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95.50KB ,
资源ID:257101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5710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08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实用类文本(访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08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实用类文本(访谈).doc

1、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本站投稿专用信箱:ks5u,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2008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实用类文本(访谈)一知识讲解(一)文体概念及特点1.概念访谈是指基于某人、某事或某一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2.特点(1)访者有强烈的目的性:就某一特定人、事、问题;(2)被访者有很强的限定:专家或知情者。(3)文本通常以答记者问、采访纪实、访谈录、对话录等形式出现。(4)问题具备对社会的敏锐性、思维的多角度和报道新闻、制造新闻的力度。(5)有感而问,有问而悟。3.成功访谈应该达到的要求

2、:(1)首先要确定的就是谈什么,要深入、细致充分地做好准备工作。根据目的和受众需要,选定访谈对象,确定采访方式。适当了解一些背景知识。搜集与访谈问题有关的资料,详细了解访谈对象的方方面面。背景知识要比较充足,在访谈过程中才能左右逢源。确定采访主题,并根据主题确定访谈的具体细则。访谈主题要明确集中,有针对性;具体细则要清楚明白,便于操作,并且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变化,灵活机动应变。要列出访谈提纲,分类设计问题。( 2 ) 精心实施、调控好访谈过程。访谈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包括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开头要能吸引对方,引起对方兴趣,积极进入主题。主体要根据进程的变化,因势利导,充分运用各种设问技巧,保

3、证访谈的顺利进行和内容的拓深、拓广。特别是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新问题、新材料、新亮点,见微知著,准确判断它们所蕴涵的价值。结尾要作适当的总结,表示对访谈对象的感谢。访谈在文本上呈现为一问一答的方式,但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还可以根据情景进行创造。一般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语言上提问要用平实的口语化的语句,回答则要视具体内容和人物性格而定。整个进程中,都要注意访谈的各个方面。掌握好访谈的各个细节,要抱着尊重、理解、学习的态度与访谈对象交谈。(3)抓好访谈文本写作。先要整理资料、写出访谈纪要,再作进一步加工。访谈写作力求全面真实地记录与访谈对象的谈话内

4、容,尊重事实真相,尊重谈话者本意。由于访谈反映问题要有一定深度,所以需要对材料进行再加工,要适当剪裁,着力突出关键。注意访谈文章的时效性,典型性,使文章更加凝练、中心更加突出,个性更加鲜明。(4)选题应该最大限度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尤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较好地再现访谈对象的话语特点,二是体现和强调现场感。(二)考试说明对于访谈类实用文本阅读能力的要求1.考试大纲表明,考查包含三个层级能力:一是C层级的分析综合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二是D层级的鉴赏评价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评价文本产生

5、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三是F层级的探究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2. 对于考纲的具体阐释 分析综合,针对访谈类实用文本来说,就是从现实的具体材料中,分析并整合其关键信息,抓住其价值所在;能把握其语言、结构、文体、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特点,进而概括出其中心意思。思维的角度尽量扣住 “访谈”特征和“实用”特点。鉴赏评价,对访谈类实用文本来说,就是基于背景条件下的深层把握。入手角度侧重于从访谈的 “现实”中感受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情感倾向,联系社会现实体会其价值和影响,发掘作品深层

6、意义和艺术性。大纲所说的“探究”,从文学类阅读文本和实用类阅读文本所罗列的考点上来理解,应是基于对“作品”和“文本”自身的探究,即围绕“作品”和“文本”内部方面,而不是游离文本,跳出文本。 二高考对接(2007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问段,回答13题。访钢琴演奏家傅聪傅聪,钢琴演奏家,生于1934年,著名翻译家傅雷之子。1955年获得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第三名和“玛祖卡”演奏最优奖。他以“钢琴诗人”的称号闻名于世。 你很小就开始学习钢琴了吗? 我的父亲钟情于法国文学,还把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翻译介绍到中国来,他是罗曼罗兰和其他许多法国艺术家的密友。在我只有5岁的时候,他就影响乃至强迫我学习钢琴。不过,

7、到我17岁去波兰学习钢琴的时候,我已经真正爱上弹奏钢琴了。 你最喜爱的作曲家是谁? 喔,太多了:像肖邦、贝多芬、舒伯特、瓦格纳他们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流传后世的杰作。我们永远不能用“完美”来形容音乐上的造诣,每种探索都是阶段性的,每个新的时期对杰作都有新的定义。 我觉得,肖邦呢,就好像是我的命运,我的天生的气质,就好像肖邦就是我。我弹他的音乐,我就觉得好像我自己很自然地在说我自己的话。莫扎特是什么呢?那是我的理想,就是我的理想世界在说话,他是我追求的理想。舒伯特像陶渊明,舒伯特的境界里头有一些我觉得就像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文人传统上特有的那种对人生的感慨? 我听说现在数量惊人的中国家庭送孩子去学钢

