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卷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1、宋代应武举者,必乐为贤良方正,才识兼茂,而耻为将帅边寄之名,即使通过萌补做了武馆的子弟,也设法改换文职,绝对不会发生以文官改任武职之事。此现象主要源自( )A国家政策 B.社会舆论 C. 文化传统 D.周边环境2、明朝时期有多位皇帝不上朝,比如正德、嘉靖,万历皇帝更是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但明朝统治还得到延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B.封建统治腐朽黑暗C.内阁成为正式的行政机构 D.宦官专权控制朝政3、右图砖文内容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甲、乙两同学分别从内 容和字体判断这
2、是秦砖,丙同学则认为他们的判断依据均不妥当。丙同学理由 最科学的解释是 A.甲同学依据的内容与秦朝史实不符 B. 乙同学依据的字体在秦朝以后一直使用C两同学对字砖年代判断的依据均过于单一 D对字砖年代的判断经仪器测定便可确认、这是一段学生编的剧本:阿牛是一个北宋的杭州居民,一向日作夜息。但这两天他想放松一下,于是他跟地主结算了工钱,跑到街上闲逛。街上错落着很多店铺和会馆,有卖玉米糕点的食品店,有卖印刷书籍的书店,还有卖布料和瓷器的杂货铺,瓦肆里还有人在咿咿呀呀的唱着京剧。阿牛想:“快过年了,得给妻儿买块像样的布料做衣服。”他走进杂货铺,买了两块棉布,顺便买了一个小巧的粉彩牛型瓷器犒赏自己。这段
3、剧本中存在的错误有( )A3处 B4处 C5处 D6处5、据广州市文化局负责人介绍,目前广州已着手将南海神庙等体现广州在海上丝绸之路具有独一无二地位的历史遗迹整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从明清时代的视角看申报的有力证词是广州( )A丝绸远销欧亚,为中国赢得“丝国”美誉 B中国瓷器开始大量远销欧非C对外贸易额远远超过同期泉州对外贸易额D瓷器对外销量很大,在中国制瓷工艺影响下欧洲国家陆续生产瓷器6、 “忠君爱国”在北宋末年成为士大夫的最高道德标准。佛教也提出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佛法据王法以立”,佛教僧人也应提倡忠君爱国,所以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或称“报国寺”。上述历史现象反映了 A佛教融汇儒学伦
4、理 B士大夫的崇佛心理普遍C儒学与佛教互动融合 D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7、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8、 中国古代对监察官任职资格有严格要求,如宋代就曾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充任御史,明代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定御史必得科举出身,否则不选。这些规定的直接意义是( ) A.保证监察官的素质能担当重任 B.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和管理 C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强化皇权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9、 法国学者莱昂罗斑指出:“智者派的运动,是代表着想用类似的方法满足同样需要的各
5、种独立的努力 的总和。这些需要,是这样一个时代和这样一个国度的需要:在这个国度中,一切公民对于他这城邦的事务的处理或领导都有一份,并且只要靠言辞来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材料表明()A. 雅典的公民政治促成了智者学派的产生 B.智者学派激发了雅典人参与政治的热情C.只有依靠雄辩的言辞才能取得政治地位 D公民.参与城邦事务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0、亚里士多德说:“最为公正的政体,应该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而以全帮公民利益为依归。”这一原则在梭伦改革中突出地体现了( )A.颁布“解负令” B.实行财产等级制度C.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D.设立“四百人会议”11、晚清的历史演进过程艰辛而悲壮、曲折而复杂,
6、对此国内学术界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述,涌现出一大批史学成果,如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主要是() A.教育史观 B.经济史观 C军事史观 D.社会史观12、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法律的解释 13、材料一 奏折
7、是清朝官员向皇帝上呈的机密文书,又称密折。明朝及清初制度,官员向皇帝奏事,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两种文书都具有公开性,要经通政使司阅览、登录,内阁票拟,通常在皇帝审阅之前其内容已为外界知晓,致使上奏人不便畅所欲言,下情不能完全上达,而且往来周转,耽误时间,自康熙时起,开始出现奏折这一新的文书形式,上奏人撰写奏折后不得泄密,不经过其他机构、官员、直达御前。奏折起初的用途,主要是让一些在外公干的近臣汇报地方情况和官民舆论,皇帝阅后在原折上朱批发回,顺便交代新的任务,雍正帝即位后,进一步扩大奏折的适用范围,规定内外大臣对属于机密、紧急的事务均可先以奏折上闻,然后再写题本作为正式报告。奏折撰
8、写人不仅包括高级官员,一部分中下级官员经皇帝批准后也获得了此项权利。按照雍正的要求他们对政务利弊、吏治勤惰、上下级官员及同僚品行、百姓生计、地方风俗各方面事务,凡有重要问题,不必等到完全核实 ,即可先在奏折中“风闻”上报。为加强保密性,对奏折的缮写、呈递过程都做出了更为严格的规定,如有违犯要受到严厉处分。这样奏折逐渐成为清朝最重要的官文书,题本、奏本则变成例行公事。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从康熙到雍正时期奏折制度的主要变化。(6分)并简析奏折制度的作用。(6分)材料二 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
9、,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鳊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应星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出现的背景。(15分)材料三 “城市”是由“城”和“市”这两个事物、两个功能要素结合为一的产物。说文中记载:“
