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9近代现代中国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专题突破】1资产阶级三个派别的比较(1)维新派与立宪派的异同同:都主张在维持清王朝统治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改变政权的组织形式,即通过实行君主立宪达到参政议政,实现其政治目的;都不敢也不愿发动群众,甚至仇视人民革命;从组织成分看,大都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一些开明地主及知识分子。异:进行改革的背景和目的存在一定的差距。维新变法是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进行的,其目的主要是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而立宪派的主要目的是抵抗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以维护他们自身的既得利益。维新派并不反对清王朝的统治,而清末立宪派在看清清政府的“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后,
2、其中一部分人走上了与清政府直接对抗的道路;20世纪初掀起的收回利权运动,客观上配合了革命活动;武昌起义后投机革命,客观上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两者的组成成分有一定的不同。维新派主要是资产阶级上层、开明地主及知识分子,他们力量弱,基础薄,故对社会的影响有限;而立宪派,除上述成员外,还有一部分是清政府要员,他们操纵中央和地方的实权,影响很大。立宪派是19世纪末维新派的继承和发展,大部分清末立宪派人士是由维新派演变而来的,维新运动为后来的立宪运动在思想、人员上作了准备,也可以说,立宪运动发展了维新派的思想,客观上更深更广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革命派与立宪派的异同两者都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3、建立资本主义的国家,不同的只是革命的手段和方式。立宪派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配合了革命派的活动,如收回利权运动。在革命过程中,立宪派也起了一定的作用,湖北军政府的建立,各省的独立都与立宪派的努力有关。立宪派向革命派进攻和支持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又是导致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关系的演变(1)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阶级特征合作: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同北洋军阀的矛盾。“二七”惨案后,中共吸取其教训,为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联合一切革命力量,与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对抗: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成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和
4、帝国主义的走狗。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代表国民党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而中共提出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形成了国共两党十年对峙。再合作:由于日本不断扩大对华侵略,30年代,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下降到次要地位。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中共与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再对抗: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再次由合作走向对抗,中共领导全国人民最终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影响国共关系的主要因素影响国共关系的因素:从历史上看,国共两党或合作或对抗,是受多种因素所制约的。
5、主要有: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阶级性质的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到分裂的根本原因。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和国际环境能够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的插手,又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总之,国共关系的变化主要是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变化的,其变化的过程为“分立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中共根据形势变化(主要依据主要矛盾的变化)及时调整政策方针,反映了原则的坚定性和政策的灵活性的有机结合。(3)两次国共合作的比较斗争目标不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斗争目标主要是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
6、;第二次合作的斗争目标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参加力量不同。第一次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革命阶级的联盟;第二次包括除汉奸、卖国贼外的国内各阶级、各阶层、各党派团体及海外华侨,更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历史地位不同。第一次合作时国民党只有小块根据地和不十分巩固的政权及少量军队,共产党既无政权又没有军队,两党共同为国民革命胜利而奋斗;第二次合作时,两党都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共产党还有自己的根据地,国民党对共产党的限制与共产党的反限制斗争,一直贯穿始终。合作方式不同。第一次合作时,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采取了党内合作的形式;第二次合作时,未
7、形成共同纲领和固定组织,采取了党外合作的形式。国际条件不同。第一次国共合作时,虽得到共产国际和苏联的支持,但几个主要帝国主义国家都反对中国革命,反对国共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时,由于英美同日本矛盾日益尖锐,也支持中国全面抗战,支持国共合作。【专题演练】一、选择题1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不同点在于()A以农民为主体的自发斗争B有严密的组织和明确的纲领C采取武装斗争的手段D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2维新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是在同一背景下掀起的两股政治潮流,它们未能联合起来共同挽救民族危机的原因主要是()资产阶级维新派脱离人民群众义和团笼统排外封建顽固势力强于维新派维新派和封建势力有着密切联系AB
8、CD3对太平天国前后两个纲领性文件的评价正确的是()A两者都是农民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B两者都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愿望和要求C两者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相互矛盾D两者都具有空想性和落后性4孙中山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革命政府,是因为()以革命手段夺取政权而建立革命派在政权内占多数政府颁布了反封建的法律措施政府不向帝国主义妥协ABCD5下列四幅图中,反映了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纲领的是()6孙中山先生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纵观孙中山的一生,他顺应世界潮流的做法有()提出三民主义领导武昌起义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领导北伐战争ABCD7义和团运动和五四运动体现出的共同精神是()A
9、民主与科学的精神B追求真理、勇于反抗的斗争精神C爱国主义精神D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8右图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D国民大革命运动91924年孙中山组织召开国民党一大,正式改组国民党,这样,国民党成为了()A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政党B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政党C民族资产阶级政党D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政党10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得以继续前进的条件有()扩大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洗礼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装共产党吸取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ABCD11中国共产党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
