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101.50KB ,
资源ID:257614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5761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加练半小时》2018年高考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复习考点强化练 第66练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加练半小时》2018年高考历史(江苏专用)一轮复习考点强化练 第66练 WORD版含答案.doc

1、训练目标鸦片战争(1840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71945年)。小题精练1(2016徐州一模)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指南京条约内容)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对南京条约内容中关于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轻看说明清朝统治者()A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B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C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D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2(2016南通一模)美国律师安德鲁曾感慨:

2、“你恐怕很难想象,在文明世界里居然还存在着这样一种刑事法庭,在没有陪审团的情况下,法官即可自行审案,当堂发落这种审判制度通行清国各地。”这段言论()A恶意污蔑中国的司法制度B推动列强借此攫取领事裁判权C为控制中国司法主权辩解D为进一步控制清政府制造借口3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第51条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反映出()A中国国家主权严重受损B清政府妥协退让苟且偷安C“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D清王朝外交政策根本调整4天津条约签订后,有人认为:“外使之来,苟非崩角稽首,而与为姑容,其耻甚于亡国。宁以社稷为殉,不使夷虏踪迹相浼(沾染)。”这种思想意在()A维

3、护主权完整B强调平等交往C坚持闭关锁国D维护君主权威51895年5月13日,光绪帝通过总理衙门电谕驻俄使臣许景澄:“辽东地方借三国之力,倭允归还,大有利益。现在和约已换,三国视事已了结。惟台湾众情不服,势将变乱,难以交接,此中国最为棘手之事。闻台民不愿从倭,意在他国保护。著许景澄将此情形密商俄外部,能否仍联三国,设一共同保护之策”这反映了清王朝()A希望三国干涉范围扩大到台湾B与俄国在对日问题上达成一致C积极采取措施消除战争影响D与世界各国获得同等的地位6世纪之交,中国许多著名大学、中学纷纷举行“百年校庆”活动。一百年前,“教育救国”“实业救国”“政治救国”等合流形成“救国热潮”。当时,“救国

4、”成为中国社会关键词的外来诱因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抗日战争7梁启超指出:“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中法战争),而十八行省之民犹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酣睡之声乃渐惊起。”可见,梁启超认为()A甲午战争促进了民族觉醒B经济发展是民族意识提升的关键C中国的国民素质亟待提高D发动民众进行变革迫在眉睫8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当时的一场战事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其依据是()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来侵略已无力反抗B甲午战争时中国民众民族意识未充分觉醒C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D力量弱小是甲午战

5、争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9(2017扬州调研)1901年清政府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以近代化的视角认识该事件,以下正确的是()A外交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提升B体现了外交体制的近代化C便于列强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D表明清政府放弃闭关政策101937年冬,白崇禧建议:“在战术上,应采取游击战与正规战配合,加强敌后游击”材料最能说明国民政府()A制造国共摩擦B重视正面战场抗战C轻视共产党敌后抗战D重视敌后游击战11根据下列信息推断,荣誉军人王强伤于()荣誉军人姓名:王强,籍贯:山东临沂部队:国民革命军第3军,职务:上尉受伤日期:民国27年7月1日,残疾状况:左上膊上1/3切断,残疾等级:一等残A.太原会战B徐

6、州会战C武汉会战D百团大战12“一直把中国当成未开化的落后民族、而不以为战争对手的日本军国主义者,怕是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散漫且分裂的中国人在应对现代侵略战争的这种组织力日渐形成的过程中一步步开始迈入了现代国家的行列。”这表明中国的抗日战争()A促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B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C使中国走向现代民族国家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大题优练13(2016常州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面是关于甲午战争日本教科书原稿(节选)。摘编自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之会”编写、扶桑出版社出版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原稿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该教科书原稿中存在的错误提出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

7、议不少于两条;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94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在英美等国列强的默认下,寻找借口,悍然发动了蓄谋已久的甲午战争,由于中国清政府腐朽无能和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主和派”“投降派”的干扰,历时8个月的甲午之战终于以中国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强弩之末的庞大封建帝国在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面前显得不堪一击。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及随后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国近代社会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影响。摘编自韦建新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材料二抗战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对日本侵略者的胜利。在这场持续八年的战争中,中国付出了3500万人伤亡的代价,迎来了近代以来对外族入侵

8、势力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华民族告别了孙中山先生曾喟叹的“一盘散沙、四分五裂”的状态,重新在战争中凝聚成一个整体,无论民族、不分地域、各个阶级,全员投入到这场战争中。可以说,抗战的胜利,也是中国作为现代民族国家的真正起点。但抗战胜利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此。放眼世界场域,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牵制了日本,使其无法“北进”攻打苏联或“南进”大平洋群岛,在同盟国的作战中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摘编自抗战:中国胜利的世界意义(二战中的中国贡献)(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的不同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场战争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答案精析1D材料信息表