8、琴,你怎么看这件事? 假如他们觉得这是一个成名成家的捷径,那他们是不可能做到的!假如他所追求的就是这些的话,他所得到的价值就不是我认为的音乐艺术里面的价值,而是世俗观念里面的价值,那是一种很危险的价值。假如不具备对音乐那种“没有它就不能活”的爱,那还是不要学音乐,学电子、学医、学法律成功的机会都要大得多!学艺术一定要出于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有“大爱之心”,然后愿意一辈子不计成败地献身。假如有这样一个出发点,即使孩子不能够成为一个专业的音乐家,可是他有了一个精神世界让他可以在那儿神游,这也是一种很大的幸福! 你认为追求音乐更高境界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我在各国讲学时经常举个例子,那就是黄宾虹说的“

9、师今人,师古人,师造化”。他拿庄生化蝶做一个比喻,说“师今人”就好像是做“虫”的那个阶段,“师古人”就是变成“蛹”那个阶段,“师造化”就是“飞了”,也就是“化”了伟大的作曲家写的作品完成后还会不断地发展,它会越来越伟大越深刻越无穷越无尽,所以“造化”跟自然一样生生不息,不断复活、再生、演变:真正的“造化”是在作品本身? 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天分?勤奋?一颗敏感而善良的心?还是思想?可能这些都需要但是现在我觉得,也许最重要的是勇气,能够坚持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永远表里如一:这在音乐上也很难做到。 你经常提到“赤子之心”这四个字,这是不是你做人、弹琴的原则? 是呀,如果你的琴声很

10、纯洁地发自内心,就会天然有一种感染力=我父亲经常说,真诚第一:感人的音乐一定是真诚的,有的人可以弹得很华丽很漂亮,你也会欣赏,但被感动是另外一件事。科尔托就是这样,他有很多毛病,但是他真实感人。 什么是你说的好的音乐? 对音乐内涵有真正的理解,而且真正有个性,有创造性:这种创造性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有道理的,是真正懂了音乐之后的创造?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辈子的学问。 (节选自法国多米尼克夏代尔音乐与人生)1统观这篇访谈,采访者所提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方面?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掌握访谈文本的特征以及整合信息的能力。作为访谈文本,其内容不外乎两方面,一是访者提出的问题,二是受访者的回答

11、 本题是从采访者提出问题的角度来考查的。采访者在文章中共提出7个问题,将其合并整理即可。概括要准确、完整。【答案】所提问题可以归纳为:(1)被访者的基本情况;(2)对音乐的认识和追求;(3)怎样成为一个艺术家。2傅雷曾对傅聪说:“做人,才做艺术家。”从全文看,傅聪认为艺术家应该怎样做人?【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傅雷“做人,才做艺本家”一语中可知,做人是做艺术家的前提条件。作为一位艺术大师,傅聪是一位真正的“人”。因此,从他的所言所行就可以知道艺术家是怎样做人的。【答案】傅聪认为艺术家应该做到能摒弃世俗观念,有“大爱之心”,有献身艺术的精神;有坚持原则的勇气;有“赤子之

12、心”(真诚)。才可以称为艺术家。3根据傅聪的观点,演奏家如何才能使伟大作曲家的作品“不断地发展”,“不断复活、再生、演变”?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从不同层面发掘文本深邃意蕴的能力,并要求考生探究文本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答案】演奏家要经历一个“师今人,师古人,师造化”的过程,在音乐上有很高的造诣;演奏家要对音乐原作的内容有真正的理解,领悟到作曲家的精神世界;演奏家把个人体验和追求融入作品,从而使作品具有个性和创造性,不断地对作品进行演绎、阐释与再创造。三复习技巧(一) 阅读方法1.弄清访者和被访者的身份2.摸清访谈的主要话题3.把握访者问话的目的和被访者回答的角度4.体会访谈内容的社会意

13、义(二)复习方法依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实用类文本的命题,一般既要遵从“实用”的特点,同时,又要从阅读的角度出发,而访谈又具有强烈的新闻性和情景性特点,所以,进行本考点的训练首先要兼顾以上三个方面。在复习迎考的策略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 熟悉考纲要求,明确考查目标。考试大纲规定,对这一部分的考查内容共有三个层级能力,九项考点要求。复习迎考过程中,应注意题目是怎样体现九项考点要求的,以明确命题的基本方向和考查样式,确定复习的目标、复习的重点和复习的策略。因为,这一考查内容是今年初次设置的,没有 “经验”可依靠,依据只有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所以,认真深入地研究考纲是十分必要的。2. 把握文体特征,摸