10、城,以盛民地”。“市,买卖之所也。”中国农业时代的城市以政治行政管理功能为主,“城”的分量不仅大于“市”的分量,而且“市”的部分明显从属于“城”的部分。这些传统城市都是以绝对权力为基础,通过强制性贡赋等形式来维持城市运行。摘编自唐茂华东西方城市化进程差异性比较及借鉴(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传统城市中“城”与“市”的关系。请以唐至前清的史实说明农业时代的“城”与“市”关系的演变。(10分)14、(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一 中国秦朝疆域图 图二 古代希腊形式图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关于中国秦朝和古代希腊差异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
11、5、 材料一 他(梭伦)拒绝了穷苦农民重新分配土地的要求,而是采取政策为丧失土地的农民安排其他职业,如从事贸易和其他工作。他大力推动货币的使用和商业的发展从此,雅典的货币、陶器、和橄榄油充斥地中海地区,雅典的财富迅速增加,贫困不复是阿提加平原(注:即雅典地区)上的主要问题。周洪祥雅典民主与梭伦经商考材料二(商鞅变法)按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或十万顷的标准,以县为单位计算出土地总面积,除去山泽道路邑居,其余的耕地按良田一夫百亩的标准授予农民。田昌五等秦汉史“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赋税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隶)。史记卷68商君列传材料三 宋初统治者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
12、动乱的隐患远未消除。内有武臣拥兵自重,擎肘皇权,外有契丹重兵胁边,伺机进犯;二是急需充实和调整各级统治机构,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经济和各项事业。为了应付当务之急和谋求久安之策,宋初统治者确定了“尚文抑武”的治国方略。宋初统治者在政权建设和各项事业中需要大批统治人才,尤其需要重用和补充大批文职官员。还有,宋初形成的新旧贵族仍有很大的政治权力和社会影响,借选士制度来摧毁和消除新旧贵族家庭垄断官员的隐患并建立有利于巩固专制政治的官员晋升制度,是统治者必然的政治诉求。宋初在继承隋唐科举制度的基础上,增加了科举取士名额,确定殿试制度,提高录取后的待遇,完善科举考试的程序(如“封弥、誊录”诸法),使宋代科举
13、呈现出一派新的气象。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主持变法,在其建议下宋神宗于熙宁四年(公元1071下令废除诗赋、明经诸科;进士科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并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札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上。摘编自王炳照北宋的科举制度改革及其历史启示(1) 据材料一、二,比较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内容中农商政策的主要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政 策对两国政治体制产生的影响。 (2)分析两国形成不同政策的自然地理因素。据此并结合第
14、(1)问谈谈你对改革成功原因的认识。(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初科举制改革的目的。(4)比较北宋初期和中期的科举制改革,指出王安石改革科举制的特别之处。分析其实际效果。1-12 AACDD ADAAB DB13、(1)答案(1)呈报内容增加:使用人员(范围)扩大;保密性日益强化。(6分)作用:便于皇帝获得信息;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对官员的监督;控制官僚机构;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6分)(2) 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 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3)“城”的分量大于“市”的分量;而且“市”从属于“城”。(4分)唐朝时,“城”与“
15、市”(坊市)分开;宋朝时,“城”与“市”(坊市)界限打破;明清时,市镇兴起,进一步突破“城”与“市”(坊市)界限14、参考答案:(任答两项即可)信息1:秦朝实行郡县制,古希腊实行城邦制。说明:秦统一六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古希腊平原小,山岭、河流把希腊人分割在峡谷和海岛中,形成城邦体制。信息2:秦朝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大河沿岸,古希腊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说明:秦朝是大河文明,古希腊是海洋文明信息3:秦朝农耕比较发达,古希腊工商业比较发达。说明:秦平原广阔,河流纵横,易发展农业;古希腊平原小,多山、多岛,海岸线曲折,易发展工商业。信息4: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希腊雅典早
16、期民主政治。神庙:秦小农经济发达,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为了维护统治,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希腊城邦狭小,人口少,易实行直接民主。15、答案:(1)政策不同:商鞅变法将土地分配给农民;奖励耕织,抑制商业、商人(重农抑商)。梭伦改革让失地农民转行从事其他行业;鼓励发展工商业。影响: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农耕经济的发展,为秦统一奠定物质基础,并使其逐步建立起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2) 地理因素:雅典近海多山,缺少耕地,地中海气候,不利于农耕而有利于海外贸易;秦国位于黄河中游、汉中平原上,温带季风气候适宜农业发展。 认识:改革必须立足国情,符合客观实际(因时因地),才能取得成功。(3)目的:加强中央集权,解决内忧外患的政治需要;推行重文轻武的策略,充实和调整官僚机构的需要;打击新旧贵族势力的需要。(4)特别:措施上废除死记硬背的科目,注重考察实际办事能力。目的上统一思想,为改革培养人才。效果:禁锢了思想自由;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