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5 ,大小:559KB ,
资源ID:257947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5794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08高考岳麓版一轮复习(必修三):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复习教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08高考岳麓版一轮复习(必修三):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复习教案.doc

1、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一课 孔子与老子 【课标要求】了解孔子、老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主体知识】【预习思考】一、孔子的学说(一)孔子其人: 时期鲁国人,代表 的利益;是伟大 家、 家和 家, 的创始人;曾整理出“六书”,即 、 、 、 、 和 等典籍,其主要思想保存在 中。(二)孔子的思想:1、政治思想:(1)“仁”,即 (思想核心)内容:A、对统治者而言:要求统治者 ,反对 ; B、对所有人而言:提倡广泛地 ,以此 ;实现途径:遵循“ ”之道,即要求做到“ , ”(2)“礼”,即 内容: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 ”的要求。孔子所追求的“礼”,是指 。它规定了一整套在

2、方面必须合乎 身份的礼仪规范,并发展成为指导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实现途径:提出“ ”的主张。(3)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 ,用“ ”教化百姓;在以“ ”治国的同时,逐步 。2、哲学思想鬼神观:对鬼神的存在持 态度,主张对鬼神 ,把 在优先位置 。3、教育思想:(1)教育原则“ ”,即招收学生 ,使受教育者的范围得以扩大。(2)教育方法“ ”,即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启发诱导。(3)学习方法 ,“ ”反复温习,持之以恒, ,独立思考,当仁不让于师。(三)历史地位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在当时 受到太多的重视,后来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3、;2、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3、孔子本人在历史上的价值:孔子被推崇为 , 受到后世景仰。小结 核心:仁和礼 政治思想 为政以德 孔子的主张 哲学思想 :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优先讨论人世间的实际问题 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实事求是”“学思相结合”“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意见”二、老子的思想(一)老子简介:老子即老聃, 时期楚国人,重要的 家, 学派创始人。著作 , 又称 。(二)老子的学说1、哲学思想:(1)宇宙观:“道” 老子将“道”抽象化,概括为普遍的,无所不包的最高的哲学概念,认为它是宇宙万物的 。提出

4、“ ”的思想,剔除了 的绝对权威。(2)辩证法:任何事物都有 的两个方面; 双方可以互相转化,只要能“守静”,就可以 。(2)政治思想:倡导 , 以“无事取天下”。(三)历史地位1、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 的哲学家。2、老子的思想:老子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 、 以及中国人的 、 产生了深远影响。 小结 “道” 哲学思想老子主张 辩证法 政治思想: “无为而治”1孔子思想产生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 2什么叫“正名”? “克己复礼”的实质是什么?如何评价孔子的这一主张?3孔子思想博大精深,但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却不被各国统治者所采纳?4什么叫“无为而治”?有何积极意义?5老子

5、向往“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纯朴风气,说明了什么?6孔子和老子的政治主张有何不同?孔子的进取、德治、爱人、中庸、和谐等老子的尊重规律、辩证、智慧等【重难阐释】1、孔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1)春秋(前770年前476年),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2)经济上,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使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开始瓦解。在这以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时出现了土地私有。(3)政治上,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霸.。(4)文化上,私学的兴起,文化下移,逐渐形成了“士”阶层,并开始成为社会上一支重要的力量。 2、孔子思想的影响:在当时并没有受

6、到统治者的重视。后来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形成的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世界文化也有深远的影响。3、孔子的思想体系如此的博大精深,为什么他的主张却不被统治者采纳呢?答案:孔子所处的年代是春秋末年,诸侯争霸,社会动荡,战争不断,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当时社会发生剧烈变革,旧的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日趋崩溃,社会秩序混乱不堪,社会的价值观遭破坏。孔子作为一名没落的奴隶主贵族,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从而提出“仁爱”、“德治”等主张以缓和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解决当时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又提出“复礼”的主张,通过恢复西周的礼乐典章制度,把颠倒了的社会等级制度重新恢复正常

7、。由此可见,孔子的思想实质上是在力图维护以分封宗法制为核心的奴隶制。在春秋末年奴隶制正在走向灭亡,新兴封建制正在构建的背景下,他的这一保守思想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不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孔子的思想是不可能受到普遍重视的。4、孔子“以德治民”的思想和今天我国“以德治国”的主张有何异同?(1)相同点:都具有人本主义思想;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不同点:出发点不同。孔子的主张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剥削阶级不可能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今天的人本思想一切从人民利益为根本,树立科学发展观。 5、你是如何认识老子“无为”的思想?认识:(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8、积极性:“无为”思想对约束统治者的暴政,恢复社会生产和社会秩序起到重要作用。消极性:认识不到矛盾双方的转化需要必要的条件,而且还把事物向反面转化看作是循环的,而不是上升发展的,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历史发展抱消极悲观的态度,希望社会倒退。绝对地强调“无为”,妨碍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6、老子及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探讨宇宙起源的哲学家;老子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对中国的哲学、伦理学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为而治”的思想反映了老子对严苛统治的否定,但他试图退到“小国寡民”的时代,是一种违背历史发展的主张,在历史上产生了消极的影响。7、如果说世界历史

9、上有位古代思想家的学说影响了人类社会,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今的世界,那么这位思想家非孔子莫属。两千多年前,中华文化就开始影响着它的外部世界。儒学在日本:受中华文化影响最早的是日本。孔子在日本的影响不亚于在中国本土。日本民族以“有用性”为准则不断摄取与利用多元的外来文化,从而形成其民族文化。例如,儒家的“民本”思想成为自由民权思想家走上追求民主之路的桥梁;儒家的“义利之辨”成为日本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的道德支柱;儒家的“忠孝”观念为近代日本的国家和企业服务;儒家的“中庸”概念用来协调日本的现代政治等等。 韩国尊儒最甚:孔子在韩国被尊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千百年来,韩国每年都举行盛大的“释奠大祭”纪

10、念孔子诞辰。韩国不仅拥有儒教学会、儒教文化研究所等机构,而且在20多所大学里还设有专门研究儒教的学科。韩国80%的人信奉儒教或受过儒教的熏陶。1960年,韩国把儒教的道德伦理列入大中小学的教育科目。亚洲金融风暴过后,韩国又提出了“文化立国”的国策。韩国挖掘儒教的精髓,把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儒学外传的一千多年来,韩国受儒学影响最深。三教同源在越南:儒学在秦汉时期即已传入越南。儒学发展到陈朝取得主导地位,到后黎朝形成独尊之势。越南儒、释、道三教合一或三教融合的色彩比中国浓厚得多。越南人称之为“三教同源”。世界看孔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人类要在21世

11、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孔子1793年,法国大革命起草人权与公民宣言,就引入了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导。整整200年以后的1993年 ,世界宗教哲学大会在芝加哥通过了走向全球伦理宣言,大会又将这句话尊为全人类都应照奉的普世原则美国文化部长说:孔子的人格与他的业绩,值得受到中国和全世界人民的最高敬意。 法国文化部长说:从久远的年代开始,欧洲就承认了孔子这位中国和全世界著名的思想家与哲学家。【知识运用】1下列对孔子“仁”的学说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仁者爱人” B统治者不要过度压迫人民,要爱惜民力C目的要实现“天下大同” D是孔子

12、政治思想的核心2孔子“克己复礼”中的“礼”,指的是A上古时候的禅让制 B东周时候的分封制 C西周时候的井田制 D西周时候的等级名分制度3下列各项能够正确体现孔子对鬼神态度的是 A对鬼神应该敬而远之 B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鬼神C统治者应该尊敬崇拜鬼神D要坚决同鬼神斗争4“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5现在,我们提倡“以德治国”,而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过“以德治民”的主张。这说明A不管时代怎样发展,我们所遵循的道德准则是一致的 C对传统文化必须绝对地予以肯定或否定B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

13、化必须批判地加以继承 D“德治”将要取代“法治”6下列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成就中,对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A “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C“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 D“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7“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应当出自春秋战国时的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8古籍记载:战国时期“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其反映的现象是A儒家、墨家垄断教育 B教育开始普及民间 C各国推行儒、墨思想 D私人办学现象出现9清康熙帝为北京孔庙提写“万世师表”的匾额,主要是为了表彰孔子对中国古代A政治思想的贡献 B伦理道德的贡献 C

14、哲学思想的贡献 D教育实践和理论的贡献10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 A、“仁”和“礼” B、 “仁”和“德治” C、“克己复礼” D、 “忠恕”之道11、下列关于孔子政治思想的保守性的主要体现在: A、仁者爱人 B、为政以德 C克己复礼 D、改良政治12下列对老子哲学中的“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万物的本原 B、抽象的概念 C具体的物质 D、不可名状的自然本体 13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这在主要反映了A、新兴地主的要求 B没落奴隶主贵族的要求 C、手工业者的要求 D、富裕商人的要求 14被全球主要宗教的代表作为人类和平共存的基本原则写入走向全球伦理宣言的,应该

15、是孔子思想中的A、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B、性相近,习相远也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5(2007广东卷单科)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16(2007全国文综二)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172003年底至2005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孔子文化展”上,法国文化部长说:“从久远的时代开始,欧洲就承认这位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下列不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A、“仁”学的提出 B、宣扬“吾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C

16、、主张“为政以德” D倡导“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18(2006潍坊)阅读下列有关孔子的材料:材料一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 -论语为政材料二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偿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 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

17、政治家尊孔子。 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梁启超世界伟人 材料三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城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治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竟胜。 日本学者岛献吉朗诸子百家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评价了孔子?根据材料概括作者评价的主要依据。(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历程中的地位。19(2007重庆文综)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孔子聚徒讲堂,弟子三

18、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的教育主张和实践给当时的教育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解析:本题以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教育”入题,考查了学生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总结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应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评价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1)第一问由材料“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可以分析出孔子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后一个问实际上问的就是这一教育思想的重大意义,属于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回忆教材即可。答案要点:“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格局,把教

19、育对象扩大到平民子弟。20材料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城中有四大。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材料二、“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材料三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 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 阅读后回答:(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老子那些思想?材料一体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认为“道”是天地万物本原。 材料二体现了老子政治上的“无为而治。”(2) 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评价以上观点。老子希望回到 “ 小国寡民 ”

