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7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胜利【复习要领】第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胜利(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国民革命运动。(2)国共政权的对峙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土地革命;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3)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的抗战与敌后抗日斗争;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地位。(4)解放战争内战的爆发;战略反攻与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命题规律】本讲内容是江苏高考考查的密集区,2013年以材料题形式考查历史上的国共关系
2、,2012年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九一八事变、解放战争的战略反攻等知识点。【命题趋势】命题重点是以新材料从新的角度考查主干知识,选择题侧重微观现象的考查,主观题侧重宏观线索的考查;从具体内容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性特征、国共关系、日本侵华与中日关系都需要联系现实重点复习。【考点过关】 考点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基础梳理】1. 五四运动(1)导火线:1919年初,召开,英、美等国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2)经过第一阶段:5月4日到6月初;运动中心在;主力是学生;口号有“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第二阶段:6月5日到初步胜利;运动中心在;主力是工人。(3)结果:北洋军
3、阀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陆、章三人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上签字,运动取得初步胜利。(4)意义:标志中国的开端。彻底地不妥协地的革命运动;促进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和组织准备。2. 中国共产党诞生(1)条件: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同中国的日益结合;的帮助。(2)标志: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3)一大纲领内容确定党的名称为“”,成立机构;制定党的奋斗目标: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消灭资本家;确定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4)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3. 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年)(1)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中共成立后逐步认
4、识到要战胜强大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孙中山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后,深感群众力量之伟大,同意以“”的方式同中共合作。标志: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同意共产党员以名义加入国民党。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2)北伐战争(19261927年)目的:打倒,推翻统治,统一中国。巨大成功:1927年初北伐军直捣南京、上海,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3)失败原因:叛变革命;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错误,放弃对和的领导权。标志: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和,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4)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动摇了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5、【要点突破】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首先要弄清楚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民主革命新旧阶段的区别与联系。五四运动前旧民主主义革命和五四运动后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两个基本相同点:一是中国的社会性质相同,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是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相同,都是反帝反封建。新旧民主革命又有两个基本区别:一是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起领导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起领导作用。二是革命发展的前途不同。资产阶级的革命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无产阶级在完成民主革命后,是要把中国引向社会主义。上述两个不同点正是从五四运动开始产生变化的。从领导阶级上看,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无产阶级
6、登上历史舞台;从革命指导思想上看,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当时思想潮流的主导。因此,五四运动是区分民主革命新旧阶段的分界线。【典题演示1】(2015江苏卷)下图中带处反映了20世纪初期某类组织的分布状况。它们的历史作用是()A. 促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B. 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础C. 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D. 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解答指导】审题干时间:20世纪初;有效信息:地图中组织分布特点;设问角度:作用辨选项20世纪初期,同盟会已建立,而且同盟会的成立以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为基础,数量及分布与图示均不吻合,A项错误图中带处与共产主义小组的分布一致,以此为组织
7、基础,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以北京大学为中心,主要力量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没有直接建立政治组织,C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高潮的基础在于国共第一次合作,D项错误定答案思维升华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有何不同辛亥革命五四运动革命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领导力量资产阶级革命派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斗争目标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斗争方式武装起义游行示威、“三罢”斗争群众基础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历史功绩结束君主专