10、针是在()A“八一宣言”中B瓦窑堡会议上C西安事变后D洛川会议上12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党的建设上取得的成就是()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从思想上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解决了民主革命胜利后,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ABCD13“诡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做这副对联的是()A洋务派B顽固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D激进民主主义者14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反抗西方列强侵略斗争的不同点是()A以武力反抗外国侵略军B为中外反动势力勾结所镇压C区别对待西方先进文化与列强的侵略D发布文告反对西方侵略1520世纪初,
11、民主革命取代维新变法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是因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戊戌变法失败辛丑条约的签订ABCD16图片为“五四运动”时的一份报纸一角,它反映了()A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C南京临时政府成立D响应“五四”运动国内专电17“宁教白山黑水尽化为赤血之区,不愿华胄倭奴同立于黄海之岸。”以下哪一位爱国将领实践了东北人民的誓言,率部打响武装抗日斗争第一枪()A蔡廷锴B李济深C马占山D吉鸿昌18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下列对国共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共同的民族利益使两党再次走到一起B中国共产党政策
12、的调整使合作成为可能C政治力量对比是合作得以实现的决定性因素D社会各界对“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渴望成为推动力19从太平天国的反封建反侵略到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反映出()A农民阶级的反封建革命性渐趋衰弱B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演变为最主要矛盾C小农经济决定农民阶级易受封建统治者蒙蔽D农民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最具反抗性20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际”。文中“维新党”是指()A洋务派B立宪派C维新派D革命派21下列四幅图中最能反映出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的最大成果的是() 22以下列著作、杂志为
13、代表的历史运动中,最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基础的是()23与“七七事变”不同,“八一三事变”后()A中国共产党发表通电号召团结抗日B蒋介石发表谈话表示准备抗战C国民政府组织会战抗击日军D日本制定了“国策基准”241931年至1936年,中国抗日民主运动的特点有()抗日反蒋是共同的斗争旗帜参加者有人民群众也有国民党将领由中国共产党组织或者领导主要抗日力量未能有效联合ABCD25抗日战争时期的军政杂志刊诗一首:“晴天霹雳太行头,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竟扶危局定神州。”“此役”指的是()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二、非选择题26阅读下图: 请回答:(1)
14、图l中,中国革命处于什么时期?革命的中心区域发生了怎样的转移?说明转移的背景和重要的革命成果。(2)图2中,中国革命处于什么时期?中国的革命中心区域又发生了怎样的转移?转移有何意义?(3)江西被称为红色的土地,这里有三大摇篮,即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革命和共和国的摇篮。请分别指出三大摇篮分别在何地?结合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史实,从革命力量、思想理论、军事斗争、政权建设等方面说明江西成为红色土地的有利因素。(4)图3中,中国革命处于什么历史时期?这时中国共产党的战略中心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历史意义?27南京长江路292号总统府完整地保存着众多的中国近代史文物古迹,成为中国近代百年史的有力物证。(
15、1)“总统府”曾长期作为清王朝两江总督署。太平天国时期,这里被扩建为气势恢宏的天王府。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天王府”建成的意义和局限。(2)“总统府”内“孙中山办公旧址”是人们颇为关注的一个亮点。有人说“总统府象征着我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终结”。请用史实说明,为什么“总统府”象征着我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终结。(3)1937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宣言称:“国民政府兹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长期抗战起见,本日移驻重庆。此后将以最广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斗。以中华人民之众,土地之广,人人抱必死之决心,外得国际之同情,内有民众之团结,继续抗战,必能达到维护国家民族生存独立之目的。”与此同时,国
16、民政府把大量东部沿海工矿企业内迁到后方。此次大举内迁被比喻为“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指出国民政府发表该宣言的社会背景。国民政府初期抗战及“移驻重庆”有何意义?(4)1949年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占领总统府,宣告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结合史实从国民党方面分析其失败的原因。28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道路,是在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复杂关系中走过来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1)中国资产阶级主要包括哪两大阶层?(2)请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实际,阐述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同资产阶级复杂的关系问题上的做法、结果及其历史经验。29中国抗战时期存在两个战场
17、。根据相关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史实简要评价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抗战和相持阶段国民政府政策重心的转变。(2)为巩固解放区政权,19411942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哪些政策和措施?(3)你怎样认识两个战场在抗战中发挥的作用?专题9参考答案1B义和团运动没有统一的组织也没有明确的革命纲领。2B选项不符合义和团运动,排除,其余三项都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为B选项。3C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分析比较历史知识的能力。天朝田亩制度以土地分配为中心,维护小农经济,而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与天朝田亩制度是相矛盾的。4B孙中山建立南京国民政府是以武装夺权形式,反对封建的清政府,因此具有革命
18、性,政府建立后革命党人占多数,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反封建性质,同时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因此都体现了南京临时政府的革命性。5CA项中的天朝田亩制度代表的是农民阶级的探索方案;B项中的资政新篇虽然代表了近代先进中国人探索、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它是农民阶级提出来的革命纲领;C项图中的信息“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已经告诉了我们正确的答案;D项是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思想反映。6D题目设问的很明确,孙中山先生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的一生为历史的进步和中国民主化的进程而不懈奋斗,所以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选项是否符合史实即可,用排除法最简单,领导武昌起义不属实要排除。7C比较类型的选择题高考中常见的能力题型