20、的状态,反对社会进步,不 利于社会发展,这是其局限性。21阅读下列材料:季孙欲以田赋(按田亩收取地租),使冉由访仲尼。仲尼曰:“吾不识也。”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此时处于中国历史的什么时期?春秋时期。(2)材料中季孙“欲以田赋”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会产生何种影响? 实质是承认土地私有,这会加速鲁国奴隶制的崩溃。(3)仲尼为何“不识”,这又反映了什么?孔子是奴隶主阶级的代表,主张维护奴隶制反对承认土地私有,故说“吾不识也” 。反映出孔子思想中保守的一面。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CDABBAADDBCCBCAADB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标要求】知道

21、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兵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能够区分各家的主张;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以及各家学说对后世的影响;通过比较各家各派主张的异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比较问题的能力。【主体知识】【预习思考】一、孟子、荀子与儒家(一)孟子1孟子其人:孟子,名 ,邹国人,是 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 。2思想主张(1)仁政学说(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要求统治者以 对待人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发展:提出“ ”的主张。实现途径:孟子认为实行仁政,必须 。 、 、 是国家的三件宝物。(2)性善说(道德思想,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

22、主张人性本善说,他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有 、 、 、 等天赋道德意识,人的品质不是外加的,是与生俱来的。(3)义利观(道德思想):倡导“ ”;他强调先 后 、舍 取 ;要求人们应具有“ ”的人格精神。影响:“重义轻利”思想,对中华民族道德观念的形成和精神文明有着巨大的影响。3地位及影响(1)孟子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他们的仁政学说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2)唐代以后, 一书被当作经典,南宋朱熹将其列为“四书”( 、 、 、 )之一,孟子被称为“ ”,地位仅次于孔子,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二)荀子1荀子其人:荀况是 末期赵国人,儒家的另一重要代表,代表 的利益。2思想主

23、张(1)哲学思想(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认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 ,自然界有其运行的规律,不以 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可以发挥自己的 去改造自然,使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由此可以看出荀子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这是他思想的最精华的部分。)(2)道德思想“性恶论”:人性生来就是恶的,顺从人的本性就会引发争夺和暴乱,所以 和 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3)政治思想“礼法并施”:内容:认为治国应以 为主,礼法并施。来源:继承 ,吸收 阅读延伸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这就是著名的“君舟民水”的观点,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影响很大,为后来历代有见识的封建帝

24、王所采纳,对封建时代“治世”局面的出现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3思想特点及影响(1)荀子思想杂取百家,与孔孟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2)在很长时间里,荀子学说不为正统的儒家所重视,被视为儒家的异端,但作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学说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二、墨子与墨家1墨子及墨家组织:墨子,名 ,战国时期 国人, 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创立了严密的组织,成员被称为 。墨者团体的领导人称 。墨子是第一个巨子。墨者的行动必须遵从巨子的指挥。2思想主张(1)“兼爱”(哲学的中心概念)儒家的“仁”是以 为基础的,是有 差别的爱。而墨子主张的“兼爱”则是 的、 差别的爱,不论“王公大人”还是普通“

25、万民”,都不分轻重厚薄。(2)“非攻”:,就是反对 的战争,主张各国 。(3)“尚力”、“节用”、“节葬”:强调 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同时反对统治者铺张浪费,主张节约。3墨家思想地位的变迁:(由“兼爱”和“尚力”可以看出)墨家思想代表了 ,特别是 利益。战国时期一度成为显学,也曾经被其它学派广泛吸收征引。但战国以后,其思想便不受人们重视了。三、庄子与道家1庄子其人:庄子,名周,宋国人,战国时期的隐士, 家的的主要代表。性格特征:鄙视 。2思想主张(1)哲学思想“齐物”: 即齐一万物。庄子认为,任何事物在 上都是相同的,没有区别。(2)人生态度:“逍遥”“逍遥”的人生态度是对“齐物”观点的发展;

26、具体含义:对事物的变化采取一种 、 的态度;实现方法:是“ ”,不要受各种外在条件左右。(3)哲学思想(天命论)天与人“不相胜”:庄子说的“天”是指 ,“人”是指人为,人必须顺从自然。3庄子在文学、美学方面的成就:庄子的寓言、散文中蕴含着深邃的 和神奇的 风格;庄子的文风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四、韩非与法家1韩非其人:战国 的思想家, 思想的集大成者。2思想主张(1)法、术、势相结合目的:建立一个 的中央集权国家。基本含义:法律是处理政事的 ;权术是君主控御君臣的 :势力是君主的 、 ,即权威,是君主的“ ”。关系:法、术、势三者不可分离, 是法和术的前提; 是要求臣下必须遵守的; 是统治者个人

27、掌握的,是君主时刻不能离开的。(2)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主张变法革新3对历史发展的影响(1)韩非的思想适应了建立统一的 政治体制的需要。(2)在西汉以后的1000多年中,这种思想与 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即“外儒内法”)五、孙膑与兵家1孙膑其人:孙膑是战国时期 家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来源主要受 的影响,并广泛吸收 和其他各家的想。2军事思想(1)强调要懂得战争的 ;(2)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已的 ;(2)重视 的作用。六、诸子百家思想形成的原因及历史影响(一)原因:1、根本原因(经济):社会生产力提高,封建经济的发展为百家争鸣提供了物质基础。2、社会原因

28、:大变革时代创造了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为各阶级、各学派发表自己的意见提供了一个平台。3、政治原因: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网罗人才,创造了宽松的政治环境,有利于文化的发展。4、教育方面:私学兴起使教育逐渐普及和平民化。(二)历史影响:1、总:(1)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 。2、分:(1)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 和 ;(2)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 基础;(3)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 的

29、理论武器。课堂小结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学派代表代表利益思想主张儒家孟子新兴地主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义利观荀子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礼法并施墨家墨子小生产者兼爱非攻尚力节用、节葬道家庄子没落奴隶主贵族齐物逍遥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服从自然法家韩非子地主法、术、势相结合变法革新兵家孙膑地主重视战争规律利用和创造形势重视人的作用1孔子和孟子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有何不同? 2如何评价孟子的“民本”思想?孟子的“民本”思想,对中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对封建统治者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的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孟子的封建“仁政”、“民本”思想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3在荀

30、子之前,人们习惯于将天神化,为什么荀子能够正确认识自然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背景?)社会背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使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科技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4孟子和荀子同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为何在人性善恶问题上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从时期不同考虑)5墨子把“兼爱”也称为“仁”,但与儒家的“仁”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6墨家学派为什么能够在战国时期成为显学?后来为什么不受重视?战国时期,奴隶制已经走向瓦解,大量的小生产者应运而生。墨家学派的思想反映了小生产者的要求,能够在小生产者中产生共鸣,在当时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后来统治者重农抑商,手工业受限制。7庄子和老子的哲学思

31、想有何内在联系?8庄子与荀子的哲学思想有何区别?9韩非子反对“是古非今”,主张变法革新的理由是什么?【重难阐释】1“百家争鸣”的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2、孔子“仁”的思想与墨家“兼爱”思想的区别 孔子所说的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是有等级差别的爱;墨家主张的“兼爱”是无等

32、差的爱,不论王公大人还是普通万民,都不分轻重厚薄。3、列表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相同处和不同处。思想家思想比较孔子孟子荀子同仁的思想爱人仁政仁义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异人性论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4、荀子和庄子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 二者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是相互矛盾的,荀子认为“制天命而用之”,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使自然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庄子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人为是对自然状态的一种破坏,无利而有害,因此人必须顺应自然。5、儒家、墨家、道家、法家代表阶级利益儒家代表奴隶主贵族阶级,墨家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道家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法家代表

33、新兴的地主阶级(当时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孔子思想代表了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利益,孟子、荀子的思想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只是他们劝诫统治者对人民实行“仁”。6、正确认识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积极:民本思想减轻对人民的剥削,对封建统治者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的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消极:民本思想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一种加强封建统治的策略,与当今所提倡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7、正确理解百家争鸣含义:百家泛指数量多,主要有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争鸣是说诸子百家针对当时各种社会问题,展开争论,发表不同的见解。(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实质:是春秋战国社会政治经济大变革在

34、意识形态领域的必然反映背景:经济上:铁犁牛耕使用,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化程度加深,封建经济发展 政治上: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 阶级关系上:新兴地主阶层日益壮大 军事上:争霸战争 意识形态、文化领域:学术逐渐下移,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出现私人讲学8、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从下面的话判断出这是哪一学派的观点?仁者爱人,民贵君轻(儒家)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道家)兼爱非攻,节用尚俭(墨家)以法为教,今必胜昔(法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儒家)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法家的法治思想“以法治国”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

35、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9、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儒家推崇“人治”, “德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法家提倡“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 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10、孟子名言老 吾 老 以 及 人 之 老,幼 吾 幼 以 及 人 之 幼。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天 将 降 大 任 于 斯 人 也 ,

36、必 先 苦 其 心 志 ,劳 其 筋 骨 ,饿 其 体 肤 空 乏 其身 。 五 十 步 笑 百 步。尽 信 书 不 如 无 书。富 贵 不 能 淫,贫 贱 不 能 移,威 武 不 能 屈,此 之 谓 大 丈夫。【知识运用】1、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仁者,爱人” 贵贱有“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教无类”A、 B C、 D、2孔子“学而优则仕”思想实质是( )A通过教育途径,选拔治国的贤良人才; B建立贵族垄断文化的机制;C应重视官员的文化素质; D应在社会上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3从宏观历史的角度来看,下列那种学派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

37、准则( )A法家学派 B 墨家学派 C.道家学派 D. .儒家学派4“百家争鸣”局面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私学的兴盛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社会的剧烈变革( )A; B; C; D;5、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观点实质上代表了( )A统治阶级的利益 B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C手工业者的利益 D不同阶级或阶层的利益6、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精华部分是( )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B小国寡民的思想;C唯物主义思想;D朴素辩证法思想;7下列有一项是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它是( )A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B民为贵,君为轻,实行仁政;C人定胜天; D选举贤能,让贤能的人做天子;8韩

