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复习要领】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1)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2)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命题规律】本讲内容江苏高考考查频率比较高,特别是辛亥革命,几乎每年都考,题型上以选择题为主,主观题重点考查辛亥革命。【命题趋势】今后高考仍以选择题为主,主观大题的备考以宏观线索为主;具体内容上,注意对太平天国运动不宜评价过高,多分析其不足;辛亥革命的史实应该注意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同类现象比较,如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比较、武昌起义与光荣革命
2、比较、临时约法与美国1787年宪法比较等。【考点过关】 考点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基础梳理】原因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过程兴起(1)爆发:1851年1月,洪秀全集合拜上帝教群众,在广西桂平县起义。(2)定都: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定为国都失败(1)标志:1864年陷落。(2)原因:时代局限性和农民的。(3)教训: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的重任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内容(1)土地: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2)产品: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评价(1)积极: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
3、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思想结晶,调动了农民阶级反封建的积极性。(2)消极:它体现的绝对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资政新篇内容向西方学习,依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发展工商业等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的设想;但迫于当时形势,未能实行【要点突破】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有哪些不同点?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直接背景定都天京天京变乱经济主张企图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群众基础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不是农民革命的产物,脱离农民阶级要求直接作用运动初期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未能付诸实行,对运动没有影响历史
4、地位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农民战争水平的最高峰,但因没有先进的思想作指导而失败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它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典题演示1】(2015江苏卷)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A. 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 “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C. 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 “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解答指导】审题干时间:太平天国时期;有效信息:“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设问: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辨选项战略失误属于主观原因之一,A项
5、错误“腐朽享乐”是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的表现,B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的绝对平均主义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的表现,C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D项正确定答案易错易混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在追求的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上,并不是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对立、矛盾的关系,二者设想的两种社会制度有本质的区别。前者要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人间天国;后者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 考点二辛亥革命【基础梳理】1.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应当推翻。清政府“新政”和“预备立宪”等改革客观上促进了
6、资本主义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壮大,大力宣传革命思想。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2)成立时间地点领导人纲领机关、刊物意义 年日本东京孙中山和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革命进入高潮2. 武昌起义(1)直接背景:湖北革命党人深入,做宣传组织工作;四川发展为武装起义,迫使清军调动,造成湖北防务空虚。(2)经过: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12日占领了武汉三镇,成立。3. 中华民国成立:年元旦、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国都、国旗。4.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春)(1)内容: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等自由及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建立的政治体制并特别规定实行制。(2)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的进步意义。5. 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1)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观念逐渐深入人心。(3)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4)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要点突破1】从近代化的视角评述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1.