8、制制度,建立共和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误区警示由于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深入了解及缺乏实际斗争经验,中共一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和中心任务都是超前的或脱离国情的,因此,中共一大没有提出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1922年召开的二大提出的。 考点二国共政权的对峙【基础梳理】1. 南昌起义(1)背景:南京国民政府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中国共产党从的教训中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2)时间:1927年8月1日。(3)领导人:周恩来、贺龙等。(4)意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中共领导武装斗争、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2.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
9、1)背景: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起义军进攻中心城市长沙受挫。(2)创建:10月,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的星星之火。(3)影响:毛泽东创立“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找到了正确革命道路;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1931年冬,在江西瑞金成立。3. 土地革命(1)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2)意义: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大大提高。4. 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1)红军长征原因王明路线导致红
10、军失败,最初称为“战略转移”过程开始:1934年10月;转折点:;初步胜利: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与当地红军会师;胜利: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境内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中共在长征途中宣传了自己的主张,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红军主力到达抗日前线,具有伟大历史意义(2)遵义会议时间1935年1月,长征途中内容纠正了博古等人在上和上的“左”倾错误;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意义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标志着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典题演示2
11、】(2015天津卷)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的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A. 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B. 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C. 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D. 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解答指导】审题干时间:“20世纪30年代”;有效信息:“农民获得土地”,问题类型:由历史现象推导历史本质辨选项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均是土地革命的目的,并非实质,A、C、D三项错误据“农
12、民获得土地”可知土地革命的实质内容是废除封建地主私有制,实行“耕者有其田”,B项正确定答案方法指导 图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形成 考点三抗日战争【基础梳理】日本侵华过程(1)局部侵华:年九一八事变,中国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2)全面侵华: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面侵华开始日军的暴行(1)1937年12月,大屠杀,杀害中国军民30多万。(2)实施细菌战的“”中国人民的抗战防御阶段(1)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2)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会战、会战、会战、会战,取得了平型关、等战役的胜利。(3)中共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八路军、新四军,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
13、(4)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相持阶段(1)中共: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发动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2)国民政府继续领导正面战场抗战胜利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胜利意义(1)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2)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要点突破】与甲午中日战争相比,抗日战争为什么能取得胜利?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领导因素清政府腐败无能,消极避战,妥协投降,成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国共两党合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共同领
14、导抗日。国民党坚持抗战,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提出了统一战线方针,制定了人民战争路线民众因素清政府不敢发动民众实行全民族抗战战略战术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以至于坐失良机,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游击战和运动战结合,进行持久抗战国际环境西方列强支持日本随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中国的抗战得到苏、美、英等反法西斯国家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典题演示3】(2015江苏卷)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
15、指()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B. 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C. 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D. 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解答指导】审题干时间:抗战初期;有效信息:“从1937年7月7日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辨选项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建立,A项错误材料未直接提及敌后战场,而且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是主战场,B项错误虽然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努力抗战,但无力阻止日军的进攻,失去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C项错误卢沟桥事变后,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形成了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局面,D项正确定答案方法指导 整体把握抗日战争(1)两个战场:正面战场,敌后战场。(2)