38、非子说:“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其核心主张是( )A取消文字; B以法治国; C实行吏治; D厚今薄古9春秋战国时期,下列学派或代表人物在思想上存在对立的是( )老子韩非子;墨子孙武;荀子庄子;孔子墨子;A; B; C; D;10(2001年全国18)在战国变法运动中,提出了“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理”的思想家是( )A、墨子 B、孟子 C商鞅 D、荀子11认为“恻隐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反映了孟子A“仁政”的思想 B“民本”的思想 C性本善”的思想 D“致良知”的思想12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具黑。”下列理

39、解正确的是A自然界客观规律 B后天教育无能为力 C环境对人成长的关系 D人的成长是先天决定的13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富贵。”表达了小生产者( )A怀念“小国寡民”的社会 B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C要求建立政令统一的中央政权 D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选拔人才14(2006年四川)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往往会出现重大的发展与变革,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 回答: (1)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教育方面、孟子和韩非子在治国方面的哪些思想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变革? 答案要点:有教无类;民贵君轻;以法为本。15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孟子曰

40、:“人无有不善。” 荀子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於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於东西也。” 关于人性问题,古来圣贤争论颇多,莫衷一是,以上四位先贤对人性下的定义就各不相同。请问:你同意谁的观点?你是如何认识这个问题的?孔、孟、荀、告对“人性”的看法都有局限性,都未能真正揭示人性的本质和内涵;人性从客观上来说,是随着人的生存环境而变化的;从主观上说,是随着人生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人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16、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居于什么样的地位?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答:(1)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是我国

41、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诸如孔子提出的“仁”学;孟子的仁政思想、王道主张、民贵君轻思想,倡导“养浩然之气”的主张;墨子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尚力”等思想;韩非子的治国“以法为本”的思想,积极倡导变法革新的主张等等,不仅对我国,而且对世界文化,皆有重大作用。几千年来,这些思想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也传到了邻国,以至西方。目前普遍提倡的人文精神,可以说在中国是古今有之。(2)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对古代传统文化要有批判继承的精神,吸取其优秀部分,剔除其消极和明显的谬误内容。像孔子的讲究等级,主张贵贱有“序”,老子、庄子的消极思想和唯

42、心部分,就不属于继承的内容。17.阅读下面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言论: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材料二: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尚贤之为政本也。材料三: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夫欲而民自朴。”材料四: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楚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请回答:(1)以上言论都围绕着

43、什么中心问题?各材料所提出的主张的核心是什么? (2)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当时社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主张? (3)上面的主张哪种对当时的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上面的主张哪种对后世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 附:答案:(1)围绕的中心问题:如何治理国家才能巩固统治。材料一主张用“德”和“礼”,材料二主张尚贤,材料三主张无为,材料四主张重罚。 (2)答案要点:社会大变革时期;代表不同阶层的士人提出不同主张。 (3)材料四严刑重罚的主张,因为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有利于封建制度的形成。材料一的主张,因为儒家学说经过西汉董仲舒的发挥,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18.阅读

44、下列材料: 材料一:五千年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发展的包袱。先民修筑了万里长城,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但也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对外交往。先民开凿了大运河,沟通了中国南北,但这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主要是为加强中央集权,满足专制者游玩的需要。运河往来最多的是官吏们的游般和运送皇粮的漕船。中国拥有“四大文明”,这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是罗盘针可以看风水亦可导航;火药可以制造喜庆的鞭炮亦可制造杀人的武器。更为关键的是似乎是文化的取向,中国有远航,郑和下西洋早在哥伦布诞生之前,但主要的目的不在于开辟国际贸易,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提高生产力,没有显而易见的深远的促进

45、作用。 材料二: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加一种“色彩”。材料三: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费正清曾说“导致中国落后的一个原因恰恰就是中国文明在近代以前已经取得的成就。” 中西对比500年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华文明的特征是什么?造成中华文明的双重性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所说的“变革的阻力”指的是什么? (3)结合明清有关历史,论证材料三费正清的观点。附:答案:(1)双重性:一方面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这些成就束缚了中华民

46、族的继续发展。原因:由于中华文明是农业文明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成的。 (2)一套封建统治思想和完备的封建制度。 (3)中国在传统农业文明取得巨大成就,但当近代世界传统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由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过渡时,中国的传统文明成为中国变革的阻力。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材料二:夫治天下犹曵(牵引)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曵木之人也。材料三:天子这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虽不敢自为是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以上均为黄宗羲的观点请回答:(1

47、)材料一中黄宗羲提出古代“天下为主,君为客”和“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的用意是什么?(2)材料二中黄宗羲的比喻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 (3)材料三中黄宗羲提出学校应该成为什么场所?用意何在? 附:答案:(1)用意在于抨击“古代”君主视天下为己有,旨在批评封建专制制度。 (2)君臣平等的思想(3)学校应该成为公众评价是非的思想舆论阵地,而不是培养妈奴仆的场所。用意在于探求限制君主权利的措施。20.韩非子和董仲舒分别是战国和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均产生了重大影响。据此回答:(1)二人的思想主张有何异同? (2)二人的思想各对时代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48、)试分析二人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附:答案(1)同:都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实行君主专制。都顺应了历史向统一发展的趋势,代表地主阶级的意志,有利于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巩固。异:韩非子的思想有较强的改革意识;董仲舒的思想则有守成固本的特点。韩非子主张法治;董仲舒提倡“仁政”,以德治民。韩非子主张严刑镇压人民的反抗;董仲舒则主张“大一统”,宣称皇帝代表天统治人民,借此欺骗人民。(2)韩非子的思想集中代表了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主张,有利于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国家的统一,后被秦始皇采纳,成为秦朝治国的主导思想。董仲舒的主张适应了西汉统治者加强集权统治的需要,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后被汉武帝采纳,儒家思

49、想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3)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战国时期产生了地主阶级。人们渴望建立地主阶级专政,实现国家的统一,以发展封建经济。其中不仅需要巩固对奴隶制度的胜利、严刑镇压人民的反抗,也需要建立君主专制的集权统治。韩非子的思想集中反映了战国时期地主阶级的上述要求。汉朝建立以后,吸取秦亡的教训,采用休养生息政策,恢复了社会经济,此后,激进的法家思想和无为的道家思想都已经不适应巩固封建制度的需要。董仲舒正是适应西汉统治者建立集权统治、巩固封建制度的需要,提出了他的理论新儒学思想。12345678910111213BADDDDDBCCCCB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

50、想的史实,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主体知识】【预习思考】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西汉初政治上的指导思想)1兴起的原因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汉初的统治者吸取 的教训;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适应了汉初 政策的需要。2盛行的时间和地位(1)盛行的时间从 到 即位约70年的时间;(2)是政治上的 ,在社会思想界居于支配地位。3具体内容(修身与治国)含义:黄老之说指 学说中的两派,即 和 的学说,包括 (养生)和 两个方面;来源:基础是早期的 理论;同时又兼采 家、 家、 家等各家学说,可以说具有兼采众家的特点;主要思想:强调“ ”,既尊重 , 反对 ,又主张发挥人的 ,倡导“

51、待时而动”、“因时而动”,是一种“ ”的哲学观。4特点:兼采众家、积极无为5对西汉社会的影响(1)作用: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巩固了新生的西汉政权,为汉武帝时期国家的强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弊端:地方势力的发展,严重地威胁了西汉的中央集权。6、地位衰落:黄老之学由盛转衰,到汉武帝时被 所取代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1背景:(黄老之衰落的原因)2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1)来源:先秦儒学并不是新儒学的唯一来源,新儒学是汉朝董仲舒以 (宣扬大一统思想)为基础,融合 家、黄老之学、 思想而形成的新有思想体系。(2)基础、主要内容:(“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2、实行仁政)君权神授论:人君受命于天,对人间进行统治,所以应当“ ,屈君而伸天”。这种君权神授的思想迎合了当时汉武帝专制集权政治需要。天谴论:人君无道,天就会降灾祸(如地震、冰雹等)进行警告。所以,人君必须仿效 ,实行 ,统治才能长久。3影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大事: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从思想史上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地位。1到汉代,儒家思想已经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2黄老之学与早期道家思想的区别是什么?黄老之学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黄老之学吸收了法、儒、墨、阴阳等家的思想,是一种“

53、积极无为”的哲学观。3为什么到汉武帝时,黄老治学的统治地位会被新儒学取代?4如何评价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1)消极方面:“天人感应”的学说,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有碍于人们正确地认识自然和社会。(2)积极方面:君权神授思想赋予了君主崇高的权威,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有积极的作用,这也是汉武帝采取董仲舒主张的根本原因;同时这一思想也有限制君权过度膨胀的目的。5儒家学说在春秋时不被统治者所重视,而到了汉武帝时期却确立了主流地位,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重难阐释】1、比较汉代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从思想内涵来看,汉儒将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的思想纳入自己的理论体系,发展与改造了先秦儒学。 从与当

54、政者的关系而言,先秦儒学批判暴政而致力于建立理想化的社会政治秩序;汉儒则退而求其次,承认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 有人认为,汉儒背离了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转而向专制统治妥协。也有学者认为,汉儒的这种变化是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当政者的承认,当它在取得思想上的统治地位后,仍致力于继承先秦儒学的批判精神,置天意于天子之上,给封建帝王的专制实施一些约束。2、 经过战国、秦朝、汉朝三个阶段,儒家思想从碌碌无为到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请回答下列问题:(1)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为什么不被统治者所重视?(2)儒家思想在秦朝时为什么遭压制?(3)儒家思想

55、在西汉时为什么能取得“独尊”的地位?(4)指出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变化所反映的中国封建社会在思想文化方面的特征。参考答案:(1)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轻徭薄赋,这些主张虽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在战国纷争的局面下,其主张无助于争霸的需要和一统天下的需要,所以也就不被统治者所重视。(2)秦朝时,儒生们依然遵循旧的思想主张,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服务,而且落后于形势的发展,遭受压制在情理之中。 (3)汉武帝时,董仲舒对儒家学说进行了发挥,增添了“君权神授”、“大一统”等思想内容,糅合了儒、法等多家

