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121.50KB ,
资源ID:257146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5714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08年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二)(教师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08年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二)(教师版).doc

1、2008年山东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二)(教师版)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I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执拗/拗口 渐变/熏陶渐染 给予/自给自足B开拓/拓片 轻薄/厚今薄古 蹊跷/独辟蹊径C奔赴/投奔 埋怨/埋没人才 抢手/呼天抢地D碑帖/临帖 呼吁/长吁短叹 血泊/漂泊异乡答案:C 奔赴/投奔(bn/bn)、 埋怨/埋没人才(mn/mi)、 抢手/呼天抢地(qing/qing)。A执拗/拗口(ni/o)、 渐变/熏陶渐染(jin/jin)、给予/自给自足(都读j);B开拓/拓片(tu/t)、轻薄/厚今薄古(

2、都读b)、蹊跷/独辟蹊径(q/x);D碑帖/临帖(都读ti)、呼吁/长吁短叹(y/x)、血泊/漂泊异乡(p/b)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融洽拭目以待通货膨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B赋予汗牛充栋弥天大谎家有蔽帚,享之千金 C振幅墨守成规英雄辈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D通谍寻物启事韬光养晦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答案:C(A项,“涨”应为“胀”;B项,“蔽”应为“敝”;D项,“谍”应为“牒”)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课堂教学对话是平等的对话,是打破了时空_的对话,是心灵的交流与撞击。去年,41家大型企业派人专程到西安翻译学院表达了对210名在校大三学生的预聘_。_

3、职业教育能将科学技术与现实生产力结合,使科技成果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_备受重视。A、界限意向由于/因而B、界限意见因为/从而C、界线意见由于/因而D、界线意向因为/从而3A(“界限”是“限度”多用于抽象事物,“界线”是两地区分界的线,多用于具体事物;“意向”是“意图”、“目的”,“意见”是“对事情的看法”;“因为”与“从而”不搭配。)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很多人可以从士兵突击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体会到相同的情感,很容易把自己移情到其中的角色身上:该剧的火爆和20年前平凡的世界的走红如出一辙。B陈家老屋是香水河畔最古老的建筑,与陈家老屋形影相吊的是它的左侧立着的一珠无枝无

4、叶的百年老树。C在朝鲜核试爆后,各媒体盛传中国军队在中朝边界修建铁丝网的说法纯属小题大做,其实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两国按国际惯例从没有停止过在重要地段修建隔离网以加强国土防卫的工作。D从贪官的人生轨迹中可以发现,他们几乎都有一种类似的堕落“模式”:最初的私欲膨胀,中途利令智昏而贪赃枉法,最后“回归”难求。答案:B(A“如出一辙”形容两件事情非常相像。B“形影相吊”指人孤单;C“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情当作大事情来办,有不值得这样做或有意扩大事态的意思。D“利令智昏”贪图私利使头脑发昏,丧失理智)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的学生在考试前会出现失眠、烦躁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太在

5、乎考试成绩,心理负担过重造成的。B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C实施名牌战略,精心打造世界知名品牌,是加入WTO之后,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我国各大企业相继制定的发展策略。D具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城扬州是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的风景城和文化城,个园、何园、二十四桥、瘦西湖公园等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为中外游人所倾倒。答案:C(A句式杂糅,“是因为”与“所造成的”不能混用;B一面和两面不能对应,应改为“祖国建设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事,”;D“为所”主客体颠倒)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68题。维护艺术的尊严叶廷芳 我在吴冠

6、中先生身上看到多重的组合:他原是一个农村的土娃娃,后来却成了大巴黎的洋学子;他初恋于文学,却终恋于美术(也可以说,美术是他的“原配”,而文学是他的“情人”);他看家的本事是油画,但水墨的功底也过硬。这种种因素的融合,最后成就了他成为杰出的画家、出色的作家和别具慧眼的美学家。这几个“家”的相互辉映,成了中国当代画坛的一朵奇葩。这朵奇葩既是现代的,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我说过:艺术的魅力在于“味儿”。吴先生不仅用手、用心在画,而且用脑子在画,这赋予吴先生的绘画以最宝贵的品格。 吴先生的画是中西融合的成功范例。他融入的是中西文化和艺术的不同理念和精神,而不是在形式和风格的符号上或技法上做文章。他的长