8、历史功绩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促进了近代化。(1)促进了政治民主化: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客观上也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扫除了近代化的一些障碍。(2)推动经济工业化: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些条件,1912年到1919年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3)促进社会生活的近代化:如中山装的流行,新青年追求婚姻自由等。2. 局限性: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没有根本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状况,中国近代化的基本前提仍不具备,以后的近代化异常曲折;在
9、思想文化领域,革命派反封建也不彻底,封建专制思想仍根深蒂固。【要点突破2】如何全面认识和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 目的:临时约法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其直接目的在于防范袁世凯的专制独裁,根本目标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2. 性质及主要意义: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它规定了主权在民的原则,确认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在政治体制上实行三权分立式的民主共和制,从法律上彻底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成为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3. 局限性: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革命派无力掌握政权,不仅限制袁世凯权力的目
10、的无法实现,而且在整个民国时期,没有经济基础和政权后盾的临时约法只能成为一纸空文。【典题演示2】(2015海南卷)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A. 立法服从于政治B. 行政服从于司法C. 从人治走向法治D. 民主政体臻于完善【解答指导】审题干时间:1912年;有效信息:民国初年革命派政体主张的变化辨选项据材料可知,革命派起初打算实行总统制,但随后袁世凯上台已成定局,在此背景下的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希图以此防范袁世凯,可见当时的立法服从于政治的需要,A项正确材
11、料未体现行政与司法的关系,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临时约法并未实施,而且革命派政体主张的前后变化,无法直接证明由人治走向法治的历史趋势,C项错误同理,革命派政体主张的前后变化与民主共和政体的完善无法建立合理的逻辑关系,而且D项所述违背史实,D项为逻辑、史实双重错误定答案【考点过关答案】第6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基础梳理答案】一、 鸦片战争(1)金田村(2)天京(1)天京(2)阶级局限性(3)科学理论反侵略反封建国库反封建平均主义资本主义二、 1. (2)1905黄兴民报政党黄花岗起义2. (1)湖北新军保路运动湖北军政府3. 1912南京五色旗4. (1)三权分立责任内阁(2)资产阶级封建
12、专制制度5. 封建君主专制民主共和短暂的春天【典题演示答案】【典题演示1】D【典题演示2】A【随堂验收】一、 单项选择题考向一:太平天国运动1. (2015南通一模)俄国外交官普提雅廷在写给俄国外交部的文件中说:“英约内的条款,规定长江沿岸于内战终止之后,沿长江帝国内部航行的开放,明白表示了英国内阁蓄意要居中镇压叛乱,在中国最富庶的工厂区内,这一乱事现在是英国扩张商业的唯一障碍了。”文件中的“这一乱事”应是指()A. 虎门销烟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D. 辛亥革命2. (2015宿迁期中)有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最能体现材
13、料观点的是太平天国()A. 设立圣库制度 B. 主张发展资本主义C. 创建拜上帝教 D. 提倡平均分配土地3. (2015泰州一模)潘旭澜在太平杂说中写道:“洪秀全考不上秀才,便产生了逆反心理。造反之初就砸孔子牌位,将中国文化一律称之为妖。占领南京后,毁夫子庙。烧寺院古迹,废除私塾院,严禁古书流传。”洪秀全曾下诏书说:“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下列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 体现其自身的阶级局限B. 心理因素是导致其绝对否定传统文化的根本原因C. 反对孔孟诸子百家学说是为了传播资本主义文化D. 实现了太平天国运动思想上的统一考向二:辛亥革命4. (2016泰
14、州中学)据统计,1902-1911年,各地反抗清政府勒索压迫的所谓“民变”多达1 300多次,发生地区遍布直隶、东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省。材料充分说明当时的中国()A. 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B. 清王朝灭亡的内在原因C. 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D.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5. (2015如东四校联考)有学者认为1912年是“中华五千年政治史上,一座极重要的里程碑和分水岭”。1912年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A. 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B. 否定了君主专制政体C. 使人民获得了广泛的政治权利D. 确立了民主共和
15、政体6. (2015南通二模)中国历代采用帝王纪年,这种办法一直沿用到清末。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电告各省都督:“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中国纪年的变革()A. 是当时政治体制演进的结果B. 说明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C. 是帝王纪年发展的必然产物D. 表明民族主义的目标得以实现二、 非选择题7. (2016启东中学)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位于南京长江路292号民国时期的“总统府”,现已被建设成中国近现代史遗址博物馆。这是我国目前最高级别、保存最完好的近现代史遗址博物馆。材料二有学者说,从历史价值和政治价值上来讲,“总统府”要超过北京的故宫
16、。故宫是我国现今保存最完整、建设最辉煌的皇家宫殿,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故宫只是明清封建王朝的标志,而“总统府”则象征着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统治的终结。从这个角度来讲,“总统府”的社会价值和政治价值都不逊于故宫,而且“总统府”以前还曾经是清代两江总督署、太平天国的天宫遗址,这种汇集交融的历史价值也是故宫所不具备的。在此设立博物馆的目的就是为了展示和宣传这些价值。材料三史料研习、理论指导、问题研讨和社会调查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近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进程。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