56、学说的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不仅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此能获得“独尊”的地位。 (4)特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与时代的需要相适应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封建社会里,思想文化必须适应专制主义统治的需要,才能取得较高的社会地位。3、黄老之学统治地位丧失的原因是什么?是自身的缺陷和不足。由于实行“君无为而臣有为”的政策,使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郡守、王国)的矛盾日益尖锐。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式发展的需要。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整合出了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4、评价

57、新儒学积极(1)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2)对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3)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消极(1)唯心主义的成分应批判(2)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专制作风不可取,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争鸣(3)带有神学迷信色彩,宣扬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应批判5、儒家思想经历:春秋时期,应运而生战国后期,蔚然大宗秦朝时候,遭到打击西汉初年,逐渐复苏汉武帝时期,正统思想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 【知识运用】1、成语“萧规曹随”反映

58、了汉初的施政特点。“萧规”制定的指导思想是A儒家的思想 B发家的思想C墨家的思想 D黄老之学思想2、西汉初年,黄老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观原因是( )A、西汉初年经济残破 B、黄老思想适应了休养生息的需要C、黄老思想有利于巩固大一统的局面 D、黄老思想是一种消极无为的思想3、黄老思想的本质是( )A、积极无为 B、消极无为 C、礼法并用 D、博采众家之长4、黄老思想的作用是( )A、使西汉初年社会迅速恢复元气 B、强化了中央集权C、有利于西汉社会的长治久安 D、使道家思想发扬光大5、天人感应说从本质上讲是一种( )A、民本思想 B、限制王权思想 C、阴阳五行思想 D、君权神

59、授思想6、黄老思想中最本的立足点是(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阴阳家思想 D、法家思想7、下列观点与黄老之学相符的有( )人只能顺从自,无法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倡导“待时而动” 倡导“因时制宜”强调“无为而无不为”A、 B、 C、 D、8、汉代儒学和先秦儒学的关系是( )A、完全更新 B、因循守旧 C、继承和发展 D、外在形式的变化9、“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之所以被汉武帝采纳,主要是由于( )A、董仲舒的建议 B、朝中大臣均为儒家弟子C、适应了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 D、其他学派的主张都不适应治国10、西汉建立之初的约70年的时间里政治上的指导思想是( )A、法家思想 B、道家的黄老

60、之学 C、儒家的仁政 D、董仲舒的儒家思想11、下列对于黄老之学中“无为而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无为而无不为” B、“积极有为” C、毫无作为 D、“待时而动”12、黄老之学( )A、“黄”是指黄帝的学说,“老”是指老子的学说 B、强调“无为”,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没有用的C、从汉高祖到汉武帝帝时期一直是统治者的指导思想D、这一学说的推行是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和发展的根本原因13、西汉时,“大一统”概念的核心含义是( )A、到汉武帝时期实现国家疆域的大统一 B、董仲舒对儒家学说加以发展而形成的C、适应当时统治者需要的一种思想主张 D、皇权神授代表上天统治天下所有臣民14、“罢黜百家,独

61、尊儒术”与“大一统”思想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A、用政治上的统一保证思想上的统一 B、用阴阳五行的思想来巩固统一C、用思想上的统一为巩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D、使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15、黄老之学被新儒学代替的原因主要是( )A、黄老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B、黄老之学无为思想没有积极作用 C、儒家学说经过重新调整,投统治者所好 D、董仲舒发展了儒家思想16、黄老思想作为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的历史时期是( )A、从汉高祖到汉武帝即位 B、从西汉建立之前到汉武帝即位C、从汉高祖到汉武帝以后 D、从西汉建立之前到汉武帝以后17、下列有关黄老之学的介绍,

62、不正确的是( )A、黄老之学适应了西汉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B、黄老之学,对西汉迅速恢复元气起了推动作用C、黄老之学的内容包括“养身”和“治国”两个方面 D、黄老之学不仅包括道家理论,还融入了儒、墨、法等各家内容18、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 B、“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C、“性善论” D、“大一统”的思想19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中央集权的强化 思想控制的加强 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 B C D20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根本在于A其宣扬的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B它适应了中

63、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需要C它吸收了各派学说,适应了不同阶层的要求 D汉武帝对原先的儒家思想不满21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董的对策 A指出汉武帝弱点B违背汉武帝初衷C触犯汉武帝忌讳 D迎合汉武帝意愿22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这次他向汉武帝提出A天人感应学说 B君权神授学说 C独尊儒术建议 D崇尚法制主张23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内容是 A“天人感应”与“君权神授”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无为而治”,与民休息24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据此西汉儒学与孔

64、、孟儒学的主要区别A神化封建统治 B宣扬仁政 C为统治者服务 D反对苛政刑杀 25儒家学说到了汉代有了新的发展,这个新的发展是主张A人定胜天 B贵贱有序 C君权神授 D实行仁政26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着眼点是A压制知识分子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完善法律机制 D区别对待古代文化27汉代儒学和先秦儒学的关系是 A完全更新 B因循守旧 C继承和发展 D外在形式的变化28汉代儒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主要表现在 正名分的政治观 仁政的思想 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有教无类的思想 A B C D29天人感应说从本质上讲是一种 A民本思想 B限制王权思想 C君权神授思想 D阴阳五行思

65、想30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中对最高统治者具有警示作用的是A春秋大一统 B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C仁政 D三纲五常31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开始确立于西汉武帝时期,下列与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有关的社会背景是A经济发展使综合国力加强 B西汉中央地方教育系统的建立C君主集权取得对割据势力的胜利 D佛教冲击了我国的传统文化32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最主要是由于A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发挥 B儒家思想是西汉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C汉武帝重用信奉儒学的人 D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33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 B封建国家由分

66、裂走向统一C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加强34关于汉初黄老之学的形成和内容,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A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治身,二是治国 B黄老之学的基础是早期道家理论C只强调尊重自然规律,不主张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D黄老之学是黄帝和老子学说的综合35、(2007宁夏文综)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3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天有其时,地有其利,人有其治(利用)天地官(管)而万物役(服务)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

67、天意以从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春秋繁露请回答:(1)上述材料所共同反映的中心论题是什么?两个材料中“天”的含义是否一致?如何正确解释?(2)材料一的观点是什么?这种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应如何评价?(3)材料二的观点是什么?应如何评价?附:答案:(1)人与天的关系。 含义不一致。材料一中的“天”是指自然。材料二中的“天”指神化的“天”,(2)材料一反映了人类征服自然,利用自然的观点。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是其产生的社会根源。这是一种进步的唯物主义思想,但应注意的是,人类不仅要有战胜自然的勇气,更要遵循自然规律。(3)材料二认为天有意志,可降灾乱;同时把“天子”神化。目的是宣扬君权

68、神授,皇权至上,宣扬大一统,让人民服从君主。材料二是一种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唯心主义思想。3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材料2: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请回答:(1)据材料1、2,概括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69、(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主张在当时起到的作用及其原因。(3)你认为董仲舒的主张对我国后世有什么影响?附:答案:(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2)孔子的主张在当时不被重视,未产生实践效果。因为在当时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的情况下无法实施。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国家统一,使儒家思想获得“独尊”的地位。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3)正面影响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正统思想,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的形成和中国历史的发展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影响极其深远。但是,它的负面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日益

70、明显,固步自封,因循守旧,阻滞了学术思想的发展,阻碍了科技文明的进步,导致中国近代的落后。 38、 董仲舒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概述:“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看法,你认为这对我国后世有什么影响?附:答案:看法:“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可见当时各种思想学派纷呈,已经发展到不利于封建统治的地步。非常需要从思想方面统一人们的认识,以适合封建大一

71、统局面的需要。“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这就杜绝了百家之说,用儒家思想统一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其中把百家之说称为“异说”“邪辟之说”是错误的,无非是为罢黜百家提供“合法”的理由。其结果的负面作用是西汉刚刚复萌的各种学术思想尚未形成的争鸣局面就遭到了自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来的第二次扼杀。对后世的影响:正面有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正统思想,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的形成和中国历史的发展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影响极其深远。但是,它的负面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日益明显,固步自封,因循守旧,阻滞了

72、学术思想的发展,阻碍了科技文明的进步,导致中国近代的落后。39经过战国、秦朝、汉朝三个阶段,儒家思想从碌碌无为到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请回答下列问题:(1)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为什么不被统治者所重视?(2)儒家思想在秦朝时为什么遭压制?(3)儒家思想在西汉时为什么能取得“独尊”的地位?(4)指出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变化所反映的中国封建社会在思想文化方面的特征。附:答案:(1)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轻徭薄赋,这些主张虽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在战国纷争的局面下,其主张无助于争霸的需要和一统天下的需要,所以也就不被统治者所重视。(2)秦朝时,儒

73、生们依然遵循旧的思想主张,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服务,而且落后于形势的发展,遭受压制在情理之中。 (3)汉武帝时,董仲舒对儒家学说进行了发挥,增添了“君权神授”、“大一统”等思想内容,糅合了儒、法等多家学说的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不仅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此能获得“独尊”的地位。 (4)特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如果与时代的需要相适应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封建社会里,思想文化必须适应专制主义统治的需要,才能取得较高的社会地位。40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地位怎样?原

74、因是什么?原因何在?到了秦朝儒家思想的地位怎样?原因何在?到了西汉治国的指导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原因:儒家思想不符合社会大变革和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违背了历史发展。(2)秦朝时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以“焚书坑儒”压制儒家思想。原因:儒家思想主张具有保守性,还主张民本思想,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而法家思想主张改革和建立中央集权国家,适应了地主阶级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的要求。4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材料二:“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材料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材料四:“明

75、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请回答:(1)材料一、二、三、四分别是哪些派别思想家的言论,他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请按顺序列出。(2)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法家学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什么? (3)道家学派往往在一个王朝统治初期被采纳,原因何在?(4)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主要原因是什么?对于儒家思想,我们今天应该采取什么态度?附答案:(1)儒家 孔子;道家 老子;墨家 墨子;法家 韩非子(2)法家主张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反对因循守旧,主张实行严明的法度,符合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3)道家主张清静无为,在王朝统治初

