19.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恭候”是敬辞,指自己恭敬地等候别人。B项,“编安”改为“教祺”。“编安”是称编辑的,不用于老师。C项,“玉成”是敬辞,用于别人,不用于

52、自己。20. 【答案】 水清鱼读月 乃在“读”“谈”二字 山静无声鸟真可谈天【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空注意后文“山水之清”和“鱼读月”以及和“山静鸟谈天“的对仗填写。第空注意后面的“读月”“谈天”,第空注意前文“山静鸟谈天”的诗句意蕴进行概括。21. 【答案】限制燃放烟花爆竹不一定能避免火灾的发生。限制燃放烟花爆竹不一定能避免环境污染。【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出问题”,这是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考生要抓住表达过于绝对化的句子,如“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就一定能避免

53、发生火灾”,“就一定能避免”过于绝对化,限制燃放不一定能避免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也就一定能避免环境污染”,“也就一定能避免”过于绝对化,限制燃放也不一定能避免环境污染。22.参考解析德才兼备成大事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司马光 德与才的关系,自古便使人们谈论的焦点话题。德指的是人们的道德修养,才指的是人们的文化修养。在我看来,正如司马光所言,德业双修与德才兼备才是人们最应当加强与掌握的关键。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还?”这首满红红是陆放翁所作,而在当时又有几人敢为岳武穆而歌呢?其实在此期间,还有一位名人,且先不谈陆游,先来看看这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蔡京。 蔡京可谓是一代

54、书法大家,但却不符“心正则字端”的名言。他用他的高超的笔法打动了当时的君主,凭借着赏赐的大权,先后串通了一群奸臣,称霸京师。豪宅占地几十里,每次扩建,都要强行拆掉上千的民房,他贪婪地忘记了为臣之道。江河日下的朝廷中,他不顾百姓饥苦,不管金人大举入侵,只有他的笔写下一卷卷的蔡氏书法,来讨得当朝者的欢心。 忽视道德修养,便像蔡氏一样,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与才学,也只会损伤他人和社会。然而陆游则不然,他不仅文武双全,而且拥有着崇高德性,后世称他做“爱国诗人”便是例证。 陆游生于豪门世家,但由于战乱,父亲带着他整日颠沛流离,其间他酷爱文学,也正是这点,让他知道了岳飞,他看书看得痴狂,便拿起剑开始习武,

55、书中的岳武穆让他钦佩不已。当岳飞的死讯传来,陆游便像一位战士抄起武器一样,写下了这篇满红红,其间有谁能明晓他内心的伤痛。后来他极力想入仕为官,出关杀敌,不过年迈的他怎敌的了数万金兵,后来他便“拜赐头衔号放翁”,虽有“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远大抱负,却不得志。不过一颗赤子之心还是点燃了他的晚年,一篇篇佳作无一不在证明,他的一生融入了整个国家的兴衰,也正是伴着这坎坎坷坷,使他成为了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丰碑。 才华横溢缺少了风骨,变成了一潭死水,没有了生灵的流动,更不会有不刊的铭记。所以我应当把握好德与才的关系,才能做到德业双修与德才兼备。【解析】试题分析:参考立意:(1)以为基础,论述对待人才的

56、态度;(2)以或或或为基础,谈论人才选拔任用的标准;(3)以为基础,论述对人才的培养在于教化、德育;(4)以为基础,说明人才对国家的重要价值;(5)以为基础,表现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及追求;(6)以六句中任两句或三句为基础,结合宋代的社会实际来写如何育才、选才、用才等。点睛:此题参照2017年全国卷的模式,选用与论述“才”相关的六个宋代名言组成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材料关注“人才”这一社会热点话题,贴近学生实际。题目要求从六句宋代名言中任选两三句,并合理引用,体现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导向,也融入了传统文化。写作前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理解这些名言的具体内涵;二是找到所选名言的相同点和各自的侧重点。第一句体现了人才难得,选拔人才要不拘一格;第二句体现了人才的重要性治国平天下,以及成才之道在于教化;第三句体现了选拔人才坚持的原则和对待人才的态度礼待人才;第四句体现了才与志的火系,才与志的结合更能成大事;第五句体现了才与德的关系,相互影响,德为根本;第六句体现了人才对国家的重要性。这些名言既充满深刻的思辨性,又具有时代的价值导向性。没有围绕“人才”这一话题来写的视为偏题、跑题。选句不符合写作要求或没有合理引用要酌情扣分。- 2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