14、清基本规律。访谈类实用文本,具有特殊性,它们不像文学作品那样,突出形象性,强调文学性。它们更突出的特征是,结构简单明了,语言准确鲜明,表现手法相对单一。因而,其特征和规律相对比较好把握。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其难度小,而轻视他们,相反,我们更应该深入思考,掌握其中变与不变的规律,同与不同的关键,从文体的角度来捕捉命题的信息和解题的方法。3. 关注模拟方向,训练做题技巧。各地模拟题能给我们提供比较实在的参考载体,模拟题的方向往往能比较贴近高考题的命题方向,关注模拟题,并进行积极的训练,就是在为高考题“候脉”,就能够较大限度地培养适应高考试题的能力。四培养敏感触角,广泛了解现实。访谈类实用文本,往往都

15、是有“背景”的,它们与现实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关注社会,留意生活,可以帮助我们更真实地体会到这些文本的内在特质,培养敏锐的感觉,从现实的角度去解读文本,从而提高应对高考的能力。四巩固训练(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记者:中国加入WTO后,西方文化会不会冲击中华文化? 余秋雨:影响肯定是有的,但不会有太大的冲击。历史上许多西方文明,如希腊文明等都衰落了,但中华文明一直还很强大。中华文明对外来文明有很强的包容性。 记者:您走完了千禧之旅和欧洲之行,下一步准备走哪里? 余秋雨:近期没有继续走的打算。走完这两个地方,写了千年一叹行者无疆两本书,现在需要对有些问题进行消化,我会静静地思考一阵

16、子。对未来我一般没有详细的计划,大多是随着性子。 记者:您对西北的历史和文化怎么看?对西安的发展有什么建议? 余秋雨:西北地区在我心中的地位很高,文化苦旅就是从西北开始的。我这次考察的罗马是伟大的,而在中国唯一能与罗马对比的城市是长安。西安应进一步发展旅游业,虽然西安现在的旅游业在中国算是很好的,但与世界上的有些地区相比还有差距。 记者:现在有些洋节在中国很走红,您怎么看? 余秋雨:我认为这不是青年人对洋宗教产生兴趣。 中国传统的春节就是家长日,给长辈、亲戚拜年,有些年轻人就问,有没有一个节日属于我们自己?这些洋节满足了他们这个愿望。 记者:您这些年受到的批评很多,如有人说您作秀,您如何对待批

17、评? 余秋雨:我发现对我的批评有这么样一种现象:绝大多数批评都是在我远行时发生的,等我回来后就鸦雀无声了,我一般都来不及看这些批评。我一直在写我的书,说明批评不伤及人,从这点说这个时代进步了。另外,我觉得现在的很多文章是道听途说,中国文化人从某些方面来说是法盲群落,我也在考虑是否用法律“帮助”他们。 记者:您的夫人马兰对您是否影响很大? 余秋雨:千禧之旅一开始,马兰是与我在一起走的,后来她提前回国了。千禧之旅是艰险的,她走时考虑了这样的问题:走完全程会不会把丈夫还给我。那时我们真的都想到有可能再也见不到,所以马兰走时泪流满面。我们是从苦难中走出的文化人,我和马兰愿为文化付出代价。 记者;您如何

18、看待成功? 余秋雨:我在学校也呆过,目睹过人们为职称、为房子去斗争,他们的脸上缺少了笑容,当时觉得最快乐的人是门卫老头。我想对大学生说的是,善良、健康、快乐对一个人最重要。1第节访谈中,余秋雨说西方文化对中华文化“不会有太大的冲击”,“中华文明对外来文 明有很强的包容性”,其中的“冲击”和“包容性”的内涵是什么?(4分) 答: 2第节访谈中,记者的发问方式有什么特点?这样发问的目的是什么?(4分)答: 3余秋雨为什么说考虑要用法律“帮助”中国文化人?为什么说“最快乐的人是门卫老头”? (6分)答: 4在节选的这段访谈中,余秋雨先生共回答了记者的七个问题。从中你可以看到余秋雨先 生具有怎样的性格

19、特点?(4分)答: 【答案】1“冲击”指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同化,“包容性”指中华文明能对外来文明吸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自己的特点。2记者的发问尖锐、直接。发问目的是针对大众关注的问题让受访者在无准备的情况下回答问题,容易说出真实情况。3说考虑用法律“帮助”中国文化人是因为中国文化人从某些方面来说是法盲群落,很多文章是道听途说。说“最快乐的人是门卫老头”是因为看门人善良、健康,不争权夺利。4乐观但不盲目,豁达但持之有度,看重感情,热爱事业,对许多问题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抱抱”就能消除人际冷漠吗?采访一一中国青年记者 亓昕记者:据报道,北京、南京、广