16、三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战略反攻阶段。(3)战略战术:持久战;游击战、运动战和阵地战等。(4)胜利保证: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5)五个特点:以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双重性);两个战场并存;中共在后期起了中流砥柱作用;持久抗战。 考点四解放战争【基础梳理】1. 内战的爆发(1)背景: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坚持的方针,在的支持下,积极准备发动内战。(2)标志: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2. 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1)战略反攻:年6月,刘邓大军(解放军主力)挺进,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2)三大战役:战
17、略。时间:1948年9月1949年初。战役:战役、战役、战役。战果: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1)渡江战役: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统治中国年的南京国民政府覆灭。(2)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标志中国革命基本胜利。(3)意义国内:标志着中国100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结束,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世界: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要点突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经历了怎样的演变
18、?1. 演变的过程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经历了“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的曲折历程。(1)合作对抗合作(2)再合作再对抗2. 影响国共两党关系的基本因素(1)两党的阶级性质。1927年之后的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的利益。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当阶级矛盾上升时,两党合作关系就有可能破裂,走向对抗。(3)国际环境。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有利的国际环境就能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插手,就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典题演示4】(2013江苏
19、卷)(13分)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见下侧示意图)北伐战争前夕中国政治形势示意图(1926年)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日本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金冲及20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三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
20、,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光辉业绩,已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节选)请回答:(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当时中国所处的政治状况。为了深入地推进革命,国共两党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斗争?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5分)审题指导政治状况:军
21、事斗争和结局要结合相关知识进行回答(2)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二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4分)审题指导错误估计: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3)书信往往带有浓厚的亲情、乡情,反映写信者的诚挚愿望。据材料三,指出作者的政治愿望。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有利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4分)审题指导政治愿望:积极因素:可联系所学知识从人民愿望、历史传统、两岸交流需求等方面归结【考点过关答案】第7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胜利【基础梳理答案】一、 1. (1)巴黎和会(2
22、)北京上海(3)巴黎和约(4)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帝反封建马克思主义2. (1)工人运动共产国际(3) “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专政私有制工人运动3. (1)党内合作1924个人(2)帝国主义北洋军阀(3) 国民党右派革命武装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4)北洋军阀二、 1. (1)大革命失败(4)独立创建人民军队2. (1)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湘赣边(2)工农武装割据(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4. (1)“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遵义会议甘肃(2)军事组织三、 1931东北1937南京七三一部队淞沪太原徐州武汉台儿庄19381940华北1945完全胜利反法西斯战争四、 1. (1)内战和独裁美
23、国(2)19462. (1)1947晋冀鲁豫大别山(2)决战辽沈淮海平津3. (1)22(2)新民主主义【典题演示答案】【典题演示1】B【典题演示2】B【典题演示3】D【典题演示4】(1)状况:军阀割据;国民党在南方建立革命根据地。(2分)斗争:国共联合发动北伐战争。(1分)结局:动摇了(或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或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2分)(2)错误估计:日本认为国民革命失败导致内战纷争,忽视中国再次的凝聚团结;日本认为军事上强于中国,忽视中国人民的斗志。(2分)主要表现: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
24、党领导敌后抗日,战略上相互配合。(2分)(3)政治愿望:国共再度合作,实现民族的复兴。(2分)积极因素:两岸同胞的民族感情;国共合作的历史传统;海峡两岸交流日趋频繁(或“九二共识”等)。(2分)【随堂验收】一、 单项选择题考向一:新民主主义的崛起1. (2015扬州调研)有人针对某次国际会议绘制下侧图片,图中德国人沮丧、日本人得意,这次会议后中国人的反应是()A. 倡导维新变法 B. 推翻封建帝制C. 掀起五四运动 D. 同情德国遭遇2. (2015扬州中学)依据逻辑进行推理,划线部分应该是()A. 辛亥革命 B.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 国民大革命D. 抗日战争 3. (2015盐城一模)下图
25、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战争示意图,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被彻底推翻B. 国民党及其政权的性质未发生变化C. 革命目标是打倒列强推翻清政府D. 国共合作是战争胜利进军的重要因素考向二:国共的十年对峙4. (2015南京二模)1927年12月瞿秋白在武装暴动问题一文中指出:“中国革命现时的阶段,显然到了工农武装暴动的时期中国革命在斗争方式与发展形式方面,有极可注意的特点。”符合材料中“特点”的是()A. 建立工农联盟,推翻北洋军阀B. 发动秋收起义,建立红色政权C. 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D. 纠正“左”倾错误,迎接革命高潮5. (2015镇江一模)“意味着共产党人