19、之一,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是“求同存异”,因为题目问的是相同点,只要选项不能同时满足两个运动的基本史实即可排除。A项中民主与科学精神符合五四运动而不符合义和团运动;B项中“追求真理”的精神也不符合义和团运动,因为义和团运动没有先进思想来领导;D项同样只符合五四运动而不符合义和团运动。8C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该图反映的实际历史信息是什么,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既有清兵又有武装的民众,故A、D两项先可排除,而B、C两项中,义和团运动虽然也有过与清军并肩作战抵抗八国联军侵华的场景,但基本是在京津地区展开的,而图中地形险峻、树林遍布更符合台湾的地形地貌。9A国民党“一大”召开后,国共合作实现;国民党成为四
20、个阶级的联盟。10D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航程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均是其表现。11B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中共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B项正确。12B注意题干的限定时间“抗日战争时期”应是19371945年,是在遵义会议上,是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不符合题干的限定时间,应排除。故B项正确。13B“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可判断出该阶级反对学习西方。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1862年,总理衙门奏设同文馆,请外国教习教学生习外语,适应了中国迈向近代化的需要。但由于国人观念守旧,不屑读“番书”,故同文馆招生只好附加优待条件,如免学费、有津贴
21、、成绩好的送出洋、回来有官做等等。但顽固派不以为然,撰对联以讽之。14C太平天国运动正确对待西方先进文化,洪秀全引进西方基督教义,洪仁玕提出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15B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是在18941895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排除带的选项。16B报纸刊登的是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实现了“内除国贼”的口号,表明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17C注意关键词“东北人民”“第一枪”。18C合作得以实现的决定性因素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的矛盾。19B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19世纪50年代,主要由阶级矛盾激化导致,19世纪末的义和团运动提出“扶
22、清灭洋”的口号,由此可知“灭洋”放在第一位,说明此时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演变为最主要矛盾。20D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有效信息“以作乱为自振之际”,意思是通过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实现民主振兴,应指革命派;排除干扰信息“维新党”,不能简单依此断定是维新派。21A注意时间限定“20世纪初”,中华民国的成立是民主共和政治体制的建立,故是中国近代化的最大成果。22D最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基础的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宣传杂志是新青年。23CA、B两项分别是共产党和国民党针对“七七事变”的反应,D项发生在1936年,三项时间均早于“八一三事变”。24B从
23、1930年国民党就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反革命“围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继续推行对红军的“围剿”政策。1934年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长征,直到1936年10月才胜利结束,因此,1931年至1936年,中国抗日民主运动不是由中国共产党组织或者领导,排除带的选项;同时,1936年的西安事变才结束了国共分裂对峙局面,故正确。25D关键词“朱彭筹此役”,可知是1940年下半年的百团大战。26(1)国民大革命时期,革命中心区域由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武汉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背景: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兴起;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进行北伐战争
24、,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成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2)土地革命(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革命中心区域从南方转移到西北。意义: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保存了中共和红军的精华,构成了以后抗战和解放战争的主干;宣传了中共的政治主张,播下了革命的种子。(3)分别是南昌、井冈山、瑞金。有利因素:大革命时期这里形成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力量不断壮大;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南昌起义,“反围剿”等武装斗争的开展;井冈山、湘赣、湘鄂赣、闽浙赣、中央等革命根据地建立以及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
25、瑞金成立。(4)解放战争时期,由内线打到外线去,是蒋介石反动政权近20年统治走向灭亡的转折点。27(1)意义: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局限: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自身无法克服等级观念、贪图享受等封建思想。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2)史实及原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颁布临时约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张勋复辟失败。(3)背景:淞沪会战失利。意义:打破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速战速决”)的计划;对全国持久抗战起了积极作用;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
26、战线。(4)政治孤立,失去民心。(发动内战,一党专政);军队厌战,士气低落(临阵起义不断发生);贪官横行,统治腐败(国统区搜刮人民,造成经济崩溃,物价暴涨);美援断绝,蒋桂分裂(国民党政治腐败,军事溃败,使美国逐渐失去对蒋的信心;美国支持李宗仁,国民党内部矛盾加剧)。28(1)两大阶层: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2)做法、结果:大革命时期,党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但在后期,党内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对资产阶级妥协退让,统一战线最终破裂。大革命失败后,党领导工农大众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进行武装斗争;党内“左”倾冒险主义将民族资产阶级看成中国革命最危险的敌人,革命遭受挫折。19
27、35年后,党提出建立了统一战线,而且把一部分大资产阶级也包括在内。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直保持到抗战取得胜利。抗战胜利后,党领导人民同发动内战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展开了两种命运的决战,建立了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赢得了革命的胜利。历史经验:在统一战线中,对资产阶级必须实行既联合又斗争的政策。防止“左”和右的错误倾向。29(1)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抗战是比较努力的,组织了几次大会战,如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等。相持阶段受日本帝国主义诱降政策的影响,蒋介石集团表现出很大的动摇性,把政策的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由抗日转向反共。(2)政治上:根据地政权实行“三三制”原则;经济上:开展大生产运动;土地政策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思想上:开展整风运动;精兵简政。(3)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发挥主导作用,相持阶段以后敌后战场越来越成为抗击日寇和伪军的主力,两个战场均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