17、构建政治体制。它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请回答:(1)近代史上,太平天国政权、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在这里颁布过哪两部体现历史发展方向的著名文献?(2)列举近代史上在这里所发生过的反对或摧毁封建统治的三件重大历史事件。(3)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4)结合材料三,请回答:(答案直接从文中的语句中摘录)文中属于原始史料的内容是什么?文中属于史料解释的内容是什么?文中属于历史评价的内容是什么?趁热打铁,事半功倍。请同学们及时完成配套检测与评估中的练习。【随堂验
18、收答案】【随堂验收答案】1. B【解析】据“长江沿岸的内战”等可推断其为太平天国运动;虎门销烟不是内战,故A项错误;义和团运动主要不在长江沿岸,故C项错误;列强没有直接镇压辛亥革命,故D项错误。2. D【解析】广大农民的最迫切愿望是获得土地,故D项正确;圣库制度是国库制度,故A项错误;“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是资政新篇的宗旨,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故B项错误;创建拜上帝教不是改革方案,故C项错误。3. A【解析】洪秀全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是其阶级局限性的表现之一,故A项正确;心理因素不可能是根本原因,故B项错误;从本质上说,旧式农民运动与发展资本主义是矛盾的,太平天国运动后来颁布资政新编带有极大的偶
19、然性,而且材料也没有涉及资本主义文化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只涉及措施,由措施推结果是不科学的,而且太平天国运动从来没有实现过思想上的统一,故D项完全错误。4. B【解析】从材料“1902-1911年,各地反抗清政府勒索压迫的所谓民变多达1 300多次”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前阶级矛盾的尖锐,这恰好成为清王朝灭亡的内在原因,故选B项;“民变”说明非民族矛盾,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湖北武汉,排除C项;材料无法表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排除D项。5. B【解析】辛亥革命前主权在君,而“中国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可见:主权在民原则从法律上否定了君主专制政体,故B项正确。6. A【解析】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标志着
20、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形式上的民主共和制代替了封建君主制,故A项正确;纪年变革是南京政府的规定,不能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B项错误;帝王纪年是被废除的,故C项错误;纪年变革与民族主义没有必然联系,故D项错误。7. (1)资政新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1853年,太平天国在此定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1912年,中华民国在此宣告成立;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3)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成果,对内独裁专制,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出卖国家主权。(4)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即实行责任内阁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中国民主
21、化进程的一座丰碑。【课后检测】第6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题5分,共75分。1. (2015南师附中)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包括社会组织、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献,从经济学的视角看,其重大价值在于()A. 提出顺应世界潮流的政治体制变革主张B. 变土地私人所有制为“天下人同耕”的公有制C. 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异曲同工D. 打破土地兼并局面以实现“耕者有其田”理想2. (2015盐城期末)下图是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观察邮票,下列与之相关的
22、叙述准确的是()A. 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与清廷正式对峙B. 天朝田亩制度推动了革命的深入发展C. 资政新篇是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D. 太平军目是太平天国前期的治国纲领3. (2015扬州质检)“它以称赞的口吻介绍了美国的选举制度,国会制度,主张由私人报纸并以之监督国家政治;主张举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主张与外国平等来往通商它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材料评价的是()A. 海国图志 B. 资政新篇C. 孔子改制考 D. 变法通议4. (2015连云港期中)1859年,洪仁玕提出由私人集资筹建“书信馆”,并用火车运送邮件,“以通各色家信”。这反映了()A. 太平天国大力推行近代化B
23、. 洋务派试图发展近代邮政C.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兴起D. 先进中国人主张学习西方5. (2015盐城中学)直接导致下表所示人口数量变动的历史事件应是()江苏人口数量变动(部分)时间数量地点1851年1865年苏州府654.1万228.9万 江宁府452.9万108.7万 镇江府247.5万51.9万 A. 太平天国运动 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 D. 义和团运动6. (2015南京一模)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材料不能表明太平天国()A. 带有近代化的倾向 B. 具
24、有小生产者的局限性C. 并未完全满足农民诉求 D. 具有宗教迷信色彩7. (2015盐城三模)“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A.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B. 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C. 承担起了民主革命重任D. 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8. (2015无锡交流)孙中山领导推翻清朝统治,赢得了秘密会社、下层阶级和海外华侨的支持,但却没有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拥护,他们普遍地追随着康有为和梁启超。但1901年后,越来越多的士人也加入了孙中山的事业。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戊戌变法的失败B. 孙中山
25、的思想根本转变C. 中华民族危机加深D. 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根本变化9. (2015天一中学)20世纪初某西方报纸报道:昨天,纽约唐人街华人燃放鞭炮举行庆祝活动。在以前,居住在大街的华人分为两派,一派支持“君主立宪”,另一派支持“民主”。昨天,他们步调一致。“他们”庆祝的应是()A. 光绪帝下诏维新 B. 义和团运动兴起C. 中国同盟会建立 D. 中华民国的成立10. (2015苏州高新区模拟)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 认为:“清政府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政府自己瓦解的。”下列能够直接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 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革命形势高涨B. 清政府抽调湖北新军入川镇
