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云南省文山州一中高二历史作业课试卷 20162017学年上学期 第 1 周 第 2 次汉代儒学 年级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总分60分)1“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郭沫若的这一说法() A.正确评价了百家争鸣的影响 B.揭示了独尊儒术的消极后果 C.批判了文化专制主义政策 D.本末倒置,没有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2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A.上下相
2、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3董仲舒在论证“人性与教化”的关系时写道:“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可见,他把教化民众的权力和责任首先归于() A.圣人 B.儒者 C.官吏 D.帝王4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一思想主张有利于() A.宣扬变法革新思想B.神化专制君主权力 C.防止皇帝实行暴政D.加强中央集权统治5古代某思想家认为:臣民只有将自己依附于君王,融化于群体之中,个体的生命才有价值、有意义。怎样才能做到呢?他进一步回答说:崇教化、立官学、察举征辟、建立文官之制。这位
3、思想家很可能是() A.韩非B.朱熹 C.董仲舒D.黄宗羲6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化思想控制的加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B. C.D.7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在长安创建太学。当时,太学设立的影响不包括() A.结束了各学派平等竞争局面 B.改变了大官僚垄断官位现象 C.是儒学教育开始官方化的标志 D.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8剑桥中国史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中大部分人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这一现象反映了() A.唐代没有实行过科举制 B.科举制有利于人才选拔
4、C.察举制的影响依然存在 D.应试士人熟知儒家经典9后人评论汉武帝“有亡秦之过而无亡秦之失”。我们仔细研究会发现:汉武帝在许多做法上确实和秦始皇有着异曲同工之效,比如在思想文化上,汉武帝大力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秦始皇大搞“焚书坑儒”,实际上这两件事的根本着眼点有着惊人的一致。你认为这“惊人的一致”应该是() A压制知识分子 B完善法律机制 C满足个人喜好 D加强君主专制10汉书董仲舒传中说:“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虚空不用之处。”由此可看出董仲舒主张() A思想统一 B三纲五常 C君权神授 D以刑辅德11下
5、列选项中的“天”字,意思较为接近的是()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赋人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A B C D12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13.董仲舒认为,天具有意志、感情与道德,天意与人事紧密相连,天以祥瑞灾异影响人,人的活动也可感动天,天人之间可以互相感应。下列言论能比较完整地表达这一思想的是(
6、)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C.“薄赋敛,省繇役,以宽民力”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14.董仲舒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以上言论表明董仲舒主张() A.平均分配财富以克服贫富分化 B.消除等级制度以实现社会平等 C.强化礼乐制度以稳定社会秩序 D.减少贫富差距以维护国家稳定15.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以下选项中对董仲舒新儒学的理解最佳的是() A
7、.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与政治思想应该是统一的 B.新儒学融合阴阳五行的迷信思想和法家的思想 C.强化君权神授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过度膨胀 D.新儒学融合阴阳五行迷信思想和“德治”思想16.汉朝统治者提倡引经决狱,以儒家的思想原则来指导司法实施,甚至直接将儒家经义上升为法律。汉代盛行的引经决狱() A.是对先秦以来以法治国理念的根本否定 B.是儒家独尊的封建正统地位确立的标志 C.使法律丧失调整社会矛盾的基本作用 D.有利于发挥以法弘德的社会教化功能17.汉书地理志载:“汉兴以来,鲁东海多至卿相。”自昭宣时期到西汉末年,历代丞相中,齐、鲁、东海人多达1112人,人数约占52.38%。这说明() A
8、.加强君权而分散相权 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C.贤臣政治取代功臣政治 D.儒学对政治生活影响深刻18.二十四孝图为我们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埋儿奉母是其中之一,讲述了古人郭巨为供养母亲而准备活埋亲儿、巧得黄金的故事。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 A说明三纲五常压抑、扼杀人性 B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应全部抛弃 C是对人性善良的一个误导 D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19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与思想局面的转变中,我们能够看到() “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古代学术思想从分到合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确立政治上的统一需要思想上的统一 AB C D20董仲舒为儒学
9、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对这一理论应用的是() 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C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 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摘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李斯上奏)“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
10、烧,黔为城旦。所不去也,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摘自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请回答:(1)三则材料反映了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2)材料表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自战国到西汉,先后推行过哪些思想文化政策