7、江三峡和大巴山中等作品,把油彩和水墨处理得天衣无缝,既有油画的品性,又有国画的气色。我个人一直把吴冠中先生认作是当代的石涛。他赞赏的石涛名言“无法而法为至法”、“古人之须眉不能长我之须眉”,乃至理名言。吴先生说:“只局限本民族这一个老爷爷的知识圈中创新,创不了今日之新,明日之新。”高见!固守传统,只会窒息传统。艺术语言是没有国界的,只有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以人类最高智慧的成果为坐标,才能突破本民族传统的历史局限,创造出有别于传统又发展和丰富传统的作品。有的人总热衷于扮演民族传统的守护神,好像只有这样才爱国,但若依了他们的主张,必定是误国,这也是吴先生在文章中指出过的。近一两年来建筑界有几位朋友纷

8、纷写文章,题目分别为建筑慎言“艺术”、建筑慎言“创新”、建筑慎言“接轨”,形成了一个系统。这些学者对自己的本行确实钻得很深,也爱得很诚,可惜他们的大脑已被固有的审美信息饱和了,形成了泥古、厌新、拒外的思维模式。从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发展来看,这样的思维显然不属于创新思维,倒可以说是一种民族自恋情结的宣泄。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世界艺术史均已证明,“反传统”才是艺术发展的推进器。看一下西班牙的几位现代艺术大师,如毕加索、达利、高迪等人的经验就明白了,反传统的人并不是不要传统,只是不重复传统而已,因为重复乃是匠人的习性,而创造才是艺术家的本色。吴先生之所以有今天,就在于他具备着这样的本色。也正因为如此

9、,吴先生曾直言不讳地指出了中国艺术的一个积弊:90都是“匠人之作”!真是振聋发聩啊!吴先生是一个执著的艺术精神的守护者和拓荒者。为了维护艺术的尊严,为了验证现代艺术的价值,他通过自己丰富艺术实践的体验,通过他独具见地的美学卓见,通过他那支生动、犀利的笔,表现了抗衡各种阻力、扫除一切陈腐观念的勇气。在他身上集中了我所企盼的一种精神人格,即:虎的雄姿,鹰的视野,牛的精神。他在艺术上和人格上都是我的楷模。(2007年9月21日光明日报)6下列关于“艺术的尊严”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就是打破艺术的国界,站上时代的最高点,以人类最高智慧的成果为坐标去创造艺术。 B就是以爱国为根本出发点,深入

10、钻研并真诚热爱本行业,坚决地守护民族传统艺术。C就是把反传统作为艺术发展的推进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努力体现出艺术的本色。D就是勇于突破本民族传统的历史局限,创造出有别于传统又发展和丰富传统的作品。答案:B(这恰恰是吴先生所坚决反对的“泥古、厌新、拒外的思维模式”)7下列与吴先生的艺术主张和艺术实践不相一致的一项是 ( )A吴先生的绘画中最宝贵的品格是用手、用心、用脑子在画。 B吴先生认为“匠人之作”的要害,是重视传统但重复传统。C吴先生长江三峡等作品是在形式和风格上中西融合的成功范例。 D吴先生能坚持以丰富的艺术实践和犀利的笔触来维护艺术的尊严。答案:C(是中西文化和艺术的不同理念和精

11、神上的“中西融合的成功范例”)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吴冠中先生在油画、水墨画等方面的出色功底,使他成为中国当代画坛的一朵奇葩。 B吴冠中先生不仅对前人的艺术理论备加赞赏,而且具有自己的真知灼见。C建筑界几位朋友写文章之所以会错误,是因为大脑中有泥古、厌新、拒外的思维模式。 D吴先生以虎的雄姿维护艺术尊严,以鹰的视野中西融合,以牛的精神坚持拓荒。答案:A(他能成为奇葩是“种种因素的融合”,而不仅仅是绘画上的成就)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杜如晦杜如晦,字克明,京兆杜陵人。如晦少英爽,喜书,以风流自命,内负大节,临机辄断