26、压保路运动,武昌起义爆发C. 武昌起义爆发后的一个月内,湖南等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D. 清廷启用袁世凯镇压革命,袁世凯借机以武力逼清帝退位11. (2015扬州期中)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实行总统制;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颁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从增进宪政意识看这种做法()A. 与时俱进,民国政体不断完善B. 权力分散,导致行政效率低下C. 防患专制,有利于维护共和体制D. 因人设法,违背法律精神12. (2015无锡一模)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评价:“辛亥革命的悲惨结果可由以下因素来解释:组成官僚的知识分子,专心于儒家经典。尽管19世纪后半叶中
27、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其变化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方做出反应的其他国家。部分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由于他们建立的制度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材料指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包括() 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 向西方学习的进程缓慢 照搬西方体制 民族资本主义孱弱A. B. C. D. 13. (2015盐城期中)张季子九录文录认为:“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下列最能论证此观点的是()A. 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 辛亥革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C.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D. 辛亥革命结束了
28、封建君主专制14. (2015镇江一模)剪辫子是辛亥革命时期人们与清朝统治者决裂、赞同革命的标志,但很多农民却竭力保存这条顺民象征的辫子。江苏兴化一带农民为藏住辫子,纷纷购买尖顶帽,“一时皆大欢喜,中少年人纷纷购置,贫穷的人情愿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也须购买一顶。”这一现象主要说明()A. 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B. 封建伦理道德是国家主流思想C. 兴化农民怀念清政府统治D. 戴西洋新潮帽成为农村的时尚15. (2015江苏高考模拟卷)某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
29、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据此推断合理的是,作者()A. 关注民族危机,主张教育救国B. 质疑华夷观念,推崇西方文明C. 顺应时代潮流,主张与时俱进D. 忧虑社会革命,怀念清朝统治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25分。16. (2015南通考前)历史的发展是复杂的,它呈现的是多元的立体空间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节点,革命的出现及其结果源于几十年以至百年来中国社会各种复杂的矛盾斗争,对于这场革命的性质,还大有探索和研究的空间。我认为,辛亥革命的性质是民主共和
30、革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共和知识分子”。辛亥革命的性质是君主制与共和制的较量。彭剑重议辛亥革命的性质与特点材料二辛亥革命在社会结构、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等领域引起了量的变化,从原来清末已经开始的一些变化,到了民国初年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量变到质变。辛亥革命为后来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为人民革命的胜利,为中国社会发生性质的变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积累了经验和教训。中国共产党人在辛亥革命经验教训基础上,走上了人民革命的道路,最后实现了孙中山等革命先辈没有实现的理想。所以我们说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社会变迁的闸门。严昌洪辛亥革命与社会变迁材料三辛亥革命的爆发促使民族国家观念迅速转变,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很快就占
31、据了明显的支配地位,国内民族界线淡化,民主共和观念迅速传播。现代性的民族国家观念,是近现代社会的历史产物,正是通过辛亥革命最终把中国各民族人民从传统的族类、王朝观念中解放出来,完成了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法制化进程。袁咏红、王俏蕊现代性的发育与辛亥革命光明日报2013年4月25日(1) 材料一从政体转型的角度分析了辛亥革命的意义,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6分)(2) 材料二是如何说明“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社会变迁的闸门”这一意义的?(8分)(3) 材料三是从什么角度认识辛亥革命的现代性的?结合材料内容加以说明。(6分)(4) 以上材料说明我们观察、认识辛亥革命的基本方法是什么?(5分)【课后检测答
32、案】第6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1. D【解析】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及土地兼并严重是阻碍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重大因素。天朝田亩制度实质上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打破土地兼并局面,故D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中未提出政治体制变革主张,故A项错误;“天下人同耕”的公有制并不符合近代经济发展潮流,故B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中没有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故C项错误。2. C【解析】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由洪仁玕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故C项正确;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与清廷正式对峙,故A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但严重脱离实际,根本上无法实现,故B、D两项错误。3. B【解析】据材料可知该著