26、能生存下来,并建立新基地。(毛泽东)他成为了共产党新的稳固的领导人,此后他的理念也在党内受到遵从。从此许多中国人视共产党人为英雄,而开始支持该党。”这是西方对中国近代某一事件的认识,据此判断这一事件是()A. 国民革命 B. 秋收起义 C. 红军长征 D. 抗日战争考向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6. (2015盐城期初)在太原会战中中央军、晋军正面防御,八路军攻击敌军两翼。115师切断了忻口与张家口、北口的敌军交通线;120师切断了忻口与大同的交通线;129师陈锡联偷袭了阳明堡机场,削弱了日军对山西战场的空中威胁这说明()A.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互相配合B. 太原会战是国共合作抗战的典型C. 中共
27、领导的八路军是抗战主力D. 太原会战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7. (2015宿迁期中)2014年4月,吉林省档案馆公布89件日本关东军留下的侵华档案,涉及伪满洲国中央银行、731部队、残酷奴役劳工等内容。吉林省还有许多日本侵华的历史遗址,如伪满洲国宫廷旧址长春伪满皇宫、日军奴役劳工留下的辽源矿工墓地遗址等。综上所述,日军的侵略罪行无法否认。得出这一结论的最有力依据是()A. 历史档案数量众多,内容丰富B. 历史遗址客观公正,真实可信C. 档案来自侵华日军,不容否认D. 历史遗址与历史档案互相印证8. (2015苏南名校联考)电影智取威虎山中,描述了1946年冬天,解放军在东北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围剿
28、国民党的历史场景。与此同时发生的历史事件是()A. 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解放区B. 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结束C. 杜鲁门提出“遏制共产主义”D. 在美苏支持下德国分裂二、 非选择题9. (2015淮安四模)2014年9月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确立了历史转折点。”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享万邦共荣之乐亦为朕所拳拳服膺者。前者,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志。日本天皇停战诏书对那
29、些为使几万在满同胞的生命财产免遭暴戾支那之残害而持续战斗的帝国特派满洲军队以及长期遭受奉天政府侮辱和迫害的在留居民表示感谢和慰问。大阪朝日新闻1931年10月15日布告材料二侵略中国东北,使之完全变成殖民地是日本帝国主义诞生后就制定了的目标,在1931年,已经不单单是军部激进派的要求,资本家、地主、政党、政府都有同样的要求。井上清、铃木正四著日本近代史“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俾有所补充;而国内不稳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内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世界历史资料选辑材料三现在国际形势与国内形势都是有利于对日抗战
30、的。国际舆论一致地责斥日本的强盗行径。国内自从西安事变后,与中华民国有着同样长久生命的内战终于在共产党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下被结束了,国内和平实现了,国共合作的谈判亦有了初步的成功,南京政府的政治路线亦开始了新的转向这一切都是向着我们团结御侮对日抗战的总目标迈进,都是在抗日阵线中的初步成绩。只要这样地继续下去,勇敢地大踏步地继续下去,终会给与中华民族以新的激动力来实现他的民族解放的神圣任务的!朱德实行对日抗战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对其予以驳斥。(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4)
31、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抗日战争对国人的启示。趁热打铁,事半功倍。请同学们及时完成配套检测与评估中的练习。【随堂验收答案】【随堂验收答案】1. C【解析】图片显示在山东,德国沮丧而日本得意,据此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该图反映的是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这一事件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故C项正确。 2. 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五四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共成立奠定思想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进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工人阶级壮大,为中共成立奠定阶级基础,故B项正确;辛亥革命发生在新文化运动之前,国民大革命是1924-1927年,抗战是1937-1945年,故A、C、D三项错误。
32、3. D【解析】图示显示广州国民政府分三路军北伐,故A项错误;材料显示不出“国民党及其政权的性质未发生变化”的信息,故B项错误;北伐的目标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故C项错误;北伐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成果,故D项正确。4. C【解析】1927年12月已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C项正确;建立工农联盟,推翻北洋军阀是属于国民革命时期的任务,故A项错误;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与此题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纠正“左”倾错误是1935年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故D项错误。5. C【解析】据“建立新基地”“毛泽东成为了共产党新的稳固的领导人”等信息可知该材料反映的是红军长征中的遵义会议。6. B【解析】材料中的“中央
33、军、晋军正面防御,八路军攻击敌军两翼”等信息充分体现了当时国共合作抗战,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敌后战场及八路军是抗战主力的信息,故A、C两项错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是平型关大捷,故D项错误。7. D【解析】研究历史需要多种史料相互印证,故D项正确,A、B两项错误;档案来自侵华日军并不构成最有力证据的依据,故C项错误。8. A【解析】据“1946年冬天”可知A项正确;战略决战结束是在1949年初、杜鲁门提出“遏制共产主义”是在1947年、德国分裂是在1949年。9. (1)理由:维护日本和东亚的稳定,实现共同繁荣;保护日侨的生命财产安全。驳斥: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人民
34、带来了深重灾难。(2)原因:既定国策;军国主义膨胀;资本主义发展需求;转移民众视线,缓和国内矛盾。(3)原因: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为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国际社会的援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或国共合作)领导;实现了全民族抗战。(4)启示:以史为鉴,增强忧患意识,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和右翼势力的增长;理性处置国际争端;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安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的有关史实。第(1)问的理由,据材料一中关键信息“同享万邦共荣之乐”“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为使几万在满同胞的生命财产免遭暴戾支那之残害”等概括,后一小问注意从侵略战争的本质和造成的破坏两方面驳斥;
35、第(2)问据材料二中“侵略中国东北目标”“资本家、地主、政党、政府都有同样的要求”“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等信息概括;第(3)问依据材料三中关键信息,“国际舆论一致地责斥日本的强盗行径”“国共合作的谈判亦有了初步的成功”,并结合有关知识概括;第(4)问的启示可从战争的原因、经验教训、对未来的启发等多角度思考。【课后检测】第7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胜利(A卷)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题5分,共75分。1. (2015南京一模)吴晓波在跌荡100年中认为,“在1919年的56月间,如果没有商业团体及工人的支持,五四运动仅仅是一场激动人心的学生抗议而已
