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957.86KB ,
资源ID:258123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5812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3)配套文档 单元检测(三) 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3)配套文档 单元检测(三) WORD版含答案.docx

1、单元检测(三)(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读“黄土高原景观图”,完成12题。1.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主要的因素是()A.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B.黄土土质疏松且垂直节理发育C.不合理开发造成地表黄土裸露,失去植被保护D.地表崎岖不平,千沟万壑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不包括()A.使黄土高原上的土壤变得越来越贫瘠B.使黄河下游河段更易发生洪涝灾害C.使黄河中下游河段不能建设任何水利工程D.使黄土高原自然灾害有加剧趋势答案1.C2.C解析第1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既有自然原因如夏季降水多且多暴雨,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及地表崎岖,沟壑分布,也有人为原因如人类

2、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其人为原因是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原因。第2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会使黄土高原表层土壤中营养元素流失而日趋贫瘠;也会使下游河床因泥沙淤积而抬高,从而带来严重的洪涝灾害;水土流失还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从而使自然灾害多发。但这并不能说明在黄河中下游就不能兴建水利设施,相反我们还应该通过兴建水利设施来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如位于河南的小浪底工程就是中游河段大型的水利工程,它对黄河中游的水、沙有着极大的调节作用。下面是“贵州省某山区县1961年和2015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表”。据此回答34题。年份项目19612015耕地面积(km2)400521森林覆盖率(%)36

3、.7920.46年降水量(mm)1 3691 087气温年较差()24.127.6雨季地表径流量(亿m3)7.18.2水土流失面积(km2)3168粮食总产量(万吨)9.611.9人口(万人)21.540.13.从上表数据分析,呈上升趋势的是()A.人均耕地面积 B.人均森林面积C.人均水土流失面积 D.人均粮食产量4.与1961年相比,该县2015年雨季地表径流量偏大的原因最可能是()A.降水量大 B.植被破坏严重C.农业用水量减小 D.蒸发量增大答案3.C4.B解析第3题,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可得,1961年的人均耕地面积约为18.6 km2/万人,2015年的人均耕地面积约为13 km2/万

4、人,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森林覆盖率在下降,而人口却在增加,因此人均森林面积呈下降趋势;1961年的人均水土流失面积约为1.44 km2/万人,2015年的人均水土流失面积约为1.70 km2/万人,呈上升趋势;1961年的人均粮食产量约为0.45吨/人,2015年的人均粮食产量约为0.30吨/人,呈下降趋势。第4题,读表格可知,该县2015年的森林覆盖率低于1961年,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森林覆盖率的降低导致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减弱,地表径流的汇集速度加快,最终导致地表径流量增大。而森林覆盖率的降低主要是由过度开垦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引起的。宁夏人在沙海之中构建绿色屏障,阻挡了漫漫黄沙,实现

5、了人进沙退的逆转。中卫县的沙坡头就是一个成功治沙的典型例子。读下图,完成56题。5.a地区治沙工作卓有成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扎设方格状的沙障是因地制宜治沙的成功典型B.草方格沙障能大量吸引地下水,促使植物生长,固定沙漠C.沙障固沙成本低、费工小,应大规模推广D.沙障可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但不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6.b地区农业应走的道路是()A.粗放农业B.商品农业C.利用黄河水源发展淡水养殖D.生态农业答案5.A6.D解析第5题,采用草方格沙障固沙是沙坡头成功治沙的典例,这种沙障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截留水分,提高沙层的含水量,利于固沙植物

6、成活。第6题,b地区位于宁夏平原,只有结束粗放、低效的农牧业,发展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生态农业,才能既增加农民收入,又防治土地荒漠化。由于对煤炭资源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东北、山西等地的煤炭资源型城市虽为国家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和资源支撑,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生命和后续发展能力的代价。下图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图”。据此回答79题。7.资源型城市最佳的产业结构调整时间段为()A. B.C. D.8.下列措施中,不适合我国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路径选择的是()A.将煤炭产业的重心由开采转为深加工,延长开采周期B.增加科技投入,改造传统工业,

7、提高产业竞争力C.大力扶植机械制造业和生物制药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D.利用区位和市场优势,重点发展食品加工业,削弱第三产业9.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通常面临的问题有()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经济衰退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经济基础薄弱,发展缓慢A. B.C. D.答案7.C8.D9.B解析第7题,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滞后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故资源型城市的最佳产业结构调整阶段应处于资源开采进入衰退阶段、城市经济增长还维持着高位时期,故图中阶段符合题意。第8题,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和带动就业,故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不应该削弱第三产业的发展。第9