12、。隋大业中,预吏部选,侍郎高孝基异之,曰:“君当为栋梁用,愿保令德。”因补滏阳尉,弃官去。高祖平京师,秦王引为府兵曹参军,徙陕州总管府长史。时府属多外迁,王患之。房玄龄曰:“去者虽多,不足吝,如晦王佐才也。大王若终守籓,无所事;必欲经营四方,舍如晦无共功者。”王惊曰:“非公言,我几失之!”因表留幕府。从征伐,常参帷幄机秘。方多事,裁处无留,僚属共才之,莫见所涯。天策府建,为中郎。王为皇太子,与玄龄共管朝政,引士贤者,下不肖,咸得职。监察御史陈师合上拔士论,谓一人不可总数职,阴剀讽如晦等。帝曰:“玄龄、如晦不以勋旧进,特其才可与治天下者,师合欲以此离间吾君臣邪?”久之,以疾辞职,诏给常俸就第,医

13、候之使道相属。会病力,诏皇太子就问,帝亲至其家,抚之梗塞。薨,年四十六,帝哭为恸。及葬,加司空,谥曰成。手诏虞世南勒文于碑,使言君臣痛悼意。它日,食瓜美,辍其半奠焉。尝赐玄龄黄银带,曰:“如晦与公同辅朕,今独见公。”泫然流泪曰:“世傅黄银鬼神畏之。”更取金带,遣玄龄送其家。后忽梦如晦若平生,明日为玄龄言之,敕所御馔往祭。明年之祥,遣尚宫劳问妻子,国府官佐亦不之罢,恩礼无少衰。方为相时,天下新定,台阁制度,宪物容典,率二人讨裁。每议事帝所,玄龄必曰:“非如晦莫筹之。”及如晦至,卒用玄龄策也。盖如晦长于断,而玄龄善谋,两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济谋,以佐佑帝。当世语良相,必曰房、杜云。(选自新唐书)9对

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当为栋梁用,愿保令德 令:美好B去者虽多,不足吝,如晦王佐才也 吝:耻辱C诏给常俸就第,医候之使道相属。 属:连接D玄龄必曰:“非如晦莫筹之。” 筹:谋划答案:B(吝:吝惜)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如晦少英爽,喜书,以风流自命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B手诏虞世南勒文于碑,使言君臣痛悼意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C明日为玄龄言之,敕所御馔往祭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D盖如晦长于断,而玄龄善谋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答案:A(均为介词“用”。B介词“在”/介词“被”。C介词“替”“给”/介词“被

15、”。D转折连词/承接连词) 11下列句子中,分别表示“房玄龄推崇杜如晦”和“皇帝思念杜如晦”的一组是( )因补滏阳尉,弃官去。 时府属多外迁,王患之 必欲经营四方,舍如晦无共功者 更取金带,遣玄龄送其家 玄龄必曰:“非如晦莫筹之 敕所御馔往祭A B C D答案:B(叙杜如晦不愿为官,写王的担忧,符合条件,但组合错误)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如晦年轻时就已经显示出较高的素质,在参加吏部选拔时,受到了有关官员的器重,认为他有栋梁的潜质。B房玄龄慧眼识英才,将杜如晦推荐给了皇帝。在之后两人的合作共事中,既能相互配合,又能相互尊重。C杜如晦英年早逝,皇帝十分痛惜

16、,在他死时加官爵,赐谥号,并亲自下诏书,表达君臣痛悼的意思,并安排人刻写墓志铭。D杜如晦去死多天后,皇帝还非常想念,经常祭奠他,在赏赐他人物品时,也不忘记杜如晦,对他的遗属也十分关心。答案:C(皇帝写诏书,要虞世南在碑文中表达君臣痛悼的意思)第卷(共114分) 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玄龄、如晦不以勋旧进,特其才可与治天下者,师合欲以此离间吾君臣邪?。(5分)译文: 明年之祥,遣尚宫劳问妻子,国府官佐亦不之罢,恩礼无少衰。(5分)译文: 参考答案:(1) 房玄龄、杜如晦没有凭借什么老本出来做官,只是他们的才干可以参与治理天下,你想因此离间我们君

17、臣关系吗? (2)第二年到吉祥的日子,派皇宫官员去慰问(杜如晦)的妻子儿女,官府的官员的拜见也不停止,对他们一家的恩惠和礼节一点也没有减少。参考译文:杜如晦,字克明,是京兆杜陵人。杜如晦年轻时英俊豪爽,喜欢读书,以有才学,有别具一格的风流态度自居,内心拥有大节操,遇事总是很果断。隋朝大业时,参加吏部选拔,侍郎高孝基认为他不同一般,对他说:“您一定被用作栋梁之材,希望您保持美好的品德。”随后让他补任滏阳尉,杜如晦弃官而走。高祖平定京师,秦王引荐他做府兵曹参军,后调任陕州总管府长史。时官府属官很多外调,秦王很担心。房玄龄曰:“离开的人虽然多,但都不值得吝惜,但杜如晦是辅佐您的大人才。大王如果最终只