20、州、天津等地街头出现了由年轻人自发组成的“抱抱团”。您怎样看待他们的所作所为?曲伟杰:抱抱是一个人的需要,“抱抱团”是一群人的需要。“抱抱团”不等于“团团抱”,因为不是每“团”人都需要与陌生人搂搂抱抱。记者:那您对此不太赞赏是吗?曲伟杰:我倾向于对类似行为不贴标签,只把它理解为某些人的一种行为方式。那是由他们的特别需求产生的特别方式。记者:“抱抱团”的出发点是“希望与陌生人拥抱,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请您从心理学角度评价一下,抱抱就能消除冷漠吗?曲伟杰:人际冷漠是社会心理中不可否认的现象之一,冷漠的背后是亲密的人、熟悉的人缺乏交换温暖的安全方式。就此而言,抱抱当然是用温暖战胜冷漠的方式之

21、一,但也仅仅是“之一”而已。就像冰天雪地中两个人握一下手,总比握着一把雪要暖,但肯定不足以温暖人间。如果把“抱抱团”理解为人与人渴望沟通的一个风向标,比把它当做降低冷漠的灵药要客观得多。记者:据说这种“行为艺术”在国外很流行,也许我们国人没有这样的心理及文化土壤,所以“抱抱团”的行为稍显尴尬。曲伟杰:这个“抱抱”在国外流不流行不重要,就像狂欢节在国外流不流行不重要一样,重要的是这些东西被不被国人所需要。如果真需要,没有这样的心理及文化土壤也会造出这样的心理及文化土壤。如果不需要,即便你用火车把国外的土壤运进来,也迟早会被民心给封杀掉。记者:那么“抱抱团”遭冷遇就说明我们不需要温暖吗?陌生人之间

22、的冷漠从心理因素来讲,又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曲伟杰:冷漠的根源是忽略。陌生人的冷漠首先源于亲情的忽略。爸爸妈妈由于忙赚钱、忙事业、忙唠叨、忙搓麻、忙摆龙门阵,而导致对婴幼儿和儿童少年的忽略。被忽略的孩子没有资源向父母、亲人、伙伴输出亲密,更 要说陌生人。陌生人的冷漠还源于夫妻间的忽略。在我们国度生其他若干度,亲密行为往往局限在谈情说爱阶段,一旦结婚就变成相敬如宾,甚至以亲密为耻。当亲密不再是可爱的自然,冷漠就变成了可怕的自然。还源于邻里交往的消失。我们花毕生的心血钱买来水泥森林中的一个或大或小的房子的同时,也买断了不是亲人的胜似亲人的邻里关系。当我们习惯于从猫眼冷对门前影,哪敢笑看路边人!不能

23、说还源于社会生活的不安全。慢说是抱抱,和陌生人说不说话都变成生死考验了,你好意思要求你爱也爱你的人毫无安全底线地去和陌生人情同手足吗?人们冷漠不是因为生来就不渴望温暖,而是缺乏安全感,缺乏激活温暖和相互表达温暖的生活机制。如果“抱抱团”们发起抱抱的唯一动机是消除冷漠,那么不论别人如何理解,效果又是怎样,他们至少在精神上都是社会生活中的圣人,至少是大漠中的植树者,雪域高原的引火人。但是如果我们中的每一个都像他们那样高贵地想,也更求实效地做,反而会使“抱抱团”和“团团抱”都变得毫无必要了。就像夏天不需要穿棉袄,也像冬天不需要戴草帽。当冷漠不在的时候,亲密未必要表现为抱抱或不抱抱,它可能是一声叹息,

24、可能是一句慰藉,它可能是一种支持,可能是一次容纳,它可能是轻轻一握,可能是万语千言透过眼神放在心里。而当亲密需要刻意设计的时候,那是亲密的匮乏。当抱抱需要冒险号召的时候,那是和谐的悲哀。让人欣慰的是,抱抱的星星之火,会让亲密的人际关系燎原。原因很简单:人性厌倦冷漠,趋向亲密和温暖。(选自中国青年,2006年第11期,有删改)1根据文中的相关信息,为“抱抱团”下一定义。 2结合语境,理解词语与句子的含义。 (1)“我倾向于对类似行为不贴标签,”中“贴标签”是什么意思? (2)“如果把抱抱团理解为人与人渴望沟通的一个风向标,比把它当做降低冷漠的灵药要客观得多”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3纵观全文,曲伟