11、?(3)如何评价西汉时期推行的思想文化政策?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1)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2)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汉代儒学 一、选择题1解析:“书籍被烧残”以及“蓬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遭受致命打击,反映了文化专制主义政策的严重危害,故C项符合题意;A、B、D
12、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不符。答案:C2解析:由题意可知董仲舒的理念是让富者富而不骄,让穷者能够生存,这样上下就能够相安,国家也就容易治理,因此A项符合题意。材料只说让富者贵而不骄,让贫者足以养生,并未涉及“强制去富”“竭力济贫”和“劫富济贫”,B、C、D三项错误。答案:A3解析:根据材料“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可知立王以使民尽善,此处的王即封建帝王。故D项正确。答案:D4解析: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旨在用文化的“一统”巩固政治的“一统”,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及其内涵不符。答案:D5解析:“察举征辟”是西汉的选官制度,由此判
13、断答案为C项。答案:C6解析:本题解答时应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原因、影响等方面作出恰当分析,同时还要正确理解两者分别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各自的主要特征,明确西汉的“罢黜百家”并不等于消灭各家,由此可知错误;都符合题干要求。答案:D7解析:太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一些社会中下层人士得以有入仕的机会,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故排除B、C、D三项;A项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产生的影响。答案:A8解析:科举考试选拔的“官僚精英分子”“来自书香门第”,说明科举制吸纳了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故B项符合题意;A、C两项均与史实不符,D项与题干材料无关。答案:B9【解析】解
14、题时要抓到“根本着眼点”,即根本目的和意图。汉武帝这一做法的根本目的是强化君主专制统治,秦始皇的举措虽然残暴,但从本质上讲,也是为巩固自身的专制统治。故选D项。【答案】D10【解析】四个选项都属于董仲舒的思想。但题干中董仲舒强调德和刑如天之阴阳两面,缺一不可,故选D项。【答案】D11【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天人感应”中的“天”指上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的“天”有宇宙之意;“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与“天赋人权”中的“天”相似,指自然(界),故本题选D项。【答案】D12【解析】A、B两项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德政思想;D项由“为天下,非为君也”可判断不符合题意;C项体现了董仲
15、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是用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答案】C13解析:材料“天意与人事紧密相连,天以祥瑞灾异影响人,人的活动也可感动天,天人之间可以互相感应”,强调的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选项中只有B项强调“天人感应”思想,即“民、君、天”三者之间的关系;A、C、D三项与“天人感应”思想无关。答案:B14.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可以得出D项正确。答案:D15.解析:“道之大原于天”指道(规律)来源于天,反映了天命的政治思想与政治秩序是统一的;“屈民而伸君”是指臣民要绝对服从于君主,“屈君而伸天”就是说君主
16、要绝对服从“天”的意志,如果君主有错误,上天就会降灾害来警戒,C项能完整地反映董仲舒的思想主张。答案:C16.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以儒家的思想原则来指导司法实施”,可知汉朝统治者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道德教化。A、C两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独尊的封建正统地位开始确立,B项不正确,排除。答案:D17.解析:汉代时儒学逐渐被统治者确定为正统思想,齐鲁为儒学发源地,汉代丞相多出于齐鲁,这反映了儒学对政治生活影响深刻,故D项为最佳选项。A、C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B项在秦朝已经实现转变,故排除A、B、C三项。答案:D18.解析:这个故事是对人性的扼杀和对人性
17、善良的误导,反映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个故事就全面否定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答案:B19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独尊儒术”反映了儒家学说成为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从侧面反映了政治上的“大一统”局面,故均正确。答案:A20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董仲舒的思想神化了皇权,将皇权与天联系在一起。A、C、D三项都与天有关,而B项则体现了以血缘为基础的继承关系。答案:B二、非选择题1.【答案】(1)发展趋势: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原因:从国家分裂割据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加强。(2)思想文化措施:战国时期,诸子努力用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秦朝时“焚书坑儒”、以吏为师、以法为教;西汉董仲舒提出用儒家学说统一思想。(3)评价:西汉“独尊儒术”虽也有钳制思想的消极作用,但提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也推动了教育与儒学的发展。2参考答案:(1)实行仁政;无为而治;强调法治。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政治和经济大变动:政治上,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经济上,铁犁牛耕推广,井田制破坏。(2)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