76、期,社会经济凋敝,统治者用无为的思想治理国家,实行修养生息政策,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经济。(4)儒家强调以民为本,反对苛政,强调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儒家思想注重经世致用,服务于当时社会,主张社会的和谐与统一,讲究等级,为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成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统治思想。今天,我们对于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既要继承其精华,如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民族气节、注重社会责任感等;又要剔除其中糟粕,如君臣等级观念、男女不平等、专制等思想。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DBAADABCCBBADCAAADDB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D

77、CAACBCACBCDDCC第4课 宋明理学 【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主体知识】【预习思考】一、 产生的背景三教合一1、儒学独尊地位动摇:_时期,佛、道传播迅速,儒学出现了危机;2、三教合一:唐宋时期,_之风尤盛,三教之间在彼此反复辩驳中互相吸纳渗透,“_”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3、儒家学者的探索和思考:为了重兴儒学,回答“三教合一”氛围下人们在世界观等方面提出的问题,唐宋儒家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儒学体系的丰富、更新深受 、 哲学的影响。二、理学的兴起和发展(一)含义:(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道教)和人生命运(佛教),又继承孔孟正宗(根本),

78、并能治理国家(目的)的新儒学。)理学是儒学新的表现形式,在宋代兴起,在明代掀起一个高潮,它是以“ ”或“ ”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二)派别(理学的两大流派是 和 )1程朱理学(1)代表人物: 、 和 。 “二程”开创了一个重新解释儒学的思想系统,而 是新儒学的集大成者。(2)主要思想世界观:“理”将个人、社会和宇宙联系起来A、在宇宙:“理”是世界的 ,是万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B、在社会:“理”是 道德伦理; C、在个人:“理”就是 。方法论:“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个人修养要以敬畏 为准则,才能达到圣贤之道。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就要“存天理,灭人欲”。(3)地位及影响:

79、元朝将朱熹编著的 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确立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流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地产生很大影响。2陆王心学(1)陆九渊(南宋):世界观: 是天地万物渊源,即“心即理也”求“理”方法:“ ”,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2)王守仁(明)背景:明中期,程朱理学已经成为人们求取科举功名的敲门砖,逐渐失去以之寻求圣贤学问的精神。主张:A、认为学术流弊导致道德沦丧,从而引起社会动荡,主张以 来更新理学。这种思潮的结晶便是“阳明心学”。 B、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 ,就是 。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 、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作用: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80、三、理学的影响1、总:理学是 时期的儒学主流,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 、文化教育和 等方面影响极为深远:2、消极:宋明理学用 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3、积极:理学重视 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 和 ,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1儒学出现了危机? 2什么叫格物致知?把握“理”的方法。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3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有何区别?“格物致知”思想的前提是“理”是在人们心中先天存在的,要把握“理”,就需要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实践出

81、真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去认识、探求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根据这一理论,规律、真知是通过实践而发现、认识的,而不是人们思想中先天存在的。3朱熹所说的“天理”指什么?4程朱理学被官学化的原因是什么? 【重难阐释】1、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之处?(1)相同点: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都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场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2)不同点: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陆王心

82、学认为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认为本心就是“理”;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2、宋明理学:学派名称代表人物朝代世界本原求知方法其它内容哲学类别程朱理学程颢、程颐北 宋理是世界的本原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客观唯心主义朱 熹南 宋陆王心学陆九渊南 宋“心即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发明本心主观唯心主义王守仁明 朝致良知3对宋明理学的评价。作为一种流传几百年的传统文化,它有什么可取的地方?有哪些内容是不科学和不正确的? (1)科学或可取的一面: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

83、,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宋明理学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宋明理学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2)不科学或不可取的一面: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因循守旧的观念;重利轻义的观念;重礼轻法的观念。(3)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知识运用】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的直接原因是A儒学已经

84、不再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 B儒学放弃自己的主张C统治者大都是佛教教徒 D佛教和道教的传播2唐宋时期,儒、佛、道三教的关系是A水火不相容,互相攻击,尖锐对立 B三教互相取长补短,融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C相互吸纳渗透,调和之风盛行 D三教在不同的区域各自发展,自成一统3关于宋代理学内容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既阐述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和治理国家的思想B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循环、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C把握理的方法,就是凭空想象,无需接触世间万物 D理是先天而存在的4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程颐 程颢 朱熹 陆九渊 王守仁A B C D5佛教能在中国广为流传,但始终没有能取代儒家思

85、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A儒家思想是整个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B儒家思想不断改造完善,一直能够适应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C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D儒家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拥护6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发展了儒学思想,形成新的儒学。对朱熹新儒学的表述,错误的是A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 B发展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理是万物本源C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以维护等级秩序 D主张心外无理7程朱理学被官方化的原因是 A理学大儒的传播 B有利于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C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 D是人们求取功名的敲门砖8下列不符合宋代哲学思想发展特点的是 A儒家发展到理学阶段

86、 B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C认为“气”是第一性,“理”是第二性 D提出“存天理,灭人欲9王守仁思想的核心是A心即理也 B致良知 C天理 D格物致知10关于陆王心学的评述,正确的是 A良知靠后天的学习才能得到 B是儒学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C把握“理”和求“理”的方法与程朱理学是一样的,即格物致知 D是对程朱理学的否定11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是 A理气一体,理先气后 B心外无物,心即理也C纲常伦纪,即为天理 D内心反省,以致良知12下列关于春秋到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自孔孟以来,其内容和地位未发生大的变化 B其压制人民反抗,维护统治的作用不断增强C后代儒学的发展是以继承前代为

87、前提的 D是对中国政治伦理道德等影响最大的中国传统文化13宋明理学对先秦两汉儒学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A提出“理”的观念系统,用以解释传统儒学,实现儒学的哲理化B提出“仁与万物俱生” C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D强调克服内心的私欲以“致良知14、(2007海南卷)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A道教思想融人儒学 B佛教思想融人儒学C儒家的伦理观出现本质变化 D吸收佛道的思辨哲学阐释儒学15、(2005全国卷)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儒学所吸取的思想是A佛教和道教思想 B法家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C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 D佛教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16、(2004上海卷)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

88、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的对策A指出了汉武帝的弱点 B违背了汉武帝的初衷C触犯了汉武帝的忌讳 D迎合了汉武帝的意愿17、(2004全国卷)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A彻底抛弃法家思想 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向西域传播儒家思想 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18、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中的主体部分。孔子所奠定的儒家学说在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几经演变,充实着和改变着自己的内容和形态:材料一:战国时期的孟子在回答梁惠王关于强国之道的求问时,指出:“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

89、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材料二:西汉时期的董仲舒在回答汉武帝有关治理国家的方针大计的策问时,指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材料三:“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如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不成元无此理,直待有君臣父子,却旋将道理入在里面。” 朱子语类卷九十五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孟子政治主张的核心是什么?“仁政”。(2)汉武帝时,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在中国取得了独尊的地位。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的知识,分析儒家为什么能在西汉取得独尊的地位

90、? 儒家的“仁政”主张,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是一种较为高明的统治政策。而且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3)宋代的理学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与所学的知识,指出宋代理学的突出特点。宋代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其将“天理”引入儒,并将“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4)结合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史实,说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如何对待传统儒家学说的?并分别指出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史实: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

91、义者在新文化运动中,猛烈批判儒家旧道德,提出“打到孔家店”的口号原因:维新派力量弱小;为减轻维新变法的阻力。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北洋军阀掀起复古尊孔逆流。(5)运用所学哲学知识,简要回答在新世纪对儒学应该采取的态度。坚持一分为二方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坚持发展的观点,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1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 二程遗书材料二: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也。王阳明答顾东桥书材料三: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 则阙了一物道理”。材料四: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 “致良

92、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最基本的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 (2)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思想在本质上是否根本对立?为什么?(3)材料三和材料四关于朱、王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4)应如何评价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思想?附答案:(1)材料一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材料二认为心是世界的本原(2)否。二者同属理学,都是儒学的范畴,后者是前者的发展,本质上都属于唯心主义思想。(3)程、朱主张“格物致知”,既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陆王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天理就在心中。(4)两则材料反映的唯心主义的理学思想。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

93、极影响。但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2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好?”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材料2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

94、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材料3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官便殿奏礼材料4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夫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请回答:(1)根据材料1、2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并分析原因。(2)根据材料3、4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什么问题?(3)结合以上材料,谈一下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附答案:(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在当时诸候争霸连年战乱的背景下不可能实现,因而没有人采

95、纳;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由于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这一主张被采纳。(2)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认为时代不同了,是非观念也应该变化。说明儒家思想受到了怀疑和挑战,统治地位开始动摇。(3)儒家思想在初期不断丰富和完善,逐渐确立起统治地位,对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起了很需要作用;但是,后来僵化保安,禁锢了人民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进步。21阅读不同时期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材料1: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朱熹:“存天理,去人欲”材料2: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

96、,则阙了一物道理”。材料3: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材料4: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材料5: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材料6: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事开太平”;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回答:(1)材料1中的“理”指什么?他们认为“天理”与“人欲”是什么关系?(2)材料2和材料3关于朱、王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1)“理”指儒家伦理道德;是对立关系。(2)程、朱主张“格物

97、致知”,既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陆王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天理就在心中。(3)参考思路:可取的一面: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不可取的一面: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重礼轻法的观念等。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美国学者迈克尔

98、H哈特所著,苏世军、周宇翻译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湖北教育出版社)一书中,我国古代有七人入选。以下是其中的三位: 孔子 老子 孟子 (1)从以上三人中选择你最了解的一个,谈谈其入选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的理由。(2)儒家思想为什么到汉武帝时期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材料二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 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言所行,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材料三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李贽(3)据材料二、三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 附答案:(

99、1)可以任选一个人物介绍其思想主张及带来的影响。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提倡“为政以德”。他的思想后来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其思想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的思维、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孟子: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奠基人,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仁政”学说是他的思想核心。孟子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2)西汉时期,儒学经过董仲舒的改造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

100、儒学被确立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3)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认为时代不同了,是非观念也应该变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DCCDBDBBCBCAADADB第五课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主体知识】【预习思考】一、明朝晚期的“异端”思想家李贽1、时代背景(商品经济的冲击和程朱理学丧失活力,是明清之际思想领域发生巨大变革的根源。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出现,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1)明代晚期,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