25、杰对“抱抱团”总体评价是什么? 4“抱抱团”遭到国人的冷遇,究其原因,有多方面的。请你就此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4分)抱抱团是近期在一些城市出现的由年轻人组成的希望通过在公共扬所与陌生人拥抱(方式,1分)而改善人与人之间冷漠关系(目的,2分)的群众(中心词,1分)。2(2分)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轻率定性。 (2分)“抱抱团”的行为代表了人们渴望沟通的趋向,但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际关系冷漠的社会现实问题。3(4分)总的来说,曲伟杰对“抱抱团”及其行为既没有完全肯定,也没有完全否定。“抱抱团”行为是个性化很强的行为,作用有限,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冷漠的现状。(2分)其动机是好的,行为是勇敢的,

26、对改善冷漠的人际关系有积极的导向作用。(2分)应从两方面来答,答出一方面得2分。)4(6分)提示: (1)中国人内向,具有稳重、矜持、不张扬的特征。 (2)中国文化中,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倡导“中庸之道”,反对过于张扬个性。 (3)中国文化沿袭传统,注重规范,对外来的、不合乎日常规范的行为常产生抵触心理。 (4)中国封建宗法社会重家庭,重血缘,重关系。人际交往有“圈子”意识,强调“内外有别,亲疏有序”,和陌生人保持一定距离。 (5)中国人讲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对陌生人有着本能的防范意识。 (6)中国人际交往习俗较为保守,仅限于作揖、握手、问候、点头,微笑等,讲求含蓄,少有亲密

27、的肢体接触。(答出一条得2分,答对三条得满分。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三)阅读下面一则访谈录(节选),回答 14问题。 看小报要留神马东 : 这其实就是小报在炒作。 张绍刚 ,因为咱俩都不是从业人员,我们需要找一个内行来探讨一下为什么会这样。今天现场我们请来了北京娱乐劲报娱乐版的主编丁宁先生。 马东 : 丁宁,您平常坐地铁吗? 丁宁 : 我现在不坐地铁了。 马东 : 你在地铁里面听到卖小报的吆喝。 丁宁 : 我特别爱听,这个不光在地铁里有,经常是一些繁华的地方,地下通道或者过街地下通道里面都有。 马东 : 王菲被杀,黄宏被抓。但是你买了一张报纸看,有的不是那么回事。

28、张绍刚 : 我在地铁里最感兴趣的不是他吆喝,而是他吆喝完了谁买,如果有一个人买了,我就会盯着那个人看很久,就会分析这个人的心理,哎,大哥你连这个也信。 丁宁 : 一个报纸摆到面前的时候,你可能翻开的比较注意的都是一些应该说是很奇异的事情,这更能吸引你的眼球。 马东 : 我给你举一个例子,虽然可能不是新闻了,但是我觉得特别有代表性。这是大概在 2004年,去年的时候,有一个自由撰稿人,写给一篇报纸的文章,文章题目叫做好人未能长寿李雪健因病逝世。 张绍刚 : 娱乐新闻有时候,会不会把它的真实性、可信性,就给降低了? 丁宁 : 娱乐新闻有一个特点,很多的事情求证起来是非常困难的。刚才咱们前面谈到很多

29、的事情,可能牵扯到人家的名誉和隐私。 马东 : 我给你看另外一条,这是前几天在北京的一条报道。北京市民可喝上贝加尔湖水。完全没有这么回事。其实就是用这样耸人听闻的大标题,来促进自己报纸的销量。 丁宁 : 我们编辑在做报纸的时候,允许用一些编辑手段来强化版面语言,所谓给读者的视觉冲击力。但是,你所有的做法也得有一个 底线 ,不能说因为你的编辑语言的处理,最后让这个东西会对阅读者产生一个误导,这个就是很大的问题了。 马东 : 它有一个托辞和借口。 丁宁 : 对,而且管用。我打了引号了,旁边打了一个浅色的,不注意看就根本看不见的一个问号,我没有确实说有这么回事,但是编辑的主观意图很明显。 丁宁 :

30、在我们这个行业,那种报纸有一个学名,叫 蓝报 ,蓝报是绝对不可信的。 张绍刚 : 蓝报? 丁宁 : 它的印刷报头全部用蓝色的。 马东 : 很多报纸还有另外一个托词,不是我说的,我是转载自某某蓝报。你随便翻一翻,你会发现,一个新闻下面,就会给你打上一行,转载自哪个哪个报纸。 张绍刚 :还断章取义,转一次断章取义一次,转一次断章取义一次。转到后来,当大家看到一个他看到的东西的时候,你都不知道是哪来的。以讹传讹。 马东 : 这仅仅是文字概括能力的问题吗? 丁宁 : 这个还不光是个文字概括能力的一个问题,要想吸引消费者,就得要对拿到的这个新闻来源,进行进一步的加工。 马东 : 二路创作。 丁宁 : 对