18、是守住封地,不干大事(就罢);如果您一定要治理天下,除了杜如晦没有谁和您一起成就功业的。”秦王惊讶地说:“不是您 这样说,我几乎失去了他!”于是发文把它留在幕府。(杜如晦)跟从秦王征伐,常参与高层机密。那时天下正多事,他判断处理毫无保留,同事、下属都认为他有才干,没有谁见到他才能的极限。天策府建成后,他做中郎。王做皇太子,(杜如晦)与玄与玄龄一起管理朝政,引荐贤才,将品行不好的降职,让他们都得到恰当的职位。监察御史陈师合奏上拔士论,说一个人不可担任几个职务,暗中讽喻杜如晦等。皇帝说:“房玄龄、杜如晦没有凭借什么老本出来做官,只是他们的才干可以参与治理天下,你想因此离间我们君臣关系吗?”很久后,

19、因病辞职,(皇帝)下诏发给原来的奉禄回家,看病的问候的使者路上接连不断。遇到病重,皇帝下诏书让皇太子去问候,皇帝还亲自到他家,抚摩着他话语梗塞。死时,年仅四十六,皇帝为之痛哭。到埋葬时,追加司空官衔,赠谥号为“成”。手写诏书要虞世南在石碑上写字,让他表达沉痛悼念的心意。有一天,(皇帝)吃瓜时发现味道好,就留下一半祭奠(杜如晦)。皇帝曾经送房玄龄一根黄银带,说:“杜如晦和您一同辅佐我,现在只见到您。”泫然流泪说:“世代带着黄银带,鬼神见它害怕。”又取出金带,派房玄龄送到杜家。后来忽然梦见杜如晦像平日一样,第二天向房玄龄说了这件事,命令送自己所用的饭菜去祭奠。第二年到吉祥的日子,派皇宫官员去慰问(

20、杜如晦)的妻子儿女,官府的官员的拜见也不停止,对他们一家的恩惠和礼节一点也没有减少。当年(杜如晦)做宰相时,天下刚刚平定,官府的所以规章制度,都是两人讨论决定的。每当在皇帝住所议事,房玄龄一定会说:“没有杜如晦不能商量这些事情。”等到杜如晦到了,最后卒用的是房玄龄的计谋。一般杜如晦擅长于决断,而房玄龄善于出点子,两人深深地相互了解,所以能够同心商量,来辅佐皇帝。当时说到好的丞相,一定会说到房、杜。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村 居 张舜民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1)一、二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4分) 答: (2

21、)动静结合的写法是这首诗的特点,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4分) 答: 参考答案:(4分)描绘了流水绕田,青竹绕篱的宁静的田园风光(1分)和榆钱落尽,槿花残存的冷寂的清秋景象(1分)。表达了诗人悠闲宁静而又略带清愁的心境。(2分)。意思相近即可)(2)(4分)一、二两句主要描写绿水、田地、翠竹、屋篱、榆树、槿花等静景(1分),三、四两句主要描写了行步迟迟的老牛,悄立牛背的寒鸦等动景(1分),前后动静结合,烘托出了宁静平和的氛围(2分)。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6分)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荀子劝学)风急天高猿啸哀, 。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举酒属客,

22、诵明月之诗,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苏轼赤壁赋)(4)诚宜开张圣听,以先光帝遗德, , 。(诸葛亮出师表)答案: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歌窈窕之章 徘徊于斗牛之间 (4)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五、(12分)16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表达人的思想或表现的现状。(4分)例句:我是一只小鸟,飞来飞去,忙碌不止,去啄食我的小虫,去寻找我的米。 答案示例:我是一颗小树,扎根大地,抽枝发芽,去汲取我的养料,去吸收我的阳光。(共4分。用比喻句,2分;句式与例句大体相当,2分)17在学校的管理中,有时候一声适时的提示,一句温馨的话语,可以给人送来浓浓