101、、 的习气。(2)在商品经济冲击下, 发生巨大变化,人们 。(根本原因)(3)不少士人试图跳出“四书五经”的束缚,他们蔑视礼法,冲破传统儒学的束缚,有着强烈的 和发展经济的要求。2、李贽思想主要内容:(李贽的著作主要有焚书与藏书。他的思想反传统、反权威、反教条,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1)政治思想:大加鞭挞 理学,否认 是万世至伦。倡导 的自由发展肯定人们追求物质享受 提出男女平等的观点(2)哲学思想:万物皆生于两,源于阴阳二气,根本上否定天理的存在。3、对李贽思想的评价把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有利于反封建的民主思

102、想的产生。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一)代表人物:顾炎武、 、王夫之(二)其主要思想1、倡导经世致用(即明清之际主张学问须有益于国事的学术思潮。)(1)背景:明末清初,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封建统治出现危机。一些士大夫面对危局,努力寻求 的方案。他们提倡以史为鉴,将 和 相结合,由此形成“ ”思想。(2)主要内容主张学以致用,关注现实问题。针对明代八股取士、读书人只知诵读程朱注解、严重脱离社会现实的情况,他们主张_,_ ,致力于_,并身体力行,写出了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炎武)等许多和实际问题密切相关的著作。主张“工商皆本”:挑战“_”的传统思想(3)影响经世致用思潮影响深远。其_、_的治学方法

103、开清代_之风气,而_ 、_的观念也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2、君主批判意识(1)背景:明朝后期,君主的_和_加剧了王朝的危机,引起一部分知识分子的不满和思索,他们逐渐认识到_是诸多弊病的根源,无情地揭露_的罪行。(2)主要内容:提出种种限制_的理论和设想。其中最主要的观念是倡导_,建立自下而上的_,以保证各级政权机关清正廉洁、决策正确和国家社会安定。(3)影响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对_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他们的思想在其后数百年间仍具有振聋发聩的_作用,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总结:明清之际,随着王朝统治的腐朽没落,随着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随着时代的变迁,一批新思想家崛起,明代后期

104、的李贽,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批判继承传统儒学,使儒学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从而又一次发展了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1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背景?2何谓异端?异端是指某些少数的宗教团体,他们的信仰不是正统的,离弃了已经广被接受的信条。2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阶级属性?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阶级属性是地主阶级中的开明绅士(不是资产阶级),他们的思想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只是初步。3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有何共同主张?4区分“亡国”、“亡天下”的内涵,亡国:改朝换代,统治者政权的变更。亡天下: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命运。 【重难阐释】1、明

105、清时期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背景(1)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必修II P26:商业市镇、白银广发使用、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区域性商人群体;机工出力,机户出资)(2)政治上:君主专制统治加强,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宦官专权、吏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必修I P15:明朝废宰相,清朝设立军机处)(3)思想上:文化专制,八股取士,文字狱(4)外交上: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但西学东渐,近代科技传入开阔了眼界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共同主张:思想上:经世致用,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制度,认识到君主专制制度是诸多弊病的根

106、源,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3、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评价积极性:倡导经世致用,提出工商皆本。其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而立足现实、以学致用的观念也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对君主专制统治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局限性:思想具有反封建的民主色彩,但仍属于封建思想范畴;没有成为时代主流思想;对其所处时代产生的影响是有限的。4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比较:二者都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了批判,但在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内容、影响上存在很大的不同。 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欧洲启蒙

107、思想历史条件政治封建专制空前强化,封建统治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文化中国封建传统文化占统治地位文艺复兴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播内容提倡经世致用,抨击君主专制,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没有形成完整理论体系批判封建制度,并为之设立了一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影响对当时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对亚洲革命运动也起了鼓舞作用性质不属于资产阶级思想,本质上仍属于封建思想的范畴资产阶级的

108、反封建思想5三位思想家思想对比表政治经济思 想代表作共同思想反对君主专制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批判继承儒学构筑具时代特色新思想体系黄宗羲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者“工、商、皆民生之本”继承“民本”思想,批判“君为臣纲”明夷待访录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众治取代独治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批判脱离实际提倡实践求真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反对天命论建立唯物主义体系读通鉴论【知识运用】1、关于李贽思想的评论,不正确的是( )A、倡导个性自由发展 B、否定宋明理学 C、批判三纲五常 D、否定君主专制2、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的主张,不包括( )A、个性自由 B、经世致用 C、农工商皆本 D

109、、民主共和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的观点( )A、顾炎武 B、黄宗羲 C、王夫之 D、李贽4、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从根本上体现时代潮流的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B、将学术研究和现实相结合C、“理”并不是世界的本原D、“工商皆本”5、关于明清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影响的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解放思想 B、农工商皆本思想的提出,有利于商业的发展C、对君主专制造成了猛烈的冲击 D、直接推动了变革当时社会的实践6、在明清的反封建思想中,反封建的矛头首先指向程朱理学,是因为程朱理学( )A、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摧残人性 B、破坏传统文化 C、反对任何意义上的社会进步

110、D、不适合时代的发展7、明清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主张是( )A、否定君主专制 B、批判宋明理学和八股取士 C、限制君权 D、经世致用8、明清之际黄宗羲等思想家认为当时社会弊病丛生的根源在于( ) A程朱理学已经不合时宜B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C商品经济的发展D土地高度集中,社会贫富不均9明清时期,思想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指A理学发展为心学 B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出现 C西学东渐 D拜金逐利思想盛行10明末清初产生民主思想的根本原因是 A抗清斗争的高涨 B对文字狱的抗争 C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D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11李贽是明朝反封建的思想斗士,其思想特点主要是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否定

111、孔子的权威 批判传统的道德观念 主张个性自由 A B C D12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13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而黄宗羲则抨击君主专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时期,正确的评价是A都是反面的B其局限决定他们的思想都未对历史的进步起到推动作用C都是进步的D由于他们都属于封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其主张的实质都是维护地主阶级统治14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

112、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从根本上体现出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C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15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点是反传统反教条 反封建专制 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反映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A B C D16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A维护封建礼教B主张学以致用 C反对迷信崇拜D抨击腐朽统治17在李贽的思想体系中,世界的本原是A阴阳二气B道C理D天18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从根本上体现时代潮流的是A“穿衣

113、吃饭,即是人伦物理”B将学术研究和现实相结合C“理”并不是世界的本原D“工商皆本”19明清之际黄宗羲等思想家认为当时社会弊病丛生的根源在于A程朱理学已经不合时宜B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C商品经济的发展D土地高度集中,社会贫富不均20(2000广东历史,8)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阅历的相同之处表现在生活在明末清初参加过抗清斗争学术活动集中在哲学领域受到文字狱迫害AB C D21、(2007年北京文综)儒家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制天命而用之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22、(2007重庆文综)文艺复兴与中国明末清初的

114、启蒙思潮的相同点是有唯物主义思想 有反封建思想 有完整的思想体系 有广泛的阶级基础A. B. C. D.23、(2007全国文综二)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他所抨击的是 A先秦儒学 B汉代经学 C隋唐佛学 D宋明理学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材料2: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

115、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材料3: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札材料4: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明)李贽藏书卷请回答:(1)据材料1、2,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

116、主张,并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2)据材料3、4,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参考答案:(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在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的背景下不可能实现;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认为时代不同了,是非观念也应该发生变化。说明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和挑战。(3)从西汉到南宋,儒家思想不断丰富完善,逐步确立起统治地位,对维护

117、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起了重要的作用。自明朝以后,逐渐僵化保守,禁锢了人民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解析:材料一、二、三,主要是儒家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对儒学的阐述,反映了儒学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材料四,是“异端”思想李贽,对孔子地位的质疑。联系中国社会各个阶段政治、经济发展的特征,不能分析儒学发展演变的原因及影响。25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包含哪些内容?在哪些方面有进步意义?答案(1)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否定孔孟权威,鞭挞程朱理学;指斥道学虚伪,强调个性发展;指出世界源于矛盾着的阴阳二气,否定“天理”的存在;关注社会现实,主张学以致用;提出拯救时弊的主张,同情下层民众;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

118、本”;批判君主专制,区分“国”与“天下”的不同;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限制君权,建立监督机构。(2)进步意义:否定传统的专制权威,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对世界本原的探讨,有利于推动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强调个性发展,有利于人们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主张学以致用,关注社会现实,有利于求实、务实的学风和社会风气的形成;批判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同情下层民众,有一定的思想启蒙作用,为后来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准备了条件;主张“工商皆本”,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顺应了时代潮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有利于培养社会责任感,激发爱国主义热情。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世儒不察,以工商为

119、本,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材料二、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主张在雁南、雁北发展纺织业;在西北山泽地区开矿产;在东南 沿海通市舶,发展海外贸材料三、大贾富民也,国之司命也。 -王夫之黄书请回答:以上材料的共同主张是什么?这种思想的提出与当时社会的哪些发展因素有关?27、黄宗羲在论经济政策时说道:“(将不切于民用者)一概痛绝之,亦庶乎救弊之一端也。此古圣王崇本仰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请回答下面问题(1)黄宗羲的主张与我国古代传统政策有何歧异?黄宗羲认为农业和

120、工商都是“本”,都应该重视和发展,应该“痛绝之”的只是工商业中不切民用的有害因素。而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政策则以农为“本”,工商为“末”,重本抑末,重农抑商。(2)指出黄宗羲这一主张产生的社会背景,分析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黄宗羲的主张是明末清初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领域的反映。黄宗羲不仅在经济上把工商业提到与农业同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可贵的是能把工商业过程中出现的消极因素同工商业本身加以区别对待。这种认识和主张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当时是进步的,对今天也有借鉴作用。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孟子对梁惠王说:“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

121、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孟子梁惠王章句上(1)结合材料分析,战国时期儒家提出怎样的政治主张?儒学在当时的地位如何?仁政,民贵君轻 不受统治者推崇、重视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矣。 汉书-董仲舒传(2)上述材料反映了董仲舒

122、的什么思想观点?与材料一相比,此后儒学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上占统治地位;文化上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材料三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以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方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3)依据材料三指出宋代儒学的新发展及产生的消极影响?宋代儒学发展为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性材料四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陈独秀尖锐地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李大钊发