31、,二路创作。二路创作负点责任,可能他会去寻着这里面提到的新闻线索,他会去找当事人,去印证去采访,然后把它推出来。而记者也有生存压力,有可能会产生一些走捷径的想法,捷径就是说他可能会去添油加醋一番,捏造一些事实,或者夸张一下,编辑可能又会觉得还不够刺激,可能又会对这个新闻的标题再加工一下,第二天这个耸人听闻的东西出去了。节选自中央电视台文化访谈录(有改动) 1. 根据文意,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你所有的做法也得有一个 底线 底线: 那种报纸有一个学名,叫 蓝报 蓝报: 2. 文中揭示出哪些制造虚假新闻的手段? 答 : 3. 请说明:“蓝报”怎样推卸自己虚构新闻的责任? 答 : 4. 你认为应该

32、怎样对待和防治虚假新闻? 答 : 【答案】1. (球场的端线,球出底线即犯规。)这里比喻最低标准,超越它破坏新闻的真实性。(最低标准,1分;破坏新闻的真实性,1分。)俗称小报,指报头全部用蓝色的靠炒作虚假新闻牟利的娱乐性报纸。(炒作虚假新闻,1分;牟利,1分。)2. 制造虚假新闻的手段有:制造耸人听闻的大标题,断章取义,添油加醋一番,捏造或者夸张事实。(手段:一个要点1分,三要点都答出,得4分。)3. 用托辞、借口来推卸责任:在耸人听闻的大标题旁边打不注意看就根本看不见的问号,表示自己没有确实说如何如何;读者如果相信应自己负责。转载自某某报,表示不是自己说的,不对此负责。(一个要点2分;其中做

33、法1分,说明1分。)4. 答案合理即可。一条2分。参考答案:读者看小报要留神,不要轻信。新闻从业人员应该提高职业道德,严格自律。要加强管理,制定管理制度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多点语言样板提升语言质量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语信司司长李宇明本报记者任胜利 “新生词汇”,在语言学界习惯叫做“新词语”,大量出现的新生词汇究竟对我们的语言生活带来什么影响?我们是否应立法对此予以规范?日前,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李宇明司长,李司长就记者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解答。 记者:随着传播、交流方式的丰富,新生词汇

34、层出不穷,我们怎样对待这个问题?李宇明:“新词语”,也即“新生词汇”,用“层出不穷”或是“雨后春笋”来形容其产生速度之快、数量之多,毫不过分。促使新词语产生的原因很多,最基本的原因有二:一是新事物、新观念的产生或引进,必须创造新词语(包括给老词语增加新意义),比如,“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磁浮列车、理财规划师、超女、反恐、愿景”等等。二是改变已有词语的形式,最常见的是词语简缩,比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简称“普九”,“磁悬浮”简称“磁浮”。也有为适应不同领域、不同风格情趣而改变说法的,比如在网络的(电子公告牌)上,用“笨三”表示“奔腾”。这种情况,有时已经是“语言游戏”了。我认为,新词语反映着社

35、会发展,促进着社会进步,不应视为要采取措施来对付的麻烦。记者:这些新词语对当前以平面媒体语言为代表的现代汉语书面语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李宇明:新词语的大量涌现,总体上说是语言充满活力的表现,是语言生活(也是社会生活)生机勃勃的表现。有了这些新词语,我们才能自由表述新生活、新理念。新词语的停产,意味着社会的停滞和思想的窒息,那倒是令人担忧、需要采取应对措施的。当然,新词语有时看着不怎么顺眼,有时的确造得不合汉语习惯。这样的词语有些会影响语言交际,会破坏语言美感。但也不必太过忧虑。语言具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机能,日日吐故纳新,一些不怎么好的词语,会在语言发展中逐渐剔除,或是得到改良。记者:有学者认为,

36、网络语言是世纪语言的发展方向。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李宇明:网络上使用的语言,可以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像网络新闻、评论等等,与一般使用的语言没有本质差异;第二类是计算机、网络信息领域的常用术语,如“鼠标、主机、盘、博客、主页、木马病毒”等;第三类是网民即兴创造的一般人不用的特殊词语,或词语的特殊义项,如(爱上我,数字谐音)、(垃圾,“垃圾”的声母)、果酱(过奖,谐音)、表酱紫(不要这样子,快读合音而成)、走召弓虽(超强,拆字而成)、拍砖头(跟帖,含提意见之意)等。我在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的序言中曾说过“虚拟空间的语言生活,正在造就新文化,不断酝酿新技术,陆续形成新产业”。强调了关注虚拟空间的