36、。在青春激荡的天安门广场的背后,以工人和企业家为主体的商业力量就是那些起着重要的作用,却不被人注意到的广场背后的人。”材料最能说明五四运动()A. 工人和企业家跃升为新兴政治力量B. 得到先进知识分子领导C. 是一场广泛的群众性的爱国运动D. 促使国人民族意识开始觉醒2. (2015宿迁调研)1921年中共一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英文译稿)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 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B. 党纲通过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37、C. 中共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D. 中共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3. (2015常州期中)民国12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保持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同时希望中国国民党断然抛弃依赖及专力军事两个旧观念。此后国共两党()A.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进行国民革命B. 建立民族统一战线,进行抗日战争C. 进行重庆谈判,实现国内和平建国D.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建立联合政府4. (2015扬州期中)下表是黄埔军校第三至六期入学人数与毕业人数的情况表。其中,第五期毕业率与其余各期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期别时间入学人数毕业人数 第三期1924.10-1926
38、.11 3001 233第四期1926.3-1926.102 6802 654第五期1926.11-1927.83 3002 418第六期1927.10-1929.54 4003 970 国内战争 外敌入侵 政治分裂 经济停滞A. B. C. D. 5. (2015泰州质检)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会议关于国民革命的经验与教训的反思(见下表)与当时中国革命实践相背离的是()社会性质革命性质中心任务总任务A. 分析认为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B. 明确中国的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 反帝反封建,实行土地革命D. 争取群众,准备中心城市暴
39、动 6. (2015淮安期末)周恩来说:“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这句话中的“起义”是指()A.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百色起义 D. 广州起义7. (2015南通中学)“我党为保存红军的有生力量,把主力从过去的苏区撤出。目的是要在中国西部的广阔地区建立新的根据地。”这份向共产国际的汇报说明共产党准备()A. 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 B.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 战略转移,突围长征 D. 纠正“左”倾错误8. (2015常州一模)下图为1930-1931年鄂东南苏区印制的纸币的正面和背面。从中可以看
40、出纸币的印制十分重视()A. 政治宣传 B. 联系群众 C. 经济发展 D. 勤俭节约9. (2015镇江一模)1944年日本天皇裕仁的弟弟三笠宫崇仁在其书中写道:“中国事变爆发以后,日本军队的残暴行为如掠夺,强奸,杀害平民,放火等等。”“现在的日本是无所不取,掠夺殆尽。这还成什么事体!”“回顾以前高喊圣战正义云云,叫喊的声音越高,事实越近于相反”。从中我们得到的认识主要是()A. 日本反战力量强大B. 中华民族意识增强C. 战争引发人性反思D. 抗战提高中国威望10. (2016盐城期中调研)蒋介石在1937年10月31日的日记中写道:“此次抗战,实被迫而应战,与其坐而待亡、忍辱受侮,不如保
41、全国格、死中求生,与敌作一决战。如我再不抗战,则国民精神亦必日趋于消沉,民族生机毁灭无余矣。”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全民族抗战局面由此开始B. 国民政府对日态度开始转变C. 表达民族抗战的坚定决心D. 台儿庄战役增强了抗战信心11. (2016徐州期中调研)2015年,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标志着南京大屠杀史实从“中国记忆”上升到“世界记忆”。下列各项可以成为最有力证据的是()A. 屠杀现场遗迹 B. 侵华老兵战争回忆C. 历史文献记载 D. 幸存者的控诉材料12. (2015南京一模)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期,国民党政府承认各党派的合法地位,召开国民参政会,吸收部分共产
42、党人和进步人士参加政府的抗战工作,并还公开拒绝和驳斥日本“共同防共”的谬论。这表明()A.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B. 国共合作促进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C. 国民党放弃了反共反人民的政治立场D. 国共合作是政治、经济、军事的全面合作13. (2015南通一模)“虽训练尤未充足,装备犹未齐备,外人以为不能支持一周的阵地,竟能抵抗十周。不只军队甘于牺牲,视死如归,一般老幼男女,无不争为军队服务。但是苦战之后,实力丧失十之六七,无法遏制日军前进,预设的长江至苏州、嘉兴及江阴至无锡国防线不守。”材料较为客观地反映出()A. 国民党消极抗战导致丧师失地B. 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作战情况C
43、. 抗战相持阶段日军的疯狂进攻D. 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要战场14. (2015 南师附中、淮阴、海门、天一四校联考)这次战事(役)结束后,南线国民党军主力全部被歼,南京、上海及武汉已面临严重威胁。纽约先驱论坛报感叹:“中国打完了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南京国民政府遭到的悲剧,显示出一个时代的结束。”材料反映的是()A. 北伐战争 B. 淞沪会战 C. 徐州会战 D. 淮海战役15. (2016无锡期中调研)中国历史上年号和纪元方式的变化往往与统治者的变化、政权的兴替息息相关,而从年号和纪元方式的使用上也能为我们历史研究中的年代确定、判断使用者的政治立场提供依据。2015届学生要查找一份发生于“民
44、国三十八年”大事件的历史资料,以下现象不应该出现在资料上的是()A.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 北平和平解放C. 百万雄师过大江 D. 开国大典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25分。16. (2015南师附中模拟)2014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有必要理性地反思这两次中日战争,发掘它们的现代意义以及对我们的启示,以避免新的历史悲剧出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光绪年间,官吏“唯知耗民财,殚民力其能实心为民者无有也”。清朝的军队既不是人民的军队,也不是国家的军队。唯此,它对人民没有爱心,对国家亦缺乏忠心。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的“元气”大比拼。日本,几乎从
45、明治维新开始即全面展开对华的调查和情报收集工作对清朝内部的一切情况了若指掌。甲午战争之际,基督教信徒内村鉴三(18611930),曾把当时的“日、支两国关系”解释为“代表新文明之小国”与“代表旧文明之大国”的关系,于是,这场战争便不但不是什么“侵略”与“被侵略”,而是所谓“新文明”战胜“旧文明”的“义战”。实际上,日本对待周边国家的态度,明治以来一直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改变。韩东育甲午战前清朝内治环节的阙失与战后中日落差分析材料二甲午战争使日本军国主义者尝到了侵略战争的甜头,刺激了它向外扩张的贪欲,其侵略野心越来越大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强烈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加速了