8、题,资源型地区一般重工业较发达,因而普遍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重工业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另外一旦资源枯竭,经济就会衰退。2013年9月26日,宝钢海外首家合资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在韩国竣工。据此回答1011题。10.下列钢铁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与宝钢相同的是()A.鞍山钢铁公司 B.德国鲁尔区C.首都钢铁公司 D.日本福山钢铁公司11.为提高在国际钢铁市场上的竞争力,宝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降低钢铁生产能耗建立境外铁矿石基地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提高进口燃料比重A. B.C. D.答案10.D11.A解析第10题,宝钢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市场,利用发达而方便的海洋运输,从海外进口铁矿石。

9、鞍山钢铁公司是利用当地的铁矿资源,德国鲁尔区是利用当地的煤矿资源,首都钢铁公司是利用附近河北的铁矿,日本福山钢铁公司与宝钢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相似。第11题,要提高在国际钢铁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要降低成本,提高技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钢铁生产能耗,建立境外铁矿石基地利于降低成本,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进口燃料比重对提高在国际钢铁市场上的竞争力没有什么有利影响。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据此回答1213题。12.川、渝有丰富电力

10、的主要原因是()A.石油、天然气丰富 B.太阳能资源丰富C.煤炭资源丰富 D.水能资源丰富13.若“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C.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节径流量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答案12.D13.A解析第12题,川、渝地区地势起伏大,处于长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第13题,“调水变调电”可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增加下游泄水量。二、综合题(共48分)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红壤是重要的土壤资源。我国红壤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北起长江沿岸,南到海南,东到台湾,西到云贵高原与横断山

11、脉,占全国总面积的22.7%。红壤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现有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3.33%,是我国重要的粮、油、果、林、茶及水产生产基地。材料二有人在裸露的红黏土上进行人工降雨试验,不同坡度与土壤冲刷量关系结果如图所示。 (1)说出我国红壤分布区夏季最易发生的生态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2)结合试验数据,任选一个坡度范围的红壤分布区域,说出其合理利用的方式。答案 (1)水土流失。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起伏大(或一定的坡度),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或多暴雨),人类活动集中,植被破坏,流水侵蚀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发生。(2)坡度在18以下(或坡度较小)的地区,修建梯田,作为粮食作

12、物、经济作物或经济林木用地。或答18到24(或坡度较大)的地区,退耕还林、还牧,作为林木业用地。或答坡度在24以上的地区,禁止人类活动,以防崩塌和滑坡。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我国红壤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该地区降水集中,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坡度大;该地区是我国人口密集地区,人类活动集中,植被破坏,容易形成水土流失。(2)从图中可以看出,坡度在18以下(或坡度较小)的地区,流水冲刷不严重,水土流失较弱,可以修建梯田,作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或经济林木用地。18到24(或坡度较大)的地区,流水冲刷严重,需要植树造林保持水土,退耕还林、还牧,作为林木业用地。坡度在24以上的地区,流水侵蚀

13、作用虽然减弱,但坡度过大容易形成崩塌和滑坡,需要禁止人类活动,以防崩塌和滑坡。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0分)材料一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霍尔果斯口岸,东至上海,南至广东、广西,途经新疆、甘肃等省、市、自治区,线路总长近9 100千米,工程包括1条干线和8条支线,建成投产后对保障中国能源安全,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具有重大意义。材料二我国海外气源及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线路图。(1)由材料知,引入海外气源或塔里木新增气源是第二条西气东输管线建设的基础。你认为海外气源除哈萨克斯坦、里海地区外,还有可能来源于哪里?为什么?(2)在我国能源战略中,与哈萨克斯坦及俄罗斯进行能源合作是重点之一,试分析其优势有

14、哪些。(3)与第一条西气东输管线相比,第二条西气东输管线有何优劣?(4)试从经济、生态两方面,简要分析“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有利影响。答案(1)西亚及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地区。原因:这些地区天然气储量大,是能源富足区,商品率高;距离我国近,是我国陆上邻国或相邻地区,较安全。(2)两国天然气储量大;陆上邻国适宜于建设管道运输并且不经过第三个国家,能源安全有保障;可以不间断运输。(3)优势:气源更充足,可覆盖华中、华南能源短缺区;优化调入区能源结构,缓解因燃煤造成的酸雨等大气环境问题。劣势:西段所经地区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投资大;所经地区多为人口稀少区,经济不发达地区,发挥作用小。(4)经济上: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缺的状况,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生态上: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使用清洁能源,改善大气环境。解析图中箭头表示天然气的来源及运输方向,由图可推断西气东输第二条线路的国外气源地分别为俄罗斯、中亚和西亚,这些地区石油、天然气储量和产量大。从国外进口能源不仅要考虑运输费用和安全问题,还要考虑与能源输出国的关系,以保证能持续、稳定地提供能源。与第一条管线相比,第二条线路更长,覆盖区域更广,跨越地形、水文条件复杂区更多,因此投资更大,施工难度更大。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