37、语言生活,不要被网络边缘化,不要被信息边缘化。但对“网络语言是世纪语言的发展方向”的说法,我自己也不大相信。记者:网民的增加,使网络语言日益盛行,我们如何才能保持语言健康发展?李宇明:网民的增加,网络的发展,一定会带来网络语言的发展。当然,一些格调不高、不合语言规范的词语,也可能污染语言。但与其提“保持语言的纯洁性”,不如大力倡导语言生活的和谐。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需要有语言使用的典范,需要有各种必要的语言规范。这些典范和规范形成语言使用的榜样和规矩,形成语言乐谱的主旋律。不同的语言,不同地域、不同领域、不同人群的语言,各安其位,各得其用,各展其长,配合主旋律奏出优美的语言乐章。记者:我们是否

38、应出台全国性的规定,像上海市那样对网络语言等新生词汇的使用加以规范?李宇明:上海通过了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第十四条规定了“国家机关公文、教科书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汇。”“新闻报道除需要外,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汇。”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包括民族自治地方),已经制定了数百件有关语言文字的法规,基本形成了覆盖我国语言生活方方面面的法规政策体系。这些法规政策,即使没有关于网络语汇的具体规定,也已经在法理等基本理念上蕴含了如何对待网络语汇的问题,因此在国家层面上,当前还没有出台法规以规范网络语汇的打算。语言的法规政策,首先规范

39、的是政府的语言行为,对社会影响较大的公共语言行为,如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学校教育、广告招牌、地名路标、公共服务行业等等,并不干预个人和家庭的语言生活,只要这种生活不妨碍他人和社会。语言现象错综复杂,语言观念渐趋多元,对新词语、字母词语、网络词语等语言现象的看法,一定是千差万别,但我个人觉得,少点清规戒律和语言“警察”,多点语言样板和语言导师,社会语言生活的质量就会不断提升,社会语言生活就会和谐健康。(人民日报2007-01-12 第16版 )1.怎样理解文中划线语句的含义?(4分) 2.从访谈内容看,李明宇对新词语的出现,主要观点是什么? (2分) 3.李明宇所说的“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具体来

40、说是指什么?(4分) 4. 在对待网络语言的问题上,李明宇说“与其提保持语言的纯洁性,不如大力倡导语言生活的和谐。”但同日同版的人民日报上别让汉语之美被消解(作者:赵蓓蓓)一文却对一些网络语言现象表示了深沉的忧虑:“东西成了东东,天才、偶像成了天生的蠢材、呕吐的对象,这样子成了酱紫词语的这种变异、颠覆甚至不知所云,究竟是汉语的发展还是倒退?大量与汉语原意不同的英语音译词和字母词的使用,会不会影响汉语的纯洁和词汇的表意效果?”对此,你有什么看法?(90字左右)(8分) 【答案】1.(边缘化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说法,就是非中心,非主流,或者说被主流所排斥,所不包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关注网络语言的

41、现状和发展变化,遵守基本的语言规范,不要让一些不健康、不规范的网络语言挤占了规范语言的中心地位。2.新词语反映着社会发展,促进着社会进步。新词语的大量涌现,总体上说是语言充满活力的表现。3.要有语言使用的典范和必要的语言规范。不同的语言,不同地域、不同领域、不同人群的语言,各安其位,各得其用,各展其长。规范政府的语言行为和对社会影响较大的公共语言行为,但不干预个人和家庭的语言生活。少点清规戒律和语言“警察”,多点语言样板和语言导师。 4.这是一个开放性探究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参考角度:李明宇是从尊重当前的社会现实,从语言发展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的,表现了一种宽容的态度。别让汉语之美被消解一文

42、,则是从保持汉语的语言个性和文化传统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的,表现了一种对汉语未来发展前景的忧虑。李明宇主张“大力倡导语言生活的和谐”,是在保持语言基本规范的前提下,允许多种语言形式存在,鼓励语言的创新和发展。别让汉语之美被消解一文,则从网络语言对汉语的负面影响的角度表达自己的看法。汉语既要保持文化传统,又要发展创新。(五)阅读下面一则访谈录(节选),回答14题。 一个治疗“网瘾”的成功案例陶宏开,美籍华人,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共青团中央首位“网络文明爱心大使”。2004年5月,他因主动帮助“网瘾”少女戒除“网瘾”而在社会上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挽救上网成瘾者行动”,全国反响强烈。陶宏开往往是

43、通过与上网成瘾孩子的交流,逐渐让其认识并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具有很好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他与孩子的对话思维颇为特殊,以下便是他与孩子的一则对话实录。 那一天,刘涛(化名)被父母拽到了陶教授的家中。这位正在读高三的男孩已有5年“网瘾”,5年里,他对家人所有的劝告都置之不理,不但耽误了学习,而且身体也受到了危害,但他不想也没有决心改变自己目前的状态。 刘涛:听说你可以在几个小时里改变一个人,你真有这么神奇吗? 陶宏开:你看我这张桌子在变化吗? 刘涛感到莫名其妙。 陶宏开:其实它在变化,慢慢变旧。你也在改变,因为你在一秒一秒长大。你能告诉我世界上哪件东西哪个人不变化吗? 刘涛无语。 陶宏开:整个世