46、民主革命的进程,为最后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王晓秋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材料三1940年3月,国民党正式尊孙中山为“国父”。国民党在这时将孙中山从党的“总理”转化为“国父”,其寓意显然是要将孙中山塑造为全民族共同的精神领袖,促使全体国民接受民族主义思想,从而唤起民众,凝聚民心,团结御侮,共同抗日。中国共产党认为,“今天中国人民正努力于抗战,从抗战的胜利中建造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这正是执行马克思的指示,继承孙中山的遗志。”邵雍历史记忆与书写请回答:(1) 材料一中认为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中以内村鉴三为代表的日本人对侵略中国的态度什么?(8分)(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
47、“甜头”是什么?列举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向外扩张的史实。(8分)(3) 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促进中华民族觉醒方面的贡献。(6分)(4) 综合上述材料,从历史辩证法的角度谈谈你对两次中日战争的认识。(3分)第7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胜利(B卷)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题5分,共75分。1. (2015扬州中学)1919年10月晨报刊登这样一副对联,上联:发达工业必有精良机器。下联:挽回利益者当与本国制造。横批:美典公司。这主要表明()A. 五四运动激发了民族意识B. 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C. 国民革命推动实业救国思
48、潮D. 民族工业获得新的发展机遇2. (2015江苏高考模拟卷)五四运动爆发后,直系军阀吴佩孚发给大总统徐世昌通电:“大好河山,任人宰割,稍有人心,谁无义愤?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仆后继,以草击钟,以卵投石如必言直言者有罪,讲演者被逮捕,则是扬汤止沸,势必全国骚然!” 这说明吴佩孚()A. 同情学生并支持学生的正义行动B. 表面上支持实质上主张镇压学生C. 借机对北洋政府施压以争权夺利D. 冒充爱国欺骗舆论企图统治中国3. (2015南京一中)宋庆龄说:“孙中山和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说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
49、()A. 孙中山在多次维护共和斗争失败后思想转变B. 中共在组织工人运动遭受重大挫折后认识提高C.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D. “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共同心愿4. (2015扬州一模)下图是一份信函,对此信函解读不正确的是()常蔚:我与平兄已于十九日到港,二十日开会报告一次。此间完全接受紧急会议之决策,并决定暴动计划蒋系人物均已离粤贺(贺龙)、叶(叶挺)军队之有十九日已抵兴宁,但未证实。雷八月二十日A. 此信函写于国共对峙时期B. “紧急会议”指的是“八七会议”C. “暴动计划”基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D. “贺、叶军队”是指南昌起义部队5. (2015江苏名校联盟模拟)
50、下文摘自中国某一时期的军事电文:“匪盘踞赣闽于兹七载,东西南北四路围剿兵力达百余万,此次任匪从容脱围已为惋惜,迨其进入湖南沿五岭山脉西窜而来,广西首当其冲”某一时期是指()A. 太平天国时期 B. 国民革命时期C. 十年对峙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6. (2015 江苏名校联考试卷)1934年12月,贵州黎平县政府门口墙上出现过一幅漫画:一个大地球,上有中国地图,旁边有一个蒋匪军官用刺刀将地球切成两半,旁边注有“出卖祖国”四个大字。这幅漫画见证了()A. 八路军发动民众积极参与革命宣传活动B. 红军长征途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革命宣传C. 贵州人民痛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D. 民众讥讽蒋
51、介石“九一八”事变实行不抵抗政策7. (2015无锡中学)下图是我国近代的一枚硬币,对其最合理的历史推断应为() A. 由中央苏区铸造B. 是印证红军长征胜利的重要史料C. 发行于国民大革命时期D. 是研究“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史料8. (2015苏锡常镇二模)傅吾康曾说:“抗日战争开始时,一种抵抗敌人到底的民族感和决心的浪潮弥漫了全中国。统一战线的口号首先克服了一切中国国内的纠纷。抗日战争被认为是1927年中断的革命战争的复活。中国人对进犯的敌人所作的抵抗超出了日本人最初的一切预料。”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抗日战争与国民大革命有着相同的目标B. 中国军民团结抗战贯穿了抗战的全过程C.
5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解决了国内的党派矛盾D. 抗战初期的坚决抵抗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企图9. (2015苏州一模)1938年,蒋介石发布告全国军民书:“我国抗战之根据,本不在沿江沿海浅狭之交通地带,乃在广大深长之内地吾同胞须知此次兵力之转移决不可误为战争之失利与退却。盖抗战军事胜负之关键,不在一地之得失,而在保持我继续抗战持久之力。”上述言论的直接背景是()A. 平津沦陷,民族危机加深B. 上海失守,华东局势危急C. 南京失陷,国民政府迁都D. 武汉失守,相持阶段来临10. (2015南通三模)下图为抗日战争期间某战役示意图,这一战役是()A. 国民党军队在华北组织的重大会战B. 抗战初期
53、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C. 发生在敌后战场的一次大规模战役D. 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破产的标志11. (2015泰州二模)萨苏在国破山河在: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中引用了一个故事:日军兵斋藤在战斗间歇,到一条小河边用汽油桶洗苹果,不小心汽油桶被水冲到对岸正在洗澡的中国兵身边。双方都大吃一惊,因为双方都没带枪,都没办法射击。中国兵取出一个苹果吃了一口,向后面的树林退去。日本兵神差鬼使地用日语问:“好吃吗?”没想到这个中国兵居然用日语回话道:“谢谢!”萨苏引用该故事旨在说明()A. 中日两国士兵渴望和平B. 中日士兵超越了仇恨C. 战争的残酷与苦难D. 残酷战争下人性依存12. (2015扬州期
54、中)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笔记片断,该片断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 国民革命时期的民主建设成就B. 土地革命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C. 抗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D.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背景13. (2015南京三模)下面是两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邮票,比较两套邮票,对于中国抗战胜利原因的视角发生了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 邮票设计者更加重视历史的客观性B. 出于“一国两制”完成祖国统一的需要C.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路线方针调整D. 历史的真相随着时世迁移被逐步发现14. (2016扬州中学)王桧林在抗日战争一书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存在两个战场。这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具
55、有中国特色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增加了中国历史的复杂性。”这两个战场()A. 是1937年以来中国政治军事发展的结果B. 极大地影响了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政局C. 在抗击日军时所处的战略地位相同D. 在抗击日军时实施的战略战术相同15. (2015苏州期中)毛泽东说:“我刘邓、陈粟、陈谢三路野战大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敌人,使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该军事行动的“战略作用”是 ()A. 迫使国民党停止全面进攻B. 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C. 拉开对国民党战略决战的序幕D.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25分。16. (2015南通二模)中共在革命根