123、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马尚斌等编中国近代史教程(4)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如何认识儒家思想的?基于此他们提出了什么主张?儒家思想维护了君主专制制度,阻碍了民主科学的实现。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打倒孔家店)(5)你是否同意材料四中陈独秀和李大钊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理由?同意:以孔子和儒学为代表的旧礼教维系封建专制统治,打倒孔家店是宣传民主和科学的需要。不同意:孔子创立的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不能一概否定。29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

124、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二 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天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东西律例,以法为宗。今按法国律例,民律第三百七十一条云:“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第二百一十三条云:“凡为妇者,应为其夫者所管属。” 康有为与朱一新论学书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热闹为,中国所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

125、,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陈独秀尖锐地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马尚斌等编中国近代史教程材料四 2004年10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纪念孔子诞辰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三届会员大会上强调,当前,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包括儒学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以此服务于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努

126、力加强对儒家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儒学研究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服务现实。回答:(1)依据材料一分析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统治的作用。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构成了官僚集团的行为规范;使封建政府关注百姓生计。地位:自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2)依据材料二所学知识,分析资产阶级维新派对于儒家思想的态度。维新派认为儒家思想素提倡的“三纲五常”遇西方的法律精神时一致的。说明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遇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3)依据材料三,说明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

127、共和运动的深入,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是如何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的。儒家伦理道德阻碍了科学的事先。儒家思想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必须摧毁儒家思想。(4)请结合材料四说明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儒家文化。联系你所熟知的现实社会中出现的某一问题,谈谈正确对待儒家文化的现实意义。对于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努力加强对儒家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江入学研究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服务现实。举例:(1)儒家提倡尊老、敬贤、尊师等,我们今天应大力提倡。(2)儒家提倡的不耻下问、温故儿知新,对今天我们学习也颇有益处。(3)儒家提倡言必信,要求遵

128、守社会公德等,也有助于克服当前经济社会、政治生活中出现的某些消极因素。30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你对此如何评价?统治者采取什么经济政策,归根到底是由其经济基础决定的。商鞅变法时,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政府必然重视;而抑商的目的则有二:一是避免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二是束缚农民于土地上,便于统治。黄宗羲则处在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时期,这时仍把农业和商业对立起来,就会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且抑商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土地兼并。所以,两个人的观点在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都起着积极作用。31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1)明清之际的资本主

129、义萌芽较为脆弱,使得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2)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根深蒂固。(3)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32为什么中国的民主批判思想最终没能实现中国社会的逐渐转型?经济:重农抑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脆弱,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政治:高度强化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压抑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政治基础。思想文化:礼教纲常严厉,推行文化专制,阻碍了早期民主想的传播。缺乏思想文化基础。人们深受礼教毒害,迷信愚昧,难以接受新思想。缺乏群众基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DD

130、ADDABBBDBBCCACADBC212223DAD专题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知识体系:春 秋 战 国 汉 代 魏晋隋唐 宋 明 明清之际 百家争鸣异端思想家李贽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初:黄老之学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教合一孔子、老子的思想主张知识梳理:一、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1、秦朝:法家思想2、西汉前期:采用“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为指导思想3、西汉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二、儒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1、儒家思想的演变:(时期、代表人物、主要主张、阶段特征或地位)(1)春秋战国时期:儒学的形成和发展 (春秋时

131、期,孔子提出“仁和礼、为政以德”学说,奠定了儒学的基础,儒家学说创立。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仁政学说”、民贵君轻,成为儒学的重要奠基人,但未被统治者重视。)(2)秦朝:受打击、迫害 (原因?)(3)西汉(汉武帝时):“独尊”地位,成为封建统治思想 (原因;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建立起新儒学,从此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4)宋代:新儒学(理学)的形成 (“二程”和朱熹在继承儒学基础上,吸收了佛、道思想,确立了以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程朱理学,儒学向理学演变。)(5)明代:理学盛行,心学的形成 (从客观唯心主义到主观唯心主义,儒学走向极端)

132、( 王守仁在继承宋代陆九渊“心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致良知”的主张,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成为儒学发展史上继宋代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变革。)(6)儒学受到进步思想的冲击: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冲击:(明清之际的三大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弊端进行批判,提出经世致用、工商皆本和君主批判的主张,从而使儒学重新获得新生。) 维新运动时期: 新文化运动时期: (统治地位动摇)(7)新中国: “文革”中遭到批判 新时期,走向复兴之路 (政治、经济、外交)2、认识与规律(1)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文明的优秀遗产。我们对待儒家学说的态度: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一分

133、为二,批判的加以继承。(2)儒学思想对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发挥过重大的作用;但是它也曾成为统治者控制人们思想、实行愚民政策、阻碍科学发展的工具,对历史发展产生过消极作用。(3)儒学中的勤政爱民、任人唯贤、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合理的教育方法,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4)我国目前提倡的以德治国、公民道德教育、传承中华文明,都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3、你认为儒学的现代价值何在?儒学的大一统思想、民本意识(以人为本、“仁政”)、道德意识(“礼”、以德治国)、和谐意识(以和为贵)等,对维护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谋求社会的共同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134、。三、中国古代儒家、法家和道家的治国思想儒家:提倡德政、仁治、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提倡法治和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四、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1春秋:老子唯心论思想(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和丰富的辩证法思想2战国:荀子唯物思想(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庄子唯心哲学(天与人不相胜)3、宋朝:程朱理学 客观唯心主义 (“理”是世界的本原)4、宋明:陆王心学主观唯心主义(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4、明末清初:王夫之唯物思想和朴素辩证法五、联系现实:构建和谐社会。2004年,中共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口号,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从根本

135、上说就是要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体性和谐发展。孔子“仁”,“忠恕”知道,以德治民;孟子“仁政”,民本思想;墨子“兼爱”、“非攻”。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与实践【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主体知识】【预习思考】一、天文学成就(一)概况1、中国古代在天文学方面成绩突出,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古代天文学体系。2、中国古代的天象观测在很长时间内处于世界前列。(二)具体成就1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成书于 时期,是我国 的一部天文学专著。书中的石氏星表测定了120多个恒星的位置,是 最早的星表。2天体测量(1)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 ;关

136、于地球为圆形的见解比西欧人早 多年。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 ,可以遥测到千量之外地震发生的方向,曾成功地测定出发生于 的一次地震。(2)唐代著名天文学家 :与梁令瓒共同创制了 ,用它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这在世界上是 。一行还主持实测了 的长度,制成了以 为动力的 。(3)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制成了一种新型浑仪“ ”,具有实用、简便、灵巧的特点,比欧洲发明同类仪器要早 多年。郭守敬还主持了全国的天文和大地测量工作,测定 和 的交角值极其精确,受到世界天文学界推崇。3历法:郭守敬编制的 是我国古代 的一部历法。它以365.2425日作为一年,同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只差26秒。二、数学成就(

137、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一)先秦时期计算方法的改进1、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 ; 2、最晚在春秋末年,发明了 ; 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 。(元代,出现珠算法)(二)汉朝时期的数学著作1成书于西汉时期的 包含有大量数学方面的内容,在世界上最先提出了“ ”这一勾股定理的特例。2东汉时期的 ,总结了 的数学成就。书中记载当时 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以 为主要内容、以 为计算工具、以 来计算的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圆周率的精确计算:南朝宋、齐之际的 将 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在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领先世界达 年之久三、古代

138、农书(一)齐民要术1、作者:北朝的 ;2、地位:是我国现存的 完整的农书。3、主要内容:总结了我国 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提出了 、 和商品生产等许多宝贵的思想。4、突出特点:侧重于北方劳动人民生产经验的积累(二)农书1、作者:元代 ;2、主要内容:重点放在 的改革方面,其中 特别重视用 代替 ,用 代替人力和畜力,对提高生产力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书中详细记载了冶金“水排”、水转大纺车、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等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的重大发明。3、突出特点:强调生产工具的改革(三)农政全书1、作者:明代 ;2、主要内容:系统总结了历代经验,并参照吸收 知识,吸收当代最新实践成果,并开

139、展农业科技实验,体现农书的 、 和 。徐光启也被誉为“ ”。3、突出特点:参照吸收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并开展农业科技实验,体现 、 和先进性。四、医药学成就(一)中医学的成就1黄帝内经:编撰于 ,成书于 ,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了 的基础。2伤寒杂病论:东汉 编著,论述了“ ”四诊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被后人称为“ ”。3名医华佗:东汉人,精于 ,擅长 ,发明了最早的麻醉药剂“ ”;此外,他还认识到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发明了最早的体育保健体操 (二)中药学的成就1、唐初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2、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就是明代 的本草纲目: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 以前的药物学成就;本草

140、纲目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 ,体现了 的思想,推进了世界生物学的发展,被誉为“ ”。五、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一)造纸术1纸出现前的书写材料及其缺陷:殷商时期把文字刻、铸在 、 上,后来更多使用竹木简和缣帛做书写材料。但是,竹木简太笨重,缣帛太贵,很难推广。2纸的发明过程 时,发明了 ,但纸质粗糙,不适合书写。 时, 改进造纸术,制成适合书写的 。这种纸原料易得,并且纸张质地细腻,集中了缣帛与竹木简的优点,被时人称为“ ”,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一项重要发明。(二)印刷术1雕版印刷术的发明:隋唐时期,我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技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朝咸通九年( 年)印刷的 。

141、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改进、传播(1) 平民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泥活字),它的作用是节省了印刷费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2)此后,又出现了木活字,到13世纪出现了金属活字。(3) 中期,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以后又从西域传到 。3、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造纸术和印刷术,是我国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三)火药1发明:唐代,人们在炼制“仙丹”的过程中,从而“无意”地发明了火药。最早关于火药的记载见于孙思邈著的丹经,称作硫磺伏火法。2、应用:唐朝末年,火药用于战争。五代和宋朝时,火药还广泛应用于狩猎、开山、采石和火器。3、传播及影响:

142、世纪初,火药由 人传入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震动。(四)指南针1发明及应用(1) 时期,我国就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发明了指南仪器 ,此后出现了指南车、指南鱼等。(2) 时,进而发明了使用人工的磁体的 ,并应用于航海。2传播及影响: 世纪,指南针传入西欧,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总结: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一览表一、天文学成就时间发明者成就地位战国 甘德石申甘石星经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石氏星表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东汉张衡水运浑象仪地圆见解比西欧人早1000多年地动仪唐朝僧一行与梁令瓒共同创制黄道游仪,发现恒星位置的变动世界首次主持实测子午线的长度水运浑天仪元郭守敬简仪比欧洲早300多年主持全国的

143、天文和大地测量工作,测定黄道和赤道的交角值受到世界天文界推崇编制授时历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二、数学成就算经与圆周率时 间发明者成就地位春秋战国九九乘法口诀度量衡筹算法西汉东汉周髀算经 九章算术 “勾三股四弦五”,比欧洲早500年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南朝祖冲之圆周率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达1000之久三、农学成就古代农书(四大农书):书名时间作者地位特点齐民要术北朝的贾思勰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侧重于北方劳动人民生产经验的积累农书元代王祯强调生产工具的改革农政全书明代徐光启;参照吸收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并开展农业科技实验,体现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四、医学成就从黄帝内径到本草纲目:医学著作作

144、者成书时间内容地位黄帝内经西汉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伤寒杂病论张仲景东汉“望、文、问、切”四诊疗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千金方孙思邈唐本草纲目李时珍明系统总结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东方医学巨典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1、在内容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和学科体系;2、在研究方法上,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3、在应用上,主要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1中国古代在天文学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满足农业生产“授农以时”的需要,服务于农业生产;为封建王朝统一天下提供“授命于天”的依据,宣示政权的合理性、合法

145、性;朝廷重视对天文历法的观测和研究,取得显著成就。2三部农书有何异同?相同点:都体现农本思想,重视生产技术改进在农业中的地位;都是以往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不同点:各自的特点3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造纸术、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火药在欧洲的应用与发展,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指南针的使用,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开始将世界联结成一个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整体。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注意比

146、较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和欧洲社会开始转型的时间)【重难阐释】1、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明清(或16世纪)以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明清以后走向衰落。2、中国古代科技(16世纪以前)高度发达的原因第一,生产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繁荣促进科技的进步。中国古代农耕经济高度繁荣,这为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中国古代很多科技成就是因应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是为古代农耕经济服务的;如农业发展推动农学、数学等的发展。第二,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长期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为科技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为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第三,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与

147、组织,政府的重视,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条件;第四,民族融合,多民族的共同努力。第五,继承前代科技文明成果,吸收其他国家、民族的优秀文明,是我国古代科技逐步发展的重要原因。第六,教育和科举制的完善促进了科技的进步。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科举制提供竞争机会。第七,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和创造的结果,等。3、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渐趋衰落的原因:渐趋腐朽、衰落的封建制度,是中国古代科技衰落的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不可能使科学应用达到较大规模,从而使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应用失去了应有的土壤。在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下,科技人员地位低下,影响着科技创新

148、的积极性。推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与世隔绝,严重阻碍着中外科技交流。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政策如八股取士,文字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把大量知识分子迫入了脱离实际、脱离生产、脱离对自然界观察研究的歧途,使科技失去了发展的政治文化基础。科技体系结构不合理,科技长期处于经验层次,重视实用技术,轻视理论提升。统治阶级从根本上对科技不予重视,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和理性精神的缺乏,严重束缚了科技的发展。科举制度导致了教育的落后,扼制了科技的发展。中国封建教育以儒学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很少涉及生产和科学知识;在教育上采取的私塾教育,既不利于科学间的互相融合,也不利于培养大批人才。4、对

149、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成就和局限的启示: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搞上去,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要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要建立知识创新体系,鼓励知识创新。要充分认识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明确科学技术的作用。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民却在激烈的科技竞争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极其重要的。要全面行使国家职能,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5、古代科技对世界做出的贡献: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造纸术、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火药在欧

150、洲的应用与发展,使欧洲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指南针的使用,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推动整个世界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中国古代在天文历法、数学、农学和医学等方面的杰出成就也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步。6、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方,但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中国反而远远落在西方后面,原因是什么?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对此有各种解释:第一,固守农耕经济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第二,科举制度扼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专第四,制集权的官僚体制、封闭禁锢的社会结构,以及环境气候、语言与文字、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方

151、面的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五,没有成熟的市场,漠视私有产权,没有专利权观念,扼杀创新发明的动机等。第六,近代科学技术其实是与近代工业化相互鼓荡的结果,明清科技滞后是农耕经济与工业文明较量的必然。【知识运用】1创制中国古代最精密历法的天文学家是 A、张衡 B、僧一行 C、梁令瓒 D、郭守敬2 、右图是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发明的仪器, 其功能是( )A、测定航行方向 B、测定地震方位C、演示天象 D、预测地震3我国古代天文学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巨著出现 发明测量地震方位的地动仪 创制黄道游仪 发明新型浑仪简仪 A、 B、 C、 D、4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

152、第七位,这一成果领先世界达A500多年 B1000多年 C300多年 D1700多年5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主要特点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 以算筹为计算工具 以珠算为计算工具 以十进制记数系统为计算方法A、 B、 C、 D、6我国古代数学成就突出表现在 A、九九乘法口诀 B、筹算计算法 C、数学专著和圆周率的计算 D、正负数加减和一元二次方程解法7我国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是 A齐民要术 B农桑辑要 C农书 D农政全书8以图谱的形式重点记载我国古代生产工具的改革成果的农书是A农政全书 B齐民要术 C农书 D农桑辑要9下列科技著作中体现了“西学东渐”这一东西方科技交流趋势特点的是A农政全书 B本草纲

153、目 C天工开物 D授时历10.假如你是生活在两汉时期,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是 印刷发行你的个人自传 利用刘徽的割圆术计算圆形池塘边的长度 可以借助地动仪来预测地震 借助黄帝内经医治病人A. B. C. D.全部无法享受11.齐民要术:“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以下叙述正确的是该书是我国先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该书含有重农抑商的思想观念 该书系统直接了我国6世纪以前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经验该书还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A. B. C. D.12奠定我国古代中医学理论基础的医学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B神农本草经C千金方 D黄帝内经13论述望、

154、闻、问、切四诊法,并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经典的是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神农本草经 D、本草纲目14创立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生物进化思想的医学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神农本草经 D.本草纲目咸通金刚经15下列科技成就中,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进程的是( )A、张衡发明地动仪 B、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C、郭守敬编制我国古代最精密的历法 D、造纸术的发明16左图这一文物能说明的信息有我国活字印刷术已经产生隋唐时期我国雕版印刷术已经产生佛教对我 国古代文化影响深远伊斯兰教传入我国 A B C D17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 状态

155、: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A.古典文化 B.造纸术 C.印刷术 D.儒家学说18古人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出当时书写工具的落后,那在古代的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人外出游学时,不用带五大车的竹简,也可以达到“学富五车”呢 A西周 B.秦朝 C.汉代 D.唐代 19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从成果上可以总结的特点是:重视总结实践经验丰富 重视理论概括和抽象规律 重视实用技术的发展 重视科学的抽象分类 A B C D 20“常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宇航事业的重大成就。追溯历史,中国人最早探索航空事业,在这方面,成果

156、历历可陈。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药发明,中国的这项发明产生于:A汉朝 B唐宋 C元朝 D明朝21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22被马克思誉为“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制造精神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的一项技术发明是A 造纸术 B 火药 C 罗盘针 D 印刷术23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最突出的特点是A 古典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B 重

157、视对手工业技术的总结研究C 科学技术出现重大突破 D 积极吸收欧洲的先进科技成就A24. 若你生活在北宋末年,你可以看到哪些技术的运用用活字印刷术印刷麻纸书籍利用火药开山采矿运用指南针航海翻阅授时历计算日期 A B C D 25我国古代的科技高度发达,其中在宋元时期发明的领先于世界科技成就包括:活字印刷技术制造植物纤维纸的技术火药制造技术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A BCD26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A 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

158、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C 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 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年 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件百分比件百分比公元l-400年452862%1738%公元40l-1000年453271%1329%公元100l-1500年673857%2943%公元150l-1840年472194%45396%材料二: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

159、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变化情况。(2)依据材料三,分析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贡献。(3)你认为3至13世纪“中国

160、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明清时期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附答案:(1)明清(或16世纪)以前,中国的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明清以后走向衰落。(2)三大发明的外传,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火药摧毁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军事基础;指南针为西欧人新航路的开辟和海外殖民征服创造了条件,加强各地的联系,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3)发达原因: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中央集权国家政权的支持和组织;民族融合,多民族的共同努力;吸收外来先进科技成果;科技

161、成果的继承与发展等等不能产生近代科技的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文化专制;实行闭关锁国;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科举制度的束缚等等。28、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博大精深,辉煌灿烂,对今天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仍有很大的积极意义。试从儒、墨、道、法四家学派核心思想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儒家: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构建和谐社会。“仁政”;以人为本。礼法并施;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道家:辩证法思想;辩证地看待学习、生活事业中的顺境与逆境。天人不相胜;可持续发展观。墨家:兼爱非攻;博爱与和平发展观。节用、节葬;节约型社会。法家:与时俱进,变法革新。以法治国。29从春秋

162、战国到汉代我国的思想界发展的趋势是什么?试论述从春秋战国到明代儒家思想的地位怎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今天我们要怎样对待儒家文化?附答案:(1)从百家争鸣到思想专制。(2)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不受统治者重视。原因是儒家思想比较保守,不符合春秋战国历史发展趋势。秦朝建立后,用法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实行“焚书坑儒”,禁止儒家思想传播。原因是儒家思想不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不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汉武帝即位后,采用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宋代儒家思想发展为理学,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原因是理学思想强调封建伦理道德,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明代理学思想取得统治地位,儒家经典作为科举考试内容,受到空前重视。原因是儒学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2)今天,我们对于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要正确对待,既要继承其精华,宏扬其优良部分,又要剔除其中的糟粕,批判和否定其中的消极部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DBABBCBCACBDBDDBCCA20212223242526BADAADA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