44、界都在变化,大到整个大自然,小到微生物,每个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我也在变化,在不断完善自己。比如我做心理咨询,如果我没有治好,我就要改变方法,我是活到老学到老。 刘涛低头无语。 陶宏开:我当然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变好,不过人的改变在于自己,如果你不想改变那我也没办法。你觉得我想改变你吗? 刘涛支吾着没说话。 陶宏开:我从来都要求自己向好的方向转变。我做人有“三自”原则,自爱、自护、自善。你懂什么叫自善吗?善就是自善其身,就是不断向好的方向转变。 刘涛慢慢抬起头看着陶教授,似乎有所触动。 陶宏开:所以不是要不要变化,而是选择向哪个方向变化。我想每个人主观上肯定都希望向好的方向变化,你也是这样想吧。

45、 刘涛:是的。 陶宏开:那你小学时是不是好一点呢? 刘涛:小学很好啊,我还得过奖呢。陶宏开:为什么小时候好现在不好呢? 刘涛默不作声。 陶宏开:你从什么时候变得不好呢? 刘涛:初中。 陶宏开:你认为是上网影响你的学习吗? 刘涛:是的,因为上网就不想学习。 陶宏开:那你想变坏吗? 刘涛:当然不想,我又不是傻瓜。 陶宏开:你还年轻,许多和你一样大的孩子都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所以我不怪你。学校和家庭的一些疏忽和错误让你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变化,或者没有提醒你注意向好转变而不是向坏转变。 刘涛的眼神变得非常柔和。 陶宏开:那你想向好的方面转变吗? 刘涛:我当然想向好的方向转变,还想让家里把我转到最好的

46、学校去。 陶宏开:可是好学校也会有坏孩子,差学校也能出好学生。你觉得是内因第一还是外因第一呢? 刘涛:当然是内因第一,这谁不知道? 陶宏开:既然你知道内因第一就要学会调动内因,你真想学习吗? 刘涛:有时想学。 陶宏开:那你其他时候干什么呢? 刘涛:上网啊。 陶宏开:你觉得我坦诚吗? 刘涛:坦诚。 陶宏开:我只想了解你的实际情况,你愿意和我交流吗? 刘涛点了点头,把自己的经历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陶教授。 陶宏开:你自己也很清楚,初一成绩不错,初二开始下降,高中一塌糊涂,这说明你还是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那问题如何解决呢? 刘涛:看吧。 陶宏开:还看什么,你马上就要高考了,如果还不抓紧调整就来不及了。

47、刘涛:我会的。 陶宏开:路要一步步走,我允许你有个过程。首先不去上网,要控制自己,回去后把今天谈话的感受写下来,你能做到吗? 刘涛:可以。 离开陶教授家时,刘涛脸上挂着微笑。一个月后,他的父母兴奋地告诉陶宏开,刘涛再也没有上网了。 (中国教育报2006年11月13日)1. 陶宏开教授的目的是帮助刘涛戒除网瘾,但却不直接切入网瘾话题。请分析陶教授这种谈话艺术的好处。(4分) 2. 有人认为文章结尾一段多余,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4分) 3. 结合对话内容,总结陶宏开教授帮助刘涛戒除网瘾的过程。(4分) 4. 结合本案例,试概括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危害,并分析青少年上网成瘾应注意的问题。(6分

48、) 【答案】1. 避免单刀直入而引起刘涛反感,创设融洽谈话氛围。就近取材,层层铺垫,自然引入话题。(共4分,每要点2分)2. 不同意。(1分)点明结果,进一步证明陶宏开教授教育方法得当。(2分)照应标题,使文章结构严谨。(1分)3. 首先由事物的变化谈及人的变化,说明人是可以变化的;接着阐明人的变化关键靠自己努力,青少年要把握好人生方向;然后分析上网成瘾的家庭、学校及个人原因;最后指明努力方向,提出希望。(共4分,每要点1分)4. 危害:耽误学习,危害身体健康,影响个人前途。加重家庭经济负担,甚至影响社会安定。(2分,每点1分)应注意的问题:青少年学生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树立远大人生目标。青少年学生做到“自爱”“自护”“自善”青少年学生加强自我约束,学会控制自己。学校和家庭时刻关注青少年心理和行为的发展变化,及时提醒。(共4分,每要点1分)五附录共13页第13页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