56、据地的新民主主义实践,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有效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见下图材料二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明确规定:“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的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的;只有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中华苏维埃政权以消灭封建制度及彻底地改善农民生活为目的,颁布土地法,主张没收一切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贫农、中农,并以实现土地国有为目的。”摘编自余伯流、何友良主编中国苏区史材料三抗日战争爆发后,抗日根据地逐步建立抗日
57、民主政权。1940年3月,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华中等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是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即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指示明确规定,在政权工作人员中,实行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政权制度,容纳多方,团结抗日的各阶级、阶层。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二卷)请回答:(1) 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革命的发展形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中共革命根据地地理分布的历史因素。(6分)(2)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和中心内容,分析苏维埃政权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不足之处。(8分)(3
58、) 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方面的创新,简要分析其对抗战胜利的重要意义。(8分)(4) 综合以上材料,简要谈谈你对中共在革命根据地的政治实践的认识。(3分)【课后检测答案】第7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胜利(A卷)1. C【解析】本题属于程度选择题。材料中既强调了学生的先锋作用,也肯定了商业团体及工人的作用,C项符合材料所述并准确揭示了五四运动的性质,故C项正确;A、B两项只能体现部分信息,故A、B两项错误;D项错在“开始”。2. C【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据“推翻资产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可知一大提出的革命任务属于社会主义革命任务,而反帝反封建属于民主革命的任务,C项符合题意;其
59、他选项所述内容均是对材料的正确理解。3. A【解析】民国12年为1923年,“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即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主要形式,故A项正确。4. A【解析】从时间看第五期处于北伐战争期间,故正确;北伐后期,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故正确。5. D【解析】1928年中共六大召开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已经创建,毛泽东等人已开辟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道路。从理论上说,由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特性,“城市中心道路”并不符合我国的国情,故D项正确;1928年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革命性质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故
60、A、B、C三项符合中国革命实践。6. A【解析】据“周恩来”“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等信息可确定该起义为南昌起义。7. C【解析】据“主力从过去的苏区撤出”等信息可以判断出该材料反映红军长征。8. A【解析】据“十月革命歌”等信息可知A项正确;图片不能直接体现出联系群众、经济发展、勤俭节约等内容。9. C【解析】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日本天皇裕仁的弟弟三笠宫崇仁个人对战争的反思,不能表现出反战力量强大,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日本人的观点,与中华民族意识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中三笠宫崇仁对战争做了较为深刻的反思,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体现中国威望的提高,故D项错误。
61、10. C【解析】由题干信息“与其坐而待亡、忍辱受侮,不如保全国格、死中求生,与敌作一决战”可知C项正确。11. A【解析】“屠杀现场遗迹”为当时遗留下来的资料,属于第一手史料,A项正确。12. B【解析】根据题干“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期”可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故A项错误;国共合作期间,根据材料信息“国民党吸收部分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参加政府的抗战工作,并还公开拒绝和驳斥日本”可知,国共合作促进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只是讲述国民党放松对其他党派的控制,并没有表明其放弃反共立场,故C项错误;材料只能体现国共在政治方面的合作,故D项错误。13. B【解析】依据材料中“军队甘于
62、牺牲,视死如归”“苦战”等信息可知,当时国民党抗战不消极,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国民党军队英勇抵抗日军和败退的战况,比较客观,“长江至苏州、嘉兴及江阴至无锡国防线”从战争进程上表明是抗战初期,故B项正确;武汉、广州沦陷后,抗战才进入相持阶段,此时战场在长江下游,故C项错误;“长江至苏州、嘉兴及江阴至无锡国防线不守”,说明是正面战场,故D项错误。14. 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南线国民党军主力全部被歼,南京、上海及武汉已面临严重威胁”“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可以排除A、B 、C三项。淮海战役使南线国民党军的精锐主力基本被消灭,国民党统治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以及长江中下游城市武汉等地已处在人
63、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加速了国民党政府的崩溃。15. A【解析】本题的关键在于“民国三十八年”这一时间。民国三十年即公元1949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在1947年,B、C、D三项都在1949年,故本题的答案选A项。16. (1) 原因:官吏腐败,清朝政府失去民心、军心;日本蓄谋已久长期准备。(4分)态度:义战(解放中国或侵略有理,侵略有功)。(4分)(2) “甜头”:马关条约的签订(或答条约内容)。(4分)史实: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在东北发动日俄战争,吞并朝鲜,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出兵山东、侵占东三省、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挑起太平洋战争。(4分)(3) 贡献:提出新三民主义