23、的暖意,让校园变得更加和谐。学校现在开展校园广播“温馨提示语”征集活动,在起床、晨读、午餐、放学等时段、用富有学生特色的话语,配上动听的音乐播放,让校园时时充满关爱和温情。请任选两个时段各拟一句温馨提示语。注意亲切生动,符合时段特点和校园环境氛围。(4分)起床 晨读 午餐 放学时段: 提示语: 时段: 提示语: 答案示例:起床:度过了漆黑的夜晚,迎来了又一个美丽的早晨,同学们快快起床吧,让我们伴着初升的阳光,展开笑颜迎接新的一天!晨读:阳光、清风,鸟语、花香,早晨的风光是美丽的,早晨的记忆是清新的,同学们,捧起书本读书吧,让我们每天进步一点点!午餐:同学们,就餐时间到了,饥肠辘辘的你一点焦急难

24、耐。请礼让小同学,珍惜盘中餐,以美好的心情享用那可口的饭菜吧!放学:忙碌而充实的一天结束了,让我们带上老师的叮咛,伴着同学的祝福,想着父母的期盼,踏上熟悉的回家之路吧!注意安全,一路顺风18仔细观察下面这枚“国家节水标志”,准确理解标志的含意,然后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格处填写适当的文字,使上下文句意衔接自然。(4分)“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标志中圆形背景实际为绿色)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 , ;手又像 , 象征 。参考答案:公众参与,人人动手 一条蜿蜒的河流 滴

25、水汇成江河。六、(21分) 该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l922题。(18分)大明湖之春老舍北方的春本来就不长,还往往被狂风给七手八脚的刮了走。济南的桃李丁香与海棠什么的,差不多年年被黄风吹得一干二净,地暗天昏,落花与黄沙卷在一处,再睁眼时,春已过去了!济南的秋冬,风倒很少,大概都留在春天刮呢。有这样的风在这儿等着,济南简直可以说没有春天;那么,大明湖之春更无从说起。济南的三大名胜,名字都起得好: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多么响亮好听!一听到“大明湖”这三个宇,便联想到春光明媚和湖光山色等等,而心中浮现出一幅美景来。事实上,可是,

26、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湖中现在已不是一片清水,而是用坝划开的多少块“地”。“地”外留着几条沟,游艇沿沟而行,即是逛湖。水田不需要多么深的水,所以水黑而不清;也不要急流,所以水定而无波。东一块莲,西一块蒲,土坝挡住了水,蒲苇又遮住了莲,一望无景,只见高高低低的“庄稼”。艇行沟内,如穿高粱地然,热气腾腾,碰巧了还臭气烘烘。夏天总算还好,假若水不太臭,多少总能闻到一些荷香,而且必能看到些绿叶儿。春天,则下有黑汤,旁有破烂的土坝;风又那么野,绿柳新蒲东倒西歪,恰似挣命。话虽如此,这个湖到底得算个名胜。湖之不大与不明,都因为湖已不湖。假若能把“地”都收回,拆开土坝,挖深了湖身,它当然可以马上既大且明

27、起来:湖面原本不小,而济南又有的是清凉的泉水呀。这个,也许一时作不到。不过,即使作不到这一步,就现状而言,它还应当算作名胜。北方的城市,要找有这么一片水的,真是好不容易了。千佛山满可以不算数儿,配作个名胜与否简直没多大关系,因为山在北方不是什么难找的东西呀。水,可太难找了。济南城内据说有七十二泉,城外有河,可是还非有个湖不可。泉,池,河,湖,四者具备,这才显出济南的特色与可贵。它是北方唯一的“水城”,这个湖是少不得的。设若我们游湖时,只见沟而不见湖,请到高处去看看吧,比如在千佛山上往北眺望,则见城北灰绿的一片大明湖;城外,华鹊二山夹着弯弯的一道灰亮光儿黄河。这才明白了济南的不凡,不但有水,而且

28、是这样多呀。况且,湖景若无可观,湖中的出产可是很名贵呀。懂得什么叫做美的人或者不如懂得什么好吃的人多吧,游过苏州的往往只记得此地的点心,逛过西湖的提起来便念道那里的龙井茶,藕粉与药菜什么的,吃到肚子里的也许比一过眼的美景更容易记住,那么大明湖的蒲菜,菱白,白花藕,还真许是它驰名天下的重要原因呢。在夏天,青菜挑子上带着一束束的大白莲花出卖,在北方大概只有济南能这么“阔气”。我写过一本小说大明湖在“一二八”与商务印书馆一同被火烧掉了。记得我描写过一段大明湖的秋景。桑子中先生给我画过一张油画,也画的是大明湖之秋,现在还在我的屋中挂着。我写的,他画的,都是大明湖,而且都是大明湖之秋。对了,只是在秋天,

