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川岳池县2018高考语文一轮提升选编(二)及答案1【17届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把语段改为排比句。(要求:不得改变原意。)见惯了满月光华,那一弯弦月却以沉默的睿智的空缺,让孤独者窥视人生的真谛;一涓细流以灵动而隽永的渺小让思想者探究生命的奥秘,尽管我们把浩荡沧海观遍;我们识尽喧嚣红尘,但让归隐者顿悟宇宙的深意的还是那一片沉稳而清新的寂寥空山。【答案】见惯了满月光华,那一弯弦月却以沉默的睿智的空缺,让孤独者窥视人生的真谛;观遍了浩荡沧海,那一涓细流却以灵动而隽永的渺小,让思想者探究生命的奥秘;识尽了喧嚣红尘,那一片空山却以沉稳而清新的寂寥,让归
2、隐者顿悟宇宙的深意。2【浙江省温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根据下面的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雨荷”、“青叶”、“雨季”作为描述对象。一杆简单的雨荷,可绘出多少形象之外的美善。一片亭亭靑叶,支撑了多少世纪的傲骨。倘有荷在池,倘有荷在心,则长长的雨季何患。【答案】示例:一枝单薄的梅花,可凸显出多少形象之外的风骨,一只袅袅蜜蜂,采撷了多少年轮的精神。倘有梅在园,倘有梅在心,则漫漫冬夜何惧。3【河北省邯郸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暑假本来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但对留守儿童来说,就意味着辛
3、酸,离开了学校,留守儿童有了大把自由支配的时间,可父母不在身边,不仅可能会感到孤独,还可能失去有效 的监护,暑假期间,有必要对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加强重视。父母不把孩子接到身边团聚, 留守儿童就会发生悲剧。农村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案其实在城市,留守儿童的问题也一样,城市的门槛高,留守儿童的父母都承担不起把子女接到城市的成本。暑假对留守儿童来说,不一定就意味着辛酸_【答案】父母不把孩子接到身边团聚,留守儿童不一定就会发生悲剧。 留守儿童的父母不一定都承担不起把子女接到城市的成本。【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仔细阅读所给文段,明确推断的依据,然后仔细阅读句,明确句的表达方式,再从文段中
4、找出推断错误的地方,从而得出答案。本题从所给文段看,句是对文段中“暑假本来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但对留守儿童来说,就意味着辛酸”的否定,也就是说否定的是表述绝对的句子,依照这个形式,可找出文段中类似的句子:“父母不把孩子接到身边团聚, 留守儿童就会发生悲剧”“留守儿童的父母都承担不起把子女接到城市的成本”。最后按句的形式表述出来就可以了。4【四川省重庆市南川三校联盟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出问题。“爆竹声声除旧岁”,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是会带来空气、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起火灾,一旦引起
5、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就一定能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也就一定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1)火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伤亡。(2)_(3)_【答案】限制燃放,不一定能避免发生火灾。 限制燃放,不一定能避免环境污染。5【2017届浙江建人高复学校高三上学期月考】鄱阳二中准备在全新推广诗歌阅读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请你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写一段鼓励学生阅读诗歌的开场白,在全校大会上发言。要求: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不少于60字)【答案】十八岁是一个人成长的分水岭,是一个结束,更是一个开始,是走向理性成熟的开始,以表达对
6、他们人生的祝福以及对他们勇于担当的期待。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玉楼春欧阳修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送目。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芳菲次第还相续,不奈情多无处足。尊前百计得喜归,莫为伤春歌黛蹙。注这首词作于词人被贬离京,任职颍州(今安徽阜阳)期间。尊:通“樽”。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第一句写冬去春来的物候变化,天空中漠漠的冬云不觉间已变成了簇簇的春云,对云彩形态的细致描写,体现了词人对春的信息的关切和感知的细腻敏锐。B第二句紧承首句所见之景,转而写心中所感:看到冬春景象的变化,词人渐觉年华似水,无声无息地流逝,不禁生发出人生虚度不堪回首的感慨。C“南浦”