9、明当时的人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并不能说明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签订不平等条约,给予西方国家某些特权,并非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且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据材料“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可知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故D项正确。2B清代司法制度有很强的专制和人治色彩,材料中对司法制度的表述符合史实,没有恶意污蔑,故A项错误;外国人借口中国司法的弊端,为其可以在华不遵守中国的法律提供依据,故B项正确;近代外国在中国享有的是领事裁判权,而不是对中国司法的完全控制,故C项错误;材

10、料中仅涉及司法领域,不能成为列强进一步控制清政府的借口,故D项错误。3C中英天津条约规定不得用“夷”字,与主权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夷”字是对外国人的蔑称,不得用“夷”字不能反映清政府妥协退让苟且偷安,故B项错误;清政府蔑称外国人为“夷”,是“天朝上国”心态的反映,中英天津条约规定不得用“夷”字,说明“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反映清王朝外交政策根本调整,故D项错误。4D从“外使之来”,可知是指天津条约中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该项条约内容不会影响中国主权,材料中的反对不是为维护主权完整,故A项错误;互派公使是近代外交的惯例,是平等交往的体现,故材料中的反对不是为强调平等交往

11、,故B项错误;闭关锁国不仅是指禁止外国公使进驻,还包括严格限制与外国的经济往来,材料中只针对外使进京,不是为坚持闭关锁国,故C项错误;当时的人认为外使进驻北京,势必加强对清政府的监控,不利于维护君主至上的权威,因此害怕外使进京,故D项正确。5A材料的意思是光绪帝还希望三国共同干涉的范围扩大到即将落入日本囊中的台湾,故A项正确;清政府高层已经将俄国视为共同拒日的可靠盟友,但是并未与俄国在对日问题上达成一致,故B项错误;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战争影响材料并未体现,故C项错误;与世界各国获得同等的地位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6C中日甲午战争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面对民族的生存危机,中国各阶层民众展

12、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形成了“救国热潮”。7A材料中“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是指甲午战争后的马关条约,“而酣睡之声乃渐惊起”说明促进中国人的觉醒,故A项正确;结合材料可知没有涉及经济发展的内容,故B项错误;C、D项材料也没有体现,故C、D项错误。8B根据材料引文意思分析,甲午战争没有动员全国力量与日本作战,而是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于一个领导者身上,体现了中国民众民族意识未充分觉醒。A、C两项不符合史实;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9B注意题干中的“近代化”。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署”“译署”,为清政府办洋务及处理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但并没有决策权。1901

13、年改为外务部,并位居六部之首,逐渐演变为决策机构,B项正确;A、D两项无从体现,C项说法正确,但其并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0D材料表明,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抗战的同时,也重视敌后游击战,无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还是国民党开展的敌后游击战争,都不同程度地牵制、打击了日军,扰袭日军后方,给正面战场不同程度的支持,故D项正确。11C根据材料中“民国27年7月”可知为1938年,太原会战发生在1937年,故A项错误;徐州会战发生在1938年1月到5月,故B项错误;武汉会战发生在1938年6月到10月,与题目时间相符,故C项正确;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故D项错误。12C题目显示出了中国在

14、抗日战争的过程中民族意识大大增强,开始迈入了现代民族国家的行列,不是说国共两党的合作,故A项错误;也不是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故B项错误;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提高,独立与富强的愿望成为中国人的共识,故C项正确;中国的国际地位是由于抗击了日军的主力得到了提高,与题目无关,故D项错误。13修改建议一:关于日本吞并朝鲜半岛,应将“得到了欧美列强的支持”中的“支持”改为“默许”。理由:日本在亚洲的侵略一方面损害了部分列强在华的利益,但更多的是与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愿望一致,故而列强持默许态度。修改建议二:关于战争的结果,应把列强瓜分中国的“进入中国”改为“入侵中国”。理由:可以明确战争的性质。解析该教科

15、书原稿中存在的错误,一是对甲午中日战争背景的叙述不符合史实,日本的侵略,在瓜分中国的愿望上,与西方列强有着共同的利益,因此得到它们的默许;二是日本对甲午中日战争性质的模糊化叙述,企图掩盖其侵略战争的本质。14(1)特点:甲午中日战争,历时较短;单纯依靠政府力量;统治腐朽,对外妥协;局限于东亚地区。抗日战争,历时较长;全民族团结一致,形成统一战线;坚持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相联系。(2)影响:甲午中日战争,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国际地位下降。抗日战争,废除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成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创始成员国及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使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