29、大明湖才有些美呀。这时候,请到城墙上走走,俯视秋湖,败柳残荷,水平如镜;唯其是秋色,所以连那些残破的土坝也似乎正与一切景物配合:土坝上偶尔有一两截断藕,或一些黄叶的野蔓,配着三五枝芦花,确是有些画意。“庄稼”已都收了,湖显着大了许多,大了当然也就显着明了。不仅是湖宽水净,显着明美,抬头向南看,半黄的千佛山就在面前,开元寺那边的“撅子”大概是个塔吧静静的立在山头上。往北看,城外的河水很清,菜畦中还生着短短的绿叶。往南往北,往东往西,看吧,处处空阔明朗,有山有湖,有城有河,到这时候,我们真得到个“明”字了。对不起,题目是大明湖之春,我却说了大明湖之秋,可谁教亢德先生出错了题呢!(原载于1937年3

30、月16日宇宙风第37期,略有删节)19第段强调了什么?有什么作用?(4分)答: 参考答案:强调了济南的风大春短,为下文写大明湖无春预设了背景(作了必要铺垫)。每问2分。20是哪些原因造成了“大明湖之春”的名不副实?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使“大明湖之春”名副其实?(4分)答: 参考答案:造成大明湖名不副实的原因:随意修坝造地、滥加垦殖、不及时补水;要使大明湖名副其实就要拆除土坝、退地还湖、疏浚湖深。21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1)在第段中作者一再说“这个湖到底得算个名胜”“它还应当算作名胜”,这反映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答: 参考答案:反映作者对大明湖景观现状的遗憾和恢复大明湖胜景的期盼

31、。(2)“我写的,他画的,都是大明湖,而且都是大明湖之秋”,这句话意在说明什么?(3分)答: 参考答案:说明当时的大明湖,只有在秋天,才显出有些美,才会引起人们一些审美情趣。22本文原本是写“大明湖之春”,但最后却用一定篇幅写了“大明湖之秋”,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这样写的作用。(4分)答: 参考答案:写这种萧条冷落的秋景是为与大明湖不大不明不湖的春景相互烘托映衬,从而更凸显“大明湖之春”衰微破败的现实。(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读与写的变迁周泽雄 有一种“智能狂拼”的输入法,特征是可以整句输入,据说句子越长,准确率越高。按我推测,这种输入法按我推测,这种输入法的准确率,

32、是以语言的平庸化为基础的。那些怀揣着“语不惊人死不休”态度的老派型作者,在这种输入法面前必将步步涉险,错误百出。假如时光可以倒流,历史可以虚拟,杜甫、苏轼、张岱等人用上了这种输入法,中国文学几将面临灭顶之灾。相反,那些除了现成滥调就啥也不会的家伙,使唤起它来却能尽享“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快感。 令人不安的,当然不是一种输入法,而是其中透露出的平庸化倾向:以速度谋杀质量。 虽然一直有人赞颂那些天才的文字快枪手,所谓“洋洋万言,倚马可待”,但真正的文学大师往往心照不宣地恪守一个道理:文学是比慢的艺术,艺术的经营容不得“狂拼”的蹄子来撒野。不扯远,近当代的世界文坛也是如此,那些写得最快的,一般也是通俗

33、程度最高的作家,如侦探小说家、武侠小说家等。而类似乔伊斯、普鲁斯特这样的作者,写作永远是缓慢的。 古人写得慢,读得也慢;今人写得快,读得也快。举个世俗的例子,如果阁下花了钱去按摩房,你肯定不愿意对方用过于麻利的手法,三下五除二地把你打发。既然你是在享受生活,不管世道如何推崇速度,你都不想减少享受的时间。再以围棋为例,那些每手棋能够用半小时而不是一分钟来思考的人,棋力总是更高一些。难道我们可以嘲笑他们的效率低下?面对美妙的文学作品,读得快不是本事,读得慢才是能耐。 这是一个资讯时代,信息强权派生出一种风卷残云的阅读倾向,结果,越来越多的读者,竟至越来越习以为常地用对待信息的态度面对文学。这种态度