7、句典出南朝文学家江淹别赋中的“春草碧色,春水绿渡。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句,借以表达词人谪居贬地远离亲友的伤别之情。D第五、六句以高度概括之笔写春天的万千姹紫嫣红相继开落,面对这仿佛永不谢幕的美景,词人的心也被永不满足、永不尽兴的激情陶醉着、激荡着。E第七句中的“尊”即酒樽,表明词人曾为有酒无花而千思万想期盼春天快快到来,第八句则表达了要好好享受眼前春光,不为春的短暂而感伤的心愿。2词的三、四句是怎样写景和抒情的?请具体分析。答: 【参考答案】1BCB项第二句表达的感触是,一年中芳华美好的春景在眼前呈现,最值得你放眼欣赏。C项这里化用“南浦”的典故,不是借以表达离别之情,只是让人联想“春水绿波”
8、的美好意境。2(1)三、四两句主要用对举(对偶)手法写景,“北枝梅蕊”和“南浦波纹”,北与南、高与低、红(白)与绿的对举,不仅是语言形式的对偶,更暗示出整个天地间皆是蓬勃绚烂的春色。(2)这两句融情于景、景中含情,那“犯寒开”的梅花,“如酒绿”的波纹,充溢天地的生机,触目皆是的春色,正是词人虽遭贬谪依然坚韧豪放的个性和赏玩美景时的畅快心情的体现。【作者:欧阳修】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唐宋八大家之一。幼时而孤,贤母荻杆画地育教。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初任西京留守推官,与尹洙、梅尧臣
9、交游,以诗唱和。其诗主要有食糟民南獠生杳子无夕画眉鸟戏答元珍等,意境别颖,清丽秀美,耐人寻味。叶梦得石林诗话有评:“欧阳文忠公诗,始矫昆体,专以气格为主,故言多平易疏畅。”其词多写男女感情,如踏莎行(候馆梅残)、蝶恋花(庭院深深)、临江仙(柳外轻雷)等,情思深远,婉转清丽,与晏殊词风相近。部分词作表现了个人志趣抱负,如采桑子朝中措(平山栏槛)等。而其六一诗话则开历代诗话之先河,影响深远。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世间的物有各种方面,各人所见的方面不同。譬如一株树,在博物家,在园丁,在木匠,在画家,所见各人不同。博物家见其性状,园丁见其生息,木匠见其材料,画家见其姿态。但画家所见的,与前
10、三者又根本不同。前三者都有目的,都想起树的因果关系,画家只是欣赏目前的树的本身的姿态,而别无目的。所以画家所见的方面,是美的世界,不是真善的世界。美的世界中的价值标准,与真善的世界中全然不同,我们仅就事物的形状、色彩、姿态而欣赏,却不顾问其实用方面的价值了。所以一枝枯木,一块怪石,在实用上全无价值,而在中国画家眼里是很好的题材。无名的野花,在诗人的眼中异常美丽。故艺术家所见的世界,可说是一视同仁的世界,平等的世界。艺术家的心,对于世间一切事物都给以热诚的同情。故普通世间的价值与阶级,入了画中便全部撤销了。画家把自己的心移入于儿童的天真的姿态中而描写儿童,又同样地把自己的心移入乞丐的痛苦的表情中
11、而描写乞丐。画家的心,必常与所描写的对象相共鸣共感,共悲共喜,共泣共笑;倘不具备这种深广的同情心,而徒用手指的刻画,决不能成为真的画家。即使他能描画,所描的至多仅抵一幅照相。画家须有这种深广的同情心,故大艺术家必是大人格者。艺术家的同情心,不但及于同类的人物而已,又普遍地及于一切生物、无生物;犬马花草,在美的世界中均是有灵魂而能泣能笑的活物了。诗人常常听见子规的啼血,秋虫的促织,看见桃花的笑东风,蝴蝶的送春归;用实用的头脑看来,这些都是诗人的疯话。其实我们倘能身入美的世界中,而推广其同情心,及于万物,就能切实地感到这些情景了。画家与诗人是同样的,不过画家注重其形式姿态的方面而已。我们画家描一个
12、花瓶,必其心移入于花瓶中,自己化作花瓶,体得花瓶的力,方能表现花瓶的精神。我们的心要能与朝阳的光芒一同放射,方能描写朝阳;能与海波的曲线一同跳舞,方能描写海波。这正是“物我一体”的境涯,万物皆备于艺术家的心中。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赞美儿童了。因为儿童大都是最富于同情的。且其同情不但及于人类,又自然地及于猫犬、花草、鸟蝶、鱼虫、玩具等一切事物,他们认真地对猫犬说话,认真地和花接吻,认真地和人偶玩耍,其心比艺术家的心真切而自然得多!他们往往能注意大人们所不能注意的事,发现大人们所不能发现的点。所以儿童的本质是艺术的。换言之,即人类本来是艺术的,本来是富于同情的。只因长大起来受了世智的压迫,把这点心灵阻
13、碍或消磨了。惟有聪明的人,能不屈不挠,外部即使饱受压迫,而内部仍旧保藏着这点可贵的心。这种人就是艺术家。西洋艺术论者论艺术的心理,有“感情移入”之说。所谓感情移入,就是说我们对于美的自然或艺术品,能把自己的感情移入于其中,没入于其中,与之共鸣共感,这时候就体验到美的滋味。我们又可知这种自我没入的行为,在儿童的生活中为最多。他们往往把兴趣深深地没入在游戏中,而忘却自身的饥寒与疲劳。圣经中说:“你们不像小孩子,便不得进入天国。”小孩子真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我们的黄金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但我们可以因了艺术的修养而重新面见这幸福、仁爱而和平的世界。(选自丰子恺静观人生,有删改)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14、是()A博物家、园丁、木匠所见的是真善的世界,无法如画家一样看见美的世界。B具备深广同情心的画家和诗人,能够成为大艺术家。C儿童是最富于同情的,其心比艺术家的心真切而自然得多。D感情移入就是将自我没入美的自然或艺术品中,体验到美的滋味,从而产生共鸣共感。答案B解析A项“无法”过于绝对。C项与文意不符,原文说的是“儿童大都是最富于同情的”。D项与文意不符,应当是先“产生共鸣共感”,然后“体验到美的滋味”。2从内容出发,最适合做选文标题的一项是()A如何成为大艺术家B儿童的本质是艺术C美与同情D论艺术与同情答案C解析A、B、D三项都过于片面,只概括了文章一部分的内容,不能作为标题。3请简要概括文中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答:_答案艺术家所见的世界,是平等的世界。艺术家须有深广的同情心。万物皆备于艺术家的心中。儿童的本质是艺术的。