33、作为资政新篇,资政新篇主张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但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必然产物,故B项正确;海国图志、孔子改制考、变法通议与农民战争无关,没有必要强调“它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故A、C、D三项错误。4. D【解析】“私人集资”“用火车运送邮件”在当时都是先进的西方事物,故D项正确;资政新篇并没有实行,题干材料只涉及提议,不涉及有没有实行,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标志一般以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准,故A、C两项错误;洪仁玕是太平天国领导人,故B项错误。5. A【解析】材料统计的年代为1851-1865年,截止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第二年,人口数量变化的特征为江苏一带人口锐减,其主要原因应该
34、是太平天国运动导致的长期战乱,故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1860年,甲午中日战争和义和团运动都发生于19世纪末,故B、C、D三项错误。6. D【解析】本题是逆向选择题。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太平天国具有宗教迷信色彩的信息,故D项符合题意;据“平等的许诺”可知太平天国带有近代化的倾向,“行为的凶暴”“特权的森严”体现了小生产者的局限性,“使贫民失望”说明了太平天国并未完全满足农民诉求,故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7. D【解析】“顺应历史发展方向”即实现近代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观点实质上强调了太平天国客观上刺激了洋务运动的开始,而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故D项正确;A
35、、C两项均非材料观点主旨所在,B项错于误读材料。8. C【解析】材料反映出20世纪初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由倾向改良转而支持革命,其主要原因应该是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越来越多的人对清政府失望,故C项正确;戊戌变法1898年就失败了,无法说明这一变化为什么迟至1901年以后才发生,故A项错误;孙中山的思想转变不可能成为其他人思想变化的主因,故B项错误;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阶级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故D项错误。9. D【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立宪派和革命派共同庆祝某个重大事件,这只能是辛亥革命中中华民国的成立。随着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资产阶级立宪派和革命派在反清、发展资
36、本主义等基本问题上逐步一致,故D项正确;A、B两项均发生在19世纪末;同盟会成立之初,君主立宪派和革命派还不可能步调一致。10. C【解析】在武昌起义后一个月,各省相继宣布独立,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这是清政府内部的倒戈,说明清政府的灭亡是自己瓦解的,故C项正确;A项与“清政府自己瓦解的”无关;武昌起义爆发时,清政府并未马上表现出土崩瓦解的态势,故B项错误;清帝退位是必然结果,故D项错误。11. D【解析】法律精神最重要的原则是法律至上,反对以任何理由随意改变法律。题干材料显示,临时约法关于政治体制的调整有因人设法之嫌,这反映了当时的革命党人把政治斗争的需要放在立法精神之上,故D项正确。 12.
37、 A【解析】据材料“组成官僚的知识分子,专心于儒家经典”可知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故正确;据材料“但其变化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方做出反应的其他国家”可知向西方学习的进程缓慢,故正确;据材料“部分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可知照搬西方体制,故正确;材料未直接涉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故错误。13. D【解析】题干材料中“一朝一姓之变革”指改朝换代,“为国体之改革”应指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故D项正确;辛亥革命没有改变社会性质,更不可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故A、B两项属于史实性错误;C项未直接反映“国体”问题。14. A【解析】材料信息显示,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民“竭力保存这条顺民
38、象征的辫子”,这既反映了农民的保守性,也说明了辛亥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忽视了发动、教育农民,导致革命对农民的影响极其有限,这是辛亥革命失败的重大原因,故A项正确;材料只涉及部分农村地区,无法证明整个国家的状况,故B项错误;农民保存辫子是一种惯性,并非倾向清政府,故C项错误;D项完全错误。15. D【解析】日记称清末民初的社会变革为“动乱”,指责民国初年的“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导致“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这些信息说明日记作者持保守立场,反对革命,同情清朝,故D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教育问题,故A项错误;作者担忧“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说明他对列强持反对态度,故B项错误。
39、16. (1)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6分)(2)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的变化;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奠定了基础。(8分)(3) 人们的思想观念,即民族国家观念。以族类、王朝为基础的旧式民族国家观念到以制度、法制为核心的现代民族国家观念。(6分)(4) 必须多角度、立体地认识。(5分)【解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观点和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的能力,以引导学生从多维视角掌握评价辛亥革命的方法。解题前首先要通过阅读试题的引言了解试题的命题意图,该题要求我们从多个角度来认识辛亥革命的作用。第(1)问要结合所学知识围
40、绕政体转型回答辛亥革命的意义,不能面面俱到;第(2)问要紧扣材料二,对材料的内容进行提炼;第(3)问第一小问,关键是要注意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如“辛亥革命的爆发促使民族国家观念迅速转变”“通过辛亥革命完成了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法制化进程”,在此基础上,确定认识的角度,第一小问实际上是要结合材料,对比人们民族国家观点的变化。三则材料对辛亥革命的属性都有不同的认识,其原因在于他们认识辛亥革命的角度不同;第(4)问应再次结合试题引言理解试题的主旨。在解答第(2)(3)问时,如果我们拘泥于教材,不能有意识地借助材料从社会变革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来评价辛亥革命,就不能形成新的、更深刻的认识。所以,高考复习中应围绕历史主干知识,选择多种史料进行研读,这有利于形成对历史问题的立体理解,促进思维品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