34、的表象之一,就是一种“关键词”狂潮。依我理解,对文学作品来说,隐匿而不是展示自己的观点,常常是一种更可取也更高明的手段。寻找观点,把骨肉丰满的文学作品浓缩为机械的“关键词”,其实是透露出一种对欣赏之道的不耐烦。我知道,对于志在寻找观众点的网友,他的阅读通常是以“飞流直下三千尺”为基本特色的。把书读薄,固然是一种能耐,把书读厚,何尝不是一种更高明的能耐? 换个角度说,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这话天经地义,灌肠法是不可取的。同理,字要一个个地写,按说也顺理成章。但“智能狂拼”的设计者却告诉我们,字不必一个一个写,而不妨一句一句来。这当然无可厚非,对于技术进步,我得心存感恩才是。只是我们还应面对一个事实:

35、写字速度的大幅提高,属于一桩计划外改良,该技术可以大大改善文人的作业条件,但对作品的优秀,却完全没有提供承诺。我们也许没有想到,该技术也可能诱人下坠,让人误以为输入速度的提高,可以起到类似缝纫机的发明对裁缝行业所带来的迷人革新。缝纫机的作用原理是:你的脚踩得越快,那条裤线也就越笔直。但是,文学语言与裤线总不宜等量齐观吧? 阅读的最小单位,同样呈放大之势。古人读书,最小单位是一个个文字,今人读书,最小单位恐怕已有了大幅度提高。律师调看卷宗式的阅读法,是否正在文学读者面前大肆推广呢?当然,话得分两头说,如古人那样把阅读注意力过于集中在单个文字的审美上,也会对阅读视野造成损害,不宜培养弘阔的文学气度

36、;但眼下这种大而化之的鲸吞式阅读法,又绝非培养文学大气度的方便法门。弄得不好,还可能弄成驼子摔跤,两头没着落。导致细微处不见了精神;宏大处亦如一只断线的纸鸢,虽高高在上,终不知魂归何处。 (选自2007年2月9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9第段“把书读薄,固然是一种能耐,把书读厚,何尝不是一种更高明的能耐?”中的“把书读薄”“把书读厚”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4分) 答案: 参考答案:(4分)“把书读薄”的意思是快速阅读,仅把握作品的概况和主旨。(或:以对待信息的态度对待文学作品,筛选关键词和作者观点。)“把书读厚”的意思是对文章进行细致的解读,体会作品的深层意蕴和丰富内涵。(每个2分,意思对即

37、可) 20分析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意,并分别说明这样写的好处。(6分) (1)文学语言与裤线总不宜等量齐观吧? 答: 参考答案:(1)含意是:文学作品创作速度并不能提高文学作品的质量。(2分)采用与缝纫对比的手法,鲜明通俗。(1分) (2)弄得不好,还可能弄成驼子摔跤,两头没着落。 答: 参考答案:含意是:粗略而快速的阅读方式,有可能导致文学作品的丰富精妙之处与作品的主要信息两方面都没有把握的后果。(2分)运用比喻,形象生动。(1分) 21文章的标题是“读与写的变迁”,在作者来看,“读与写”有着怎样的变迁?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4分)答: 参考答案:(4分)由过去的“慢”变为现在的“快”。(2

38、分)作者意在批语当前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领域只注重速度,不顾质量的平庸化倾向,倡导精心创作,认真品读。(2分) 22文中作者说:“对于文学作品来说,隐匿而不是展示自己的观点,常常是一种更可取也更高明的手段。”请你举一熟悉的文学作品对这一观点加以印证。(不超过80字)(4分) 答: 答案示例:(4分)鲁迅小说祝福,文中没有直接表明作者的观点立场的句子与段落,但通过祥林嫂的悲惨形象的刻画,让我们体会到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体现了深刻的反封建的主题。(写出作品各得1分,分析准确得位得3分) 七、(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中国海尔公司总裁张瑞敏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小不是美,大也不是美,只有由小到大才是美。”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请联系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且文体特征鲜明,800字以上。思路点拨无论取得小的成绩或进步,还是取得大的成绩或进步都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从小的成绩或进步到大的成绩或进步这一过程才是最重要的,才是人生最亮丽的风景线。l 美是这样炼成的l 用过程营造美l 小美大美完美l 让过程与结果共舞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