64、、促进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成为激励全民族抗日的精神领袖。(6分)(4) 认识:甲午战败带来了灾难也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抗战胜利准备了条件。民族凝聚力的强大与否影响着战争结果。(从民心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3分)【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两次中日战争的有关史实。第(1)问的“原因”可根据材料一中作“唯知耗民财,殚民力其能实心为民者无有也”“日本,几乎从明治维新开始即全面展开对华的调查和情报收集工作对清朝内部的一切情况了若指掌”等信息概括。“态度”一问据“基督教信徒内村鉴三而是所谓新文明战胜旧文明的义战”这一信息归纳; 第(2)问结合有关史实作答即可;第(3)问联系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思想
65、及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革命运动回答即可;第(4)问结合两次中日战争的成败得失及历史作用作答即可。第7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胜利(B卷)1. A【解析】据材料“1919年10月”和“挽回利益者当与本国制造”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激发了民族意识,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发展工业和挽回利益,无法体现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故B项错误;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民族工业获得新的发展机遇,故D项错误。2. A【解析】据材料“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仆后继”等信息可见吴佩孚在当时是比较同情、支持爱国学生的,故A项正
66、确,B项错误;材料本身无法证明吴佩孚是否为了争权夺利或者冒充爱国,故C、D两项错误。3. D【解析】本题考查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条件的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有许多条件,最主要的“打倒列强,除军阀”已成为当时国共两党和全国人民的心愿,故D项正确。孙中山思想转变和中共思想转变都是这种“心愿”的表现,A、B两项错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4. C【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据材料中“紧急会议”“暴动计划”“贺、叶军队”等信息可知该信函写于八七会议不久之后,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毛泽东在1927年10月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才逐步形成的,故
67、C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都是对材料的正确解读。5. C【解析】据“匪盘踞赣闽于兹七载,东西南北四路围剿兵力达百余万,此次任匪从容脱围”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红军长征,故C项正确。6. B【解析】题干中漫画创作于1934年12月红军长征途中,用艺术形式表现了红军反蒋抗日的主张,故B项正确。7. D【解析】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可以判断D项正确;据图片中“川陕省造币厂造”可以判断A项错误;红军长征取得胜利是1936年,而图中货币印有“一九三四年”,故B项错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于1931年,国民大革命时期为1924-1927年,故C项错误。8. D【解析】“中国人对进犯的敌人所作的抵抗超出了日本人最初的
68、一切预料”,反映出抗战初期国共两党团结抗战,坚决抵抗,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企图,故D项正确。抗日战争的目标是打败日本侵略者,与国民大革命的直接目标不同,故A项错误;B项超出了题干材料的时间范围;国共两党阶级立场不同,党派矛盾不可能解决,故C项错误。 9. D【解析】据“1938年”“保持我继续抗战持久之力”等信息可知当时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故D项正确;平津沦陷、上海失守、南京失陷的时间均为1937年。10.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地图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历史史实的能力。由地图中“太原”“石家庄”等信息可知大概位于山西、河北等地,这些地区属于华北地区,学生易误选A项。此题的解题关键在于要结合
69、地图和图例知道是中国军队在主动出击日军,故应为百团大战,而百团大战是发生在敌后战场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故正确答案为C项。11. D【解析】如果不考虑当时的战争环境和双方的身份,这就是两个普通人的对话,日本兵神差鬼使地用日语问:“好吃吗?”这正是普通人性的本能体现,故D项正确。材料不能直接反映士兵渴望和平,故A项错误;中日士兵只是瞬间的人性复苏,谈不上超越仇恨,故B项错误;材料重心和主旨不在于体现战争的残酷与苦难,故C项错误。12. C【解析】据材料“两党合作”“民族凝聚力增强”等信息可知该笔记摘录的是抗战时期的史事,而“开放民主”等内容属于近代化范畴,故C项正确。13. C【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
70、后不再以阶级斗争为纲,淡化意识形态,学术研究趋向客观、科学,所以抗日战争四十周年纪念时不仅重视中共在抗战中的作用,也客观评价了国民党对抗战的贡献,故C项正确;邮票设计者更加重视历史的客观性和政治需要都是直接原因,不是决定性因素,故A、B两项错误;国共两党对抗战都作出了贡献,这是定论,以往忽略国民党不是因为缺乏史实依据,而是错误方针的干扰,故D项错误。14. B【解析】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两个战场应该是1927年以来中国政治军事发展的结果,故A项错误;两个战场在抗战不同时期的战略地位不同,在抗击日军时的战略战术也是不同的,故排除C、D两项;两个战场的力量对比在抗战中发了很大的变化,最终在抗战胜利后
71、影响了中国的政局,故选B。15. B【解析】本题考查人民解放战争中的战略反攻。解答时抓住关键词句“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所指为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三路大军互为犄角相互配合挺进中原,拉开战略反攻序幕的历史事件,故B项正确;该事件之前国民党军队正在进行重点进攻,故A项错误;战略决战是在1948年战略反攻一年之后,故C项错误;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是在三大战役之后,故D项错误。16. (1) 形势:中国共产党在南方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2分)因素:国民大革命(或北伐战争)为南方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准备了群众基础。(4分)(2) 主要斗争形式:武装斗争。(2
72、分)中心内容:土地革命。(2分)不足之处:取消资本家、富农等有剥削行为的人的参政权利和政治自由,缩小了民主革命的力量,扩大了苏维埃政权的对立面。(4分)(3) 创新:建立抗日的各阶级联合专政;实行“三三制”政权制度。(4分)意义:巩固各抗日阶层团结合作;有利于结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4分)(4) 认识:中共从实际出发调整方针政策;中共在民主革命过程中注重民主政治建设。(3分)【解析】本题以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民主政治实践为主线,内容包括国民革命运动、工农武装割据和抗日战争,层层递进,脉络相连,首尾相顾,考查学生释读历史地图,利用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进行分析、阐释、归纳和概括的能力。第(1)问需要仔细读图,时空定位准确;第(2)问要联系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全面获取有效信息;第(3)问还是要从材料中提取有关信息进行归纳,特别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意义”这一小问要从材料具体出发,不宜大段照搬教材;第(4)问一定要综合材料的所有关键信息,理清思路,分层次多角度分析归纳。本题提醒我们复习民主革命时要吸收史学研究的较新成果,挖掘教材的主干知识,多从新的角度开拓视野,提升思维能力。- 40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